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語文教學教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學習軍需處長忠于革命、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2.理解課文內容,概括中心思想,并了解作者圍繞中心、有詳有略地安排材料的寫作方法。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積累常用詞語。會用“濕潤”、“晶瑩”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個自然段。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中體會軍需處長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并按要求背誦課文。
2.學習作者圍繞中心有詳有略安排材料表達中心的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課題“豐碑”的深刻含義。知道“被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是一座晶瑩的豐碑”的內涵。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準備投影儀、圖片、投影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談話,激發興趣,引入課文
從審題入手先說說“碑”有幾種?為什么要建碑?“豐碑”的“豐”在這里什么意思?那么這座豐碑是誰呢?是用什么雕刻的呢?我們就來看課文。
二、讀課文,學字、詞.
1.教師范讀,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內容,回答相應的問題。
2.學生自學生字、詞和課文。
(1)按自學要求自學生字、詞,讀準字音,記清字形,理解字義。
(2)讀通課文,想想講了一件什么事?按事情的發展順序,理清課文層次,分段。
三、檢查自學情況
1.字音:指名拼讀直讀生字,注意糾正字音。
如“劣”(li)不讀(l)
2.字形:說說易錯的字易錯的地方。
如:“碑”的筆順,與“脾”“卑”“啤”區分;“倚”與“椅”區分;“豹”的偏旁不是“”;“潤”不要多寫一點;“覆”下半部的“復”注意是“一橫”。
3.詞義: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大家討論。
4.讀課后“讀讀寫寫”中詞語。不理解的大家討論。
5.指名讀課文,回答剛才的思考題。
(課文記敘了在冰天雪地里行軍,一位軍需處長把棉衣都發給了戰士們,自己卻穿著單薄破舊的衣服被凍死了的感人故事。)(分3段)
四、練習朗讀課文
五、布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朗讀課文,質疑,做好記號。
第二課時
一、復習提問,引入本課時
問:軍需處長是做什么的?軍需處長是管理負責分發棉衣的處長,卻因為沒有棉衣被凍死了。這是為什么呢?
二、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并說說每段的主要意思
(老師板書:環境惡劣殘酷;軍需處長被凍死;晶瑩的豐碑。)
三、讀講第一段
1.自己朗讀課文第一段。從哪兒看出環境惡劣殘酷?讀后在書上劃出詞、句。
2.談理解,大家討論。
3.這里對于環境天氣的描寫用的筆墨比一般的課文要多,這是為什么?(襯托戰士的堅強。)
四、讀講第二段
1.指名讀這一段,大家思考:知道有人凍死,到看到凍死的人再到知道凍死的人是軍需處長后,將軍的神色有什么變化?劃出其神態描寫的詞句和動作描寫的詞句。
2.朗讀所劃的句子,說說為什么會有這些變化?這樣的神態和動作說明什么?(說明將軍很關心戰士們,體現了將軍對戰士的愛。這一點在第二段中已有所體現。)(體現了將軍對軍需處長的崇高敬意。)(投影打出)“將軍愣住了……軍禮”分析此句。
3.有感情地朗讀第二段,體會將軍感情的變化。
五、朗讀第十二自然段,背誦一遍
1.問:為什么這樣一個軍需處長會使將軍和戰士們對他產生如此崇高的敬意呢?
(因為他身為軍需處長,軍隊里有很多的棉衣,卻沒給自己留一件,都發給了戰士們。自己卻在冰天雪地里凍死。這種先人后己,舍己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實在是感人,可歌可泣。)
2.看插圖。(或打出投影圖片)
那么這是怎樣一個軍需處長呢?我們來看。誰來把這幅圖描述一下兒。
3.我們看書上是怎么描寫的。齊讀第七節,劃出書上對軍需處長的神態和動作的描寫,結合插圖,說說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軍需處長神態十分鎮定自若,說明他心里十分坦然。因為他在這種惡劣殘酷的環境里,沒讓一個戰士凍死,而出色地完成了黨交給他的任務。)說說中心是什么?(贊揚軍需處長忠于革命,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
4.指名朗讀,大家看插圖,體會軍需處長的崇高精神。大家齊聲朗讀,并背誦這一節。
六、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背熟第7節和第12節。
第三課時
一、背誦第七自然段,引入本課時。
齊聲背誦第7自然段,投影打出插圖。
背完問:軍需處長為什么能在條件非常艱苦的情況下先人后己,舍己為人呢?(他忠于革命。)
二、學習最后兩自然段,思考
1.為什么說被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是一座晶瑩的豐碑?“晶瑩”什么意思?
(因為他有純潔的心靈,崇高的品質。)
2.分析句子。(投影打出)討論后進行朗讀訓練。
“他聽見無數沉重而堅定的腳步聲……還會屬于誰呢?”
(問:“那聲音”指的是什么?為什么說“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會屬于誰呢?)
大家討論回答。(那聲音是指在軍需處長精神鼓舞下,戰士們充滿勝利信心的堅定的腳步聲。)(因為①在隊伍中有很多像軍需處長一樣的干部和戰士。②軍需處長的精神鼓舞著大家,激勵著戰士們,使大家精神振奮,對勝利充滿信心,有高度的凝聚力。因此一定會勝利。)
3.課文中兩次出現“將軍什么話也沒說”,各自包含什么意思?
(第一次感到很突然,不知說什么好,想著看情況再說。第二次被軍需處長的精神所感動,說不出話來。)
4.本文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1、了解梅花的品性,體會外祖父酷愛梅花,眷戀祖國的情感,引導學生有感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就課文內容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自主學習能力。
3、結合課外知識,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學習外祖父介紹梅花的段落,體會外祖父的內心感受。
教學思路:
賞梅(觀其形)品梅(會其神)讀梅(入其境)頌梅(悟其魂)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課件設計
教學過程:
一、談話、賞梅
1、師:同學們你們最喜歡什么花?
2、觀看梅花園,梅花詩:梅花自古就是人們稱頌的對象,人們通過種種方式表達對梅花的喜愛。
二、自讀課文感知、質疑。
1、自讀課文:本文寫的什么?
2、引導學生圍繞"外祖父愛梅花"質疑:
①外祖父為什么愛梅花?
②從課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看梅花?
三、輕讀課文,邊讀邊圈畫出最能體現外祖父愛梅的詞句。
1、把你畫出的詞句讀一讀
2、重點引導感情朗讀第3段,體會外祖父愛梅花的感情。
四、理解重點段落,體會"外祖父為什么酷愛梅花?"從外祖父愛惜墨梅圖,送墨梅圖和梅花絹給我要看出外祖父酷愛梅花,外祖父為什么這么愛梅花呢?
1、自由讀外祖父所說的這段話,同桌互相交流、討論。
從這段話中你了解到哪些內容?
2、把你了解到的內容講給同學們聽聽
3、重點指導感情朗讀
①指名朗讀,分句朗讀
②師范讀
③你認為應怎樣讀?應讀出哪些詞語?
④指名再讀讀,評議
⑤齊讀
4、小結外祖父介紹梅花的用意,相機介紹我國有骨氣的人物,領悟:"梅花魂"。
①幾千余我們中華民族出了許多具有梅花品格的人物。觀看英雄人物圖
②你還能舉出一些具有梅花秉性的人嗎?
他們都是一朵朵迎風挺立的梅花,他們的民族精神就是"梅花魂"。
5、自由朗讀這段話,談談自已的感受
五、自由朗讀全文
1、體會外祖父眷戀祖國的感情
2、把文中體會最深的句子畫出來,認真讀一讀。
教學目標1理解詩歌內容,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操
2有感情的朗誦詩歌,提高朗誦詩歌的能力
3理解詩歌贊頌黃河、贊頌偉大民族精神的內涵
教學重點及難點引導學生理解詩歌贊頌黃河精神和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內涵。
師來導學我來學
資料文獻:
我的預習提綱(可不要忘了欣賞我的書上筆記哦)
一:基礎常識積累:
1、字詞(除課后讀寫機課下注釋外)我還發現
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或給加點字注音:
diān峰()流xiè()狂lán()pínɡ障()發yuán()wǎn轉()
哺育()澎湃()濁流()劈成()氣魄()臂膀()
2、關于作者
二、結構內容梳理把握(我能概括和復述)
三、思想主題感悟(我最想說的話)
四、寫作特色欣賞評點(可在書上做批注)
1、本文在寫作上最值得我欣賞和借鑒的地方
2、我也懷疑權威,大膽指出不足
五、預習小結。
我給自己的預習評價()
2、課文必讀匯報,我讀一遍需()分鐘
3、對不起,我還有問題。
【課堂研討,合作展示】
一、導語設計(導入方式自由)
二、檢查預習,公布小組得分明確本課目標
三、合作探究
(一)、整體感知,介紹本課梗概
歌頌黃河的部分能分為幾個層次?分別是從那些方面進行贊頌的?
二)、四邊互動或分組完成
找出你認為描寫精彩的語句,并分析好在哪里?
1這首詩歌的主要內容是歌頌黃河,在歌頌前對黃河進行了一番描繪。找出你體會較深的句子,你覺得這些句子表現了黃河的什么特點?
2結合時代背景,你認為作者描繪黃河一往無前,無堅不摧的特點,歌頌它偉大堅強的精神,是要表達什么情感?
3“黃河”這一概念已深深融入民族文化中,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寫下了許多與黃河有關的詩,你知道哪些贊頌黃河的詩歌?請至少寫出三句
4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搖籃,也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搖籃。詩中說“五千年的古國文化從你這發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邊扮演!”你能夠從歷史中擷取一朵小花來解釋它嗎?請用一段文字表達出來。
四、質疑釋疑
五、學結,鞏固練習
六、自測評估當堂檢測(15分鐘)
1分析下列句中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1)啊!黃河!你是偉大堅強,像一個巨人,出現在亞洲平原之上。
(2)我們祖國的英雄兒女,將要學習你的榜樣,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
2現代文閱讀《坐看黃河》
許多故事就那么流去了。
物化的歲月伸手可掬,每一掬卻都已是過去。上一輩尚在感嘆那些小去的孤帆遠影,排天的浪花已濺濕我們的青春衣衫。
坐看黃河,看天上來的水,奔騰到海不復還。
這個世界平靜的東西太多了,山巍峨吧,可很肅穆;云飄逸吧,又顯輕浮。于是有了河,以一種沉重的流動,賦江山以活潑,給地球以血性,也讓一種種生活有了千回百折的映照,一個個時代有了波瀾壯闊的象征。
坐看黃河,我們無法無動于衷。
這是一條曾讓風云人物敬畏得不能泅渡的英雄河,這是一條當同名樂章響起就會沖濕海外游子眼眶的母親河,這是一條淹沒過許多家園和夢想也滋潤了許多沃野和希望的歲月河,這是一條負載厚重的泥沙也負載粗獷的船工號子的生活河。
我們已靜坐不得徘徊不得,只能與她同行。
我們在岸邊看河,河在歷史里看我們。
1、選文的第二段寫道“上一輩尚在感嘆那些小去的孤帆遠影,排天的浪花已濺濕我們的青春衣衫”你如何理解這句話?
2、本文主要寫“黃河”,為什么又提到了“山”和“云”?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理解“一個國家,一座城市,能夠舉辦一次奧運會,該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教學難點:領悟我國申奧成功的重大意義。
[教學準備]:1、布置預習:
(1)熟讀課文。(2)查找有關奧運的資料。(3)把你認為含義深刻的句子畫下來,上課時跟同學交流。
2、教具:(1)申奧成功的錄像。
(2)CAI課件。[課時]:2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同學們,2001年7月13日,北京獲得了2008年奧運會的舉辦權,消息傳來,全國人民歡呼雀躍。讓我們再一次重溫那舉國歡騰的場面吧。(出示全國人民歡呼雀躍的場面的錄像)
2、多么激動人心啊!誰能說一說聽到這一消息時,你是什么樣的心情?
你們又想為北京奧運會做些什么呢?
說得好,同學們的這些想法就叫“向往”(扣住學生的回答理解“向往”一詞)
3、如今奧運正邁著矯健的步伐向我們走來,向北京走來,我們呼喚奧運,我們向往奧運!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肖復興寫的《向往奧運》這篇課文,看看聽到這個消息時他又是怎樣的一種感受呢?(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出示讀書要求)
(1)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想一想,課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勾畫有關的語句。
(3)看看自己讀懂了什么,用簡練的語言進行匯報;有沒有不明白的地方,作好記號準備質疑。
2、學生讀文自學,師巡視。
3、匯報:
(1)說說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高興、激動、自豪、特殊)
(2)你是從哪個句子體會到的?能正確流利地讀出有關的句子嗎?(答出“一個國家,一座城市,能夠舉辦一次奧運會,該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體育不僅僅是體育,它以自身特殊的魅力影響著一切。”“競技體育是面對世界所存在的種種強權、種族歧視和金錢掩蓋下的不公平的一種抗爭,一種理想。”就把依次把這三個句子出示出來,并分別讀出這三個句子所在的段落。答出其它句子就請學生讀出句子,或句子所在的部分。)
(3)小結學生的匯報情況:通過同學們的匯報,老師已經知道同學們了解了課文就是圍繞“一個國家,一座城市,能夠舉辦一次奧運會,該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來抒發作者激動而自豪的感情的。你們有沒有不明白的地方呢?(緊扣三個句子質疑)
(4)歸納學生的質疑,梳理出本節課教學目標: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實際上就是這三個句子的問題,只要我們理解了這三個句子,其它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的。
二、細讀課文,理解句子。
1、出示理解句子的要求:
(1)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選擇你喜歡的一句,用聯系上下文或聯系查找的資料理解句子的意思。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2、生學習,師巡視,參與學生的學習。
3、出示匯報要求:
(1)先說清你要理解的句子,再說你理解的方法。
(2)聲音要洪亮,語句要通順連貫。
4、相機點撥:出示CAI
(1)一個國家,一座城市,能夠舉辦一次奧運會,該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說說“了不起”的意思。)
(“了不起”包含三個方面的意思:A、國際上:A)投北京的票是我們的信任,也說明我們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威望的提高;B)國內:城市建設;舉辦奧運會將給北京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文化交流,C)人民文化素質的提高。B、體育自身的魅力:A)必較;B)公正性、公開性、公平性和客觀性;C)體育是一種抗爭,一種理想。C、奧運所具有的精神。)
(2)體育不僅進是體育,它以自身特殊的魅力影響著一切。
(體育的魅力表現在:體育比賽的必較:零點零幾秒和零點零幾厘米中決勝負;體育比賽的公正性、公開性、公平性和客觀性;競技體育是面對世界所存在的種種強權、種族歧視和金錢掩蓋下的不公平的一種抗爭,一種理想。)
小結:這就是體育的魅力。(板書:魅力)
(體育影響著一切,“一切”可以從作者采訪奧運明星的感受來理解。
作者采訪奧運明星的感受是:他感到了青春,感到了力量,感到了友誼,
感到了和平。體育所迸發的奧林匹克精神,確實在超越著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膚色而連接著世界的和平、友誼、進步和發展。包含三方面:國際方面:影響世界的和平、友誼、進步的例子;國內:影響國內的進步、發展;給人民帶來的自身素質的提高。)
小結:這種和平、友誼、進步和發展正是奧運的精神。(板書:精神)
(3)競技體育是面對世界所存在的種種強權、種族歧視和金錢掩蓋下的不公平的一種抗爭,一種理想。(用事例說說你所了解的種種強權、種族歧視和金錢掩蓋下的不公平。)
(學生介紹資料,也可以聯系體育比賽的必較,才具有難得的公正性、公開性、公平性和客觀性。讓學生體會到當今世界不公平、不公開的現象太多了,人們只在體育比賽中,找到了理想的公平競爭。競技體育中寄托著人們對現實世界不公平的反抗,寄托著人們實現真正平等的理想。)
5、出示句子:我們再把這三個句子有感情地朗讀一遍。
小結課文:
6、導板書:體育以它自身特殊的魅力和它所迸發的奧林匹克精神影響著一切,因此作者才親身體味到,一個國家,一座城市,能夠舉辦一次奧運會,該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所以作者向往奧運。
7、僅僅是作者向往奧運嗎?
練習:
2、了解列寧怎樣喜愛小麻雀,以及在他哎鳥的影響下,小男孩怎樣自覺糾正錯誤,體會小男孩誠實的優秀品質,教育學生要當個知錯就改、誠實的孩子。
教學重點與難點:了解列寧怎樣喜愛小麻雀,以及在他哎鳥的影響下,小男孩怎樣自覺糾正錯誤,體會小男孩誠實的優秀品質,教育學生要當個知錯就改、誠實的孩子。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復習舊知
師:上節課,我們學了第一自然段,現在我們先來復習一下。我說上半句,你們根據課文內容說下半句,明白嗎?(明白)
師:這段主要寫了在公園里一棵高大的白樺樹上有——(三只灰雀)
它們在樹上——(歡蹦亂跳的唱歌)
非常——(惹人喜愛)
從這段,我們知道列寧非常——(愛灰雀)
二、直奔重點,交流感受。
(一)師:是啊,這自然界的小生靈的確招人喜愛。可是,有一天,那只胸脯深紅色的灰雀不見了。(揭下)你想列寧心里急不急?(急)
師:大家把這段課文再默讀一下,把你認為能看出列寧喜歡灰雀,也就是他替灰雀著急的句子找出來,在句子前面打上勾并想想為什么。
(生默讀思考,師巡視了解。)
師:好,誰先來說說?
1、從“他在周圍的樹木中找遍了,也沒有找到。”這句看出列寧喜歡灰雀。
師:這句話中,哪個詞最能看出列寧喜歡灰雀呢?(找遍)
師:“找遍”是怎么找呢?(把每一棵樹都仔細地找了。)
師:說得好,我們在讀這個句子的時候,就要注意強調這個詞,把列寧找灰雀的仔細、辛苦讀出來。
(生個別讀、集體讀句子。)
2、從“孩子,你看見過一只深紅色胸脯的灰雀嗎?”這句看出列寧喜歡灰雀。因為要是列寧不喜歡,就不會去打聽灰雀的下落。
3、從“那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氣嚴寒,它怕冷。”這句看出列寧愛灰雀。要是他不喜歡,他就不會那么擔心了。
師:(創設情境)是啊,要是灰雀飛走了,那以后來公園就——(再也看不見它了。)
師:要是凍死了,列寧心里會——(很難過)
師:現在,你就是列寧,你心愛的灰雀不知是生是死,你會怎么說這句話呢?(以多種形式進行朗讀練習)
4、從列寧自言自語地說:“多好的灰雀啊,可惜再也不會飛回來了。”這句看出列寧喜歡灰雀。
師:你把這句話讀讀,看哪些詞能看出列寧喜歡灰雀?
從“多好的”這個詞能看出。還有“可惜——”,還有“自言自語”。
師:到底這幾個詞是否能看出列寧喜歡灰雀?我們好好思考一下,簡單說說理由。
“多好的”這個詞直接寫出了列寧對灰雀的喜歡。
“可惜”寫出了列寧對灰雀的喜歡。
師:那“自言自語”呢?(生沉默)什么叫自言自語?
“自言自語”就是自己給自己說話。
師:你在什么情況下會自言自語?
我很傷心的時候會自言自語。
我很高興的時候會自言自語。
師:大家說的情況雖然不一樣,但也有共同的地方,那就是當人的感情很——激動、投入、強烈。
師:列寧為誰激動起來?(為灰雀。)
師:是啊,列寧太想灰雀了,越想越深,越想越投入,以至有點情——情不自禁。
師:現在你們說這個“自言自語”能不能看出列寧愛灰雀?能
師:現在你就是列寧,灰雀不見了,你多么思念它、牽掛它,替它惋惜啊,把你對灰雀的喜愛之情表達出來吧!
(練習朗讀:個別讀——范讀——集體讀)
(二)師:聽了你們動情的朗讀,我再次深深地感受到列寧是多么喜歡灰雀啊!同學們,到底這只讓列寧牽腸掛肚的灰雀哪去了呢?
讓男孩捉走了。
可男孩一開始不是說“沒看見”嗎?
他撒謊!
師:到底男孩說沒說實話,為了解開這個疑點,這回老師讓你們來當一回精明的小偵探,請你們仔細分析小男孩的行為,包括他想的、說的,看能不能找到線索、證據去證明男孩說的是不是實話。這個任務能完成嗎?
(生認真思考,積極討論,師耐心傾聽參與其中。)
師:好,下面召集大家開會,進行案情分析,誰先來發表自己的高見?
1、從“那個男孩本想告訴列寧灰雀沒有死,但又不敢講”這句話看出男孩剛才沒說實話。因為要是沒看見,不可能知道灰雀沒有死。這句話說他不敢講,正好說明他一開始就沒說實話,他怕現在說出來列寧批評他。
師:這兩位偵探的任務完成得非常好,說話口齒伶俐,分析得很有道理,接著往下說。
2、從“一定會飛回來。男孩堅定地說。”看出男孩開始沒說實話,因為要是他沒看見,就不可能知道灰雀一定會飛回來,而且還那么堅定地說。
師:你們認為男孩最后的兩次說話有什么不同?
第二次的語氣比第一次更肯定。
師:好,下面,我們來分角色讀一讀,我讀列寧的話,你們讀男孩的話。
(師生分角色朗讀后,讓學生自己推薦兩位學生分角色朗讀,讀出語氣的變化。)
三、適時點撥,深化體驗。
師:男孩說灰雀會飛回來,是真的嗎?從剛才的研究看來,他開始說的那句話確實有問題,結果是不是呢?請大家聽老師讀最后一部分的課文。
灰雀是飛回來了,因為課文說“第二天,列寧來到白樺林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歡蹦亂跳地在枝頭歌唱。”
師:找得好,我覺得這句話有一個詞用得特別好,你們讀一讀,看認為是哪個?(果然)
師:為什么?(因為男孩說灰雀會飛回來,現在真的飛回來了,“果然”這個詞用得很準確。)
師:大家再把這部分讀一讀,看有沒有不懂的地方。
(生獨立思考后可與同學交流)
1、那個男孩為什么會低著頭?(男孩覺得自己錯了。怕列寧批評他。)
師:同學們再想想,男孩錯在哪里?(捉灰雀、說謊)
男孩為什么要捉灰雀呢?(他也喜歡灰雀)
2、列寧為什么不問男孩,而是問灰雀區哪里了?(列寧懂得尊重別人的自尊心。)
從這里我們看到列寧不僅愛灰雀,更(愛小男孩)
3、小男孩都撒謊了,為什么還說他是誠實的?
(知錯就改也是個誠實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