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科技創新下的自主創新能力培養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確立創新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的思路
我們以科技創新實踐為引領,樹立創新教育教學理念,確立創新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的思路:一是以改革實踐教學為主線,構建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體系;二是總結經驗,分析存在的問題,結合“飛思卡爾”智能車競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等實踐活動,開展以省級創新基地建設為主要內容的系列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三是將創新實踐教學改革的基本思想、要求和成果固化到人才培養計劃中。以科技創新實踐為引領,制定寓教于研的創新教育教學模式,完善創新機制建設:建立高等學校全新的教育觀和人才觀,建立新的符合受教育者全面發展規律、能最大限度激發受教育者創新意識的新型教育教學模式,形成教學相長的師生模式,努力創造有利于創新人才成長的良好教育環境和社會環境,使每一個受教育者都能充分發揮自身潛能,激發學生學習、成長的主動性,實現學生全面發展。以科技創新實踐活動為契機,推動傳統實踐教學模式改革,夯實創新基礎: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一線教師必須掌握本學科最前沿、最先進的知識,結合科研實際向學生傳授。
2注重培養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形成多樣化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為學生架設合理的知識結構,將學科前沿與社會實際貫通,注意培養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形成“厚基礎、寬知識、強能力、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成長的多樣化模式。對于理工類院校,實驗室是實驗教學、科學研究的基地,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最前沿,通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通過加強實驗、實踐環節的建設,收到良好的效果。
(1)我們將部分基礎實驗室對學生開放,我校的基礎實驗多數使用自制實驗箱,每種實驗箱都有足夠的擴展功能,可以滿足驗證性試驗、設計性試驗、綜合性試驗的要求。學生根據原理圖,自行設計硬件,進行軟件程序設計,利用示波器、萬用表、數字I/O觀察、判斷實驗結果,學生可以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選擇實驗,增強動手能力,并在實驗的過程中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我們將實驗分成四種不同的模式進行教學,基礎實驗、設計性試驗、綜合實驗、創新性實驗。基礎、設計性實驗為必做實驗,綜合、創新性實驗學生根據需要自行選擇。在整個實驗過程中注重對學生自學能力、科學總結實驗能力的培養,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實事求是的實驗作風。
(3)大學中,最重要的實踐環節是畢業設計,選題是第一步,學生的畢業設計必須與實際相關,對工科學生畢業設計由兩部分組成:硬件實物和有一定理論分析拓展升華的設計報告。將“協同創新”理念貫徹到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之中,以專家協同指導為依托,為創新人才的培養提供技術支撐:由專家組織舉辦創新講座,讓學生了解專家所在行業的先進技術和管理方面的前沿問題,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由專家提供創新實驗的選題;專家親自參與具體項目的指導工作為創新計劃提供實驗和實訓機會;由專家組成評級委員會,對創新項目進行監督、評審。
3重視學生各類學會作用,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發揮學生電子學會、光電設計協會、機械創新協會的優勢和作用,并以高水平的科研創新為支撐,組織多學科科技競賽,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增加學生可以參與的競賽種類,加大競賽的宣傳力度,提高校園文化氛圍;加強賽前的組織與培訓工作;做好賽時的技術與后勤保障;完善獎勵制度,做好競賽總結工作。實行實踐教學與科研相結合,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鼓勵學有余力的同學參與教師的科研活動,參與選題、市場調研、資料整理、申請書結題報告撰寫、系統設計、系統調試等科研活動,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4建立評價原則和監管體系以保證大學生的科技創新實施效果
建立公平、公正、公開的評價原則、監管體系來保證大學生競賽活動的實施效果。學生是未來社會的主人,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應該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思考,培養自己解決問題的教學模式,建立新的人才培養的教育觀念,建立新的人才評價體系,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突出研究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突出知識、能力、素質三維度的教學目標。經過幾年的努力,在各種競賽中,學生的潛能得到較大程度的發揮,學生越來越重視基礎知識的學習,在創新實踐的過程中,積累各學科的知識。學生們越來越喜歡實驗室氣氛,在各類競賽中取得的成績越來越好,大部分同學優先被研究生院或用人單位錄用。
作者:馮濤秦永左楊光單位:長春理工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