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職稱論文評定

      職稱論文評定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職稱論文評定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職稱論文評定范文第1篇

      關鍵詞:科研單位;職稱評定;農業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的職稱評定工作已逐步走向正規化、制度化,這在發揮杠桿作用,改善人才隊伍的結構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但是,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形勢的不斷變化,以往職稱評定工作所帶來的弊端也日漸凸顯。從目前來看,職稱評定制度是科研單位人事管理制度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與個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職稱被認為是代表一個人的科研學術水平、資歷深淺、貢獻大小及社會對個人評價的標志,客觀上講,還是不能也不會被取消。由此全國各級科研單位進行了不斷的探索與實踐,力求建立一個合理有效的職稱制度,以激發科技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保證科學研究工作有效運行。

      一、我國職稱制度的歷史

      我國的技術職稱評定工作經歷了50多年,全國共設立了29個職稱系列,頒布了相應的職稱試行條例。從1994年以來,全國又逐步建立起各類專業技術職稱資格證書制度,約有60多萬人取得各類職稱資格。據人事部統計資料,截止2003年底,全國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約4100萬人。國有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2834萬人,其中,高級專業技術職稱占6.8%,中級職稱占32.2%,初級職稱占54.4%。

      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度經歷了從崗位任用制到聘用制、從技術職稱制到技術職務制的3個階段。

      第1階段是20世紀50-60年代,職稱制度基本上實行技術職務任命制和職務等級工資制,技術職務根據實際需要和機構編制確定,與工資分配制度緊密聯系,技術職務的名稱同時作為工資標準等級。

      第2階段是1977-1983年,恢復了停頓10年之久的技術職稱評定制度。評定標準包括專業技術人員的工作成績、學術水平和業務能力,不與待遇掛鉤,體現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政策。但該制度存在一些缺陷,如只重視了稱號評價而忽視了人才使用,孤立地強調職稱而忽視了職務的作用等。由于歷史的原因,該階段職稱評定基本上是“還舊賬”,論資排輩,劃線晉升。第3階段是1986年開始實行的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其特點是專業技術職稱是與行政職務相并行的一種職稱系列,有明確的聘任崗位、任職條件、崗位職責和相應權利,有限額,有任期,并與工資待遇掛鉤。從1994年至今,根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決定,在我國逐步建立實施了規范的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資格證書制度。

      二、現行制度的存在問題

      2.1評審體系有待完善

      現行職稱制度覆蓋面廣,歷史遺留問題較多,不同行業或專業情況差異較大,標準尺度掌握不一;職稱評審往往重學歷、資歷,業績貢獻、水平能力的評價內容較籠統,主觀性、隨機性較大,容易造成論資排輩;根據上級下達的指標評定,易造成職務比例失調,不利于學科建設和發展。

      2.2評價機制不夠準確

      職稱評審作為人才評價的主要手段,是進行人才配置和使用的基礎和依據,是專業技術人員進入社會接受挑選的資質憑證,是人才評價和使用的總稱。因此,職稱制度的核心是人才評價,而人才評價的關鍵是評價組織建設。但不少地方的職稱評審委員會卻包括兩部分人:一部分是已經獲得高級職稱的人,另一部分是單位的行政領導,很難體現真正的學術評審。

      213評聘未能真正分開

      職稱是經專家評審、反映一個人專業技術水平并作為聘任專業技術職務依據的一種資格,不與工資待遇掛鉤;職務是指專業技術崗位,它受到機構編制和崗位比例的限制,實行聘任制度并與工資待遇掛鉤。在實際操作中,往往將兩者合二為一,有了職稱一般都得聘任。不少地方依然技術職務終身制,能上不能下,客觀上阻礙了年輕人的發展,使得有些人晉升后在其位不謀其“政”,偏離了職稱制度設計的初衷。

      三、解決現有問題的措施

      3.1繼續實行職稱評審制度

      經過考試或評審取得任職資格,是科技人員學術、技術水平及工作能力的評價,是對專業技術人員德、能、勤、績全方位的考核,代表其在過去已經取得的業績和其已經具備的能力、素質。晉升人數不受崗位職數限制。在全國還未形成一盤棋的情況下,由省人事廳核發的資格證書適用范圍寬廣,更有利于人才的合理流動。由于中國科學院在全國有很高的聲譽,水平為同行所公認,采用直聘制后,全國大部分單位能夠承認其聘任的職稱,人才流動時職稱再次聘任時,對個人的影響有限。但地方或公認度不夠的單位則不盡然,不僅在人才流動,甚至在科研任務申報時,其所具有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會受到質疑。因此,繼續實行職稱評審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在評聘分開基礎上的職稱評審制度,不會對年輕人才的脫穎而出造成影響。由于評聘分開,職數不會受到崗位數的限制,達水平的科技人員就有機會晉升高一級的職稱,這是對其水平的肯定,是一種激勵制度,加速了人才的成長。

      3.2完善職稱聘任制度

      在具有職稱任職資格的基礎上,實行更嚴格的職稱聘任制度,工資待遇僅與聘任掛鉤,強化競爭機制。聘任是對今后水平的體現,更是一種壓力,在一定程度上杜絕了職稱終身制帶來的弊端。實行聘任制后,不進則退,只要出現一定范圍高職低聘后,科技人員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都將得到進一步發揮。具體做法可以在本單位控制整體職數范圍內,將崗位數按年度或任期下撥給下屬單位,由下屬單位自行制定聘任條件及實施聘任。這樣增加了下屬單位的主觀能動性,有利于調動其積極性。同時,還可以結合目標責任制,根據下屬單位完成目標任務的情況、承諾目標情況對下撥職數進行宏觀控制,對完成任務好、前景好的單位適當增加職數,在促進先進單位的同時,也是對后進單位的鞭策,有利于大單位總體目標的完成,更大程度上調動了科技人員的主動性、積極性、創新性。

      3.3建立科學、量化的考核體系

      僅實行以上的制度還不夠,或者說還不完善的,還需要有一個科學評價體系的支撐。現有的職稱審報材料不與群眾見面,真實性難以保證,相互之間的可比性不強,不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公開、公平、公正”。建立科學合理的職稱評審指標體系,正是要解決職稱評審工作中的弊端,使之一目了然,既要體現水平,又要體現一定的工作量。

      在現在可取的一種方法是使評審指標體系細化、量化,將業務水平與工作量充分體現進去,并且指標明確、操作簡單,以盡量避免人為因素的影響。具體可以采用以下辦法。

      3.3.1確定評價的水平“門檻”

      職稱本質上是一名科技人員業務水平和素質能力的體現。量化個人業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從總分上體現水平,但如果只有大量的低水平重復,沒有高水平的創新是不能很好的體現水平的,設置“門檻”正是出于這一目的。在設置這一“門檻”時就可以要求承擔什么級別的任務、出版什么級別的論文、取得什么級別的成果。

      3.3.2設置合理的權重

      對于科研單位來講,一個人的業績水平大致可以從4個方面來體現:任務、論文、成果、社會影響度。任務是現有承擔工作的體現,高水平的有更多的機會獲得國際、國家的重點科研項目,是投入;論文、成果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取得的業績,是產出;社會影響度體現一個人在社會上的影響力與貢獻,也影響到一個單位的整體影響度。如何合理確定這4方面的權重,是業績量化過程中的重要議題??蓮乃趩挝坏陌l展方向上來設置這四者的權重。例如:以爭取更多的科研經費為發展重點時,適當增加任務分的權重;相應在強調產出時,就可以在論文或成果上增加權重。31313具體指標的細化在設置具體細化指標時,也可以合理運用權重來引導。如在設置任務分的時候,就可以按任務級別的高低進行權重授予,國家863項目可以為A級,117的級別系數,科技部重大攻關則為B級,115的級別系數,以此類推,直至橫向項目為110的級別系數,中間也還可以進行細分。經費乘以級別系數即為該項目的量化得分,具體公式如下:

      X=Σ(R×M×J)

      式中:X為得分;R為排名或貢獻率;M為經費數;J為項目級別系數。R主要是指個人在任務中所起的作用,可以用合同書上的排名來計,也可以按個人在任務中所起作用的貢獻率百分比來計,一般來講按貢獻率來計更加合理和科學。

      同理,也可在其它幾個指標上進行具體劃分。這里的難度主要是在劃分國內論文級別上,由于國內沒有建立完善的類似國際SCI的論文評價體系,劃分級別時有一定困難,我們的經驗是按刊物投稿難度、刊物在同行中的地位進行一、二級刊物的劃分,然后再在此基礎上,合理的劃分不同論文級別,再進行級別系數的授予。

      四、今后的改革和發展方向

      科研單位的職稱系列與高校的系列不同,具體有研究員、副研究員、助理研究員和研究實習員職稱,對應高校的教授、副教授、講師、助教職稱,它是現有科研管理體制特點的反映,在一定歷史條件下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這樣做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人才的分類管理、業績考核、上崗聘用和按勞分配,從而給人事管理帶來了便利。但是,隨著經濟改革不斷深入及科研單位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的全面改革,現行職稱評定制度已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有必要客觀公正地審視一下現行辦法的合理性、適應性、完善性和必要性。

      4.1職稱評定社會化

      職稱評審委員的社會化、專家化,能夠消除單位評審辦法中存在的利益、人情因素,業務水平成了評審委員們決定是否授予被評審人職稱的唯一標準。我國幅員遼闊,東西、南北的差異明顯,各省市間的水平有較大差距,由全國統一評審顯然是不可能,但可在一個地區建立一個評審組織。

      4.2崗位聘任取代傳統職稱評審

      公開聘任,競爭上崗,徹底打破重評審、輕聘任及論資排輩的傳統做法。明確規定所聘崗位不受任職資格、任職年限限制,充分體現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有能力、有水平的科技人員可競聘到崗位,甚至年輕的科技人員能競聘到研究員崗位。如中國科學院就以崗位聘任取代傳統的評職稱。

      4.3改革和完善評聘分開制度

      要繼續改革完善職稱任職資格與聘任相分離,以科學設崗為基礎,以加強單位自主聘任為核心,真正建立起“按需設崗、按崗聘任、競爭擇優、優勝劣汰”的用人制度,通過科學設置專業技術職務結構比例和核定崗位職數,強化崗位聘任管理和任期考核,激活專業技術人員的聘用機制。

      4.4積極推進執業資格制度

      執業資格制度是職業資格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政府對某些責任較大、社會通用性強、關系公共利益的專業實行準入制度,是依法獨立開業或從事某一特定專業的學識、技術和能力的必備標準。目前,我國正依據世貿組織關于服務貿易總協議的相關條款,借鑒國外的管理經驗,積極推行執業資格制度。

      當今是人才競爭的年代,打破職稱的終身制,建立職稱評審的科學、合理評價體系是科研單位人事管理中激勵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進一步深化職稱改革,探索職稱制度的科學化是一項長遠而艱巨的任務,只要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努力建立適合實際情況的職稱制度,“老樹開新花”,還是能發揮職稱的杠桿與激勵作用的。

      參考文獻:

      [1]佟屏亞。泛議職稱評價體系及其改進建議[J].農業科研經濟管理,2004(4):16-19.

      [2]薛冬。中科院緣何不再評職稱[N].光明日報,2001205217(1).

      [3]唐克文。高等學校職稱評審科學性探討[J].江蘇高教,2004(3):84-85.

      [4]王良群,王豐林,楊偉,等。關于科研單位職稱評定制度的幾點思考[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2(6):81.

      [5]鄂桂紅。我國職稱制度改革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1996(36):2-13.

      [6]向勇。淺談職稱制度改革和發展方向[J].勝利油田黨校學報,2003(5):104.

      [7]劉霞。職稱改革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J].遼寧經濟,2004(9):96.

      職稱論文評定范文第2篇

      一、發表在期刊上的論文一般率是多少?

      發表期刊論文對于需要評職稱的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之前,也是需要的,一般發表在期刊上的論文的率多少取決于雜志社或學報的要求,如果想知道你所需要發表期刊的率,可以雜志上的的規定。如沒有的話,可以參考以下的范圍值:

      1、普通(省級或國家級)期刊的率在25%-30%之間。

      2、核心期刊的率總體要控制在5%-10%以內。

      二、期刊論文的軟件有哪些?

      許多作者在將論文提交雜志社或者學報之前都會主動先對論文進行,但是面對紛繁復雜的軟件,作者通常都會陷入迷茫,不知道雜志社或者學報究竟是用什么軟件來對論文的重復率進行把關的。

      通常,無論是雜志社還是學報所發表的論文都需要經知網收錄,而凡是要經知網收錄的論文都需要通過知網期刊檢測,知網期刊檢測主要分為以下兩種,即AMLC(科技期刊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以及SMLC(社科期刊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二者所覆蓋的數據庫以及收錄的文章是有較大區別的。

      用這兩種檢測系統檢測的話,作者一定要根據自己的文章究竟屬于科技期刊還是社科期刊,然后再選擇合適的系統對所要發表的論文進行檢測。

      維普和萬方,因為價格方面有所優勢,也有不少人用于自己論文初稿和中稿的檢測。不過,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在投稿之前一定要及時了解到雜志社或者學報是用什么系統檢測。最終定稿時,一定要用雜志規定的系統檢測一下。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些檢測系統的特點:

      系統 萬方數據論文 維普論文軟件 期刊軟件(AMLC/SMLC)

      檢測范圍 專本碩博、職稱論文

      專本碩博、職稱論文

      發表的期刊學術論文,職稱論文

      適用人群 大學生、職稱評定者

      大學生、職稱評定者

      大學生、職稱評定者

      準確率 85%以上

      90%以上

      99%以上

      檢測費用 9元/萬字符

      1.8元/千字符

      18元/篇

      適用語言 中英文檢測

      中英文(英文資源較少)

      中英文檢測

      系統特點 速度快,價格便宜

      數據庫實時更新

      數據權威,算法嚴格

      三、修改期刊論文的率的方法

      1.熱改法

      在初稿完成后就立刻進行修改的方法。

      (1)優點:靈活轉變,清晰思路,避免遺忘。

      (2)缺點:修改論文時處于興奮狀態,很難看到需要修改的部分,并且很難中斷。

      2.冷改法

      在初稿完成后,放置一段時間之后再進行修改。

      (1)優點:

      ①初稿后,過一段時間再修改,避免不夠冷靜清晰的熱改法缺點。

      ②只有把稿件放在一段時間內,作者才是冷靜的,他原來的偏好和偏見也將變弱。

      ③過段時間重讀初稿,就能輕易的擺脫固有思路的束縛。特別是通過閱讀相關資料,思考相關問題,就會創造出新的感受和新的認識。

      ④通過消除過度和不足,論文的質量會得到新的提高。

      (2)缺點:

      職稱論文評定范文第3篇

      晉升職稱的話至少要提前半年以上做準備,在晉升職稱,寫作論文前,建議大家做到以下準備工作:

      了解晉升的細節,做到心理有數:

      1、首先了解單位對刊物的要求,有的單位沒有嚴格的要求,只要發表就可以,有的有嚴格的要求,必須要發到什么類型的刊物或者是某某刊物上,這個之前要做好詳細的了解;

      2、了解具體晉升材料提交的時間,讓自己有充分的時間做準備;

      3、了解清楚,你目前晉升職稱所需發表的論文數量的要求,為選擇期刊做準備; 如何做好職稱論文的寫作:

      1、如果是第一次寫作學術性的論文,最好要了解清楚所投期刊對寫作格式的具體要求;

      2、課題新穎這是每個期刊都會要求的,但是不新穎的不一定也發不了,這個需要和編輯搞好關系,或者可以請機構代勞;

      3、文章的重復率,引文要有但是不要多,現在超過30%以上引用其它文章的原則上都不會被錄?。?/p>

      4、寫作的周期,從查收資料到初稿完成的時間大致在30-40天左右;

      選一本好的雜志發表:

      1、雜志分核心期刊、國家期刊、省級期刊,(現在一些期刊為了增加收益都增加了增刊這類型的盡量不要投,另外省級期刊的認定并不一定是寫省名稱的就是省級期刊,之前有作者咨詢比如:廣東醫學,就誤以為是省級期刊)

      2、越是核心期刊,審稿的時間越長,相應的含金量也會越高,想要發表核心期刊的作者一定要看清楚對投稿的要求,另外這類期刊永遠都不會缺少稿源,所以

      論文格式網-專注于論文格式解析

      建議你如果有合適的發表渠道盡量選擇發表渠道來發。

      3、和編輯溝通要尊重她,因為她是為你幫事的人,她如果幫你去落實了,你會很快的得到結果,如果因為你態度不好而沒有得到她的幫助,我想損失的只有你自己。

      4、如何選擇放心的機構來幫你,我看了大家在這個貼子前發的總總評價,感覺現在的機構真的假的太多,諸如收了審稿費就打不通電話的等等這些,我想大家還是引以為鑒。

      5、針對沒有退稿原因問題:如果是作者直接投稿的,經過編輯初審后退稿的我想這個沒有理由也正常的,初審的編輯只會看文章是否符合格式,這些簡單的審核。而最后的出刊需要好幾輪的評審,這個需要有足夠的自信和耐心的。

      職稱論文評定范文第4篇

      畢業論文答辯的主要目的,是審查文章的真偽、審查寫作者知識掌握的深度,審查文章是否符合體裁格式,以求進一步提高。學生通過答辯,讓教師、專家進一步了解文章立論的依據,處理課題的實際能力。這是學生可以獲得鍛煉和提高的難得機會,應把它看作,治學的“起點”。

      (一)答辯的準備工作學生可以從下列問題(第4~10題)中,根據自己實際,選取二三個問題,作好匯報準備,(第1~3題必選)。時間一般不超過10分鐘。內容最好爛熟于心中,不看稿紙,語言簡明流暢。

      1.為什么選擇這個課題(或題目),研究、寫作它有什么學術價值或現實意義。

      2.說明這個課題的歷史和現狀,即前人做過哪些研究,取得哪些成果,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自己有什么新的看法,提出并解決了哪些問題。

      3.文章的基本觀點和立論的基本依據。

      4.學術界和社會上對某些問題的具體爭論,自己的傾向性觀點。

      5.重要引文的具體出處。

      6.本應涉及或解決但因力不從心而未接觸的問題;因認為與本文中心關系不大而未寫入的新見解。

      7.本文提出的見解的可行性。

      8.定稿交出后,自己重讀審查新發現的缺陷。

      9.寫作畢業論文(作業)的體會。

      10.本文的優缺點??傊骱每陬^表述的準備。不是宣讀論文,也不是宣讀寫作提綱和朗讀內容提要。

      (二)答辯會程序

      1.學生作說明性匯報。(5~10分鐘)

      2.畢業答辯小組提問。

      3.學生答辯。(一定要正面回答或辯解,一般允許準備10至20分鐘)。

      4.評定成績。(答辯會后答辯小組商定,交系、院學位委員會審定小組審定。)

      (三)學生答辯注意事項

      1.帶上自己的論文、資料和筆記本。

      2.注意開場白、結束語的禮儀。

      3.坦然鎮定,聲音要大而準確,使在場的所有人都能聽到。

      4.聽取答辯小組成員的提問,精神要高度集中,同時,將提問的問題——記在本上。

      5.對提出的問題,要在短時間內迅速做出反應,以自信而流暢的語言,肯定的語氣,不慌不忙地—一回答每個問題。

      6.對提出的疑問,要審慎地回答,對有把握的疑問要回答或辯解、申明理由;對拿不準的問題,可不進行辯解,而實事求是地回答,態度要謙虛。

      7.回答問題要注意的幾點:

      (1)正確、準確。正面回答問題,不轉換論題,更不要答非所問。

      (2)重點突出。抓住主題、要領,抓住關鍵詞語,言簡意賅。

      (3)清晰明白。開門見山,直接入題,不繞圈子。

      (4)有答有辯。有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勇氣。既敢于闡發自己獨到的新觀點、真知灼見,維護自己正確觀點,反駁錯誤觀點,又敢于承認自己的不足,修正失誤。

      (5)辯才技巧。講普通話,用詞準確,講究邏輯,吐詞清楚,聲音洪亮,抑揚頓挫,助以手勢說明問題;力求深刻生動;對答如流,說服力、感染力強,給教師和聽眾留下良好的印象。

      職稱論文評定范文第5篇

      常見的假刊的陷阱:

      1.套刊。這是最難甄別的,明明有一本刊物,正常發行,且知網已經全文收錄,但是,又冒出一個一摸一樣的刊物,刊號刊物名完全一樣,就是不上任何的數據庫,不能在任何一家數據庫檢索到,這樣的就是套刊。是自己冒名刊物名自己印刷的刊物。

      2.假刊。所謂假刊,就是壓根在新聞出版總署沒有備案,而是自己起了個好聽的名字,然后自己印刷的刊物,這樣的刊物新聞出版總署查不到,數據庫也沒有收錄。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 久久久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久久|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 国产亚洲精品一品区99热| 亚洲日韩欧洲无码av夜夜摸|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浪潮|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 国产啪亚洲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熟妇中文字幕五十中出| 国产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 亚洲va国产va天堂va久久| 亚洲激情中文字幕| 亚洲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亚洲综合在线尤物| 国产精品亚洲片夜色在线| 亚洲一级特黄特黄的大片|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专区久久|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蜜芽|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下载| 丁香亚洲综合五月天婷婷|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在线| 在线观看亚洲天天一三视|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性色| 亚洲天堂中文资源| 亚洲精品国产专区91在线| 亚洲第一男人天堂| 国产亚洲精品91| 亚洲伊人色欲综合网| 亚洲AV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 亚洲精品国产国语| 亚洲第一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夜夜春亚洲嫩草影院|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ⅴ大香| 亚洲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heyzo专区无码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