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新媒體運營服務方案

      新媒體運營服務方案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新媒體運營服務方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新媒體運營服務方案

      新媒體運營服務方案范文第1篇

      主題詞:MMS業務國際漫游直連方案GRX方案DNS/ENUM計費和結算QoS

      近年來,SMS業務在移動數據領域保持持續高速發展。隨著移動通信技術和網絡的進步,人們期望能夠在2.5G和3G時代找到類似于SMS的“殺手應用”,多媒體短消息(MMS)業務無疑在很大程度上被賦予了這種角色定位。

      據EMC和GSM協會統計,截至2003年3月,全球共有超過100家運營商在提供MMS業務,覆蓋了六大洲40多個國家。盡管數量眾多,但是目前絕大多數運營商之間的MMS業務尚未互通,這相當于形成了多個MMS業務孤島,無法充分發揮MMS業務的全網優勢。因此,實現MMS業務網絡之間的互聯互通、開展MMS國際業務將會成為MMS網絡提供商2003年所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

      MMS系統簡介

      見圖1所示,MMS系統包括以下網元:MMS終端、多媒體消息中心(MMSC)、MMS用戶數據庫、外部應用服務器、增值應用服務器以及非MMS終端處理系統。此外,為配合MMS平臺提供MMS服務,需要WAP網關、GSM/GPRS網絡資源等設備的支持,還應與現網中的計費系統、網管系統互聯。這些網元的具體功能為:

      (1)MMS終端/MMS用戶:MMS終端通過MMS用戶提供多媒體消息服務。MMS用戶是多媒體消息終端上的一種應用,提供用戶瀏覽、編輯、處理多媒體消息等功能,以及發送、接收、刪除等操作。

      (2)MMS中繼服務器/MMSC:MMSC對多媒體消息進行存儲和處理,包括消息的輸入、輸出、地址解析、通知、報告等;同時負責多媒體消息在不同MMSC之間的傳遞等操作。MMSC還產生原始服務使用記錄。

      (3)MMS重定向器(MSRedirector):在全網用戶設置MMSC統一資源定位器(URL)的條件下,該設備負責用戶歸屬MMSC的路由的查詢。該設備根據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包中的MSISDN號碼確定發送方用戶歸屬的MMSC,并向WAP網關返回重定向消息,使WAP網關將該HTTP請求轉發給該MMSC。

      (4)MMS用戶數據庫:存儲用戶服務信息,例如服務類型、個性化服務信息等。

      (5)外部應用服務器:多媒體消息中心支持與多種外部應用的接口,可以將一些已存在的消息系統擴展到多媒體消息應用上,這些消息應用包括E-mail系統、語音信箱系統等。

      (6)MMS增值應用平臺:基于多媒體消息平臺的增值應用平臺。

      (7)非MMS終端支撐應用:提供對非MMS終端手機用戶使用多媒體消息服務的支持;該設備與MMSC通過MM7接口進行通信。

      (8)WAP網關:技術上遵循WAP論壇定義的MMS規范。

      (9)域名服務器(DNS)/電話號碼映射(ENUM):發送方歸屬的MMSC通過查詢DNS/ENUM獲得接收方歸屬MMSC的域名。

      (10)計費系統:MMSC可作為計費信息采集點,將計費信息傳遞給計費系統。

      MMS國際漫游方案分析

      運營商之間的MMS業務網絡互聯主要是要求實現MMSC之間的MM4接口,該接口采用基于IP的簡單郵件傳輸協議(SMTP)。另外,GSMA制定了PRDIR.52標準,用于定義MMSC之間的MM4接口,目前已有眾多的MMS運營商遵循該標準實現互聯。

      對于采用GPRS承載MMS業務的運營商而言,實現MMS業務網間互聯的關鍵就是通過IP網絡連接,遵循MM4接口協議規定將雙方的MMSC互聯,其間要考慮諸多MMS網絡本身的相關因素。

      MMS運營商之間互聯可以采用直連和通過GRX(GPRSRoamingExchange)網絡建立連接等兩種方案。

      1.直連方案

      直連方案見圖2所示。MMS運營商之間通過直連方案實現互聯可以采用3種方式:

      ·通過在公共IP網上建立隧道的方式,如采用IPSec技術;

      ·通過專線直連的方式,如采用FR和ATM等;

      ·通過在專線上構建VPN的方式。

      采用以上3種直連方式實現MMS運營商系統間的互聯最直接的優點就是使兩個運營商之間的互聯實現起來簡單快捷,有利于業務的快速互通。但是,直連方案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

      ·在公共IP網上建立隧道連接的方式能夠最快速、簡單地實現網絡間的互聯。但是,互聯網本身是一種“盡力而為”的網絡,其QoS很難得到保證,這對于MMS運營商而言是很難忍受的。因此,運營商一般不會采取這種方式。

      ·對于采用FR和ATM等專線直連或基于這些專網構建VPN的方式,盡管QoS和安全問題較容易得到解決,但是成本費用問題將會凸顯。尤其是當要求互聯的境外運營商數量很大時,實現點對點國際直連專線的成本將會大幅度增加。因此,這類專線直連的方式主要用于短期內少數的運營商之間的互聯,作為特定區域之間的解決方案或過渡方案。

      2.GRX方案

      (1)GRX簡介

      GRX網絡用于連接不同運營商的GPRS骨干網絡和其他GRX網絡,實現GPRS網絡間的互聯互通。與直連方式不同,GRX網絡是一個由第三方專業化運營管理的IP網絡,負責不同運營商GPRS網絡間的互聯。由于GRX網絡作為GPRS漫游網絡的核心節點,與之連接的GPRS網絡可以通過該GRX網絡與整個GPRS漫游網絡所覆蓋的GPRS網互聯。因此,GPRS運營商可以通過與一個或少數幾個GRX運營商實現互聯,便可在網絡層面實現與眾多GPRS運營商的互聯互通。

      目前,全球共有20多家GRX網絡運營商,連接了全球絕大部分的GPRS網絡。2002年2月,芬蘭運營商Sonera和愛沙尼亞運營商EMT通過Sonera的GRX網絡實現了世界第一個MMS國際漫游與互聯。2002年6月,Sonera和中國香港CSL通過Sonera和Aicent的GRX網絡實現了亞歐之間第一個MMS國際漫游和互聯。隨著MMS業務的普及,將會有越來越多的MMS運營商采用GRX網絡實現MMS的國際漫游。

      圖3是GPRS漫游網絡的示意圖,其中,GPRS運營商通過BG與一個或多個GRX運營商連接,從而實現與整個GPRS漫游網絡上所有的GPRS網絡互聯。

      (2)組網方案

      與直連方案相比,通過采用GRX網絡實現MMS業務國際漫游,提供MMS業務的GPRS運營商可以避免與所有的漫游伙伴建立大量的直接連接,而只需與GRX運營商之間建立少量的連接即可滿足漫游需求。因此,MMS業務運營商實現漫游的關鍵之一就是選擇合適的GRX運營商作為合作伙伴,并根據業務需求采用恰當的方案互聯。

      基于GPRS運營商與GRX運營商的BG之間可以采用3種方式連接:

      ·基于第一層的連接,如專線或光纖直連;

      ·基于第二層的連接,如ATM或幀中繼連接;

      ·基于第三層的IPVPN連接,如通過IP公用網構建IP/MPLSVPN網絡連接。

      GRX運營商一般都能夠提供這3種方式的連接服務,MMS運營商可以根據自身漫游業務的需求選擇聯網方案。例如,在初期MMS國際漫游業務量不大的情況下,MMS運營商可以選擇費用較低、帶寬較小的連接方案;隨著業務量的增加,則可以選擇提供更大的帶寬以保證服務質量。

      另外,承載于GPRS的MMS業務網絡,可以將MMSC和GGSN分別劃歸MMSC子網和Gn子網。對于已經采用GRX方案實現了GPRS國際漫游業務的運營商而言,Gn子網通過Gn接口與BG相連。當運營商提供新的MMS業務時,可以將由MMSC等設備構成的MMSC子網通過MM4接口與原BG相連,再通過同一GRX網絡實現MMS業務的漫游。當然,這需要該GRX運營商提供MMSC路由的功能。圖4是MMS業務網絡通過統一BG出口連接GRX網絡的示意圖。

      (3)互聯條件

      以上介紹了MMS運營商通過GRX網絡實現互聯的方案,表1簡要分析了MMS運營商與GRX運營商互聯對雙方網絡服務上的要求。

      漫游方案比較

      通過以上分析,現將MMS國際漫游的部分方案進行比較如表2所示。

      綜合考慮上述因素,在漫游伙伴較多的情況下,GRX方案較其他兩種方案具有優勢。當然,考慮到一些商業和業務因素,當漫游用戶的去向相對集中(如漫游用戶主要集中在為數不多的幾個國家)的時候,也可以采用專線與對方運營商網絡直接相連的方式。

      MMS國際漫游中應重點考慮的問題

      在采用GRX方案時應重點考慮的問題包括DNS/ENUM、計費和結算以及QoS等。

      1.DNS/ENUM

      MMS業務要求能夠支持E.164地址和E-mail地址的相互解析,因此,DNS/ENUM系統對于MMS運營商和提供MMS漫游的GRX運營商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的。

      由于目前ENUM規范尚未正式出臺,部分移動運營商在初期推出MMS業務時,采用的是靜態地址映射表的方式。但是,從長遠來看,ENUM是MMS業務和未來更豐富的移動數據業務的地址方案。因此,運營商在部署MMS業務網絡、發展國際漫游業務時,應將GRX運營商能否提供完善的DNS/ENUM解決方案作為一個重點考慮因素。

      2.計費和結算

      與SMS業務一樣,MMS業務一般也采用主叫計費模式。為此,對于MMS國際漫游業務,發送方的運營商應當向接收方的運營商支付多媒體消息存儲、通知和轉發等費用。

      盡管現有的MMS業務一般都是承載于GPRS網絡,但是MMS與一般GPRS網絡國際漫游業務計費方式不同。GPRS國際漫游業務需要計費系統支持TAP3格式的計費文件(TAP1,TAP2,TAP2+都不包含GPRS計費信息,只有TAP3格式的計費文件才能對GPRS進行完整計費)以及TAP3計費。而MMS業務一般采用類似于SMS的按條數計費的方式,因此,即使不支持TAP3的計費系統也可滿足要求。

      對于連接MMS漫游雙方的GRX運營商而言,應當能夠提供支持大量計費數據傳輸的安全通道。該通道不僅能提供與GRX網絡直連的MMS運營商之間的計費信息傳遞,還應能支持跨越多個GRX網絡的MMS運營商之間的計費信息傳遞。

      3.QoS

      MMS國際漫游業務中,QoS也應作為一個重要的問題加以考慮。如果采用的是專線直連方案,則QoS主要由漫游雙方保證即可。如果采用的是GRX方案,則可以分為兩種情況分析:

      新媒體運營服務方案范文第2篇

      【關鍵詞】VoLTE IPX LBO-VR LBO-HR S8HR 國際漫游

      [Abstract] To achieve high quality in VoLTE international roaming service, by studying three implementation solutions and IPX technical features, the paper found IPX network’s advantages in interworking ability, security, QoS, and its capability of being one important choice for carrying LTE international roaming service. The network solution of IPX and operator’ LTE network and the capability requirements were studied as well.

      [Key words]VoLTE IPX LBO-VR LBO-HR S8HR international roaming

      1 引言

      LTE網絡的建設和商用已在全球如火如荼的全面鋪開。截至2016年一季度,已有162個國家和地區的494家運營商的LTE業務已經商用,用戶超過10億人[1]。LTE網絡除提供高帶寬的數據業務體驗外,還將利用VoLTE逐步實現對語音業務的承載。在此趨勢之下,VoLTE須滿足現有語音通信的所有場景,包括國際漫游。與數據漫游相比,VoLTE國際漫游業務對互通能力、安全性和QoS方面有更高的要求,給互通網絡提出了更高的挑戰。目前有多種國際網絡互聯方案,其中就包括了IPX(IP eXchange,IP專網交換)。

      2 IPX介紹

      IPX是基于IP網絡的一種交換新模式,它擁有高質量的國際IP骨干網絡,通過IP網絡接口實現全球范圍內移動運營商、固網運營商及服務提供商之間高質量、低成本的互聯互通,為已經達成端到端QoS和互聯計費的雙邊以及多邊協議運營商提供語音、數據漫游及信令交換服務[2]。

      IPX網絡的以下特性使其能夠很好地承載VoLTE漫游業務:

      良好的業務感知能力

      IPX具備業務功能,能夠對其承載的業務進行感知。一方面,IPX不僅能夠遵從 GSMA IR67的相關規范向客戶提供DNS解析服務[3],還能提供VoLTE的核心網互聯接口,根據信令內容對其進行轉發和處理。另一方面,IPX能根據雙方的漫游協議,對漫游媒體流配置多樣的路由路徑。

      高安全性[4]

      IPX滿足GSMA(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Alliance,全球移動通信系統聯盟)IR 77定義的網絡安全要求,將物理直連作為連接客戶網絡的首選。IPX使用自主管理和運營的網絡提供業務,IPX骨干網也對公共互聯網完全屏蔽。在同一個IPX網絡中,不同的業務群體將被相互隔離,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業務風險。

      高服務質量

      語音業務對速率的要求遠高于一般的數據業務,一般要求單向通話時延不超過150 ms,丟包率不超過3%。IPX自身擁有通達全球的高質量MPLS(Multi Protocol Label Switch,多協議標簽交換)網絡,滿足GSMA 提出的SLA(Service Level Agreement,服務等級協議)要求,能夠根據雙方簽署的業務等級協定,依照數據包中DSCP(Differentiated Services Code Point,差分服務代碼點)值的不同,提供端到端的QoS保障。

      QoS的主要指標包括可用性、時延、抖動、丟包率[5]:

      可用性:可用性是指IPX能夠向客戶提供正常功能的時間占工作總時間的百分比。

      時延:往返的總時延為發送一個IP數據包從源到目標并接受來自目的地的應答包所用的總時間,IPX根據兩端客戶的地理位置確定業務的時延。

      抖動:抖動是在從源發送到目的地不同的數據包的延遲變化。

      丟包率:丟掉的數據包占從源發送到目的地的數據總量的比例,IPX網絡內的丟包率對不同的QoS等級有不同的要求。

      接入簡單

      IPX具備一點接入能力,能夠與多種類型的網絡服務提供商快速建立網絡連接,并用一張IPX網絡承載所有服務,讓運營商不再需要為VoLTE業務建立專門的互通網絡,可以與數據漫游共用物理鏈路[6]。運營商拓展新的國際合作無需新增物理鏈路,只需將IPX網絡與新方向建立互聯即可實現。

      3 VoLTE的三種網絡實現方案

      與LTE網絡逐步替代2G、3G網絡一致,VoLTE方案對原有電路域語音方式的取代也是一個逐步過渡的過程。為與現有業務場景兼容, VoLTE的國際漫游需要考慮以下特性[7]:

      (1)與電路域類似,經IMS網絡的漫游主叫媒體流路由應能夠優化;

      (2)VoLTE在漫游場景下的計費模式應與電路域保持一致;

      (3)應允許HPMN(Home Public Mobile Network,歸屬地網絡本地路由)根據自身需求決定和要求主叫媒體流必須路由至歸屬地網絡。

      作為滿足第一個需求的解決方案,在HPMN A不做強制要求的前提下,其用戶流量無需路由至歸屬地網絡中。在此組網架構下,IPX將作為一個互聯網絡,幫助雙方實現LBO-VR(Local Breakout VPMN Routing,本地接入漫游地路由方案)的組網架構,如圖1所示。TRF支持為呼叫信令根據主叫的位置信息選擇媒體面的出口網關。漫游用戶在VPMN(Visited Public Mobile Network,漫游地網絡)A發起呼叫時,VPMN A與HPMN A配合將被叫路由強制路由回主叫用戶漫游所在的IMS,由VPMN A的IBCF進行后續路由處理。在VPMN A到HPMN A的信令回路中實施OMR(Optimal Media Routing,媒體路由優化),可讓主叫媒體流路由得到優化,不再經過HPMN A網絡[8]。

      LBO-VR功能需要在VPMN A至HPMN A的主叫信令回路上應用OMR,HPMN A的S-CSCF可以根據目的地進行以下決策:

      向VPMN回復信令,OMR便同樣在HPMN A至VPMN A的互聯接口中實施;將流量引至HPMN A并將信令及用戶數據從HPMN A發送至目的網絡,這樣OMR便在HPMN A終結。

      OMR不僅能提升用戶的體驗,而且會增加運營商網絡的負載,降低通信成本。

      第二個需求的實現,可以通過在VPMN中設置P-CSCF(Proxy-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呼叫會話控制功能)以及TRF(Transit and Roaming Function,轉接及漫游功能)接受來自HPMN A的主叫信令。這就讓VPMN可以模仿CS域的漫游模型,向目的網絡發送呼叫的信令及用戶面信息。VPMN A的TRF、P-CSCF與PGW、計費系統協作,共同生成TAP3的計費文件,給VPMN A提供計費信息,實現了計費方式與CS域一致。

      最后一個需求可以通過歸屬地路由LBO-HR(Local Breakout HPMN Routing,本地接入歸屬地路由方案)實現。在此方案下,未經路由優化的主叫媒體流須經過歸屬地網絡,如圖2所示。

      HPMN與VPMN間的被叫側的信令路由在LBO-HR和LBO-VR兩種架構下是一致的。

      LBO-HR的IMS漫游場景需要IMS互連,并進行跨運營商P-CSCF的互聯測試,它需要完全支持主叫和被叫語音計費、IMS緊急呼叫、SR-VCC、通過IPX的QoS及運維需求。適用于那些需要LBO能力去滿足漫游地監管要求的運營商,同時該場景可以接受一些限制,如VPMN沒有位置服務能力和主叫媒體路徑無法優化的情況。

      LBO-VR的IMS漫游場景是在LBO-HR的基礎上,基于位置服務能力拓展了VPMN和媒體路徑優化可能發起的呼叫。媒體路徑優化依賴于HPMN,VPMN和所連接的IPX則提供OMR能力。LBO-VR方式適用于除LBO-HR提供的所有能力支持外,還需要VPMN具備位置能力服務和主叫媒體路徑優化能力,從而滿足有特定需求的漫游運營商。

      除了LBO-VR、LBO-HR漫游外,VoLTE的實現方案還包括了S8HR(S8 Home Routed,S8歸屬地路由),在具體實現上采用哪種漫游方式需要由雙邊漫游協議確定。S8HR架構的VoLTE漫游組網架構如圖3所示。

      S8HR漫游可以看成現有的LTE數據漫游在IMS語音服務和QoS的擴展,不要求歸屬地及漫游地的IMS進行互聯,也不需要與IPX一起測試P-CSCF的互通。此方案適用于已經開通VoLTE漫游服務,但之前尚未部署IMS互聯服務的雙邊運營商。此方案下,運營商還必須接受VPMN的限制(如VPMN對服務無感知,不支持SRVCC,沒有地理位置服務,沒有OMR呼叫,沒有IMS緊急呼叫,沒有解碼IMS語音通話和短信合法偵聽)和新的功能(如QoS的承載計費和網絡保護機制)。此外,它要求運營商間的IPX支持根據承載的QoS計費。

      S8HR架構下VoLTE漫游的顯著特點如下:

      VoLTE的呼叫由IMS通過S8接口的專用APN路由至歸屬地實現,即IMS UNI由UE和HPMN之間直接對接。

      在IPX網絡中只區分信令和媒體流的QoS等級。

      HPMN對呼叫路由的進行完全控制,而VPMN不感知業務,但能夠感知QoS/APN。因此VPMN可以提供所有的E-UTRAN/EPC功能以服務VoLTE的漫入用戶,例如IMS語音PS支持在EPC和E-UTRAN提供QCI=1、QCI=2的會話視頻承載。

      在HPMN的PCC架構依然有效。根據漫游協議,QoS規則由HPMN生成并由VPMN遵照執行。

      在每個漫游協議下,為防止QoS需求超越MME的配置能力,VPMN可以降級所請求的QoS,或拒絕該承載請求。

      每個漫游協議要求HPMN和VPMN必須交換網絡信息,采用S8HR方案實現VoLTE漫游時,還需要考慮在VPMN當地的監管要求。運營商須支持一個以上IMS語音漫游網絡架構及能力。

      4 IPX承載VoLTE國際漫游的運營能力需求

      使用IPX網絡承載IMS業務在組網方面要比建立所有IMS網絡兩兩之間的直連更簡單。雖然租用線路可以容納更高的流量或IP VPN可能會更有性價比,但使用IPX網絡會在對QoS有較高要求的業務場景中有特殊的優勢。當然由于IP路由與物理實現方式無關,多個物理連接完全可以共存。在具體實現上,運營商間也會有多個物理互連,運營商的DNS會根據對目標域IP地址的解析使用相應的物理鏈接進行路由。

      為保證業務可以被計費,IPX轉發的信令流路由必須與對應的媒體流路由保持一致。因此當漫游用戶A發起呼叫時,提供服務的是VPMN A,用戶的信令以及媒體流將從VPMN A路由到被叫的HPMN B。雖然此時用戶的媒體路由并非最佳,但媒體流始終與信令在同一承載路由中,IPX在轉發的過程中才能正確獲取到該次會話的真實數據,以此來支持基于業務的計費結算。

      與公共互聯網不同,IPX網絡是一個由專業服務商運營的封閉網絡。因此對于QoS、安全、互聯互通性、整體可靠性和新的網絡功能,如E.164號碼和DNS(ENUM)的支持能力,IPX較公共互聯網能提供更好的處理能力。作為一個服務商互聯協議的一部分,IPX提供商還可以提供涉及IMS互通和漫游操作的附加功能,如協議互通和碼制轉換。

      運營商間的VoLTE國際漫游組網可以有雙邊和多邊的互聯模型,其中雙邊模型如圖4所示。為簡化互通模型,運營商會統一部署BG,對外作為互通網關完成與國際運營商信令流和媒體流設備路由的互通[9]。兩種模式對IPX的運營要求基本一致,以下一些要求應被所有IPX服務商所支持[10]。

      (1)網絡及路由能力

      IPX能夠添加、修改和刪除5層(及以上)協議的域或包頭,但這些調整必須與所涉及的直連客戶及IPX提供商達成共識,并保證應用層的下一跳可達。應能夠對IP包頭的ToS(Type of Service,服務類型)字段進行無修改轉發,如果為了插入互操作功能而需要修改ToS字段,那么則應修改相應的值。

      IPX不僅應支持OMR功能,防止漫游用戶平面形成路由回環,還應能夠安全及可控地處理各互聯網絡間的流量,同時應當核實來自與之直連的服務提供商的數據包源地址與該服務商關聯并已注冊。

      能夠提供客戶與多個服務其他網絡互通的能力,包括通過兩個IPX互聯的場景。應支持單端回路測試,以便可以在客戶沒有與其他客戶建立互聯時進行測試。

      IPX網絡底層的地址包括隧道端口應遵守IR 40及IR 77,應允許來自服務商或其他IPX的服務器設備間流量以隧道或非隧道方式通過,阻止與控制面無關的用戶面流量的接入。

      (2)協議轉發控制能力

      IPX應支持IR 65所示的IMS NNI接口,控制面路由應經過IPX設備用戶面,流量可以經過IPX設備,這些經過IPX的路由應可以被用于支撐運維需求。應支持依據國內法律或國際慣例及規則提出的合法攔截請求。

      應了解客戶所需要的SIP協議類型,確認能夠控制會話的媒體支持SIP參數拓展,應支持對不了解的SIP方法、包頭及參數的無修改轉發,但同時要進行登記并報告,以防惡意目的。應支持IETF和3GPP所定義的SIP錯誤碼。

      IPX應能夠針對每個客戶提供基于會話容量和速率應用的會話控制,當超過給這個客戶提供的能力或速率限制時,IPX應生成告警。

      (3)計費及管理能力

      具備專用的外部運維系統專用接口,支持面向計費系統的專用接口,并具備報表能力。

      黑/白名單由客戶向IPX服務商提供,由IPX服務商根據服務協議進行配置并設置策略。

      IPX應能夠基于GSMA IN27所定義的計費原則,產生網間服務的計費數據,包括根據用戶平面和控制平面檢測到的事件產生網間服務的計費數據,并能夠根據服務協議定的計費事件生成計費話單。

      5 結束語

      IPX具備業務感知能力、高安全性、高服務質量和接入簡單的優點。IPX網絡承載VoLTE國際漫游能實現三種方案,充分滿足業務所需的技術需求,同時在計費、運維及安全性等方面又滿足了運營商的運營需求。與IPX網絡互聯實現全球通達將成為運營商實現VoLTE國際漫游的重要選擇。

      參考文獻:

      [1] GSA. GSA Evolution to LTE report April 2016: 494 LTE networks commercially launched in 162 countries[EB/OL]. [2016-05-05]. http:///paper/gsa-evolution-to-lte-report-494-lte-networks-commercially-launched-in-162-countries/.

      [2] 文旭樺,葉銀法,杜春生. IPX在LTE國際漫游中的應用研究[J]. 移動通信, 2014(9): 85-89.

      [3] GSMA IR.67 v10.0. DNS and ENUM Guidelines for Service Providers and GRX and IPX Providers[S]. 2014.

      [4] GSMA IR.34 v9.1. LTE Roaming Guidelines[S]. 2013.

      [5] GSMA IR.77 v2.0. Inter-Operator IP Backbone Security Requirements For Service Providers and Inter-operator IP backbone Providers[S]. 2007.

      [6] 文旭樺,呂振華,杜春生. IPX網絡互聯方案研究[J]. 移動通信, 2015(5): 57-60.

      [7] 袁曉志,文旭樺. IPX在國際通信業務中的應用[A]. 中國通信學會信息通信網絡技術委員會年會論文集[C]. 2015: 671-674.

      [8] 3GPP TS 29.079.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Core Network and Terminals; Optimal media routing within the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S]. 2015.

      新媒體運營服務方案范文第3篇

      隨著寬帶中國戰略的推動,不僅加速光網覆蓋進程,也給三網融合帶來利好。穩定、高速的光網服務可更好的支撐各項對云服務,讓更多的云應用落地,有了網絡的支撐,各種業務可更好實現融合。意法半導體全球戰略執行官、執行副總裁兼家庭娛樂及顯示器事業部總經理表示,“智能手機、PC、平板電腦、機頂盒電視間的多屏融合,家庭服務器和網關、OTT(互聯網電視)/Android/HTML5等網絡客戶端設備及云計算,形成了三網融合的新趨勢。”

      在云服務的主導下,三網融合的模式之一“多屏一云”的發展也水到渠成了。云平臺+多屏融合的發展模式成為華為、百視通、聯想、思科、TCL等廠商的布局新手段。借助云計算搭建的平臺,媒體內容可以在不同屏幕間分發,多屏將實現無縫地連接,并且讓管理更高效、成本更低,同時云計算平臺還能支撐持續不斷地云服務和云應用擴展。

      華為“化云為雨”

      在CCBN2012上,華為展示了面向廣電的多媒體云計算解決方案--媒體云解決方案,可以將廣泛的內容匯聚到廣電網絡中,經過全媒體生命周期的各項加工處理,增強內容資產附加值和廣告潛在價值,提升基于個人興趣內容的吸引力,增加用戶消費粘性,從而達到內容精細化運營的目的,可謂是 “化云為雨”。

      隨著三網融合的強力推進,電視、電腦、手機等終端的多屏互動日益受到用戶喜愛。雖然電視使用率在減少,但電視是每戶必備的家電。同時,傳統的語音、圖片等內容已不再是絕對主流,取而代之的是高質量的視頻內容。從業務角度而言,將內容聚合到統一平臺是目前的主流趨勢,但是聚合后的內容如何運營管理又成為最大的問題。迫于盡快推出新業務的壓力,運營商不得不在短時間內建設多套業務系統,導致其大量重復建設、系統維護成本增加,系統擴容和業務融合的難度也隨之加大。

      但是,有了高品質的海量內容并不意味著一定可以帶來高品質的用戶體驗,因為如何去傳播分發和運營管理這些內容更為關鍵。為幫助廣電運營商應對不斷增長的海量內容業務,華為推出了面向廣電的、從媒體生產到的完整平臺――媒體云。華為媒體云解決方案涵蓋從媒體內容制作、消費和傳播的全生命周期,媒體云解決方案包括針對電視臺的新媒體內容中心解決方案,以及針對廣電網絡的媒體匯聚平臺和高效分發網絡SmartCDN和Cache。 “華為媒體云解決方案可以將海量的內容匯聚到廣電網絡中,經過全媒體生命周期的各項加工處理,可以增強內容資產附加值和廣告潛在價值,提升基于個人興趣內容的吸引力,增加用戶消費粘性,從而達到內容精細化運營的目的。”華為媒體云產品總裁王豐表示。

      此外,華為媒體云解決方案還通過CDN高效低成本進行內容分發、通過Cache技術節省網間流量,通過感知用戶的特性對管道進行商業增值,幫助運營商高效智能化地經營管道,以達到幫助廣電打造智能化管道的要求。 華為媒體云采用云存儲技術實現低成本、高可靠的內容存儲;同時能夠動態適應業務量的大小變化,按需彈性分配計算資源,為廣電運營商海量媒體內容的采集、編碼、轉碼等環節提供低成本、高效的計算處理能力,從而實現“存儲”和“計算”的有機結合。與其他廠商的解決方案相比,華為在硬件方面的技術積累更為強大,同時更加了解運營商的需求,充分做到了將內容“化云為雨”的要求,幫助廣電運營商迅速打造可管可控、開放協同、內容為王的三網融合新媒體平臺。

      百事通發展網絡視頻 彌補多屏短板

      3月27日,百視通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將出資現金3000萬美元以受讓股權及增資的方式獲得風行網絡有限公司以及北京風行在線技術有限公司,占35%的股權。這也是百視通上市之后的對外重要戰略投資,投資后,百視通將成為風行的第一大股東。此次百事通聯手風行,被視為電視聯手互聯網的標志性事件。

      百事通在行的是電視,而風行在線專注于網絡視頻,雙方在各自領域都有優勢,理念上又保持高度一致,雙方都認同:“網絡聯手電視前景將一片大好”。一位接近百視通的人士透露,百視通的目標是“一云多屏”。3月15日,中國銀行剛剛給了百視通最高40億元人民幣的授信,這意味著百視通下一步的發展,無論是并購還是市場擴張,在資金上沒有后顧之憂。

      中信證券專業研究報告指出,在百事通技術業務中,包含了電視屏、手機屏以及電腦屏網絡視屏的收入,由于公司戰略原因,2008年以來電腦屏相關的互聯網視頻業務持續萎縮,使得多屏布局短板明顯。中信證券認為,此次參股能夠有效加強百事通在互聯網視頻的業務,使得“一云多屏”布局更加全面。

      雙方合作的協同效應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方面內容協同采購,特別是在上海電視臺影視劇資源方面;二是風行網的P2P技術和大規模運營經驗有利于增強百事通在電視屏的服務能力,最后3000萬美金的注資可以增強風行的實力,同時不排除百事通在資本方面的進一步合作的可能性。

      聯想的四屏一云移動互聯戰略

      5月8日,聯想集團面向中國市場正式推出首批定位高端市場的K系列4款智能電視,價位在6499元~14999元不等。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表示,智能電視是聯想“四屏產品”中的最后一“屏”,它的意味著聯想PC+戰略布局的初步完成。聯想PC+戰略的前身是“四屏一云”移動互聯戰略,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硬件產品包括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個人電腦和智能電視四大品類;二是聯想“樂云”服務,實現各種設備之間的互聯。“從PC到PC+,從終端到云端的發展趨勢已經成為必然。”楊元慶說。

      聯想智能電視最重要的意義在于以智能電視為中心,將聯想的其他三塊屏――樂Phone、樂Pad及idea系列電腦,通過樂云緊密地連接起來,不斷地優化每一個設備的使用體驗,組成真正的數字家庭系統,實現三網融合、互聯互通。

      近20年間,電腦和手機慢慢地侵入了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多的朋友回家以后不是坐在電視機旁看電視,而是用電腦玩游戲、上網或用手機發微博。電視作為是手機、電腦、Pad三大屏幕之后又一個重中之重的屏幕――第四屏。其影響力正在被網絡慢慢地削弱,而電視廠商和節目供應商們一直在尋找辦法留住客戶,高清電視、數字電視以及交互都是電視廠商們的手段,但這些內容本身和傳統節目并沒有太大變化,節目本身是孤立的,缺乏交流,缺乏人機互動。所謂網絡的利用也僅僅是能夠在電視上打幾個網頁而已,速度還極慢。

      聯想智能電視之所以備受關注,其很多程度上的原因,就是因為它正是為了解決這一頑疾而來的。這臺智能電視采用Android最新的4.0系統,并配置上“傳統電視”前所未有超級芯――雙核1.5Hz處理器,而這也是目前智能電視中的最強配置,足以游刃有余地運行大多數常見應用。另一方面,聯想智能電視除了擁有一個操作簡單的遙控板以外,還隨機搭配了游戲手柄,用戶可以方便地使用遙控板操作電視機進行視頻點播或者新聞瀏覽,還可以使用手柄玩游戲。

      可以說,聯想為了這臺“特別電視”的到來,已經準備許久。早在去年,聯想就了其樂云平臺策略。他們利用強大的云技術,為陸續布局的各種“終端產品”提供強大的運算支持、超大存儲空間,甚至一套史無前例規模的生態環境。而如今聯想智能電視的到來,無疑“補充”完畢這套策略的重要一環,借助樂云將聯想智能電視在內的四屏整合起來,用戶使用任何聯想產品都可以實現數據在樂云中的存儲和共享。比如在聯想智能手機上拍攝的內容可以在聯想智能電視上觀看。這樣一來,樂云可以讓多個終端互聯互通,從而產生加成效應,想整個生態系統更加成熟,良性發展。

      聯想集團作為老牌計算機生產和銷售廠商,有著極大的軟硬件銷售經驗,這并不是一般電視廠家能夠比擬的。如何能夠讓智能電視操作簡便,功能強大,運行速度快,這是聯想的優勢所在。此外,聯想作為一個跨國企業,資源整合能力極強,能夠很迅速地和國際國內的內容提綱商合作,讓聯想智能電視用戶看到更多豐富的內容,提供更多豐富的服務。所以聯想集團提出了PC+的戰略方針,依靠四屏一云首先攻克中國市場,然后以中國市場為依托,進軍國際市場。而這4屏中智能電視就是其中一屏,足見聯想集團對聯想智能電視的重視。

      思科:融通云端 視聯天下

      中國國際廣播電視信息網絡展覽會(CCBN 2012)在北京舉行期間,思科以“融通云端 視聯天下”(Enabling Cloud-based Video Experiences)為主題,向業界展示了云、網絡和客戶端無縫整合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其中,思科重點介紹了基于 Videoscape平臺的多款產品與解決方案以及“云視頻”應用與服務,在為運營商帶來創新商業價值的同時,也能夠為消費者提供精彩紛呈的視頻娛樂體驗與服務。

      思科全球副總裁徐啟威表示:“在中國信息通信產業發展趨勢下,運營商面臨全新的市場機遇,如何進一步拓寬服務領域、提升商業附加值、增強創新能力、使客戶得到更好的業務享受和體驗,是業界同仁所要面對的首要問題。思科致力于為運營商提供最全面的視頻解決方案,通過將網絡、云和客戶端的強大優勢整合在一起,幫助運營商借助云視頻業務的推廣,贏得更多為其用戶提供增值服務的機會,從而獲得更大的商業價值。”

      當今,越來越多的內容開始存儲在云端,而非家庭設備之中。運營商正在評估各種途徑,以向家庭內外的一系列托管和非托管IP設備發送直播線性(傳統)頻道和基于云的點播節目頻道。這些設備包括IP機頂盒、個人電腦(PC)、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游戲機、智能手機和聯網電視等。Videoscape平臺由思科精心設計而成,為遷移到全IP視頻基礎設施提供了一條出色的途徑,可將云、網絡和客戶端組件無縫整合在一起,支持視頻傳輸與錄制、暫停視頻播放和恢復播放等功能。在思科Videoscape平臺架構下推出的多款全新產品,可以為消費者帶來出色的“云視頻”體驗,確保他們無論身處何地或者使用何種設備,均能夠享受到高品質的服務。

      作為領先的網絡解決方案提供商,思科還通過與業界廠商的攜手創新,推動云視頻應用潮流向更加廣泛的領域發展。此次CCBN2012展會期間,思科展示了部分與合作伙伴推出的創新解決方案。其中,思科與國內視頻處理技術與產品提供商合作打造的創新媒體數據中心應用解決方案具備良好的端到端整合能力,能夠在網絡智能虛擬化,網絡、服務器、存儲一體化,以及萬兆級別高性能技術等方面具備卓越優勢,適用于電視臺、網絡公司、視頻服務網站、行業電視臺及新媒體應用。思科也與本地專業合作伙伴緊密配合,推進“云視頻”在遠程教育、智能醫療、智能社區、電子政務、智能交通等行業的創新應用。

      思科大中華區副總裁兼有線電視、數字媒體、娛樂及體育事業部總經理吳彬表示:“當前,中國的廣播電視領域正進行著巨大變革與轉型,提供云、網和端相融合的整體解決方案已成為行業發展的趨勢。為了更好的把握中國廣播電視網絡蓬勃發展的歷史契機,思科將進一步引進在全球廣電領域的成功經驗,并憑借自身在云、網絡和和客戶端的領先技術優勢,推動云視頻業務的快速發展與應用。同時,我們也非常期待能與中國廣電產業有更加深入合作的機會,共同為加速中國廣電行業發展做出卓越貢獻。”

      TCL:贏在云時代

      4月10日,“贏在云時代――TCL全云戰略暨2012年春季新品會”在深圳隆重舉行。會上, TCL集團正式全球首發了以“全云四驅”為核心的企業“全云戰略”。TCL多媒體、TCL通訊聯合了包括全球首款搭載基于Android4.03開發的STV OS1.0系統的3D智能云電視V7500、全球首款搭載電視智能點讀教育系統的3D智能云電視E5390,以及智能云手機旗艦機王臻智S900在內的,多款具有全球開創意義的2012春季新品,以全云戰略布局和全云產品陣營一舉搶占了行業制高點。

      據悉,TCL全云戰略以智能云技術為引擎,以“全云技術創新、全云資源整合、全云產業協同和全云體驗導向”為驅動,將加速TCL在云時代的產業戰略布局,全面打造TCL在云時代的全球核心競爭力和產業主導力,推動TCL朝著“全球領先的電子產業集團”的方向穩步邁進,簡稱“全云四驅”。

      TCL集團助理總裁、品牌管理中心總經理梁啟春表示目前,全球電子信息產業格局正在發生重大變化。傳統IT巨頭蘋果、谷歌等紛紛進軍智能云電視市場;而傳統電視巨頭,尤其是日系企業全面陷入虧損,頻頻下調全年出貨目標,傳統手機巨頭也日趨衰落,全球電子信息產業正在面臨新一輪洗牌。李東生認為,思路決定出路,未來十年將是一個戰略驅動、戰略制勝的時代,TCL將以全云戰略贏在云時代。

      另據透露, TCL多媒體將掀起第一輪全云普及戰役,TCL全球首發的全云產品陣營和2012春季新品,將與中國消費者率先見面。據悉,TCL多媒體今年在中國市場還將率先打造25個3D智能云生活體驗館、搭建全球首個大型網上3D智能云生活綜合體驗社區,并將在全國舉行大型3D智能云生活體驗大篷車巡展,全力推動全云普及。

      新媒體運營服務方案范文第4篇

      2011年,浪潮進行全面云計算戰略轉型,成為涵蓋IaaS、PaaS、SaaS三個層面的云計算解決方案和服務提供商,先后投入10多億元研發成功8〜32路服務器、PB級海量存儲、云數據中心操作系統、集裝箱數據中心等云計算基礎裝備,形成自主的基礎架構技術體系,并依托于軟硬一體化整體技術能力,著力發展行業云。作為浪潮集團高級副總裁、營銷系統的領軍人物,袁誼生帶領團隊,深入推進和踐行集團的云戰略轉型,以自主云產品與方案,致力于中國云的落地應用與發展。經過1年時間,浪潮在重點區域、核心行業的云計算布局初見成效,開發并優化了包括政府、醫療、文化、媒體等行業的云計算解決方案,已經與濟南、寧波、合肥、蘭州、鄂爾多斯、威海、德州、泰安、菏澤、聊城、宿遷等10多個省市及地區政府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成功建設了濟南云計算中心、青島電子政務云、安徽廣電媒體云等云計算項目。在建立浪潮云計算優勢的同時,為“自主可控”中國云產業發展做出了貢獻。

      袁誼生經歷了封閉計算、互聯網兩個技術時代,對即將到來的云計算有著深刻的認識,他認為,云計算將帶來IT產業和信息化模式的變局,催生新IT產業形態。傳統IT企業需要在技術、運營、產業鏈整合等領域進行全面創新,才能適應云計算競爭規則。當前,浪潮集團全面向云計算戰略轉型,不斷突破核心技術,提高整體解決方案和服務提供能力;廣泛聯合上下游伙伴,組建云計算時代的產業鏈體系;進入云計算運營、服務等新興產業環節,展開運營模式創新,一系列的舉措取得令人滿意的業績。

      對于云計算的普及問題,袁誼生認為,云計算重在應用,技術創新只是第一步,推廣普及云計算是一項系統性的社會工程,需要政府、企業和客戶在技術創新、法律法規制定、行業規范制定等方面共同推進。例如,安全是制約云計算發展的瓶頸,安全的核心是云中信息如何不被非法查看、復制和破壞。解決這一問題,不僅需要浪潮等云計算方案供應商開發一體化的安全技術方案,防范非法的竊取和攻擊,更需要政府建立云計算運營領域的審批和認證體系,剔除無資質的運營商。與此同時,云計算運營行業還應該制定行業規范,防范運營帶來的技術風險。只有這樣,數據放在云平臺上才像個人財產放在銀行保險箱一樣安全,才能讓用戶對云計算有深層次的信賴,云計算才能規模化普及。

      獲獎理由

      作為浪潮集團高級副總裁、營銷系統的領軍人物,袁誼生對云計算有著深刻的認識,并帶領團隊,深入推進和踐行集團的云戰略轉型,以自主云產品與方案,致力于中國云的落地應用與發展。

      新媒體運營服務方案范文第5篇

      內容集成管理系統由內容采集、內容收錄、內容審核、內容編輯、內容轉碼、內容分發、內容管理和生產管理等子系統構成,提供從內容采集、入庫、審核、加工,到分發的完整內容管理流程。

      業務運營管理系統以互動媒體業務為中心,集合了采集、編排、分發、展現、訂購、計費、統計、分析功能的一體化運營支撐平臺,可以實現對互動電視、互聯網電視、IPTV、手機電視、網絡視頻等業務的運營管理和支撐,支持直播、點播、輪播、時移、回看、錄播、廣告等業務類型,同時又為多終端間的增值和互動業務提供了有效的輔助支撐。

      云媒體管理系統在互動媒體平臺應用層標準功能基礎上,為適應當前業界“架構云化、業務云化”的發展趨勢,針對云媒體應用設計的業務管理系統。云媒體管理系統可以幫助互動媒體運營商實現PB級別大容量的互動媒體內容存儲、管理和服務,同時實現面向機頂盒、PC、手機、平板電腦等多種終端的跨屏融合業務。

      內容分發及承載系統架構在IP基礎網絡之上的疊加網絡,通過將內容從內容中心到網絡的邊緣節點,實現內容網絡的分布式就近服務,其工作原理是在網絡各節點放置內容緩存和各類服務引擎服務器,由中心控制系統實時地根據網絡流量和各節點的連接、負載狀況以及到用戶的距離等信息,將用戶的請求導向到最佳的服務節點上,根據用戶的訪問終端信息,提供符合終端服務要求的內容,并提供支持多種協議的內容訪問服務。

      應用客戶端利用網絡獲取數據服務,在機頂盒終端、手機終端和PC上,為用戶提供媒體內容的接收、展現服務,提供音視頻內容直播、點播、下載形式等服務,并提供廣告、資訊等增值服務。通過統一的客戶端界面,為用戶提供良好的業務體驗。

      兩次轉型找準業務方向

      王之棟介紹,思華科技公司雖然也做了兩三次轉型,但是一直在做軟件。2000年成立的時候,主要是想做類似移動夢網、移動增值業務的管理平臺,因為公司董事長是從亞信出來的,對移動比較熟悉。然而公司成立兩個月以后,卓望科技成立了,他們把中國移動整個平臺市場給包掉了,等于思華科技的目標市場沒有了。

      第一次轉型是因為發現,廣電的運營商在做寬帶接入業務。“公司的創始人是做計費系統出身的,覺得這是比較好的機會,杭州廣電當時要做寬帶業務,后來上了一套思華的寬帶認證計費系統,成為公司第一個客戶。思華最早的業務類似于BOSS,后來這條產品線一直延伸,從做寬帶的認證計費,到做廣電數字電視的BOSS,像杭州、江蘇、新疆都是我們的客戶。”2007年的時候,思華把這一塊業務剝離獨立成立一家公司,在2010年賣給了亞信。

      思華科技第二次大的轉型是在2003年。思華科技收購了兩家比較小的創業公司,開始往流媒體和廣電互動媒體方面去轉型。“2004年開始做電信和老網通的PC流媒體CDN系統,之后隨著手機的普及和IPTV市場的興起,將重心轉移到手機視頻和廣電的互動電視領域,一直持續至今。可以說2003年的轉型,使思華有了更為雄厚的技術儲備,并且為后來思華快速成長為行業領先者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經過十三年的不斷技術研發和積累,思華已經發展成為國內互動媒體平臺軟件行業的領先企業,榮獲包括“中國高科技高成長50強”、“2011年中國軟件和技術服務業最具影響力的行業品牌”、“2010年度上海市明星軟件企業”、“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件企業”在內的數十項榮譽。

      思華實施過的項目南至海南北至黑龍江,幾乎遍及全國。在上海、北京和杭州設有研發中心,在北京、廣州、杭州設有分公司。與華數集團、東方有線、陜西廣電網絡、重慶廣電、河北廣電、廣東有線、天威視訊、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等眾多行業領先的廣電運營商和大型通信運營商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并建立了良好的品牌知名度。思華更是多次受邀參與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以及核心客戶的技術規范和標準制訂,公司產品的技術水平和研發能力得到了業界的充分認可。

      扎根上海浦東軟件園

      思華科技是2000年成立的,在張江注冊。2010年之前,思華科技是在浦西辦公,換過很多地方,最早是民防大廈,后來在靜安寺,再后來搬到天地軟件園。2010年~2012年在陸家嘴的未來資產大廈,2013年年初搬到上海浦東軟件園。

      思華科技是一家軟件公司,主要依托良好的人才隊伍開展業務。為了招攬好的人才,公司必須在一個交通便利的地方,最好是在繁華地帶,所以思華科技最開始都是在市中心辦公。出于吸引人才的考慮,思華科技2010年搬到了陸家嘴。但陸家嘴主要以金融為主,租金上漲比較厲害,對軟件公司來講難以承受,另外一方面,也是覺得整體氛圍不太好,都是金融企業,做軟件的幾乎沒有。

      王之棟表示,思華科技最終選擇將公司總部搬遷到上海浦東軟件園。主要原因是張江匯集大量的軟件公司,政府非常高效,積極為企業服務,在稅收、基金支持、人才政策方面給予了非常好的條件,非常有利于我們這種軟件公司的發展。園區交通便利、環境優美、設施完整、生活便利、服務周到,有利于公司吸引人才、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到張江后,管委會、稅務和園區等部門積極幫助企業解決相關的問題,解除了我們的一些后顧之憂,對公司幫助很大。

      鏈接

      思華科技:專注互動媒體14年

      上海思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00年在上海成立,是一家長期專注于互動媒體平臺解決方案的設計、開發、實施和技術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現有員工300多人,總部位于上海張江,并在北京、杭州、廣州、成都、西安、南京、濟南、沈陽設有營銷和技術服務中心。

      公司目前擁有200多人的技術團隊,78.9%為本科以上學歷。

      亚洲av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人77777在线播放|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激情校园春色| 亚洲无圣光一区二区| 久久狠狠高潮亚洲精品| 亚洲专区先锋影音| 日木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片|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网站| 亚洲a一级免费视频| 亚洲欧洲国产日韩精品|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97| 2022年亚洲午夜一区二区福利|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苏妲己| 亚洲av女电影网|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综合网|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片|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电影|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爱妻| 亚洲伊人色一综合网| 亚洲AV成人影视在线观看 | 亚洲天堂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久久| 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pp| 亚洲国产av玩弄放荡人妇 |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蜜桃| 久久亚洲免费视频|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网站| 亚洲乱码卡三乱码新区|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在线观看| 亚洲6080yy久久无码产自国产 | 国产精品亚洲天堂| 亚洲五月午夜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97| 亚洲三级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视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