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關于中國夢的論文

      關于中國夢的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關于中國夢的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于中國夢的論文

      關于中國夢的論文范文第1篇

      1922年,一部叫《鐵扇公主》的動畫長片就宣告了中國動畫的誕生,然而80多年過去了,中國的動畫行業依舊未成熟。目前,中國動畫片市場處于一個過度轉型階段,魚龍混雜,大量低質、劣質動畫片充斥市場,而真正意義上的優質作品卻是鳳毛麟角。從99年制作發行的中國動畫大片《寶蓮燈》中我們看到,雖然從影片本身來說,其可圈可點之處并不多,但是我們從其商業運作中卻看到了商業動畫市場的巨大潛力。全國能消費動畫片的人約2億,但這一市場產生的利潤有八成被日美動畫片攬去,全國電視臺每年要播長達30萬分鐘的動畫片,其中只有2-3萬分鐘是國產片的份額。

      隨著近些年中國動漫產業的不斷深入發展,國內外的專家學者和動漫人對中國動漫產業的發展進行了孜孜不倦的探討和研究。關于中國動漫產業的研究主要側重于兩方面,一是從動漫理論方面,側重于動漫產業在動漫創意、語言、美學、色彩、價值觀、倫理道德等方面的研究;另一方面主要從動漫產業鏈角度進行研究,主要是對動漫產業發展的產業體制和營銷環境進行剖析。本片論文是從市場營銷學的角度對中國動漫產業進行研究,在這里主要是從第二個方面來綜述目前關于中國動漫產業的文獻。

      目前,關于動漫產業的探討較多集中在其運營模式和創意策劃,以及動畫市場、動畫形象衍生、人才流失等方面上,而對于中國動漫整體產業鏈的開發與挖掘則不多見。

      對中國動漫產業的重新崛起進行深入探索,對其產業鏈的運作方式和營銷策略等幾個方面作出較為深刻的分析與批評,,對中國動漫產業作出客觀的、必要的價值定位和對其未來發展方向上一個可能性確定,對動漫產業化與其制作、出版、營銷等問題進行認真、廣泛的思考,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為中國動漫產業正確、全面、健康的發展提供一份有價值的學術見解和研究心得,是我進行本次研究的目的。

      在動漫理論方面的研究成果上,李秋香,李麥產的文章《傳統文化創造性采借與中國動漫創新性發展》以及劉俊生的《論中國動漫民族話資源的利用》對此進行了深入的探討,總結了一些寶貴的經驗。

      第一,一個很明顯的缺陷就是在中國動漫在創作過程中,創意不足與雷同問題上。動漫作品缺乏創新設計思路,所有的故事,如果從一部動畫片可以看到,那從另一步動畫片里也可以看到,不斷的墨守成規,沒有突破,沒有新穎的東西,長久以往,造成了惡心循環。

      第二,沒有表現出一個核心的價值觀。比如,在美國的動漫在故事中無一例外的宣揚著他們的個人英雄主義和美式夢想;日本的動漫中則是永不言敗的大和精神。而我們的動漫中就是恰恰缺少了這種核心的價值觀,這種能體現出我們中華民族的精、氣、神的動漫。即使畫面做的再精美,沒有核心的價值觀,就像是一個沒有靈魂的軀體,毫無生氣。

      從產業鏈角度對動漫產業進行研究的文章也比較多。國內學者在借鑒美日動漫產業鏈和總結國內動漫產業鏈的基礎上,也給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張黎明的碩士論文《中國動畫產業發展研究》對中國動漫產業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并且與國外動漫作品進行了比較,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新的解決建議。從政策角度分析觀念體制問題,從產業鏈角度提出新的思路和切入點,并從技術和運營角度提出新的解決辦法,以彌補先行研究的不足。

      在權威著作方面有浙江傳媒學院陳少波老師編著的《中國動漫游戲產業論》一書。此書將探索的重點聚焦在中國動漫游戲產業發展相關聯的諸如產業定位分析、產業歷史和現狀描述、產業鏈打造、產業環境培育、產業品牌經營等方面。注重于實踐性,所論均是從產業實際中提煉出來的當下中國動漫游戲產業發展所要破解的難題,理論與案例的分析結合恰當。

      二、發展趨勢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關于動漫產業的探討較多集中在其運營模式和創意策劃,以及動畫市場、動畫形象衍生、人才流失等方面上,對局部的發展和而對于中國動漫整體產業鏈的開發與挖掘則不多見。

      在中國動漫產業的兩個研究方向上,兩極化傾向有些明顯,但也有學者已經開始著手,將兩者進行結合,以取得更加具有實際價值的理論成果。另外,國內的研究側重于對日美模式“山寨化”模仿,而自己創新的理論極少,對于動漫產業現狀是總結多于創新,適應于中國動漫產業現狀并且具有里程碑式的理論極少出現。未來的研究趨勢應該是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給出符合中國國情的給出獨創的、新穎的、務實的理論。

      對中國動漫產業的重新崛起進行深入探索,對其產業鏈的運作方式和營銷策略等幾個方面作出較為深刻的分析與批評,,對中國動漫產業作出客觀的、必要的價值定位和對其未來發展方向上一個可能性確定,對動漫產業化與其制作、出版、營銷等問題進行認真、廣泛的思考,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為中國動漫產業正確、全面、健康的發展提供一份有價值的學術見解和研究心得,是我進行本次研究的目的。

      主要參考文獻:

      [1]譚玲,殷俊.動漫產業[M].第三版.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2009:191

      [2]陳少波.中國動漫游戲產業論[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8:123

      [3]秦喜杰.中國動畫片的產業經濟學研究[M].北京:中國市場出版社,2006:230

      [4]岳馥旸.淺談我國動漫產業[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9,(01)

      [5]孫寧,楊君順.中國原創動漫產業思考[J].電影評價,2009,(01)

      [6]2008中國動漫產業發展報告組主編.2008中國動漫產業發展報告[J].安徽美術出版社,

      2008(12)

      [7]顧繡敏.中國動漫產業發展中的問題與對策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08,(09)

      [8]齊寶強,陳鴻,楊宏偉.對計算機應用中動漫人才的思考[J].才智,2009,(19)

      [9]鄧智平.廣東動漫產業發展與趨勢[J].科技管理研究,2008,(02)

      [10]阮夢黎.中國動漫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思路[J].工會論壇(山東省工會管理干

      部學院學報),2009,(02)

      [11]隋楊洋,毛佳.動漫產業:全球格局與中國發展[J].南方論從,2006,(02)

      [12]劉軼,張琰.中國新時期動漫產業與動漫營銷[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5,(11)

      [13]孫寧,楊君順.中國原創動漫產業思考[J].電影評價.2009,(01)

      關于中國夢的論文范文第2篇

      一、活動宗旨

      全面推動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著力推動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政課建設深度融合,緊密結合思政課教學重點難點問題,緊密圍繞學生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理論困惑和實踐難題,引導廣大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正確認識遠大抱負和腳踏實地,不斷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切實增強學生對思政課的獲得感。

      二、活動對象

      全日制在校學生

      三、參考選題

      1、調研報告:十以來老百姓民生方面幸福感提升調研報告

      2、調研報告:十以來我眼中的變化(某一方面)

      3、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重大修訂:白山黑水十四年-----尋訪東北抗聯

      4、調研黑龍江省興十四村,《暴風驟雨》小說原型:尚志市元寶村

      5、東北老工業基地調研

      6、龍江紅色文化資源尋根之路,龍江絲路帶實踐行

      7、從生產關系看黑龍江林權體制改革的意義

      8、從辯證法的角度理解“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

      9、關于社會安全感現狀和原因調查

      10、關于老年人家庭贍養問題調查

      11、關于中國夢實現進程中中國人幸福指數調查

      12、平凡中的輝煌——身邊的優秀老黨員調查

      13、關于所居住社區服務問題調查

      14、現階段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的需求狀況調查

      15、關于大學生考證情況及成本效益調查

      16、關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實施與滿意度調查

      17、關于農村留守人員的調查研究

      18、關于大學生網絡閱讀習慣調查

      四、時間安排

      申報階段:7月20日至7月25日。

      審批階段:7月26日至7月30日。

      實踐階段:7月31日至8月20日

      總結階段:8月20日至9月1日。

      評比表彰:9月2日至9月10日。

      五、活動要求與活動內容

      1. 積極參與。各社會實踐小組結合思政課教學內容設計社會實踐題目,邀請帶隊教師、輔導員參與組織實施,積極參與實踐活動。

      2. 創新形式。圍繞思政課教學重點難點問題認真確定實踐主題和形式,力求通過主題社會實踐活動拓寬視野、了解國情、深化認識、增長才干,并推動理論與實踐結合,強化思政課學習收獲。

      3. 注重總結。請認真組織、注重安全、運用所學理論分析問題、研究問題,形成活動總結、調研報告、小論文等不同方式的學習成果。

      關于中國夢的論文范文第3篇

      論文參考文獻的撰寫是為了讓讀者在研究某些問題時候,提供相關的文獻資料,讓讀者更進一步的了解作者引用的具體內容,從而解決讀者的需求。下面是千里馬網站小編整理的會計本科論文參考文獻,供大家閱讀借鑒。

      會計本科論文參考文獻:

      [1]蘆杰.關于中專財會和會計電算化專業學科設置的構想[J].中國林業教育,2000,(02)

      [2]牛莉俠.高等職業教育會計電算化教學的思考[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08,(01)

      [3]董麗暉.提高會計電算化實踐能力的課堂因素分析[J].甘肅農業,2006,(09)

      [4]陳興霞,曹軍,費淋淇.淺析會計電算化實踐教學仿真模擬題庫建設[J].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04)

      [5]杜思曉.高校會計電算化專業建設研究[J].農村.農業.農民(A版),2008,(10)

      [6]劉秋月.會計電算化專業實驗教學模式的構思與實踐[J].鄭州牧業工程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8,(Z1)

      [7]王健.加快林業企業會計電算化進程的建議[J].綠色財會,2006,(09)

      [8]包準,程寶華.做好林業企業會計電算化工作的幾點體會[J].綠色財會,2006,(09)

      [9]高俊杰,張東紅.種子企業實行會計電算化之我見[J].種子科技,2008,(02)

      [10]丁麗娜.中小企業會計電算化問題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09,(03)

      會計本科論文參考文獻:

      [1]宋雪婷,安鵬.試論云南綠大地事件對注冊會計師的啟示[J].經濟研究導刊.2013(22)

      [2]丁紅燕.審計失敗及其后果--基于證監會2006-2010年處罰公告的分析[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1)

      [3]丁紅霞,丁紅燕.審計失敗:原因及對策--基于證監會2006年-2010年處罰公告的分析[J].商業會計.2012(24)

      [4]魏夢瑩.新大地IPO何以被終止[J].資本市場.2012(10)

      [5]張敬之.特殊普通合伙的市場反應研究--以會計師事務所為例[J].江西警察學院學報.2014(01)

      [6]李瑞青,白潔.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研究[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1)

      [7]鄭楊.會計師事務所轉制分析--基于信永中和轉制為特殊普通合伙制的思考[J].財會通訊.2013(31)

      [8]李江濤,宋華楊,鄧迦予.會計師事務所轉制政策對審計定價的影響[J].審計研究.2013(02)

      [9]肖小鳳,王善平,肖雯.論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制度的完善[J].財經理論與實踐.2012(05)

      [10]劉啟亮,陳漢文.特殊普通合伙制、政府控制與審計師選擇[J].財會通訊.2012(24)

      [11]程啟智,劉三昌.對特殊普通合伙會計師事務所的一些思考[J].商業會計.2012(07)

      [12]張連起.特殊普通合伙轉制的實踐與體會[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1(04)

      [13]孟曉俊,嚴慧.會計師事務所組織形式探討[J].生產力研究.2010(12)

      [14]章立軍.會計準則國際化:趨勢與應對--第四屆立信會計學術研討會綜述[J].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學報.2010(06)

      [15]何新容.我國特殊普通合伙債權人保護制度的完善--兼與美國相關立法比較[J].南京審計學院學報.2010(04)

      [16]王星燦.試析特殊普通合伙律師事務所律師的“過錯”[J].商業文化(學術版).2010(08)

      [17]黃潔莉.英、美、中三國會計師事務所組織形式演變研究[J].會計研究.2010(07)

      [18]馮延超,梁萊歆.上市公司法律風險、審計收費及非標準審計意見--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審計研究.2010(03)

      [19]王棣華.論我國會計師事務所有限責任合伙制改造[J].財經理論與實踐.2010(03)

      [20]上官靜文.特殊的普通合伙承責制度分析[J].法制與社會.2010(11)

      [21]陳坤墻.特殊的普通合伙企業制度評析[J].湖南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4)

      [22]張棟.我國會計師事務所組織形式改革探析[J].財會通訊.2009(10)

      [23]郭富青.特殊普通合伙企業:游走于無限與有限責任之間[J].當代法學.2009(01)

      [24]逯穎.會計師事務所組織形式對審計質量的影響[J].審計與經濟研究.2008(06)

      [25]袁碧華.特殊的普通合伙企業中的職業保險探析[J].法學雜志.2008(03)

      [26]鄭英龍.論特殊的普通合伙企業的有限責任[J].國際經貿探索.2008(02)

      [27]范健.引入有限責任合伙(LLP)制度的立法思考[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7(06)

      [28]武曉玲,張亞瓊,周水龍.我國會計師事務所規模與審計質量關系研究[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04)

      [29]羅黨論,黃旸楊.會計師事務所任期會影響審計質量嗎?--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中國會計評論.2007(02)

      [30]劉少鋒.會計師事務所行業專長對審計質量的影響[J].財會月刊.2006(36)

      會計本科論文參考文獻:

      [1]程之議.淺析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的影響因素[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4(18)

      [2]張俊生,張琳.特殊普通合伙制讓審計師更穩健了嗎?--來自中國會計師事務所轉制的經驗證據[J].會計與經濟研究.2014(04)

      [3]劉行健,王開田.會計師事務所轉制對審計質量有影響嗎?[J].會計研究.2014(04)

      [4]周中勝.會計師事務所組織形式與審計收費[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14(02)

      [5]鮑金柱,馮研.企業合并會計處理方法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4(03)

      [6]崔江濤.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核算存在的問題及其思考[J].中國總會計師.2014(01)

      [7]諶小紅,鄒德軍.共同經營會計核算探討[J].財會月刊.2014(01)

      [8]汪祥耀,吳心馳.我國合營安排準則(征求意見稿)與IFRS11的比較和完善建議[J].會計之友.2013(26)

      [9]張立火.我國合營安排準則征求意見稿與IFRS11的比較及建議[J].財會月刊.2013(16)

      [10]梁瀚文.我國企業合并會計處理方法的弊端及對策[J].現代商業.2012(29)

      關于中國夢的論文范文第4篇

      論文摘要:在語際翻譯過程中,源語所體現的文化信息的傳遞是很重要的。但是由于中西文化問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漢譯英過程中出現文化信息的缺損問題是不可避免的。本文以楊究益譯本《紅樓夢》中歇后語的翻譯為例,簡要探討漢譯英過程中的文化信息的傳遞與缺損。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以“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生動地描述了一個封建大家族從興盛走向衰敗的過程,塑造了許多生動形象的人物,同時,還描繪了一幅幅生動的中國封建社會生活的畫卷。英譯本《紅樓夢》(楊憲益等譯,以下簡稱楊譯本)較成功地把原文的風貌展現給了譯文讀者。然而,由于原作者與原文讀者之間可能存在的共同的文化背景不可能在原作者與譯文讀者之間存在,因此,在漢譯英過程中出現文化信息的缺損問題是不可避免的。本文以楊譯本中歇后語的翻譯為例,簡要探討翻譯過程中的文化信息傳遞與缺損。

      一、翻譯過程中的文化信息傳遞

      翻譯不僅是一種語言行為,也是一種文化交際行為。郭建中指出:“翻譯是兩種語言的溝通的橋梁。主要的任務是在目的文(targettext)中再現源文(sourcelanguage)的思想內容。譯者翻譯源語(sourcelanguage)時必然在介紹和傳播源語所體現的文化。從這個意義上講.語際翻譯必然是文化翻譯。”在翻譯和介紹《紅樓夢》這部優秀的文學作品時,既要使譯文文本的讀者正確理解文章內容,又要保持并傳達原文文本的文化特點,是極其困難的。從傳遞中國文化的角度來講,楊譯本較出色地做到了這一點。正如楊憲益所說:“要以忠實的翻譯‘信’于中國文化的核心,中國文明的精神。這不僅僅是一個翻譯中國文化遺產的問題.還涉及到重視傳達中國文化的價值、靈魂,傳達中國人的人生,他們的樂與悲,愛與恨,憐與怨,喜與怒。”E2]由于譯者對原文作者的語言文化背景和譯文讀者的語言文化背景有深刻的了解.楊譯本基本上把原文本中出現的語言現象、文化觀念、價值信仰等文化信息對應地傳遞給譯文讀者。

      歇后語是漢語語言殊的語言現象或者語言結構。一般來說.歇后語分為上下兩個部分或兩個語言片段.前一部分是描述或者陳述。后一部分是對前一部分的說明或者解答。由于歇后語具有幽默、含蓄的特點,在文學作品中被大量使用,以刻畫人物的性格,突出故事情節。《紅樓夢》中也有很多地方使用了這一修辭手法,用來烘托人物,使這些人物的形象更加豐滿,同時,還起到了深化主題的作用。在翻譯中,楊譯本注意到了這一獨特的修辭手法,并采取了相應的手段進行翻譯。

      例1:那個寶玉是個‘丈二的燈臺——照見人家.照不見自己’的,只知嫌人家臟。這是他的房子,由著你們糟蹋。

      譯文:AsforBaoyu.he’Slikeaten—footlampstandthatshedshghtonohtersbutnoneonitself.Hecomplainshtatothersaredirty,yetleavesyoutoturnhisownloomstopsy-turvy.

      此處是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為題材來做歇后語(丈二的燈臺——照得見人家,照不見自己)。寶玉的性格里具有反封建的戰斗性。這在他對待丫鬟的態度上表現得尤其明顯。但他的這種行為受到來自封建大家庭的家長的斥責。該歇后語的使用。表現出寶玉隨和的性格。在譯文中,譯者采取了直譯,用明喻生動形象地把取材的事物展現在譯文讀者的面前,既說明了寶玉的隨和個性,又暗示了他地位“高”的背景,表現了封建制度里森嚴的等級。這與原文的思想內容相符。

      例2:我看到的是李逵罵了宋江,后來又來賠不是。

      譯文:“Onewasthatpiece.”sheanswered.“inwhichLiKuiabusesSungChiangandhtenapologizes.”(Footnote:FromthenovelShuiHu,LiKuiwasapeasantrebel,SungChiang,theleaderoftheoutlaws,wasacapitulationist.)

      這里是用通俗故事的比方來做歇后語(李逵負荊——賠不是)。寶釵知道寶黛二人口角,寶玉賠不是;又是黛玉問她聽了什么戲,所以才答出這句話來諷刺他們。寶釵含蓄而嫉妒的心理表現得一覽無遺。同時寶玉和黛玉兩小無猜的形象也躍然紙上。李逵最敬愛宋江,寶玉最愛黛玉,得罪了自然會賠不是。譯文在翻譯中采用了直譯加注的方法,把其中的文化因素傳達了出來,點明了宋江和李逵之間的關系,達到了比較好的效果,既忠于原文,又說明了李逵和宋江的身份和關系。

      例3:姨奶奶犯不著來罵我,我又不是姨奶奶家買的。‘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罷咧!這又是何苦來呢?

      譯文:You’venocalltosweartome,madam.Youdidn’tbuyme.We’reallbirdsofafeather_一aUslaveshere.Whygoforme?

      這里是用日常生活中的人物來做歇后語(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梅香原是舊時奴婢女子常用的名字,在這里代指婢女。芳官雖然身為優伶,但不亢不卑;趙姨娘變為等級高的奴才后,拿著雞毛當令箭,仗勢欺人。從芳官的回答中,我們可體會到封建等級制度下勞動人民的悲慘命運。在翻譯中,譯者采取了套譯的方法.把歇后語的下半部分進行直譯,同時采用了歇后語的結構形式。達到了較好的語言文化傳遞的目的。由于在英語表達中沒有對應的“梅香”,所以譯者采用了具有譯文文化色彩的一個俗語“allbirdsofafeather”。同時,英語中,“bird”也有“姑娘”的含意。

      從上述幾例可看出,楊譯本在翻譯中盡可能地展現了原作中的文化環境,包括歷史典故、社會制度、人際關系等,并力求在不損害原文風貌的基礎上盡量多地把文化信息向譯文讀者傳遞。這種努力,說到底,也是把中國文化里的獨特語言現象介紹給譯文讀者的一種文化信息傳遞的工作。

      二、翻譯過程中的文化信息缺損

      顧嘉祖指出“語言作為文化的一個部分,又是文化的鏡象折射,透過一個民族的語言層面,窺見的乃是這個民族多姿的文化形態。”歇后語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是中國民族文化在語言上的反映。由于中西文化在傳統觀念、歷史背景、等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同時,由于漢語語言的特殊性,一個字或者一個詞往往包含著其他的文化因子;這樣,在把一種言語文本轉化為另外一種言語文本時,文化信息的傳遞也必然會有一定的缺損。下面,再以楊譯本中的歇后語翻譯為例,來看看文化在翻譯中的缺損問題。這些問題主要包括:語言特色信息的缺損,歷史文化信息的缺損,社會習俗文化信息的缺損,宗教文化信息的缺損。

      例1:我哪里管的上這些事來!見識又淺,嘴又笨,心又直。‘人家給個棒槌,我就拿著認真(針)’了。

      譯文:“I’mincapableofrunningthings.I’mtooignorant,bluntandtactless,alwaysgetitngholdofthewrongendofthesitck.”

      此處的歇后語用了“真”和“針”的諧音,把動賓結構詞組“認針”轉換成偏正結構形容詞,只有在漢語語言里才有這種轉換,具有非常鮮明的民族性。同時,“把棒槌當作針”本身就是一種很笨的行為,在此照應前面提到的“見識又淺,嘴又笨,心又直”。王熙鳳用這樣的話來貶低自己,充分地表現了她伶牙利齒,反映機敏。在翻譯中,作者采取了意譯,避開了原文所具有的語言上的特點,只把歇后語的意思表達了出來,雖能讓譯文讀者理解人物的談話內容,但語言特色信息在傳遞中卻缺損了。

      例2:好啊!這會子都還不起來,安心打擂臺打撒手兒!

      譯文:“Fine!”heswore,“Notupatthishour,iustmakethingsmored瓶cultforme!”

      “打擂臺打撒手兒——當看客”。原文中賈璉管理榮國府好比打擂臺,要應付各個方面。打擂臺是一種中國民俗文化活動。在西方有拳擊運動與此相似,但文化內容不同。楊譯本在處理這個歇后語時,采取了意譯,但沒有把封建社會這個大“擂臺”中獨特的中國文化行為傳遞出來,這樣文化信息在傳遞的過程中大打折扣。

      例3:“沒有良心的,狗咬呂洞賓。不識好歹。”

      譯文:“Youungratefulthing!LikethedogthatbitLuTung—pin——youbitethehandhtatfeedsyou.”

      傳說呂洞賓是中國道教中的一個著名人物,關于他和八仙的民間傳說很多,可以說,他是中國最具民族性的宗教文化——道教文化的代表人物。在譯文中,譯者采取了直譯。但呂洞賓這個人物及其中隱含的“道教代表人物”的內容卻未能表達出來。同時,在中國文化里,把歇后語的施動者比喻為狗,具有侮辱性,而把受動對象比喻為呂洞賓,則有尊敬的含義,從而表達出一種“好——壞”的對比。在譯本中,“呂洞賓”所傳達的宗教文化和社會習俗文化無法完全反映出來,文化信息是不完整的。

      關于中國夢的論文范文第5篇

      論文摘要:林語堂先生的文學巨著Moment in Peking的翻譯版本歷經半個多世紀的流變,其中,張振玉譯的《京華煙云》成為最具生命力的譯本,也是廣大讀者追捧的對象。本文試圖從傳播學角度來分析該譯本的商品化包裝和影視作品的改編對文學作品的市場推動作用。

      林語堂是著名的作家、翻譯家和語言學家,曾給我們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其中,一部旨在向西方讀者介紹中國傳統社會與文化的小說Moment in Peking可以說是林語堂先生的英文代表作,該小說也曾于1975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由于該作享有“現代版《紅樓夢》”的美譽,大量的關于中國傳統習俗的內容,如婚嫁、喪葬、中醫、宗教、詩歌及對聯等極具中國特色的文字給翻譯工作帶來了不小的難度。從20世紀40年代起,國內外數位翻譯家曾將該作譯為中文,而其中臺灣翻譯家張振玉于1961年完成的《京華煙云》是其中最具生命力的一部文學翻譯作品。從最早的臺灣德華出版社到大陸的吉林時代文藝出版社再到現在的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該版本在不斷地再版和出版商的包裝中得以實現其巨大的商業價值,也成為大部分讀者心目中的首選版本。本文試圖從兩個方面來論述該版本的特色及其勝過其他版本的傳播因素。

      一、 文學作品的商品化包裝。

      第一,由陜西師范大學于2008年出版的譯本在封面設計上兩個特別之處。首先,封面上增加了更多的文字信息,如“文學大師林語堂最負盛名的傳世之作”、“享現代版《紅樓夢》之美譽”、“四度獲諾貝爾文學提名之殊榮”等等。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補充文字信息在封面上的確增加了該譯本的可看性。但細心的讀者會發現如上評論都是針對林語堂的原著而非譯作,尤其是四度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是林語堂本人,并不是翻譯者張振玉。那么對于這樣的信息出現在一部譯作的封面,出版商的用意非常明顯,他們希望借用原著的盛名和原作者的巨大影響力來提高其在讀者中的認知度并推動譯作的傳播。此外,該譯本在封面上只出現了“林語堂著”的字樣,并沒有譯者的名字。譯者張振玉的名字被安排在了書的內頁,所以讀者很難一下子從封面上辨認出這本書是原著還是譯作。由于眾所周知,林語堂先生是一位雙語作家,很多讀者由于沒有發現譯者的名字,以致讀完譯作仍誤以為這是一部中文小說。顯然這樣的策略極大地推動了該作品的關注度。至少這樣的包裝設計會留給讀者一個印象,即該譯本是原著的官方譯本或為林語堂先生所推崇的譯本。正是由于出版商的精心設計和包裝使得《京華煙云》獲得了優于其它譯本的傳播優勢。

      第二,該譯作在目錄編排上也有特別之處。在原著中,林語堂先生將小說分為上、中、下三部,并分別冠以標題。在書內,每部又分為數個章節,但只有章節排序并沒有章節名稱。大多翻譯者延續了原著的安排,而張振玉在翻譯時做出了特別添加。他根據每個章節的內容增添了章節標題。標題以對聯的方式出現,工整、對仗、押韻。章節標題既方便了讀者瀏覽書中主要內容,也通過引人入勝的故事標題激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如第一章標題“后花園富翁埋珠寶,北京城百姓避兵災,”讀者會自然提出一連串的問題,如哪個富翁在哪個花園埋了什么樣的珠寶、這些珠寶的價值是多少、如果花園的主人為了躲避兵災逃離北京,這些珠寶要怎樣安置等等。該版本將章節標題分三頁附以插圖在目錄中列出,不僅成為張振玉版本區別于其他版本最顯著的特征,也成為讀者追捧的重要因素。

      二、影視作品改編的推動作用。

      自從20世紀80年代曹雪芹的文學巨著《紅樓夢》以同名搬上銀幕并創造收視奇跡起,將文學作品作為電影或電視劇的創作藍本似乎成了一種流行趨勢。金庸、瓊瑤、張愛玲等等也相繼成為觀眾們耳熟能詳的作家,且很多電視觀眾轉而成為這些作家的忠實讀者。

      觀眾第一次得以在電視上認識原著中的人物是在1987年。一部由臺灣國立電視臺拍攝的22集電視連續劇 “京華煙云”獲得了空前的成功。劇中木蘭的扮演者就是著名的演員趙雅芝,因為其惟妙惟肖的表演和非常接近于原著的氣質,至今仍是讀者心目中最完美的姚木蘭。由于該劇制作于臺灣,且張振玉本人就是臺灣人,故觀眾將張振玉的版本視為電視劇改編的藍本。由于該劇劇集有限,對原著的很多人物和情節作了適當刪節,故很多不懂英文的讀者因無法直接閱讀林語堂先生的原著都轉而閱讀張振玉的中文譯本。電視劇的熱播不僅使得張振玉的譯本《京華煙云》在臺灣的熱銷,也最終促成了1987年底吉林時代文藝出版社獲得此版權并讓大陸讀者第一次能夠閱讀該版本。

      2005年,該作再一次被搬上了銀幕。由大陸制作人投資、多位一線演員的加盟演出,該劇仍以“京華煙云”為名在中央一臺播出。此時由郁達夫之子郁飛翻譯的版本《瞬息京華》已經面世,該版本一經問世就常常被學術界拿來和張振玉的版本進行比較。但是由于兩次電視劇集的改編均是以“京華煙云”命名,且劇中的人物名字也皆與張振玉的譯本翻譯一致,故大部分電視觀眾仍會選擇張振玉的譯本以尋求和原著中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塑造做以對比。這兩次電視作品的改編延續了《京華煙云》在市場中傳播的生命力。

      綜上所述,正是出版商的成功包裝和媒體的大力宣傳使得張振玉的譯本《京華煙云》成為市場上最具號召力和生命力的版本。所以要想使得一部文學翻譯作品獲得廣泛傳播,不能忽略讀者和市場的需求。也就是說,除了翻譯者,出版商、編輯、大眾媒介等都是傳播過程的參與者,也是影響傳播效果的重要因素。

      參考文獻

      [1]胡正榮. (1997). 傳播學總論. 北京: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最新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国产|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一区|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高清| 亚洲美女视频免费|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秋霞|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66|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狠狠爱浪潮|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精品中文| 中文字幕在亚洲第一在线| 亚洲午夜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字幕成人在线| 亚洲日韩VA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 国产亚洲一区区二区在线| 亚洲色婷婷综合久久|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 亚洲AV成人片色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免费视频|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久久久|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电影网 | 亚洲精品偷拍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人成中文幕一级二级|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鲁丝片 | 亚洲国产夜色在线观看| 2017亚洲男人天堂一|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观看| 日本系列1页亚洲系列| 亚洲午夜激情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精华液| 亚洲天堂男人天堂| 亚洲人成电影青青在线播放| 亚洲性色AV日韩在线观看|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清高APP| 久久99亚洲综合精品首页|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 99久久精品国产亚洲|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不卡 | 亚洲伊人成无码综合网|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