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精準農業特點

      精準農業特點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精準農業特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精準農業特點

      精準農業特點范文第1篇

      關鍵詞:精準農業;通信技術;應用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農業地位的提高,現代信息技術在精準農業中得到廣泛應用。現代信息技術與農業技術的有機結合一方面可以提高農作物質量,另一方面可以減少化肥對農作物的污染,從而在改變農業生產方式的同時彌補精準農業發展的不足。

      1精準農業技術體系

      現代通信技術作為現代農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精準農業中的應用主要表現在農業物聯網中的應用[1]。農業物聯網的最大特點是可以借助計算機聯動報警,其外在表現形式是利用傳感器數據采集系統將視頻、溫度、土壤有機物等的數據進行采集,以計算機網絡信息平臺繪制數據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分別繪制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間的頻數分布直觀平面圖,觀察頻數分布狀況,最終確定合適的數值和報警值,相關技術人員就可以根據事先確定好的數值和報警值在計算機中安裝聯動報警裝置。比如,農作物的生長狀況會隨著時間的長短、溫度的變化、天氣以及土壤影響農作物的質量。因此,技術人員就可以利用棚內氣候條件通過溫度傳感器向聯動報警器傳輸信息參數,向管理電腦發送農作物的實際生長情況,如果溫度過低或者溫度過高就會導致農作物面臨死亡的危機。一旦觸發報警裝置農作物技術人員就可以在計算機界面上調整棚內溫度,無需工作人員在現象進行溫度控制,不僅可以節約成本,還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在這一過程中涉及的技術包括定位技術、傳感技術、遙感遙測技術、數據庫技術、無線通信技術等,這些技術組成了精準農業的技術體系。

      2精準農業對無線通信技術的要求

      現階段無線傳輸標準和方式主要包括:IrDA、WiFi、Bluetooth、Zig-Bee等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及GPS、衛星遙感等遠距離無線通信技術。由于精準農業自身的特點,其對通信技術有一定的要求。主要歸納為以下幾點:其一,實時性。可以在規定時間內接受到需要的信息和數據資料,但是這些信息和數據資料并不是連續不間斷地傳輸,而是非連續性。其二,相互性。所謂相互性是指節點之間可相互交換數據。其三,可使用語音業務。其四,集成節點。無論是采集數據資料還是實時監控,都可以在無線通信領域中得以實現。其五,拓撲結構。采用樹樁網絡,增加采集點。綜合以上技術和要求,可以在無線通信領域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精準農業的優點和缺點。

      3無線通信技術在精準農業中的應用

      3.1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

      1)所謂IrDA通信技術是指借助紅外線在計算機系統中展開點與點的數據傳輸活動。這種無線通信技術具有成本低、安全指數高等特點,但是IrDA是一種視距傳輸,如果在數據傳輸過程中沒有校對設備或者通信設備沒有對準的話,就會數據傳輸的安全性。另外,這種技術具有局限性,即只能在相互通信的兩臺設備之間展開數據傳輸活動,不利于在大型農業中的推廣與運用。

      2)WiFi)無線通信技術。這種技術是以太網的一種無線擴展,能以最高約11Mbps的速度接入WEB。該技術具有覆蓋范圍廣、速度快等特點,但是其安裝過程較為復雜、成本較高。3)藍牙通信技術。該技術的數據傳輸頻段為全球通用的2.4GHzISM頻段。能夠在規定的傳輸時間內提高傳輸速度,實現雙贏。但是這種技術與WiFi無線通信技術一樣,其運輸成本較高,且在數據傳輸過程中容易被其他信號干擾。4)ZigBee無線通信技術。該技術的傳輸頻率為2.4GHzISM頻段,數據速率為20~250Kbit/s,最大傳輸距離為75m[2]。這種技術具有成本低、性能高和低功耗等特點,但是其數據傳輸速度較低。

      3.2遠距離無線通信技術

      遠距離無線通信技術主要把包括GPRS網絡系統和衛星遙感技術。

      1)GPRS技術屬于移動通信技術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無論是在數據傳輸方面還是在技術處理方面,都具有明顯的優勢[3]。①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現代信息技術發展腳步的加快,目前,GPRS技術是現有GSM網絡系統(3G)向移動通信(4G)演變,并在不斷調整和優化網絡結構中加快了信號覆蓋速度和數據運行速度。其網絡覆蓋信號基本不存在“盲區”這一說。②理論數據傳輸速率可高達171Kbps。如果將GSM技術進行綜合改造,可以為社會提供384Kbps帶寬的廣域數據通信服務。③登錄時間短。由于GSM技術具有速度快、傳輸效率高、等待接入時間短等優勢,在精準農業中得到廣泛推廣與應用。根據實踐表明,在接入網絡到登錄成功所花費的時間不超過兩秒。除此之外,該技術還具有實時提供在線功能。用戶可以在第一次登陸之后通過記住登陸密碼功能節約下一次登陸時間,且長期在線,不會被迫下線。這樣不僅可以為用戶提供便利,還可以促使網絡管理更加簡單、快捷。該技術的運行模式主要是根據流量計費為主,無論是用戶接受資料或者發送數據包,都是根據數據包的數量和占用資源的流量計費。根據實踐表明,GPRS的上述優點特點一般適用于間歇性、突發性、頻率性、小流量的數據傳輸。與此同時,改技術也使用與大流量的數據傳輸,尤其適用于現代精準農業領域。全球導航衛星體系是我國農業生產中應用最為普遍的一個系統,我國現代化農場中大部分安裝了GPS系統的聯合收割機。聯合收割機作為作業機械中的一種,不僅可以促使GPS精準定位的實現,還可以幫助農業生產者快速有效地計算出農作物的產量數據,農場主根據有效完整的產量數據利用計算機加工、分析、整理數據信息,從而在計算機中呈現出一幅彩色的圖形,為構建農業信息化技術提供理論基礎,最終達到農業生產的自動化、信息化的目的[4]。

      2)衛星遙感技術。該技術主要是通過衛星的傳感器測得目標物體的信息數據,再通過處理系統對所獲得的目標信息數據進行分析、判讀,識別改目標的通信技術。換而言之,遙感技術主要依托于超高的分辨率傳感器對目標實現探測的目的。利用遙感技術對不同的農作物生長期實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監控,目的是為了避免農作物“被蟲吃”的現象。傳感器、指揮體系、載體是組成遙感技術的三大成分,指揮體系、傳感器、載體與GPS系統的組合可以提升農機技術水平,不僅可以確保遙感技術數據的精確度,還可以降低農作物遭受自然災害破壞的影響[5]。該技術覆蓋的信息量較大、處理信息數據的速度快、分辨率高,因此將其引入精準農業領域,可以提高收集相關信息數據的速度以及數據信息的精確性和完整性。

      4結束語

      精準農業的發展需要科學技術作為支撐,促使精準農業向現代高科技農業方向發展。縱觀我國的農機技術水平還不夠成熟,還需要國家加大對信息化農業技術的投入力度,相關技術要利用遠程技術加強對農作物的有效檢測,為促進農機新技術的發展提供技術和理論基礎,最終實現信息技術在精準農業中的推廣。

      作者:肖維 張闊 單位:西北民族大學

      參考文獻:

      [1]李晉,楚栓成.淺談幾種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在精確農業中的應用前景[J].電子世界,2013(11):78-79.

      [2]姜立明,莊衛東.ZigBee/GPRS技術在精準農業中的應用研究[J].農機化研究,2014,36(4):179-182.

      [3]史國濱.GPS和GIS技術在精準農業監控系統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湖北農業科學,2011,50(10):1948-1950.

      精準農業特點范文第2篇

      關鍵詞:精準農業;科技創新;制約因素;對策;山東

      中圖分類號:S127文獻標識號:A文章編號:1001-4942(2017)03-0143-05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of precision agriculture at home and abroad, the common restriction factors in the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precision agriculture in China and the main problems i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precision agriculture in Shandong Province were found out. The key direc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precision agriculture in Shandong was cleared, and the relate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KeywordsPrecision agricultur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Restriction factors; Countermeasures; Shandong

      山東是農業大省,糧食產量全國第三,蔬菜、水果、畜產品和水產品產量全國第一,但存在大而不強、多而不優、快而不穩的問題。通過精準農業科技示范工程,在山東優勢農業領域打造一批精準農業綠色發展模式,實現種、肥、水、藥等生產要素的高效利用,減少浪費、提高效益、保護環境,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是山東省現代農業發展的內在需求。

      本項目從山東農業實際出發,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圍繞山東精準農業發展的重大需求,以資源環境約束問題為導向,以實現農業生產全過程精準化管理為目標,按照關鍵技術突破、服務一體化設計[1],充分利用國家農村農業信息化示范省建設成果,廣泛吸納國內外先進成熟經驗,以切實服務山東區域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為重點,發揮專家咨詢和政府引領作用,有效聚集創新要素和資源,研究提出精準農業科技創新的對策,促進山東農業的轉型升級和現代農業的發展。

      1精準農業的內涵與發展概況

      1.1精準農業的涵義

      精準農業作為傳統“精耕細作”農業的現代延伸,是科學合理利用農業資源、提高農作物產量和品質、降低生產成本、解決改善生態環境及促進經濟和環境協調發展的典范[2]。

      精準農業是由信息技術支持的根據空間變異,定位、定時、定量地實施一整套現代化農事操作技術與管理的系統[3]。實施精準農業就是要確保我國農產品總量、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改善農產品品質、解決資源缺乏且利用率低及環境污染等問題的有效方式[4]。

      1.2國外精準農業研究與應用概況

      20世紀90年代精準農業首先在美國、加拿大進行產業化實施,目前部分精準農業技術和裝備已經成熟,但還沒有形成系統,仍然處在研究發展階段[5]。

      美國最早將3S技術應用于精準作業、農情監測等方面。據統計,美國有近16萬個年收入25萬美元以上的大規模農場,其中60%~70%采用精準農業技術,提高產量、降低成本[6]。在GPS產業化方面,幾家大規模農機制造商成功推出綁定GPS系統的精準農機,并提供精準作業服務。

      加拿大多年碇鋁τ諞勞GPS系統開展精準耕作,提倡民間資本進入導航產業,鼓勵企業將GPS技術用于精準農業領域,參與導航基礎設施建設,并由政府購買企業的導航定位、數據挖掘等增值服務。

      法國不斷探索將衛星應用技術推廣到農業生產中,開展精準農業,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在精準作業方面,通過引進基于GPS的大型農機、自動導航駕駛儀等設備,農業機械精準作業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逐步實現了變量施肥、變量施藥、變量灌溉等精準作業。

      韓國注重農業衛星應用技術的實效性和產業的延續性,現已形成完善的農業衛星應用體系,利用農情監測、精準作業等手段實現農業增產、穩產,并通過商業化運營開展數據增值業務,政府和民間資本共同注資建立精準農業應用公司,向大規模農戶提供精準作業服務。在精準作業方面,基于GPS發展導航產業,實現農田精細耕作。

      1.3國內精準農業研究與應用現狀

      我國精準農業研究始于20世紀90年代[7]。1999年,黑龍江農墾總局從美國凱斯公司購買了20臺2366軸流谷物收獲機,并在其中1臺上安裝了精準農業系統,標志著精準農業在我國實施的開始。此后,北京、陜西、黑龍江、新疆、內蒙古等地相繼建起了一批具有一定規模的試驗區[8],如北京小湯山精準農業開發園區。目前,國家“863計劃”已在全國20個省市開展了“智能化農業信息技術應用示范工程”。但從總體上看,我國的精準農業仍處于試驗示范和孕育發展階段[9],目前還存在技術支持不足、信息收集系統不全、專家系統未完善等問題,特別是高精度農業機械精密控制系統產品長期依賴國外產品,成本投入過高,嚴重影響了我國精準農業的發展。

      1.4山東省精準農業技術研究與應用情況

      《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后,山東把農業精準作業與信息化作為農業領域科技發展的優先主題[10],列入省科技支撐計劃、星火計劃、農轉資金、國際科技合作專項及科研院所技術開發研究專項等計劃的支持,以建設智慧農業為目標,依托數字農業技術、精準作業技術、物聯網技術、農村信息服務技術等,研發了一批核心關鍵技術產品,有利地推動了農業生產的智能化、管理數據化、服務在線化,在引領和支撐山東現代農業發展上發揮了重大作用;利用多種方式構建“官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協作機制,通過政策引導、產業化推動、人才培養、研究創新以及示范帶動[11],有力地推動了山東精準農業的發展。

      近年來,山東省結合國家示范省建設,圍繞特色優勢農業產業發展需求,重點面向設施蔬菜、設施畜禽、設施水產等領域開展農業物聯網、精準農業等規模化示范應用,重點在1 000多個設施蔬菜大棚、300萬平方米水產養殖場和200多個規模化設施豬、牛、雞養殖場推廣應用物聯網和精準農業生產技術,實現了生產現場的信息采集、無線傳輸、智能處理、智能控制,生產效率有了明顯提升,示范和輻射帶動作用明顯。

      2精準農業發展及其科技創新存在的主要問題2.1制約我國精準農業發展的共性因素

      2.1.1成本因素精準農業機構實施的做法在農場產生額外的費用被認為是過度消費,尤其是在以家庭為單位的生產模式和在產品價格比較低時。

      2.1.2農藝障礙因素早期的精準農業應用某些謹慎和有效率的方法如產量映射擴展法、選站點的具體做法,包括作物營養和精確農業信息系統等,在大多數情況下精準農業的快速發展受益于改良土壤和投入管理,使得作物產量、品質和銷售業務顯著提升。但精準農業目前仍處于農藝學嬰兒期[6],存在重大障礙。

      2.1.3技術障礙國外對于先進農業技術設備的壟斷,國內農業科技的落后,研發能力的不足,致使我國精準農業技術裝備大量依靠進口,專用肥料和作物品種的開發也嚴重依賴進口。

      2.1.4傳統因素國外精準農業技術是針對大平原地區、大塊農田來實施,而我國復雜的地形條件,各式各樣的農田類型,農機化技術水平、土地利用率、規模化集約化程度、綜合生產力等都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相當大的差距,且大都是以農戶為單位的小塊耕作,大型智能農業機械在有些地區根本就無法實施。

      2.1.5基礎設施因素我國農業基礎相當薄弱,發展相對滯后,還達不到精準農業的相關要求。據調查,由于農田水利灌溉設施老化,現有耕地有效灌溉面積不足45%,中低產田比例高達78%[12]。此外,農村青壯年勞動力中,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占90%,而大專及以上的僅占0.6%。

      2.2制約山東省精準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一是耕地類型差異、地形條件及不同地貌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差異較大,耕地高度細碎化,農業機械化和集約化水平不高。二是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經濟效益顯現時間漫長,農民素質整體水平不高。三是信息技術和裝備對農業支撐不夠,設施裝備簡陋,特別是計算機管理不能完全配套,難以達到精準操作,專用品種及肥料的研發滯后[13]。四是經營管理水平較低,行業質量標準難以統一,產品市場定位不明確針對性不強,缺乏專門的營銷配送網絡,經濟效益不高。五是精準農業關鍵技術仍依靠國外引進,成本較高且針對性不強。山東精準化養殖走在全國前列,但大田的精準化作業與東北相差很大,智能化農機裝備少。

      2.3山東省精準農業科技創新存在的主要問題

      2.3.1創新效率與產出效益不高山東在人均課題數量、獲獎成果、技術性收入等方面與先進省市相比差距較大,在國內外有重大影響的科研成果相對較少,農業科技投入增幅有限,農業科研成果產出效率較低。

      2.3.2科研隊伍整體實力不強有重大學術影響的專家和創新團隊少,部分領域缺乏高水平學科帶頭人,高層次后備人才儲備不足。

      2.3.3相關學科發展不平衡農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之間發展不平衡,內部存在著學科研究方向不明、布局重復、傳統優勢學科弱化、新興學科發展緩慢、綜合學科不強等問題。高水平研究人才主要集中在幾個優勢學科,分布不均衡,科技推廣力量相對薄弱。

      2.3.4農業科研成果轉化機制不完善農業科研與產業有效對接的機制以及農業科技成果快速轉化的渠道還未建立;知識產權的利用、保護和管理水平還比較低,對外農業科技合作的領域層次和機制模式等需要繼續拓展和完善,科技產業開發能力需要提升。r業科技對產業發展支撐不足,對農民增收的顯示度不高。

      3支持山東省精準農業科技創新的對策建議

      結合國內外精準農業的發展趨勢及具體省情,山東省精準農業科技創新應關注以下主要方向:一是糧食作物精準種植,以各級農業科技園區為主體,結合渤海糧倉工程深度實施,重點研發精準播種、收割技術以及節水、節肥精準農業技術體系。二是自主研發與引進相結合,儲備和發展精準農業信息技術、智能設備及種肥等配套物資;因地制宜地引進以以色列、荷蘭為代表的小型工廠化精準農業和投資少、對設施要求不高的新西蘭數字農業模式,推進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三是開展農田信息和農情監測服務,通過地理網絡信息系統和基于傳感器的精確田間管理系統提供農田基本信息;利用衛星遙感監測數據進行產量預報,通過基于多源遙感數據的協同反演與監測提供基于農田尺度的關鍵農情參數,滿足農業生產管理的遠程調度和即時調整需求。

      隨著山東農村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農村土地的三權分立使土地流轉加速,農業經營規模不斷擴大,生產組織形式逐步由單家獨戶向農業合作社統一經營,精準農業技術在全省大范圍應用的時機已經基本成熟。本研究從以下幾方面提出支持山東省精準農業創新的對策建議,全面推進精準農業技術的應用和快速發展。

      3.1把握精準農業科技創新重點

      適應山東現代農業發展需求,堅持“三化兩型”,提升精準農業關鍵核心技術的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加快研發性能穩定、操作簡單、價格低廉、維護方便的適用“傻瓜”型智能裝備,逐步實現精準農業技術重點領域的自主、安全、可控。

      工程化:建設精準農業技術學科群,進行工程化技術創新,科學布局一批工程化實驗室,培育成果孵化平臺,構建“基礎研究-工程化-產業化”科技創新鏈條。

      智能化:研發適合省情的傳感器、采集器、控制器,推動傳統設施裝備的智能化改造,提高設施和裝備的智能化水平。重點進行光、溫、水、土、肥、飼料投喂、災害防治等精準管理技術研究[14]。

      機械化:以農業機械化為突破,研究適合復雜地形的大中小型智能機械,建立農業機械信息收集體系[15],提升農業生產精準化、智能化水平。

      綠色型:圍繞高效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資源綜合利用以及資源數據的采集、分析與管理等,開展相關工程化技術創新研發。

      安全型:促進農機精準作業、遙感監測、病蟲害遠程診斷、溫室環境自動監測與控制、水肥藥智能管理、精準飼喂、水體監控、餌料自動投喂等快速集成應用,構建健康栽培、生態養殖模式和標準化體系以及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

      3.2以農業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開展精準農業關鍵領域創新

      精準農業的發展要由市場定位, 并隨著市場的變化在更高層次上實現精準農業科技創新[16]。以市場為主導,面向產業需求,促進精準農業關鍵適用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一是建立以產業需求為導向的科研立項制度和機制,強化激勵機制,鼓勵科技人員通過技術入股、技術承包等形式,創辦涉農科技型企業、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等生產經營主體。二是加強關鍵技術節點的銜接研究,精準對接產銷,推進產業鏈與創新鏈的整合。三是對接產業技術支撐體系。以創新團隊、重點實驗室、試驗臺站為主構建產業技術支撐體系,實行產業配套、技術集成、市場運作相結合,建設農業產業鏈技術支撐。四是發展科技金融。完善金融資金支持精準農業科技創新的政策措施,探索社會資金投入創新的機制[17]。五是圍繞農業轉型升級,運用跨界融合、共建共享的互聯網思維,促進現代信息技術在精準農業各環節、各行業的應用。

      3.3加強政策引導,完善創新管理

      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強化精準農業科技創新與服務,促進科技成果轉化[18];持續投入、技術進步、人才儲備是精準農業科技創新的不竭動力。要加強協同創新,推進產學研、農科教緊密結合,探索科研與創新并重、創新創業一體化的科技創新管理機制,引導科技人員圍繞精準農業創新體系建設開展科學研究、技術創新和市場應用。以科企聯合研發為抓手,企業和團隊相互融合,搭建科技創業孵化服務和技術交易等平臺,加快培育領軍人才、專業人才和創新團隊,提高科研效率和效果。

      3.4研究構建精準農業全程社會化服務體系

      工業化、城市化的發展,造成了農村大量勞動力的轉移,精準農業是未來農業發展的趨勢。圍繞“種、管、收、運、儲、加”全產業鏈,探索建立全省精準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通過科研院所、農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與政府管理的緊密結合,實現科技、推廣、培訓服務一體化,推動全省精準農業科技服務社會化。

      3.5構建精準農業科技創新體系

      為滿足農業現代化發展的要求,研究適度規模的、高度機械化、裝備智能化的精準農業技術模式,有針對性地開展精準農業科技創新,構建農機農藝相結合的精準農業標準化技術支撐體系,集成創新支撐精準農業發展的信息化、生態化、標準化關鍵技術,研發一批適合不同區域、不同對象的精準高效的農業生產智能化裝備,培育精準農業產業集群,形成一批適合山東主要糧食作物、設施蔬菜、果樹、畜禽、海洋水產等產業特點的精準農業發展模式。具體來說,一是進行農業信息精準處理與決策關鍵技術研究;二是精矢種控制技術研究;三是水肥藥精準施用技術研究;四是高效采收控制技術研究。

      3.6實施山東省精準農業科技示范工程

      以切實服務山東區域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為重點,有效聚集創新要素和資源,建立健全覆蓋全省的精準農業協作攻關體系,構建運行高效的協同創新模式。以實現農業節本增效和農田生態環境改善為目標,探索適合山東特點的精準農業發展模式和創新機制。選擇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互聯網企業等市場主體,加快主要糧食作物、設施蔬菜、果樹等精準農業技術的推廣應用,通過信息化、智能控制等技術,實現農業產前、產中、產后全產業鏈上的精準化、生態化、標準化,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參考文獻:

      [1]汪懋華.“精細農業”發展與工程技術創新[J].農業工程學報,1999(1):1-8.

      [2]聶兵.我國精準農業的實施路徑及其方向選擇[D].泰安:山東農業大學,2009.

      [3]趙國鋒.國外精準農業發展及其對中國西部地區的啟示[J].世界農業,2016(6):175-179.

      [4]徐臣善.國內外精準農業研究進展[J].德州學院學報,2013(4):82-85.

      [5]柳琪.精準農業起航[J].當代農機,2016(10):42-44.

      [6]張鈺珩,張清江,孫繁宇,等.精準農業實施方案與服務[J].衛星應用,2015(6):27-32.

      [7]董力偉.我國精準農業的發展現狀[J].數字通信世界,2014(2):52-54.

      [8]張宇.下一站,精準農業[J].農經,2013(6):46-48.

      [9]精準農業剛剛起步技術管理等方面有待提高[J].鄉村科技,2013(2):11.

      [10]武軍,謝英麗,安丙儉.我國精準農業的研究現狀與發展對策[J].山東農業科學,2013,45(9):118-121.

      [11]我國農業信息精準作業與信息化水平顯著提高[J].科技促進發展,2014(6):78-85.

      [12]扈立家,李天來.我國發展精準農業的問題及對策[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4):400-402.

      [13]肖志剛,光,么永強,等.精確農業的現狀及發展趨勢的研究[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2003,26(增刊):257-259.

      [14]張偉利,丁中文.當前農業科技創新的戰略思考與若干對策[J].山東省農業干部管理學院學報,2013(6):31-36.

      [15]信乃詮.實施農業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J].農業科技管理,2013(4):1-4,31.

      [16]黎香蘭,趙文祥,焦喜東.我國精準農業的研究應用現狀和發展對策[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02(5):1-2,4.

      精準農業特點范文第3篇

      注入式施藥由于可以直接到達植物根部土壤的深層,具有吸收快,對靶性強,污染少的特點。但技術較為復雜,使用過程中受到使用人員技術水平和使用地具體環境的相關限制。因此,在我國設施農業生產分散經營,技術人員水平普遍不高的前提下,使用設施用注入式精準變量噴藥裝置具有易于推廣普及,和實際應用密切結合的特點。因此開發熟化的設施用注入式精準變量噴藥裝置配套壓力自動反饋穩定的噴藥加壓專用泵和壓力調節裝置,具有很好的效果。

      本文介紹了一種基于單片機自動控制的設施農業用的注入式變量施藥裝置,該裝置主要的技術難點是解決精量和變量的問題。同時針對設施農業環境開發了一種設施專用的精準控制農藥噴灑控制系統。為了達到注藥量精準控制的目的,采用了單片機與L298電機驅動芯片控制技術相結合的方法,通過大量的試驗表明,利用此控制系統,可以達到農藥的定量精準注入,減少環境污染,減少農業生產中的資金投入。

      原理

      精準定量控制系統包括單片機、控制電路、液晶、鍵盤(4×4矩陣)、輸入輸出接口、防水外殼等幾部分。工作控制原理如下:系統開機初始化后,自動檢測鍵盤,用戶手動選擇大流量噴灑和小流量噴灑檔位。首先進行系統誤差因數校正,輸入需要校核的時間,單片機自動啟動施藥裝置開始工作,收集噴頭的施藥量,通過鍵盤將收集測量的校核藥量數值輸入單片機,單片機自動完成系統誤差校核。誤差校核后,系統即進入工作狀態,根據自己的需要,輸入單次注射施藥用量,通過單片機對其數據進行運算,控制電機的開啟時間,進而達到對農藥噴灑流量的控制。每次只需按下注射按鈕,即可完成精準定量注射。需要變量施藥,只需修改注藥量數值即可,其余計算和控制均由單片機自動控制完成。電源的管理是利用AD轉化芯片對電壓實時采集,一旦在工作中蓄電池電壓低于設定的運行電壓時,系統會報警,為了確保精度不受到影響,電壓過低系統會自動休眠。控制系統原理圖如圖1所示,該裝置單片機采用ATMEL公司的AT89C52單片機處理芯片,電機驅動模塊采用電機控制專有芯片L298,L298是雙H橋高壓大電流功率集成電路(圖2)。數據采集模塊采用MAX197AD轉換芯片可以實時的轉換電平的電壓量,進而有效的保證直流電機的電壓值不低于我們設定的電機工作電壓。

      軟件的設計從實際應用出發,技術上優先考慮操作的便捷性和界面的友好性,主要是利用德國KEIL公司推出的51系列單片機集成開發工具進行C語言開發。

      隨著設施農業的快速發展,食品安全日益得到重視,農藥精量投入變成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施藥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作為一種新型施藥手段,植物注入式施藥技術是一種依靠特定注射器將藥物直接注入到植物體“病灶”或利用植物內部循環可快速擴散到植物體各部分,實現快速防治病蟲害的方法。因為見效快,目標明確,對于植物病蟲害防治具有非常好的效果。蔣建科(2001年)針對西北農業大學的無公害農藥研究介紹了一種給槐樹根部直接注射低濃度藥液,快速殺滅害蟲的裝置,效果非常明顯。該裝置采用根部鉆孔,將特定施藥裝置插入孔中藥液自動緩慢釋放,依靠樹木自流作用擴散樹木全身。土壤注入式施藥是將液體直接輸送進植物根部附近土壤里。原理是利用噴霧器的壓力,將針頭和針桿的前部直接插入作物根系附近的土壤中,能充分發揮農藥的藥效,且不燒根,土壤不板結,提高工作效率。直接將藥液注入土壤中,可以避免藥液在空氣中懸浮和漂移,滿足設施農業低濃度、不增加濕度的施藥要求,針對設施農業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注入式施藥由于可以直接到達植物根部土壤的深層,具有吸收快,對靶性強,污染少的特點。但技術較為復雜,使用過程中受到使用人員技術水平和使用地具體環境的相關限制。因此,在我國設施農業生產分散經營,技術人員水平普遍不高的前提下,使用設施用注入式精準變量噴藥裝置具有易于推廣普及,和實際應用密切結合的特點。因此開發熟化的設施用注入式精準變量噴藥裝置配套壓力自動反饋穩定的噴藥加壓專用泵和壓力調節裝置,具有很好的效果。

      本文介紹了一種基于單片機自動控制的設施農業用的注入式變量施藥裝置,該裝置主要的技術難點是解決精量和變量的問題。同時針對設施農業環境開發了一種設施專用的精準控制農藥噴灑控制系統。為了達到注藥量精準控制的目的,采用了單片機與L298電機驅動芯片控制技術相結合的方法,通過大量的試驗表明,利用此控制系統,可以達到農藥的定量精準注入,減少環境污染,減少農業生產中的資金投入。

      原理

      精準定量控制系統包括單片機、控制電路、液晶、鍵盤(4×4矩陣)、輸入輸出接口、防水外殼等幾部分。工作控制原理如下:系統開機初始化后,自動檢測鍵盤,用戶手動選擇大流量噴灑和小流量噴灑檔位。首先進行系統誤差因數校正,輸入需要校核的時間,單片機自動啟動施藥裝置開始工作,收集噴頭的施藥量,通過鍵盤將收集測量的校核藥量數值輸入單片機,單片機自動完成系統誤差校核。誤差校核后,系統即進入工作狀態,根據自己的需要,輸入單次注射施藥用量,通過單片機對其數據進行運算,控制電機的開啟時間,進而達到對農藥噴灑流量的控制。每次只需按下注射按鈕,即可完成精準定量注射。需要變量施藥,只需修改注藥量數值即可,其余計算和控制均由單片機自動控制完成。電源的管理是利用AD轉化芯片對電壓實時采集,一旦在工作中蓄電池電壓低于設定的運行電壓時,系統會報警,為了確保精度不受到影響,電壓過低系統會自動休眠。控制系統原理圖如圖1所示,該裝置單片機采用ATMEL公司的AT89C52單片機處理芯片,電機驅動模塊采用電機控制專有芯片L298,L298是雙H橋高壓大電流功率集成電路(圖2)。數據采集模塊采用MAX197AD轉換芯片可以實時的轉換電平的電壓量,進而有效的保證直流電機的電壓值不低于我們設定的電機工作電壓。

      軟件的設計從實際應用出發,技術上優先考慮操作的便捷性和界面的友好性,主要是利用德國KEIL公司推出的51系列單片機集成開發工具進行C語言開發。

      應用

      針對京郊溫室需求開發的背負注入式變量施藥系統,可單人操作完成設施土壤注藥作業,具有工作效率高,作業靈活的特點。背負式注入式變量施藥系統平臺,集成了注藥量精量控制技術、土壤注入技術,采用內置電池驅動加壓泵的方式,壓力自動檢測控制,能根據工作中壓力系統的壓力變化自動加壓,保持穩定的壓力。工作中采用間歇方式,可以通過注射噴槍的手柄開關的開關實現靈活的間歇工作。設備本身的重量為6kg,裝滿藥液為22kg,配備12V/8AH蓄電池為系統加壓提供動力。該噴藥機可有效地提高了噴霧作業的生產效率和化學農藥的利用效率。圖3為樣機實物圖。

      設施注入式噴藥機可以背負在溫室中快速移動。精量控制器(圖4)安裝在背負噴藥機的下方底座上,在藥桶下方,結構比較緊湊。方便使用。噴藥設定好后,每次注射頭插入到一個作物根部,只需要將固定在噴槍把手旁的噴藥觸發器按下(圖5),即可完成一次定量噴藥。

      注入器和噴藥機的連接采用銅制快速接頭連接(圖6),可以使得噴槍易于拆卸攜帶,同時可以在作業時,可以自由轉動藥管,避免因為藥管纏繞引起操作不方便。

      土壤注入槍有兩個出藥孔,可同時將藥液注入到植物根部的兩側,通過土壤滲透作用,環繞在植物根部,更好的起到藥液擴散的要求(圖7)。根部設有藥液第三層過濾器,防止土壤由于藥液沖蝕倒流進入噴槍堵塞出藥口。噴槍采用3/8銅制快速接頭,噴槍可以快速連接在噴藥機上。設置了外置的觸發式脈沖出發器開關,每次注入時,噴槍上輕按觸發開關,即可完成藥量精準注入。

      按照系統軟件的設計流程,進行試驗設計,通過系統的壓力自動恒定調節,分別在三種不同恒定壓力條件下,測試施藥量的控制精度。在小湯山國家精準農業試驗基地的目光溫室中對樣機進行了試驗,對比試驗檢驗樣機的作業效果和性能。

      系統單次施藥量分別為200mL、400mL、800mL、2000mL、3000mL、4000mL時,在自動恒定壓力0.14 MPa時,藥量控制誤差分別是0.3%、3.5%、3.7%、0.7%、1.7%、0.4%:當自動恒定壓力增大50%(0.2 M Pa),系統精準定量控制的誤差分別為8.8%、9.5%、7.7%、7.1%、6.6%、8%;當自動恒定壓力增大一倍(0.28 MPa),系統精準定量控制的誤差分別為9.8%、10%、9.7%、9.2%、12.3%、10.9%。

      我們通過對試驗數據的分析根據一元線性回歸模型的統計檢驗,已知有一組樣本觀測值(Ti,Y)其中i=1,2,3…n,得到如下樣本回歸直線。

      根據上面的試驗數據可以得到低速模式下a=0.88,b=0.24;中速模式下a=2.87,b=22.24:高速模式下a=3.14,b=25.02;該值可代入控制算法中用來修正軟件。

      結論

      經過完善的設施農業用注入式變量施藥裝置,經過了北京市農業機械試驗鑒定推廣站的溫室現場檢驗,能夠滿足最大深度20cm的土壤注入施藥。實際推廣中該設施用注入式精準變量噴藥裝置配套免維護蓄電池,很好的實現了農藥的精準化注入,實際作業在單次注藥100mL作業時,系統作業誤差在1.8%之內,作業效率3個溫室(1.5畝≈0.1公頃)/h以上,能夠滿足實際的生產需要。

      應用

      針對京郊溫室需求開發的背負注入式變量施藥系統,可單人操作完成設施土壤注藥作業,具有工作效率高,作業靈活的特點。背負式注入式變量施藥系統平臺,集成了注藥量精量控制技術、土壤注入技術,采用內置電池驅動加壓泵的方式,壓力自動檢測控制,能根據工作中壓力系統的壓力變化自動加壓,保持穩定的壓力。工作中采用間歇方式,可以通過注射噴槍的手柄開關的開關實現靈活的間歇工作。設備本身的重量為6kg,裝滿藥液為22kg,配備12V/8AH蓄電池為系統加壓提供動力。該噴藥機可有效地提高了噴霧作業的生產效率和化學農藥的利用效率。圖3為樣機實物圖。

      設施注入式噴藥機可以背負在溫室中快速移動。精量控制器(圖4)安裝在背負噴藥機的下方底座上,在藥桶下方,結構比較緊湊。方便使用。噴藥設定好后,每次注射頭插入到一個作物根部,只需要將固定在噴槍把手旁的噴藥觸發器按下(圖5),即可完成一次定量噴藥。

      注入器和噴藥機的連接采用銅制快速接頭連接(圖6),可以使得噴槍易于拆卸攜帶,同時可以在作業時,可以自由轉動藥管,避免因為藥管纏繞引起操作不方便。

      土壤注入槍有兩個出藥孔,可同時將藥液注入到植物根部的兩側,通過土壤滲透作用,環繞在植物根部,更好的起到藥液擴散的要求(圖7)。根部設有藥液第三層過濾器,防止土壤由于藥液沖蝕倒流進入噴槍堵塞出藥口。噴槍采用3/8銅制快速接頭,噴槍可以快速連接在噴藥機上。設置了外置的觸發式脈沖出發器開關,每次注入時,噴槍上輕按觸發開關,即可完成藥量精準注入。

      按照系統軟件的設計流程,進行試驗設計,通過系統的壓力自動恒定調節,分別在三種不同恒定壓力條件下,測試施藥量的控制精度。在小湯山國家精準農業試驗基地的目光溫室中對樣機進行了試驗,對比試驗檢驗樣機的作業效果和性能。

      系統單次施藥量分別為200mL、400mL、800mL、2000mL、3000mL、4000mL時,在自動恒定壓力0.14 MPa時,藥量控制誤差分別是0.3%、3.5%、3.7%、0.7%、1.7%、0.4%:當自動恒定壓力增大50%(0.2 M Pa),系統精準定量控制的誤差分別為8.8%、9.5%、7.7%、7.1%、6.6%、8%;當自動恒定壓力增大一倍(0.28 MPa),系統精準定量控制的誤差分別為9.8%、10%、9.7%、9.2%、12.3%、10.9%。

      我們通過對試驗數據的分析根據一元線性回歸模型的統計檢驗,已知有一組樣本觀測值(Ti,Y)其中i=1,2,3…n,得到如下樣本回歸直線。

      根據上面的試驗數據可以得到低速模式下a=0.88,b=0.24;中速模式下a=2.87,b=22.24:高速模式下a=3.14,b=25.02;該值可代入控制算法中用來修正軟件。

      精準農業特點范文第4篇

      關鍵詞:農業信息化;獲取方式;農業大數據;環境監測

      農業經濟是我國國民經濟重要組成,農業發展會對社會發展產生直接影響,因此國內一直極為重視農業發展,并開始將多種科學技術運用到了農業領域之中,在這種背景下農業大數據價值開始凸顯。但由于農業大數據存在著結構較為復雜且形式變化多元等方面的特征,導致處理難度相對較大,因此為對大數據進行準確獲取與合理運用,首先應對“農業大數據”概念進行明確,以便大數據后續工作的順利開展。

      1農業大數據

      所謂農業大數據,就是指大數據理念與技術等,在農業領域中的實踐與運用。數據中融合了農業季節性以及地域性等方面的特征,并在融合與轉化過程中,逐漸形成類型多樣以及來源廣泛等特有特征,直接加大了數據分析與處理的難度。數據包含農業領域多個環節,像育種、耕地以及播種等,都會產生一定量的數據,相關人員需要跨業務、跨行業對數據進行收集與分析,以保證數據可視化效果。按照產業鏈條而言,國內農業大數據目前集中在農業管理、環境、資源以及生產等領域,其中環境與自然資源,以氣象資源以及水資源等數據為主;生產數據則以養殖業與種植業生產數據為主;而市場數據,不僅包含市場信息與價格,同時生產資料以及供求信息等內容也涵蓋在其中。事實上,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農業數據管理,能夠成功推動國內農業信息化步伐,能夠通過將大數據技術和其他農業領域技術有機結合在一起,可以為農企業發展與農業科研等相關工作,提供新思路與精準數據,這對于我國農業發展而言,極為有利,可以有效消除農業信息化發展中所面臨的瓶頸問題。

      2農業大數據獲取

      在對大數據進行獲取時,有關人員需要對農業大數據特征進行深入研究,并要以此為依托,逐漸探索出適合的數據獲取方式,以保證最終數據獲取質量。在進行數據獲取過程中,相關人員應按照數據類型,采取相應的收集手段。(1)在對農業生產環境數據進行獲取過程中,可以利用傳感網以及智能傳感器等技術,對動植物生長相關因素,向空氣污染程度以及土壤溫濕度等進行監測與收集。隨著傳感器基礎以及其他檢測技術的不斷創新與升級,目前農業環境數據檢測精準度以得到切實提升,而傳感器終端成本費用卻在逐漸減少,該數據收集方式發展前景較為理想。(2)在對變量信息進行采集過程中,要對農田內土壤含水量以及作物病蟲害等動態化信息進行實時監控,一般會通過非接觸式遙感技術或接觸式傳感技術等,對信息進行獲取。由于變量信息主要是為農業精準化工作進行服務的,要保證信息的精準性與實時性,以保證變量信息收集質量,確保可以為精準化農業生產做出準確指導,進而為各種精準化農業種植手段開展打下堅實基礎。(3)“生命信息智能感知”指的是,對動植物活動以及生長等規律進行感知的指標數據,向動物運動軌跡以及植物生理信息等,都屬于該感知范疇。目前較為常用的感知技術主要包括機器視覺技術以及熱紅外技術、光譜技術等,這一指標能夠改善以往過度依賴人工檢測數據獲取的弊端,感知結果更加準確、智能,能夠將動植物自身情況以數據化形式展現出來,以便相關人員對檢測對象進行監測與管理。(4)在對市場經濟數據進行收集過程中,要對產品生產成本、生產以及進出口實際情況等內容實施動態化采集。由于數據獲得過程需要涉及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流通以及農產品價格等內容,動態性以及突發性特點較為突出,所以數據收集流程也相對較為復雜,需要將專業群體、智能終端以及通信網絡等內容組合在一起,而隨著移動信息技術的不斷完善,該類型數據采集也開始轉向智能終端,4G基層農技推廣平臺就是典型的市場經濟數據收集方式。(5)網絡數據抓取模式,是指通過對網絡數據抓取技術,像“爬蟲”等技術的運用,完成對博客、網站以及論壇等涉農數據的提取,以實現對各項數據的動態化監測與定向化收集。例如運用“爬蟲技術”進行信息獲取時,能夠以每月幾十億網頁數據收集的頻率,對相關數據量進行處理,可以通過分布式的排布方式,保證該項技術數據收集質量。此種網絡數據收集模式更加符合信息化時代的特點,數據規模也相對較為龐大。

      3農業大數據利用

      (1)在農業生產中的運用。大數據在農業生產中的運用極為廣泛,其可以通過在生產現場布置傳感節點的方式,對所在地土壤化肥濃度以及環境溫濕度等內容進行監測,并完成對相應數據的采集、處理與分析,能夠從中挖據出有利信息,以幫助人員明確生產環境狀態,進而結合經濟以及持續性發展等因素,構建起智能化產業發展模型。而相關人員可以按照這一模型,進行追肥或提高土地含水量等處理,并會按照土地情況,進行科學選種、育種,實現精準化農業種植,可以真正做到精準防控病蟲害以及灌溉、施肥等處理,保證農產品生產品質與數量,以便為種植戶帶來更多客觀的經濟收益。(2)在生產環境監測中的運用。農業生產環境因素較多,整體環境監測體系屬于系統性工程,需要涉及自動化控制、農業信息獲取以及網絡通信等多項技術。通過建設環境監測系統,在進行水產養殖以及糧食作物生產過程中,相關人員可以通過對傳感器技術的運用,對養殖以及種植環境進行全面性監測,并會對監測結果進行處理,將其以數據化的方式呈現出來,以保證人員對作物生長環境營養成分以及動物生長環境狀態進行明確,以做出針對性環境改善方案。技術人員要對數據傳輸精準度以及效率等進行保證,要確保在數據綜合程度不斷增強的條件下,可以合理對大數據技術進行運用,可以對動植物展開長期性動態監管模式,進而為動植物工廠化以及集約化管理的開展做好鋪墊。(3)在食品、產品安全監測中的運用。由于農副產品安全事件頻發,導致社會極為注重農產品以及食品安全,有關部門會對產品與食品安全情況進行重點控制,所以農業大數據也會在產品與食品安全檢測中進行運用。有關部門會對食品、產品生產環境以及倉儲加工等環節進行監控,并按照所得數據與相應標準進行比照,以判定是否存在超標等不合格問題,并要就可能問題進行預警,進行展開危險源查詢以及消除等一系列處理,從而實現對產品安全性的高效管控。(4)在農情監測中的運用。實施農情監測的主要目的,與農業生產環境監測基本相同,都是通過對信息數據的收集與分析,為農業生產與管理進行服務的。相關人員可以通過建立農情檢測系統的方式,對農業數據進行合理處理,以為農業生產提供準確數據信息。在具體使用過程中,相關人員可以通過對遙感技術以及其他信息技術的使用,對農業災害以及農作物長勢等情況進行監控與分析,并會做出綜合性評定,以為農業生產進行服務與輔助。但這一監測系統不僅有著遠程監控與管理的優勢,同時還存在海量數據融合處理方面的弊端,加之農業信息數據量的不斷增加與傳感器分辨率辨識度要求不斷升高等方面訴求,都為遙感數據分析工作開展增加了難度,這也是今后技術人員需要進行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此外,在開展農情監測的同時,還需要結合歷史天氣變化情況,構建起相應的天氣變化識別模型,要利用該模式對一段時期內的天氣狀況與氣候特點進行直觀性分析,并以此為前提對將來一定時間內的天氣進行預估,從而為農業生產與管理提供正確指導。(5)在產品市場追蹤中的運用。農業大數據在市場追蹤中的運用較為明確,就是會利用對消費者購買行為、產品銷售價格以及銷售需求等數據進行調查與分析的方式,明確各農副產品在市場中的實際供求情況,進而判斷出農產品今后的價格變化情況與市場整體銷售情況等,進而準確幫助種植物與養植物,對農副產品品種進行挑選,從而更好地迎合市場需求。目前我國農業大數據發展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在進行農業產業鏈普及過程中,還是遇到了諸多阻礙,在這種情況下,想要達到理想化產品市場追蹤目標,科研人員需要不斷對各種相關技術進行創新與完善。(6)在農產品物流中的運用。國內物流行業發展極為迅猛,為農產品物流建設與發展形成了良好的助力,民眾可以足不出戶品嘗到本地以及其他地區的新鮮產品,切實對農產品銷售范圍進行拓展,這對于國內農產品市場發展而言是極為有利的。為保證農產品物流運輸質量,物流部門應對農業大數據進行合理運用,要通過對產品配送、收購以及包裝等環節數據的統計與整理,準確分析出物流各環節實際開展情況,進而完成對消費需求主體與農業主體的完美銜接,確保農產品價值可以得到切實提升。同時合理的數據分析模式,也能及時認識到物流運輸中存在的問題,科學制定出產品最優配送線路以及物流中心位置,進而實現理想化物流管理模式。

      4結語

      通過文章對農業大數據相關內容的論述,使人們對農業大數據概念、特點以及類型等內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相關部門也應認識到大數據在農業信息化發展中所起到的作用,要按照現代化農業發展特點,結合各農業數據類型,采取相應的數據采集技術,保證數據信息采集質量。同時要對大數據進行合理運用,要將其真正運用到農業生產以及環境監測等多領域之中,確保大數據價值能夠得到最大化挖掘,進而實現智能化農業生產與銷售模式,為我國農業經濟水平提升做出相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郭雷風.面向農業領域的大數據關鍵技術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16.

      [2]謝潤梅.農業大數據的獲取與利用[J].安徽農業科學,2015,(30):383-385.

      [3]王文生,郭雷風.關于我國農業大數據中心建設的設想[J]大數據,2016,(1):28-34.

      [4]李俊清,宋長青,周虎.農業大數據資產管理面臨的挑戰與思考[J].大數據,2016,(1):35-43.

      [5]汪琛德,王楠,曹丹星.農業大數據給商品交易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J].大數據,2016,(1):76-85.

      [6]王東杰,李哲,張建華,等.農業大數據共享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16,(3):1-6.

      [7]韓家琪,毛克彪,夏浪,等.基于空間數據倉庫的農業大數據研究[J].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16,(5):17-24.

      [8]李秀峰,陳守合,郭雷風.大數據時代農業信息服務的技術創新[J].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14,(4):10-15.

      精準農業特點范文第5篇

      關鍵詞:農業機械;自動化;應用途徑

      1農業機械自動化

      農業機械自動化是指在具體的農業生產過程中,為了節約生產成本和大量的人力資源,利用農業自動化機械來高效完成相關農業活動的過程。農業機械自動化,不僅節約了大量的人力和勞力資源,也減輕了農民的工作強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業生產的效率,提高了農產量。因此,要結合不同地域的綜合生產水平和技術特點,因地制宜,確定合適本地綜合發展的機械自動化設備,大力發展創新我國機械自動化發展機制。

      2農業機械自動化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2.1機械設備結構復雜價格高

      為了節省生產成本,提高農作物的生產率,實現農業生產機械自動化操作。農業機械本身結構復雜、操作繁瑣,對專業操作技術水平要求比較高,后期的維修難度較大,這就對農業機械自動化的維護和應用帶來了很大的難度。此外,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農民的知識水平不高,缺乏良好的專業技術能力,農業機械自動化發展的起步也相對比較晚。因此這就造成了機械自動化在我國的認可率不高,對機械自動化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也就導致了農業自動化機市場覆蓋不夠廣、推廣難度大和不能大批量的生產。從而生產成本相對較高,導致后期的價格也比較高,這就導致了市場的惡性循環,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農業自動化機械的整體性發展。

      2.2精準農業機械發展滯后

      目前,我國縣域機械自動化主要是針對農作物的種植和生產領域,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大大節約了生產投入成本,促進了農產量的的提高。但是,我國目前針對精準農業生產上的應用沒有得到很好的應用和普及,因為在我國農業機械自動化在精準農業的發展上缺乏明確的定位,而且也缺乏能夠保障精準農業有效生產和操作的高性能自動化設備,在精準農業的技術上還缺乏一個完善健全的參考和監管機制。因為,我國目前在精準農業機械自動化建設領域的發展還明顯滯后。

      3推進我國縣域農業機械自動化應用的途徑

      3.1拓展機械自動化范圍

      我國縣域機械自動化,主要應用于農產品加工和生產領域,同時也要積極拓展和加強其在養殖業、水產業、畜牧業等各個領域的普及和應用。針對農業生產環節上,除了進一步優化其在傳統種植生產和收割等各個程序中的機械自動化應用技術,也要進一步拓展并加強其在儲藏、運輸、植保、烘干、澆灌等多個程序中的普及和應用水平。只有拓展更多的農業機械自動化應用渠道,全面加強農業機械自動化建設和創新發展,才能初步保障我國機械自動化發展方向。

      3.2逐步推進機械自動化建設

      機械自動化建設是我國農業綜合發展的根本性任務,然而機械自動化的逐步創新和發展,是一個長期而漫長的過程。在自動化建設進程中,要根據縣域本地的優勢和生產水平和技術特點因地制宜,逐步系統化的加強機械自動化建設。在具體的建設進程中,要本著節約能源的基本宗旨,根據具體的生產水平和技術特點,選擇合適的機械自動規劃創新發展模式,選購機械自動化設備。

      3.3促進農業機械自動化創新

      要改善我國機械自動化現狀,應該:①逐步健全優化我國機械自動化發展體制,為我國農業生產提供科學現代化的基礎保障;②在此基礎上,強化我國縣域農業機械的創新力度,不斷優化機械自動化知識結構,引進國外先進的機械自動化經驗,進一步強化機械自動化核心技術的發展創新工作,加強機械智能化和功能化建設,為我國農產業的規模化、產業化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和科學保障;③要進一步加強我國縣域機械自動化內部體制的優化和結構創新,緊密結合市場行情,強化與高新技術產業、制造業、科研行業的合作和交流。針對我國縣域機械自動化發展現狀中存在的問題,發展我國縣域機械自動化發展機制的優化和創新,為縣域機械自動化領域的整體性發展和普及,提供科學的基礎保障。

      3.4加強專業技術教育

      在推進我國縣域農業機械自動化建設中,需要:①從根本上提高農民的機械自動化意識,利用各種渠道對農民進行機械專業技能的教育,加強農民的文化水平和機械自動化專業知識,強化機械自動化在農民心中的重要地位,使機械自動化在我國農村獲得比較大的推廣和應用普及;②加強機械自動化專業人員的培養工作,充分結合現有教育資源強化對機械自動化專業人才的后期培養,打造一支具有專業技術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專業管理人才;③優化內部管理結構,不斷更新機械自動化知識結構,創建一支優質專業的農業機械管理班子。

      4結束語

      隨著農業綜合水平的快速發展,我國縣域農業機械自動化領域,獲得了很大的普及,并且成為促進農業生產效率、提高我國農產量的重要方式。縣域農業的整體發展作為我國農業經濟中的中流砥柱,它的農業機械自動化程度對于我國農業機械自動化行業的綜合發展方向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不卡在线| 亚洲另类图片另类电影|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青青| 久久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亚洲乱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丝袜| 亚洲精品国产专区91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二本|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亚洲成AV人片久久| 亚洲国产综合久久天堂| 色婷婷亚洲十月十月色天| 亚洲AV无码资源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国产丝袜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久久九|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亚洲精品成人av在线| 亚洲国产小视频精品久久久三级|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漫画|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绿色| 亚洲中文无码线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你懂的在线观看| 欧美色欧美亚洲另类二区| 亚洲精品国产电影午夜|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AV无码久久| 亚洲宅男永久在线| 久久久久亚洲AV综合波多野结衣|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伊人蜜桃 | 亚洲另类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国产亚洲AV麻豆| 国产99在线|亚洲| 久久国产亚洲高清观看|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亚洲视频1 | 亚洲人成综合网站7777香蕉| 久久精品视频亚洲|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影院网站| 狠狠色香婷婷久久亚洲精品|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