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人口老齡化的發展

      人口老齡化的發展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人口老齡化的發展

      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范文第1篇

      (一)經濟發展對人口老齡化的影響人口老齡化是老年人口在總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斷加大的動態過程,根據AdolpheLandry和WarrenThompson的人口轉變理論,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后,人類出生率會下降,人口預期壽命會延長,從而造成人口老齡化。主要原因為:首先,隨著經濟發展到達一定階段后,孩子生育和撫養成本將增加,從而導致人們生育觀念的改變和出生率的下降。生育和撫養孩子的成本主要包括:生育和撫養孩子支出的費用、付出的體力與精力以及機會成本。隨著經濟發展的加速,社會和經濟體制發生巨大變化,現代生產技術對低素質勞動力的排斥,使得人們對子女健康、營養和教育更加重視,生育和撫養子女所花費的成本將大大提高;此外,婦女受教育和就業機會的增加也提高了婦女生育和撫養子女的機會成本。生育和撫養孩子成本和機會成本的提高往往導致出生率的下降,這一影響在我國城市工薪階層中尤為明顯。其次,經濟發展使社會擁有更多的財富來建立和完善退休和社會保障制度,消除人們對老年生活保障的憂慮,改變了人們“養兒防老”的生育觀念,往往也導致了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最后,經濟發展往往帶來更好的公共醫療衛生服務和更好的生產生活條件,增強了人們的治病、抗病能力,往往導致人口死亡率的下降和老齡人口的增加(見圖1)。

      (二)技術進步對人口老齡化的影響技術進步對人口老齡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首先,技術進步為解決老年贍養問題創造了重要的條件。人口老齡化會增加社會贍養的負擔,必須有大量的物質財富作為基礎,而物質財富的創造在人口老齡化的背景下只有依靠技術進步來實現,此外,技術進步使得老年人口也可以參加一定的勞動,創造社會財富。反過來說,沒有技術進步的支持,老年人口贍養的問題就無法解決,從而也就很難出現老年人口在總人口中不斷加大的現象。因此,沒有術進步創造贍養老年人口的財富,人口老齡化的現象是不會發生的,技術進步往往才是各國家和地區人口老齡化的重要原因,這也是為什么西方國家在工業革命之前沒有出現人口老齡化現象的主要原因。其次,現代節育技術、方法的發明和普及,為降低出生率創造了條件。最后,現代醫療技術、生物技術、生命科學技術、遺傳基因工程技術的進步大大降低了人口死亡率,使得人口預期壽命有較大幅度的延長。由此,我們似乎發現,經濟發展、技術進步將會對人口老齡化產生正向的影響。當然,真實經濟社會里,由于比較復雜的各種關系,比如經濟發展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從而導致人口死亡率特別是老年人口死亡率的提高和人口預期壽命縮短等,會造成對人口老齡化負向的影響。此外,一國經濟發展方式和技術進步結構也會對人口老齡化產生影響。

      二、模型設定、指標度量和數據說明

      (一)模型設定本文旨在考察經濟發展、技術進步與人口老齡化之間的關系。因此本文先利用收集到的樣本數據,作出了經濟發展、技術進步與人口老齡化之間的散點圖(見圖2、圖3),根據圖2、圖3可知,經濟發展、技術進步與人口老齡化之間存在明顯的正相關,即經濟發展、技術進步程度越高,人口老齡化程度也越高。為了防止不隨時間而改變的遺漏變量對模型造成影響,設定為其他不可觀測的因素,基于此,本文將模型設定為:其中,at、βi、λi和γi為參數,ζit為隨機誤差項;lnold、lnrgdp和lntechnlogyit為上文中提到的人口老齡化、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為一組控制變量。根據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的控制變量是影響人口老齡化的其他因素,在本文中我們選取了第二產業增長率(Second-R)和第三產業比重(Third_I)兩個變量作為控制變量。選取這兩個指標的原因在于,人口結構往往和產業結構有很大的關系,在第一產業為主的農耕社會,需要大量的青壯年勞動力來從事農業勞動,人口老齡化程度往往較低,而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較為發達的國家和社會其人口老齡化程度往往較高,為了避免多重共線性,沒有將第一產業的比重和增長率作為控制變量,并且由于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比重之間也存在一定的此長彼消的關系,因此指標選用了第二產業增長率和第三產業比重。(二)指標度量和數據說明關于經濟發展、技術進步和人口老齡化的指標度量,我們選用了各文獻普遍通用的做法,用人均GDP,即GDP總量/人口總數,作為度量經濟發展的指標,記為rgdp;用專利受理數量作為度量技術進步的指標,記為technology;用老年撫養比,即人口中非勞動年齡人口數中老年部分對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用(65歲以上人口數/15~64歲人口數)*100%計算得到,作為度量人口老齡化的指標,記為old;各原始數據分別取自歷年《中國統計年鑒》、《中國人口統計年鑒》、《中國科技統計年鑒》2000~2010年②相對應的各省、市、自治區的面板統計數據③。為了減緩數據的波動和消除可能存在的異方差,以及得到變量間的彈性系數,我們對所有變量進行了對數化處理,處理后的變量分別記為lnrgdp、ln-technology和lnold,處理后數據的描述性統計量見表1。

      三、實證分析

      (一)各自變量相關性分析表2是本文中的自變量相關系列矩陣,從表中可以看出,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之間相關系數最大,為0.4900,其他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均很小。綜合來看,不存在嚴重的多重共線性,而且本文中所用數據為省際面板數據,利用面板數據進行參數估計能夠較好地克服多重共線性問題。此外,我們還測算了自變量的方差膨脹因子值,結果顯示,各自變量方差膨脹因子值均小于10,表明各變量不存在多重共線性的問題。

      (二)模型估計結果及分析面板數據模型有三種基本回歸類型:固定效應模型、隨機效應模型和普通混合回歸模型。從圖4中看出,各省份被解釋變量人口老齡化存在著嚴重的個體效應,而且固定效應F檢驗和隨機效應xt-test0檢驗都表明固定效應和隨機效應估計結果更優于普通混合回歸模型,統計量結果見表3。為了確定選擇固定效應模型估計還是隨機效應模型估計,我們進行了Hausman檢驗,結果表明,在5%的顯著水平下均不能拒絕系數無系統性差異的原假設,選擇隨機效應模型更為合適。由于隨機效應模型本身已經較大程度地考慮了自相關問題,因此本文不用再考慮自相關問題。考慮到可能存在的內生性問題,我們用滯后一期的經濟發展和滯后一期的技術進步作為工具變量進行了隨機效應模型估計,并對估計結果與隨機效應模型原估計結果進行了Hausman檢驗,結果表明兩者估計結果并未有差異。因此,用隨機效應模型估計結果作為分析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對人口老齡化的影響是合適和可靠的。從隨機效應模型估計結果來看,控制變量與預期一致,即第二產業增長率和第三產業比重的增加會導致人口老齡化的增長,這種影響是顯著的。從考察的重點,即經濟發展和技術步來看,經濟發展每增長1%,人口老齡化會增長0.035%;技術進步每增長1%,人口老齡化會增長0.041%,且這種影響均是顯著的,這與理論部分推演的結果趨于一致。

      四、結論與啟示

      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范文第2篇

      關健詞:人口老齡化 養老負擔 養老保障

      黨的以后,我國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人口增長過快阻礙了經濟的發展,為了嚴格控制人口數量,我國實行了計劃生育政策。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實行,我國的生育率迅速下降;同時由于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使得人們的死亡率下降和預期壽命提高,從而導致了人口老齡化。人口老齡化是人口轉變的必然結果,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現象,是現代社會發展的一種標志。

      一、人口老齡化的界定及特點

      (一)人口老齡化的界定 人口老齡化是指總人口中老齡人口的比重,相對于年輕人口所占的比重而言呈持續增長的趨勢;也就是老年人口的比重日益增加的過程。隨著人口預期壽命的延長和生育率的不斷下降,我國老年人口的絕對數及在總人口中的比例不斷增加。人口老齡化是指當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人們的價值觀進步了,生育觀也從強制性的控制生育到自覺控制生育,從而人口出生率急劇下降,青年人口在總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下降,相應的老年人口的比重增加。從這種意義上來說人口老齡化是人們生活水平和健康狀況提高的體現,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社會進步的象征,具有歷史進步性。

      (二)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特點

      1.我國老年人口基數大,人口老齡化的速度比較快。中國人口規模大,基數大,人口老齡化過程來勢猛,老齡人口規模不斷增長,使得我國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國老年人口2000年占世界的2L29%;預計到2050年人口將增加到4.23億以上,占世界老年人口的22.3%,那時世界每4個老年人中就有一名是中國人。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老齡化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從國際上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由7%翻番到14%,所用的時間,法國為115年,瑞典為85年,前西德和英國為45年,美國預計要用75年,日本預計要用26年,中國預計也將用26年,成為世界上老齡化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

       2.中國人口高齡化顯著。中國人口老齡化過程較早地出現了西方國家高度老齡化社會的所有現象,即80歲以上的老齡中后期人口的比重提高得較快。在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中,老年人口的增長速度快于總人口,而80歲及以上高齡老年人口的增長速度又快于老年人口。1950年我國8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不足200萬,200(〕年達到了1200萬,預計到2050年將達到0.88億。

      3.中國將在經濟不發達的社會背景下進人人口老齡化社會,人口老齡化與經濟的發展具有時滯性。歐美國家的人口老齡化是伴隨工業化、城市化的過程而來的,而我國的人口老齡化是在人為的條件下,通過全面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使人口出生率、生育率和自然增長率急劇下降,從而青少年人口所占的比重降低,老年人口所占的比重上升,這是一種剛性的過程。歐美一些老年型人口的國家,基本實現了工業化,并制定了一系列較完善的社會養老保障制度,可以說是“先富后老”;而我國進人老年型人口國家時,農村人口占64%,缺乏必要的物質、制度準備,可以說是“未富先老”。

      二、人口老齡化對社會和經濟的影響

      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范文第3篇

      關鍵詞:人口 老齡化 經濟 發展影響

      一、人口老齡化的內涵及我國人口老齡化特征分析

      (一)人口老齡化的內涵。

      人口老齡化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過程。所謂人口老齡化,是指在一個國家或地區因人均預期壽命的不斷延長而使老年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和人口年齡構成老化的社會發展過程。國際社會通常把年滿60歲及以上的人口定義為老齡人口,把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的10%或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7%以上的國家或地區稱為“老年型國家”或“老年型地區”。

      (二)中國人口老齡化特征分析

      (1)老齡人口絕對值為世界之最。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加上20多年改革開放,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醫療衛生條件得到明顯改善,人口預期壽命日益延長,老年人口逐年增加,到目前已接近1.41億,我國成為全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占世界老年人總數的1/5,占亞洲老年人口的1/2。

      (2)人口老齡化發展速度快。由于計劃生育政策和人口預期壽命的延長,底部老齡化與頂部老齡化同時“夾擊”,人口老齡化的速度發展很快,我國人口年齡結構從成年型進入老年型僅用了18年左右的時間,與發達國家相比,速度十分驚人。法國完成這一過程用了115年,瑞典用了85年,美國用了60年,英國用了45年,最短的日本也用了25年。

      (3)人口未富先老,對經濟壓力很大。發達國家的人口是先富后老,我國是未富先老。我國在2000年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才達856美元,屬于剛剛邁過最低收入門檻的中等收入國家。中國婦女的平均生育率已由1949年的6.1變為2002年的1.8,其中北京和上海兩地的嬰兒出生率甚至已經降到了1.0;而人口預期壽命則由1949年的41歲延長到了70歲,使得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均壽命最長的低收入國家之一,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的壓力很大。

      (4)老年人口在區域分布上不均衡。在東部經濟發達地區和大中城市,人口已經進入老齡化階段。如上海市老年人口2000年已達238萬,占總人口的18.5%,到2025年將達到最高峰468.8萬,占總人口的32.7%;北京2000年老年人口為188萬,占總人口的14.6%,到2025年將會猛增到416萬,老年人口的比例接近30%,大大超過現在發達國家人口老齡化的程度。而在中西部地區,人口老齡化的程度低于東部。

      (5)老齡人口高齡化趨勢十分明顯。我國高齡老年人口以每年5.4%的速度增長,高齡人口已從1990年的800萬增長到2000年的1100萬,到2020年將達到2780萬。高齡人口喪偶和患病的機率高,高齡女性多于男性,高齡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差。因此他們不僅需要經濟上的供養,而且需要生活上的照料。

      二、我國人口老齡化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

      (一)人口老齡化使勞動年齡人口比重下降,阻礙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勞動力。

      (1)老齡化導致了勞動力供給的下降。經濟發展對勞動力的需求越來越多,根據供求關系原理,勞動力供給的下降將導致勞動力支付的報酬提高,勞動成本相應增加。

      (2)人口老齡化降低了勞動生產率。勞動密集型產業更注重從業人員的耐受力和適應性,勞動者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機能也會隨著退化,體力,腦力都處于衰退狀態,不僅不能勝任現有的工作,而且年長的勞動者在企業引進新技術,新設備時,也不能盡快地接受新的技術,學會操作新的設備。這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勞動生產率,直接影響了經濟的發展。

      (二)人口老齡化對投資、儲蓄和消費都帶來相關影響。

      1、我國人口老齡化與投資

      (1)從政府的角度分析。老年人口數量的增加,對養老金、退休金、醫療保障的需求自然會擴大,引起老年退休金、養老金、醫療衛生支出、老年福利設施和老年服務等國家支出上升。這也就意味著政府消費基金的增加。就這樣,老齡化降低了國家對生產和其他設施的投資規模,不利于擴大再生產和經濟的發展。

      (2)從企業的角度分析。事實上,企業也要負擔一部分離退休金,醫療費用和社會養老基金,這方面的支出增加了,用于生產的資金就減少了,不利于企業的投資。

      2、我國人口老齡化與儲蓄。在勞動年齡時期,為了給以后的消費提供保障,人們選擇了為養老而儲蓄,一旦進入老年,由于退出生產領域,收入降低,同時,還要動用過去的儲蓄來支付養老、醫療、護理等方面的費用。人口老齡化中老年人口比例不斷提高,勞動年齡人口的比例會相應下降。一邊,勞動者的高儲蓄得不到維持。另一邊,老年人口增多的過程中還會加大消費,這樣,導致了社會總儲蓄的下降。

      3、推動消費結構及產業結構轉變。在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的現代社會,老年人在滿足了物質消費的前提下,也會追求家庭服務、心理咨詢、休閑旅游等非物質消費。這些物質的和非物質的消費正作用于現存的消費結構,促使其發生改變。

      (三)人口老齡化使政府用于老人的財政支出增加,財政負擔加重。

      人口老齡化使政府用于老人的財政支出增加內容包括:贍養支出、醫療保障費用和其他安保體系的支出。養老保險基金源于人們的工薪收入,因此勞動年齡人口的富匱與否,決定了基金籌集的可能規模。由于人口老齡化的程度不斷發展,財政中用于社會保險、社會福利、社會救濟、社會服務的支出不斷增加。據統計,從1985年至1997年12年間,我國用于社會保障的資金從327億元增加到3043億元,增長近10倍,其中用于支付離退休職工的各種費用從149億元增加到2068億元,增長了12倍以上,高于同期經濟增長速度。近幾年來,由于完成“兩個確保”的任務,全國各地區普遍調整了財政預算結構,為確保“兩金”發放,實行財政兜底,使各地的財政負擔十分沉重。

      老齡化對經濟社會正帶來巨大的沖擊和深刻的影響,老年人是社會成員中的弱勢群體,應引起全社會的關注、關心和關愛。經過黨委、政府、社會、家庭、居民的有機協同,實現我國和諧老齡化、積極老齡化和健康老齡化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潘斌斌.廣西人口老齡化的經濟效應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0年04月;

      [2]李雪.人口老齡化趨勢下的中國養老保障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04月;

      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范文第4篇

      論文關鍵詞:人口老齡化,可持續發展,影響

      人口老齡化是指老年人在總人口中的比例日益增長并上升的現象。通常是以一國或地區的老年人口比重、少年兒童比重、老少比、年齡中位數等綜合指標使用來衡量該國或地區是否進入人口老齡化及老齡化的程度。國際上通常的看法是: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數的10%,或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數的7%,就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于老齡化社會。

      到2005年末,南明區戶籍總人口518152人中,60歲及以上人口70864人,占全區總人口比例的13.68%,按照國際通行標準,南明區人口年齡結構已進人老年化社會。而2009年末,全區戶籍總人口568262人中,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為88365人,約占全區總人口的15.55%。2005年到2009年,南明區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提高了1.87個百分點,每年平均以近0.5個百分點的速度在增長。

      一、人口老齡化現狀及特點

      1.老齡人口規模大,增長速度快

      表 1 南明區2005--2009年老齡人口發展趨勢

      年份

      人口總數

      老年人總數

      其 中

      60歲及以上人口占人口總數百分比(%)

      60-69歲

      70-79歲

      80-89歲

      90-99歲

      100歲及以上

      2005

      518152

      70864

      41066

      22983

      6084

      718

      13

      13.68

      2006

      539052

      76811

      43782

      25921

      6388

      707

      13

      14.25

      2007

      553285

      79363

      43999

      27645

      6949

      759

      11

      14.34

      2008

      555510

      83127

      45645

      29025

      7702

      746

      9

      14.96

      2009

      568262

      88365

      46884

      31785

      8779

      901

      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范文第5篇

      關鍵詞:人口老齡化;房地產業;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F293.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8)13-0185-02

      21世紀以來,房地產業在中國國民經濟中的支柱性地位愈加凸顯,它是“城市化發展”過程中的客觀要求。因此,房地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程度直接關系到中國的城市化建設是否是可持續的,從而影響到中國現代化建設等多方面的可持續性發展。在中國城市化快速發展的同時,人口老齡化趨勢也更加明顯,而人口老齡化的問題不僅是數量增多的問題,還存在一系列因為數量增多和老年人口自身變化引起的其他問題。

      一、中國人口老齡化現狀及趨勢

      1.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現狀

      據統計,2006年中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13.28%,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9.18%[1]。按照國際標準,中國人口已經達到老齡化水平。與此同時,中國人口老齡化還存在著與西方發達國家人口老齡化所未有的一些問題。諸如,中國人口老齡化速度特別快,60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從7%增加到14%,法國經過了115年,瑞典經過了85年,德國、美國經過了50年左右,而中國不到30年就達到這個水平[2];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具有比較明顯的“未富先老”特點,特別是在農村地區,2005年全國農村人均純收入為3 255元,這樣的收入水平很難承受老年人口增多所帶來的物質和精神上的壓力;此外,中國養老保障體系還很不完善,在大多數的農村地區,家庭養老仍然是廣大農民的主要養老形式。

      2.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

      生育率下降、死亡率下降、人的預期壽命延長及人口的遷移是影響人口老齡化程度的主要因素。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發展、人們生育觀念的轉變和城市化進程的推進,生育率和死亡率都會最終達到低水平的均衡發展,人們的預期壽命會持續增加,人口遷移發生的可能性也將更大,所以人口老齡化將越來越影響社會經濟發展的各方面。中國60歲以上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1990年5.57%;2000年6.96%;2003年10%[3]。到2010年,中國的老年人口總數將達到1.71億,房地產業的發展能否滿足這么龐大的特殊人群的需要是衡量它是否可持續發展的標準之一。

      二、人口老齡化對房地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房地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是指既要滿足當代人對房地產業的各種需求,又要合理利用土地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為后代人的生產生活創造必要的空間發展條件[4]。英國學者韋克斯在研究老年人口問題時曾概括地指出,現代老年人問題主要是基于老年人在以下幾個方面發生顯著變化而造成的:經濟來源所得方面的變化;社會角色與人際關系方面的變化;心理和生理方面的變化;身體健康方面的變化。正是因為這些方面的變化使得老年人口群體對房地產業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老年人口增多導致老年扶養比上升將會影響到整個人口的經濟承受能力等。

      1.老年人口的收入水平與房地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消費是生產的目的,也是生產的動力,所以,房地產業發展的動力來自于人們對它的消費。同時,房地產的消費不同與其他普通生活資料消費,它需要消費者具有相當實力的經濟收入水平。由于老年人口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弱勢地位,他們的收入會受到體力下降等因素影響,再加上退休收入減少,這樣以來,老年人口群體中有購買房屋能力的人比較少;另一方面,老年人口中也有一些在年輕時已有房屋,不需要再購買房。總之,老年人口都不能成為推動房地產業發展的主要力量,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重,房地產業別是商品房的發展速度會受到更為明顯的影響。

      2.老年扶養比上升與房地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老年扶養比是指某一人口中老年人口數與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它是從經濟角度反映人口老化社會后果的指標之一。人口老齡化是老年人口在總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斷加大的動態過程,老年人口逐漸增多,而生育率保持不變或降低,就必然會使得老年撫養比上升。人口年齡結構預測表明,我國老年扶養系數從1970年起一直上升,1975年為12.9%,1999年為13.5%,2010年為17.4%,2030年為37%,2050年則進一步上升為47.5%[5]。老年扶養比上升,老年人口增多,則贍養費用也增多,勞動力成本就大大提高了。而且,老年人口是退出勞動年齡的人口,隨著時間的推移則越來越遠離勞動,成為純被扶養人口[6]。

      3.老年人口身體素質、心理需求變化與房地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勞動力資源是推動房地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人口老齡化加重使得勞動力的供給減少,也使得勞動年齡人口的平均年齡上升,老年勞動人口規模變大。從人的生理功能角度來看,人的身體素質到一定年齡后就隨著年齡的上升而降低,所以,在人口老齡化過程中,勞動年齡人口的整體身體素質有下降趨勢,從而不能更好地創造房地產發展的人口環境。

      在人的老年時期,生理與心理等方面與中青年時期有很大差異,在住的方面,他們希望能滿足安全性和私密性的基本要求,同時,人口老齡化中的高齡化現象突出,高齡老年人更多的身體行動不便者,所以,房地產在開發時需要不斷考慮到滿足老年人需要而進行的對住宅房基礎設施和功能改善的建設,而基礎設施和功能改善建設需要大量資金和技術的投入,一些企業考慮到眼前利益就可能忽視此類建設,這樣房地產業的供給就難以滿足廣大老年人群的住房需要,房地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也將無從談起。

      4.農村勞動力轉移受到限制影響房地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房地產業我們雖然把它定性為第三產業,實際上和其直接相關的建筑屬于第二產業,其職工中有相當大部分是屬于從事體力和重體力勞動。雖然現在許多工地逐步在實施機械化,但在施工過程中體力勞動仍是一個比重相當大的工作。從目前的建筑工地來看,很多工地,除少數的管理人員是建筑公司的職工外,絕大多數都是來自農村的民工。不少人認為,農村可以為城市建設提供無限的剩余勞動力,實際上,情況并非如此,隨著農村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重,一些局部農村也已經存在著勞動力不足的現象。比如,四川家戶土地休耕、拋荒原因中勞動力不足的占36.5%;將土地租供或送人原因中勞動力不足的占60.8%[7]。農村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影響一方面表現在:老年人口增多,需要更多年輕人照顧,年輕勞動力進城的可能性降低;另一方面,人口老齡化造成勞動人口比例下降和勞動人口年齡偏高,使得勞動力的轉移受到限制。這樣以來,房地產業開發所需要的勞動力逐漸稀缺,開發成本則相應提高,房地產業的健康發展受到影響。

      三、小結及建議

      人口老齡化中的老年人口群體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但卻不是孤立的群體,老年人是社會、家庭的重要成員,所以他們的生存需要和發展需要影響到社會經濟的方方面面。人口老齡化對房地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影響更多的是間接的、長遠的,甚至在目前是微不足道的,但從長遠來看,通過采取一些措施一方面可以讓老年人口共享社會經濟發展成果,另一方面還能解決人口老齡化中“老有所居,老有所樂”問題和房地產業供需矛盾等問題。

      1.加大老年公寓等其他老年服務機構的建設。我國的人口老齡化是與人口轉型和社會轉型同步發生的,人口老齡化程度加重的同時,家庭規模在減小,傳統的養老方式受到挑戰,家庭養老壓力加大,因此,有人認為應當放寬計劃生育政策來緩解家庭的養老負擔,這樣只能解決暫時的問題,卻會產生更大的人口壓力,加重人口與資源的矛盾,形成惡性循環;我們應當把家庭養老和社會養老相結合,改變傳統的家庭養老的單一模式,這就需要建設相應的養老設施保障社會養老得到推行與支持。

      2.加大房地產業中的技術創新與應用。目前,我國房地產業的技術含量較低,缺乏先進的設備、技術,許多建設行業仍停留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水平。只有通過新技術的應用,才能建設功能齊全、設計人性化的房地產業,才能充分滿足人口老齡化中不斷增多的老年人口群體的特殊需要。

      3.提高年輕年齡段的人口文化素質。老年人的文化素質直接決定著老年人口的就業、經濟收入、經濟生活來源和供養狀況,并間接影響到他們的身體健康和文化生活狀況。受低水平的歷史發展和教育發展制約,現階段的老年人口整體文化水平是比較低的,再加上老年人對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較低,所以提高現階段老年人口的文化素質難度較大,但應重視提高年輕年齡段人口的文化素質,為他們將來的老年生活打下良好基礎,最終才能對房地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7.

      [2] 蔡,顧寶昌.人口轉變的社會經濟后果[M].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70.

      [3]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研究所《中國人口年鑒》編輯部.中國人口年鑒[M].北京:經濟出版社,1991.

      [4] 鄭應亨,歐小莉.人口與我國房地產業的可持續發展[J].重慶大學學報,2005,(1).

      [5] 熊必俊.人口老齡化與可持續發展[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2:275.

      [6] 田雪原,等.21世紀中國人口發展戰略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7] 西部人民的生活――中國西部省份社會與經濟發展監測研究數據報告[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6.

      [8]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研究所.中國老年人口文選[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89.

      Brief View on Population Ag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Real Estate Industry

      TANG Kang-fen, XU Gai-ling

      (Sichua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 Chengdu 610071,China)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2020|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一二三| 亚洲制服在线观看|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二区偷拍| 亚洲白色白色永久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久久|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焦|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麻豆| va天堂va亚洲va影视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 亚洲人成www在线播放| 亚洲日韩国产AV无码无码精品| 亚洲色成人四虎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区男人本色|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WEB| vvvv99日韩精品亚洲|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a| 久久久久久久尹人综合网亚洲| 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se色偷偷亚洲精品av| 亚洲一卡一卡二新区无人区| 亚洲成熟丰满熟妇高潮XXXXX| 日批日出水久久亚洲精品tv|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精品 美利坚|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HE| 亚洲a在线视频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久久久|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小说 | 国产亚洲精品影视在线产品|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国产|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亚洲A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 jizzjizz亚洲| 亚洲日本va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好看的理论片电影|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