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城鄉治理工作意見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水利工程;稽察項目;質量檢測工作
中圖分類號:TV文獻標識碼: A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水利工程建設項目也在不斷的增加,將我國的水資源充分的發揮出來。水利工程的質量監督工作是促進水利工程又好又快建設的重要方法,為了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設質量,就需要加強水利工程項目的質量檢測工作。在實際的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部分工程的開發商和承包商只注重追求經濟效益,沒有引起對水利工程質量檢測的重視度,進而不能將水利工程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充分的發揮出來。因此,需要加強水利工程的稽察項目質量檢測工作。
一、水利工程質量檢測的特點
1.專業性
由于水利工程項目種類比較多,包含了農田水利工程、防洪水利工程、供排水工程以及水力發電工程等。每一種水利工程項目又包括了很多種類的結構形式,每種結構形式又具有不同是施工內容。另外,水利工程是在水環境中完成的,其對施工材料、施工工藝有比較高的要求。因此,水利工程稽察項目的質量檢測工作人員要有很高的專業性,對水利工程的實際建設進行科學合理的點評,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設質量。
2.艱巨性
建設水利工程是通過將水資源的優勢充分的發揮出來,降低資源的浪費。一個完整、系統的水利工程要對工程的建設目的進行考慮。對水資源進行合理的調節和運用,促進水利工程的安全、穩定、高效運行。另外,水利工程具有建設規模大、時間久、涉及范圍廣以及施工程序復雜等特點,整體施工難度較大。
二、水利工程稽察項目質量檢測的主要內容
水利工程稽察項目質量檢測,指的是相關的水利工程質量檢測單位根據我國相關的法律規范標準,對水利工程的建設過程以及建設中使用的施工材料、金屬結構、中間產品以及機電設備等方面進行檢查、試驗以及測量工作,并將檢測的結果和相關的水利工程標準規范進行對比,來確定水利工程的整體施工質量。其主要對以下內容進行質量檢測:
1.施工材料、工程實體以及半成品的檢測
通過對水利工程的施工材料、工程實體以及半成品的質量進行檢測,保證檢測數據的正確性,并進行評價和討論,對水利工程的質量進行分析和處理。
2.工程結構、施工工藝以及施工設備的檢測
在對水利工程的結構、施工工藝以及施工機械設備進行檢測時,要對其是否達到水利工程質量規范的要求進行檢測,如果其不符合工程質量規范的要求,那么就要及時進行整改。
三、水利工程稽察項目檢測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質量檢測工作人員沒有足夠的意識
目前,水利工程的質量檢測人員主要是國家的水利主管部門人員。受到工作行程因素的限制,質量檢測工作人員比較缺乏。雖然,我國的水利工程設立了相關的質量檢測機構,但是各個部門之間的職責不夠清晰,檢測工作人員的意識不到位,進而質量檢測工作不到位。
2.質量檢測機制不完善
目前,水利工程質量檢測部門使用的機制是三級模式,其沒有對水利工程建設的整個過程進行檢測,所建立的質量檢測機制不夠完善,進而不能有效的提高水利工程檢測的質量。
3.質量檢測力量不夠
由于我國的水利工程質量檢測工作起步較晚,相關的法律規范不夠完善,進而給水利工程的質量檢測工作產生很大的影響。另外,還存在著部分施工單位為了獲得經濟效益,只注重工程的建設速度,沒有樹立質量檢測意識,工程的建設過程中存在著偷工減料的現象,給水利工程的建設質量產生影響。
四、提高水利工程稽察項目檢測水平的建議
1.提高法人主體的管理水平,確保檢測主體的合法性
進行水利工程質量的檢測時,要確保檢測機構的合法性。水利工程的質量檢測機構要嚴格的依據我國的法律規范,獲得相應的資質,在我國法定機構授權監督、資質等級允許的環境下使用自己的職能,擔任質量檢測業務。
2.建立質量檢測體系,對質量檢測行為進行規范
(1)加強質量檢測的法律建設
要對與水利工程質量檢測相關的法律、政策、規范以及制度等進行健全。嚴格遵守法律、執行法律,實現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以及違法必究的目的。另外,建立完善的質量檢測監督機制,從外部對質量檢測進行規范。
(2)建立質量檢測市場
通過建立開放的質量檢測市場,保證檢測市場的規范化,營造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堅持優勝劣汰的原則,對落后的檢測內容和設備進行淘汰,進而實現質量檢測主體的優化配置。
3.建設檢測主體,提高質量檢測質量
(1)檢測單位要運用先進的檢測試驗儀器與設備
水利工程質量檢測單位所運用的檢測儀器和檢測設備要能夠達到我國相關的質量檢測標準與承檢能力的標準要求。所使用的檢測設備要經過我國法律規定的計量機構校準與檢定,在其規定的儀器設備有效期內進行使用,并定期對其進行校驗和檢查。另外,對檢測儀器和設備進行安置時,要確保放置合理,不僅能夠有效的避免外界環境因素給檢測儀器設備造成的影響,而且還要能夠達到檢測工作的要求,最終確保檢測信息數據的可靠性、準確性和有效性。
(2)質量檢測人員要具備良好的質量檢測知識
檢測單位要注重培養人才,提高檢測工作人員自身的專業素養水平和專業能力。人作為質量的主體,對質量進行控制時,要堅持以人為核心的原則,將人作為控制質量的主要動力,將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發揮出來,進而有效的保證工作質量。因此,要求質量檢測單位對檢測人員進行定期的培訓工作,保證質量檢測結果的權威性,提高檢測人員的質量意識。
(3)質量檢測單位加強內部的管理,構建保證質量管理體系
做好水利工程的質量檢測工作,需要在運用科學、認真的態度以及嚴格的規章制度前提條件下,提高質量檢測水平。所以,水利工程檢測單位要制定嚴格的工作制度,設置嚴格的質量檢測流程,運用獎勵懲罰措施,運用科學化的管理方法確保質量檢測工作的公正性、規范性、權威性和科學性。另外,還可以定期舉辦質量管理活動,例如進行質量審核、質量管理評定等活動,來實現質量檢測工作的準確性。
(4)嚴格質量檢測試驗與技術進行規范
進行質量檢測工作的重要依據就是我國相關的水利工程規范、設計文件以及技術質量標準規范等內容。只有嚴格的依據這些規范章程,才能夠實現質量檢測工作數據信息的準確性,保證檢測結果有據可依。因此,水利工程質量檢測機構要保證質量檢測技術規范的有效性與時效性,嚴格依據檢測規范章程,將以往的不滿足時代要求的章程進行淘汰,有效的保證質量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權威性和科學性。
五、結語
總之,在目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為了提高水利工程建設的經濟效益,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設質量,將水利工程的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需要加強質量檢測工作。因此,通過運用提高法人主體的管理水平、建立質量檢測體系以及建設檢測主體等方法措施,最終有效的提高水利工程稽察項目的質量檢測水平。
參考文獻:
關鍵詞:工作導向 高職高專 人力資源 專業課程
高職高專教學方向應以學生學習和實際工作相一致為標準,即有效實施訂單培養,研究頂崗實習和項目導向等教學模式,進而強化學生綜合能力。對此,想要構建高職高專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就需要將實踐和理論相結合,將實踐性的知識作為重點,理論知識則為輔助,從而滿足職業學生個性思維能力的需求,培養學生成為技能型、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為學生今后發展奠定基礎。
一、高職高專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的具體流程
第一,對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剔除原有學科性質的課程體制設定觀念,以實際工作為導向,重新對其課程體系進行認識與制定,使其能夠符合現階段高職高專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發展需求。
第二,對教學內容的重新編排。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的重新構建,使得原有的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難以得到有效利用,加之受到“以工作為導向”教學理念的影響,使得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教學內容發生著根本性的變化,即以學科特點為主導、以專業知識點為主體、以實際就業市場需求為依據、以培養學生專業能力與綜合素質為目標,設定相應的教學內容。
第三,對教學方式的轉變。關于高職高專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而言,其課程主要以灌輸式、學生被動接受式的教學方法為主,從而對學生思維創新能力的發展有著抑制作用。對此若想改變這一現狀,應對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教學方式進行轉變,即采用學生主體構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第四,營造良好地教學環境。高職高專院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中“以工作為導向”教學理念的提出,促使教學內容愈發接近實際工作,從而為教學環境的營造提供有利條件。
二、新形勢下以工作為導向構建高職高專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的具體運用
(一)對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教學模塊進行確定
首先,教學模塊。通過對行業市場,以及相關企業人員的研究,對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教學模塊以具體工作類型的不同,對其進行重新定義,即人力資源規劃、招聘與配置、培訓與開發、績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勞動關系管理六大模塊。
其次,工作崗位。在針對高職高專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教學工作中,其學生的崗位職責主要由教師、學生以及企業管理人員共同協商而定位,以招聘崗位為例對崗位職責進行闡述:對該工作崗位的實際市場需求度進行調查,結合調查數據對其進行分析與統計,結合企業制定的人事政策,對崗位招聘方案進行確定,之后進入具體的崗位招聘工作(包含崗位招聘信息的、對人員的篩選以及人才的錄用),最后對崗位招聘結果進行綜合評定。
最后,行動教學課程的設置。對于高職高專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學生而言,其行動教學課程的設置主要可分為以下幾點:教學任務的整合:即對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程的教學流程與具體工作進行整合,從而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行動領域:對常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問題處理的能力;能力分解:對學生的溝通協調能力、決策反饋能力以及市場調研能力、創新能力與綜合能力進行全面分解。
(二)按照實際需求,對教學方向進行確定
在設計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程時,需要對市場需求進行深入了解,近幾年,我國高職高專院校中學習該門課程的學生正在不斷增加,學生在畢業之后,選擇航天類公司工作的學生占據33%,其他行業公司工作的學生占據63%,選擇自主創業的學生占據3%,在事業單位或機關單位工作的學生占據1%。通過相關調查發現,公司人力資源的管理崗位主要包括人事主管和分析專員,員工招聘以及績效專員,培訓專員與薪酬專員等,其中人事主管占7%,分析專員占13%,員工招聘占33%,績效專員16%,培訓專員17%,薪酬專員14%。
(三)根據教學內容,對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程體系進行綜合設計
依據工作過程對知識內容進行劃分,即將工作過程作為參照標準,把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陳述知識以及過程知識進行有效結合,只是在適度進行改變,其排序方式和總量未發生變化。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程不再屬于靜態學科,而是根據工作過程,對其進行動態優化,從而構建完善的課程體系,從根本上加強學生自身職業能力,進而滿足社會需求和市場需求。在高職高專院校中,具體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為:公共課(大學英語課程、計算機等公共基礎課程)、職業基礎性課程(人力資源職業基礎課程、人力資源財務基礎課程與人力資源經濟分析課程)、專業課程(人力資源調查與統計、人力資源規劃、員工招聘與配置、員工培訓和開發等課程)、拓展課程(ERP沙盤模擬、員工勞動關系處理等課程)。
三、結束語
總結上文,在對現階段高職高專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的分析可知,以工作為導向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專業知識水平能力的提升,還可為社會輸送技能型、應用型、復合型人才,使其能夠在國家經濟建設過程中做出重要貢獻。
參考文獻:
[1]喻玉峰,張義先,李一平,等.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教育課程體系建設實踐研究--以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為例[J].職業,2013(32):58-59
[2]史軍杰,徐陽.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高專物聯網專業課程體系的探索與構建[J].教育教學論壇,2014(36):265-267
按照省、和市城鄉環境綜合治理“七進”活動的安排部署,我局作為全市城鄉環境綜合治理“七進”活動的牽頭單位,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建設和諧繁榮的經濟強市的總體目標,按照“清潔化、秩序化、優美化、制度化”的評價體系標準,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周密部署安排,認真負責“進社區”活動的組織、宣傳、動員、實施、督查等工作。相繼制定并下發了《市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進社區”工作方案》(廣民發〔〕83號),《關于報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進社區”活動有關材料的通知》(廣民發〔〕85號),關于印發《深入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進社區”活動考核細則的通知》(廣民發〔〕105),《關于在全市社區開展“除陋習、樹新風”,整潔迎“五一”攻關月的通知》(廣民發〔〕14號)等文件,對全市“進社區”活動進行了詳細安排部署。使該項工作層層有組織、有領導、有機構、有措施、有考核、有落實。通過完善制度、狠抓落實,廣泛宣傳、營造氛圍,搞好調查、突出重點,加強督查、確保實效等措施落實,實現了全民參與、強力推進,全市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進社區”活動蓬勃開展,社區環境衛生質量明顯改變,社區形象明顯提升。
二、加強隊伍建設,提高隊伍素質
全市現有清、協管員、公益性人員189人,黨員干部群眾志愿者10余萬人次,分布在雒城鎮各社區居委會搞好轄區小街、小巷、居民小區清掃保潔。各鄉鎮黨委、政府圍繞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目標,及時研究制定鄉鎮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進社區相關文件下發到各社區,并召開了各社區單位主要負責人會議,結合社區實際情況,進一步明確工作目標和工作重點,要求各社區單位認真落實工作職責,把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和日常衛生工作納入目標管理,與年終考核掛勾。結合全市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意見,要求各單位建立和完善了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機制,修訂了管理制度,對清、協管員工作職責切實做到有章可循。為我市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進社區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建立和完善工作制度,用制度管好隊伍
全市在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進社區工作中,各鄉鎮黨委、政府對各社區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實行問責制度,并與各單位簽定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目標責任書,切實加強清管員、協管員的管理,充分發揮好專業隊伍的骨干作用,更好地搞好我鎮各社區小街、小巷、居民小區、樓、院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加強了協管員、衛生清管員管理辦法的執行力度,進一步明確各自的工作職責,并采取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方法,強化內部管理,突出工作實效,上下配合、齊抓共管、嚴格考核、獎懲兌現,用制度管好隊伍。各鄉鎮的衛生清管員、協管員分布在城區、場鎮各個社區,所在社區結合轄區內的實際路段情況,劃分好衛生工作責任段,明確各衛生清管員的清掃保潔范圍,提出具體的工作要求,做到人員落實,工作責任段落實,實行上班時間全日制保潔。并對他們的工作質量每天實施不定時檢查,督促他們認真搞好責任段的清掃保潔工作。在做好清掃保潔過程中,還要做好責任段市民的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宣傳工作,動員社區居民積極參與城市社區衛生的管理工作,自覺遵守市民衛生公約,進一步增強市民的環境衛生意識,形成“城市衛生,人人有責”的良好氛圍。衛生清管員、城市協管員的工作質量,同時接受鎮政府有關工作人員和社區專干的檢查考核,兌現當月工資報酬,從而加強了這只隊伍的內部管理,提高了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效率。
四、明確目標、突出重點、注重實效
按照市城鄉環境綜合治理辦公室和鄉鎮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領導小組《關于年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目標責任書》的要求,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天藍、地綠、水清、家潔、城美”的環境目標,在市城鄉環境綜合治理辦公室的指導下和各鄉鎮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領導小組的具體操作下,結合各鄉鎮實際情況,制定了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進社區工作方案﹑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督查曝光問責工作的實施方案﹑城鄉環境綜合治理“七進”活動的實施方案。各鄉鎮統一思想,明確該項活動的重要性,明確責任,狠抓落實。按照工作部署,逐步實施,不留死角。形成了黨委班子牽頭,機關工作人員和社區負責人包片包組,將日常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納入目標管理,與年終考核掛勾,鎮環整辦具體負責各項工作安排、協調良好的工作局面。在鄉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按照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的要求,鄉鎮機關干部和各社區干部、清管員戰酷暑、冒嚴寒,發揚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精神,打了一場硬仗。特別是雒城鎮環整辦的同志,貢獻了無數節假日。在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中,在市委、市政府關懷下,,佛社區“兩委”一班人想辦法、出主意,使佛山小區環境菜園變花園、舊貌換新顏。中山、金雁、漢口、桂花、佛山等社區都積極主動協調上級部門解決轄區內有關基礎設施建設。這期間市在雒城鎮舉行了集中治理“三亂”工作會、雒城鎮也舉行了集中治理“三亂”簽字等一系列與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相關的活動。在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期間雒城鎮共投入經費200余萬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和專職人員工資﹚。召開專題會議20余次﹑張貼標語100余張,懸掛橫幅20余條,報送相關信息100余條。。全鎮各社區居委會出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宣傳專欄共計143期,及時清理亂貼亂畫“牛皮癬”標語73056條,清掃樓梯護欄灰網20975處,清掃綠化區181160處,清掃路面80993處,清除各種垃圾10000余噸,疏通陰陽溝陰陽溝24816米,按時按要求全面完成了各社區環境整治工作目標任務,完成率達100%,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取得顯著成績。
五、存在的問題
經過在各社區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中已經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然存在以下問題:
(一)工作量大。政府所在地雒城鎮常住人口達15.5萬余人,流動人口5.5萬余人,居民小區多。加之配合職能部門開展“門前三包”清理、車輛規范停放,涉及工作內容多、范圍廣,工作壓力大,人力不足。
(二)群眾參與性不強。雖然群眾對環境治理工作有一定的認知,但對“自家”環境搞得好,參與大環境治理的主動性差。
(三)老小區的問題。老小區環衛設施缺乏、地下管網老化、路面破損,需投入資金多。但老小區居民物管費用繳納低,與小區環境改造資金需用量矛盾突出,是影響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的重要因素。
(四)人力、物力、財力有限。由于各種垃圾多,社區無法清運;轄區內護城河的治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各社區無力解決。保潔工作難。
六、下一步打算
﹙一﹚繼續廣泛宣傳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活動的重要意義及作用,深入開展衛生和文明常識普及活動;
﹙二﹚隨時監督檢查。對各社區內環境衛生狀況和環境綜合治理活動的開展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整改,做到衛生不留死角;
﹙三﹚對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堅持常抓不懈、步步深入,一抓到底,逐步實現治理工作全覆蓋;
﹙四﹚加強隊伍管理。組織好清管員隊伍按照“全日在崗、隨時保潔”的要求開展工作,組織轄區內的居民骨干、居民小組長、社區志愿者及部份低保戶,對轄區內衛生死角、“牛皮癬”、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進行及時清理,對我鎮城鄉環境進行集中治理。
一、目標任務
全面完成“三沿五區”(即沿鐵路,沿國省道、縣鄉公路,沿河道兩側;水源保護區、文物保護區、旅游風景名勝區、集中住宅區和自然保護區)各類散墓的專項整治工作,綠化造林,恢復生態;加快生態型公益性公墓建設,防止出現新的亂埋亂葬;積極開展文明祭祀,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喪葬新風。根據這一目標,20*度我縣殯葬整治的具體任務是:
(一)全面完成亂埋亂葬整治工作。今年我縣各鄉鎮“三沿五區”應整治的范圍是:
1、*鎮
⑴S218省道(漁際公路)沿線兩側。
⑵環城公路沿線兩側。
⑶工業園區周圍。
⑷旅游景區周圍。
⑸X029縣道(*七線)沿線兩側。
2、*鎮
⑴S218省道沿線兩側。
⑵宏儒線沿線兩側。
⑶*到泗溪公路沿線兩側。
⑷旅游景區周圍。
3、*鎮
⑴慈張線沿線兩側。
⑵皖贛鐵路沿線兩側。
⑶S218省道沿線兩側。
4、*鎮
⑴石皮線沿線兩側。
⑵*到鴛鴦谷景區公路沿線兩側。
⑶旅游景區周圍。
5、柯村鄉:*
(二)大力推進公益性生態墓區建設。重點是以村(自然村也可以)為單位,建設公益性公墓。各鄉鎮必須完成村規劃數的50%以上。
(三)抓好青山陵園公墓園林化建設,并投入使用。
(四)倡導科學文明祭祀新風尚。推行文明治喪、文明祭祀、大力整治城區內亂撒亂燒冥紙,亂放鞭炮的不文明行為和封建迷信活動。全面推行建焚燒池集中焚燒、鮮花祭祀等健康、環保、回歸自然的祭奠方式。
二、工作要求
(一)整治要求
1、各鄉鎮要根據縣委、縣政府有關殯葬管理文件精神和20*年《*縣開展整治亂埋亂葬工作意見》,結合各鄉鎮整治情況,制定符合本地實際的整治方案。對尚未整治的墳墓,明確提出自行整治的時間期限。對墓主在規定時間內按要求自行進行墳墓整治的,經領導組核實驗收后,由鄉鎮發給補償金(水泥光化墓500元/座,土墓300元/座)。資金由政府從土地出讓金中列支。凡在自行整治期限內無故未進行整治的,由縣、鄉鎮兩級執法隊伍強制進行整治。確保今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專項整治任務。
2、及時上報整治工作情況。
⑴各鄉鎮3月22日前將摸底情況報縣殯葬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對上報的情況要實事求是,凡在整治結束,經驗收后發現的遺漏和出現的新墳,必須限期整治,費用由各鄉鎮承擔。
⑵各鄉鎮3月30日前出臺殯葬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并報縣殯葬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⑶各鄉鎮6月30日前完成整治工作并報整治工作情況總結。
(二)建設公益性公墓要求:
1、規劃要求
按各村人口計算,500人以下的,公墓面積要達到2畝;500——1000人的,公墓面積要達到3畝;1000人以上的,公墓面積要達到5畝。對按時完成任務,經驗收符合要求的,每畝給予1000元獎勵。
2、積極推行生態葬、草坪葬、樹葬和花葬。墓地要選用荒山瘠地,不占用耕地,不得建在風景名勝區和水庫、湖泊、河流堤壩以及鐵路、公路兩側,棺木(骨灰盒)深埋不留墳頭,草坪覆蓋,墓碑平(臥)置。墓穴占地面積要嚴格控制,骨灰墓穴不超過1平方米,遺體墓穴單穴不超過4平方米,雙穴不超過6平方米,間距不超過0.5米。
(三)大力倡導城鄉居民采用獻一束花、植一棵樹、開家庭追思會或開展網上祭祀等文明節儉方式祭拜故人。
(四)積極推行火葬進程。深入貫徹落實《*山市殯葬管理實施細則》,做好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思想動員工作。穩步推行火葬。對農村五保戶、福利院供養的三無對象中死亡人員和經公安部門認定的無名尸體一律實行火葬。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強領導,明確工作責任。開展殯葬專項整治工作的關鍵在鄉鎮,落腳點在村兩委。各鄉鎮人民政府要切實加強領導,政府主要領導是第一責任人,要親自抓;分管領導是直接責任人,要具體抓。各村委會也要落實專人負責,層層抓落實,確保今年整治任務全面完成。
(二)加強輿論宣傳,積極營造有利于開展殯葬專項整治工作的社會環境。
(三)加強協調,齊抓共管。組織、人事、紀檢、公安、林業、土地等部門要根據各部門職責分工制定相應實施方案。并于3月30號前報縣殯葬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開展殯葬專項整治工作要形成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分工負責,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四)強化目標責任制管理。按照縣政府與各鄉鎮人民政府簽訂的《殯葬管理專項整治工作責任書》的要求,把整治工作的重心落實到基層,責任落實到鄉鎮、村(居)委會。
(五)強化考核獎懲。縣政府對各鄉鎮殯葬管理專項整治工作進行年度目標考核,并納入精神文明創建、綜合治理考核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的重要內容,與鄉鎮領導年終考核掛鉤。統一要求,一并考核。殯葬專項整治成果的評估在全縣精神文明創建、綜合治理考核中占一定比重。未完成任務的,不能參加文明創建、綜合治理和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點的評比。
(六)規范殯葬管理執法隊伍。縣成立由公安、市容執法大隊等機關部門組成的殯葬管理綜合執法隊。各鄉鎮要調整充實各自的殯葬管理綜合執法隊伍,負責做好本轄區內的殯葬管理執法工作,并形成長效機制。
年重點工程廉政監察要認真貫徹落實市紀委全會、全市行政監察工作會議和全區紀檢監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工程優質、干部優秀、群眾滿意、組織放心”的工作目標,堅持“教育與規范結合、服務與監督并舉、治標與治本俱進”的工作思路,結合開展的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提高監督檢查的針對性、有效性和規范性。增強為全區重點項目保駕護航、監督服務的自覺性、主動性,營造又好又快的建設環境。
二、監察范圍
1、扇骨營道路拓寬。基本情況:全長550米,規劃拓寬至16米。年目標:建成通車。年計劃投資:2100萬元。責任單位:區建設局。
2、扇骨營地塊危舊房改造。基本情況:位于家居樂地塊東側,占地面積約1.8萬平方米,規劃建筑面積4.5萬平方米。年目標:進行主體施工。年計劃投資:20000萬元。責任單位:房產局。
三、監察內容
1、未批先建、違規審批、決策失誤造成重大損失等突出問題;
2、規避招標、虛假招標、圍標串標、評標不公等突出問題;
3、非法批地、低價出讓土地、擅自改變土地用途、違規征地拆遷以及違法違規審批等突出問題;
4、違反法規權限和程序擅自改變城鄉規劃、改變土地用途以及在房地產開發中違規調整容積率等突出問題;
5、工程建設項目標后監管薄弱、轉包和違法分包、違反法定建設程序、不認真履行施工監理責任、建設質量低劣、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安全生產責任不落實等突出問題;
6、工程建設項目物資采購監管薄弱、資金管理使用混亂以及工程嚴重超概算等突出問題;
7、工程建設信息公開不規范不透明、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不健全以及工程建設領域信用缺失等突出問題;
8、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利用職權違規干預招標投標、城鄉規劃審批、土地和礦業權審批出讓以謀取私利等、權錢交易的突出問題。
對以下內容進行重點檢查:一是工程招投標情況。重點圍繞中介機構選擇、招標方式確定、資格審查條件和評標條件設定、專業工程分包等環節開展日常檢查和專項檢查。二是中標履約情況。重點檢查中標單位與現場監理、施工單位是否一致;總監、項目經理是否調整,調整理由是否充分,程序是否合法;合同雙方是否存在簽訂違背合同實質性內容協議的行為。三是工程現場管理情況。重點檢查工程設計變更是否嚴格履行變更程序,完善相應手續;現場簽證程序、簽字手續是否規范;工程管理現場各項規章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嚴格履行相關法律法規、強制性標準、技術規范和操作程序要求。四是工程檔案管理及廉政檔案建設情況。重點檢查列入監察范圍的重點工程檔案資料及廉政檔案完備情況。重點工程廉政監察檔案分為“必填類”和“選填類”兩大類,各責任單位在保證“必填類”表格內容全面真實的基礎上,可結合實際在“選填類”中自行選擇部分表格載入廉政監察檔案。
四、監察的目的
1、規范和解決項目決策中未批先建、違規審批等問題;
2、規范和解決招標投標活動中規避招標、圍標串標等問題;
3、規范和解決土地未報即用、違法審批等問題;
4、規范和解決城鄉規劃管理中的違規問題;
5、規范和解決設計變更控制不緊、現場簽證審查不嚴、項目經理變更和現場監理把關不力等問題;
6、解決工程建設實施中質量低劣等問題;
7、對重點工程基本信息進行分析評估,梳理重點工程建設中的廉政風險控制點,提高廉政監察的預見性,建立和完善誠信體系建設。
五、監察的程序
1、召開監察局局長辦公會,對廉政監察的范圍進行審查、審批;2、成立廉政監察領導小組,召開協調會;3、制定下發《重點工程廉政監察實施方案》、下達《重點工程廉政監察通知書》;4、召開重點工程廉政監察動員部署會議,做好思想發動工作。廉政監察對象單位負責人報告重點工程開展的情況;5、督促重點工程項目責任單位,對廉政建設情況開展自查自糾,向區監察局報告自查自糾情況;6、廉政監察領導小組到項目責任單位實施檢查;7、對發現的問題進行確認,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提出工作意見和建議,責成項目責任單位進行整改;8、向區政府和市監察局上報重點工程廉政監察報告。
成立廉政監察領導小組,召開協調會;制定下發《重點工程廉政監察實施方案》、下達《重點工程廉政監察通知書》;召開重點工程廉政監察動員部署會議,做好思想發動工作。廉政監察對象單位負責人報告重點工程開展的情況;督促重點工程項目責任單位,對廉政建設情況開展自查自糾,向區監察局報告自查自糾情況;廉政監察領導小組到項目責任單位實施檢查;對發現的問題進行確認,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提出工作意見和建議,責成項目責任單位進行整改;向區政府和市監察局上報重點工程廉政監察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