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音樂短章語文教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教學目標
1、通過對文章主體脈絡的剖析和把握,逐步理解音樂對人的具體作用。
2、品讀富有特色的詞語和句子,通過賞鑒紀伯倫的語言特色,深入體會課文的深意。
說明:
本文是一曲熱情洋溢的音樂頌歌,以獨特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音樂的愛和對音樂本質的理解。全文自然分成四個部分,圍繞著音樂與心靈的關系,從心靈出發解讀音樂的種種魅力,分別揭示了音樂的特質;音樂是來自上蒼的一種語言;音樂對人有振奮作用;音樂陪伴著我們的靈魂,和我們一起越過生活的各個階段。四個部分緊密相連,逐層推進,思路清晰。
紀伯倫的作品語言極富特色,凝練雋秀的文筆、新奇俏麗的語詞、大膽豐富的想象、生動別致的比喻、有力躍動的音樂節奏感等等,構成了熱烈獨特的“紀伯倫風格”。在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著重品味這種語言特色。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把握文章的脈絡層次,理解音樂的作用,體會音樂對人生的意義
2、難點:把握本文豐富的修辭手法及其作用;欣賞熱烈獨特的“紀伯倫風格”
說明:
本文如行云流水、逐層推進,語言清麗流暢,獨具風韻,情感熱烈,具有濃郁的抒情氣息。教學重點設計為運用圈劃等閱讀方法,引導學生把握文本關鍵語句,歸納文章要點,從而理清文本思路,理解各個部分寫作的側重點。教學難點在于進入作者營造的藝術氛圍,展開想象,把握文中運用的各種修辭手法并體味其具體作用;除此之外進一步從其他角度感受品味本文的語言特色。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預設
學生活動預設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古往今來無數名人傾述過自己對音樂的鐘情。哲學家尼采說“沒有音樂,生命是沒有價值的。”音樂家貝多芬說“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文學家雨果說“開啟人類智慧的寶庫有三把鑰匙:一把是數字,一把是字母,一把是音樂。”今天我們一起學習《音樂短章》,看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七位具有世界意義的人物之一的黎巴嫩文壇驕子紀伯倫是如何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的。
從名人談音樂入手,引發學生對話題的興趣,為研讀文本做鋪墊
梳理思路
1、本文自然分為四個部分,請同學們默讀文本,圈劃各個部分的關鍵語句,從而概括出每個部分的內容要點。
2、文章四個部分圍繞著音樂與心靈的關系,揭示著音樂的種種魅力,那么這四部分內容的側重有什么不同呢?
1、第一部分揭示了音樂的特質,“音樂是心靈之聲”;第二部分揭示音樂是來自上蒼的一種語言,反映了人的真實內心,可以觸動人的細微的感情;第三部分說明音樂對人具有神奇的作用;第四部分說明音樂陪伴著我們的靈魂,和我們一起越過生活的各個階段。
2、第二部分作者承接第一部分深層挖掘音樂成為“心靈之聲”的原因;第三部分側重于寫不同情況下音樂對不同人的作用;第四部分側重于寫音樂對同一個人不同階段的作用。
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圈劃。
訓練通過篩選文本信息,把握文本關鍵語句,從而歸納文章要點的能力。
品味語言
1、音樂有聲無形,要把這樣一種抽象的藝術轉化成讓讀者可感的視覺形象絕非易事,紀伯倫是如何做到的呢?
2、別致生動的比喻、豐富的想象、聯想都是紀伯倫作品的重要特色,從本文中你還感受到哪些語言特色?
1、通過比喻的修辭手法的運用。如音樂“是叩擊感覺門扉的纖纖素手”“音樂好似明燈”等等形象生動地揭示了音樂的特質。
通過想象和聯想的手法。作者憑借自身對音樂的真切感受,想到了音樂對征戰者、牧羊人、旅人的重要性從而體現音樂有振奮人心的作用。
2、其他的修辭手法運用。如反復、對比、排比、比擬等。
長句的運用。如“在那痛苦的時刻……為他送殯”語言舒緩低沉。
在文中作者將音樂稱為“她”,把音樂人格化,稱音樂是“我的愛人”“心靈的愛戀者”,不僅賦予音樂形象性,吸引讀者,而且表達了作者對音樂深深的愛戀。
深入品讀文本的內涵,同時從多個角度分析鑒賞本文的語言特色
作業布置
1、《音樂短章》中紀伯倫抒發了自己對音樂的理解與熱愛。相信每個同學心中都有對音樂的理解、感受,請借鑒本文的寫作手法,把你對音樂的理解書寫下來。(200字左右)
以讀促寫,模仿本文的寫作手法,化抽象為具象,讓學生學習形象化的表達
思路點撥
作為紀伯倫第一部作品的節選,教師也可以在課后將《音樂短章》的其他部分有選擇性地讓學生閱讀,使學生能全面了解紀伯倫對音樂本質的理解和熱愛。或者選擇紀伯倫其他重要的代表作品給學生閱讀,讓學生能更深入地感受紀伯倫作品獨特的風格。
練習舉隅
1、本文綜合運用多種修辭手法,請從文中各找出一個例子,并說說其表達作用。
2、選一段你喜愛的樂曲,嘗試用文字把你的感受描述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