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書籍調查報告

      書籍調查報告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書籍調查報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書籍調查報告

      書籍調查報告范文第1篇

      一、考工工作存在的問題

      目前,兗州市機關事業單位工人共3025人,其中高級工1161人,中級工813人,初級工792人,其他259人,年齡偏大,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重實干,輕學習。通過考核發現,相當一部分技工對學習缺乏主動性、積極性,他們認為,能干活就行,能考工就行,沒有必要參加理論業務學習。他們考工的目的就是為了增加工資,為增加工資考工,違背了技工考試的初衷。

      2、缺乏應有的壓力感和緊迫感。由于機關事業單位能進能出的用人機制尚未真正形成,嚴格考試、競爭上崗等工作制度尚不完善,從而導致工作沒壓力,養尊處優,不思進取。熬年限晉級也是技工隊伍普遍存在的現象。

      3、間斷性、突擊性的考工,社會效應欠佳。考工工作轉入正常以后,再符合報考高一級考核條件時,尚需一段時間,少則三五年,多則十年。由于間隔時間過長,多數工人很少積極主動地進行業務學習,容易造成前后理論知識的脫節;一旦到了考工年限,考工培訓期又過于短暫,學員囫圇吞棗,難以達到預期目的。

      二、考工工作的幾點思考

      1、建立新的工人技術培訓機制。培訓作為提高工人隊伍整體素質的重要途徑,其性質應從應試培訓轉變為崗位培訓。在培訓計劃、培訓對象及培訓內容等方面也要予以突破。我們應以“服務育人”的戰略高度來提高培訓質量,把業務培訓作為一項經常性的工作,有計劃的實施,打破時間界限,培訓內容應突出重點,在定崗定員的基礎上,堅持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實用性原則,因材施教,做到年年有新學問,歲歲有新收獲。

      書籍調查報告范文第2篇

      一、高技術產業基本情況

      20*年,全市高技術產業呈現投入增加,生產快速增長,技術開發不斷加強的良好發展態勢。

      (一)生產呈現快速增長的良好勢頭。20*年全市高技術產業完成總產值(不變價格,下同)38.61億元,比上年同期28.60億元增加10.01億元,增長35.0%。從發展特點看,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和醫藥制造業已經發展成為我市高技術產業的兩大支柱。20*年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和醫藥制造業共完成總產值30.81億元,占全市高技術產業總產值的比重為79.8%,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完成總產值15.7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4.3%;醫藥制造業完成總產值15.0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8.6%。

      (二)產品銷售收入攀升,行業盈利水平明顯提高。20*年全市高技術產業實現產品銷售收入31.60億元,比去年同期的23.77億元增長32.9%。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醫藥制造業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65%、24%。20*年全市高技術產業實現利潤總額2.53億元,比上年的0.55億元增長3.6倍,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扭虧為贏,利潤總額由上年的虧損0.39億元轉變為當年贏利1.35億元。

      (三)產品出口穩步增長。從統計結果看,20*年全市高技術產業實現出貨值1.5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5%。新產品出口0.17億元,占出口產品比重達11.33%。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和信息化學品出貨值增長較大,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85.0%和56.6%。

      (四)高技術產業投資加大基礎得到夯實。20*年全市高技術產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5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2.3%。其中新增固定資產21298萬元比上年的7628萬元增長1.79倍,高技術投資呈現快速增長勢頭。20*年全市高技術企業年末固定資產原價達到36.75億元,微電子控制設備原價達到1.53億元。基本建設和更新改造項目的實施,為全市高技術產業進一步發展奠定了較好基礎。

      (五)高技術產業企業技術開發進一步加強。20*年,全市84家高技術產業企業共計籌集科技經費2.24億元,實際支出1.62億元,全年開展科技活動項目115項,其中新產品項目111項,創造新產品產值7.69億元,實現新產品銷售收入7.08億元。20*年申請的專利有46件,擁有發明專利為12件。

      二、存在的問題

      20*年全市高技術產業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存在總體規模偏小、分行業發展不平衡等問題。

      (一)高技術產業總體規模較小。20*年全市高技術產業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僅有84家,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4.27%。全市高技術產業總產值為38.61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3.12%,高技術產業在全部工業中所占比重較低。從經濟類型看,三資高技術產業企業規模較小。從規模上看,大型高技術產業企業僅有1家,比重明顯偏低。

      (二)行業間發展不平衡。我市高技術產業的工業企業主要集中在醫藥和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中。20*年全市醫藥制造業企業44家、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17家,分別占全市高技術產業企業的52.4%、20.2%;年平均從業人員分別為9593人、3031人,分別占全市高技術產業企業的50.1%、15.8%;實現產值分別為15.06億元、15.75億元,分別占全省高技術企業的39.01%、40.79%。信息化學品制造、航空航天器制造業、電子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醫療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等四大行業企業所占比重不高。核燃料加工在我市規模以上工業中為空白行業。

      三、對策與建議

      為了進一步提高全市高技術產業在國民經濟總量中的比重,真正形成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高技術產業發展基地建設,使高開區和經濟開發區真正成為高技術產業發展的有效載體。集群模式是被國際經驗證明了的一種高技術產業化成功發展的基本規律,具有鮮明的規模效應、溢出效應和學習效應。因此我市應充分利用兩個國家級開發區的優勢進一步建立健全和落實高技術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和配套措施,切實提高兩個開發區向周邊的輻射力度,使之真正成為全市高技術產業發展的基地,形成高技術產業的“馬太效應”。

      (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力爭引進國外有競爭力有發展潛力的高技術產業大企業或大項目。自我國加入WTO以后,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面臨這樣的局面,這就要求各級政府要抓住國際制造業大企業尤其是高技術產業大企業紛紛向外轉移,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的機會,在政策上、管理和服務水平上上層次、上水平,吸引他們投資辦廠,帶動高技術產業的快速發展。

      書籍調查報告范文第3篇

      特殊學校教師群體,由于面對的教育對象存在諸多特殊性,因而他們所面臨的教育環境,所擁有的教育資源和設施,所采用的教育策略、途徑、方法、手段以及施教中所產生的生理和心理感受等都將因特殊的教育對象而與普通學校的教師存在著巨大的差異。為了全面了解吉林地區特殊學校教師隊伍的工作及生活現狀,吉林省吉林市教科所于2014年5月份啟動了吉林地區特殊學校教師隊伍現狀問卷調查。問卷設計分為校長卷和教師卷,調查的特教學校涵蓋吉林市直和五縣四區各一所,共10所。這10所學校也是吉林地區的全部特教學校。問卷采取網上下發和回收的方式進行,回收的教師問卷279份,校長問卷10份。

      二、調查結果

      1. 學校基本概況:吉林地區共有10所特教學校,其中有4所培智學校、2所聾啞+培智學校、4所綜合學校。除吉林市特教學校建于1949年外,有4所建于70年代、3所建于80年代、1所建于90年代、1所建于2012年。

      校園總占地面積為79958平方米;校舍總建筑面積為45967平方米;共有5個實驗室;10個多媒體教室;46個專用教室(語言治療室、康復訓練室、感統訓練室、物理治療室等);視聽閱覽室面積為160平方米;379臺計算機;25808冊圖書;8冊盲文圖書;康復器械總價值為5179857元;固定資產總額為48016319元;學校預算內教育經費(財政投入)年均15932776元;社會收入(如捐贈等)年均1230000元;其它收入年均322000元。

      2. 學生基本概況:吉林地區特教學校共有110個教學班,在籍學生總數為985人,本地學生883人,外省市學生102人。其中,學前班100人,小學584人,初中198人,高中103人,盲生1人,聾生249人,培智學生548人,多重殘疾163人。35名學前班學生尚未定性。學生住校人數為473人。高中部學生2013年畢業人數為90人,升學人數為71人,有19人就業。

      3. 教師基本現狀:學校在職教師總數為361人,其中男教師112名,女教師249名。有學科教師276人,專業服務教師(如言語治療師、心理咨詢師、物理治療師等)4人,行政及工勤人員69人,兼職55人,還有9人為外聘教師。教師人事編制:正式在編教師361人,非正式編制9人。教師學歷結構為:中專及以下32人,大專78人,本科247人,研究生及以上4人。教師職稱結構為:無職稱10人(主要為非在編教師),初級98人,中級198人,高級64人。教師最后學位專業為:特殊教育專業畢業57人,非特殊教育專業畢業304人。

      以下各項數據為279位教師填寫的問卷統計結果:教師的年齡結構為:30歲以下有32人,31~40歲有83人,41~50歲122人,50歲以上有42人;40歲以下、41~50之間、50歲所占的比例分別為32%、31%、12%,從事普通教育工作的教齡情況:未從事的有93人,1~5年的有36人,6~10年的有31人,11~20年的有76人,20年以上的有43人;有從事普通教育經歷的教師占74%;從事特殊教育工作的教齡情況:3年以內有42人,3~5年有38人,6~10年有65人,11~20年有87人,20年以上47人;有近50%的教師有10年以上的特教教齡。每周的課時數情況:3節以下27人,4~7節22人,7~12節91人,12節以上139人;80%以上的教師工作滿負荷或超負荷。

      近兩年接受特殊教育專業培訓情況:沒參加過80人,參加1次有106人,參加2次有48人,3~5次有24人,5次以上有21人;有70%以上的教師近兩年參加過特殊教育專業培訓。近兩年參加特殊教育專業培訓的級別情況:參加校級培訓的147人次,參加市級培訓的69人次,參加省級培訓的128人次,參加國家級培訓的30人次。培訓范圍較廣,層次較高。近兩年參加特殊教育專業培訓的形式情況:參加研討交流的有165人次,參加短期培訓班(1~2周)的114人次,參加中長期培訓班(1~2個月)16人次,參加脫產培訓(半年以上)2人次,參加函授培訓4人次,參加骨干教師培訓班27人次,其它形式培訓19人次。近兩年參加特殊教育專業培訓的內容情況:參加公共基礎課程(如心理學、教育學、課程改革、班級管理等)培訓的有82人次,參加專業基礎課程(如特殊教育概論、各類特殊兒童心理學和教育學、特殊教育政策法規、特殊兒童診斷與評估、行為矯正技術、個別化教育計劃制定、特殊兒童隨班就讀、特殊兒童康復學、特殊教育管理、特殊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等)培訓的有176人次,參加專業技能課程(如盲文、手語、特殊學校教材教法、特殊兒童教學設計、特殊兒童感知覺訓練、聽力言語訓練、定向行走訓練、各類特殊兒童康復訓練等)培訓的有69人次,參加職業教育課程(如傳統手工、剪紙、民間工藝制作、服裝設計與制作、各類特殊兒童的勞動技能訓練等)的有12人次。培訓內容專業性較強,與教育教學需要緊密結合。

      教師的月收入情況:1000元以下5人,1000~2000以內7人,2000~3000元84人,3000~4000元163人,4000元以上20人。工資在3000元以下的接近35%,平均工資相對較低。對自己收入是否滿意情況:基本滿意的有115人,非常滿意的9人,不滿意的155人,有56%的教師對自己的收入不滿意。

      “十二五”期間,主持或參加的課題級別情況:有62人沒參加,有90人參加市級課題,有86人參加省級課題,有57人參加國家級課題,有78%的教師參加了各級課題的研究與實踐。

      有157人很喜歡自己從事的特殊教育工作,有108人基本喜歡,有14人不喜歡,95%以上的教師喜歡特教工作。有246人很關心學校的發展,有26人一般關心,有7人不關心,有88%的教師非常關心學校發展。有255人很關心學生發展和前途,有20人一般關心,有4人認為無所謂,91%的教師對學生具有強烈的責任心和愛心。有192人非常希望參加特殊教育專業進修,有69人希望,有18人無所謂,絕大多數的教師具有強烈的專業發展愿望和需求。有197人認為特殊教育教學理論對教學有很大指導作用,有75人有一點作用,有7人認為沒有作用。有145人能夠經常通過各種途徑學習特殊教育教學理論,有129人偶爾,有5人從不。有93人經常將自己的教學實踐經驗進行總結,并以理論的形式體現出來,有165人偶爾做到,有17人從不。有31人認為目前所擁有的特殊教育教學理論完全能夠滿足教學要求,有162人認為基本能,有86人認為不能。有131人非常希望接受相關的特殊教育教學理論的培訓,有125人希望,有23人無所謂。如果有機會參加特殊教育專業培訓,有22人最希望學習公共基礎課程,有89人最希望學習專業基礎課程,有144人最希望學習專業技能課程,有43人最希望學習職業教育課程。學生對自己課堂教學評價方面,有162名教師認為非常滿意,有116人認為基本滿意,有1人認為不太滿意,體現了廣大教師對自我工作的高度認可和自信。有207人能夠經常通過各種渠道不斷改善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有71人偶爾,有1人從不,說明廣大教師非常注重自我發展、自我提升,對工作、對學生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有155人經常在課后對自己的課堂教學進行自我反省,有117人偶爾,有7人從不,說明多數教師注重教學反思,具有現代教師的職業習慣。有33人認為 “搞教育科學研究很好,就是太耽誤教學工作了”,有87人基本同意此觀點,有159人持反對意見,說明多數教師具有正確的科研理念和科研態度。

      在對“教育科學研究與教師本職工作相矛盾嗎”這項調查中,有14人認為是,有100人認為有些矛盾,有165人無矛盾。在搞教育科研的過程中,有122人深感缺乏專家引領,往往感覺無從下手,有129人感到有一些,有28人感到得心應手,說明特教學校的科研工作還需更多的專家引領,充分發揮科研帶頭人的作用和職責。在工作方面,教師面臨的主要問題包括以下幾個方面:32人認為教育經費不足,146人認為專業技術職務晉升困難,有83人認為工作負擔太重,有2人認為人際關系復雜,共事合作難,有20人認為沒有學術引路人,有22人認為教學科研配套服務跟不上,有19人認為學術論著發表困難,有70人認為缺少進修機會,有12人認為考核機制不合理。教師在工作上還存在許多困惑和無奈。教師在生活方面面臨的主要困難包括:有148人認為經濟收入低,29人認為住房條件差,59人認為缺乏社會保障,有35人存在家庭情感危機,有84人身體健康存在隱患,有71人感覺工作壓力,有44人擔憂子女未來的成長與發展,有20人面臨其它困難,說明教師還存在許多生活壓力和困難。

      三、調查結論

      1. 特教學校在吉林地區分布合理,地區內沒有空白點。特教學校在吉林地區的分布為市直學校1所,9個縣市區各1所,整個地區分布沒有空白點。多數學校建校歷史悠久,其中,吉林市特教學校建于1949年,與共和國同齡。師生人均占地面積為59.4平方米,占有絕對優勢;教學設備及專用教室齊全,能夠滿足教學需要;學校各項收入師生人均達到12990元,教育經費比較充足;師生比例為1:2.73,處于特教學校師生比合理區(1:2.5~1:3.1)。上述各方面充分說明吉林地區特教學校的教師具有良好的教學環境和條件。

      2. 特教學校擁有一支穩定的教師隊伍。學校男女教師的數量比不足1:2,男教師數量偏低。教師的年齡結構,中青年教師所占的比例占有絕對優勢,不存在教師的老齡化問題。教師的學歷結構和職稱結構相對較為合理。外聘教師數量較少,教師崗位基本能夠滿足需要。

      3. 特教學校擁有一支專業化的教師隊伍。雖然特殊教育專業畢業的教師僅占在編教師的15.8%,有74%的教師有從事普通教育的經歷,但從事特殊教育工作平均教齡卻相對較長,10年以上超過了1/3。另外,各所學校均普遍重視對教師采取多種形式、選取多項內容、面向全體教師進行的各級各類特殊教育專業的培訓和指導,基本滿足了教師特殊教育專業化發展的需求,確保了特殊教育教學的順利實施和高質高效的發展。

      4. 特教學校擁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特教學校擁有一支科研型的教師隊伍。他們對教育科研工作認識深刻,具有正確的科研理念。“十二五”期間,絕大多數教師主持或參加了各級各類課題的研究與實踐。在課題實施過程中自覺追隨專家的腳步,用科研的視角審視和思考教育教學上的各種現實問題,并自覺運用科研方法不斷探索、反思、總結和升華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為特教學校的未來發展奠定了科研基礎。

      特教學校擁有一支懂業務、重自修、愛崗敬業、甘于奉獻、有責任心和愛心的教師隊伍。他們喜歡這份特殊而又繁重的教育事業,他們關心學校的發展,更關心學生的發展前途;他們對自己有著強烈的專業化發展需求,善于抓住一切機會提升自我,經常通過各種途徑學習、鉆研特殊教育教學理論和實踐,并渴望有更多的機會和時間得到更多方面的培訓和指導;他們善于對自己的工作進行深入反思和剖析,也善于團隊互助與合作。他們的工作滿負荷甚至超負荷,但從無怨言。在他們身上既有普通學校教師的美德與素養,更有對特殊教育事業的那份執著和大愛。

      特教學校擁有一支身心健康、樂觀豁達、自尊、自重、自信、自強、自愛的教師隊伍。他們能夠從容、自如地面對和駕馭自己的工作,并在工作中盡情享受著快樂、收獲著幸福;他們有理想、有目標,永不停歇追求的腳步;他們精力充沛,善于進行自我身心調試,每天都能保持旺盛的精力投入到不平凡的工作中。

      5. 特教學校教師也有自己的煩惱與無奈。工作方面,工作負擔過重、職稱晉升困難、學術難、缺少進行機會、缺少學術引路人、教學科研配套服務跟不上、考核機制不合理等都是特教學校教師當下所面臨的主要困惑。

      生活方面,主要煩惱依次為:經濟收入低(有35%的教師工資處在3000元以下水平,另外,即便工資較高,但付出與所得仍然沒有得到很好的對接,因此,工資偏低成為絕大多數教師的一大煩惱與無奈)、身體健康存在隱患、社會保障機制不健全、擔憂子女未來的成長與發展、家庭情感隱患等。

      上述不和諧因素的存在,勢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部分教師工作能量和才華的釋放與發揮,也勢必在一定程度上會成為特教學校健康發展的障礙。

      四、討論與分析

      吉林地區特教學校覆蓋全地區,教學場地寬敞,教學設施配套齊全,教育資金充足,師生配比合理等各方面條件均具有較大優勢,足見吉林地區各級政府和全社會對特殊教育的高度關注和重視,確保了地區內特殊兒童能夠就近就地享受到最好的特殊教育,也讓特殊兒童和家長充分感受到了社會的溫暖和無私的關愛,為創建和諧吉林、和諧社會增添了新的和諧元素。

      特教學校的教師綜合素質較高,一是得益于政府對教師入口的嚴格把關,確保了教師隊伍具有“先天”的絕對優勢。二是得益于各級政府和廣大學校的領導對教師的專業化發展給予了高度重視。各學校均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并為教師創造了許許多多校內、校外學習和進修的條件和機會,使廣大教師能夠充滿喜悅、充滿自豪、充滿信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中;三是得益于教師對自身發展的自我關注。他們愛崗敬業,積極進取,善于對自己的工作進行深入反思,了解自身的發展優勢和不足,對自身的專業發展具有強烈的追求和渴望,能夠主動爭取和創造各種學習和進修的機會和條件不斷充實和完善自己。正因如此,一支高素質的特殊教育教師隊伍帶領著吉林地區的特殊兒童充滿自信、堅強而勇敢地面對各種挑戰,不斷積累人生的各種財富,相信,吉林地區的特殊兒童一定會有美好而燦爛的人生!

      書籍調查報告范文第4篇

      促進發展”主題活動,為深入貫徹落實鎮黨委政府開展“創新服務。切實推進全鎮農村中心工作,促進糧油、果樹、蔬菜等大田作物生產水平,提高農作物產品與質量,及時了解動植物疫病、防汛抗旱、森林防火防災減災推進情況,加快農村產業發展與基地建設,提高決策的預見性和管理、科技服務水平。鎮農業服務中心開展了這次春季農情調查,針對調查結果調整了工作布署。

      一、農情調查工作開展情況:

      抽調19名精干力量,此次調查在服務中心的統一布署下。從3月初至3月28日止,對全鎮14個村作了全面的農情調查,主要涉及大春生產進展情況、小春生產情況、生豬雞鴨喂養及防疫情況、重專大戶、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等9個方面的內容。

      二、農情調查結果:

      玉米播種面積8250畝,1大春生產進展情況:水稻播種面積12880畝。紅苕播種面積8630畝,合計28760畝,已全面完成上級下達的計劃。全鎮有撂荒地379畝.

      無病蟲害成災,2小春生產情況:小春作物小麥長勢良好。預計比年增產10%左右。

      雞鴨喂養量70000余只,3生豬、雞鴨喂養量及防疫情況:全鎮生豬存欄量約11800頭。生豬防疫達98%以上,雞鴨防疫60%左右,圈舍消毒達100%

      其中養殖專業戶103戶,種植專業戶93戶。4重專大戶調查情況:對全鎮重專大戶進行了全面摸底歸類、建檔,全鎮重專大戶共196戶。

      修路17000米,5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情況:整修渠堰22500米。新修水池13口,整修塘12口,目前塘、水池蓄水管約55%左右。

      十字文光柑桔標準示范園2500管理較好,6柑桔生產情況:全鎮現有柑桔8650畝。苗木長勢良好,其它管理相對粗放,有待進一步加強管理。

      宣傳到位,7森林防火:村級防火組織健全。責任落實,但野外用火行為時有發生,火災隱患仍然存在

      極大地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條件,8農戶對沼氣建設的意愿及思想動態:鎮年新修沼氣300口。給農民帶來了實惠,此帶動下,很大一部分農戶對修沼氣池有強烈的愿望,有近400多戶農民有修建沼氣的意愿和想法。

      現已進入審查階段。9農村勞動力轉移摸底調查情況:對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摸底調查已全面結束。

      三、及時調整工作布署,未雨綢繆。

      確保糧食穩產、增收。1加強大春作物施肥、病蟲害防治的技術指導的服務工作。

      4月中旬前,2加快動物防疫進度。全鎮春季防疫率達100%確保無重大疫病發生。

      做好蓄水,3加快塘堰的整修。確保春耕農田灌溉,并提早做好防汛抗旱應對措施。

      做好新建柑桔園的規劃和動員、組織工作。4加強現有柑桔園的技術服務和管理.

      書籍調查報告范文第5篇

          為全面貫徹和落實全國統計工作會議精神,確保源頭統計數據質量,來鳳縣統計局嚴格按國家統計局國統字[2006]84號文件和湖北省統計局鄂統辦文[2006]13號文件的決定,組織專人對農村統計基礎工作和農村統計調查數據質量認真開展了自查。現將自查結情況匯報如下。

          一、查基礎工作

          2006年,是國家統計基礎工作年,為適應鄉鎮綜合配套改革的要求,盡快使全縣農村基層統計工作走上制度化、規范化軌道,以適應農村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的需要,各鄉鎮均按照《恩施州鄉、鎮、街道辦事處統計基礎工作規范化建設考核實施方案》要求大力開展農村統計基礎工作規范化建設,到目前為止,全縣8個鄉鎮均成立了統計工作領導小組,合理設置了統計崗位,確定了統計人員,有辦公場所,配備了統計專用微機,并成功實現國家、省、州、縣、鄉鎮五級計算機聯網。各鄉鎮制定了有關統計工作制度、崗位職責制度、報表報送制度、報表審核制度、考核評比制度,等五個制度。全縣所有鄉鎮農村統計調查核實數據均以村級上報,所有鄉鎮的2005年報實行了計算機處理。有6個鄉鎮建有《畜特水產蔬菜季度臺賬》、《夏收作物播種面積核實臺賬》、《夏收作物產量核實臺賬》、《春夏播種面積核實臺賬》、《農村統計年報臺賬》、《鄉鎮基本情況臺賬》,有2個鄉鎮建有部分臺賬。同時各鄉鎮統計人員還經常深入基層開展調研活動,加強與其他部門之間的聯系,還積極開展統計數據質量評估。因此,我們認為現行農村統計調查方法是比較科學的,數據來源較為真實可靠,基本上能夠反映客觀實際。

          二、查數據質量

      国产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小综合| 中文亚洲AV片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DV | 亚洲乳大丰满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国产综合一区首页| 亚洲愉拍99热成人精品热久久| 亚洲日本韩国在线| 亚洲欧美不卡高清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男男|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加勒比☆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沈樵|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 久久久亚洲精品蜜桃臀| 红杏亚洲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五月综合缴情在线观看| 亚洲区小说区图片区QVOD|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喷水|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电影首页|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亚洲熟妇丰满多毛XXXX| 国产亚洲人成网站观看| 亚洲国产国产综合一区首页| 亚洲黄色一级毛片| 亚洲人和日本人jizz| 亚洲成a人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乱码在线欧洲| 国产亚洲精品VA片在线播放| 亚洲日本在线电影|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天堂| 亚洲M码 欧洲S码SSS222|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奇米网| 亚洲综合熟女久久久30p| 久久青草亚洲AV无码麻豆| 亚洲首页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日韩精品| 亚洲AV日韩AV一区二区三曲| 亚洲AV无码不卡在线观看下载| 亚洲综合色自拍一区| 婷婷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