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校園文化規劃設計方案

      校園文化規劃設計方案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校園文化規劃設計方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校園文化規劃設計方案

      校園文化規劃設計方案范文第1篇

      1 重視校方的參與

      建筑師的專業是建筑和空間設計,在教育理念的認識上不如教育工作者深刻,在學校的規劃設計過程中,必須重視校方的參與,聽取教育人士的相關理念和教育方式等,與校方充分地討論與推敲以共同決定學校的規劃與相關設計,并進而將其轉化成具體的空間與設計,這樣最終完成的校園設計才能達到合理實用,滿足使用者的相關要求。校方參與規劃與討論已成為目前校舍興建的一種趨勢,校方由相關人員組成興建委員會,充分提供相關設計資料與設計任務書,堅持開明的教育理念。而建筑師必須秉持專業能力去分析了解學校環境特質,了解學校的歷史及辦學特點,通過與教育者的不斷對話去思辨怎樣的校園空間才能促進學生最有效的學習,怎樣的空間設計才能有利于師生的交流與互動,怎樣的校園才能體現學校的文化和歷史。在崇明縣堡鎮初級中學規劃設計當中,我們充分尊重校方的建設意見,在聽取并分析相關設計要求后,我方做了兩個不同的規劃設計方案(圖一、圖二);方案一采用院落式布局,教學樓、行政辦公用房、專業教學樓、合班教室、風雨操場及食堂圍繞中心庭院布置,并通過環形回廊將上述各單體有機聯系在一起,各功能分區之間聯系方便,使用效率高,且外部空間變化有層次,中心庭院結合水景布置文人雕塑、文化墻等人文景觀使中心庭院成為校園文化展示及師生互動的主要平臺,但是該方案的室外操場及跑道為東西朝向,東西向的操場違反國家規范且不利于學生的室外活動,食堂位于上風向產生的廢氣對其他空間有影響;方案二采用行列式布局,教學樓之間距離達到40米,通過敞開式連廊將各功能空間聯系在一起,通風采光效果好,室外操場跑道及風雨操場均為南北朝向,食堂廚房位于下風向;兩個方案之間的功能布局和空間關系差異較大,通過與校方多次溝通討論,最終確定方案二為實施方案,因為方案二的各功能布局更合理實用,室外操場跑道等滿足規范要求,廚房及食堂布局更合理,總體而言,方案二的規劃布局更有利于學生學習活動等。

      2 結合地形、優化規劃布局模式

      21世紀末我們迎來了教育發展的大好機會,整個教育建筑經歷著前所未有的

      劇烈變動,新的設計模式正在摸索之中,軸列式、行列式、網格式、圍合庭院式、自由式都是一些比較常見的規劃布局模式。在具體的設計中,我們應該突破各種獨立的建筑與僵化刻板的空間布局,結合地形,采用靈活多變的空間組織形態與整體化的建筑手法和開放式的布局,為師生在校園中的傳道、授業構建技術性的平臺。以深圳市紅光中學為例,基地位于山地之中,設計師的設計方案充分利用基地狀況,依山就勢,采用高低錯落的自由式院落空間布局形式,突破一般校園嚴謹有余的規劃模式,凸顯學校山地地形的特色。在本方案中沒有機械的軸線定位,沒有呆板的行進路線,也沒有單一的建筑方向。每組建筑均根據周邊環境的地形、地勢、朝向和交通需要來確定其存在的形態,高低變動的自由布局圍合出一系列不規則的空間院落形態,圍與透,規則與不規則,動與靜,各種各樣的空間互相交織,產生出空間上的滲透和層次上的變化,收斂有致的尺度,創造出一種極為活躍而富有生機的空間布局模式和空間形態(圖三)。

      圖三:紅光中學總平面圖

      3 人性化的設計原則

      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是現代建筑設計的重要原則,它既體現在總體設計之中,又體現在建筑單體設計的細節上。在總體布局上,隨著教育理念的變化和學校規模的發展,嚴格強調校園的各大功能分區事實上已經不能滿足教師和學生們的使用要求,而如何使各功能區域之間相互交融、相互滲透,加強功能分區之間的聯系,便成為“以人為本”的關注點。在新海中學的設計中,設計師運用一系列連廊將各建筑單體有機聯系在一起,連廊既便于行走,又可以形成豐富的建筑景觀,同時結合連廊設置了很多校園文化的展示空間,讓學生可充分感受到學校的相關信息及文化氛圍。設計師還在教學樓的每層設置了開放式的休息交流空間;每個室外庭院也進行了專門的主題設計,每個庭院各具不同特色和功能,為師生的課外活動提供了愜意的場所。

      在細節設計上也應盡力體現人性化的設計原則,拋棄大而無用的校園外部空間和大而不當的建筑體量,創造人性化尺度的校園空間,學校的家具及衛生間等也應考慮人性化的設計,家具盡量采用暖色調,衛生間應分散布置且距離合理,衛生間的器具等應方便學生的使用,學校還應考慮無障礙設計以體現對社會弱勢群體的關愛。

      4 意義空間的創造

      人的一生會經歷家庭、學校與社會生活,而學校生活正是銜接家庭生活與社會生活,孕育一個人思想形成的最重要過程。一天的學校生活應包括上學、放學、上課、下課、集會、討論、運動、休息、游戲、飲食、聊天、沉思、閑晃等。以往的教育只關注教室內的上課,而忽略了對其他生活空間的需求,因此校園規劃還應該為上述生活提供多層次的室內外人文空間。這些空間包括中庭、門廳、風雨長廊、草坪上、大樹下、水池邊等,這些空間既記錄了許多人學習、友誼與成長的故事,也可以寓教育于意義空間,實現潛移默化的境教。

      校園文化規劃設計方案范文第2篇

      關鍵詞:高職院校;人文景觀;影響因素;設計原則

      中圖分類號:TU984.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05-0222-02

      近20年來,隨著我國高校的不斷擴招,高職教育得到了迅速發展,院校的辦學規模也在持續擴大。高職院校的改擴建,雖然較好地滿足了院校的辦學需要,但同時也讓一些有特色的校園景觀逐漸喪失了個性,校園景觀同質化問題日益嚴重。如何有效地營造有特色的校園人文景觀環境,充分發揮人文景觀的育人作用,將是高職院校校園景觀建設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

      一、高職院校校園景觀營造主要存在的問題

      (一)景觀雷同,無特色

      高校擴招以來,高職教育得到了迅速發展,學生人數不斷增加,辦學規模持續擴大,但同時卻存在資金不足的問題,在加上缺乏同類院校的經驗借鑒,建設時間短,所以造成了大多數高職院校的校園景觀建設趨于雷同,校園景觀未能充分突顯出院校特色①。

      (二)重自然,輕人文

      國內高職院校的校園景觀建設普遍更重視自然景觀的塑造,在人文景觀建設方面投入的精力則明顯不足。大多數高職院校都缺乏整體的視覺形象圖標,缺少能夠體現校園文化內涵的小品、雕塑等人文景觀。

      (三)重觀賞,輕實用

      高職院校在景觀設計過程中,由于未能深入了解院校師生的行為活動規律,只考慮到景觀的觀賞價值,而常常設置出一些缺乏實用性的景觀作品,比如在人流量較為集中的地方設置彎曲道路,破壞了交通流線;宣傳欄設置位置過于隱蔽;在道路兩旁未設置休息椅子;大面積綠色鋪地中未設置行路;籃球場無休息椅子、遮陰行道樹,等等。

      二、影響高職院校人文景觀設計的相關因素

      (一)環境因素

      校園既有的地域環境,包括植被水體、地形地貌、建筑布局、生態群落等都會對景觀的設計產生直接影響。例如,處于山地的院校和處于平原地區的院校,在選擇景觀設計模式時肯定會有明顯的區別。建筑功能分區、格調會對景觀的用到空間產生影響;校園的植被水體分布同樣會對景觀的構造產生一些限制。

      氣候特征對校園景觀設計的影響也較為明顯,對于處于不同氣候帶的校園,所選擇的植被、排水方式等必然會截然不同。例如處于熱帶氣候的校園,栽種的樹木可選擇椰樹,而處于溫帶氣候的校園則不能選擇椰樹;處于干旱地區的校園,要考慮多配置澆灌設施,而處于多雨濕潤地區的校園則要多考慮排水方面的問題。所以,高職院校在進行校園景觀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當地的氣候條件,只有適合當地氣候條件的景觀設計才能營造出和諧、自然的校園環境。

      (二)社會因素

      一是科技水平。校園人文景觀建設質量的優劣,除了與設計者的創新意識、專業水平有關以外,還與科技水平密切相關。設計者的一些景觀設計構想有賴于先進的技術手段來實現,若技術水平滯后于設計思想,則難以達到預期的景觀效果,所以先進的科技水平是實現校園景觀設計構想的堅強后盾。

      二是校領導的意識。學校領導作為院校運作的掌舵人,其在校園景觀營造中自然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若校領導能夠充分認識到人文景觀營造在培養人才,凸顯辦學理念、促進校園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則會對校園景觀建設引起高度重視,并將其納入校園建設總規劃中,提上議事日程,并積極監督與管理,從財力、人力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以保障校園景觀建設的順利實施②。

      三是資金支持。資金投入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校園景觀建設的質量與順利實施,校園景觀建設若缺少了經濟支撐,一切都將成為空談,充足的資金是開展校園景觀建設的前提條件。

      (三)人文因素

      一是文化背景。不同的高職院校有著不同的校園文化氛圍,校園文化的不同,對校園景觀營造的要求自然也會有所不同。比如一所新建的高職院校,其文化沉淀與有著悠久歷史的學校相比必然有一定的差距,在進行景觀建設時,新建院??梢哉f是白紙一張,設計者有較大的創作空間,所營造的人文景觀可以更好地契合地方特色,反映時代特征,而老院校的景觀建設多在改擴建時進行,所以景觀設計應當注重傳統風格與校園文化的延續,同時還要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這樣的人文景觀設計難度更大③。

      二是學生的行為模式。高職院校的學生,其心理特點、行為模式與普通大學的大學生有著較為明顯的差異,學生行為模式、心理特點的不同也決定了其對校園環境需求的不同。高職院校學生主要為??粕?,普通大學的學生則主要為本科生或研究生,高職院校學生的整體文化水平低于普通大學,這也決定了二者對校園文化的欣賞、理解的差異。鑒于此,高職院校在進行校園景觀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院校學生的這一特點,進行相應的景觀文化配置,以達到陶冶學生情操的目的。

      三是設計理念。進行校園景觀建設的設計者,其設計理念將會直接決定所營造景觀的整體風格。不同的設計者,有著不同的能力水平與工作經歷,所以其設計理念、設計手法也會有明顯的差異,而這些差異在校園景觀設計中最為直觀的表現就是設計風格的不同。若設計者的設計理念落后、手法陳舊,無法準確把握傳統與創新、審美與教育、整體與局部、人文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就會對校園景觀的文化內涵、整體美感產生不利影響。

      三、高職院校人文景觀設計應遵循的原則

      校園景觀作為高職院校校園環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在展示院校良好形象,培養學生健全人格,增進學生身心健康,促進院校和諧發展方面均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新建的高職院校,在進行景觀設計時,應當結合院校辦學理念、現代教育理念來進行規劃,一步步改造、完善校內景觀,以彰顯獨特的校園文化,提升院校師生的審美情趣。在高職院校的人文景觀設計中,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一)文化性原則

      “人文”是人文景觀設計的核心思想,校園人文景觀設計應當突出人文性、文化性,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精神內涵,為校園營造一個良好的文化氛圍,實現環境與人的和諧統一。校園作為一個教書育人的主要場所,只有營造一種嚴謹、高雅、奮進、舒適、和諧的文化環境、學術環境、生活環境,才能讓學生積極向上、樂觀好學、勇于奮進。在校園中營造“學識之景”、“文化之景”、“生活之景”,充分展現校園文化特色,是現代高等教育的客觀要求,同時也只有在充滿學術與人文氣息的環境中才能培養出全面發展的綜合性實用人才④。 校園人文景觀設計要根據不同功能區的作用、特點,學生的人性需求與行為心理需求,運用先進的設計思想與設計理念,建造出人性化的人文景觀。教學區景觀的設計,要體現出嚴謹的治學氛圍,側重于審美育人;生活區景觀的設計則要體現出輕松、舒適、愉悅的氛圍,側重于休閑性與觀賞性;運動區景觀的設計則要以安全性、實用性為主。各功能區的景觀設計主次分明又相互交融,在人文景觀設計中巧妙地將教育功能與環境藝術結合起來,將審美教育與綠化美化完美地統一起來,突出文化內涵,充分滿足學生的學習、生活,從而讓學生在這樣溫暖、友愛的環境中全面發展。

      (二)整體性原則

      校園人文景觀設計必須遵循整體性原則,即要站在全局的高度進行統一規劃。人文景觀設計要在校園總體景觀建設目標的指導下,結合校園的功能分區、地形地貌特點,以及各功能區特點,在保證校園景觀整體基調統一、協調的基礎上規劃出合理的平面布局、清晰的結構體系、明確的功能分區。在設計中要做到總體布局、分區實施、同中求異,讓生活區舒適宜人、賞心悅目,讓運動休閑區愉悅礪人、生機勃發,讓教學區環境宜人、寓教于景,最終讓校園內部的教學、生活、休閑運動三大區域和諧溫馨、清新高雅⑤。

      (三)人性化原則

      素質教育提倡“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校園作為學生和教師的聚集地,其景觀建設也應當以人為本,將尊重人、關心人、理解人、培養人放在第一位,充分體現出人性化特點。設計者在進行景觀設計時,要充分了解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需要、審美情趣、心理需求,以及不同年齡段學生之間的差異,結合學生的心理需要打造出人際和諧、情感融洽、豐富多彩的人文景觀,充分體現出人文關懷,以充分滿足師生們親近自然、回歸自然的心理需要,為其提供一個緩解疲勞、愉悅心情的場所。在這樣的校園人文景觀之中,學生能夠體會到濃厚的人文氛圍,獲得美的享受,愉悅身心,從而提高學生對院校的認同感。

      (四)個性化原則

      校園人文景觀的營造目的主要是通過對校園環境進行藝術性的加工來感染、影響和教育學生。校園環境的藝術性加工,應當積極創新、彰顯個性,彰顯個性指的是景觀的內容與形式都應當具有獨立的、獨特的、鮮明的色彩,其體現的主體意識要明確。在具體的規劃設計中,要從校園的實際情況出發,充分發掘自身特點、優勢,因地制宜地打造出自己的景觀風格與校園特色。高職院校的人文景觀設計雖有一些景觀設計較好的院校作為參考,但并不能只是簡單地對優秀設計方案的抄襲與模仿。要打造出具有個性的校園人文景觀,可以從優秀設計方案中找尋靈感,同時積極開拓創新,設計要做到奇特、新穎、稀少,充分體現出院校的特色,營造出自然、清新、個性的人文校園環境⑥。

      四、結語

      高職院校的人文景觀設計要充分考慮到院校學生的特征及辦學特色,結合高職教育的目標與需要,從院校的實際情況出發進行設計與規劃,充分結合高職院校的辦學特點及學生特征來進行規劃與設計,充分突顯院校的人文特色,才能營造出富有校園文化內涵的人文景觀環境,從而充分發揮出景觀環境的育人作用。

      注釋:

      ①陳靜.景觀延續與重塑的人文之道――記安亭中學綠化環境改造更新[J].中國園林,2012(06):122-124.

      ②何新聞.和諧校園景觀:歷史、人文與生態內涵凝結的象征――以馬里蘭大學校園景觀為例[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13(02):124-126.

      ③陸宇晴.基于人文角度的大學校園主題景觀塑造[J].江蘇科技信息,2014(24):139-141.

      ④魯偉.從人文藝術的角度探討景觀橋梁設計[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36).

      校園文化規劃設計方案范文第3篇

      關鍵詞:戶外空間,場所精神,環境體驗,空間序列,

      Abstract: The basic objective of overall planning for outdoor space is the best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environment to create and maintain existing, any planning is just the nature of the specific way to achieve specific goals. The spirit of place is the general atmosphere of people exist in the place of. We want to make the place is to make the experience feel comfortable, take one's ease, giving them a sense of the area in which. Site planning is a guide and the integration of all resources in the overall process. The purpose is to make people, space environment building, site overall harmony with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xture space reflects the base unique temperament, to express any place spirit have maintained some contact with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To understand the potential of each place spirit, is the effective way to achieve the goal.

      Key words: Outdoor space; The spirit of place; Environmental experience;spatial sequence

      中圖分類號:TU984.1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3)

      眾所周知,那些看起來自然和諧的規劃是與場地相適應的。比如學校坐落于社區中心,有公園般的活動場所,有自成體系的小環境,有安全怡人的步行道。我們必須確定一個理想的場地可以通過最小的變動,最大限度的滿足建設項目的使用要求。在日本,這種對場地的細心認識在規劃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每一處構筑物幾乎都是場地中的自然生長物,保留并強化了場地的特征。比如設計一所住宅,設計師每天都要去動工的地塊上去,一呆就是很長時間,目的就是認識它,發現它所潛在的氣質,了解場地優缺點。因此,我們在所有景觀規劃里尋找兩種東西:一個是景觀的鄉土特質的表現,另一個是人類可參與的最大開發。加雷特·埃克博說過,場地規劃必須被看成是由土地未來的所有者對整個場地和空間的組織,以使所有者對其到達最佳利用。

      道路、建筑、水體都不會自行成長,而是經過人為的規劃設計的,試想紐約的中央公園、賴特的流水別墅、拉薩的布達拉宮、成都的都江堰廣場都是經過仔細推敲確定的方案。對比之下,現如今的一些建成項目,場所與場所的使用已經被割裂,這個疏忽是一種危險的錯誤,因為基地是環境的關鍵之點。它在社會學和心理學上所具有的影響已經超出了它在造價和技術功能方面的影響。任何總體設計,無論多么帶有根本性,我們要確定為誰造就場所?意向如何?建造在什么位置?以系統的結構來確定整體設計方案。

      一、場所精神

      任何事物都有其獨特而內在的精神和特性。場所能夠也應該滿足我們的日常需要:需要向外眺望時有一扇窗戶;需要休息時有一把座椅;雙手被占用時,就應有一臺子來放行李。場所必須表達和加強人們的每一個體空間和集體空間的價值,場所精神是人們存在于場所中的總體氣氛。人若想要體味到這種場所的精神,就必須要清楚的了解自己在空間中的方位,了解自己和某個場所之間的關系,從而認識自身存在的意義,其目的是讓人產生歸屬感。當人能夠在環境中定向并與某個環境認同時,它就有了“存在的立足點”。

      在其它國家,雖然有些城市的公共空間利用率極低 ,但顯然它的設計是為了滿足建筑的需要而非空間舒適性的需要。一個空間的利用度和喜愛程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它的區域位置和細部設計。因此一個人性場所應盡可能做到以下幾點:

      1、明確傳達該場所可以使用,該場所就是為了讓人使用的信息。

      2、布置相應的設施以滿足人的活動需求。

      3、位置應布置在使用者易于接近并能看到的位置。

      4、群體活動時,保證群體活動不會干擾其他群體活動。

      二、大學校園戶外空間分析與改造設想:

      校園景觀由教室、圖書館、宿舍、運動場、服務設施等硬質建筑,以及水體、植被等軟質景觀組成。高校作為文化與知識高度集中的區域,應保持自身獨特的校園景觀文化,彰顯一所大學的獨到審美與品位。如:北京大學老校區的古典式建筑景觀環境,以及與之協調的參天大樹,綠蔭遮蓋,給人以深刻的印象。高校應該繼承和發展它的校園文化,并將其與校園景觀的設計相融合。校園景觀的設計,應該回到質樸與平和上面來,環境的營造應該以簡樸、經濟、美觀、實用為原則。

      評價一個校園規劃設計好壞與否的重要標準是看規劃設計方案能否最大限度的激發人們與其他學生、教師、書本及一些活動的即興交流……校園規劃的功能不僅僅是為學校教學活動提供物質環境.每個人的大多數受教育機會都發生在課外學習,只有當校園規劃能夠具備激發學生的交流談話特質時……它所營造出的校園氛圍才具有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內涵.

      調研后需要指出的是,戶外場所利用率低的另一個因素就是安全性的考慮。校園空間安全性上主要指夜間植被繁茂、缺少照明,比較隱蔽的場所。但當被問及提高校園安全性時,沒有一個人提出要移開植物,更多的只是建議改進照明。所以應從各種尺度研究校園環境。

      戶外空間環境是步行人群占優先并居主導地位的城市空間,大多數人們還是會喜歡更多開放空間和綠地的戶外環境。這些受人歡迎的空間往往是綠地或“自然的”環境,他們沒有被當作任何特定的建筑或服務設施的基地空間。在這里可以小睡,還可安靜地學習、談話觀察等等。就像一座城市需要公園及公共戶外空間作為它的“肺”。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行為模式選擇不同需求的空間。有了人群的參與場地也就變成了場所。

      只有通過實地觀察,才能把握場地的氣質,把握周邊與周圍區域的關系,從而全面的領會場地狀況。而一個成功的場所應有明確的感知性:可被認知、可記憶、引人注意。好的環境支持有目的的行為,并與使用者的行為相適應。

      結語:

      對環境的追求往往是景觀中的重要部分,現代景觀規劃中,規劃設計師常常去感悟和體驗自然,從自然界中發現場地所特有的精神。本質上說不論是戶內的空間還是戶外的空間,最適合的空間才是最好的空間。人們規劃的不是場所、不是空間、也不是內容,人們規劃的是體驗。一個方案不僅僅是針對一處地方、空間或某個事物……一個方案是一種體驗。最好的方案設計在于它給人提供最佳的生活體驗。任何對開放空間未來的思考,譬如考慮城區中心存在物,都需要理性的總體看待。每一塊場地都有一種理想的用途,建筑設計、城市設計、規劃設計并不是孤立存在的,都與當地的城市肌理保持著緊密聯系,賦予基地明確的場所精神。因此,我們在總體規劃設計中必須把場地看成是由土地未來的所有者對整個場地和空間序列的組織,這意味著一個整合的概念:建筑物、工程結構、開放空間以及自然材料一起進行規劃……這是以后我們做方案時值得學習借鑒的。

      參考文獻:

      [1]人性場所——城市開放空間設計導則 [美] 克萊爾·庫珀·馬庫斯 卡羅琳·弗朗西斯 編著俞孔堅孫鵬王志芳等譯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10ISBN 978-7-112-04686-7

      [2]景觀設計學——場地規劃與設計手冊 [美]約翰·O·西蒙滋 巴里·W·斯塔克 著 朱強 俞孔堅王志芳孫鵬等譯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

      ISBN 978-7-112-11049-0

      [3]總體設計 [美]凱文·林奇加里·??酥S富廂 朱琪 吳小亞譯

      校園文化規劃設計方案范文第4篇

      關鍵詞:設計管理;層次理論;產品設計

      國內本科院校在產品設計教學方面越來越側重于培養應用型人才。而傳統的產品設計教學只注重專業技能的培養,面對市場發展的變化,單一的專業技能培養不能適應社會需要,學科的復雜多樣逐漸成為產品設計教學面臨的新形勢。由于我國傳統產品設計教學課程體系較為落后,師資力量匱乏以及觀念意識不強,設計管理能力的教學培養沒有得到重視。據有關資料顯示:本科院校設計專業畢業生越來越熱衷于創業,而對于那些設計管理理念匱乏、管理水平低的學生來說,極容易被市場所淘汰。因此,在產品設計教學中,對設計管理知識的學習和應用是非常必要的。

      一、設計管理中層次理論與產品設計概述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也被稱為基本需求層次理論,將其分成安全需求、社交需求、自我實現需求等五種需求。馬斯洛認為,如果在特定的時間里,沒有滿足人們的一切需要,那么就應當滿足其最迫切的需求。一般來說,只有在滿足其最低層次需求后,才會有較高層次需求的發展。馬斯洛以及其他學者都認為,一個國家大部分人的需求層次結構與這個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科技發展程度以及文化水平相關。對于落后國家來說,低層次的需求比例大,高層次需求比例較小。對于設計管理的含義有不同的理解,1966年,英國設計師認為,設計管理主要內容是尋找盡可能在既定時間內解決設計方面的問題。日本學者在具體操作層面上認為設計管理為了提高設計部門活動效率將設計部門的業務進行制度化、組織化等管理。設計管理是在設計活動層面上,針對具體產品設計項目進行管理的活動。設計管理活動中的設計項目負責人主要是對具體的設計工作進行指導,控制設計質量、規劃設計標準,更好地為企業經營目標服務。產品設計作為一項新興學科,對科學生產、技術領域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產生了重要影響,作為與商業進行共通的重要工具,人們已經逐漸意識到了產品設計的促進作用。

      二、層次理論在產品設計中的重要性

      人們對于馬斯洛動機理論的不同層次需求,在不同時期表現出來的需求程度也是不同的。對于生理需求來說,是人們最基本的需求,比如,衣食、住行、醫療等方面,如果沒有得到滿足,將會存在一定的危險,生理需求是與人類生存直接相關的基本需求。在產品設計中應當盡量減少空泛的詞語,要突出產品的特點,使消費者感同身受,避免采用模糊的詞語,造成消費者的誤解;對于安全需求來說,比生理需求更高一個層次,當生理需求得到保證后,人們便會產生自由的欲望,比如,商品投資、養老保險等方面。一則保險廣告稱:“付了錢你就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無憂無慮?!痹谏缃恍枨蠓矫?,人們渴望得到社會團體、家庭、朋友等方面的理解,是對親情、友情、愛情的需要。一則鉆石廣告云:“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對于尊重需求方面,是人們需要得到別人的尊重,是對地位、上市、聲望等的期待,也是成就、實力等方面的自尊需求,不同的品牌有各自象征的意義。比如,鉆石象征愛情,牛仔象征自在、活力,消費者可以通過產品設計選擇滿足自己需求的商品,在某種意義上體現自我價值。在自我實現需求方面,馬洛斯認為,上述四層需求得到滿足之后,就可以達到更深層次的需求。自我實現就是一個人能夠成為什么,忠實于自己的本性,全面發揮其自身價值,借助某種產品實現自身價值。比如,在運動、美食等方面,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與創造力,實現抱負。李寧的“一切皆有可能”。

      三、設計管理中層次理論在產品設計教學中的應用

      設計管理中層次理論在產品設計教學中的應用,也被現代高校所重視。

      1.設計方案管理教學

      設計主要是人們經過思維轉換對事物統籌規劃的過程,設計方案管理就是對產品的設計方案進行管理的過程,因此,設計管理就是對思維激勵活動進行組織為主要行為,并且對適當的決策進行引導。在設計方案管理過程中,對產品的設計方案進行把控,設計師明確設計方案循環中的位置,對設計過程中的各個環節與方案進行交流與協作,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對于設計方案來說,在對產品設計進行教學時,要重視藝術性質的教學,因為很多學生及設計師常會傾向于藝術設計。藝術設計都是比較純粹的、具有理想性的。在現代商品經濟社會發展中,設計與一般的藝術創作不同,不僅只有設計師自身的認可,還要得到市場和消費者的認可。優秀的設計方案是設計方案管理的最終目標。因此,設計管理中的首要任務就是對設計方案進行有效管理,要選擇具有專業知識技能、良好團隊組織能力,以及寫作能力的學生擇優擔任,并且將其作為設計方案的執行者與負責人,更好地提高團隊協作能力。

      2.設計專案管理教學

      專案的主要任務就是為設計者提供獨特產品和優質服務,具有暫時性和唯一性的特點。設計專案管理主要就是對有關項目活動中的專業知識技能、工具運用等方面進行管理,來完成項目計劃、實施、控制等方面的內容,具體包括項目時間、成本、質量三方面。設計專案管理主要是對產品設計、形象設計以及室內外環境設計等進行系統管理,以設計管理為核心。因此,設計師為了有效完成設計目標,對設計方案的各個階段進行管理控制,對設計實施過程中的時間、成本等環節進行監督控制,降低成本,從而提高效益。對于項目的教學相對于項目管理更為復雜,教師不但要對項目的實踐主體進行教學,還要處理好教學課程與方案實踐之間的關系,除了傳授設計、思維等方面的方法,還要對設計方案中的業務流程、項目管理知識以及設計程序等方面進行教學。對于設計方案的教學,必須是具備完整的設計理念、豐富的實踐經驗、專業的知識技能的教師才能勝任。

      3.設計團隊管理教學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現代設計的發展不斷成熟,也取得了頗豐的成果,但是與國外的設計經驗相比,還存在相當大的差距。雖然我國許多企業在產品設計上花費了大量資金,但由于產品設計方面主要是由工程部門負責,由公共關系以及市場開發部門負責視覺傳達設計,由基建部門負責環境設計,對于企業這種隨意性設計方案的規劃,缺乏整體的協調控制,從而導致產品設計并沒有發揮其真正作用。同時,設計負責部門職責分散,部門之間缺乏交流,消費者之間的溝通較少,不能及時反饋消費者的需求,企業內部的反饋機制急需完善。設計團隊是設計管理中的主要內容,在對設計團隊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根據專業特點,理清設計團隊管理的框架以及組織形式。隨著專業的不斷深入以及分工細化的現實情況,團隊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產品設計離不開團隊的協作。一個團隊在企業中能否長久存在,取決于團隊是否具有較強的設計創造力,也是現代企業管理成敗的關鍵因素。設計管理建立于產品設計活動中,使得設計團隊的設計活動能夠在有計劃和有程序的科學管理機制中順利進行,并與產品的設計方案、設計專案以及設計團隊等層面充分協調。

      4.崗位實踐與教學相結合

      學校應當與企業進行溝通合作,將大量優秀企業文化與校園文化相結合,使學生在對企業管理與企業價值觀進行深入了解的同時,了解更多的企業文化需求,增強學生學習層次管理中產品設計專業知識的自覺性。對于引進先進優秀企業文化方面,應當邀請我國優秀的企業專家到學校舉辦講座,向學生介紹大量的企業文化、管理理念、企業職業道德以及職業素養等方面的知識,使學生們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熏陶,逐漸形成職業素養,更好地使畢業生融入社會。因此,校園文化對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對產品設計教學實踐中,應當大膽創新、不斷探索。

      四、設計管理中層次理論在產品設計實踐中的應用

      1.市場細分

      馬洛斯在設計管理的層次理論中,不僅將人們的需求劃分為五種需求,還將這五種需求由低到高的層次遞增。人們在對產品進行設計時,可以根據市場的需求進行層次細分。以人們的基本生理需求為例,飲食是人們生存的根本,因此,首先解決人們飲食需求的大眾化飯館就應當有一定的數量,其次應當設計促進親朋好友進行感情交流的中檔飯店,最后,還應該有少量顯示高等人士身份、地位的高級飯店。SMH斯沃琪手表公司就對市場進行了細分,勞力士作為身份象征,處于層次需求的頂端。為了滿足不同層次人士的需求,對年輕消費群體進行合理定位,并以成本低廉、價格合理、風格獨特的特點對產品進行細分,制定出滿足大眾的產品。

      2.產品定位

      對于不同層次的產品,應當對其設計合理的價格。對于服裝來說,服飾是用來蔽體的生存需求,社會需求量比較大,但是設計者在為了突出需求者的身份、地位時,必須做到面料高檔、做工精細。不同的設計者對于產品的定位有著不同的概念,但每個人自尊的需求是建立在基本的生存需求之上的,只有解決了最基本的問題才會有高層次的需求,當某一問題將要解決時,就可以對市場新的需求進行預測,利用人們的需求心理誘導新的消費需求產生。

      3.產品宣傳的創新

      從設計管理中層次理論來看,人的基本需求是不完全滿足的需求,一種產品的設計可能在不同需求層次上給消費者帶來不同的益處。比如,微波爐的廣告設計中,明確指出產品做好炊事的速度,比其他產品更安全,還可以通過色彩艷麗的家宴照片來誘發需求動機,亦可以宣傳“為了更好地更新廚房用品,您需要一個微波爐”等廣告將需求者的身份抬高,使產品聲名遠揚。隨著科技的發展,競爭也日趨激烈,設計管理中的層次理論對產品設計要求也發生重要的變化。產品設計實際上是產品、管理融為一體的。設計管理中層次理論是應對市場激烈競爭中的最具潛力的工具,并且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設計管理中層次理論內容還有很多,對于它的研究與應用逐漸會成為企業關注的重點,并在未來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作為一個新興的研究領域,本科院校對層次理論教學中,根據崗位工作體系設計構建合理的教學體系,在企業崗位中獲得課程機構,對傳統課程進行改革,將典型的設計項目作為載體,更好地適應市場的變化,培養適合崗位需求的新型設計人才。

      參考文獻:

      [1]田賀.產品設計專業教學課程針對性初探[J].設計,2014,13(11):175-176.

      [2]趙智峰.產品設計信息可重用性及產品設計資源管理關鍵技術研究[J].大眾文藝,2015,22(1):46.

      [3]喬祎祺.設計策略管理文獻綜述[J].現代經濟信息,2015,12(5):110-111.

      [4]丁峰.產品設計中用戶感知與體驗的形式的研究與探索[J].價值工程,2013,15(36):322-323.

      校園文化規劃設計方案范文第5篇

      關鍵詞:高校;園林綠化;設計

      中圖分類號: K928.73文獻標識碼:A

      前言

      高校校園是教書育人的重要場所,應當貫徹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注重和諧美。校園園林綠化設計中應當考慮全面,經得起時間考驗,營造一種特定的精神文化氛圍以達塑人之目的。它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實現兩個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傳達著校園的歷史和文化,豐富著師生的文化業余生活,增強了師生的審美感和歸屬感。

      1 高校園林綠化的作用

      高校是為社會培養人才、輸送人才的重要場所,具有一定的社會責任,其教育目標和任務必須要通過一定的物質環境來實現,需要在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雙重作用下完成教育任務。筆者結合幾年的工作經驗認為高校園林綠化具有以下幾方面的作用。首先,校園園林綠化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優化校園環境,為師生的工作、學習營造良好的氛圍。其次,校園園林綠化還能夠創造多層次的空間。校園綠化能夠起到分隔、引導空間的作用,良好的園林綠化能夠使校園外部結構更加分明。

      2高校園林綠化的特點

      當代教育體制的多元化、開放性,使校園布局打破了過去教學區、單體教學建筑軸線對稱式的單調形式,提供富于變化的多層次開放空間,使校園綠化呈現一定的開放性;大學的綜合性趨勢,使得過去嚴格的功能分區已難以適應當前校園發展的要求,校園空間由開放分散型向開放復合型轉變;現代大學正日益有機地融入城市,校園的文體設施、圖書館、公共綠地向社會開放,具有一定社會性;不同的學校因為辦學目標、文化氛圍、自然環境的不同,使高校園林綠化追求自身的特質和個性。

      3高校校園綠化設計遵循的原則

      筆者從事高校校園綠化工作已多年,實踐表明,高校校園綠化應遵循“適用、經濟、美觀”的原則.校園綠化設計首先要考慮“適用”.所謂“適用”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因地制宜”,具有一定的科學性.科學綠化應該注意以下幾方面:

      (1)拒絕有害植物進入校園.校園綠化的花木種類要精心選擇,要摒棄“是綠色的就行了”的傳統觀念,應在有關專家的指導下開展花草苗木的選擇工作.

      (2)校園綠化花草苗木多樣化.不少學校由于在計劃經濟時期進行的統一植樹,或因缺乏生物多樣性的觀念,造成校園里的樹木無法形成季相變化,導致一榮俱榮,一枯俱枯.因此校園綠化應避免統一樹種,力求實行花草苗木種類多樣化.

      (3)科學設計綠化景觀.校園綠化應該力求自然活潑,摒棄“大色塊”的單調布局手法,通過科學合理的地形設計,建造多樣化、多層次的人工植物群落.第二層意思是綠化功能適合服務對象.校園綠化要考慮“經濟”.在進行校園綠化規劃時,各種綠色景觀的合理布點,正確地選址,因地制宜,可以減少大量投資,是解決部分經費的重要措施.再者,校園綠化要講究環境的“美觀”,即滿足綠化布局、造景的藝術要求.在某些特定條件下,美觀要求應提到最重要的地位.實質上美、美感,本身就是一種“適用”,也就是它的欣賞價值.例如,校園綠化中的設置假山、雕塑作品等起到裝飾、美化環境,創造出感人的精神文明的氛圍,這就是一種獨特的“適用”價值,美的價值.

      4高校園林綠化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4.1缺少長遠規劃

      由于校園園林綠化建設不能產生直接的經濟效益,加上師生對校園綠化功能不可替代性的認識不夠,校園綠化建設的作用和價值得不到足夠的重視,校園園林綠化建設工作往往是“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校園園林規劃設計與校園建設不同步,規劃方案缺少前瞻性、長遠性和可持續發展性。有些高校公共綠地反復多次改造,樹種頻繁更換,如此重復建設,造成資金浪費。

      4.2綠化規劃設計缺少專業性

      一些高校的園林綠化缺少專業的綠化設計,對植物生理習性、生態要求缺乏科學認識,物種選擇、配植缺少科學性,導致綠化植物種類單一,校園生態系統脆弱。例如一些高校綠化物種僅有幾十種,綠化物種大多雷同,不能較好地體現自己的特色和風格;特別是隨著近幾年園林綠化中草坪熱現象的出現,有的高校甚至把成片的樹林砍伐后建成草坪,導致校園樹草比例不平衡,嚴重影響了校園綠化的生態功能和效益。

      4.3缺少專業隊伍及科學的養護管理

      有的高校對綠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夠,缺少經濟、技術投資,沒有固定的專業隊伍養護和管理校園,把綠化管理工作理解為簡單的修枝除草、澆水施肥、防病除蟲,缺少植物生理的基本常識,在綠化管理的具體操作中缺乏技術性、針對性。許多新建成的綠化景觀養護管理不善,植物成活率不高,或生長發育不良,達不到預期的景觀效果。一些高校在校園基建工程中沒有對原地和工程邊緣地帶的植物進行移栽或保護,破壞了校園生態景觀,甚至造成許多物種的流失。

      5高校如何實施校園園林的綠化設計

      (1)學校出入口區

      校園大門出入口是校園給人們的第一印象。一般在此形成廣場和集中綠化區。此區應以彰顯本校的特點為主,具有鮮明的標志性。廣場設計一般以雕塑、噴泉或標志性建筑小品等為主,綠化處于附屬位置,適合選取常綠喬灌木和開花植物在周圍進行裝飾。集中綠化區以樹冠高大,樹蔭濃密的觀賞樹為主,如雪松、桂花等。出入口主干道是展現校容的風景線,行道樹選用銀杏、水杉等喬木;道路兩側留有帶狀綠地,配置地被植物或花灌木,提高道路的綠地率,并營造人行景觀路,達到春季觀花,夏季遮蔭,秋季觀葉,冬季有充足陽光的效果。

      (2)行政辦公區

      該區是學校機關辦公樓所在地,綠化要能體現行政人員公正廉潔、勤勞等美德。辦公樓兩側栽植規則的行道樹,給人以規則、秩序感,樓前綠化既要體現上述的要求,又要為教職工提供休息場所,綠化上可選擇竹類植物,同時配置其它喬灌木。

      (3)教學區

      該區是學校的主體建筑群區,集中了圖書館、教學大樓、實驗大樓等主要建筑,是校園的核心區域。此區的綠化景觀應形成幽靜美麗的環境,以矮灌或草坪為基調,點綴雪松等樹姿優美的喬木,形成疏林草坪。中心綠地是整個校園中面積最大,也是功能最全的一個綠地區。在這片綠地中,采取自然式布局較好。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充滿自然氣息、安靜的課外游憩和學習的優美環境。綠地中的植物種植多為自然式,合理運用孤植、對植、群植等方法,既具有觀賞性也有引導、分隔的作用。

      (4)學生生活區

      該區人流量大,學生比較集中,針對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這個區的植物配置應考慮耐破壞,以及適合一些運動的特點。且選用樹木要注意體現春華秋實的景觀效果,使宿舍區具有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綠地內可適當設置鋪裝場地,安放桌椅或棚架、花臺及樹池等,滿足學生休憩的需要;食堂周圍綠化以自然式為主,多選用芳香型植物、觀賞型植物、驅蚊蟲類植物等,例如桂花、丁香、雪松等;其它生活區建筑周圍綠地設計,結合相應建筑的特點,同時考慮學生集散地需要,以校園的總體綠化基調為前提。另外,因為是生活區,同時也需要創造安靜、衛生的環境。在植物選擇上主要以花灌木和草坪為主,疏植喬木,這樣既有綠化的作用,又不影響室內的通風采光。

      (5)教工生活區

      該區在綠化時需要留出適當的場地為教工晨練、散步和休息提供環境條件。建筑周圍以低矮的灌木綠化為主,綠地植物種類上可選擇部分有文化內涵、寓意的植物,如松、竹、梅、桃、李等,體現高雅的情趣。并著重營造高雅的文化氛圍,為教工休閑鍛煉提供良好的綠化環境,可選擇扶桑、鶴望蘭、等植物。該區建筑物之間,適合栽種些較低矮的花灌木,如各色月季、梅花、黃楊球、桂花、美人蕉、臘梅等。還可在護坡面上栽種迎春花、金鐘花、棣棠等垂枝型灌木。

      (6)體育運動區

      該區對隔音、吸塵、耐踐踏方面要求較高,并考慮以鮮艷的色彩烘托體育運動的熱烈的氣氛。可在場地四周栽植高大的喬木,樹下配置花灌木,或以樹陣的方式綠化,不但可以阻擋噪音,還可以使場地夏季有綠蔭,冬季避免寒風的侵襲,同時,適當設置休息設施,或小型運動、健身設施。體育活動區綠化形式以規則、簡潔為主,選擇具有較強的抗塵和抗機械破壞性能的植物,栽植一定面積耐踐踏草坪和成片樹林,為人們運動之后休息提供休息場地。

      (7)后勤服務區

      該區綠化以常綠植物為主,見縫插綠,種植常綠的喬灌木,增加綠量,改善生態環境,對有特殊功能的建筑如配電房、泵房等,周圍的綠化以保證建筑和設施的安全為前提,盡可能多的種植常綠的喬灌木。

      (8)休閑娛樂區

      該區應滿足全院師生休息游覽的需要,屬于花園式綠地,可按照園林設計的一般方法,采用符合學校特點的造園要素進行規劃設計。

      結語

      總之,學校是師生的家園,是學生學習、交往、娛樂的場所,是教師教書育人的場所。因此校園園林綠化設計要因地制宜,既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又能創造高品位的、特色鮮明的校園人文環境。

      參考文獻

      1李慧:校園綠化設計原則研究,平原大學學報,2010年,第2期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 亚洲五月六月丁香激情| 亚洲成av人在线视|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国产 |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久在线观看|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 亚洲熟妇久久精品| 亚洲色无码专区一区| 中文有码亚洲制服av片| 亚洲乱妇熟女爽到高潮的片| 亚洲熟妇AV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国产3区|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亚洲啪AV永久无码精品放毛片|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亚洲熟妇丰满xxxxx|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去区首| 朝桐光亚洲专区在线中文字幕| 精品韩国亚洲av无码不卡区|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观看在线亚洲人成网| 色窝窝亚洲av网|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成在线播放va| 国外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白色白色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播放| 亚洲熟妇AV乱码在线观看|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久久久影院|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 亚洲成人免费网站| 亚洲欧洲AV无码专区| 亚洲成A∨人片天堂网无码|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