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教學體系構建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21世紀作為知識經濟的時代,要求在基礎教育中大力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因此,促進小學學生學習由“被動”向“自主”方式的轉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們通過更新管理模式,創新教學平臺,建立適宜的課程教學體系,系統化教學設計,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從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課程教學體系;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當前的小學教育與傳統的小學教育一樣,都體現出學生自身學習能力的差異、個人角色的多樣性以及學習目標的不同。從學生自身等客觀的基本條件出發,根據學生學習能力和其他方面的特點,讓學生能夠更快更好地適應小學學習生活,在學習的方法、觀念、信心以及技能等方面給予適當指導,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學習能力、提升學習質量、鞏固學習效果的基本目的。
1更新管理模式,創新教學平臺
這里所說的管理模式更多的是一種服務,在進行服務設計時充分考慮到小學學生的基本特點,以方便學生的學習活動為中心。考慮到學生自身條件、興趣愛好、學習習慣等的差異,我們嘗試將學習的主動權更多地交予學生。我們創新了教學平臺,充分利用遠程教育作為學校課堂的重要補充與載體,使學生有更多的選擇,增加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學習安排,既可以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權,又增強了學生的自覺性、主動性,從而提升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建立適宜的課程教學體系
我們以培養小學學生基本素養為目標,堅持“適用、有效、先進”的原則,不斷修訂完善教學方案,不斷更新教學內容,以“創新課程”項目為載體,加強與兄弟學校及科學研究機構聯合開發面向小學生實際情況的創新課程、特色課程,引入最新的科研成果,著力建設適合小學學生特點的相關理論、實踐和素質拓展課程教學體系。作為遠程教育創新課程的載體,網絡課程的開發設置顯得十分重要。在進行網絡課程開發的過程中,我們以既定的教育培養目標為出發點,充分遵循多媒體小學教育自身的特點及發展規律,逐步優化網絡課程的設置,兼顧基礎性和發展性,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且使學生能夠在實踐中進行學習,同時也能將學習的內容付諸于實踐,引導其增加對學習的興趣,不斷加深知識的掌握程度。
3系統化教學設計
優秀的課程也是需要進行良好的相關設計的。我們在進行課程開發時,以學習理論以及教學的系統理論作為課程開發的指導思想,努力做到從學習內容、策略乃至教學目標都要進行系統化的設計。在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時,我們以學生的學習作為出發點,將整個課程的重點、難點、教學要求、作業要求、實驗要求以及其他相關內容進行綜合性考量,通過多種方法進行具體、全面的表現,從而使得學習者能夠更加清楚明了地學習相關內容,逐步達到學習效果。
4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
教材是課程教學的基礎與支撐,既有紙質教材,也有多媒體等形式的各種教材。同時,作為課程教學的載體之一的課件在教學當中也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小學教學的方式上,我們仍然沿襲著傳統的教學與學習習慣,以紙質教材為基礎,配合使用多媒體教材或課件,既有課堂使用的課件,也有網絡課件或光盤課件。我們主要是采集教師講課時的視音頻,結合文稿文件,制作成講授型課件,其主要特點就是對于教師教學情景的再現,讓學生具有更好的學習體驗,增強真實感與互動感。學生不僅可以在線進行學習,也可以進行下載,然后在本地計算機上學習。在課件的制作上,框架結構與形式靈活多樣,既有簡練的文字音頻、生動的視頻,還設置了課程相關資料的搜索、下載等功能;課件設置的練習和小測驗,使學生能夠在線即學即練、邊學邊測。教與學作為教學的兩個組成部分,是對立統一的,既相互獨立,又相互結合。小學教育的教學過程,是小學老師與小學學生互動的過程,二者統一于學生的學習當中。構建適宜的課程教學體系,通過老師的導學、助學,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這也是實施素質教育、有效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也是當前貫徹落實基礎教育新課程標準,為學生終身學習和長遠發展奠定良好基礎的必然選擇。
參考文獻
[1]李爽,何字娟.基于學習參與度調查對遠程學習支持服務的反思[J].中國遠程教育,2010(3).
[2]安妮•菲利舍•蓋斯凱爾,李亞婉.新的技術與新的挑戰:教師支持與發展[J].中國遠程教育,2005(9).
[3]武麗志,丁新.學生支持服務:大衛•西沃特的理論與實踐[J].中國遠程教育,2008(1).
作者:楊立娥 單位:沂南縣第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