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農技推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農技推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農技推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農技推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農技推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范文第1篇

      關鍵詞: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F323.3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ki.jlny.2014.23.0025

      隨著我國農業發展和改革步伐的不斷深入地推進,農業技術推廣也發生了一系列變化。但是,當前農業技術推廣在多種因素的制約下,仍然存在多種不可忽略的問題。

      1存在的主要問題

      1.1農業推廣體系有待完善

      當前的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中,主要采用統一推廣的方式,但是在實際運作中,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的方式比較單一,只是注重種子與肥料的銷售,而在其他方面則不夠到位,特別是科、教、農之間缺乏有效互動機制,使很多農業技術難以有效地推廣開來。在農業技術推廣方式上,仍然比較陳舊,主要是采取試驗和示范,是比較單純的技術推廣方式,對于生產前和生產后的農業技術方面做得不夠,影響了農業技術推廣的綜合效益。

      1.2投入嚴重不足

      從投入來看,我國每年在農業技術推廣方面的投入僅僅只有0.2%左右。世界上發展中國家的投入比例平均是0.5%左右,而發達國家則是0.6%~1.0%。由此可見,我國在農業技術推廣方面的經費投入遠遠要低于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和發達國家。正因為我國在農業技術推廣方面的不足,嚴重制約了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開展,導致了被動局面的產生。

      1.3農民素質偏低影響了農業技術的推廣

      因為農民文化知識較低,對于新的農業技術較多難接受。面對新興的農業技術,農民首先要考慮自己能獲得多大的利益,特別是不愿意過多地投入成本。只有感受到農業技術的效益大于投入時,才愿意接受。另外,在農業高新技術推廣的初始階段,也具有一定的風險,農民也會更加謹慎對待,大多具有比較嚴重的觀望心理[1]。

      2 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的有效對策

      2.1積極探索新的推廣方式

      一是要切實立足實際,突出特色。充分聯系當地實際,切實建設好新技術新品種推廣基地,堅持以基地為核心,通過影響周圍的農戶,讓農戶直觀地了解到新型農業技術帶來的經濟效益,這樣就能使農技推廣的說服力大大增強,也能夠使農戶更加積極主動地接受農業新技術的推廣工作;二是構建新的推廣模式。積極開展科技下鄉工作,將科技送入千家萬戶,構建起從專家到技術指導員到科技示范戶再到普通農戶的科技推廣模式,讓農民能夠零距離地接觸到農業技術,這樣可以使農業技術推廣更快地轉化為生產力;三是采用多種宣傳推廣方式。對于測土配方施肥重大技術推廣項目,可以采取下鄉巡回宣傳、發放宣傳資料等方式,在人口集中的地方進行集中宣傳,這樣可以使農業技術推廣的影響面更大。同時,要充分借助現代化手段,借助電視、電腦和手機等工具,提供更加便捷的農業技術、咨詢等方面的服務,讓農戶切實感受到農業技術推廣帶來的切實好處[2]。

      2.2切實加強農戶帶頭人的培養

      要想讓新生的事物獲得有效推廣,就必須經過大量的實踐,讓農民親自見證新型農業技術帶來的實惠,這樣才能增強說服力,從而加快農業技術的推廣,因為農民的文化素養相對較低,馬上大范圍普及是不太可能的,這就需要先從農民中物色一些有科學素質和經濟頭腦的農戶作為帶頭人,因為他們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識,能夠更加容易地接受先進的農業技術,然后再成立農業技術協會。通過這種農戶帶頭人的作用,能夠突出重點,以點帶面,整體推進,讓其他農戶在帶頭人實例的影響下,自然地加入到農業技術協會中來。要加強對農業技術示范戶的扶持與培養,并采取一些優惠政策和鼓勵措施,充分調動農戶的積極性,從而更多地帶動周圍農戶,擴大農業技術推廣的影響力。

      2.3注重農技推廣的改革與優化

      一是規范選人與用人制度。堅持擇優錄用、持證上崗的原則,將熱衷于農業技術推廣、專業素質高、責任心強的人才引入到農業技術推廣隊伍中來;二是優化獎罰制度。對于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業績突出的人員,應該予以重獎,以此充分激發農技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切實提高農機推廣人員的工資待遇,以便吸引、用好和留住優秀人才;三是構建多渠道的農技推廣投融資體系。筆者建議要建議以政府為主導,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的農技推廣投融資體系,從政策上和資金上予以大力傾斜,以此激活農技推廣的經濟活力,為農業技術推廣提供最為可靠的經濟基礎。國家財政應加大對農技推廣的經費投入,科學優化農技推廣的布局,正確處理好推廣與創收之間的關系,從而使農技推廣技術產生最大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3]。

      3 結語

      綜上所述,由于受諸多種因素的制約,當前我國農業技術推廣的方式方法還比較單一,推廣的效果也有待進一步擴大。因此,作為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者,要充分認識到自己肩負的責任,切實提升專業素質,創新工作思路與方法,更好地為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服務。

      參考文獻

      [1]王建明,李光泗,張蕾.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制度對農技員技術推廣行為影響的實證分析[J].中國農村經濟,2011,(03):4-14+25.

      [2]王勝祥.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存在的問題對策[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2):157-160.

      農技推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范文第2篇

      1、整體實力弱

      由于基層農機推廣工作長期處于蕭條狀態,人、財、物長期得不到投入和補充,加之機構改革農機系統幾經撤并,專業技術人才流失嚴重,工作條件十分簡陋,部分基層單位沒有固定的辦公場所,工資經費沒有保障等,致使正常的業務工作無法開展。雖然基層農機推廣機構改革基本結束,但上述現象并沒有改變。總結分析,造成問題存在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四個方面:

      (1)人員素質低

      由于基層農機推廣工作長期處于條冷落狀態,職工生活待遇沒有保障,工作環境十分艱苦,專業技術人員流失嚴重。再則,基層長期得不到國家和政府的投入和扶持,根本沒有經費幫助他們去進修和培訓的機會。加之政府輕視、社會排斥,他們自身也喪失了學習提高的信心。

      (2)機構改革形式化

      地方政府對基層農機推廣機構改革的認識不夠。地方政府對農機推廣機構設置,總是持可有可無的錯誤認識;在隊伍結構和資源配置方面,采取你改我動、你調我整的觀望態度;而不是積極地從地方經濟長期健康發展的宏觀大局出發,去挖掘和培植科技推廣潛能的角度,來研究調整和正確對待基層農機推廣機構的改革。

      (3)基礎設施差

      問題存在的原因有三個:一是長期沒有得到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投入和扶持;二是過去國家和政府的投資,基本被上級有關部門擠占挪用;三是自身發展能力差,缺乏市場經濟意識,沒有自我生存發展的造血功能。

      (4)政策落實不到位,政府承諾難兌現

      基層要求最強烈的,就是財政保障問題了。要想馬兒跑,就要填料加草,這是最簡單的道理,而就這一點點,也成了基層農機推廣人的一種奢望。

      2、職能作用小

      基層農機推廣機構職能作用小的主要原因是工作職能邊緣化。隨著中國農業的快速發展,基層農機推廣工作卻遇到了新的挑戰。現在基層農機推廣完全不同于其他農技推廣,要求它的條件也比較苛刻,要推廣發展大農機(大中型農業機械),要集中大面積(地塊集中且達到一定數量的試驗示范基地)。而種植業和養殖業等就不同,他們的適應性較強,小可以入戶(種植戶、養殖戶),大可以入園(農業生態園、養殖園)、入場(農場、養殖場)、建基地(試驗示范基地、養殖基地)等。相比之下基層農機推廣工作則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由于基層農機推廣機構受基礎設施和客觀條件等因素的限制,現在還無法獨立履行引進、試驗、示范、推廣、培訓等公益性職能。致使基層農機推廣公益性職能很難體現,人才資源閑置浪費。

      二、提高基層農機推廣工作的對策與建議

      基層農機推廣機構,是中國向農業機械化邁進的助推器和先行者。它的工作職責是集所能集之人力、物力、財力,將最適合當地農業生產的農機新技術、新機具引進來,通過試驗、示范推介給農民使用。作為各級政府,應該有效發揮基層農機推廣機構的主導和帶動作用,為當地農業、農村、經濟,全面發展提供有效服務和技術支撐。

      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應按照“利用現有,不增負擔,整合資源,方便工作”的原則,進行基層農機推廣機構的改革。

      1、物資資源的整合

      將鄉鎮農機推廣機構現有的物資資源進行整合,加強基層區域(中心)農機推廣機構的基礎設施建設。建設資金和物質不足部分,爭取上級政府和財政的支持和幫助,為基層農機推廣營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和氛圍。

      2、人才資源的整合

      鄉鎮農機推廣機構,屬獨立法人事業單位。現有機構設置及人員結構所存在的弊端,直接影響和阻礙了基層農機化工作的開展。比如正常的農機教育 、培訓和技術指導,它們干不了;農機安全生產和服務,它們做不了等。致使群眾意見大,領導不滿意。

      通過整合,類似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組織機構和管理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的加強和改善,人員結構的合理調配等,都會積極促進基層農機化工作向標準化和規范化方向發展。

      3、強化公益性職能,理順管理體制

      根據基層農機推廣工作特點,建立健全有利于充分發揮基層農機技術推廣機構作用的管理體制。縣、區域(中心)二級的人員和業務經費及資產全部由縣級主管部門統一管理;其人員的調配、考評和晉升,要充分聽取所服務區域鄉鎮政府的意見。

      在人事管理制度方面,堅持實行人員聘用制度。切實抓好農機技術的培訓和繼續教育工作,不斷提高農機技術推廣隊伍的整體素質。

      三、政策保障

      農技推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范文第3篇

      關鍵詞 農機推廣;現狀;問題;對策;云南西疇

      中圖分類號 S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20-0141-02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Technology Extension in Xichou County

      DU Yu-hua 1 FENG Gui-wen 2

      (1 Xingjie Tow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 of Xichou County in Yunnan Province,XichouYunnan 663501; 2 Xichou County Agricultural Machinery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

      Abstract This article elaborated the present situation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extension in Xichou County,analy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and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in order to promote th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Xichou County.

      Key words agricultural machinery extension;current situations;problems;countermeasures;Xichou Yunnan

      農機推廣是農機化新技術轉化為農業現實生產力的主導力量,是農業科技推廣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農機推廣工作,積極發展農業機械化,有助于鞏固和發展農業基礎地位[1-7],推進現代農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1 西疇縣農機技術推廣現狀

      1.1 自然地理狀況

      西疇縣位于云南省東南部。地處東經104°22′~104°58′、北緯23°06′~23°37′之間,北回歸線橫貫縣境。東西長63.9 km,南北寬59 km,國土面積1 506 km2。全縣轄9個鄉(鎮),72個村委會(社區),1 778個村民小組。2015年末,全縣總人口約26萬人,農業人口22.6萬人,農民人均純收入5 800元。耕地面積31 818.2 hm2,承包耕地面積13 067 hm2,宜機耕面積約6 187 hm2,是一個集老、少、邊、窮、山區、貧困于一體,以農業為主的國家扶持重點縣。

      1.2 農業機械狀況

      在補貼政策的帶動下,到2015年底,全縣累計補貼機具、補貼受益農戶、落實補貼資金分別為4 914臺套、 4 854戶、659.995萬元,拉動農民投入資金1 361.468萬元,全縣大中型拖拉機保有量26臺,耕整地機械2 957臺,水稻插秧機2臺,農用排灌機械37 850臺,植保機械達到21 360臺,甘蔗收獲機械3臺,新成立農機專業合作組織1個。農機裝備逐年增長,主要糧食作物關鍵生產環節的機械化瓶頸制約問題得到初步解決。同時購機補貼推動了農機大戶和專業合作組織發展,促進了農機服務產業化、社會化服務。

      1.3 農機作業狀況

      2015年全縣完成機耕機耙面積2 393.3 hm2,拖拉機駕駛員培訓3期65人,完成農機實用技術培訓20期360人次,共舉辦各類農機化技術推廣培訓班10期500人次,召開現場演示會5期300人次,發放各類宣傳技術資料5 000余份。春耕期間,投入縣、鄉農機技術人員17人,農機操作手200人次,發放技術資料宣傳單2 000份,培訓農機行業各類從業人員及農民群眾1萬人次。

      2 西疇縣農機推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1 認識的局限性

      農機推廣在農業生產中產生的是潛在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造成部分分管領導對農機推廣工作的認識不足,認為即使不應用農機化新技術,各家各戶的耕地都會種,對農機推廣工作沒有足夠重視。

      2.2 農機服務組織化程度低,整體效益較差

      還未真正形成農機社會化、專業化運行機制。農機大戶少,農機合作服務組織和中介服務組織(農機專業服務隊、農機協會、農機合作社等)[8-13]的發展剛剛起步,不夠規范。跨區作業尚未形成規模,導致農機經營效益低下。

      2.3 農機化技術推廣儲備不足

      當前西疇縣缺乏對經濟作物生產及農副產品深加工機械化的重視,推進農村各業機械化全面發展的運行機制尚未建立,推進農村各業機械化全面發展的技術儲備仍然缺乏。

      2.4 推廣基礎設施缺乏、手段較為落后

      目前,全縣用于推廣工作的經費依然較少,鄉鎮農機推廣機構缺少必要的推廣設施、試驗設備、宣傳工具、試驗示范基地和培訓場所[5-8],不少農機推廣工作仍停留在“一張嘴、兩條腿”的水平上,基礎設施缺乏、推廣手段落后,制約了農機化新技術的推廣應用。

      2.5 地塊分配零碎,作物種植種類多,機械作業受到限制

      西疇縣土地分配過于零碎,加之作物種植時對作物品種和種植規格沒有統一要求[3-5],農機和農藝配合不到位,農業機械作業受到嚴重限制。

      2.6 基層農機推廣技術力量薄弱

      西疇縣農機推廣站共有在編農機推廣人員7人,其中對口專業技術人員5人,鄉鎮農機管理人員共9人,其中對口專業技術人員2人。農機推廣人員力量薄弱,難以在農機推廣工作中向農民提供可靠的技術服務,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普及難度大。

      3 農機技術推廣面臨的新機遇

      3.1 各級黨政高度重視農機化工作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農民收入逐年提升,農機化技術推廣面臨的新機遇。近年來,“三農”問題得到高度重視,國家已連續10年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農民群眾機械化種糧的積極性高漲,農機化新技術推廣工作具備了良好條件。

      3.2 國家對農機購置補貼力度逐年加大

      一是國家農機購置補貼的資金逐年增加,西疇縣2006―2015年累計補貼機具、補貼受益農戶、落實補貼資金、拉動農民投入資金分別達4 914臺套、4 854戶、659.995萬元、1 361.468萬元。補貼品類也有原來的主要耕作、收貨機械,擴大到漁業、植保、農田建設等機械,補貼機械種類逐年增加。二是具有較為健全的法律保障。《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云南省農業機械化促進條例》相繼出臺[2-6],確立了農機化發展的基本原則和方向,為農機化新技術推廣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4 對策

      4.1 加強農機技術推廣隊伍建設,并加大培訓力度

      近年來,農機技術更新周期越來越短。必須加強推廣隊伍建設,增加技術人員數量,提高推廣人員素質,使在職人員都有一個繼續學習、知識更新的機會。必須引進農技技術人員并且做好培訓工作,以適應當前科技快速發展的要求。為加快農業機械化進程,采取多種形式、多種渠道[6-9],開展多種適用技能的培訓和引導,例如農機操作、修理、安裝、焊工、車工等。

      4.2 切實選好農機推廣方向

      發展農業機械化,應該科學選擇適用的農業機械。西疇縣宜選用中小型、微型農業機械。大力推廣機電提灌、噴灌、滴灌和抽水機械;大力推廣農副產品加工機械;大力推廣適合山區特點的小型、節能、高效的田間耕作機械[4-8]、播種機械和收獲機械。

      4.3 健全完善農機推廣服務體系

      積極宣傳貫徹好《農業機械化促進法》,加強農機推廣服務體系建設。要建立一支專業隊伍,使其具有業務精、素質高、作風硬的特點,集農機管理、維修服務、作業服務、技術咨詢、推廣應用、教學培訓[4-6]、產品營銷于一體。加強農業、農機、畜牧、水利、科技、環保、財政等涉農部門的共同配合,建立健全一整套分工清晰、職責明確、高效務實的農機推廣工作領導機制。

      4.4 搞好典型農機推廣示范

      采取重點扶持的辦法,實施大戶帶動戰略,率先使用新技術和新機具,擴大推廣效益,建立農機技術示范點和示范區,開展試驗示范、典型引路、以點帶面,激發農民購買和使用農機的熱情,引導農民自覺進行投入[3-13],帶動大面積農機技術的推廣普及。

      4.5 整合鄉鎮農技推廣機構是農機農藝結合的切入點

      農機農藝相結合是現代農業建設發展的需要,鄉鎮農技推廣機構在農機農藝結合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礎條件,但是需要政府積極主導,加快推動鄉鎮農技推廣機構的整改工作,鄉鎮農機農藝結合的成果才會顯現。

      4.6 強化購機補貼政策落實,優化農機裝備結構

      國家對農民購置補貼范圍內的農業機械給予資金補貼[3]。要爭取購機補貼資金,對購買耕整機、育插秧機械及收獲機械、大中型拖拉機進行優先補貼。通過落實購機補貼政策,提高“三率”百分點。

      5 參考文獻

      [1] 劉碧俊.柳立新.強化農機化培訓 促進新農村建設[J].江蘇農機化,2008(2):42-43.

      [2] 張永琴.對基層農機推廣工作存在問題的分析及建議[J].農業技術與裝備,2008(8):63-64

      [3] 杜振華.淺析貧困山區如何做好農機推廣工作[J].河北農業科技,2008(4):56.

      [4] 張茂新.談新形勢下的農機技術推廣工作[J].山東農機化,2009(8):10.

      [5] 龐興泉.淺議加強基層農機推廣促進農村經濟發展[J].河北農機,2014(4):34.

      [6] 羅立東,鄭世祿.縣級農機部門如何落實農機購置補貼[J].農機科技推廣,2010(9):21.

      [7] 羅立東,鄭世祿.縣級農機部門抓好農機購置補貼工作的思考[J].湖北農機化,2010(6):45-46.

      [8] 劉勇,李杏桔.基層農機推廣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農業機械,2012(32):75-76.

      [9] 劉勇,李杏桔.滄縣基層農機推廣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農業機械,2012(34):126-127.

      [10] 董金和.我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發展現狀與改革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大學,2005.

      [11] 任偉.現代農業推廣體系與機制研究[D].泰安:山東農業大學,2004.

      農技推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范文第4篇

      關鍵詞:農作物新品種推廣問題對策

      農作物優良品種的大面積推廣應用對農業生產發展有極大的促進作用。近年來,一大批優質、高產、穩產和專用型優良新品種出現在種子市場中,既豐富了種子市場,也為農民選擇良種提供了更大的空間。但從實際情況看,由于新品種推廣工作中一些環節未做到位,有明顯增產潛力的新品種并不能很快為農民所接受,推廣應用到農業生產中。

      1.存在的問題

      1.1老品種退出市場難

      目前,在一些地區種子市場中銷售的主要農作物品種,其推廣年限有的可以追溯到20年前,但因一些種子企業沒有自主產權的新品種,所以一直使用這些老品種,這是老品種遲遲退不出市場的主要原因是之一。另外,部分地區因自然條件特殊,一些老品種雖然沒有高產的優勢,但在早熟穩產方面有較好的表現,從而獲得一些農民的認可,這是老品種退出市場難的另一個原因[1]。

      1.2品種來源多,農民選擇難

      種子經銷商通過與大型種子企業簽訂協議,取得該企業專利品種在本地區的權,引進不少未經在本生態區試驗、示范而任其夸大宣傳的新品種,甚至有的未經審定、認定的品種也紛紛上市,造成同一作物經銷品種往往可以達到四五十個,讓購種農民在眾多品種面前無所適從,難以放心選擇,只能聽任經銷商單方面的夸大宣傳,從客觀上影響了適應性強、產量表現突出的新品種的推廣[2]。

      1.3鄉(鎮)農業技術推廣作用發揮不充分

      鄉(鎮)農技服務中心是農技推廣體系中的最基層單位,在職技術人員熟悉本鄉(鎮)的農業生產情況,因此在新品種推廣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近些年的良種推廣中,一些鄉(鎮)農技服務中心偏重追求利潤,即重點宣傳、推銷讓利高的種子企業,客觀上造成當地農業主管部門的主導品種與大田生產以及農民用種上出現斷層[3]。

      1.4優良新品種價格普遍偏高

      絕大多數新品種是《種子法》頒布實施后審定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種,價格比普通品種高許多。以玉米種子為例,普通品種市場價一般為5~7元/kg,而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品種市場價達到13元/kg左右,有的甚至超過30元/kg。多數農民在選擇種子時對新品種的高價難以認同,仍然選擇價格低廉的老品種。

      1.5農技推廣部門對新品種示范推廣力度不夠大

      農民是農業生產的主體,新品種的最終使用者是農民。近年來,隨著我國農業科學技術和育種手段的不斷提高,一批高產、優質、高效的農作物新品種投入市場,這本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但由于多數農民文化程度較低,對新品種缺乏足夠的認識,接受緩慢,致使許多新品種在推廣階段得不到及時推廣而失去價值。實踐證明,新品種多點試驗示范是大面積推廣的重要途徑,為此,作為新品種引進、試驗、示范、推廣主體的各級種子管理部門應做好種子的試驗示范工作。但由于經費不足等原因,難以對區劃品種進行多方位、大面積布點試驗示范,無法讓更多的農民在短期內對新品種有較深的認識。

      2.對策

      2.1加大新品種的宣傳力度,健全教育體系,提高農民素質

      農民是農業發展的主體力量,推廣應用科技成果和先進技術的最終主體是農民。大力實施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建立農民科技書屋,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培育新型農民,全面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依托種子推廣管理部門信息和技術優勢,廣泛引進近年來省內外投放市場的新品種,通過試驗,嚴格篩選出適宜當地種植的品種,再進一步延伸向各鄉(鎮)的示范點進行多點示范。對示范成功的品種,通過報紙開辟專欄,電臺、電視臺設立專題節目,還可以印發宣傳資料以及結合“三下鄉”活動到農村進行現場培訓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新品種的特征特性和栽培要點,盡快使新品種深入民心,并在大田生產中得到全面使用,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發揮作用[4]。

      2.2完善品種更新機制,盡快消除品種多、亂、雜現象

      根據各地不同地生態區域特點,因地制宜地確定主推品種與搭配品種的合理布局,按照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制定退出機制,逐步消除品種多、亂、雜現象。每年夏收和秋收前組織農業主管部門和種子管理推廣部門各進行1次夏秋作物的現場觀摩,認真評估,選出主推品種,確定退役品種,取消品種使用終身制,使品種數量在生產上保持合理水平的動態平衡。

      2.3增加投入,加大新品種示范推廣力度

      政府部門應充分重視新品種多點大面積示范工作,并增加這方面的投入,充分發揮種子管理部門的新品種示范推廣職能。政府給予一定的資金扶持,對新品種進行大規模多點示范,做到縣有中心示范區,鄉有示范點,村有示范戶。這樣,可使新品種零距離展示在農民面前,使農民對新品種有及時而準確的認識,從而增強示范效果,為下一步推廣打好基礎。

      2.4強化推廣方式創新,加大農業科技推廣力度

      實踐證明,新品種示范展示為各級農業部門和廣大用戶提供了直觀評價新品種的平臺,是加快新品種推廣的有效途徑。目前新型農技推廣體系正在不斷完善中,今后,在新品種推廣中要不斷創新機制和方法,在抓好糧食作物示范的同時,要更加重視瓜果蔬菜等高效作物的示范展示,特別是設施栽培技術的宣傳推廣,對農機的宣傳要突出品種效應,把農技、農機、種子有機結合起來進行示范。要讓真實可靠的種子信息進村入戶,科技入戶重點應該是種植高效作物的農戶,這些農戶更注重投入產出比,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和新技術。

      2.5加強基層農技服務中心建設,強化其農技推廣職能

      鄉(鎮)農技服務中心是最基層的農技推廣部門,是新品種推廣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政府和農業主管部門應予以高度重視,要運用行政和經濟手段,加強基層農技隊伍建設,增撥人員經費,吸收農技畢業生充實到基層,徹底改變目前鄉(鎮)農技中心人員不足、技術老化、經費偏少的現狀,以進一步強化其基層推廣職能,使新品種推廣形成網絡,讓農民盡快用上適合本生態區域的優質、高產、高效品種,用科學發展觀指導農作物新品種推廣工作,促進農業現代化向縱深發展。

      2.6對新品種增加補貼

      良種補貼是國家一項重大的支農惠農政策,其目的有3個:一是推廣良種,增加單產,提高產量,促進高效農業發展;二是改善品質,增強市場競爭力;三是推動科技創新。由于政府對新品種實行授權生產經營,使擁有新品種權的企業利益得到了有效保護,從而提高了育種者的積極性。針對新品種價格偏高的問題,政府可在原有良種補貼的基礎上,在新品種開始推廣的最初1~2年再給予一定數額的補貼,以相對降低專利品種的價格,逐漸消除農民對種價高不愿增加投資的心理,一旦農民對新品種有了充分的認識便可自然接受,從而使新品種得到快速推廣。

      2.7充分利用種田大戶的示范和輻射作用

      農技推廣部門應在廣泛深入調查的基礎上,與有代表性的種田大戶建立聯系,對其進行有關新品種、新種法等方面的指導和培訓,使他們對新品種有比較充分的認識,從而積極使用新品種,起到以點帶面的輻射作用。

      參考文獻:

      [1] 曹藍海,呂富棠.我市玉米新品種推廣存在的問題與建議[J].種子科技,2010(2):18-19.

      [2] 楊大勇.當前農作物新品種推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業科技通訊,2010(1):11-12.

      農技推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范文第5篇

      農機推廣,即通過試驗、鑒定、示范、培訓、指導及咨詢服務等,將農業機械和農業機械化技術在農業生產產前、產中及產后過程中的普及和應用的活動。在過去,我國的農業機械化主要局限于農業生產產前使用,機械化品種也基本是簡單機械化。近些年來,農業生產機械化開始逐步向產中和產后延伸推廣,而且品種由單一向信息化、自動化和電器化多樣化發展。然而,隨著農機事業的高速發展,我國原有的農機推廣觀念技術及體制都不能良好地適應于目前的形勢,存在一些問題和沖突未能得到很好的解決。本文將對目前我國農機推廣事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綜合概括,并提出解決方法。

      1 我國農機推廣中存在的問題

      1.1 農機推廣不均衡

      目前,我國的農業機械化的推廣進程還處于初級階段,而且推廣程度受范圍限制,存在嚴重的區域差異。從我國農業機械化覆蓋程度而言,總體上北方農業機械化程度比南方高。北方以北京、天津為代表,南方以上海和江蘇為代表。而新疆與黑龍江則覆蓋推廣率要低很多,處于農業規模經營開始興起階段。

      1.2 政府投入不足

      在農業機械化的推廣過程中,政府不夠重視,對于相應的法律法規的制定中缺乏具體有效的措施,操作性不強,使農機推廣工作受到一定的輕視。而且投入的經費不足,導致了農機推廣部門將農機的經營作為首要目的以增加經濟來源,推廣力度大大降低。也正是因為資金不足,農機部門難以承受農機推廣設備的老化、落后,導致了農機推廣公益性得不到保障。在池州,市、縣兩級投資力度逐年有所加大,但是總體上技術太小,支農資金還是十分有限。

      1.3 農機推廣技術單一,體制落后

      據我國農機推廣體系現狀研究結果發現,我國農機推廣體系為計劃經濟的產物,有四個等級:國家級、省級、縣級和鄉級。這種體系在我國80及90年代得到一定的發展,對于農業機械化的建設有很大的幫助。隨著市場經濟體制不斷深化,這種完全依靠政府農機單位來推廣農業機械化產品和技術的方式已經不能滿足農民群眾對于當前的農業機械技術的需求,不能適應農業現代化快速發展的需求。

      1.4 推廣人員意識淡薄,配備不合理

      在農機推廣過程中,工作人員也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工作人員年齡老化,高級人才引進不及時,專業化的年輕人極少,造成人才斷層現象嚴重。正因為工作人員思想觀念落后,知識陳舊,對新型的農業機械產品和技術了解不足,限制了農機推廣工作的開展。

      其次,推廣過程中,工作人員全局觀念淡薄。在農機的推廣工作中,往往只注重一方面的目標,只考慮產前或產中某一過程中的應用,沒有樹立全局觀念,缺乏對農產品的深加工機械設備的推廣運用。

      2 大力推廣農業機械化技術和產品的對策

      上面我們簡單分析了目前我國農機推廣中主要出現的問題,主要的解決對策就是從政策、資金、人才等方面綜合入手,來解決我國農業機械化的推廣問題。

      2.1 完善農機推廣體制,加強政策落實,資金投入

      2.1.1 加大對于農機推廣的支持力度,要保證推廣部門的完善性。可以實行推廣責任制,按區域安排專職人員負責,提高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明確各部門各單位的責任,市、先級要做好農機研究和科技創新,鄉村單位則做好宣傳示范,對于農民的要求要認真了解,嚴格對待。

      2.1.2 盡量提高農機推廣部門的公益服務,保證農機部門發揮它作為政府、農機制造行業和農機用戶之間的紐帶作用。這就需要各級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來了制定和實施具體有效的農機推廣政策和措施,落實政策,使農機推廣機制具有可執行性。

      2.1.3加強資金的投入:針對農機推廣缺乏資金這一點,要加強對農機推廣部門的資金投入力度,確保推廣工作能持續高效的進行。同時,也可以加大落實補貼政策,鼓勵農民購買使用農機產品。

      2.2 引進專業人才,加強推廣工作人員的技能培訓

      科技的高速發展帶動了農業機械技術的進步,農機產品的更新換代和技術的不斷革新對農機推廣人員有了更高的要求。前面提到在農機的推廣工作中,嚴重缺乏專業人才,而且推廣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和素質都有很大程度的不足。因此,在農機的推廣過程中,要加強人才的儲備。按我國相關制度規定,農業機械技術推廣部門中,專業技術人員的比重不能低于80%,而實際上,專業人才的比重遠低于該標準。人才的儲備可以從兩方面來著手:第一方面,引入具備專業知識的高科技人才,第二方面,對于在職推廣人員加強專業知識和素養的培訓。在培訓過程中,要結合當前的市場經濟和當地的實際情況,以市場為導向,以加強農民收入為目的,從林牧漁業、設施農業及農產品加工等領域開展工作。從農機產品的選擇、新設備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項和保養維修等多方面來進行培訓。此外,要加強推廣人員的素養,真正在農機的推廣工作中發揮個人能量,幫助農民盡快上手,提高農民的收入。

      2.3 利用農機技術探索現代化農業合作社

      新型農業合作社是現代化農業發展過程的產物,對于推進農業的現代化、產業化和持續化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推廣過程中,要深入基層,全面貫徹到農機使用的各個環節,合理調整產業規模,加快產業化調整,推動農業的專業化、規模化和集中化經營。積極引導現代農業的建設,支持農機制造企業的創新,調動從部門到個人的積極性,為現代化農業合作社的改革和發展提供參考價值。

      国产成人精品曰本亚洲79ren| 亚洲精品国产啊女成拍色拍|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 亚洲国产综合91精品麻豆|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下载|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观频|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无码| 成人婷婷网色偷偷亚洲男人的天堂 | 国产精品亚洲AV三区| 亚洲一卡2卡三卡4卡无卡下载| 亚洲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大全| 久久精品亚洲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自拍偷区亚洲国内自拍| 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亚洲最大中文字幕| 亚洲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白丝在线观看| 日本久久久久亚洲中字幕| 亚洲色精品vr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综合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中文字幕亚洲免费无线观看日本| 亚洲色av性色在线观无码|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青草影视| 亚洲真人日本在线| 久久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片|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鲁丝片| 亚洲级α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无码| 国产亚洲国产bv网站在线| 色欲色欲天天天www亚洲伊| 亚洲精品N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同|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