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知識產權服務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執業機構名稱 北京超凡知識產權有限公司
團隊成員人數 851人
團隊建立時間 2002年
主營業務領域
知識產權授權確權行政訴訟、民事訴訟、管理咨詢等全方位、立體化、一站式法律服務。
團隊介紹
超凡知識產權服務團隊隸屬超凡知識產權,超凡知識產權始創于2002年,是一家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主管部門批準的具有國內外專利、商標、版權資格的一站式全產業鏈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經過多年的發展,超凡已成為中國領先的綜合性知識產權服務機構之一,在眾多知識產權服務領域中處于行業的最前沿。超凡已在北京、成都、杭州、深圳、重慶、廣州、長沙、武漢、蘇州、南京、天津等地設立了10余家獨立機構。超凡旗下除了商標機構外,還包括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事務所(主要負責國內外專利及法律服務)、北京超成律師事務所(主要負責國內外知識產權民事、行政訴訟及法律咨詢服務)。
超凡作為中華全國專利人協會會員、中國知識產權研究會會員、中華商標協會副會長單位、北京中關村企業信用促進會會員等諸多組織的成員,被評選為北京市知識產權服務品牌機構培育單位,被北京清華科技園指定為知識產權服務機構,連續多年被評為世界“千佳”事務所(WTR1000)、全國優秀商標組織,也是國內少數幾家受邀參加國務院法制辦舉辦的修改商標法座談會的組織之一。2015年8月,超凡股份在新三板成功掛牌(股票代碼:833183),成為中國知識產權行業上市第一股,在業界內外引起了強烈反響。
主要成果及獲獎情況
1.“Darjeerling”商標異議案及“蘇菲麻莎SOPHIEMARCEAU”商標異議案被中華商標協會評為2014-2015優秀商標案例;
2.“錦竹”商標爭議及行政訴訟案(2013年被評為十大商標事件)、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銀國窖”商標駁回復審行政訴訟案(本案入選全國知識產權法院典型案例)、深圳大使箱包公司訴北京天意新商城等外觀設計專利侵權糾紛案(本案入選全國知識產權法院典型案例)、“舞東風”商標行政訴訟案、“WOWO”商標撤銷復審案、“最糧液”商標行政訴訟案、“偉迪捷”商標侵權案等百余件國內商標、專利行政訴訟及民事訴訟案件;
3.五糧液集團韓國維權案、張裕集團制止“張裕”商標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惡意搶注案、納愛斯集團制止“FAST CLIN LOI?A”商標在安哥拉的惡意搶注案等國際商標案件;
4.五糧液集團知識產權發展規劃(2012-2016年)項目、攀鋼集團商標發展規劃(2011-2015年)項目、瀘州市商標興市戰略規劃(酒類行業)、海南省水產品品牌戰略規劃等知識產權咨詢項目;
[關鍵詞]國際服務外包;知識產權;制度
[中圖分類號]F752.6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3-0461(2011)07-0039-03
服務外包按照發包方和接包方所在國是否相同,可以分為國內服務外包(即在岸外包)和國際服務外包(即離岸外包)。國際服務外包可以在人力資源、經營管理理念、市場競爭等方面產生技術外溢效應,使承接國可以通過人力資本的流動、示范模仿效應、競爭效應、關聯產業的帶動等快速提升本國的服務業水平[1];同時服務外包主要發生在信息產品生產部門及信息技術密集使用部門,包括金融、電信、軟件等。而這些行業恰恰是多數發展中國家,包括我國,重點發展的服務業領域。
一、我國承接國際服務外包的現狀
我國的服務外包正在經歷一個快速增長的階段,但目前我國的技術水平仍然較低,承接的業務多數處于國際分工體系價值鏈的中末端,對我國的服務業發展帶來很不利的影響。改變這一現狀,提高服務業的國際競爭力,使我國的服務企業真正能夠參與到高端服務業中,必須加快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在競爭中求發展,實現我國服務業自身的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
2005年以來我國的服務外包年平均增長率都超過了全球的平均增長率,正逐漸成為一個新興的服務外包中心。據商務部統計,2010年,全國新增服務外包企業3,756家。全國服務外包企業承接服務外包合同金額274.0億美元,合同執行金額198.0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37.0%和43.1%;其中承接國際(離岸)服務外包合同金額198.3億美元,合同執行金額144.5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34.3%和43.1%。
然而,與全球服務外包業“龍頭老大”印度相比,中國仍然存在較大差距。據統計,包括軟件和服務外包在內的外包產業產值占印度國內生產總值的7%,占印度出口總額的近四成。目前,印度已承接全球65%的離岸軟件外包業務和46%的服務外包業務。
二、知識產權制度體系對承接國際服務外包的影響
服務外包市場是一個不斷動態變化的市場,外包產業的范圍也隨著社會需求在發生著變化。服務外包主要包括信息技術外包(ITO)、業務流程外包(BPO) 以及國際服務外包市場出現的一個新的外包服務類型,即知識流程外包(KPO)。信息技術外包是指IT流程的外包,例如信息系統維護和運行,以及軟件研究和開發等;業務流程外包(BPO)是指由專門的服務提供商提供并管理特定類型業務的服務,如企業內部的管理、業務的運作、供應鏈的管理等;知識流程外包(KPO),一般定義為高端外包服務,包括合同研究組織(CRO)和其它基于知識和技術的服務,例如產品技術研發、工業設計、動漫及網游設計研發、工程設計等。專業的服務機構畢馬威國際預計KPO正逐漸成為現實的、主流的外包選擇之一,它的市場規模將在兩年的時間內達到100億美元到170億美元。
從低端的ITO信息技術外包到目前高端的KPO,服務外包中的技術含量和知識承載度越來越高,如KPO就是一個基于知識和技術的服務。因此在服務外包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涉及到知識產權及其相關的制度體系。
1. 對承接國的影響①
知識產權制度不僅要發揮保護知識產權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應該能夠通過制度的建設大力提高我國知識產權創造、管理、保護和運用的能力,從而加快我國的技術進步,最終提高我國的整體技術水平和國家核心競爭力。承接高端服務業,進而提升我國的服務業技術水平,并最終在國際服務業中取得立足之地,是我國發展本國服務業的最終目標。能否承接到高端服務業,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完善的知識產權制度體系。目前信息技術外包(ITO)仍是中國服務提供商首要的收入來源,占2009年收入的2/3強。有專家指出,印度之所以能在20年里成長為世界的IT 外包中心,除了勞動力的高性價比和規模效應,就是因為知識產權得到了政府和企業的多方保護,給發包方提供了充分的安全感。相比印度自1856 年誕生第一部《專利法》至今100多年的知識產權發展,我國的知識產權制度還處于起步階段,雖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如知識產權法律體系不完整,執法力度不足,國民整體知識產權意識淡薄等,而這些問題將削弱我國在國際服務外包中的競爭力。
2. 對承接企業的影響
在服務外包中,發包方一般都擁有相當數量的可能關系到企業生死存亡的知識產權產品,在外包過程中,發包方必須將部分知識產權產品移交承接方使用,因此對于發包方而言,外包項目中包含著很大的技術外泄的風險。因此在選擇合適的承接國家和承接企業時,除了承接方的技術基礎和人力資源等方面以外,承接企業的信息和技術安全是發包方首要的考慮因素。基于此,發包方在選擇目標國家時,會首先選擇知識產權法律體系完備的國家,對目標企業則會優先選擇知識產權保護能力強、經驗豐富的企業。對于承接方而言,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將直接影響到企業在國際服務外包市場的競爭力和企業自身利益保護。企業在承接服務外包業務過程中,必然會使用發包方、甚至第三方受知識產權保護的技術、商業秘密等,這其中就涉及到承包方在知識產權管理和保護方面的能力。如果承包方不能很好地保護發包方的知識產權,就很難取得發包方的信任。同時,在承接外包過程中,承接方還可能需要利用自有的知識產權,這些知識產權將伴隨完成的產品或服務被移交給發包方,從而出現知識產權轉移的風險。
三、國際服務外包中知識產權制度的特點
服務外包與其他的服務業相比,在產品特征和行業分布上都具有自身的特點,如產品一般應具有可數字化和模塊化的特點等,行業一般以蘊含一定知識含量的軟件開發、管理咨詢等為主。相應地,與服務外包相關的知識產權制度也具有自身的特點:
1. 經濟性
和其他產業相比,服務外包行業技術含量高,甚至一項技術就可能關系到一個企業的生死存亡,因此知識產權的制度設計對外包各方,包括發包國、目的國、發包方和承接方都具有很強的經濟性(利益相關性)。在知識產權方面占有絕對優勢的發達國家對其他國家的知識產權制度極為關注,甚至在世貿組織的談判中,不惜以其他方面的讓步換取在知識產權方面加入對自己有利的條款。
2. 利益平衡性
“知識產權制度在人類的法律進化史上得以產生并發展,就在于其確認了涉及知識產品保護的各種利益,并予以合理分配。”[2] 利益平衡性是知識產權制度的基礎,但在國際服務外包中,知識產權制度的利益平衡不僅體現在對知識產權的專有性和社會對知識產品的合理需要之間的矛盾關系上,還體現在離岸外包的相關國家之間以及發包企業與承接企業之間利益的合理分配上。
3. 復雜性
由于跨國服務外包發包方和承接方分屬兩個不同的國家,同時外包過程中涉及到的知識產權還有可能來自第三方,甚至第四方,因此與國內企業之間的業務承接相比,國際服務外包中的知識產權制度具有更高的復雜性,它可能涉及到多個國家的相關知識產權法律,如發包方、第三方、承接方等。此外,同一國家的法律對于不同類型的知識產權的規定也不盡相同。
4. 層次性
與服務外包相關的知識產權制度體系應該包括以法律形式存在的和以非法律形式存在的內容,法律形式包括我國通過立法制定的旨在對知識產權的資源配置和財富創造等行為做出制度安排的各項法律法規、司法解釋、規章條例等,還包括我國已經核準的相關國際法的條款和我國已經簽約的國際協議如TRIPS協議的規定等。非法律形式則包括法律形式以外的對知識產權的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進行指導和規制的配套措施,如國家層面和各個地方層面的政策體系以及企業層面的規章制度等。
四、相關知識產權制度體系的完善
服務業的發展在我國起步較晚,而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業務更是近幾年才開展起來的,因此我國與之相關的知識產權制度,包括立法、司法等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從宏觀到微觀層面促進服務外包領域的知識產權制度體系的完善,提高我國服務外包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1. 國家和地方政府應以國家戰略和地方發展戰略為導向,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
知識產權的法律屬性使其比其他的經濟活動具有更強的政治色彩,但同時一個國家的知識產權制度又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因此,對于知識產權的角逐不僅存在于企業的微觀層面,更體現在國家的宏觀層面。“歷史已經表明,只有知識產權的保護范圍、保護方式、保護水平適應國家當時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并能隨著未來的發展需要而變革,才能真正促進科技創新、文化繁榮、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否則,會產生負面的作用。”與此相對應,我國與服務外包相關的知識產權制度體系應該服務于我國現階段的服務業發展戰略規劃,尤其是未來五年 “十二五規劃”中對服務業發展的目標,使我國服務外包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水平與當前的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最大程度保護我國的國家利益。如在我國已經加入的TRIPS協議規定模糊而彈性空間較大的部分,調整相關國內立法,使具有穩定性和強制性的法律形式成為符合政策選擇需要的“硬工具”;利用非法律形態政策調整的靈活性、針對性和時效性彌補法律制度的滯后性和保守性,在TRIPS彈性空間較小的部分發揮作用,成為符合政策選擇需要的“軟工具”;[3] 針對不同類型知識產權采取相應的保護標準,建立以促進產業發展和產業升級為導向的知識產權制度。同時,在承接服務外包中,我國的不同地區之間在擁有的資源和發展重點等方面各有不同,各個地方可以在國家統一的法律制度下,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政策法規,通過各種激勵措施引導企業加快自身知識產權的創新,增強承接服務外包能力。
2. 充分發揮相關的行業協會在完善知識產權制度體系中的作用
以企業為主體的行業協會可以整合企業在承接服務外包中存在知識產權保護、管理、運用和創新中的問題,為政府在制定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時提供可行性報告、法律法規草案或建議等,盡可能為服務外包企業爭取更多的支持。此外,在避免企業之間的惡性競爭,創造良好的競爭環境,提高應對涉外知識產權糾紛的能力,行業協會可以制定行業內自律規則共同遵守的保護知識產權的行為準則,建立行業內有關知識產權保護的組織、協調和監督機制。
1852年,英國政府頒布《專利法修正法令》,并設立英國專利局(UKPO)。1990年,英國專利局正式成為政府機構,隸屬于英國貿易和工業部(DTI),并于1991年10月1日取得貿易基金地位(Trading FundStatus),從而實現自收自支。2007年4月2日,經英國政府批準,英國專利局正式更名為英國知識產權局(UK-IPO),其總部設在南威爾士的新港。2007年6月28日以后,因政府機構變化,英國知識產權局改為隸屬于英國創新、大學與技能部(Depamnent forInnovation,Universities and Skills)。
作為管理知識產權的官方機構,英國知識產權局責任重大。其職責不僅包括專利、設計、商標和版權等方面的申報、審核和批準,還負責協調政府決策者、執法部門、企業等各方面共同對付知識產權領域的犯罪行為。英國知識產權局十分重視客戶服務,成立了專門的部門面向公眾提供咨詢和檢索服務。
咨詢服務機構
1.客戶關系管理處
2006年,作為英國知識產權局21世紀計劃的一部分,英國知識產權局同意增加創新部(newCustomer and Innovation Support Services Directorate,CISS)。2007年4月新部門中設立了客戶關系管理處(The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Unit,CRM),將原各個獨立部門關于客戶工作的單位整合在一起。成立客戶關系管理處的目的在于:了解現有和潛在客戶的需求,了解客戶對其提供的各項服務的認識情況;進行客戶滿意度調查。重要的是,滿足客戶提出的要求,對工作加以改善。
2.中央咨詢單位組
中央咨詢單位組(central enquiry united,CEU)會回答關于知識產權的普遍性問題和關于英國知識產權局工作方面的問題。
3.檢索咨詢服務處
作為英國知識產權局的商業機構,幫助企業和政府資助的機構作出知識產權決定。可提供專利數據檢索服務和專利侵權糾紛的調解服務。
咨詢服務方式
英國知識產權局面向公眾的咨詢服務方式包括電話、傳真、電子郵件、普通郵件、公共開放、網站,英國知識產權局還會對公眾進行法律普及和培訓活動。其網站contact us版塊公布了多種咨詢方式。
咨詢服務內容
英國知識產權局網站公布了詳細的服務標準和工作時間。工作時間:周一到周五9:00~17:00。
服務標準:態度和藹友好,樂于助人;答復專業禮貌,信函、傳真、電子郵件將會在10個工作日內得到答復。80%的咨詢電話會在20秒內接通。
要求答復內容清楚明了,有針對性,并一視同仁。
對反饋意見采取行動,解決問題,并確保它們不會再次發生。
1.電話咨詢
回答關于知識產權的普遍性問題和關于英國知識產權局工作方面的問題。客戶也可與中央咨詢單位組聯系,索要英國知識產權局其他形式的出版物,例如擴大打印版、錄音帶或盲文版本,中央咨詢單位組會盡最大努力提供幫助。但中央咨詢單位組不提供注冊意見、侵權建議和檢索建議。
中央咨詢單位組不僅提供了普通電話服務,還提供了方便聾人使用的文字電話服務,網站頁面的右側有各種宣傳電子書供客戶下載,例如關于交通路線、為殘障人士提供的便利設施的宣傳等。以上問題也可通過傳真、電子郵件、普通信件方式提出。
2.投訴與反饋
細分為“表揚與建議”、“投訴”、“以前的回饋記錄”、“客戶來訪”4個版塊,并且網站頁面右端給出了相關鏈接,例如2009年公眾滿意度調查、客戶服務標準和回饋的章程,章程中詳細列出了服務標準和答復客戶回饋的時限。同時在電子書的最后給出了主要部門的地址和電話聯系方式。
網站“關于我們一客戶回饋”版塊有相應的鏈接。
點擊“表揚與建議”。可在線留下反饋意見,留下詳細的聯系方式和建議內容,進行提交。
點擊“投訴”,進入投訴頁面,客戶可以闡述在與英國知識產權局交流過程中遇到的不滿意的地方,并寫明接待人員的工號。客戶的投訴會在10個工作日內得到回復。如果得到的回復仍不滿意,客戶可以向部門管理人員投訴,管理人員會及時處理客戶的問題。如果客戶仍不滿意,可以通過電子郵件和普通郵件的形式向局長投訴。接到客戶的投訴,相關人員會在1個工作日內給予回復,10個工作日內給予明確答復。如果相關人員未在規定期限內答復,會及時向客戶確定答復期限并解釋延期原因。
點擊“以前的回饋記錄”,可以下載2006至2009年度(每季度1期)英國知識產權局公開的所有回饋信息,包括客戶的投訴和表揚,以及英國知識產權局對投訴情況的詳細回復。
點擊“客戶來訪”。英國知識產權局工作人員會拜訪專利方面的客戶,調查英國知識產權局的服務和工作是否得到客戶的認同。工作人員會詢問客戶的建議,以期提高英國知識產權局的工作和服務能力。如果客戶希望工作人員與自己聯系,可與專門負責“客戶來訪”的部門聯系,其公布了聯系地址。
3.網站咨詢
登錄英國知識產權局網站可以下載申請表格。英國知識產權局在各類項目的審批和保護程序方面制訂了一系列細則,盡可能公開透明,按期發表季報、年報和計劃。首頁導航條有“patent”(專利)項,點擊進入后,在中心位置有專利方面的簡要介紹,包括:①什么是專利;②什么不能獲得專利保護;③什么可以獲得專利;④專利授權后的維護與管理;⑤如何申請專利。這5部分已基本涵蓋專利申請中所遇到的一般問題。通過鏈接,申請人可以自行了解所需要的內容。更深入的內容可通過頁面左側的鏈接進入進行了解,對于專利信息、流程介紹、侵權糾紛均有涉及。
網站中還提供了多種知識產權介紹材料(PDF格式),可供免費下載,例如《專利申請指南》《專利基本情況》《專利初步讀物》等電子書,語言簡潔,通俗易懂,圖文并茂,并且在每本書的第1頁都給出了網站網址和咨詢熱線。
不同的版塊都有多個介紹材料與之對應,可下載相應電子書。如果仍需要其他資料,則可通過網站鏈接在頁面提供的選項中選擇自己需要的知識產權材料并留下個人信息:姓名、地址、電話、電子郵件,24小時之內可得到中央咨詢單位組寄出的客戶索要的材料。如有其他疑問,也可通過發郵件獲得告知。
英國知識產權局于2009年2月底在其官方網站上推出了一項名為“知識產權健康測試”(IPHealthcheck)的免費在線服務,為公眾提供知識產權確權、保護及商業化利用等方面的建議。該服務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引導用戶完成一份在線問卷,即時根據
企業的反饋為其量身制定一份保密報告,幫助發明人及企業主更好地了解知識產權,為其提供知識產權確權、保護及商業化利用等方面的建議,并指導企業如何將這些建議付諸實踐,為企業在專利、版權、商標和商業秘密等領域提供支持,從而幫助企業牢牢把握開發自身知識產權的良好時機,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4.檢索咨詢服務
(1)免費檢索方式
英國知識產權局網站主要提供4種專利檢索途徑:Using esp@cenet、By patent number、By SPC number和By publication。UK-esp@cenet系統中的數據庫除了包括esp@cenet系統中的Worldwide、EP和WIPO外,還包括AT、BE、GB等歐洲專利局(EPO)成員國的數據庫。
數據庫與《專利公報》的處于同步狀態,每周進行及時更新。檢索主頁面右端還會顯示最近錄入的專利號碼和公開日期。點擊某專利文件可得到專利號碼、文件類型(即公布文本或者公告授權文本)、公報卷期號、公布日期、在線查看、打包下載、歐洲專利局數據庫版本查看等多種案卷信息和服務。
《專利公報》下載:可以打包下載最新一期的《專利公報》,并可下載2008年3月至今的所有《專利公報》,也可以選擇公報卷期號進行在線查看,內容包括2006年10月至今的《專利公報》信息。
(2)付費檢索方式
檢索咨詢服務處作為英國知識產權局的商業機構幫助企業和政府資助的機構作出知識產權決定,可提供專利數據檢索服務和專利侵權糾紛的調解服務。
專利檢索咨詢業務可提供給客戶一個保密性高、效率高并且高質量的服務。通常全面檢索需要10個工作日。下面是對各檢索項目的介紹。
①查新檢索(patentability search)。檢索發明是否具備專利前景,例如技術是否新的或者是否明顯為現有技術。檢索結果會對客戶決定如何撰寫專利申請書的權利要求提供幫助。
②專利實施自由度檢索(freedom-to-operate patentsearch)。檢索結果會幫助客戶確定是否產品或方法的實施可能會侵犯他人的專利權。
③專利有效性檢索(patent validity search)。提供一個全面的檢索幫助客戶確定一個已授權專利的有效性(即專利三性判斷)。
④基金評估檢索(grant assessment search)。這是針對那些負責為研發資助項目提供資金的機構的一項訂制服務。根據客戶需要,提供該項目或任何擬議中的工作可能產生的專利創新水平的報告。這些信息可以協助客戶確定該項目或某確定領域是否還有研究的必要。
⑤調解服務(mediation service)。在調解過程中提供認可的調解員和/或環境,使各方可以在雙方同意的條件下解決知識產權爭議,提供了一個快速的、有更好成本效益比的可替代訴訟的解決方式。
⑥其他服務(other services)。數據檢索和過程服務雖然沒有在上面列出,但根據需求也是可以提供的。這些服務的費用因其本身性質和問題的規模以及資源的需求量不同將有很大差異。在這種情況下,價格將在評估工作開始之前與客戶商定。
5.公共培訓
在制定法律法規的同時,英國政府還劃撥巨款用于執法行動,2007年專門成立了“反知識產權犯罪小組”。這是一個集合了政府、執法部門、企業等各方面代表的專家小組,目的是協調各方能力,嚴厲打擊知識產權犯罪。與此同時,有關部門積極開展“英國知識產權局意識日”活動以及舉辦各種論壇、研討會、培訓班等,為企業和大眾提供知識產權方面的建議和幫助。
咨詢服務量及效率
英國知識產權局十分重視客戶服務,每年進行客戶服務標準的統計和公布,接納來自公眾的評價和建議,以期提高自身的服務水平。
英國知識產權局網站首頁有相應鏈接公布每年的客戶服務標準統計,供公眾查閱。網站右側有相應鏈接,公眾可自由下載滿意度調查表,在線填寫并提交。
英國知識產權咨詢服務的特色
1.人性化設計
為殘障人士提供相應的便利設施,例如,英國知識產權局設置便利設施,提供方便聾人使用的文字電話。人性化設計滿足了不同客戶的需求,讓客戶感受到工作人員服務的貼心與細致。
2.檢索咨詢服務全面及時
除提供英國本土的專利文獻信息外還提供各國的數據庫信息,并及時更新數據庫文獻量。提供在線查看與打包下載服務。
世界范圍內的數據庫檢索與及時的更新,滿足客戶最大限度地了解本領域專利技術發展方向、自己專利申請的授權前景以及避免陷入不必要的侵權糾紛之中的要求。及時更新數據庫內容,使專利權人能更快地了解到本專利的狀態,使公眾能及時查閱到專利信息,對專利技術產生興趣,便能及時與專利權人溝通,間接地對專利權人許可他人實施和轉讓自己的專利獲得經濟效益提供了便利。
3.提供多種知識產權出版物,滿足不同類型公眾的需要
不僅提供《專利公報》,而且網站上有多種電子書格式的知識產權宣傳讀物供客戶下載,撥打客戶服務電話,還可以索要出版物的其他形式,例如擴大打印版、錄音帶或盲文版本。如果需要其他讀物,也可以通過在線填寫相應聯系方式和要求,得到英國知識產權局免費寄出的公開出版物。
通俗易懂的各類出版物滿足了不同類型客戶的需要,客戶可通過自行了解的方式對專利申請與保護有大致的了解,避免不必要的致電咨詢。提供不同版本的出版物,同樣滿足了不同客戶的需求,最大限度地為客戶提供了便利。
4.投訴與反饋機制,加強了工作的透明度
執業機構名稱 北京萬慧達知識產權有限公司/北京市萬慧達律師事務所
團隊成員人數 300余人
團隊建立時間 1997年
主營業務領域
萬慧達可根據客戶的權利情況,為其量身打造不同方式、不同層面的綜合服務。除了客戶進行商標、專利、域名的注冊申請,版權登記,以及其他相關的基礎申請外,萬慧達還擅長為客戶的復雜案件提供靈活多樣的解決方案;能夠綜合各種法律手段運作知識產權保護案件、為客戶提供綜合維權服務;也可以提供商標稽核、馳名商標申報、專利侵權分析和規避設計、專利應急和預警等特色服務及其他延伸服務。
團隊介紹
“萬慧達知識產權”是綜合性的知識產權法律服務體系,它由位于北京總部的萬慧達知識產權有限公司、萬慧達律師事務所,位于上海、廣州、寧波、蘇州、泰州、天津、重慶、廈門、深圳、香港十地的分公司/辦事處,位于上海、廣州、深圳的律師事務所分所,以及位于廣州的專利辦事處共同組成。萬慧達在商標、專利、版權等各個知識產權分支領域均保持行業領先,在知識產權訴訟方面更是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萬慧達知識產權服務團隊的成員大都畢業于國內及歐美的知名法學院,法學理論扎實,實踐經驗豐富。首席合伙人、知名知識產權人士白剛、商標法專家黃暉、資深知識產權人士任海燕,蘇亮、資深專利人士李森、唐鐵軍、段曉玲,資深知識產權律師蘇和秦、,資深知識產權和公司法律事務人士姚、知識產權專家袁真富、歐盟商會知識產權工作小組聯康保羅、英國律師米彼得等等擁有豐富學識和行業影響力的頂級專家和外籍顧問聚集萬慧達,在他們各自擅長的領域里,為公司的案件辦理和理論研究提供指導。憑借專注的態度和專業的精神,萬慧達在知識產權服務領域的成績受到了國內主管機關、國內外媒體、客戶及同行的高度評價。
主要成果及獲獎情況
LEGAL 500,中國知識產權業務第一梯隊,高級合伙人白剛當選年度杰出個人,2012-2016 年
《知識產權管理》(Manag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中國區商標確權業務第一梯隊,商標訴訟業務第一梯隊,2011-2015 年;高級合伙人白剛、黃暉、任海燕當選為中國區“知識產權之星”
《世界商標評論》(World Trademark Review),中國區商標業務第一梯隊,高級合伙人黃暉當選年度杰出個人,2011 -2015年
《智力資產管理》(Intellectual Asset Management),全球專利1000強,全球專利許可領域250強;中國區專利訴訟及交易銅獎,2015年
《錢伯斯》(Chambers & Partners),中國知識產權業務第一梯隊,高級合伙人白剛、黃暉、任海燕當選年度杰出個人,2012-2013 年
《中國商法》(China Business Law Journal),年度卓越律所,2013-2015年
《亞洲知識產權》(Asia IP),中國區商標、專利確權及訴訟業務第一梯隊,2012-2015年
International Law Office,中國區知識產權業務客戶評選優勝獎,高級合伙人任海燕、李森獲個人優勝獎
《亞洲法律雜志》(Asian Legal Business),中國十佳成長律所,2015年
《中國法律與實踐》(China Law & Practice),中國區知識產權類年度最佳律所,2015年
《亞洲法律評論》(Asialaw Profiles),中國區知識產權領域推薦律所,2015年
《中國知識產權雜志》(China IP Magazine),中國杰出知識產權訴訟團隊,2013年
中華商標協會,優秀商標組織,2009-2015年
最新成功案例
法國賽博公司廣東旗峰公司專利侵權并獲得勝訴,該案被最高院收入2014年度50件典型案例。
賽博公司訴浙江兩公司專利侵權獲得一審勝訴,法院不僅認定被告侵權,判令被告支付侵權賠償,還責令兩被告向賽博公司支付專利
臨時保護期內的適當費用。
法國香檳酒行業委員會實現首次在民事程序中認定并保護“香檳”地理標志。
斯蒂爾公司使其鏈鋸橙灰顏色組合作為知名商品特有裝潢得到終審判決支持。這是中國首例對純粹的顏色裝潢進行司法保護的案例。
此外,還斯蒂爾公司使該橙灰顏色組合獲得商標注冊。
在望莎公司等訴萊雅公司及百度公司商標侵權案中,萊雅公司作為被告獲得有利判決。法院充分考量了域外市場與中國大陸市場文化和
地域的關聯性、被告在域外市場的使用情況、上述使用對中國大陸市場造成的認知上的客觀影響以及被控行為的具體特點,認定侵權不成立。
絕對有限公司他人的立體瓶形侵犯其平面瓶形商標并獲得勝訴。
法國拉科斯特公司的鱷魚馳名商標在最高院再審程序中成功維權。
歐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通過行政訴訟,成功對抗他人的商標異議,使歐普公司已經注冊并通過使用獲得一定知名度的基礎商標的商業
信譽延續保護到其在后的商標申請。
華素制藥公司成功阻止他人在牙膏上注冊和使用“華素”商標。
美國通用磨坊公司成功撤銷他人三年不使用的“灣仔碼頭”商標。
美國明尼唐卡公司成功阻止他人惡意搶注“MINNETONKA及圖”商標。
[關鍵詞]中小企業 知識產權管理 托管 診斷 布局
中圖分類號:F27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27-0065-01
“托管”即委托管理。所謂知識產權托管即指知識產權所有者將擁有的知識產權委托給一個專門的機構或系統進行保護、管理、經營和操作。接受知識產權委托的機構或系統稱之為知識產權托管系統。
以自行車行業為例,我國曾是自行車的生產大國,有很多知名的自行車品牌,上世紀90年代以后,原有國營的自行車生產企業紛紛被新發展起來的民營小企業所取代,形成了目前企業數量眾多,但規模不大的局面。我們課題組曾就我國的自行車行業進行過專門產業分析和專利信息跟蹤分析。分析發現:在中國專利主要申請人中,國外品牌占半數,國內企業申請專利仍在少數,且多以外觀專利為主。即使是以發明和實用新型申請為主的信隆和車中寶,其專利申請也主要集中在轉向裝置等低端技術領域,而車架、傳動裝置、變速裝置等高端技術領域的專利申請基本全部由禧瑪諾、坎培諾洛等國外企業占據,而且以技術含量更高的發明專利為主。在這些高端技術領域,國外企業基本已經實現了在中國的專利布局,而國內企業在這些領域的市場競爭中處于完全的劣勢。分析這一現狀的形成原因,除了我國企業專利意識尚淺,還有就是我們對專利申請文件的撰寫和專利信息情報的利用不過準確和充分。只是國內一些本可以通過專利申請進行很好保護的技術,由于撰寫前參考專利信息過少,撰寫水平較低,致使權利保護范圍較窄,技術保護的層次感較差,很難獲得授權或者在專利無效階段很難有回旋余地。
基于這樣的市場需求,知識產權托管服務應運而生,通過專業的知識產權服務,為中小企業提供優質的服務。而中小企業實行知識產權托管的目的在于提高自身創造、管理和運用知識產權的能力[1]。對于知識產權服務機構而言,我們認為主要應當從以下幾點開展工作:
一、 托管服務-診斷是前提
對企業進行調研診斷,了解企業現狀和需求是開展托管服務的基礎和前提。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對于知識產權的價值需求可以分為五個階段:安全經營、成本控制、獲得利潤、戰略整合和謀劃未來。[2]
企業處在不同發展階段,知識產權價值目標不同,加上知識產權管理狀態不同,一定對知識產權工作有著不同的預期目標。通過診斷對企業知識產權工作有全面的了解,明確與企業發展目標的差距,從而提供有針對性和適宜性的服務,是托管服務的特點所在。
如果經診斷托管企業處在知識產權管理階段的最基本的啟蒙階段,相當于馬斯洛需求層次的“生存需求”和“安全需求”階段,在這個階段,企業知識產權工作的核心是“創造”和“維權”,大致可以將下述幾點定為服務的目標:首先,是協助企業完成知識產權數量的積累,準確識別需要申請專利的技術以及需要作為技術秘密保護的技術,采取恰當的保護方式;同時適時注冊商標,擴大品牌影響力。其二,在完成數量積累的基礎之上,圍繞企業自身的核心技術進行專利布局,擴大申請量,從而保護企業的核心利潤;其三,通過知識產權預警或培訓等手段提高企業的知識產權預警能力,并且當發現企業遭遇侵權或被侵權的狀況時,能夠為決策者提供處理意見;其四,通過維權援助或者培訓使得企業具備能夠處理一般知識產權糾紛的維權能力。
作為企業知識產權工作的外部援助力量,托管的職責就是幫助企業將知識產權工作引領到降低成本以及創造利潤等更高的階段。這不僅僅是幫助企業獲得高新認定、入圍試點等這些看得見的利益,而是幫助企業建立適應自身發展的一種工作機制,讓知識產權在企業內發揮其實質性的作用。
二、 托管服務-布局是王牌
業內有種提法叫做“企業應對專利戰爭,專利布局是王牌”。從字面上理解有如下幾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是當企業遭遇專利戰爭的時候,要去進行專利布局,此時的專利布局是亡羊補牢,雖然有時候還來得及但是效果畢竟較差;第二層含義是,為了避免卷入到專利戰爭中進行一種提前的謀劃布局,或者說此時企業已經身不由己地卷入到專利戰爭中,要做的是如何利用已有的專利布局進行應對,此時的專利布局是未雨綢繆;第三層含義,進行專利布局,為了發起一場戰爭,這時候的專利布局是主動出擊。專利布局的這三層含義也突出了運用專利策略的三個層次。因為布局的核心和精髓就是提前謀劃,所以后面講到的專利布局也主要側重于詮釋第二和第三層含義。
專利布局是對中小企業專利申請的周密規劃和統籌的安排,通過對專利申請時間、地域和途徑的選擇、專利保護內容的謀劃等,有策略地部署形成專利格局。[2]
中小企業實施專利布局可以實現很多經營目標,例如,通過布局式的申請專利,形成專利保護網,使研發成果和核心技術得到全面的保護,以達到壟斷市場的目的;再例如,通過形成專利布局,建立包括核心專利、專利、替代專利的保護網,使產品或技術的保護更為全面,使競爭對手無法繞過我方設置的專利障礙,也無法通過申請專利尋求交叉許可的可能性,從而可以通過許可或者轉讓直接獲益。
對于托管服務機構而言,企業在不同的經營階段對于專利的價值需求不同,專利布局的策略也因此不同。例如,在安全經營階段,企業需要積累一定數量的專利作為保護手段和準入籌碼。在專利的數量積累階段,專利撰寫是十分重要的一環。一般的做法是:專利發明人有個想法表達出來,受到委托的中介服務機構幫忙填寫相關材料,包括專利特點、技術背景等,形成專利文件,然后答辯直到取得專利證書和維護專利。
對于受托后的中小企業而言,企業在某一階段需要積累一定專利,但是專利最終的目的是要是要落在利上,是要變現。而專利能否變現以及變現大小取決于:一、專利本身品質;二、專利的技術價值高低;三、專利對應的市場大小。三個因素是乘數關系,其中一個不好,結果都是零。托管服務機構只有在撰寫的階段有目的性、針對性地布局,而不是鎖定在一個點上,才能實現覆蓋產業鏈的最大化,以及覆蓋到利益的最大化。
專利布局,歸根結底,是為企業整體發展戰略服務的。為此,企業專利布局需要與其整體戰略相協調,其體現在專利布局的數量和結構應該與其所掌握的技術資源相匹配,滿足其不同時期的技術研發、市場拓展、市場的發展以及競爭等需求,滿足企業未來專利運用的考慮。[3]
目前的知識產權托管服務還處于初探階段,前文述及的幾個環節是目前開展托管工作的重點,相信隨著托管服務深入企業,與企業實際情況不斷結合,托管服務內容會不斷豐富、調整和完善,托管服務能力也能得到不斷的積累和提升。
參考文獻:
[1] 論中小企業的知識產權委托管理.于希萌 經營管理.77-78.
[2] 海外專利布局實務指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 P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