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保護地球的廣告語

      保護地球的廣告語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保護地球的廣告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保護地球的廣告語

      保護地球的廣告語范文第1篇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用聯系實際,抓住關鍵句,理解關鍵詞在文中的含義等方法理解課文,使學生明白“只有一個地球”,增強愛護環境,保護地球的意識,激發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情感,并付諸實際行動愛護地球。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理解“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2.向學生滲透說明文的閱讀技巧。

      教學過程

      一、感受地球的美麗、渺小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乘坐中國自行設計制造的“神舟號”飛船去遨游太空。請大家閉上眼睛,我們的飛船馬上升空了......到了,快睜開眼睛看,我們的家在哪里?它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課件出示:宇宙遙望地球的圖片)

      師:請大家小聲讀一二自然段,注意準確找出說明對象的特征,看文段描寫了地球哪些特點。

      師:在這兩段中,作者運用了什么手法突出地球的美麗、渺小? ( 課件出示:1.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2.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葉扁舟。)

      說說句子運用了什么手法,把什么比做什么?為什么把地球比作母親、搖籃?為什么說地球在宇宙中像一葉扁舟?

      師:(深情范讀)“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晶瑩的球體,上面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相互交錯,周圍裹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讀到這里,我們不由得感嘆我們的地球母親實在太 !(讓學生說感受如美麗、可愛等)。再讀這兩段,讀出你對地球母親的贊美和熱愛。

      二、感悟自然資源有限

      過渡語:地球美麗壯觀,慷慨地為人類提供與生存息息相關的各種資源,那人類又是怎樣對待地球母親的呢?下面我們來學習課文的三四自然段,閱讀時注意:1.把握段落的中心句、關鍵句,2.理解關鍵詞在文中的含義和作用,3.聯系實際,對文章內容進行合理推斷想象。

      師:默讀三、四自然段,找出概括這兩段內容的中心句,思考問題,小組交流。

      (課件出示問題

      1.填空。

      自然資源有兩類:一類是 ,如 ;另一類是 ,如 。

      2.思考問題:人類對自然資源的破壞有哪些?會造成怎樣的后果?在文段中找到答案。)

      檢查交流結果,相機向學生滲透要把握段落的中心句,理解關鍵詞“本來”等在文中的含義,幫助對課文的理解。

      師:讓我們來親眼目睹一下人類的愚蠢行為吧!

      (課件出示:森林資源、水資源、大氣資源、生物資源受到人類破壞的畫面)

      師:看到這里,我們的心中不能不有所感觸,請同學就給你印象最深的畫面來談談你的感受。

      師:地球母親無私地慷慨地向人類提供資源,但竟遭到人類如此的破壞,看到這樣的畫面我們不能不痛心,不能不對那些地球破壞者大喊:停!只有一個地球!

      師:宇航員也是看到了這樣的現象,不由得感嘆:“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說地球可愛是因為什么?說地球容易破碎是因為什么?“同時”說明了什么?

      師:再讀三四段,讀出對人們破壞環境的焦慮、痛心來。

      三、明白無法移居

      過渡語:如果有一天地球上的資源枯竭了,宇宙無限,星球無數,我們能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呢?

      師:課文從幾個方面來說明無法移居?細讀五、六、七自然段,結合課外搜集到的資料說說無法移居的原因。

      四、總結全文,深化感情

      師:既然只有一個地球,破壞了它,我們別無去處,那我們更應該怎樣做?大家齊讀最后一段,發出你的呼聲,讓大家一起醒悟,一起保護地球。

      五、作業(選做一題)

      1.說說作為地球母親的孩子,從日常生活做起,我們可以為她做些什么呢?

      保護地球的廣告語范文第2篇

      一、 發達國家企業品牌管理現狀

      (1)對品牌價值的定位準確,品牌核心價值清晰、具有個性、品牌氣質差異化。

      英國BP石油公司,它的品牌價值定位、核心價值體現都是:環保。微軟就是要做最好的操作系統,IBM就是要做最好的商用電腦。三星就是要建立一個數碼王國。上述企業因為品牌價值定位準確、清晰、具有個性而獲得了成功。

      (2)企業在戰略上具有定力,廣告表現訴求傳達出同樣的核心價值。如英國的BP石油公司廣告訴求始終傳達一個聲音“這是一個開始。BP,不僅貢獻石油。”

      BP 通過各種媒介,利用各種手段反復傳達一個信息―“環保”。BP一系列的對外溝通、廣告和營銷活動都圍繞著太陽花標志所代表的綠色能源、環保、健康的含義。比如在其平面廣告《天然氣篇》里面傳遞的信息是:傳統能源的燃燒,讓天空蒙上灰色;而清潔能源的燃燒,能讓天空保持藍色.BP積極推廣清潔能源,保護地球。這是一個開始。BP,不僅貢獻石油。在《白云機場篇》中,BP說:我們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我們在鋪設廣州新白云機場輸油管線時,放棄了高效的機械開挖方式,因此挽救了5000棵樹的生命。這是一個開始。BP,不僅貢獻石油。在所有的廣告中,BP反復強調了品牌的核心追求,那就是對環境保護的承諾和努力實踐。

      (3)重視品牌整體價值感與品牌威望的提升。成功的品牌從來不敢輕視品牌整體價值感與品牌的威望,如BP石油公司通過一次調查發現,原來許多司機之所以樂意光顧他們的加油站,并不是完全受到廣告和促銷活動的影響,而是大家口碑相傳BP加油站的休閑便利店和洗手間給他們的感覺還不錯。于是BP便聘請了專業的咨詢公司對休閑便利店和洗手間進行了再設計,不出所料顧客果然增長。維珍航空公司在一次例行的顧客調查中發現,幾乎所有的乘客的心中都隱藏著一個抱怨:有時為了照顧行程,不得不掐著時間,放棄臨時情況的處理僅趕慢趕的前往機場辦理乘機手續和通過安全門。了解到這些抱怨后,維珍推出了購買機票后一段時間內延期辦理的服務,于是果然大受歡迎,客流量立即得到了增量。

      (4)用品牌核心價值統帥企業的一切營銷活動,導致品牌建設成本不高。

      BP石油公司在平面廣告、電視廣告、戶外廣告、互聯網傳播、企業形象識別體系和各種公關活動中都致力于傳播這個理念。那就是BP對環保的承諾,BP將品牌的核心價值環保傳遞給受眾。品牌的建設成本并不高。

      (5)不輕率地使用一些有短期效果而會傷害品牌核心價值戰術。

      擁有上百年歷史的可口可樂,百年來使用的廣告語多達100多條,但是其含義從未偏離過核心價值,可口可樂演繹“樂觀向上”百年未變。而中國的“非常可樂”的廣告語,就從“中國人的可樂”游移到“年輕沒有失敗,”從而未能在消費者心中形成品牌核心價值一致的品牌形象。

      (6)品牌資產雄厚,品牌溢價能力極高。2003年8月8日,美國《商業周刊》刊登了世界著名品牌咨詢公司Interbrand公布的2003年度世界品牌價值排名100強名單,美國作為全球品牌強國占據了62個席位,其中,代表美國文化的可口可樂仍然以高達704.5億美元的天價排在首位。另外,日本占7個,法國占7個,德國占6個,英國占5個,意大利占2個。

      二、中國企業品牌管理現狀

      (1)幾乎不存在對品牌價值的準確定位,品牌核心價值不清晰、缺乏個性、品牌氣質趨于雷同。

      (2)企業在戰略上缺乏定力,廣告表現訴求主題月月新、年年變,沒有傳達出同樣的核心價值。我們應該記住管理大師韋爾的話:“一旦你產生了一個簡單的堅定的想法,只要你不停的重復它,終會使之變為現實。提煉、堅持、重復--這就是你成功的法寶,持之以恒最終會達到臨界值。”

      (3)傳播容易追逐市場熱點,突出產品的具體細節,忽視品牌整體價值感與品牌威望的提升。不斷創造概念與熱點,看上去熱鬧一時,但幾年下來,卻發現品牌的整體價值感并未上升。

      (4)對廣告依賴過高,沒有用品牌核心價值統帥企業的一切營銷活動,導致品牌建設成本極高。不少有名的名牌利潤很低或陷入虧損的境地就說明了這一點。

      (5)急功近利,面對市場競爭壓力與內外環境,輕率地使用一些有短期效果而會傷害品牌核心價值戰術。

      保護地球的廣告語范文第3篇

      關鍵詞: 閱讀教學 文本 “讀進去,寫出來”

      讀,是吸收,是積累;寫,是傾吐,是表達。讀和寫的關系是輸入和輸出的關系。讀寫結合是推進語文教育素質化的有效手段之一。隨著新課程的實施,目前如何處理好讀寫關系已成為語文教學的重要課題。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滲透習作知識和訓練,使閱讀教學和習作教學兩者互相聯系、互相作用、互相促進,激活語文教學的主體運動成了我們的理想追求。而如何使這個主體運動達到最優化,且發揮整體的優化作用,其途徑就是要把閱讀和習作緊密地結合起來。因此,我們要緊扣文本,充分挖掘文本中的習作資源,以讀融寫,在閱讀教學中做到“讀進去,寫出來”。

      一、捕捉“動情”處,設計“寫”的訓練

      文本中不乏動人處,一旦文本的情景與學生的情感交融在一起的時候,便會產生巨大的“情感磁場”。若教師善于捕捉文本的“動情點”,便可以撥動學生的心靈之弦。

      如:《只有一個地球》從地球的可愛和易碎兩個方面,闡明了人類生存“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在引導學生感受地球的可愛后,我再借助CAI課件,播放了地球遭受一系列破壞的情景,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地球的易碎,從而使精心保護地球、保護環境的情感在學生心中油然而生。

      師:看到昔日美麗、可愛的母親傷痕累累,我們禁不住傷心,禁不住憤怒,此時你最想對地球媽媽說什么?

      (片刻后學生踴躍發言。)

      生甲:地球媽媽,是我們人類把你變得傷痕累累,但是,請你原諒人類過去的無知,我們現在已改過自新,用自己的行動來保護您。我們會讓天空更加蔚藍,森林更加茂密,江河更加清澈,讓您成為茫茫宇宙中最燦爛的一個星球。

      生乙:地球媽媽,不久的將來,您一定會穿上一件更漂亮的紗衣,因為人們已經意識到:破壞地球,就等于讓我們自取滅亡。

      生丙:地球媽媽,您慷慨無私地向人類提供各種資源,而人類為了自己的利益,讓您哭泣。人類已經嘗到了您的懲罰,大家正齊心協力治療您的創傷。請您相信,明天會更美好!

      ……

      (在學生激情正濃時)

      師:同學們的真情感動了我,我們的家鄉新昌也是地球媽媽的一個孩子。它山清水秀,人杰地靈,如今它正面臨著被傷害的危險。(播放昔日家鄉新昌江美麗風光及受到污染破壞的畫面進行對比)這時,你又想說什么呢?

      生甲:新昌江啊新昌江,您是那么和藹可親,慷慨無私,您哺育了我們一代又一代家鄉兒女,可是那些不講道德的人總是在您身上增加污點。我想對那些污染您的人說:新昌江是地球媽媽恩賜給我們的,不要等到失去了才覺得它珍貴。

      生乙:母親河啊!您別流淚了,人們已經知道破壞您的后果。您瞧!大家正在挑選最優秀的“藥材”為您療傷。在人們的精心照顧下,您馬上就可以恢復以前的“青春”,您將永葆青春。

      生丙:家鄉的母親河,您那綠色的長裙成為家鄉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我為您感到驕傲!我們一定會竭盡全力保護您!

      ……

      師:同學們,我相信地球媽媽此時臉上一定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為了讓更多的人覺醒,讓我們行動起來吧,共同創建美麗的家園!

      (分組討論后,小組代表發言。)

      生甲:我們組設計了兩則廣告語――“手下留情,足下留青。”“地球是我家,環保靠大家。”我們還準備制作成標語牌把它豎立在學校花園旁。

      生乙:我們組寫了一份倡議書,號召全體師生都為保護我們的家園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生滿懷激情地朗讀倡議書。)

      生丙:我們小組準備利用雙休日對周圍的環保現狀進行調查采訪,然后給環保部門寫一封信。

      “情動而辭發”,我就是在這樣的點引下,幫助學生一步步“動情”起來;在我的煽情下,學生的語言噴涌而出。

      《詩經》云:“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于中,而行于言。”說出了感情在寫作中的重要作用。一個人只有“情動于中”的時候,才可能有“欲罷不能”的表達欲望。

      二、尋覓“空白”處,設計“寫”的訓練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而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對于兒童來說,想象永遠是極富誘惑力的話題,儲存在孩子們想象世界中的事物應該成為他們說話的重要內容。

      托爾斯泰也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如果我們在教學中能巧妙地利用文本“空白”,挖掘訓練“泉眼”,就給學生營造一個想象和創新的空間,讓學生在空白處放飛思緒,捕捉情感的積蓄點,加深對文本的理解感悟,使學生在文本閱讀中的情感體驗得以升華,創造性思維得以發展。

      如:《月光曲》講述了著名音樂家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傳說。在該文中有這么一段文字:“月亮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微波粼粼的海向上,霎時間灑滿了銀光。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風,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連一個向著岸邊涌過來……”這段話結尾的省略號猶如繞梁的余音,給人以無限的遐想之美。在學生入情入境的朗讀之后,我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以充分地挖掘其內涵,使學生把作者沒有寫完的畫面盡情地描繪出來。

      又如:《紙船和風箏》講的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童話故事,言簡情濃,故事情節一波三折,情感起伏跌宕。因此,在教學中我緊扣情感這條線索,疏導學生入情―激情―抒情,讓課堂真情噴涌。想象補白,則讓學生的情感自由流淌。對文中的留白處進行適時的補白,發揮學生的想象,進而理解課文。

      補白一:“紙船漂啊漂,漂到了小熊家門口。”課堂中通過對紙船漂流時想象小松鼠會對小紙船說些什么?學生有的說:“小紙船啊,你快點漂啊,帶上我的祝福,快點送給我的朋友吧!”從而體會出他期待朋友急切的心情,還有帶著一份快樂與喜悅,進而進行朗讀體會,讓學生盡情誦讀,享受那份快樂與幸福。情由心生,閱讀才可以真正得以體現。

      補白二:小松鼠與小熊吵架了,彼此都想和好,卻又都不好意思,小松鼠再也受不了,就在一只紙船上寫:“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風箏吧!”當小熊收到紙船時,看到后會想些什么呢?當小松鼠看到風箏飛到空中時,心情怎么樣,它又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呢?一對好朋友和好了,心中又會有什么滋味涌上心頭?這時它們連忙放下紙船,升起風箏,每放一次,會結紙船說些什么?連續三次,觸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親歷這個角色的動作、語言,體驗角色的心理活動,使學生與文本由近到真,由真到親,從而產生共鳴,在共鳴中動情,在共鳴中生情。

      補白三:學生的個性不同,必然與文本的共鳴也是不同的,留給學生一個發展的空間,可以請學生在愛心卡上給自己最要好的朋友寫上想和他說的話。動人的音樂聲中,學生抒寫著最真實的話,傳遞真摯的友情。學生的真情得到了最好的噴發。

      三、抓住“典型”處,設計“寫”的訓練

      小語教材大多是文質兼美的文章。在教學中,如果教師善于抓住閱讀文本中的語言文字,有的放矢地組織隨文練筆,既能加深學生對文本的感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又能提高學生的語言水平。

      如:當學生們讀到《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課中“他聽見腳步聲,抬起頭來,飽經風霜的臉上現出難以忍受的痛苦”時,一個學生舉手問:“老師,‘飽經風霜’是什么意思?”剛說完,有個學生接口說:“是形容一個人老唄!”其他的同學聽了,好像有不同的意見,紛紛議論起來。這時,我靈機一動:前兩天,我讓學生寫了“猜猜他是誰”――描寫人物外貌,學生非常感興趣,而且寫得很成功。這次,何不用這個成語再來練習描寫人物的外貌呢?于是,我沒急著解釋這個成語,而是引導學生:“你在生活中見過飽經風霜的人嗎?怎樣從外貌上看出他是一個飽經風霜的人呢?”這一問又掀起了議論。

      學生甲:“我家對門有個修車鋪,修車的是個老爺爺。老爺爺兩鬢斑白,一張古銅色的臉,顴骨高高突起,額頭上刻滿了深深的皺紋。一到冬天,他的厚嘴唇上常會裂開幾個口子。每次見到我,他總會微笑著和我打招呼。”

      “你有一雙慧眼,看來你已經體會到了飽經風霜的含義了。”我贊許地朝他點點頭。

      也許受到剛才那個同學的啟發,其他學生也都爭先恐后地舉起了手。一個學生說:“我的大伯工作特別辛苦,所以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老許多。由于長年累月拉黃包車,臉上的皮膚就像沒有上釉的陶器一般。”

      又一個學生說:“我的爺爺是個農民,頭發全白了,額頭上的皺紋像刀刻一般,青筋暴綻的手上布滿了老繭。”

      ……

      學生的話匣子一打開,猶如黃河之水天上來――源源不斷。我欣喜地對學生說:“你們真棒,剛才的討論就是對‘飽經風霜’最好的詮釋。你們想把剛才說的寫下來嗎?”學生興致盎然,欣然提筆,埋頭寫了起來……

      四、解析“插圖”處,設計“寫”的訓練

      課文中的插圖是最寶貴的教學資料,它能恰當地解析文本內容,增強學生的直觀感受和審美能力,提高學習語文的效率。在課堂教學中,我總是利用插圖,使學生在情感上喜歡圖畫,甚至走到畫面中,讓色彩艷麗、內涵豐富的插圖成為學生理解、朗讀課文的抓手,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展開合理的想象,把課文中未寫的內容寫出來。如《地震中的父與子》中有這樣的一段文字:“十二小時、二十四小時、三十六小時……他不停地挖著,沒有人再來阻攔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渾身上下的衣服破爛不堪,到處是血跡。到第三十八小時,他突然聽見底下傳出孩子的聲音:“爸爸,是你嗎?”我先讓學生認真讀,揣摩字里行間的意思,然后結合課文中的插圖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聯系自己在電視中看到的有關汶川地震的情景,寫一寫這位父親在這三十八個小時里是怎么做的,學生從“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渾身上下的衣服破爛不堪,到處是血跡”的描寫中,想象到:“在這三十八個小時里,父親在廢墟中用自己的雙手不停地挖著,累了,他靠在殘垣斷壁旁稍作休息;困了,他暗暗地囑咐自己,千萬不能睡,他強忍著困意,依然在廢墟中不停地挖著。在不停地挖掘中,他的手磨破了,鮮血直流,他忍著痛,撕下自己的衣服,簡單地包扎一下,又繼續在廢墟中搬運瓦礫、石頭,在來回的走動中,他的腳磨破了,路上留下了斑斑血跡。可是為了救出自己的孩子,他忘記了饑餓,忘記了疲勞,忘記了疼痛,忘記了隨時可能降臨的危險,因為他的心里只有一個念頭:一定要救出孩子,一定不能讓自己到下……他終于找到了自己的孩子。”學生在寫的過程中,不僅寫出了插圖的弦外之音,而且理解了課文的內容,領會了父親那頑強的意志,感悟到了那震撼人心的愛,培養了語言表達能力。這樣依托圖畫,學生不但提高了朗讀能力,而且真正做到了“讀進去,寫出來”。

      五、延伸“拓展”點,設計“寫”的訓練

      拓展點既是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的銜接點,又是文本理解向習作練筆過渡的有效落點。拓展點或關注文本的背景,或銜接到相關的事件,或引申類似的現象,它為學生打開了一扇思維開闊的大門。

      如《去年的樹》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這篇童話主要通過對話展開故事情節,推動故事的發展。全文一共四次對話。課文的內涵也在這四次對話,以及后來鳥兒的表現中逐步顯現出來。我在教學完四次對話后,設計了這一拓展環節,讓學生用這一句式,談自己讀后的感受:

      假如,我是小鳥,我想對?搖 ?搖?搖說:“?搖?搖?搖?搖?搖?搖 ?搖。”

      假如,我是樹木,我想對?搖?搖 ?搖說:“?搖?搖?搖?搖?搖?搖 ?搖。”

      假如,我是伐木人,我想對?搖 ?搖?搖說:“?搖?搖 ?搖?搖 ?搖?搖?搖。”

      假如,我是作者,我想對?搖?搖 ?搖說:“?搖?搖 ?搖?搖 ?搖?搖?搖。”

      假如,……

      這樣讓學生感到有話可說,有情可抒,有感可發。

      如果說閱讀是讀者與文本、作者對話的過程,那么,寫作則是提高并錘煉自己的語言,豐富自己的內心情感的過程。其實,寫作就是“心靈的一種舞蹈”,就是讓學生把自己獨特的感受表達出來。所以,只有將“讀”與“寫”有機結合起來,把寫融入閱讀教學中,我們才能更好地落實課程標準中的讀寫目標。我們應該結束閱讀教學中不動筆的現狀,扭轉“不動筆墨也讀書”的尷尬局面。教師應依托文本,在每一節語文課上,都要設計動筆的環節和內容,讓學生不僅動情朗讀,默讀精思,而且筆下生花。只有教師善于捕捉機會,適時地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堂練筆,才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也能使閱讀教學進一步深化,讓閱讀教學得到有效延伸。

      參考文獻:

      [1]小學語文課程標準(試驗稿).

      [2]蔡偉.論作文質量與作文教學質量.上海教育科研,2009.3.

      [3]黃金權.作文教學的回歸與突圍.小學教學研究,2008.6.

      水蜜桃亚洲一二三四在线|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亚|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7777|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国产成人小说|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毛片a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麻豆| 亚洲AV性色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蜜夜内射|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激情综合亚洲色婷婷五月| 国产亚洲福利在线视频| 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 亚洲一本一道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一区| 亚洲性无码AV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成人在线| 激情97综合亚洲色婷婷五|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系列| 亚洲AV无码国产丝袜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亚洲精品人成网在线播放影院| 亚洲av午夜精品无码专区| 7777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成人|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福利|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去q|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水牛影视| 99久久精品国产亚洲| 亚洲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最大av|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最大| 亚洲婷婷国产精品电影人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69国产精品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