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董事長履職報告

      董事長履職報告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董事長履職報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董事長履職報告

      董事長履職報告范文第1篇

      《董事會》:獨立董事作用發揮得如何,將直接影響董事會的獨立性和效率。在您眼中,理想的狀態是什么?

      許立榮:我覺得用“相得益彰”來形容最為貼切。一個優秀的企業,必然有一個優秀的董事會,有一群優秀的董事,獨董也不例外。一方面,獨董以他們的專業經驗和職業素質來促進和提升公司的治理水平;另一方面,公司董事會充分尊重和認可獨董們的意見和建議,為獨董充分施展才干提供了舞臺,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為公司發展共同努力。

      為了保證獨董履職,中遠航運也像其他上市公司一樣,通過制定《公司章程》、《獨立董事工作制度》等各項制度,明確獨董的權利和義務,從制度上給獨董履職提供保障。但我認為,制度只是基礎,中遠航運形成的公司治理文化更為重要,也更為關鍵,那就是尊重獨董、敬畏獨董,為獨董履職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和氛圍。選用合適的人,完善相應的制度,構建以創新和責任為核心的董事會文化――我們一直在進行積極地思考和探索。

      《董事會》:身為董事長,您如何做到尊重、敬畏獨董,引導他們發揮作用的?

      許立榮:獨董是個特殊的群體,如何更好地促進獨董發揮作用,很多上市公司在努力嘗試,作為董事會成員中最重要的成員之一,作用發揮好了,對公司的幫助是非常大的。發揮獨董的作用,我覺得關鍵是“尊重”和“遵守”。尊重,就是充分尊重獨董們的意見,無論正面的還是反面的意見,都要尊重他們,讓他們在董事會中樹立威信,發揮作用;遵守,就是要嚴格落實公司各項制度賦予獨董們的權利,為獨董開展工作、發揮作用提供平臺。在中遠航運,薪酬激勵、財務審計、內部控制、關聯交易等重要事項,主要是獨董們在主導和發揮作用,他們的工作積極性越來越高,開會次數越來越多,開會時間也越來越長。

      我是2007年2月正式當選公司董事長的,第一次參加董事會,第一個發言的獨立董事譚勁松教授不是向我表示祝賀,而是提出了關于公司發展戰略的建議。他提出,董事長的首要職責是制定和把握好公司的發展戰略,關注公司的長遠發展。獨董們這種勤勉盡職、仗義敢言的精神,給我留下了終生難忘的印象,也激勵我更加努力地工作,不敢有任何的懈怠。

      其實,這已經不是獨董們第一次這樣做了。中遠航運成立初期,不可避免地受到傳統國企分配制度的影響,經營班子思想有壓力。但以獨董為主的薪酬委員會認為,公司要追求卓越,就必須建立一套科學合理、有激勵作用的績效評價制度。為此,從2002年開始,薪酬委員會經過先后三次的積極探索,在公司建立起較為科學完善的績效評價系統,實行了長短期相結合的薪酬體系。這一薪酬制度,應該說是中遠航運近幾年得以快速發展、健康發展的助推器。

      《董事會》:說到薪酬,董事會為何會對獨董采用浮動制津貼,并與考評結果掛鉤?

      許立榮:說實話,我們這些獨董都“不差錢”,獨董津貼的多少對他們來說并無實際的意義,他們注重的應該是他們的聲譽。對獨董進行考核,其實是獨董自己提出來的,他們認為,既然對董事、監事、高管和全體員工都有考核,作為公司的一個部分,為何就獨董沒有考核?我想,他們既然有這種責任意識,考核的結果肯定是非常優秀的,因為他們是在為維護自己的聲譽而努力。

      《董事會》:除了制度安排和治理文化,突然間很想了解,你們究竟如何找到這些優秀的獨董的?

      許立榮:我們非常注重獨董的行業背景和經營管理團隊協作精神,一個具有多元化專業背景的董事會,有利于促進和提高董事會的決策效率和質量,為戰略決策的制定增加價值。但尋找優秀的獨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們選擇獨董的標準關鍵是兩點:實用和實在。實用,就是不選大牌,不選明星,而是選擇適合公司、熱愛公司、愿意為公司發展付出努力的人;實在,就是人品好,不偏激,不獻媚,實實在在做事。

      就像金立佐博士,他為人低調,從擔任獨董起,每年均花費一定的時間到公司開展實地調研,撰寫專題調研報告,這樣的獨董,估計不僅國內上市公司少見,恐怕國際上也不多見。

      董事長履職報告范文第2篇

      搞清楚定位是監事會有效發揮作用的前提。在實現美股、H股、A股三個市場上市后,中國人壽監事會曾經專門請了相關律師,對監事會的定位進行了研究。夏智華透露,研究后大家覺得監事會是一種會議體的監督形式,通過各個方面征集到議案,議案通過監事會的審議和表決,然后才會形成具有法律意義的決議;監事會通過了決議,它就具有法律效力,再通過這個法律效力去影響經營管理層和公司治理。

      在她看來,這樣一個會議體的機構,有時可能不一定能做很具體的操作,如果監事會沒有一套組織人馬架構的話,很難開展很細的專門檢查,要通過制度設計提高監事會工作的可操作性。

      現行公司法賦予了監事會不少權力。例如,監事會具有對獨董的提名權,現實中這一權力往往是虛置的。“監事會對獨董的提名權這一點非常必要。如果把這一條落實下來,整個機制就比較完善,而且監事會的地位與作用會進一步增強。在中國上市公司實踐中,獨董提名往往是由股東各方協商,提名權掌握在股東手中。”夏智華說。

      除去獨董的提名權,監事自身的提名往往容易失范,一些上市公司甚至由董事會提名監事。“在公司章程中,當監事會換屆的時候,應該由監事會啟動換屆工作。怎么啟動?我們的做法是,首先給股東單位發函,獲得股東監事提名的正式文件反饋;給工會發函,告知他們要選舉職工監事,他們會發來職工監事的相關信息。對于外部監事,由監事長還是其他人提名?我們現在的做法是,我會跟董事長溝通、協商,然后確定候選人。”夏智華說,“職工大會按照自己的程序走,股東大會通過股東監事和外部監事,兩者時間上銜接、完成后,公司在一個公告中進行披露。”

      除去提名權,夏智華強調,高管的離任審計報告要送達監事會,因為監事會要對高管的履職進行審查;尤其在公司每年出年報時,監事會要對董事高管有無違法違規、是否履職發表獨立意見,因此需要知曉任中與離任的審計報告。

      公司治理主體要有效發揮作用,權責理應合理匹配。在夏智華看來,目前上市公司監事會的職責有待完善。

      她認為,信息披露是公司治理的重中之重,只要信息披露是公正、公開的,這個市場就是公平的,但現實中恰恰很多方面在信息披露方面做不到位。“信息披露是監事會很重要的職責,但監事會在信披中履什么責,切入點是什么?如果說一個重大的投資項目在審議的過程中,有一個流程是監事會的審核,那么它確實要盡責,但現在并沒有這樣把關的環節,最終讓它來負責有點勉為其難。”夏智華就此認為,監事會主要還是看信披機制是否健全、信披流程是否合規,而不是對具體的信息披露負責。

      在監事會的職責中,對公司外聘的審計機構進行監督是重要一項。怎么監督?現實中有兩種方式:一是監事會列席董事會、審計委員會,就等于了解、監督了;二是這一監督必須要作為議案,經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才是規范有效的。中國人壽采取的是前一種做法。夏智華同時表示,如果明確形成議案上監事會審議,也是可以的。

      有觀點認為,當注冊會計師對公司內部控制表示異議時,監事會應對相關事項進行說明。夏智華直言,“我覺得這對監事會來說要求太高了。如果外部審計師對內部控制有異議,應該是董事會對公司內部審計負最終責任,很多監管規定包括我們公司的章程都是這樣寫的。監事會應該是責成公司董事會、高管層針對該審核意見進行專項說明,而不是說把監事會推到一線去。”

      此外,監事會要列席董事會會議。列席的目的是什么?夏智華認為主要是觀察各位董事履責的情況,是不是積極發表了意見,發表的意見是不是充分、有依據等,實際上是一個合規方面的監督。中國人壽是國有控股上市公司,作為監事長的夏智華分管審計、內控、合規等工作,除董事會外,黨委會、總裁辦公會她也都參加,她說這是公司對自己的一種信任。

      董事長履職報告范文第3篇

      獨立董事反對票一票難求的背后是什么,為什么要“逃離”董事會?

      “一票難求”之謎

      以敢于直言,曾在董事會決議中投反對票的保稅科技獨立董事彭良波先生,在被問及自己當獨立董事的感受時,依然諱莫如深,不肯多言。筆者在向古井貢酒股份現任獨立董事吳慈生教授咨詢此問題時,吳教授也是不敢妄言,以身在其位,不便多言為由不愿意接受筆者的采訪。

      吉林省上市公司協會龐國華會長在和筆者交流這個問題時坦言,董事會的會議都要公告,如果公告中出現某位獨立董事投了棄權票或者反對票,就容易引起投資者的猜測和不必要的恐慌情緒,可能還會引起監管部門的關注,進而影響到公司股價和公司形象,這也造成了對獨立董事的壓力之一。因此從某些方面來說,投資者的敏感情緒也往往成為影響獨立董事慎用反對票的的原因。當然,不排除有些獨立董事在會議中發表了不同看法,提案內容修改后得以通過,但公告沒有涉及到這些細節的情形。

      相對而言,曾在古井貢酒和豐樂種業擔任過獨立董事的卓文燕教授則更直接一些,有著在兩家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工作經歷的卓文燕教授,在談及自己唯一一次行使棄權票的經歷時,認為“那個項目不太合理,不適合開展,開展后可能后果預見不明顯,自己心里把握不足”。對于為什么選擇投棄權票而不投反對票的原因,卓教授的解釋是:“反對票太敏感了!”

      2008年4月,由于大股東占款問題而陷入瀕臨退市危險的中捷股份,發生了如此嚴重的問題,但獨立董事的述職報告和董事會會議公告中卻難覓其蹤跡,筆者查詢其公告資料了解到,其獨立董事姚海峰,任職半年就提出了辭職,在這半年中,共召開了兩次董事會會議,筆者注意到,姚海峰親自出席一次,缺席一次,而唯一出席的一次,他同時接受了另外3位獨立董事的委托投票。隨著中捷大股東占款的東窗事發,姚海峰索性辭職,盡管姚海峰表示知曉大股東占款一事,并稱自己沒有過誤導投資者的任何信息,遺憾的是,筆者所注意到的公告中,并沒有發現姚海峰發表過不同意見。

      大廈將傾之際的尷尬獨董

      2008年12月20日,夏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稱公司獨立董事郭藝勛、喬梁、王鳳洲已向董事會提交辭職報告,但并沒有透露辭職原因,一時坊間流言紛紛。對于這出獨立董事“大逃亡”的原因,夏新董秘呂東表示“至于為什么今年有那么多董監事辭職,主要是因為公司經營狀態不好”。已經多年虧損,游走于生死邊緣的夏新,的確讓人難有信心,也造成了夏新一年內出現8位董監事成員辭職的“奇觀”。

      同樣尷尬的情況也出現在ST聯油身上,2008年底,ST聯油在經歷了高管大逃亡后,董事會只剩下了無所適從的4名獨立董事和2名內部董事,孤獨地苦守殘局,在其所謂的2009年2月26日的董事會會議中,竟然只有4名獨董和1名內部董事參加,只好把董事會辦成董事會、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的聯席會議,其獨立董事的窘境可想而知。

      類似的案例可以說舉不勝舉,其共同的特征是企業經營不善,或者內控混亂,管理失序,獨立董事不僅無力回天,甚至直接承擔責任的危險極大,在這種情況下,獨立董事不管是去還是留,無疑都是非常痛苦的。

      壓力究竟來自哪里?

      毋庸置疑的是,隨著這兩年監管力度的強化,獨立董事的腰桿兒的確比以前硬實多了。但同時出現的一個問題是,有些比較適合做獨立董事人選的知名學者卻托辭不受,北京師范大學公司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高明華教授即是一例。“我不想擔任獨立董事,因為現在的企業獨立董事仍然是很難盡職的,現在獨立董事需要承擔責任,很多人的積極性反而下降了。”

      “現在獨立董事辭職的現象越來越多了,想履職又履行不了,只有干脆辭職。”高明華教授表示。

      獨董辭職如潮,正說明獨立董事越來越難當了。某位曾在上市公司有獨立董事從業經歷的人士告訴筆者,有這么一種情形,獨立董事明知道某個提案不可行,甚至董事長本人也認為不可行,但這樣的議案還是通過了,甚至常常是全票通過,這樣看似怪異的事情,卻是在個別上市公司中存在的事實,原因就在于有的上市公司和地方政府的關系淵源太深,無法擺脫,地方政府出于地方利益考量,有時會對轄區上市公司提出“分憂解難”的要求,上市公司不敢得罪,此時董事長不得不扮演其說客的角色,來說服獨立董事不要投反對票,而獨立董事此時也不得不體諒董事長的難處,這樣就出現了所謂明知不合理也得以全票通過的議案。這樣的決策效果可想而知,當然此后若公司出現問題,獨立董事自然也難逃責任。

      “獨立董事確實也挺不容易的,上市公司的條條框框多,有時內部人士都很難搞清楚,學者型獨立董事很多時候關心的是項目,對公司的經營過程等事項所知不多,對公司內部波詭云譎的人事和其他紛爭也所知不多,也往往成為獨立董事風險的一部分。”某不愿公開的獨立董事向記者透露。

      反對票一票難求,最終還是歸咎到一個問題上來:獨立董事和大股東的關系問題。對此,北京師范大學高明華教授認為,我國上市公司的獨立董事要么是總經理找的,要么是大股東找的,既然是大股東找的,一般維護的就是大股東的利益,而在西方國家,獨立董事更多的是代表小股東的利益,一般而言,大股東本身是有動力監督企業經營的,所以獨立董事應該代表的是小股東的利益。但如果其代表小股東,那么與大股東的利益就容易相悖了。

      董事長履職報告范文第4篇

      保險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保險公司的信息披露行為,保障投保人、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權益,促進保險業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等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保險公司,是指經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批準設立,并依法登記注冊的商業保險公司。

      本辦法所稱信息披露,是指保險公司向社會公眾公開其經營管理相關信息的行為。

      第三條 保險公司信息披露應當遵循真實、準確、完整、及時、有效的原則,不得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和重大遺漏。

      保險公司信息披露應當盡可能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

      第四條 保險公司應當按照法律、行政法規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保監會)的規定進行信息披露。

      保險公司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規和中國保監會規定的基礎上披露更多信息。

      第五條 中國保監會根據法律和國務院授權,對保險公司的信息披露行為進行監督管理。

      第二章 信息披露的內容

      第六條 保險公司應當披露下列信息:

      (一)基本信息;

      (二)財務會計信息;

      (三)風險管理狀況信息;

      (四)保險產品經營信息;

      (五)償付能力信息;

      (六)重大關聯交易信息;

      (七)重大事項信息。

      第七條 保險公司披露的基本信息應當包括公司概況和公司治理概要。

      第八條 保險公司披露的公司概況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法定名稱及縮寫;

      (二)注冊資本;

      (三)注冊地;

      (四)成立時間;

      (五)經營范圍和經營區域;

      (六)法定代表人;

      (七)客服電話和投訴電話;

      (八)各分支機構營業場所和聯系電話;

      (九)經營的保險產品目錄及條款。

      第九條 保險公司披露的公司治理概要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近3年股東大會(股東會)主要決議;

      (二)董事簡歷及其履職情況;

      (三)監事簡歷及其履職情況;

      (四)高級管理人員簡歷、職責及其履職情況;

      (五)公司部門設置情況;

      (六)持股比例在5%以上的股東及其持股情況。

      第十條 保險公司披露的上一年度財務會計信息應當與經審計的年度財務會計報告保持一致,并包括下列內容:

      (一)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權益變動表;

      (二)財務報表附注,包括財務報表的編制基礎,重要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的說明,重要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變更的說明,或有事項、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和表外業務的說明,對公司財務狀況有重大影響的再保險安排說明,企業合并、分立的說明,以及財務報表中重要項目的明細;

      (三)審計報告的主要審計意見,審計意見中存在解釋性說明、保留意見、拒絕表示意見或者否定意見的,保險公司還應當就此作出說明。

      實際經營期未超過3個月的保險公司年度財務報告可以不經審計。

      第十一條 保險公司披露的風險管理狀況信息應當與經董事會審議的年度風險評估報告保持一致,并包括下列內容:

      (一)風險評估,包括對保險風險、市場風險、信用風險和操作風險等主要風險的識別和評價;

      (二)風險控制,包括風險管理組織體系簡要介紹、風險管理總體策略及其執行情況。

      第十二條 人身保險公司披露的產品經營信息是指上一年度保費收入居前5位的保險產品經營情況,包括產品的保費收入和新單標準保費收入。

      第十三條 財產保險公司披露的產品經營信息是指上一年度保費收入居前5位的商業保險險種經營情況,包括險種名稱、保險金額、保費收入、賠款支出、準備金、承保利潤。

      第十四條 保險公司披露上一年度的償付能力信息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公司的實際資本和最低資本;

      (二)資本溢額或者缺口;

      (三)償付能力充足率狀況;

      (四)相比報告前一年度償付能力充足率的變化及其原因。

      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不足的,應當說明原因。

      第十五條 保險公司披露的重大關聯交易信息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交易對手;

      (二)定價政策;

      (三)交易目的;

      (四)交易的內部審批流程;

      (五)交易對公司本期和未來財務及經營狀況的影響;

      (六)獨立董事的意見。

      重大關聯交易的認定和計算,應當符合中國保監會的有關規定。

      第十六條 保險公司有下列重大事項之一的,應當披露相關信息并作出簡要說明:

      (一)控股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

      (二)更換董事長或者總經理;

      (三)當年董事會累計變更人數超過董事會成員人數的三分之一;

      (四)公司名稱、注冊資本或者注冊地發生變更;

      (五)經營范圍發生重大變化;

      (六)合并、分立、解散或者申請破產;

      (七)撤銷省級分公司;

      (八)償付能力出現不足或者發生重大變化;

      (九)重大戰略投資、重大賠付或者重大投資損失;

      (十)保險公司或者其董事長、總經理因經濟犯罪被判處刑罰;

      (十一)重大訴訟或者重大仲裁事項;

      (十二)保險公司或者其省級分公司受到中國保監會的行政處罰;

      (十三)更換或者提前解聘會計師事務所;

      (十四)中國保監會規定的其他事項。

      第三章 信息披露的方式和時間

      第十七條 保險公司應當建立公司互聯網站,按照本辦法的規定披露相關信息。

      第十八條 保險公司應當在公司互聯網站披露公司的基本信息。

      公司基本信息發生變更的,保險公司應當自變更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更新。

      第十九條 保險公司應當制作年度信息披露報告,年度信息披露報告應當包括本辦法第六條第(二)項至第(五)項規定的內容。

      保險公司應當在每年4月30日前在公司互聯網站和中國保監會指定的報紙上年度信息披露報告。

      第二十條 保險公司發生本辦法第六條第(六)項、第(七)項規定事項之一的,應當自事項發生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編制臨時信息披露報告,并在公司互聯網站上。

      第二十一條 保險公司不能按時進行信息披露的,應當在規定披露的期限屆滿前,在公司互聯網站公布不能按時披露的原因以及預計披露時間。

      保險公司延遲披露的時間不得遲于規定披露期限屆滿后的第20個工作日。

      第二十二條 保險公司的互聯網站應當保留最近5年的公司年度信息披露報告和最近3年的臨時信息披露報告。

      第二十三條 保險公司在公司互聯網站和中國保監會指定報紙以外披露信息的,其內容不得與公司互聯網站和中國保監會指定報紙披露的內容相沖突,且不得早于公司互聯網站和中國保監會指定報紙的披露時間。

      第四章 信息披露的管理

      第二十四條 保險公司應當建立信息披露管理制度并報中國保監會。保險公司的信息披露管理制度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信息披露的內容和基本格式;

      (二)信息的審核和流程;

      (三)信息披露事務的職責分工、承辦部門和評價制度;

      (四)責任追究制度。

      第二十五條 保險公司董事會秘書負責管理公司信息披露事務。未設董事會的保險公司,應當指定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管理信息披露事務。

      保險公司應當將董事會秘書或者指定的高級管理人員、承辦信息披露事務的部門的聯系方式報中國保監會。

      第二十六條 保險公司應當在公司互聯網站主頁的顯著位置設置信息披露專欄。

      第二十七條 保險公司應當加強公司互聯網站建設,維護公司互聯網站安全,方便社會公眾查閱信息。

      第二十八條 保險公司應當使用中文進行信息披露。同時披露外文文本的,中、外文文本內容應當保持一致;兩種文本不一致的,以中文文本為準。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九條 中國保監會對保險產品經營信息和其他信息的披露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十條 保險集團公司、政策性保險公司以及再保險公司不適用本辦法,但經營直接保險業務的保險集團公司除外。

      經營直接保險業務的外國保險公司分公司參照適用本辦法。

      第三十一條 上市保險公司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要求已經披露本辦法規定的有關信息的,可免予重復披露。

      董事長履職報告范文第5篇

      關鍵詞:審計委員會特征 會計穩健性 Panel Date模型

      一、引言

      公司治理理論,審計委員會通過執行事前控制、事中溝通與協調以及事后監督的職能,可以有效解決兩權分離產生的沖突,提高公司財務報告質量。因此,審計委員會對財務報告質量具有重要影響。那么審計委員會對于作為財務報告質量衡量標準之一的穩健性的影響如何?不同產權性質下審計委員會特征對會計穩健性的影響是否有所差異?已有研究很少涉及這方面的探討,而這些問題對于審計監管機構以及公司風險控制都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鑒于以上分析,本文從審計委員會的規模、獨立性和專業勝任能力等方面,實證分析了審計委員會特征對會計穩健性的影響。

      二、研究設計

      (一)研究假設 審計委員會的重要職責是監督外部審計師與經理層,從而形成一種制衡力量以減少兩者的利益合謀,提高公司信息披露水平。審計委員會規模、獨立性和專業勝任能力等特征是影響其運行效果的重要因素。

      (1)審計委員會規模。Beasley(1996)研究發現,審計委員會規模與財務報告質量之間具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我國學者蘭艷澤(2011)從財務重述角度研究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特征對財務報告質量的影響,得出的結論與Beasley類似。審計委員會規模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審計委員會的履職能力。審計委員會規模越大,意味著審計委員會對經理層的日常監督力度越大,發現盈余操縱的概率越大;且會有更多精力來詢問和督促經理層更正已發現的問題,從而提高會計穩健性。基于此,本文提出研究假設:

      假設 1:審計委員會規模對會計穩健性的影響顯著為正

      (2)審計委員會獨立性。審計委員會獨立性通常用審計委員會成員中獨立董事所占比例來衡量。Klein(2002))發現審計委員會中獨立董事比例越高,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越低;唐躍軍(2008)發現審計委員會的獨立性和活躍性對審計意見的影響更為顯著;劉雷等(2012)發現,審計委員會獨立性越強,會計信息質量越高。由于大多數獨立董事是社會上的知名人士,因此在“光環效應”影響下,獨立董事會積極履行監督職責,維護股東利益,減少經理層的機會主義行為。基于此,提出假設:

      假設2: 審計委員會中獨立董事比例對會計穩健性的影響顯著為正

      (3)審計委員會專業勝任能力。審計委員會專業勝任能力通常用審計委員會成員中擁有會計或財務專家的比例來量化。Krishnan(2005)發現審計委員會成員中財務專家比例與內部控制缺陷之間呈顯著負相關關系;周蘭(2010)發現審計委員會專業性和活躍性與審計收費正相關。審計委員會專業勝任能力從本質上代表了審計委員會的履職能力,審計委員會中擁有會計或財務專家,意味著審計委員會在履行審核公司財務信息職能時,能有效識別和防范公司財務舞弊行為,提高財務信息質量。因此假設:

      假設3: 審計委員會專業勝任能力對會計穩健性的影響顯著為正

      (二)樣本選擇與數據來源 本文選取2008年至2011年滬深交易所A股制造業上市公司作為初始樣本,然后分別剔除當年 IPO 公司、ST、*ST、SST 和 S*ST 公司以及數據不全的公司,最終選定的樣本公司為4203家,其中2008年為1035家,2009年為1054家,2010年為1038家,2011年為1076家。本文單獨選擇一個行業可以減少行業差異的影響,使穩健性檢驗更有效力;而且制造業門類多,種類全,更具有代表性。本文審計委員會特征的相關數據手工收集于巨潮資訊網公開披露的上市公司年度報告和董事會決議內容,其他相關的財務數據來源于銳思數據庫()。本文相關的數據處理主要采用EXCEL和EVIEWS 6.0統計軟件。

      (三)變量定義和模型建立 本文選取如下變量:(1)會計穩健性的衡量。目前學術界會計穩健性的測量,使用較多的有盈余-股票回報計量模型(Basu,1997)和盈余-應計現金流計量模型(Ball and Shivakumar,2005)。由于我國資本市場是弱勢有效市場,加之我國證券市場在2007-2009年劇烈波動,導致上市公司股票回報率波動較大,因此使用盈余-股票回報計量模型可能導致較大偏差(李凱 ,2010)。因此,本文采用盈余-應計現金流計量模型衡量會計穩健性:ACCi,t=?琢0+?琢1CFOi,t+?琢2DCFOi,t+?琢3CFOi,t×DCFOi,t+ξi,t (1)

      式中:ACCi,t表示i公司t年初總資產平減后的應計項目,即(凈利潤+財務費用-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年初總資產;CFOi,t表示i公司t年初總資產平減后的經營現金凈流量;DCFOi,t為虛擬變量,當CFOi,t小于0時,DCFOi,t取1,否則取0。由于應計項目具有緩解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噪音和及時確認經濟損益的作用,因此應計項目與負經營活動現金流量之間的正相關關系更強(張兆國,2012),如果存在會計穩健性,則CFOi,t×DCFOi,t交互項的系數?琢3預期顯著為正。(2)解釋變量與控制變量。本文在借鑒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根據研究需要,并考慮到數據的可得性,將審計委員會特征界定為審計委員會規模、審計委員會獨立性和審計委員會專業勝任能力三個方面。本文選擇的控制變量為:董事會規模、董事長與總經理是否兩職合一、資產規模、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資產負債率和成長能力。變量的具體描述和定義見表(1)。根據本文的研究思路,為考察審計委員會特征對會計穩健性的影響,本文對盈余-應計現金流計量模型進行修正。限于篇幅,只列出各變量的一些主要交互項。

      ACCi,t = ?琢0 +?琢1CFOi,t+?琢2DCFOi,t+?琢3CFOi,t×DCFOi,t+?琢4QANi,t+?琢5QANi,t ×CFOi,t×DCFOi,t+?琢6INDi,t+?琢7INDi,t×CFOi,t×DCFOi,t+?琢8COMi,t

      +?琢9COMi,t×CFOi,t×DCFOi,t+?琢10ASSi,t+?琢11ASSi,t×CFOi,t×DCFOi,t+?琢12SHAi,t+?琢13SHAi,t×CFOi,t×DCFOi,t+?琢14PARi,t+?琢15PARi,t×CFOi,t×DCFOi,t+?琢16DIRi,t+?琢17DIRi,t×CFOi,t×DCFOi,t+?琢18DFLi,t+?琢19DFLi,t×CFOi,t×DCFOi,t+?琢20GROi,t+?琢21GORi,t×CFOi,t×DCFOi,t+ξi,t

      三、實證檢驗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 表(2)為各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審計委員會平均規模為3.39人,其中規模為3的樣本達到總樣本的75.73%;獨立董事平均比例為66.67%,財務專家平均比例為41.55%,而最小值為25%,最大值為100%,說明我國制造業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專業勝任能力存在較大差異。總體來看,審計委員會各特征變量符合《上市公司治理準則》的要求。控制變量方面,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均值達到38.19%,說明股權集中度較高,股權結構仍然存在“一股獨大”現象;董事長與總經理兩職合一的均值為0.94,接近1,表明我國大部分制造業上市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二)相關性分析 通過各研究變量間的相關系數表(限于篇幅,表未列出),可以發現:應計項目與審計委員會規模、獨立性以及專業勝任能力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表明審計委員會各特征變量能顯著抑制公司發生操縱性應計,從而提高會計穩健性,符合假設命題。此外,審計委員會三個特征變量之間存在顯著的相關關系,說明解釋變量之間可能相互影響,但其相關系數的絕對值都在0.1-0.4之間,控制變量的相關系數也都低于 0.4,因此,研究變量之間不存在嚴重的多重共線性問題。

      (三)回歸分析 表(4)是審計委員會特征對會計穩健性的影響結果。限于篇幅,表中只列出各變量的一些主要交互項系數。模型調整的R2為0.5380,表明模型的整體解釋能力較強。(1)從固定效應面板數據回歸結果看,代表穩健性水平的交互項(CFO*DCFO)系數在5%水平上顯著為正,說明我國制造業行業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總體上是穩健的。IND*CFO*DCFO的系數(24.2678)在10% 水平上顯著為正,說明審計委員會中獨立董事會增強會計穩健性。COM*CFO*DCFO的系數(34.8174)在5%水平上顯著為正,表明審計委員會中財務專家會增強會計穩健性。假設2和假設3得到證實。(2)審計委員會規模對會計穩健性的影響不顯著,甚至符號為負。這與Abbott(2004)得出的結論一致,但與假設1不符。可能的現實解釋是,我國長期以來形成的“一股獨大”的特殊制度背景,使得董事會成為大股東的“專屬區”,因此隸屬于董事會的審計委員會也成為大股東的 “發言堂”,審計委員會規模的法律規定也失去了原有的制衡作用,甚至規模越大的審計委員會越可能出現意見不合、“搭便車”等行為,影響決策效率,降低會計穩健性。(3)控制變量方面,ASS*CFO*DCFO的系數在1%水平上顯著為正,說明公司規模會提高會計穩健性。SHA*CFO*DCFO的系數和PAR*CFO*DCFO的系數分別在1%水平上和10%水平上顯著為負,表明股權集中以及董事長兼任總經理會削弱會計穩健性。(4)從分年度回歸結果看,代表穩健性水平的交互項系數全都通過顯著性檢驗,并且顯著性逐年增強,表明2008-2011年我國制造業上市公司會計穩健性不斷提高。然而,分年度顯示的審計委員會規模對會計穩健性的影響仍不顯著。從審計委員會獨立性看,除2008年不顯著外,其余三年均在10%水平上統計顯著。從審計委員會專業勝任能力看,2008-2009年在10%水平上顯著為正,2010-2011年則在5%水平上顯著為正。可見,隨著審計委員會專業勝任能力不斷提高,其對會計穩健性的影響逐步增強。控制變量中,公司規模、董事會規模、董事長兼任總經理、財務杠桿、成長能力都對會計穩健性有顯著影響。

      (四)進一步分析 考慮到不同產權性質的上市公司,其審計委員會特征對會計穩健性的影響可能有所差異,因此進一步區分國有上市公司和非國有上市公司兩組子樣本分別回歸。回歸結果見表(5)。國有上市公司顯著存在會計穩健性,而非國有上市公司的會計穩健性不顯著。可能的解釋是,國有上市公司由國家控制,財務系統比較健全,因此利潤操縱的可能性較小;而非國有上市公司“船小底薄”,受供求波動影響大,財務風險較大,因此會計信息不穩健。審計委員會規模對會計穩健性的影響在兩類上市公司中都不顯著,與表(3)的回歸結果一致。國有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獨立性和專業勝任能力對會計穩健性的影響與非國有上市公司不存在明顯差異,分別在5%水平上和1%水平上顯著為正。國有上市公司資產規模和財務杠桿對會計穩健性的影響分別在10%水平上和1%水平上顯著為正,而非國有上市公司都不顯著;非國有上市公司成長能力對會計穩健性的影響在5%水平上顯著為負,而國有上市公司不顯著。造成這些差異的原因可能是,國有上市公司資本結構較合理、財務實力較雄厚,對會計信息進行粉飾的動機比較小,因此能顯著提高會計穩健性;而非國有上市公司,尤其是處于成長期的非國有上市公司,由于規模較小、實力較弱,為穩固上市地位并發展壯大,更傾向于對會計政策進行操縱以美化財務狀況,造成會計穩健性下降。

      四、結論

      本文運用公司治理理論,以2008-2011年滬深兩市制造業上市公司的數據為研究樣本,實證檢驗了審計委員會特征對會計穩健性的影響。結果表明,審計委員會特征對會計穩健性有一定的影響。具體而言,從全樣本公司看,2008-2011年我國制造業上市公司普遍存在會計穩健性;審計委員會規模對會計穩健性無顯著影響,審計委員會獨立性與專業勝任能力會顯著增強會計穩健性。從各年度比較看,2008-2011年我國制造業上市公司的會計穩健性逐年提高;審計委員會獨立性對會計穩健性的影響顯著為正,且各年差異較小;審計委員會專業勝任能力對會計穩健性的影響逐年增強。國有上市公司普遍存在會計穩健性,而非國有上市公司的會計穩健性不顯著;國有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獨立性和專業勝任能力對會計穩健性的影響與非國有上市公司無顯著差異。這些研究結果將在理論上有助于進一步豐富會計穩健性的研究內容;在實踐上對于進一步完善審計委員會制度,改善董事會治理效率,提高會計穩健性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李凱:《政府控制、市場環境與會計穩健性》,《經濟經緯》2010年第5期。

      [2]蘭艷澤、鄧曉婧:《審計委員會特征對財務重述的影響――來自深圳上市公司的數據》,《廣東商學院學報》2011年第3期。

      [3]唐躍軍:《審計收費、審計委員會與意見購買》,《金融研究》2008年第4期。

      [4]王雄元,管考磊:《關于審計委員會特征與信息披露質量的實證研究》,《審計研究》2006年第6期。

      [5]周蘭:《審計委員會特征與審計收費的研究》,《財經理論與實踐》2010年第3期。

      [6]張兆國、劉永麗、李庚秦:《會計穩健性計量方法的比較與選擇――基于相關性和可靠性的實證研究》,《會計研究》2012年第2期。

      [7]Abbott L.J.S.Parker and G.F.Peters.Audit Committee Characteristics and Restatements.Auditing:A Journal of Practice and Theory,2004.

      [8]Basu S. The Conservatism Principle and the Asymmetric Timeliness of Earning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7.

      [9]Beasley M.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board of director composition and financial statement fraud. The Accounting Review, 1996.

      青青草原精品国产亚洲av| 亚洲成人免费电影| 中国亚洲呦女专区| 色拍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亚洲熟妇无码八AV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看| 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一区|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78 | 亚洲人妖女同在线播放| 亚洲视频国产视频| 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成人| 亚洲电影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二区三区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四虎| 五月天网站亚洲小说|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 亚洲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性色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精品AAAA片APP|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综合 | 毛茸茸bbw亚洲人|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入口 |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蜜芽|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 亚洲欧洲校园自拍都市| 亚洲中文无码永久免|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牛牛 |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 亚洲a∨无码精品色午夜| 亚洲国产综合人成综合网站| 亚洲精品国产字幕久久不卡| 亚洲无线电影官网| 亚洲毛片基地4455ww|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国产亚洲女在线线精品| 国产亚洲综合网曝门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