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

      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

      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范文第1篇

      關鍵詞:野生動植物;保護與開發;關系協調

      野生動植物在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為了促進我國生態平衡,必須合理保護與正確開發利用野生動植物資源。

      1.野生動植物保護與開發的基本關系

      1.1野生動物與人工馴養之間的關系

      野生動物主要指處于自然生存狀態下,未經過人工馴養的動物。野生動物主要可以分為瀕危動物、有益野生動物和經濟野生動物3個類別。野生動物被人工馴養首先有其法律上的允許性,例如,經過人工馴養的野雞從法律上來講不屬于野生動物范疇。其次,我國畜牧業的發展從根本上說是對野生動物進行馴養繁殖的產業。第三,我國目前鼓勵人民群眾對經濟類的野生動物進行馴養,有效開發利用野生動物資源。第四,國家鼓勵對野生動物進行馴養的同時,嚴格明確了對瀕危野生動物的保護原則,制定并實施了極為細致的保護措施,對破壞野生動物行為給予嚴厲打擊。

      1.2保護野生植物穩定性與開發的關系

      首先,野生植物正以一種可再生的資源進入人們的視野,其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更加突出。其次,野生植物資源有著不可替代性,某些綠色食品、花卉樹木等野生植物資源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第三,維護野生植物資源的多樣性是國家的重要政策,利用野生植物資源應以保護性開發為基本原則和前提。第四,目前我國正通過采用高科技手段對野生植物資源進行研究和開發利用。

      2.野生動植物保護與開發的主要原則

      2.1保護中開發原則

      首先,應對即將滅絕的野生動植物資源進行必要而充分的保護,避免因保護方式的錯誤而帶來物種的滅絕或基因的喪失。其次,在開發利用野生動植物資源時,必須以保護為前提,切實保證對資源的合理不過度開發,在發揮野生動植物資源經濟價值的同時,更好地滿足野生動植物資源的生態穩定需要。

      2.2可持續發展原則

      野生動植物始終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之一,野生動物資源與土地、水、礦藏等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特別是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當下,野生動植物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也變得越來越重要和更加具有可行性。首先,野生動植物資源雖然可再生,但不是無窮的,野生動植物資源中的大部分都不可用其它物質代替。其次,應盡量避免人類經濟活動對野生動植物生態空間的破壞,在人類的開發中要注重對野生動植物的保護。第三,應不斷繁榮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文化,從而維護動植物的多樣性特征。

      3.有效保o開發野生動植物資源措施

      3.1建立完善的監測體系

      我國至今沒有全面掌握我國境內的野生動物資源信息,還沒有建立全覆蓋的監控體系,只能到對重點區域進行監控,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野生動植物保護與開發的效率。為了進一步探明我國野生動植物資源的總體儲量,制定科學有效的發展規劃,必需建立完善的野生動植物資源監控體系。首先,加強各省重點區域的監控,做到進一步探明全國天然林、天然牧場、森林公園的野生動植物資源的具體情況。其次,積極提高監測技術水平,加強科技投入,采用當前先進的衛星監控方式進行必要監控。第三,對野生動植物的生存空間、棲息地環境的變化進行及時監控。

      3.2加強必要的宏觀管理

      雖然我國幅員遼闊,但我國野生動植物資源的總量并不十分豐富,再加上歷史存在的過度使用問題以及自然環境的破壞,導致我國有限的野生動植物資源的浪費和破壞現象嚴重,有不少動植物正面臨著瀕危滅絕的風險。為了保護好有限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必須進一步加強宏觀管理。首先,堅決嚴厲打擊盜捕盜采行為,從嚴懲處不法犯罪分子。其次,對瀕危野生動植物實施重點保護,加快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力度。第三,促進野生動物的馴養繁育和科技種植野生植物產業的發展,適當給予相關企業創設優惠政策,不斷提高企業的技術水平。

      3.3優化動植物產業結構

      首先,應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建立一批上檔次、上規模的大型企業,進快促進我國野生動植物資源的集約化生產。其次,盡快關停一批設備傳統陳舊、以消耗野生動植物資源為主的企業,使經濟效益低下的加工企業逐步退出野生動植物資源的開發行列,或是采用關停并轉模式,不斷對企業的水平進行升級換代。

      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范文第2篇

      (洛陽師范學院商學院,河南 洛陽 471022)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加入WTO以后我國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面臨著一些新的挑戰,存在的各種問題越來越突出,而當前主要管理部門的相關管理制度已經無法適應其發展要求。需要通過改進和完善我國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和履約工作,抓緊改進審批管理,完善貿易許可證管理制度,加強監督和制約機制的建立和完善,加強管理隊伍和執法隊伍建設等來解決其存在問題。因此,下面我將以河南為例對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現狀問題及對策進行淺析。

      With the growth of China’s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especially the import and export of wildlife management faces with some new challenges after joining the WTO,a variety of problems more prominent,and the related management system is currently the main administration has been unable to adapt their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Need to improve and refine the import and export of wildlife management and compliance work,pay close attention to improving the approval of management,improve the business license management system,strengthen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supervision and restriction mechanism,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team and the law enforcement team building to solve their presence issue.So,here I will be an example of Henan Import and Export Situation of Wild Fauna and Flora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analysis.

      關鍵詞 :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存在問題;對策措施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0-8772(2014)34-0114-02

      收稿日期:2014-09-22

      作者簡介:田貝貝(1993-),女,漢,河南省濮陽市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進出口野生動植物管理。指導教師:董媚講師。

      一、我國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現狀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現代人類生存對野生動植物的依賴程度下降。但是,野生動植物作為藥材、食品、裝飾品、狩獵紀念品、工藝品、毛皮羽制品、寵物的需求卻在增加。野生動植物通過合法的、非法的渠道在國內外市場上貿易。

      (一)我國建立瀕管辦對野生動植物進出口進行保護。國際間的貿易促進了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促進了世界經濟的一體化。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成立,標志全球正在初步形成一個開放的、關稅統一的市場。與此同時,越來越多野生動植物卻成為被管制的國際貿易對象。我國1981年正式簽署了CITES公約,并建立了CITES公約中國管理機構--“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動植物物種進出口管理辦公室(簡稱國家瀕管辦)”,授權中國科學院設立CITES公約中國科學機構--“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簡稱國家瀕科委)”。國家瀕管辦、國家瀕科委在保證野生動植物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前提下,管制那些由于大規模開發和國際貿易而導致“經濟滅絕”的物種。但是,對于野生動植物的合法貿易的管理,目前,其生產、流通、消費環節分別由不同的部門管理,有些環節如,其生產、銷售、加工環節的衛生監督和檢疫環節還是一個盲區。

      (二)近年來我國野生動植物進出口貿易狀況。2004年全國已建立野生動物拯救繁育基地250多處,野生植物種質資源保育或基因保存中心400多處,使200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上千種野生植物建立了穩定的人工種群。全國經濟類野生動物馴養繁殖單位發展到2.45萬家,野生植物培植單位1.7萬家,野生動物園、動物園243個,植物園、樹木園115個。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總產值從2003年179億元,發展到2004年的827億元。

      200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辦公室行政許可管理工作穩步推進,履約工作不斷深化,執法工作不斷加強,資金管理不斷完善,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產業發展呈現出強勁勢頭,野生動植物進出口貿易日益活躍。2005年1月—9月,瀕管辦共核發證書47541份,涉及進出口總額979.3億元,其中進口貿易額887.3億元、出口貿易額近92億元,分別占進出口總額的90.6%、9.4%。由此來解析河南省野生動植物進出口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二、河南省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多年來河南省在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重要進展。但其也存在一些失誤和問題,主要存在的問題如下:

      (一)法律意識不強,普及不夠。近年來宣傳的比較少,人們對法律認識不足。對野生動植物管理法規的宣傳只停留在表面上,不夠深入,持續比較短,人們對其沒有較深認識。特別是一些進出口企業對一些重要法規概念模糊不清缺乏申報意識,在對外貿易中造成一些嚴重后果。人們對野生動植物進出口法律法規認識有待提高。

      (二)與政府各相關部門缺乏聯系。國家瀕管辦及其各相關辦事處是履行國家《公約》并核發允許進出口證明書、監管口岸野生動植物進出口情況的機構,與進出口管理有關的部門除了林業部門外,還涉及漁業、農業部門,還有海關、商檢、公安、工商、邊防、郵政、對外經貿委等部門。其中林業、漁業部門主要負責審批陸生、水生野生動植物的進出口審請,并查處一些違反說明書管理的企業,海關負責查處允許進出口說明書并監管進出境的野生動植物,并對走私案例例違反進出口案件進行查處,外經貿進出口部門管理進出口公司,商檢部門對進出口野生動植物及其產品進行檢疫;公安部門主要對海關監管區以及對外走私案件進行查處,工商部門主要對集貿市場內非法走私野生動植物的案件進行查處。各辦事處應該是組織、協調當地各部門共同做好工作履行工作的橋梁和紐帶。因為以上各部門的相互配合聯系不夠導致對執行有關國家法律法規及政策履行有一些影響。

      (三)行政審批程序復雜,效率低下,沒有形成一系列完整制度規范。雖然近年來為了簡化審批程序,給瀕管辦對一部分物種及其相關產品進行審批的權利,可以直接簽發其相關證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其辦事效率,但由于我國實行的野生動植物進出口審批制度較老,如果要做野生動植物進出口貿易需通過縣級—地市級—省級層層審核,還需國家級行政管理部門或瀕管辦批準及簽發允許進出口證明書或非監管證明,最后憑進出口證明書或非監管證明到海關辦理報關手續。為提高工作效率,瀕管辦已經開發了電腦打證系統,這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進出口企業、規范了進出口證明書管理,不過這只是種治標不治本的做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審批復雜問題。因此,野生動植物進出口審批制度存在嚴重缺陷:1、影響了公約和我國及河南省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政策的效力;2、增加了各審核、審批部門的行政辦公成本,且工作效率低;3、申請者花費成本較高,導致一些進出口經營者逃避高費用申請,從而進行非法貿易走私;4、層層審核審批,易形成各層逃避責任相互推諉的現象,存在讓其他部門進行嚴格審核的僥幸心理導致各自把關不嚴,容易讓申請者鉆空子,也容易形成腐敗。

      三、解決河南省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問題的措施

      進出口管理工作是一項政策性強、專業性要求很高的工作,牽涉部門多,特別是加入WTO之后,對外開放更深入,對外經貿來往更加頻繁,連帶野生動植物進出口貿易活動將更加頻繁,工作難度和工作質量將不斷增加。因此要做好進出口管理工作,提高履約水平,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一)增強并普及對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的法律認識。要加大宣傳力度,增強宣傳的持續性和有效性,通過在機場、火車站、大型商場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場所設置永久性宣傳欄、廣告燈箱、設置樣品陳列柜、發放宣傳手冊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舉辦宣傳活動進行廣泛宣傳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臺、電視臺、報刊雜志、網絡等各種新聞媒體,全方位、多層次、多形式地向社會宣傳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的法律認識,并說明其有重大的意義,要廣泛宣傳野生動植物保護、進出口管理和履約工作,進一步擴大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工作的社會影響,讓社會各界充分認識保護野生動植物的重要性,全面了解我國的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制度,以及國際公約的各項規定,增強依法開展進出動的自覺性,提高保護和合理利用野生動植物資源的積極性,自覺推動由以利用野生資源為主向以利用人工培育資源為主轉變,將非常有助于提高宣傳工作的廣度和深度,最終來增強公民的守法意識。

      (二)加強與各相關政府部門的聯系與合作。在各政府部門中,海關是一個重要部門,海關是進出口野生動植物的查驗放行機關,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工作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海關的監管能力及水平。應加強與海關部門的合作并形成建立一種重要的聯系協作制度,把與海關部門簽訂聯系協作備忘錄擺在工作議程上,并將此工作重視起來。與此同時,應加強與其他相關部門的聯系,進行互動,定期召開會議,加強交流,并形成一項工作制度,這將有利于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的管理,減少工作失誤提高辦事效率。

      (三)加強對管理人員的培訓。想要更好的對野生動植物進行管理,必須要讓管理人員熟悉野生動植物專業知識、法律法規知識及其相關的一系列整套辦理程序。因此應加強對地、市級管理人員培訓,海關一線關員及進出口企業相關人員也需進行培訓,讓他們通過培訓在野生動植物種類、產品識別與鑒定知識、進出口管理政策及規定、申請辦理相關證明的程序等方面有一定了解。還要了解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掌握預防職務犯罪、防止商業賄賂的各項規定,進一步增強干部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進一步增強干部依法行政、服務社會、防腐拒變的能力。因此應做好定期對管理人員進行素質培訓,以提高他們的管理水平,要研究制定詳細的培訓計劃,對各省的野生動植物主管部門、海關以及進出口企業分不同層面開展培訓,使大家充分了解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和履約工作的重要性,提高自覺執行各項管理規定的能力,共同做好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和履約工作。

      四、結語

      總之,為了適應野生動植物進出口貿易的不斷發展,河南省應加強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解決好河南省野生動植物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在管理過程中應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加強各相關政府部門的聯系與合作,增強并普及人們對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的法律認識,這樣才能更好的適應河南省省野生動植物進出口貿易的發展,并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 綜述:中科院專家談中國野生動植物貿易現狀.http://sina.com.cn,2003年05月25日.

      [2] 袁繼明,溫亞利.我國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北京林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3] 加強管理 擴大出口 推進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工作健康發展.河南省林業廳網站 Hnly.gov.cn,2005-11-02.

      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范文第3篇

      關鍵詞珍稀植物;保護;開發利用

      中圖分類號:Q949.9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6)09-233-02

      珍稀植物不僅在維護生態平衡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在植物科學研究及資源開發利用等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如果這些中國特有的種質資源消失了,對植物多樣性的研究和生態平衡的維護將會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從近年來對國內外物種保護的經驗來看,一個物種消失往往會造成多個以其為生物種的滅絕,嚴重破壞生物多樣性。因此必須及時搶救這些瀕危的植物。

      1珍稀植物保護與開發利用存在的問題

      植物是生物多樣性中的核心組成部分,對于維持地球生態系統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人類生存各項資源的基本來源,是人類與其他生物繁衍生息的基本資源。但當前,我國珍稀植物的數量越來越少,很多珍稀植物面臨滅絕的危險,這種情況下加強珍稀植物保護與開發利用很有必要。下面主要總結當前我國珍稀植物保護與開發利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經費投入不足

      實際上很多地區的的預算中并沒有專門設置珍稀植物的保護專項基金,這方面的經費投入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形成正規的資金渠道。這種情況下,直接造成了珍稀植物保護經費開始方面的困難,當前珍稀植物保護正面臨著投入嚴重不足的問題。因為珍稀植物保護的經費緊張,面臨著開支困難的現狀,因此很多這方面的科研及保護工作無法正常進行。這不僅對珍稀植物的保護工作造成了嚴重影響,同時相關科研及宣傳工作也只能停留在一般的水平上,大大制約了珍稀植物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及生態效益的發揮。

      1.2缺乏專業的人員與管理機構

      當前,我國野生動植物保護與管理工作流于形式,管理機構不完善,專業人員缺乏,總體專業水平不高。很多鄉鎮林業站將野生動植物保護的牌子掛出來,多數人員均為兼職,加上珍稀植物保護地區均處于偏遠的山區,面臨著生活條件艱苦、交通不便以及福利待遇不高等問題,因此,我國珍稀植物保護隊伍并不穩定,現有的條件無法留住專業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

      1.3珍稀植物資源遭受嚴重破壞

      當前,我國珍稀植物正逐漸減少,珍稀植物資源遭到了十分嚴重的破壞,實際上出現當前這種現狀,其原因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展開分析。第一,經過過去幾十年的過度采伐,很多天然闊葉林破壞十分嚴重,尤其是南方紅豆杉、楠木等珍稀植物已經瀕臨采伐殆盡。第二,大量違法犯罪現象出現,如近年來亂砍濫伐現象猖獗。改革開放以后,一些人受到珍稀植物市場好、經濟效益高等因素的影響,不惜以經營珍稀植物為手段謀取暴利,通過一些不正當手段進行采伐,因此野生珍稀植物越來越少。第三,當前人工造林的數量相對比較少,廣大林農對珍稀植物苗木的營造積極性不高,林政相關部門也沒有針對人工珍稀植物營造提供更多的優惠措施,嚴重影響了林農對珍稀植物造林的積極性。

      2珍稀植物保護與開發利用的途徑

      地球上所有生命都是從原始生命進化來的,人類作為自然中的一分子,要想生存下去必然需要和自然發生關系。人類不能為了從自然界中獲取資源就肆無忌憚的開發自然,應該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途徑進行積極探索。為此,珍稀植物保護與開發利用的最終目的應該是實現對這些瀕危植物的可持續利用。

      2.1加大宣傳力度,提升保護意識

      政府部門應該積極利用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對珍稀植物的保護與開發利用進行宣傳,在各種場合向廣發人民群眾介紹珍稀植物,尤其是讓大家了解珍稀植物保護的重要現實意義,使民眾樹立對珍稀植物進行保護的責任,通過一系列措施使各級領導對珍稀植物保護引起重視,增強廣大人民群眾對珍稀植物保護工作的理解與支持,營造出一種全民保護珍稀植物的良好氛圍。

      2.2完善珍稀植物保護機構,提升專業人員綜合素質

      政府應該將珍稀植物保護與開發利用看成一項重要工作,監督相關部門將這項工作貫徹落實到具體地方,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及管理條例,加大執法力度,針對亂砍濫伐等不法行為應嚴厲懲處。同時,進一步加快自然保護區建設,建立健全珍稀動植物保護與管理機構,并配備專業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提高相關人員的工資待遇水平,為技術骨干人員技術水平的提升創造有利條件,組織相關管理人員與技術人員到專業院校培訓和深造,有效提升他們的業務水平,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專業人員不夠的問題。

      2.3增加資金投入,加強培育研究

      由于受到多種條件的制約,當前珍稀植物數量越來越少,加上保護方面的經費投入不足,這方面的科研明顯滯后。如果可以在珍稀植物培育上增加科研經費,就可以有步驟的開發瀕危物種,加強對關鍵種基因資源的保護與開發利用,增進經濟、社會及生態方面的效益。

      2.4保證開發利用的合理性

      在珍稀植物保護與開發利用工作中,應該將合理培育資源作為基礎,不僅要防治出現過量采集的問題,還要積極挖掘新品種,積極引進野生植物類型,加大力度培育優良品種。在實際工作中應該將發展加工業為主體,使植物資源利用從粗加工向深加工發展,建立起集生產、經營及科研等一體化的載體,對視頻、藥品及香料等進行有計劃的開發,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充分利用野生植物的各部分進行加工,促進野生植物綜合效益的提高。

      2.5重視植物的繁殖馴化,使園林綠化樹種得到增加

      通常情況下城市園林綠化樹種會采用一些花色各異、樹形優美的野生植物,這樣不僅可以有效節約成本,還能使綠化樹種的種類得到增加,一改當前我國市場上綠化樹種較為單一的局面,將野生樹種馴化成城市園林綠化樹種,這樣可以使廣大城市居民充分了解和認識野生植物,這對增強大家對環境進行保護的意識非常重要,起到了無形的宣傳效果與作用。

      3結語

      珍稀植物是非常重要的社會財富,應該對這些珍稀植物進行較好的保護與開發利用,這樣才能更好地維護生物多樣性,保證資源得到持續利用,在有限的資源下創造出最多財富,為城市園林綠化及家具美化提供服務。

      參考文獻

      [1]孟慶法,高紅莉,王洪友,等.河南省珍稀樹種資源保護及開發利用對策[J].地域研究與開發,2009(4):134-138.

      [2]許耀輝,甘新軍,曾振軍.廣東省從化市野生珍稀瀕危植物觀賞特性評價及其開發利用[J].熱帶林業,2006(3):34-35,30.

      [3]李國標,林中大.清遠市野生珍稀瀕危植物的觀賞特性及開發利用[J].廣西林業科學,2007(3):158-163.

      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范文第4篇

      一、加強隊伍建設,樹立良好形象

      今年上半年,我局積極組織全局工作人員、執法人員進行業務技能培訓,提高工作人員對法律法規的理解,特別是提高林政中心工作人員對辦證工作的業務技能,提高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的工作水平;同時結合全區開展的規范化服務型政府建設,實行首問責任制,印發辦事指南,便民守則等,建立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認真學習廉政建設有關規定,自覺遵守廉政規定,自覺抵制行業不正之風,做到不,不吃拿卡要,不違法亂紀,從而樹立良好的工作形象。

      二、圍繞工作抓重點、抓落實

      為保值保量按時完成各項工作,我們抓重點、抓落實,主要開展了以下幾部分工作:

      (一)抓好森林資源管理。針對__區林業現狀,我局依托區林業政務服務中心為窗口,提高工作效率,延伸服務空間,加大執法力度,規范市場交易,抓好全區森林資源管理工作,具體措施就是,1、規范完善許可制度,結合20__年底換證工作對符合相關規定的木竹材經營加工企業核(換)發了新版《四川省木、竹材經營加工許可證》,截至5月底全區共計核發許可證257家。2、施行企業木、竹材經營進、出臺帳管理和加工機具牌照管理,全區共建臺帳253戶、核發加工機具牌照358付。3、針對手續齊全的木、竹材簽發《木竹運輸證》,截止20__年5月底,林政中心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審核辦理省內、外《木材運輸證》共計3560件。4、加大了林政資源管理執法力度,1-5月開展林政執法檢查9次,對無證經營、無證加工、無證運輸等違法行為,按相關規定嚴肅處理。5、在區綠委的統一安排下,積極組織“植樹節”義務植樹工作,__區部分機關單位和街辦共18家單位計400余人參加了在江安河公園進行20__年春季義務植樹活動,栽植櫻花500余株。6、加強全區名木古樹保護工作,對全區掛牌名木古樹進行不定期的巡查。

      (二)抓好野生動、植物保護。進一步加強了野保宣傳和執法工作,4月初,利用四川省“愛鳥周”宣傳活動之際,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宣傳工作,同時密切與工商、公安部門配合,對涉嫌經營野生動、植物的餐館加強監督,對全區野生禽鳥交易實施集中管理,促使其守法經營,杜絕倒賣、經營、加工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植物和有益動植物的行為。依托目前分別在永康公園、__鳥市建立的野生禽鳥監測點,進一步加強了對野生禽鳥的監控工作,為保護野生動物,防控野生動物疫源、疫病做好基礎工作。今年上半年我國部分省區及周邊國家和地區相繼發生了甲型h1n1流感疫情,個別國家和地區甚至出現了病毒感染致人死亡的情況,引起了全國的廣泛關注,我區采取果斷措施,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嚴防死守,嚴格疫情報告制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對野生禽鳥交易市場實行有計劃的強制性消毒,防制疫情傳播,有效的保障了人畜的健康安全。全區上半年共開展野保集中執法行動2次,查處非法經、銷野生動植物行為4次,收繳有益生物青蛙600余只并全部放生大自然;多次救護受傷野鳥并放飛,擋獲一人次非法捕鳥行為,沒收捕網一副。

      (三)抓好林木病蟲害防治和森林植物檢疫工作。根據城區森林病蟲防治特點,加強全區林木病蟲害防控的技術指導工作,及時發現病蟲害并積極指導防治,確保不發生面積成災的林木病蟲害,做到“有蟲不成災”,為全區林木正常生長提供了有利條件。結合執法檢查,加強了森林種苗產地檢疫和林產品調運的現場檢疫工作,促進森林植物檢疫工作順利開展;積極開展松材線蟲病、美國白蛾、加拿大一支黃花、桉樹枝癭姬小蜂等檢疫性林業有害生物的監測和相關除治工作,實現檢疫關口前移,為檢疫證書的簽發打好基礎,特別是今年我省將桉樹枝癭姬小蜂列入四川省補充林業檢疫性有害生物名單后,我局森檢工作人員積極行動,組織開展全區桉樹疫情調查工作,同時嚴控調運檢疫關口,加大檢疫力度,杜絕有害生物入侵我區。

      為方便全區木材加工、經營、運輸企業辦理林業相關行政許可事宜,我們在八一家具城設立__區林業政務服務中心,統一受理全區林業行政許可,根據省林業廳和市林業局的批復,我局從20__年9月1日起開始受理《出省木材運輸證》和《出省森林植物檢疫證》,林業行政許可受理量明顯加大。我們按規范化服務型政府建設要求進一步加強了林業政務服務中心建設和管理,按照以落實“三項制度”為重點,以辦好林政服務中心為載體,以轉變機關作風為保障,努力實現辦事效率明顯提高、工作作風明顯轉變、履職能力明顯增強的目標。

      三、下半年工作重心

      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范文第5篇

      1研究區域概況

      本研究區域位于云南省中部的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為保護區)的徐家壩地區(24°32′N,102°01′E),海拔2400~2600m。根據哀牢山森林生態系統研究站的長期監測資料,研究區域的平均年降雨量為1931mm,旱季、雨季分明,雨季(5~10月)的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85%左右。哀牢山的中山濕性常綠闊葉林保護完好,主要由殼斗科、茶科、樟科和木蘭科的樹種組成。其中,殼斗科的硬殼柯、木果柯、變色錐,茶科的南洋木荷(Schimanoronhae)、翅柄紫莖(Stewartiapteropetiolata)、云南連蕊茶(Camelliaforrestii),樟科的黃心樹(Machilusgamblei)、黃丹木姜子(Litseaelon-gata),木蘭科的紅花木蓮(Manglietiainsignis)、多花含笑(Micheliafloribunda)是喬木層的主要優勢種。哀牢山分布著多種區系的森林動物,被稱為“動物王國”,是國內動物資源聚集的寶庫之一。保護區的鳥、獸類多達460種,兩棲爬行動物46種,其中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動物有黑長臂猿、黑葉猴、灰葉猴、蜂猴、懶猴、熊猴、短尾猴、水鹿、黑麂、穿山甲、蘇門羚、斑羚、綠孔雀、云豹、金錢豹、金貓、大靈貓、巖羊、林麝、斑犀鳥、紅腹角雉、錦雞、肉角雞等。此外還有大量的珍貴經濟動物、藥用動物和觀賞鳥,罕見種的相思鳥、多種畫眉、噪眉、太陽鳥、三索錦蛇、眼鏡王蛇、黑熊和赤麂等。保護區研究區域毗鄰社區為彝族聚集區,主要為王家村和大柏村。社區為典型的以種植業為主的村莊,居民主要收入來源為飼養牲畜、家禽和種植的經濟作物(主要為核桃和烤煙)。

      2研究方法

      2.1調查方法本研究采用實地調查和問卷訪談相結合的方法,對保護區以及保護區緊鄰的王家村和大柏村進行了調查。2013年10月至12月,項目人員一直在保護區內從事實驗工作,對保護區有了較為深入的了解,同時深入保護區毗鄰社區進行訪談時問卷調查。此次調查,共發放90份問卷調查,回收88份,有效問卷85份。在濕地訪問和問卷調查的基礎上,獲取了本次項目調查所需的基礎數據。

      2.2數據分析認知度=符合標準數量/樣本總數。數據分析采用Excel2003和Origi數據處理軟件。

      3結果分析

      3.1當地社區家庭經濟狀況調查顯示,保護區緊鄰的社區為王家村和大柏村,總人口約為1885人。其中彝族為主要聚居民族占76.5%,其次為漢族和瑤族等。社區居民家庭主體為四口之家,五口之家和六口之家及以上分別占到28.2%和29.4%。社區家庭年收入5000元及以下的家庭占38.8%,5000~10000元占29.4%,10000~20000占9.4%,20000元以上只占到1.2%。在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上,務農占64.7%,外出打工占25.9%,生意或投資占2.4%,其他收入來源占5.9%。

      3.2社區居民對保護區的認知程度保護區毗鄰社區為少數民族聚居區,由于受到諸多因素的限制,造成了社區居民整體文化程度不高的結果。表1顯示,社區居民對自然保護區內的國家保護動植物的認知程度不高,對保護動植物缺少有效認知的比例都超過了1/5。但值得高興的是,占到1/3的居民對保護區受保護的動植物有較為良好的認知。調查中發現,近兩年約62.4%的社區居民沒有在保護區周邊見過野生保護動物了,見過1種的居民為10.6%,見過兩種的為5.9%,見過3種及以上的居民為5.9%。在涉及是否會自覺加入到保護野生動植物行動的調查顯示,70.6%的社區居民會自覺加入該行列,11.8%的居民表示不會加入,另有17.6%的居民表示得看實際情況。由于兩個社區毗鄰保護區,所以野生動物對社區居民農作物的偷食和破壞一直存在。此次調查顯示,近兩年已經有77.6%的居民的農作物沒有被野生動物偷食或破壞,只有22.4%的居民表示農作物依舊受到野生動物的破壞。當農作物受到野生動物破壞后,當地社區居民的態度各異。占75.3%的居民表示會想辦法制止這種情況,14.1%的居民表示會置之不理,5.9%的居民會在農作物旁投食其他食物以減少農作物的受害,只有3.5%的居民表示會去捕獲這些野生動物。國家對在保護區周邊,因國家級保護動物的偷食等行為對當地農作物造成損失的,由當地政府主管部門按照受損程度對農民做出一定的經濟補償。但在調查中,只有35.3%的居民表示了解這一政策法規,一半以上的社區居民都不知道此項政策法規。

      3.3社區生產生活與保護區的關系保護區與當地社區居民的生產生活密不可分,一些居民在成立保護區之前就一直生活在保護區內。調查顯示,占50.6%的居民移栽過保護區里面的野生植物,包括食用植物、中藥材、優質樹種等。余下49.4%的居民從未移栽過保護區里的野生植物。保護區里擁有豐富的植物種類,這些種類中不乏野生蔬菜、優質中藥材、食用菌等。調查顯示,有8.2%的區民會定期或不定期的進入保護區森林采摘具有實用和經濟價值的野生植物,進入保護區采摘過1種野生植物的居民僅為3.5%,采摘過兩種的居民占到31.8,采摘過3種的為2.4%,4種以上的只有3.5%。在對待野生保護動物方面,從未狩獵過的居民占到67.0%,27.1%的居民表示現在已經不再狩獵,而5.9%的居民表示偶爾還會進入保護區狩獵。

      3.4保護區管理部門對社區的指導本次調查的兩個社區為彝族聚居地,許多家庭飼養了黑山羊、牛等半放養的牲畜,保護區有時候也會成為他們的放牧地點。調查顯示,94.1%的居民不會進入保護區放牧,4.7%的居民表示會進入保護區放牧,1.2%的居民會偶爾進入保護區放牧。保護區管理局為保護區的直接管理部門,負責保護區管理和其他的相關事宜。調查中發現,68.2%的居民表示保護區管理局每年會定期或不定期的開展保護區宣傳教育相關活動,15.3%的居民表示沒有開展,而16.5%的居民表示從未開展此項活動。在對保護區的相關政策法規的知情情況上,29.4%的居民表示了解一部分,占51.8%的居民表示了解甚少,有18.8%的居民表示完全不知情。因此在對保護區管理局當前的宣傳教育活動的滿意度上,有18.8%的居民表示不滿意,48.2%的居民基本滿意,21.2%的居民表示滿意,僅有11.8%的居民十分滿意。

      3.5當地旅游業發展情況保護區目前已經開展了規模適度的生態旅游項目,并在保護區里面修建了觀景臺和環湖觀光道路。在保護區是否應該開展旅游活動的調查中,10.6%的居民認為不應該,40.0%的居民認為應該,49.4%的居民認為應該適度開展。目前保護區里已經沒有居民居住,所以保護區發展旅游業之后,毗鄰的村莊自然成了為一部分游客提供住宿和餐飲的最佳場所。在村莊是否應該積極參與到保護區旅游開發這一問題上,8.2%的居民認為不應該,28.2%的居民認為應該,而占到63.6%的居民表示聽從政府安排即可。村莊積極參與到保護區旅游活動中有多種參與形式,12.9%的居民認為應該積極興建農家樂;10.6%的居民認為應該修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家庭旅館;15.3%的居民認為應該打造具有本村莊特色的旅游項目;18.8%的居民則表示聽從政府的統一安排;認為應該把修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家庭旅館和打造具有本村莊特色的旅游項目相結合的占到10.6%;認為應該將興建農家樂、修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家庭旅館和打造具有本村莊特色的旅游項目三者相結合的居民占到17.6%。

      4討論分析

      4.1提高社區居民對保護區的認知度從調查的結果來看,保護區毗鄰社區居民對保護區中的受保護野生動植物的認知度很低,許多無意的破壞源于他們對這些物種的不了解。當地社區為彝族聚居地,居民的總體文化水平不高,很多家庭除了上學的孩子識字外,家庭成員的文盲率很高。但這并不影響對居民的教育,居民世代生活于保護區里或邊緣,對保護區的野生動植物有屬于他們自己的認知體系。在走訪中發現,許多年邁的居民他們雖然不識字,但是他們認識和了解保護區里的許多野生動植物,特別是具有藥用和經濟價值的林間產品。所以,保護區管理局可以利用社區的學校作為教育基地。一方面,充分利用圖文并茂的教育手段,加強孩子對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植物的認知度;另一方面,利用社區居民農閑時間,組織科普宣傳教育活動,使用通俗易懂的方法,教會居民辨認受保護的野生動植物,增強居民對保護區的認知度。通過此項措施的逐年推進,當地社區定會逐步對保護區產生全新的認識,并慢慢加入到保護區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行列中。

      4.2科學合理地利用保護區動植物資源保護區獨特的地理位置,成就了獨特的生物多樣性。在眾多的動植物資源中,被社區居民廣泛利用的為植物資源,大體可分為藥材、野生菌類、野生果實、經濟林木四類。自然保護區一直沿用傳統的“保壘式”保護方式,由于忽略了社區居民的利益,很少取得良好的保護效果。社區居民世代生活于此地,本就依靠僅有的自然資源生存。劃為保護區后,由于實行絕對的封閉政策,使得許多居民喪失了重要的經濟收入來源。當地社區居民64.7%的主要收入來源于務農,8.2%的居民會定期或不定期的進入保護區采摘具有經濟價值的林間產品以補貼家用。保護區有超過50%的居民移栽過具有經濟價值的野生植物,并且有近10%的居民會定期或不定期的進入保護區采集林間產品,這些表明當地社區和保護區是存在有非常緊密的經濟利益鏈條。保護區南華縣管理局在此方面做了許多努力,目前南華縣大力推廣境內野生食用菌保護工程,社區居民采集野生菌可達30t左右,產值近百萬元。這一工程既提高了居民的收入,也極力增強了居民對保護區保護工作的責任感。因此,保護區在野生動植物資源,特別是野生可食合作。積極聯系科研單位,對可利用植物資源進行質量和技術評估,科學合理地引導居民引種和合理采集,既增加居民的收入來源又增強他們對保護區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信心。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麻豆| 亚洲av乱码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嫖农村妇女| 久久精品夜色噜噜亚洲A∨| 亚洲αⅴ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人成下载| 亚洲日本乱码一区二区在线二产线|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 91精品国产亚洲爽啪在线影院|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亚洲黄色网站视频|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桃色| 99人中文字幕亚洲区| 亚洲综合激情六月婷婷在线观看 |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A片老| 亚洲AV无码之国产精品| 亚洲AV日韩AV一区二区三曲|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不卡 |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中文在线亚洲精品官网| 国产亚洲免费的视频看| 亚洲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 亚洲日本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第一综合99久久| 亚洲欧美日韩自偷自拍|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亚洲小说| 亚洲一级特黄大片无码毛片|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网站 |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人网| 亚洲日本在线观看| 亚洲专区一路线二|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大桥未久|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系列|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