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杜絕浪費糧食的建議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二、節約用電,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杜絕長明燈。工作或學習結束后請及時關掉相應電器的電源(如:電腦主機和顯示器、飲水機等),晚自習結束之后做到人走燈滅;合理設置空調溫度,辦公室、會議室等辦公區域的夏季空調溫度設置不低于26℃,提倡空調每天少開一小時,盡量減少電梯使用。
三、減少一次性物品(如紙杯、筷子、塑料方便袋等)的使用,避免資源浪費和環境的污染。
四、節約糧食,“因量度食”,避免糧食的不必要浪費。
五、開展電腦、墨盒等各種辦公學習用品的循環利用,延長報廢周期,推動資源的再生;提倡雙面用紙,充分利用校園網絡,大力開展電子辦公,減少紙張消耗。
六、生活節儉,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提倡合理消費、適度消費。不盲目攀比,不超前消費,不浪費糧食。
七、愛護圖書,加快圖書周期循環;充分利用圖書館、教室學習資源,杜絕無效占座。
八、除正規文件正規格式排版印刷,一般文件采用小四號字,縮小頁邊距。
九、各學生組織要加強活動的可行性研究,充分共享校園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做勤儉節約的宣傳者、組織者、示范者,大力宣傳勤儉辦事的先進典型。
十、我們將在適當位置安放建議箱,歡迎廣大同學提供節約“金點子”,我們將不斷更新不斷完善,對于提供好的建議被我們采納的將給予獎勵,在校網站上或宣傳展板形式展出。
“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中華民族歷來倡導節約,孔子把“儉”和“溫良恭讓”一同列為基本的道德準則。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今天建設節約型社會是全新的社會發展戰略。大學生要繼承和發揚傳統,培養勤儉節約的好習慣,不僅有利于節約型社會的建設,也有利于自己的全面發展。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更應該以身作則,厲行節約,堅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樹立節約資源的意識,養成節約資源的習慣,摒棄畸形的高消費,積極參與建設節約型和諧校園的活動中。
學生工作部
學校團委
“光盤”不僅僅是一種形式,更是一種保護資源、健康時尚的生活習慣。希望全校師生積極支持和響應“光盤行動”,珍惜糧食,文明就餐,做一個光榮的“光盤一族”,共同為建設文明、和諧、環保的社會環境作出自己的貢獻!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校厲行節約,光盤行動倡議書資料,提供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倡議書一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當前,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升高,“舌尖上的浪費”現象也日益嚴重,浪費糧食的情況在我們身邊比比皆是。餐桌文明是人類文明的縮影,餐桌雖小,卻傳承了人類自古以來文明有禮、節儉惜福的優良傳統。為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美德,值第__個“世界地球日”之際,現向全校師生發出如下倡議:
1、文明就餐,健康飲食。用餐時注意自覺排隊、主動禮讓;愛護餐廳設施,保持環境衛生。
2、厲行節儉,杜絕浪費。樹立“浪費可恥、節約光榮”的理念,按需選餐,不剩菜、不剩飯,做“光盤一族”。
3、身先示范,倡導新風。與身邊的人一起做勤儉節約的實踐者、宣傳者、監督者,在全校營造勤儉節約的良好氛圍。
“光盤”不僅僅是一種形式,更是一種保護資源、健康時尚的生活習慣。希望全校師生積極支持和響應“光盤行動”,珍惜糧食,文明就餐,做一個光榮的“光盤一族”,共同為建設文明、和諧、環保的社會環境作出自己的貢獻!
致辭
敬禮
倡議書二
親愛的同學們: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然而,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舌尖上的浪費”觸目驚心,身邊的浪費比比皆是,鋪張浪費的現象越來越嚴重。據中國社科院統計,我國每年浪費食物總量折合糧食約500億公斤,接近全國糧食總產量的十分之一,即我國每年最少浪費掉約2億人一年的口糧。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另一組數據:世界上平均每6秒就有1名兒童因饑餓死亡,平均每年因饑餓去世的人口數量達到1000萬人;在我國甚至仍有1億多貧困人口。
為了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美德,養成科學合理的飲食習慣,向“舌尖上的`浪費”說“NO”,大力宣傳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努力使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的重要批示精神的號召下,針對各高校餐廳食物浪費嚴重的問題,我們積極倡導大家保持勤儉節約、文明用餐的理念,并發出“光盤行動”倡議:
一、“光盤行動”,從我做起。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我們要從點滴做起,從餐飲開始,將口號變為行動,將行動化為習慣,文明消費,節約用餐,避免過度飲食或剩菜剩飯,養成科學合理的飲食習慣有關光盤行動的倡議書倡議書
二、厲行節儉,儉以養德。杜絕攀比消費、炫富消費、從眾消費、奢侈消費,做到按需選餐,不剩飯剩菜,爭做“光盤一族”,珍惜糧食,拒絕浪費。
三、身先示范,倡導新風。我們要積極倡導節約文化,廣泛宣傳節約理念,用我們的身體力行感召,影響和帶動家人,朋友及身邊的每一個人加入節約行列,營造“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良好氛圍,助推“勤儉節約”成為時代徽標、“儉約生活”成為社會時尚。
節約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應該是我們的行動,我們的習慣!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做“光盤行動”的實踐者,從現在開始,從一日三餐做起,珍惜糧食,理性消費,用文明演繹生活,用行動展示形象,共同為建設文明和諧、綠色環保的社會環境作出自己的貢獻。不剩飯,不浪費,吃多少,要多少,吃不了,兜著走,大聲對餐桌浪費說“NO”!
倡議書三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小小餐桌,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尊重勞動、珍惜糧食的傳統美德。文明就餐,不僅是個人良好素質的真實體現,更是一種勤儉節約美德的塑造。每個人都應當從自身做起,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美德,“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大家一起來向舌尖上的浪費說“不”。西城區作為全國文明城區,號召全區餐飲業和市民積極參與光盤行動,并發出如下倡議:
一、各餐飲服務企業加強行業自律,倡導和宣傳綠色環保、低碳節約、科學健康的生態文明飲食觀念,樹立餐飲業良好的社會形象。
二、 餐飲服務企業在餐桌上擺放“節約用餐”標識牌,餐館點菜人員做到主動提醒顧客適量點餐,引導消費者避免產生餐桌浪費。
三、餐飲服務企業要積極為消費者提供半份菜、半價菜、小份菜服務。
四、 建議飯店主動提供免費打包餐盒,鼓勵消費者對餐后剩余飯菜打包。
五、消費者節約用餐,吃多少點多少、不夠再添加,拒絕剩宴,以“光盤”為榮。
六、大家從珍愛每一粒米開始做起,做“米粒一族”、“光盤一族”、“打包一族”; 從自身做起,從細節做起,與文明握手、向陋習告別,吃出文明和修養。
我光盤,我光榮。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讓我們用節約演繹文明生活,用行動展示西城形象。
倡議書四
親愛的同學們:
有關數據顯示,饑餓是人類的頭號殺手,每6秒就有1名兒童因饑餓死亡,平均每年奪去1000萬人的生命;我國仍有1億多貧困人口。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另一組數據:中國社科院統計,我國每年浪費食物總量折合糧食約500億公斤,接近全國糧食總產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約2億人一年的食物或口糧。如果每天浪費的糧食回收5%,就可以多救活四百萬饑民,節約是一種美德,節約是一種智慧,節約是我的行動,也是我的習慣!
近日,隨著全國主流媒體對“舌尖上的浪費”大加撻伐,一項倡導將盤中餐吃光、喝凈、帶走的“光盤行動”正在全國興起,并得到許多民眾、餐飲業經營者、公益組織的熱烈響應為此,我們號召全體同學積極參加到“光盤行動”中來。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不能忘記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更不能忘記全國仍有1億多貧困人口。
我們倡議,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我們倡議,家庭餐桌上,倡議根據營養學合理搭配葷素菜比例,按需買菜、煮菜,以每頓飯家庭成員剛好吃完、吃飽為準。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剩菜。吃光碗里的最后一粒米、盤中的最后一棵菜。
我們倡議,以“光盤”為榮,“剩宴”為恥。就餐點菜時,適度適量,吃飽為好。實在吃不了,記得兜著走。剩飯要打包,減少奢侈浪費,不攀比,以節約為榮,浪費為恥。
我們倡議,同學們既要做“光盤行動”的實踐者,也要做“光盤行動”的推動者。讓更多的人了解“光盤行動”,參與“光盤行動”,用省下來的錢,多做好事,多做公益。
同學們,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勤儉不是吃苦,而是對有限資源的珍視。從今天午飯開始,讓我們一起:不剩飯,不浪費,吃多少,要多少,吃不了,兜著走!加入光盤族,一起對“浪費”說不!”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需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那么,不妨就從參加“光盤行動”開始吧!
有一種節約叫光盤,有一種公益叫光盤!所謂光盤,就是吃光你盤子中的食物。拒絕浪費,珍惜糧食!從我做起,從今天開始,你,愿意嗎?
“吃光盤中餐,今天不剩飯”。拒絕浪費,珍惜糧食!從我做起,從今天開始,你,愿意嗎?期待您和您身邊的人加入“光盤族”!
提醒身邊的人,積極制止浪費糧食的現象。做節約宣傳員,向家人、親戚、朋友宣傳節約糧食。
?全縣人民及賓館、飯店、快餐業、農家樂、排擋、學校食堂:
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縣文明委關于文明素質提升工程和公民道德教育實踐活動的戰略部署,倡導文明就餐、理性消費,大力弘揚中華飲食文化的優良傳統。文成縣文明辦、縣旅游局、縣消費者協會就文明就餐,理性消費向全縣人民、賓館、飯店、快餐業、農家樂、排擋、學校食堂發出如下倡議:
一、全縣餐飲企業要秉承文明經營的品德,推進和倡導科學、合理、綠色、文明的消費觀念,為客人提供良好的文明消費環境,提供文明周到的餐飲服務。
二、加大宣傳引導力度,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培訓和教育活動,在餐廳內、菜譜上張貼、打印倡導節約、安靜就餐、文明飲酒、餐后打包等內容的標語、宣傳畫,引導消費者科學健康用餐,營造文明就餐,理性消費的良好氛圍。
三、積極提供小份菜碟,主動善意提醒客人理性消費、適量點菜,剩余打包。出臺獎勵辦法,采取對消費者餐后打包給予打折優惠、贈送禮物等舉措,教育引導珍惜資源、愛惜糧食、杜絕浪費、崇尚節約、文明就餐。
四、倡導分餐制,主動提供公筷、公勺,革除就餐陋習,弘揚科學健康新風尚。
五、在經營中善意勸阻客人的不文明行為,共同營造文明餐飲和就餐環境,逐步形成文明健康的良好氛圍和行業風氣。
六、廣大消費者要養成計劃點菜,菜肴分餐,剩菜打包,餐前洗手等良好習慣,要反對豪華奢侈,鋪張浪費,酗酒滋事,粗俗言行等不良習慣,努力形成節儉點餐,衛生用餐,文明就餐社會道德新風尚。
文明就餐、理性消費是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重要方面,是衡量一個地區文明程度的重要標準,是創建文明衛生鄉鎮、文明衛生縣城工作的重要舉措,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讓我們共同攜手,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為構建文明餐飲,和諧文成做出貢獻。
理性消費倡議書【二】?
作為精打細算的聰明購車人,既要有隨時了解新車和新技術動向的敏銳眼光,也不能頭腦發燒只顧追新、追潮流,更不能盲從、偏信、人云亦云。倡導理性汽車消費,讓購車人能買到真正適合自己的愛車,我們向國內汽車消費者發出以下倡議:
1、不盲目追求新車和新技術,冷靜對待所有的熱門新車,根據自己情況理性做出抉擇。不落入一些廠家所謂的新車噱頭和新車陷阱。
2、公正對待已上市成熟車型,不戴有色眼鏡。在了解一款成熟車型前,不輕易否定和放棄它。
3、明明白白消費。選擇一款車,先要去了解它,知道其的特點,知道它與競爭對手的優劣各有什么,才做出最后的決定。
4、不因為一時沖動和感覺買車,綜合考慮車的各方面性能,綜合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力求買一臺不讓自己后悔的車。
5、不輕易相信片面的宣傳和言論,不盲目地隨大流,排長隊。努力從多種渠道了解一款車的評價和口碑,學會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去做出判斷和抉擇。
理性消費倡議書【三】?
目前中學生存在不良消費,為了指導學生理性消費、科學消費,避免互相攀比現象的發生,同時對于家庭經濟較困難的同學能起到避免自卑,避免通過非正常手段取得錢財的可能,使全社會更加關注中學生的消費問題,逐步使我們培養良好的消費習慣。
為此,我向同學們發出倡議并提出我的建議:
1、中學生必須做到合理消費。以自身家庭情況為前提,可以對家庭較富裕的同學指出一些亂花錢的不合理性,使他們明白中學生應適度消費,不該鋪張浪費,從而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2、消費應從實際出發。對此,可以開展對于消費觀念的主題班會,讓同學們充分說出自己對消費的想法和見解,對一些盲目攀比、超前消費、趕時髦、隨波逐流的消費可能使中學生產生不良思想指出不合理性。通過主題班會,能讓同學們明白消費應做到四不--不趕時髦、不隨波逐流、不盲目攀比、不超前消費。
3、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多參與自力更生的活動,努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我們要節約學校的水、電,對此可以在各班成立志愿小組,負責控制對本班的用電管理。比如白天光線充足不用開燈時,如果發現開了燈就及時主動去把它關掉,號召同學們踴躍參與,用行動證明決心。
1. 有機肥料資源現狀
經調查,千陽縣有機肥料種類多,資源豐富。全縣年有機肥料資源總量209.96萬噸,其中農家肥資源總量174.7萬噸,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區和川塬鄉鎮養畜農戶家;年播種作物面積30.7萬畝,秸稈資源總量14.82萬噸,分布于全縣糧食種植區域,其中小麥15.2萬畝、資源總量4.5萬噸,玉米13.4萬畝、資源總量9.4萬噸,豆類、高粱、薯類作物2.1萬畝、資源總量0.92萬噸;春夏綠肥作物年播種面積11.3萬畝,資源總量20.2萬噸(其中多年生牧草作物年保留面積10.0萬畝,資源總量20.0萬噸,分布于丘陵山區;春夏豆類綠肥年播種面積1.3萬畝,資源總量0.2萬噸,分布于山、塬地區的部分農戶家);養殖場奶牛、莎能奶山羊存欄0.082萬頭(只),資源總量0.24萬噸,主要分布在川塬畜牧小區。
2. 有機肥料資源利用情況
從調查情況看,不同有機肥料種類利用模式各異。農家肥(堆肥、廄肥、土雜肥)資源主要采取黃土搬家式墊圈,堆制腐熟后,用作糧、果、桑、菜等作物施基肥,一般畝施用量5000~6000千克。此類肥料由于養分全面、肥效長、耐旱性好,施用后糧經作物可增產10%以上。秸稈資源以小麥、玉米為主,兼有薯類、豆類、高粱等作物,其中小麥秸稈利用機械收獲高留茬面積占10%,過腹還田50%,燒灰還田40%;玉米秸稈利用以活稈青貯喂畜和燒灰還田為主,分別占資源總量的40%和60%;豆類秸稈以燒灰還田和過腹還田為主,分別占資源總量的70%和30%;綠肥資源利用以多年生紫花苜蓿、黃花苜蓿和豆類為主,其中紫花苜蓿用于飼料和經濟綠肥的分別占資源總量的80%、20%,豆類用于壓青還田、飼料和其他的分別占資源總量的30%、30%和40%;養殖場有機廢棄物利用以傳統堆漚為主。
3. 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有機肥料資源現狀和利用情況看,千陽縣種類較多,資源利用廣,施用效益顯著,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有機肥料知識覆蓋面小,農戶合理利用有機肥意識淡薄;二是利用方法不當,造成資源浪費,效益低;三是政策支持不夠,資源利用率低。
4. 對加強有機肥料資源利用的幾點建議
①大力普及有機肥料知識,提高農戶科學利用意識。一是按生產季節和關鍵環節,編寫不同種類有機肥利用技術規程,逐鄉逐村開展技術培訓。二是利用廣播、電視等宣傳媒介,宣傳有機肥料有關知識。三是深入鄉村田間地頭指導農戶合理利用有機肥料資源。
②科學利用有機肥料資源,提高效益。一是因地制宜,確定有機肥料種類。丘陵山區的農牧業區以農家肥和綠肥為主,川塬糧果主產區以秸稈還田和種植短期綠肥為主。二是科學利用,發揮肥效。農家肥應采取基施,杜絕表施,以免肥料養分損失;秸稈資源以直壓還田和過腹還田方式為主,杜絕燒灰還田,避免資源浪費;綠肥資源以做飼料壓青還田為主;養殖場有機廢棄物應做到無害化處理利用,達到無環境污染。
關鍵詞:節約型學校 節約共識 后勤管理
節約型學校的內涵與特征是:學校承擔著育人和科研的任務,且涉及的師生眾多,抓好節約型學校建設不僅對建設節約型社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更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什么是節約型學校?很多人還不明白。目前學術界對此問題尚未展開較為深入的討論。盡管不同學科從各自的研究對象和需要出發,可從不同的角度來定義和描述,但迄今為止,還難以用一個標準來全盤否定或者肯定某種回答的正確性。因此,我對節約型學校的內涵作出嘗試性的界定,希望為建設節約型學校盡一點綿薄之力。《辭海》中對“節約”的定義是節省,節儉,減少不必要的消耗。節約型社會的提出,主要是針對我國目前資源不足以及資源浪費現象嚴重情況而言的。但這種界定是不完整的。“節約”不僅是對自身“做減法”,還是對已有資源的充分利用;在日趨發達的現代社會,“節約”的智慧含量與技術含量都在提高。“節約”實際上包含了兩層意思:
(1)針對浪費現象提出節儉,減少使用資源及不必要的消耗,即有形節約,亦可稱顯性節約;
(2)針對資源不足情況而實施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續利用,即無形節約,又可稱隱性節約。
我校的具體做法如下:
一、加強宣傳和動員,使學校廣大教職員工樹立起科學的發展觀,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增強節約意識
從講政治的高度,充分認識建設節約型學校的重要性,下大力氣在教育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節約資源。我們利用櫥窗、板報、校報及國旗下講話的形式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損失和浪費,逐步形成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社會輿論氛圍。通過宣傳、學習使廣大師生充分認識開展節約型學校創建活動的重要意義。并專門召開了黨員大會,由書記做了題為“強化意識,厲行節約”的專題報告,每個黨員會后都向黨支部提出來“厲行節約”的好建議,為“建設節約型學校”盡了自己的綿薄之力!
二、要達成資源節約共識,把教育部文件精神落到實處
教育部相關文件明確指出:在學校校園建設方面,各級各類學校的校園建設要以提高資源使用效率為核心,以節能、節水、節材、資源綜合利用為重點。學校日常工作要厲行節約,要加強對水、電、煤、氣和教室、實驗室等資源的使用管理,提高利用率和使用效率。要及時處理制止跑、冒、滴、漏現象,進一步挖掘節約潛力,弘揚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正氣,在加強日常管理中出效益。學校大張旗鼓地宣傳建設節約型學校的重要意義,引導廣大教職員工和學生養成勤儉的習慣,承擔起節約資源、杜絕浪費的責任。總務處和政教處聯合組織班隊會,采用講演的形式,大力倡導崇尚節儉、樸素文明的生活方式。樹立“節約資源,人人有責”的觀念,積極營造節約資源的良好氛圍,努力建設節約型教育。對班級財產管理好的班級進行獎勵。通過調研,我校在以下方面浪費現象嚴重,它們依次為用水浪費、用電浪費、一次性物品浪費、塑料浪費、電池浪費、用筆浪費。有的教職員工整天開電腦掛QQ升級;自來水管發生漏水或爆管不及時報修;白天進教室依然開燈,購買經濟能力無法承擔的奢侈品或經常高消費;食堂附近的水池、水龍頭未擰緊,水白白浪費等。校團委的問卷調查也表明,52%的同學在教室會一直注意隨手關燈,拔掉電器插頭;而42%的同學則是“想起來就去關,想不起來就隨它去”。為此,我校特意在廣大師生中開展了“節約小竅門”的征集活動,共收集了各種類型、有意義的好建議200多條,并有意識地把師生的建議落到學校管理實處,學校對采納了的建議作者酌情獎勵!
以上種種浪費凸顯了三個問題:一是節約意識問題;二是管理機制問題;三是學校資源利用效率問題。建設節約型學校正是要回應上述存在的問題,以尋求更好的解決途徑。
建設節約型學校不僅是因為浪費嚴重,更是由于總體上教育資源的稀缺與不均衡。學校的發展離不開資源的供給,教育資源作為社會資源的有機組成部分,同樣存在著稀缺及非均衡性。受此“瓶頸”制約,必然會對學校的發展產生影響。面對壓力,學校做出最好的選擇便是走節約發展的道路,這是節約型學校形成的內在要求。積極開展“節約與文明同行”、“珍惜資源,從我做起”等宣傳教育活動,利用校園廣播、發放知識讀本、編寫校本教材、辦簡報、宣傳欄、黑板報、組織討論會等多種形式,在相關課程的教學中滲透節約能源、節約資源方面的內容,對學生施以全方位的節約意識教育。要積極開展創建節約型社會的實踐活動,讓廣大中小學生了解國家的資源基本狀況,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觀念,教育青少年學生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一粒米、一分錢,從點滴做起,精打細算,節約每一點資源和經費,從小養成節約資源、愛護環境的意識和良好的行為習慣。為此,我校開展了“節約糧食,珍惜糧食”的演講比賽!共有16名選手參加了最后的決賽,選手們精神飽滿,斗志昂揚的投入比賽。這次演講比賽受到了很好的效果,在以后學習生活中學生自覺厲行節約,并自覺形成意識轉移,在各個方面都厲行節約。把口號落到實處!
三、加強學校后勤常規管理,創新后勤服務運行模式,不斷提高管理水平
創建節約型學校要以服務為宗旨,以質量為生命,以師生滿意為目標,不斷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改革創新后勤管理模式與運行機制,在校舍設備和水電使用管理與維修、師生生活與教學服務等各方面,進行有效的資源整合和機制創新,積極探討適合本校特點的管理運行模式,強化使用管理者的責任,切實解決只使用不管理的現象,杜絕浪費,不斷提高后勤管理服務水平。進一步明確后勤從業人員的責、權、利,強化其責任心和節約意識。要根據國家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有關要求,制訂科學合理的規章制度和措施辦法,科學理財,勤儉持家,把節約資源、節約能源的各項要求細化到學校相關工作的各個環節,貫穿到工作的整個過程,確保各項節約措施的落實。堅持投入與節約并重、把節約放在首位的方針,以提高人、財、物的利用效率為核心,以節約辦公經費、節水、節電、合理利用資源為重點,加強制度建設,完善監督管理和考核辦法,強化節約意識,養成節約習慣,逐步形成節約型的學校發展方式和消費模式,促進學校各項事業可持續發展。
四、大力發展校園經濟,搞好勞動實踐教育場所建設,大力提倡推廣使用節約能源、節約資源的設備器具
按照創建節約型學校的要求,充實和調整校園建設總體規劃,節約、集約、合理使用校園土地。根據學校實際選擇適合本校特點的項目,大力倡導種植名、優、特花木品種,積極發展各種類型的校園經濟。要突出三個結合,即:校園經濟與學校育人相結合,與校園綠化美化相結合,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為改善辦學條件和資助貧困學生起到積極作用,實現育人創收雙贏。積極推廣使用照明節電燈具,推廣使用節水設備和器具,推動辦公、食堂、廁所節水設施建設,節約能源,保護資源。開展節水型綠化,逐步減少草坪配置比例,不斷提高以大規格喬木、亞喬木和灌木等為主的校園綠化比例,推行綠地中水灌溉。在招標采購教育物資中優先采購節能(節水)產品,大力推進無紙化教學辦公,嚴格控制學校公用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