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新課改分析財務報表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財務報表分析存在問題
(一)報表數據難保真實可靠,時效性差拖累分析效用財務報表分析的基礎數據來源于財務報表,然而財務報表又是企業會計信息的綜合載體,財務報表數據的好壞,不但影響相關利害關系人的投資決策,而且關系到企業的前途命運,為了彰顯良好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企業會千方百計地采用各種手段粉飾美化財務報表,報表數據的真實可靠性被打破,同時也讓財務報表分析誤入歧途。財務報表依據歷史成本原則進行編制,反映企業過去的經濟活動結果,據此來預測企業未來的動態,有一定參考價值,但并非絕對合理可靠,而且報表使用者取得各種報表時,可能距離報表編制日期已時過多日,時效性較差。同時財務報表沒有考慮貨幣時間價值,不能反映通貨膨脹和物價變動的影響,缺乏時效性,直接影響財務報表分析的準確性,拖累財務報表分析效用。
(二)財務披露有限欠缺完整,可比性差稀釋分析效果財務報表信息披露直接影響企業的外在形象,為了樹立良好的企業外在形象,管理層一般只披露企業利好信息,非利好信息(如或有負債、稅收罰款等)一般模糊披露,甚至直接隱瞞不報,財務信息披露較為有限,而且欠缺完整;同時報表附注披露功能弱化,不但沒有得到重視,而且披露不充分,直接影響財務報表分析可參照性。企業會計準則規定,企業采用的會計政策,在前后各期應當保持一致,不得隨意變更,但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變更會計政策: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等要求變更;會計政策變更能夠提供更可靠、更相關的會計信息。企業根據具體情況可以適度調整企業的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如賬務處理程序變更、折舊方法變更、存貨計價方法變更等,這些前后各期的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變更,必然導致財務報表數據不具有縱向可比性;同時,不同企業采用不同的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也會導致財務報表數據不具有橫向可比性。另外,國家規定企業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采用符合企業實際的財務報表分析方法,這也會導致財務報表分析數據缺乏行業可比性,進而也會稀釋財務報表分析效果。
(三)財務基本分析法有漏洞,財務分析結果可信度低比較分析法主要是針對實際數與基數的相關絕對額進行比較,選擇的行業數據或計劃數據本身就可能缺乏可比性,不同標準或指標口徑的比較分析,結果可能大相徑庭;比率分析法主要是針對兩個指標間的對比關系,計算關系比率和結構比率,這種相對指標優于絕對指標,但相對指標缺乏絕對額的量化信息,而且不同角度和歷史時期分析的結果誤差較大;因素分析法主要是確定影響因素,測量其影響程度,查明指標變動原因,但因素分解具有關聯性,因素替代具有順序性和連環性,連環替代計算的各因素變動的影響數,會因替代計算的順序不同而有差別,而且計算結果具有假定性,如果是不合乎邏輯和不具有實際經濟意義的假定,分析結果就會失去有效性,同時關聯因素具有局限性,往往還存在待挖掘的其他影響因素,這些都是因素分析法的短板;趨勢分析法主要是將多期連續的相同指標或比率進行定基對比和環比對比,揭示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情況和現金流量變化趨勢,但受會計政策變更、通貨膨脹等影響,報表數據存在口徑不一問題,若不進行合理調整,趨勢分析結果必然可信度較低。
(四)財務比率分析法不系統,評價標準死板誤差較大財務比率分析法主要是通過計算相關財務比率,分析企業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獲利能力和發展能力等。財務比率分析各個比率基本都是自成“小天地”,雖有局部關聯,但有時會自相矛盾,并未形成嚴密分析體系;不同期間或不同企業會計核算方法不同,報表數據偏差較大,同時多元經營和復雜環境,也讓比率指標難以合理確定;財務比率評價標準不統一,如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分別達到2:1和1:1較好,資產負債率達到40%-60%較好,但不同企業或不同行業,經營環境和生命周期階段不同,評價標準也應該不同,如果用統一標準評價所有企業或行業,必然會放大比率誤差,影響分析結果準確性。(五)財務綜合分析法有缺陷,容易造成企業短期行為財務綜合分析法主要是通過對內在聯系的各種財務指標進行系統分析,對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做出整體性評價。從企業績效評價的角度看,財務綜合分析法主要反映企業財務信息,不能全面反映企業的實力,具有一定局限性;財務指標反映的是企業過去的經營業績,能夠滿足衡量工業時代的企業要求,但對信息技術不斷變革的現代企業往往無能為力;對短期財務結果過分重視,有可能助長公司管理層的短期行為,忽略企業的長期發展趨勢。
二、財務報表分析整改措施
(一)夯實財務報表編制基礎,提高會計人員從業素質夯實財務報表編制基礎工作,完善編制方法,優化編制流程,加強內部控制和內部審計,提高報表數據舞弊和暗箱操作的暴露風險,同時強化外部審計監督和法律管控,加大報表舞弊行為的懲罰力度,引導報表數據的真實可靠性走向;提高會計人員從業素質,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提升會計職業技能水平,防范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提高財務報表編制的準確性和真實性;修正報表編制的歷史成本原則,采用現實成本原則,縮短報表審計和對外公布時間,考慮貨幣時間價值,融入通貨膨脹和物價變動因素,提高報表數據的時效性,進而為財務報表分析奠定真實和有效的數據基礎。
(二)關注財務報表附注信息,有效辨別審計報告質量財務報表附注是財務報表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報表附注中往往存在著致命的決策信息,必須予以重點關注,這就需要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強化非利好信息的披露程度,完整并充分地披露利好信息和非利好信息,提高財務報表分析的信息可參照度;有效辨別審計報告質量,提高職業判斷能力,深挖有無關聯交易和內幕操縱,審計報告是否公允,財務報表編制是否符合準則要求,報表數據是否真實,前后各期會計政策是否一致,有無會計政策變更和會計估計變更,進而調整數據口徑,確保財務報表數據的橫向可比和縱向可比。
(三)配合運用多種分析方法,取長補短克服漏洞缺陷財務報表分析方法雖然具有多樣性,但企業往往習慣選定一種方法進行財務報表分析,而且只針對某個方面或某個指標進行分析,由于分析方法自身的局限性,分析結果偏差較大,并不能如實反映企業的現實狀況,據此決策貽害無窮。為了取長補短,克服漏洞缺陷,有必要多管齊下,采用多元化的報表分析方法,結合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兼顧靜態分析與動態分析,聯合個別分析與綜合分析,通過全方位、多角度的報表分析,鑒別舞弊和發掘漏洞,減少報表分析誤判的可能性,提高報表分析的質量和效率,為報表使用者提供正確有效的分析參考數據,進而促進其做出正確決策。
趙連燈
(四)融合財務與非財務信息,有效克服財務分析誤差財務報表分析方法基本上都是以企業財務報表數據為依據進行分析,財務信息占據絕對“霸主地位”,而非財務信息基本被忽略不計,財務報表分析結果可信度較低。為了有效克服財務報表分析誤差,提高財務報表分析準確性,有必要融合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統籌兼顧,一視同仁,因為在財務信息披露日益完善的情況下,受多種外部因素影響,非財務信息中一般隱藏著最真實而且最重要的企業信息,其對決策起著不可估量的決定作用,如果過分依賴財務信息,而忽略非財務信息,必然導致分析結果片面,甚至會誤導正確決策。
(五)革新財務報表分析方法,注重反映企業長期趨勢財務報表分析方法主要注重一定期間的短期財務結果,容易造成企業短期行為,有必要對其進行創新和變革,進而放眼企業長期發展趨勢,關注企業未來成長性,方能據此做出正確有效的決策。因為處于不同生命周期發展階段的企業,如企業誕生、成長、壯大、衰退甚至死亡的不同階段,企業發展趨勢截然不同,處于衰退階段的企業,即使各項財務報表分析結果均好,發展空間也是十分有限,不值得繼續投資。變革財務報表分析方法,不但要克服其自身缺陷,變革財務報表基本分析法,科學合理修正相關財務指標,完善財務比率分析體系,也要借鑒國外先進財務報表分析方法,因地制宜地進行適度創新;同時要注重財務綜合分析方法的改進,靈活選擇具有實質性內在聯系的財務指標,拓展指標選擇范圍,結合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參照具體營運環境,融入反映企業長期趨勢的相關指標,全面揭示企業真實面目,為報表使用者提供全方位的報表分析數據,引領其做出科學決策。
作者:趙連燈單位: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