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簡述教學的定義

      簡述教學的定義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簡述教學的定義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簡述教學的定義

      簡述教學的定義范文第1篇

      【關鍵詞】以學定教 以人為本 小學數學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1-0137-01

      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數學教學更加關注人的數學素養,更加關注學習者的體驗和實踐。這就要求我們尊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尊重學生個性健康發展,尊重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正視差異,和而不同是我們應堅持的教學態度,以學定教是積極有效的教學策略。

      “以學定教”,就是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具體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知識的能力、認知水平、學習內容、課前預習情況等制定相關的教學計劃,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時間等。“以學定教”注重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基本導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確定老師的教學。

      一、確立以學定教的教學角色

      小學數學是基礎學科,小學數學的學習與其它學科和活動有著很大的聯系。作為小學數學老師,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適應以學定教的基本思路,對小學數學老師也提出了一些新要求:(1)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2)從學生的實際出發。(3)堅定立場。(4)善于發現學生的特點。

      二、開放以學定教的教學途徑

      在備課活動中,以往我們重點關注的是教學內容、環節、方法、手段等,而以學定教首要關注的是受教育者本身,關注他們的基礎、思維特點、智能、情感,關注他們對教學內容的一般反映和個性反映,關注他們的學習方式,尊重教育規律,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尊重生命本身。

      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我們實踐以學定教是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實踐,以學定教是教師有效落實課程目標的有效載體,是減輕學生差異帶來的學習活動的壓力的科學教學方式,是改變教師統一化、一刀切教學行為的積極策略。同時也給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模式,讓學生體驗學習的本真和興趣,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學習、學會鉆研、學會置疑、學會交流。我在實踐小學數學教學“以學定教”的理念中,思考、學習、實踐伴隨始終,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積極實踐以學定教的教學策略,不斷提高教學效率。

      1.比如在三年級上學期“用兩步連乘解決實際問題”的教學中,有這樣一道練習題:桃樹有48棵,梨樹的棵數是桃樹的3倍,蘋果樹的棵數是梨樹的2倍。要求學生都掌握的是先算梨樹的棵樹48×3=144(棵),再算蘋果的棵樹144×2=288(棵)。這種方法思路簡單,數量關系明顯。而為了拓展班上一部分學生的解題思路,教師還可以進一步挖掘:先算蘋果樹的棵樹是桃樹的幾倍?3×2=6,再算蘋果樹的棵數48×6=288(棵)。這兩種方法都可以得出正確答案,但第二種方法明顯層次更高,對那些智力較好的同學來說是一種不錯的教學方法。這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的形式充分體現了以學定教的基本理念。

      2.在講述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等概念的時候,為了讓學生認識更加深刻,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中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操場上的大樹有多高?”針對這個問題,學生的答案千奇百怪,有的說直接爬上去測量,有的說與大樹合影,看看大樹大概是人的幾倍,有的說利用影子進行測量,有的說用竹竿伸到大樹頂部,然后測量竹竿的長度……學生根據自己提出的方案,可以采取有效的方法進行實地測量,不斷加深了學生對長度單位的理解,同時也拓寬了學生的思維面,提高了他們動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現了以學定教的基本要求。

      三、夯實以學定教的教學功力

      以學定教的教學策略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的文化底蘊、教師的育人素養、知識基礎、教學經驗、實踐能力等都是制約有效實施以學定教的要素。要全面推進以學定教,提高教學水平,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從以下幾方面努力提高自己以學定教的教學素養。(1)堅持閱讀的習慣。書籍文獻凝聚了人類文明的成果,教師在以學定教的具體實踐過程中,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的時候,要及時查閱相關資料,同時向書本學習,就是與不同的人對話,能獲得心靈的啟迪、體會能凈化人的心靈,能讓人不斷提高。(2)向名師學習。人各有所長,名師有其獨特的教學方式,作為小學數學教師,要多向周圍的優秀老師取經,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3)向學生學習。“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老師的教學水平怎么樣,學生最有發言權,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動向,根據學生的意見和建議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能否敞開胸懷向學生學習是衡量一個教師的標桿。向學生學習,既是教師提煉教學功夫的需要,也是在實踐以學定教教學過程中始終應堅持的教育態度。(4)向實踐學習。“實踐出真知”,任何事情,只有在不斷實踐中才能取的進步,只有通過具體的教學實踐,才能知道教學方式是否合適。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總結經驗,通過教學實踐,不斷完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水平。

      尊重生命,尊重孩子學習權益,包括尊重孩子選擇學習方式的權益;教書育人,育人是核心,包含教師培育孩子良好心智的神圣責任。小學數學是基礎學科,小學數學教學是培養學生良好思維習慣的重要活動,橫向上影響著其它學科教學和其它認知活動,縱向上對孩子以后的學習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將產生影響。作為小學數學教師,要本著教書育人的目的,以學生為中心,不斷學習,不斷改進教學方式,努力提高教學水平,做到以學定教。有人說:“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不教。”這正體現了以學定教的基本理念,教師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實現教育的本質,“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

      參考文獻:

      [1]數學教學從“以教定學”到“以學定教” 施俊進 《教學與管理》 2009年11月

      [2]“以學定教,先學后教”教學策略的探討

      簡述教學的定義范文第2篇

      關鍵詞:勾股定理;教科書;呈現方式;教學建議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04-0136-03

      一、勾股定理史話概述

      據史書記載,中國的大禹在治理洪水的過程中利用勾股定理測量兩地的地勢差,是世界上有史記載的第一位與勾股定理有關的人,又有研究表明:古巴比倫時期數學泥版文獻中的一些幾何或代數問題表明,勾股定理早在公元前兩千年就在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在中國古代,勾股定理的特例以及一般情形的敘述見于公元前2世紀成書的天文數學著作《周髀算經》“故折矩以為勾廣三,股修四,經隅五”,這是說長方形當寬3、長4時,對角線長為5,已明確直角三角形最簡單的邊長關系,《周髀算經》經文中已經包含了勾股定理的一般證明。在稍后一點的《九章算術》一書中,勾股定理得到了更加規范的一般性表達。書中的《勾股章》說:“把勾和股分別自乘,然后把它們的積加起來,再進行開方,便可以得到弦。”把這段話列成算式,即為:弦2=勾2+股2,即:c2=a2+b2。2002年8月在北京召開的國際數學家大會的會徽就是趙爽所用的弦圖。劉徽的證明見于他的《九章算術》注“勾自為朱方,股自為青方,令出入相補,各從其類,因就其余不動也,合成弦方之冪”。劉徽原圖已失傳,清代數學家李銳(1769-1817)對其作了復原。

      二、三種版本教科書中勾股定理的呈現方式的比較

      勾股定理作為數學界的一朵奇葩,在中學數學課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當今應用比較廣泛的三種版本教科書,分別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版以及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版(以下分別簡稱人教版、北師版以及華師版),對于勾股定理的講解都有著各自的特色。

      1.勾股定理的引入。三版教科書在勾股定理這一章的開始階段,都介紹了中國有關勾股定理的數學史。從而能夠激發學生對于中國數學以及數學家的自豪感,滿載激情與興趣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中。人教版數學教科書給出了畢達哥拉斯在朋友家做客時,發現朋友家的用磚鋪成的地面中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邊的某種數量關系。給出相應的圖形,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這種數量關系。加入了西方數學史內容,讓學生對數學的認識更加廣闊。在北師版數學教科書中,給出了一個具體的實際生活中的例子,引導學生自己去探討。在華師版數學教科書中,利用經常使用的兩塊直角三角板三邊長度的測量去發現直角三角形三邊的關系。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個成功的新課引入,要包括以下幾部分:①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②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③能承上啟下,使學生有目的地進入新課的學習;④能為新課的展開創設學習情境。人教版數學教科書引入方面的設計包括了這四個部分,尤其利用畢達哥拉斯的例子,引導學生進行新課的學習。

      2.勾股定理的過程展示。新課講解的過程展示,是數學學習的過渡與理解的重要環節。教學過程的展示就是一個體現材料,呈現語言、知識以及任務的過程。人教版數學教科書通過趙爽弦圖體現了數學材料,把數學史很好的結合到了課堂中,讓同學們理解與認識勾股定理背后的文化意義,對于學生文化素養的提升具有著積極的作用。北師版和華師版數學教科書則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自己去發現新知識,體現了新課改的主題。各教科書各有所長,從不同方面讓學生認識與理解勾股定理。

      3.勾股定理的習題設計。習題是數學學習中對數學知識的復習鞏固與升華的重要環節。在三版數學教科書中,習題設計都和實際生活相聯系,也就是體現了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勾股定理的證明方法有很多種,人教版與華師版數學教科書直接就給出了一般的習題,而北師版數學教科書則加入了數學史,比如,“如圖是美國總統Garfield于1876年給出的一種驗證勾股定理的辦法,你能利用它驗證勾股定理嗎?”,“意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著名畫家達芬奇對勾股定理也曾進行了研究”等等。這就多了精神與文化層次的內容,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對文化發展的探索。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因此,習題的功能也應與之相匹配。而數學史的融入能夠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讓學生帶著對數學史的認識與探索,去自主發現、實踐、探索與交流知識,從而極大的促進了數學學習的熱情,自己也能發現與得到偉大數學家探索到的知識。

      4.勾股定理的閱讀材料。數學教材中閱讀材料內容豐富、圖文并茂,集趣味性、知識性、史料性、教育性于一身,是對教學內容的補充和拓展,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極好內容。因此,好的全面的閱讀材料對數學學習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人教版數學教科書中的閱讀材料是勾股定理的證明,涉及了畢達哥拉斯的證明、弦圖的另一種證明以及美國總統Garfield對勾股定理的證明。北師版數學教科書的每一小節后,都有相應的數學閱讀材料供學生閱讀,涉及到了勾股世界、勾股定理的“無字證明”以及勾股組數與費馬大定律,讓學生能夠全面地了解勾股定理的文化背景。華師版數學教科書中閱讀材料包括勾股定理史話和美麗的勾股數。其共同特點是通過閱讀材料,對學生進行數學史教育,滲透了德育教育,從而使學生對數學家的成就產生自豪感,從而起到督促自己學習的作用。不同的就是材料的選取,人教版的閱讀材料僅從證明方面對勾股定理作了補充介紹,而北師版和華師版閱讀材料涉及的面很廣,不僅介紹了勾股定理的證明,更多地體現出了勾股定理發現與發展這一長遠歷史背后的文化,讓學生能夠整體把握勾股定理的發展歷程。

      三、勾股定理的教學建議

      新數學課程標準的理念之一是要體現數學的文化價值。在這個理念的倡導下,各版數學教科書的各個板塊都蘊含了數學知識的歷史文化。人教版數學教科書在引入方面設計得很好,但是在過程展示中沒有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因此,當數學教師講解趙爽弦圖時,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去證明。從而使學生經歷思考的過程,對知識的理解也更深刻。習題的講解中,教師應多融入數學史的內容,激發學生鉆研的精神,習題也不再干枯無趣,而是充滿了樂趣與挑戰。人教版數學教科書閱讀材料有些片面,這就要求教師要具備相應的數學史知識,要掌握勾股定理的整個發展歷程,從而把數學史融入課堂。北師版數學教科書整體設計得很好,唯一不足就是過程展示中沒能很好的體現材料,教材中只利用了兩個直角三角板三邊長度的測量結果去找尋三邊的關系,教師可以加入古埃及人利用繩子打結得到直角三角形的例子,然后在引導學生去測量直角三角板三邊的長度。北師版數學教科書習題設計得很有水平,數學教師應該充分認識與利用這些習題,從而更好的促進教學。華師版數學教科書也是在過程展示中沒能很好地體現材料,也利用了測量直角三角形三邊長。接著又提到了正方形瓷磚拼成的地面這個例子,僅僅這樣去講解這個例子,顯得很枯燥,可以加入一些中西方的數學史增加趣味,活躍課堂氣氛,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數學史對于學生數學學習具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能夠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認識到數學的發展歷程以及數學家的探索精神,從而促進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因此,不管是哪版教科書,只是起到數學教學載體的作用,教師可以參考教材,但不能完全依賴教材。這就需要教師具有良好的數學涵養,對于數學知識背后的歷史與文化有充分的認識,從而才能很好地適應與投入到新課程改革中,才能體現出數學的人文價值。

      參考文獻:

      [1]林群.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八年級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簡述教學的定義范文第3篇

      (一)七年級上學期的安排。

      七年級第9冊的內容為:信息與信息技術(理論)、Word(操作)、Excel(操作)。教材內容涉及考試的三個模塊,占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55%左右。

      七年級上學期的教學內容非常重要,在學業水平考試中所占比重很大。然而,上學期一般有17-18周,各校信息技術課時安排在七年級時一般安排1個課時,去除中秋節、國慶節、元旦,即不超過16節課,這個課時量相對第9冊的內容而言很少。另外,由于七年級上學期距離考試時間較遠,初中學習壓力又比較重,從初中生大腦記憶規律和實際操作時間考慮,七年級上學期主要以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適應性為主。因此,學生在七年級時,我們更注重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對信息技術的興趣。

      無論如何,信息技術作為一門應用技術課,其考試的目的并不是為了為應試教育增加砝碼,主要目標還是通過考試增強學生的基本技能,增加學生興趣,擴展學生知識范圍。

      (二)七年級第10冊的內容為:計算機基礎知識(理論)、Photo Impact、Movie maker、Power Point(操作題)。教材內容涉及考試的兩個模塊,占考試內容的30%左右。而下學期一般有16-17周,去除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婦女節、兒童節,按每周一節課計算,即不超過16節課時。結合內容而言,時間比較充裕。結合經驗來看,計算機基礎知識一般1-2個課時即可完成。Photo Impact不屬于考試內容,可用4個課時。Movie Maker屬于選修內容,并且Movie Maker在實際操作中,5分鐘的影片以學生機房的硬件條件而言,導出時間達20分鐘左右,初中課堂一節課一般在40-45分鐘,連上講課時間和操作時間,無法在一節課的時間內有效完成教學安排,因此,Movie Maker一般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1個課時做演示操作,可以適當安排學生操作,但是不要導出。其余時間,教學安排以Power Point為主,并以制作電子報刊的形式安排復習Word和Excel。另外,利用所有學生需要制作演示文稿的機會,比如:元旦晚會、圣誕晚會、兒童節等,讓學生合作完成幻燈片的制作。

      (三)八年級第11冊內容為:網絡基礎(理論)和Frontpage的使用。第12冊內容為Flash和機器人。教材內容涉及考試的只有網絡基礎一個模塊,占考試內容的15%。八年級整個學年,除非老師占用其他科目課時,否則,課時總量不超過32節。復習時間比較緊迫,要求教師抓緊時間將考試內容講深、講透。因此,Flash和Frontpage僅在八年級上學期做簡單講述,每個項目學生操作時間不要超過6個課時,共12個課時。從2012屆實際學習情況來看,基本能完成教材要求。Flash中的元件、關鍵幀、兩種補間動畫、引導層、遮罩層基本能做簡單應用,Frontpage中基本能完成對網頁的布局和生成。

      在八年級下學期剩余時間安排對三個模塊理論知識的復習和Word模塊、Excel模塊和Power Point模塊涉及考試操作的梳理。在期末考試中,安排筆試,既可以提起學生對信息技術科目的重視,也可以對復習起到督促作用,并且梳理知識點也可以為下學期的復習起到預習作用。

      (四)八年級下學期以“任務表”的形式,進行復習。

      操作題包含三個模塊:Word、Excel、Power Point。由于信息技術學業水平考試練習系統在5月份時才開發出來,在此之前,我們一直以“任務表”的形式進行復習。此任務表以高中會考操作題為藍本,由教師自編。

      圖1 信息技術任務表

      圖1為八年級下學期,3月份Word復習中的任務表,完成時間為20分鐘,基本50%的學生能保證在規定時間內完成,20分鐘內完成的學生將在剩余25分鐘內完成擴展練習。

      任務表的題目是根據學業水平考試的要求來編制的。將Word、Excel、Power point中的各個考點,以一個考點一條操作的形式編寫出來。而正式的學業水平考試也是以這樣的形式來考核學生。因此,以任務表的形式進行復習,可以幫助學生適應考試模式。

      在進入5月份后,以“操作題”、“判斷題”、“選擇題”的形式組成試卷,給學生進行練習。尤其要利用好5月份的模擬考試,以我們的經驗而言,由于我校準備的模擬考試完全按照中考標準流程,考試氛圍非常嚴肅,在經歷5月份的模擬考試后,不認真的學生基本收起玩樂的心思,按照老師的要求認真復習。

      二、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成績、五月份模擬考試成績、7月份學業水平考試情況

      盡管2012屆自入學時,教育廳就已下發文件明確了中考改革,但是考試要求是在八年級下學期3月份才真正下發。在此之前,為了將來的學業水平考試,在進行教學安排時,必須將所有教材內容全部講完。

      在我們在教學計劃中,在八年級上學期末安排進行以理論和操作步驟為內容的期末考試,5月份由云南省組織了第一次模擬考試,7月份正式信息技術學業水平考試。

      我們以云南師范大學附屬世紀金源學校為樣本,選取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5月份模擬考試、7月份學業水平考試的成績作為源數據,三次考試總分均為100分,題型結構為:填空題5題,共10分;單選題45題,共45分;多選題10題,共20分;判斷題10題,共10分;連線題3題共15分。題目由教師參照高中會考自己編制。

      學業水平考試按分數劃分等級,A等:90分-100分;B等:70分-89分;C等:60分-69分;D等:0分-59分;P等:補考后60分以上。

      表1 三次考試及格率對比

      由表1可以看出:八年級下學期時,及格率為47.6%,超過半數的學生不及格;五月份模擬考試,及格率達到86.7%;七月份學業水平考試,及格率達到98.8%。

      表2 三次考試成績的比較

      由表2可以看出,成績逐次提高,也就是說,我們所采用的復習計劃是有效的。

      三、建議

      盡管,我們教學計劃給學生帶來的成績提升很明顯,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仍然存在不足。

      首先,盡管制定“任務表”后,學生的成績和動手能力有明顯提升,但是學習興趣卻降低了。在和學生談話后,學生表示,盡管任務表的正式程度引起了學生的重視,同時也加重了他們的心理壓力。因此,我們可以考慮在任務表素材的選用時,增加一些娛樂性的內容,讓學生覺得親切。比如:Word素材可以定位為關于新生代明星的雜志封面制作。

      簡述教學的定義范文第4篇

      浙江省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小學數學教學研究試題

      課程代碼:03330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要求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有好奇心,能主動、積極參與數學活動是小學數學課程總體目標中的( )

      A.知識與技能 B.數學思考

      C.解決問題 D.情感與態度

      2.《小學數學教學大綱》(試行草案)頒布的時間( )

      A.1976年 B.1978年

      C.1986年 D.1988年

      3.小學數學教材中“小數除法”以“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是教學的( )

      A.重點 B.難點

      C.關鍵 D.重點和難點

      4.給學生創設學習情境,提供新的學習內容是小學數學學習一般過程中的( )

      A.輸入階段 B.相互作用階段

      C.操作階段 D.輸出階段

      5.在學習乘法2×3時,學生不僅知道結果是6,而且知道這是3個2連加,符號“×”表示相同加數的和運算,這樣學習是( )

      A.機械學習 B.接受學習

      C.發現學習 D.有意義學習

      6.“把線段的一端無限延長,就得到一條直線”,用這種定義來揭示概念的形式是( )

      A.種差 B.屬加種差定義

      C.發生定義 D.約定式定義

      7.學習長方形面積公式,再學習正方形的面積公式,這樣的學習是( )

      A.上位學習 B.下位學習

      C.并列學習 D.例一規法

      8.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作用表現為( )

      A.主導作用 B.主體作用

      C.平等作用 D.評價作用

      9.范例教學法是屬于教學方法系列中的( )

      A.自學輔導型 B.引導發現型

      C.情境陶冶型 D.示范模仿型

      10.為導入新課或講解新知識而組織的練習叫做( )

      A.基本練習 B.單一性練習

      C.對比性練習 D.準備性練習

      11.說出某一節課的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是說課內容中的( )

      A.說教材 B.說教法

      C.說學法 D.說教學過程

      12.在小學數學教材中,“0”的認識一般放在( )

      A.1-5認識前 B.1-5認識后

      C.1-10認識后 D.1-20認識后

      13.提出“會寫簡單的路線圖”的教學要求,是屬于空間與圖形內容中的( )

      A.圖形認識 B.測量

      C.圖形變換 D.圖形與位置

      14.在數據統計活動教學中,小學生最早認識的統計圖應為( )

      A.扇形統計圖 B.折線統計圖

      C.象形統計圖 D.條形統計圖

      15.在一份考測應用題試卷中,有四道試題的難度系數分別為P1=0.27、P2=0.44、P3=0.61、P4=0.72,則較難的題是( )

      A.第一題 B.第二題

      C.第三題 D.第四題

      16.沿著實踐中出現的結果追溯產生結果原因的個案研究方法是( )

      A.追因法 B.跟蹤法

      C.談話法 D.測驗法

      17.小學數學教學科研的最后一個環節是( )

      A.搜集資料 B.制定方案

      C.實施方案 D.撰寫研究報告

      18.在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三個概念的外延關系是( )

      A.屬種 B.交叉

      C.并列 D.疊合

      19.為了符合小學生認知發展順序,教材在編排上先學( )

      A.分數 B.小數

      C.百分數 D.比

      20.計算機輔助教學模式類型種類有( )

      A.2種 B.3種

      C.4種 D.5種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1.數學科學大體上可分為( )

      A.基礎數學 B.應用數學

      C.計算數學 D.幾何數學

      2.小學數學教材組織單位是( )

      A.大綱 B.課

      C.練習 D.單元

      3.心理學家皮亞杰把兒童認知發展分為( )

      A.感知運動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4.以下概念中用概念同化方式所獲得的是( )

      A.偶數 B.長方體

      C.質數 D.循環小數

      5.數學操作技能的學習過程大致可分為動作的( )

      A.定向階段 B.分解階段

      C.整合階段 D.熟練階段

      6.小學數學教學必須遵循直觀性原則外,還要遵循( )

      A.啟發性原則 B.循序漸進原則

      C.歸納與演繹相結合 D.理解鞏固與探索創新相結合

      7.以下屬于電化的教學手段的是( )

      A.圖表 B.幻燈

      C.錄像 D.計算機

      8.美國教育家布盧姆認為完整的教育目標分類學應包括( )

      A.認知領域 B.情感領域

      C.動作技能領域 D.應用領域

      9.復習題一般結構有( )

      A.宣布復習的范圍和要求 B.復習

      C.練習 D.評講

      10.課時教學計劃包括的內容有( )

      A.教學內容或課題 B.教學目的要求

      C.教具、學具等教學手段準備 D.擬定教學過程

      11.整數概念教學內容主要包括( )

      A.數數和數的組成 B.數的順序與大小

      C.數的運算 D.數的讀寫方法

      12.小學教學中,采用的主要計算方式有( )

      A.利用計算器 B.口算

      C.筆算 D.估算

      13.在《標準》中,把實踐與綜合應用分成三個學段,它們是( )

      A.實踐活動 B.綜合應用

      C.統計與概率 D.課題學習

      14.小學數學教學評價按照評價目的分類有( )

      A.診斷性評價 B.相對評價法

      C.形成性評價 D.總結性評價

      15.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用數字表示數到用字母表示數,體現了數學思維的( )

      A.從類比到歸納 B.從特殊到一般

      C.從具體到抽象 D.從分析到綜合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1.數學問題

      2.順應

      3.實驗法

      4.導向功能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簡述小學數學學習的主要特點。

      2.簡述數與代數的教學意義。

      3.簡述以往我國中小學數學課程的特點。

      4.簡述數學規則學習應注意的問題。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論述小學數學新授課的教學一般結構。

      2.論述建構主義學習觀。

      簡述教學的定義范文第5篇

      第一步:設計前的分析

      本課的名稱:牛頓第二定律及應用(牛頓第二定律實驗探究后的第二課時)

      本課的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理解牛頓第二定律的內容及數學表達式,知道力的國際單位制定義,能初步運用定律解決實際問題。

      (2)基本掌握運用牛頓第二定律求解問題方法及步驟。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感悟物理的科學的嚴謹、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體會物理學規律的簡單美。

      (2)通過學習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感情態度與價值觀

      (1)獨特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創新精神;

      (2)讓學生在學習與討論中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功喜悅,增加學習物理的興趣。

      請說明導入環節在這堂課中的意義,以及信息技術如何起到優化作用。

      如何讓課堂教學更精彩,優秀的課堂導入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本節課堂導入是教師精心設計,通過演示小實驗和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本節利用信息技術開展課堂導入,主要是讓演示小實驗更加形象化、直觀化、可視化,使實驗看的更清楚,放大細節,加強體驗與互動,進而形成學生集體記憶,產生強烈的求知探索欲望。

      第二步:技術支持的導入設計

      說明:在這一步里,請將你在導入環節上要說的話,預估的時間,所采用的信息技術支持(請具體說明如何利用信息技術來優化導入效果,并截取重要畫面,鏈接相應的文檔)呈現在下表中。

      導入語:上節課我們通過實驗探究知道了:物體運動加速度的大小與所受合外力的大小成正比,與物體的質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與合外力方向相同。

      請大家看演示:在這個盛滿水的玻璃瓶中,放入了一個黃色的乒乓球,現在將瓶子橫放在水平桌面上,乒乓球浮在瓶的上壁頂大約中間位置,處于靜止狀態。下面,當我讓瓶向右做加速運動時,請大家猜想:乒乓球將會在瓶中,不動、向左、還是右運動呢?好,請大家把你猜想的結果記到你的筆記本上。讓我們集中精神注意觀察。有的同學說沒看清,沒關系,上課前,我就本實驗做了個視頻,讓我們再來看下視頻,還沒看清,那就再看下我在視頻中的截圖對比。

      和猜想的不同?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今天還要深入研究和運用牛頓第二定律。

      時間:5分鐘

      信息技術支持:

      信息技術支持的講授環節優化(二)

      第一步:設計前的分析

      本課的名稱:牛頓第二定律及應用(牛頓第二定律實驗探究后的第二課時)

      本課的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理解牛頓第二定律的內容及數學表達式,知道力的國際單位制定義,能初步運用定律解決實際問題。

      (2)基本掌握運用牛頓第二定律求解問題方法及步驟。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感悟物理的科學的嚴謹、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體會物理學規律的簡單美。

      (2)通過學習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感情態度與價值觀

      (1)獨特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創新精神;

      (2)讓學生在學習與討論中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功喜悅,增加學習物理的興趣。

      請簡述講授環節的目的和內容,并說明在講授環節中,你是怎樣應用信息技術的,以及信息技術是怎樣起到優化作用的。

      本節教學設計以新課改為理念,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以引導啟發學生為主,培養學生學科基本素質,滲透理想簡化物理現象和等效處理問題的思想,讓學生在體驗中總結,在學習中體會,進而形成基本技能和良好的素質。本節利用信息技術將解決問題的過程呈現系統邏輯,乒乓球和水球的等效代換,找準了解決問題的切入點,為教學目標的達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步:技術支持的講授設計

      說明:在這一步里,請你在下表左欄簡述講授環節的主要教學活動(一至二個),并在下表右欄具體說明如何利用信息技術優化講授效果,請提供截取的重要畫面及相應文檔鏈接)

      教學活動簡述:一、牛頓第二定律

      數學公式推導

      二、力的單位

      介紹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

      三、例析

      例一、課本例題1

      實現小臺階,基礎為先。

      例二、如圖。盛滿水的瓶中有一乒乓球,浮于上壁,當推動瓶子向右做加速度為a的勻加速運動時,乒乓球將在瓶中不動、移向瓶的左端、還是移向瓶的右端?

      信息技術支持的評價優化(三)

      第一步:設計前的分析

      說明:請根據本節課的教學過程,針對一至兩個具體的教學活動進行評價設計,在表格呈現您設計此項評價的目的、所采用的評價方法、及需使用的信息技術工具。(注:兩個評價設計不能雷同。)

      本課的名稱:質點的認識

      本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

      一、知識與技能

      1、理解質點的概,能判斷一個物體在特定的情況下能否看成質點。

      2、理解位移的概念,道位移和路程的區別;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經歷從物理現象中抽象出質點模型的過程,了解物理學研究中物理模型的特點,體會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規律中的作用。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通過同學之間的交流討論,感受合作學習的快樂。

      2、通過對新知識的研究,激發探索未知世界的樂趣。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人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秋霞 | 久久精品亚洲乱码伦伦中文|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唯爱网 |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欧洲Aⅴ综合一区 | 久久久久亚洲AV综合波多野结衣 | 亚洲一级毛片视频| 亚洲avav天堂av在线网爱情| 亚洲va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一区在线| 亚洲成年人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久久久久网站蜜桃| 亚洲av永久无码嘿嘿嘿|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去台湾| 最新亚洲春色Av无码专区| 亚洲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华液2020|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色婷婷99久久精品| 亚洲?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亚洲国产黄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 亚洲一级在线观看|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华液| 国产精品亚洲五月天高清|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日韩在线 |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影视| 亚洲福利视频网址|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视频| 内射干少妇亚洲69XXX| 亚洲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狼友中文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