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綠色化學的發展

      綠色化學的發展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綠色化學的發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綠色化學的發展

      綠色化學的發展范文第1篇

      關鍵詞:綠色 化工化學 發展問題

      中圖分類號:O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8(b)-0000-00

      在現代化社會不斷進步發展的背景下,傳統形式的化工化學已經難以滿足社會發展需求,從而帶來了綠色化工化學的應運而生。從專業化角度出發,判斷化工化學是否是綠色的,所涉及的評價范圍相對較廣,包括經濟發展層面、生態環境層面以及社會影響層面等,不僅要綜合考慮到污染物的排放與人體健康情況,還必須要考慮原材料的有效利用、再生情況等。我們應在清楚了解綠色化工化學定義的基礎上,促進其健康發展。

      一、綠色化工化學的基本優勢

      (一)節約能源

      傳統意義上的化學化工是從原材料當中提取所需要的物質資源,僅僅考慮到了最后的結果,而沒有考慮到相應的生產過程,一般情況下還會為提煉原料的部分成分而放棄了材料中的其他可利用成分,在能源與材料利用率上相對較低,浪費嚴重。綠色化工化學可以有效避免以上問題,借助對物質分子結構的改變,充分保留物質特性,實施高選擇性反應,其副產品相對來說是非常少的,甚至能夠實現原子經濟型,當原料當中的原子進入產品之后,可以提升原子利用率,有效避免資源浪費。這種情況下,就能夠從源頭上發揮保護環境的作用,而且綠色化工化學不需要在后期進行環境治理,節省了成本。

      (二)促進無污染資源合理利用

      與傳統化工化學方式不同,綠色化學化工中所應用到催化劑與溶劑等都是無毒無害以及綠色無污染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充分發揮原材料的實際價值,不會對環境造成破壞,減少了后期的環境治理,降低了化工化學應用期間的經濟壓力,降低了能源浪費。現階段,充分利用綠色資源屬于綠色化學化工發展期間的重要優勢,不會對環境帶來危害。

      (三)減少廢物排放

      從之前化工化學生產角度出發,傳統化工化學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會排放大量污染物,從而對環境造成嚴重破壞。采用綠色化工化學,相關人員可以在反應開始之前對物質所具有的化學結構實施有效重組與改造,并對其中的相關有害成分實施科學化修復,其重組之后的物質不僅包含了化工化學生產期間所需要的化學成分,而且還避免了外界環境污染,力求避免排除任何廢物或者是副產品,做到廢物零排放,進而從源頭上減少化學生產帶來的危害。

      二、綠色化工化學的發展問題分析

      (一)加大宣傳力度

      從綠色化學化工發展歷史上來看,盡管其已經興起了很多年,而且也發展了相對較長的時間,然而社會各行各業在綠色化學化工認識程度上還不夠深刻,嚴重阻礙了其在社會范圍內的快速發展。目前,我國正在大力提倡生態文明建設,借助環保工藝以及綠色化學工藝的開發,做到化工生產全過程的綠色化。從原料到產品的整個過程實現綠色化,隨著現代化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發展,關于綠色化工化學的基礎性研究以及工業化發展已經獲得了相對較大的進展。具體來說,在基礎性研究層面主要包括高效化綠色催化、離子液體以及超臨界等。從某種程度上講,綠色化工化學獲得的突破性進展為我國化工領域的迅猛發展提供了契機。此外,綠色化工技術以及科技產品的日益完善,將會借助“變廢為寶”的方式做到“清潔化生產”,實現新興化工領域工業園區經濟的循環式發展。

      (二)促進人才的培養

      從綠色化學化工人才培養角度出發,當務之急在于有效落實國家的相關教育規劃綱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合理化融入到教育全過程中。著力培養具有執著信念、思想道德水平高以及專業化素質水平相對較高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從某種程度上講,工科大學屬于工程師培養的主陣地,積極培養卓越工程師可以更好地為創新型社會建設服務,同時也是歷史所賦予的使命。因此,各大高校必須要不斷創新人才的培養機制、教育管理機制以及辦學體制等,對質量評價以及考試招生制度進行不斷改革,促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手段的大力改革,構建現代化的學校管理制度,充分發揮高校創新人才培養的優勢,尤其是在綠色化工化學方面的創新人才。積極鼓勵各大高校在國家區域創新、知識創新以及技術創新等方面做出應有的貢獻。針對綠色化工化學類人才,高校必須要緊跟國際工程教育步伐,對專業化教學內容進行不斷更新,打造綠色化工化學特色專業,從根本上實現綠色化工化學的可持續發展。

      (三)追求綠色化工化學的創新發展

      從專業化角度出發,綠色化學化工領域的發展不僅應依賴微觀分析化學領域的發展,還必須要有強有力的化工技術作為支撐,實現兩者之間的相輔相成。此外,為了確保綠色化學化工的相關生產方式可以合理有序的發展下去,國家應該盡快采取相應的實際行動,進一步建立起與綠色化工化學息息相關的實驗基地以及生產基地等,從該領域的創新發展提供技術性平臺。此外,國家應該針對這一系列的創新基地給予相關資金保障,大力鼓勵創新,并且要建立健全相應的激勵機制,積極拓展創新思維,提升創意水平。創新性的化工化學發展模式在行業發展與科學進步中發揮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對于綠色化學化工未來發展來說十分必要。

      三 結語

      總而言之,綠色化工化學的發展問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直接關系到社會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現階段,在社會發展以及人口增長的背景下,人們在積極追求科技發展與進步的同時,備受環境污染的困擾。所以,各國也在加大環保科技發展的研究力度,綠色化學化工受到廣泛關注。致力于綠色化工化學的快速發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緩解社會環境問題,進一步為環境保護做貢獻。為促進綠色化工化學健康發展,我們可以通過加大宣傳力度、促進人才的培養以及追求綠色化工化學的創新發展等措施,為以后的綠色化學化工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靜康.綠色化學化工發展前景與人才培養[J].中國大學教學,2013,01:9-12+22.

      [2] 陳t平,張岐,李嘉誠等.以綠色化學理念貫穿精細化工專業課教學[J].大學化學,2014,01:22-25.

      [3] 劉欣悅.試論綠色化學化工基本問題的發展[J].科技與企業,2014,10:259.

      [4] 陳曉隆.綠色化學化工的現狀與發展研究[J].黑龍江科學,2014,03:282.

      綠色化學的發展范文第2篇

      關鍵詞: 綠色化學 可持續發展 中學化學教學

      人類的進化和發展離不開周圍環境的變化,協調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實現經濟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包括我國在內的世界環境保護工作的主題。新課程理念下的化學教學應該結合學科特點加強可持續發展觀的教育,有助于進一步提高學生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一、綠色化學和可持續發展的內涵。

      綠色化學又稱為環境無害化學、環境友好化學、清潔化學,是指設計沒有或盡可能小的環境副作用,并且在技術和經濟上可行的化學品和化學過程的一門科學。綠色化學在資源合理充分利用和環境保護方面有重要作用,是我國進行現代化建設和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一個不可分割的部分。

      可持續發展是什么呢?它是一種社會發展,其既可以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可滿足后代人需要的可能性。換句話說,就是經濟、社會資源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既達到發展經濟的目的,又能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和環境,使我們子孫后代能永續發展和安居樂業。要確保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關鍵是教育。可持續發展教育是伴隨可持續發展戰略而產生的,它既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手段,為了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基礎在學校,通過在學校開展可持續發展教育,受教育者具有可持續發展的知識和觀念,提高他們的生態、環境意識,增強其社會責任感。同時,使他們能夠把自己學習到的有關可持續發展的知識進行宣傳普及,改變傳統發展觀,喚起可持續發展意識,自覺地為維護和實現可持續發展采取新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與工作方式,積極投身于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實踐,使社會、人、自然獲得協調發展,從而為實現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推進國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進程奠定堅實的基礎。在課程教學中,可持續發展教育就是指: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科學知識、科學思想對受教育者進行教育與訓練,使他們形成可持續發展思想與相關知識及能力的過程。

      二、化學教學中實施綠色化學與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化學科學的研究成果和化學知識的應用,為我們創造了五彩的世界,我們的衣食住行已離不開化學。但由于化學品的濫用及生產技術應用,煤的燃燒,機動車輛的使用等嚴重破壞了本來綠色平和的生態系統,帶來了大氣污染、臭氧層破壞、溫室效應、水污染、白色污染、有毒化學品等,使人類的健康受到威脅。以致一談到化學,人們就聯想到有毒、有害的東西,化學在一定程度上產生了發展危機。解決化學污染問題,在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和可持續發展思想,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是一件事刻不容緩、關系未來、影響深遠的大事。而化學教學恰恰為我們提供了實施這一事件的可能性。化學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了進行面向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目標包括三方面:1.知識與技能:從化學的角度解釋環境和從環境的角度認識化學,獲得化學與環境及環境問題的有關經驗及研究綠色化學和用化學知識解決環境問題的技能。2.過程與方法:利用各種教學資源,提供參與各種層次的用化學知識解決環境問題和研究綠色化學的機會,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養成良好的環境行為習慣。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樹立可持續發展觀、環境道德觀、環境價值觀及關心環境的情感等。

      所以,化學學科與環境緊密相關,實施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教育,化學教學既有獨特的優勢,又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化學教材中蘊含了較豐富的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內容。化學教師可深入鉆研教材,系統分析教材,挖掘教材中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知識和思想,針對學生的知識水平,選擇好教學與可持續發展教育的最佳結合點,按照“適時、適度、適量”的原則,進行合理的拓展與恰當的滲透,讓學生從可持續發展的高度關心環境及環境問題,使學生理解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認識到他們的態度、行為和決定能夠對現在和將來的全球環境、整個社會產生影響。從而使學生接受可持續發展知識和思想,樹立起可持續發展意識和理念,培養學生從事可持續發展研究與開發的能力。同時,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化學中許多物質的制取反應、化學工藝等都是值得討論和重新考慮的。這給改革化學教學、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因此,在化學教學中開展與之相應的可持續發展教育是必要性,也是可行的,有重要的意義。

      三、化學教學中實施綠色化學和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策略。

      1.教師應轉變觀念,牢固樹立綠色化學與可持續發展意識。

      環境危機意識是可持續發展教育最適宜的切入點,人類生存和發展中出現的一些重大環境問題,都與化學有關。而綠色意識是人類追求自然完美的一種高級表現,追求的是人對自然的尊重及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綠色化學正是以這種綠色意識為指導,研究和設計沒有(或盡可能少的)環境副作用、在技術上和經濟上可行的化學品與化學過程。綠色化學是對環境更友善、更安全的化學。其目標是研究與尋找能充分利用的無毒害原材料,最大限度地節約能源,在各環節都實現凈化和無污染的反應途徑和工藝。近年來,綠色化學的研究主要圍繞化學反應、原料、催化劑、溶劑和產品的綠色化開展的。綠色化學是一種面向21世紀的高層次化學,是精品的化學,是現代化的化學,代表著化學的未來發展方向。如何把綠色化學和可持續發展教育融于中學化學課堂教學中,對于化學教育工作者來說,是一個嶄新的課題。首要的任務之一是化學教師應轉變傳統的化學教育觀,樹立綠色意識,用可持續發展的眼光重新審視中學化學的各種反應、實驗及思考如何將綠色化學的研究成果引進課堂,以此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其創新精神。化學教材中有60%以上的知識是通過實驗引入或闡述的,實驗中教師對實驗廢物的態度對學生環境意識的培養具有直接的示范和表率作用。教師應是“綠色化學實驗”的積極倡導者,努力做到實驗無害化,處理廢氣、廢水,變廢為寶:實驗微型化,節約藥品,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如在講氯氣、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這些知識點時,由于這些氣體有毒,我們使用它們的尾氣不能亂排放到空氣中而應該用堿液吸收,這樣就把環境保護問題有機滲透到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因此,化學教師綠色意識的樹立,是綠色化學走向中學課堂的前提,也只有這樣,化學教育才有正確的方向。

      2.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綠色意識。

      對學生綠色意識的培養,應注重讓學生從感性認識開始,只有建立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才能從本質上理解綠色意識。這種感性認識的獲得是指在化學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通過自身實踐,去感知、體驗由于濫用化學品及其生產技術而帶來的環境污染的嚴重性及治理污染的局限性。進而從關注污染如何治理轉移到如何預防污染這一認識水平上。因此,為配合化學課堂教學,應采取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通過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如通過對學校所處地區近年來空氣污染情況,江河湖泊水質情況,以及土壤受污染情況的調查,通過對化肥廠、農藥廠、造紙廠等化工企業排污情況的調查,通過對風景旅游區、生態農業示范區或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的考察、參觀、訪問等,加深對化學造成的環境污染的認識;并進一步思考,將其與自己的利益和行為聯系起來,從而使他們主動地關心、愛護學校的環境,并將環境意識、對環境的情感外化為自覺的、具體的環境行為,積極參與改善學校環境的活動。如參與學校有關環境政策方面的討論和決策;倡導改善學校環境的良好行為;對學校的垃圾進行分類處理;舉辦廢物再利用作品展覽;提出改善空氣質量的措施,等等,以此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環保必須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如不隨意倒垃圾、回收廢舊電池、回收廢塑料、盡量減少塑料袋制品的使用、減少紙張的使用、保護花草樹木,等等,為環境保護盡一份力量。使學生親身感受到環保問題的現實性和重要性,環保的長久性及艱巨性。此外,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如利用投影、錄音、錄像、電腦模擬展示臭氧空洞、全球氣候變暖、酸雨、白色污染等重大環境問題,讓學生更直觀、更形象地認識綠色化學的內容,激發學生治理環境的緊迫感,使他們真正認識到“先發展、后治理”的不可取。同時還重視介紹減污治污的新成果,如二氧化碳深開發技術的突破、綠色冰箱的推廣、降解塑料的研制等,使學生對解決環境問題產生希望,從消極順應到積極治理,對于環境問題,還可以組織學生討論,使學生充分認識到破壞環境給人類帶來的嚴重惡果。同時,也可以把可持續發展思想與化學美育結合起來。讓學生從美的角度解釋環境,喚起他們欣賞、表現、創造環境美的熱情。

      3.通過綠色實驗和課外活動,培養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創新精神。

      實驗及課外活動是進行可持續發展教育非常重要的手段和途徑。情感體驗可以直接影響和調節人的行為。通過化學實驗及課外活動進行可持續發展教育,培養學生的情感體驗,符合可持續發展教育的要求,能吸引學生,收效較大。在中學化學教材中,有許多學生實驗及演示實驗,這些實驗涉及的化學反應,許多是有一定毒性的或反應過程會釋放出有毒、有害的氣體。如何對這些反應或實驗進行綠色改造,即如何選擇無毒的反應代替有毒反應物,如何減少反應過程中污染物的產生,這是化學教師及學生必須考慮的。同時,從綠色角度來評價一個化學反應、化學實驗,有助于學生拓展思維空間,培養其創新精神。如:

      ①制取HCl時,用水吸收多余的氯化氫氣體,制取Cl■時,用NaOH吸收尾氣;

      ②合成硫酸、硝酸時,過量的SO■、SO■應以氨水吸收,NO、NO■應以NaOH吸收;

      ③溶液中的重金屬離子可用鉛、鐵等輕金屬還原,銀鏡反應的廢液可回收利用;

      ④制取硝基苯等揮發性較強的有毒物質時,應安裝一個冷凝管回流有毒氣體;

      ⑤萃取后的苯和實驗中殘余的一氧化碳可以燃燒,溴苯可以堿解;

      ⑥硫化氫與二氧化硫的實驗可以在封閉式的裝置中進行;

      ⑦硫化氫燃燒實驗,可以用漏斗罩在火焰上方,使產生的二氧化硫經漏斗通過其連接的U型管(內盛稀氨水),吸收液可作化肥使用;

      ⑧用實驗方法鑒別濃HNO3、稀HNO3時,銅片改用銅絲,不需反應時,只要抽出銅絲,反應即停止;

      ⑨用微型化學實驗進行氯離子的檢驗、碘升華實驗、銅和濃硝酸的反應(利用注射器代替試管進行試驗,取一支10毫升的注射器,抽出活塞,在針筒內裝入0.04克銅屑,推上活塞并吸入0.1毫升的濃硝酸,觀察現象,等反應完畢后將注射器中液體小心排入廢液瓶中,無色氣體針筒內再吸入空氣,可見到無色氣體變成紅棕色)。改進后的裝置是封閉體系,這樣不僅節約了藥品,同時易于對比觀察,效果顯著,還減少了廢液、廢渣和有害氣體的產生;

      ⑩用高錳酸鉀制氧氣的殘留固體可用做氯酸分解制取氧氣的催化劑,最終殘余物還可以用于鉀的焰色反應,或用做花、草、樹、木的肥料。

      所以,當學生有了綠色意識之后,即可用綠色觀點評價一個化學反應、實驗的優劣,從而促進學生多角度地思考問題,鍛煉其思維能力。這樣的例子很多,例如:做硫在純氧中的燃燒實驗時,不妨在反應瓶中盛少量水以吸收產物SO2,防止其進入實驗室。再如,要求學生通過一定的化學反應制硫酸銅時,有下列三種途徑:

      ①CuCl■+H■SO■(濃)=CuSO■+2HCl

      ②②Cu+2H■SO■(濃)=CuSO■+SO■+2H■O

      ③a.Cu+O■=CuO b.CuO+H■SO■(稀)=CuSO■+H■O

      從綠色角度啟發學生思考,不難得出我們應該選擇途徑③來實現的結論。

      總之,化學與可持續發展教育緊密相關,化學新課程應從本學科的特點出發,由淺入深地、持續不斷地對學生進行可持續發展觀的教育。讓學生認識、學習和研究綠色化學,從而改善環境、提高生活質量,同時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建構可持續發展教育體系,為改善我們的地球環境,獲得更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為人類的可持續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仲崇立.綠色化學導論.化學工業出版社,2000.

      綠色化學的發展范文第3篇

      關鍵詞:環境教育 綠色學校 廉潔文化

      一、學校綠色教育發展態勢:任重道遠

      眾所周知,科技的發展像一把“雙刃劍”,科技的發展在給人類文明帶來進步的同時,

      也使人類自身的生存環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嚴重破壞。我們感到慶幸的是人類作為地球環境中的主導者,還有著自我反省的意識和悔改的能力。越來越多的人已經逐漸認識到環境保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環境保護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的一個重要課題。學校是教育的主要場所。學校進行環境教育的有力條件是其他任何部門所無法比擬的,因此,學校“綠色教育”便在世界各地廣泛興起。因此,中國的學校綠色教育,作為環境教育這一偉大系統工程的一個重要環節還亟待加強,亦可謂任重而道遠。

      二、學校綠色教育的發展現狀:不容樂觀

      人們的生態意識尚待增強,人們的環境素養有待提高。根據我國的環境教育的實踐來看,這些方面的素質都普遍較低。主要集中表現在環境情感不深,環境認知水平低,環境倫理觀念不強,環境技能水平不高,環境習慣沒有形成自覺。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是一個需要全體公民共同加以解決的的問題,僅僅是單個人素質的提高是不成的。在學校里面就需要科學規范的管理和學生的自覺學習和遵守。學校環境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亟待解決。這些問題的廣泛存在值得我們思考,它們是作為一個整體的各個方面出現的,我們不能忽略其中的任何一個問題的解決。這一系列問題的出現將會嚴重導致我們進行環境教育的不良效果,因此我們必須盡快相處辦法對這些問題加以很好地解決。

      三、學校綠色教育的發展對策:科學有效

      明確教育目標,健全教學體系。教育的目標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變化,新時期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全球共同關注的課題,經濟能否可持續發展關系到未來社會我們的生存和發展。環境素養是構成未來公民綜合素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我們一定要明確教育目標。加強環境教育的師資建設,加大環境教育的資金投入。我們都知道教師是教育的主要參與者,學校綠色教育也不例外。從某種意義上說,學校綠色教育的開展能否成功,教育質量的高低直接取決于環境教育師資隊伍的強弱。因此我們必須大力加強環境教育的師資,開展環境教育的實踐活動,盡快建立環境教育的評價機制。環境素養的提高不單是環境意識的增強和環境知識的增強,更重要的是在于環境技能的提高和良好環境習慣的養成。對環境教育的開展試行獎罰分明的評價機制,用以對環境教育進行鼓勵和鞭策,使我們的學校綠色教育能在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教育氛圍中順利開展。

      四、學校綠色教育的發展歸宿:廉潔文化環境

      環境友好型校園的內涵,指的是全校都彩玉有利于環境保護的教學方式、生活方式、消費方式、建立人與環境良性互動的關系。環境友好型校園的特征從本質上可以說是一個全校性、綜合性、廣泛性的學校綠色教育的結果,根據目前國內外一些綠色學校的成功典范的考察,可以歸結為一些共同特征:第一,有一個對環境友好的課程。第二,具有對環境友好的教育氛圍。第三,鼓勵校內人員全員參與,從可持續發展的教育觀出發,學校作為可持續發展觀念的傳遞者和實踐地,應當提倡公平、民主、尊重、信任、平等觀念。第四,學校重視校園環境和當地環境教育的資源。第五,社區與學校的互相開放。第六,鼓勵以學生為中心,豐富的教育教學方式。高舉“綠色”旗幟,實現美好愿望。環境友好型校園是廣大師生追求的一種理想,也是新時代我們解決環境問題的必然要求,加強學校“綠色”教育,建設環境友好型校園,意義非常重大。

      參考文獻

      [1]黃宇.國際環境教育的發展與中國的綠色教育[J].比較教育研究,2003(1)

      綠色化學的發展范文第4篇

      【關鍵詞】高職高專 綠色化學教育

      【中圖分類號】 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2C-0125-02

      化學科學的研究成果使人們衣食住行各個方面都受益匪淺。但與此同時,隨著化學品的大量生產和廣泛應用,人類原本綠色平和的生態環境遭受著嚴重的破壞。面對生存危機,人類重新審視傳統化學,于20世紀90年代提出了綠色化學這一新的科學思想和發展戰略。綠色化學可以詮釋為環境友好化學,它的核心內涵是在反應過程和化工生產中盡量減少或徹底消除使用和產生有害物質,它從源頭上阻止污染物的產生。綠色化學的誕生,為人類最終從化學的角度解決環境污染的問題帶來了希望,讓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人們認識到了其對社會進步、經濟發展及對化學界本身產生的巨大影響,而且它向人類展示了發展科學、造福社會卻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新境界,為人類鋪設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本文試分析高職高專院校開展綠色化學教育的必要性,并針對高職高專院校綠色化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提出高職高專院校綠色化學教育的實施措施。

      一、高職高專院校開展綠色化學教育的必要性

      隨著社會公眾對環境保護及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日益關注,各國逐漸認識到對社會各階層,尤其是對大中學校的學生進行綠色化學教育至關重要。美國和英國等國家很早就開始在各類院校開展綠色化學課程教育或綠色化學思想、理念、原則的滲透性教育。我國綠色化學與教育基本上能跟上國際的步伐,目前,已有中國科技大學、清華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首都師范大學等國內知名本科院校開設了綠色化學必修課或選修課。然而,在大部分的高職高專院校中至今沒有開展綠色化學的相關教育。高職高專院校是以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為根本任務的,高職高專的畢業生應具備基礎理論適度、技術應用能力強、知識面較寬、素質高等特點。在高職高專院校中實施綠色化學教育,向學生傳遞綠色化學的科學思想和基本原理,介紹綠色化學的基本原則,讓學生認識綠色化學在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能夠在未來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學以致用。一批批高職高專畢業生進入社會走上工作崗位,他們必將成為生產制造、社會服務等領域的主力軍,在這其中,只有接受過綠色化學教育,他們才能用綠色化學的思維方式來指導生產生活實踐,解決生產生活實踐中可能碰到的環境、資源、能源問題。況且當下,合理利用資源、減少能耗、保護環境,是企業得以生存和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在這樣的前提下,企業就希望自己的員工具有環境意識和可持續發展的意識,以及具備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可見,在高職高專院校中實施綠色化學教育是必要的,符合企業行業的需求,符合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求。

      二、高職高專院校開展綠色化學教育面臨的問題

      (一)綠色化學教育師資隊伍薄弱

      許多高職高專院校的化學化工類教師對綠色化學都不是太熟悉,這是綠色化學教育中面臨的最大問題。教育部門或院校本身可以通過進修班、研修班、研討會等形式對教師進行系統的綠色化學知識培訓,而教師本身也應該不斷收集了解綠色化學發展的最新動向、前沿信息。只有形成一支高素質的綠色化學師資隊伍,才能使綠色化學教育得到根本的保障。

      (二)綠色化學教材缺乏

      目前,針對高職高專學生編寫的綠色化學教材不多,使教師和學生的選擇受到限制,這也給綠色化學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大的挑戰。

      三、高職高專院校綠色化學教育的實施措施

      綠色化學教育的首要任務是建立一種新的綠色觀念體系,強調人類對環境與發展的責任感,培養學生以“科技與社會”之間和諧發展為基礎的道德、倫理和科學價值觀念。根據高職高專院校的培養模式和培養目標,高職高專院校開展綠色化學教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形成寬專業、多層次的教育體系

      綠色化學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綠色化學的科學思想、綠色化學基本原理、綠色化學技術和綠色化學工藝等。其中,綠色化學的科學思想和基本原理是綠色化學的精髓,可以使人們形成綠色理念,是所有高職高專學生都應該了解和學習的,在教育方式上可以靈活多樣。綠色化學技術和工藝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只能向具備化學專業知識的學生開設,然而在大部分的高職高專院校中,雖然開設有化學化工或相關專業,但由于學生的知識水平及結構較本科生有限,培養目標也較本科生不同,綠色化學技術和工藝這些內容對于高職高專學生來說不一定需要掌握,可以考慮通過案例滲透的形式讓學生有所了解。也就是說在高職高專院校中,綠色化學的科學思想和基本原理才是學生們學習和了解的重點。針對不同的學習對象,綠色化學的教學目標、教學形式等也是有所區別的,可以通過表1體現高職高專院校綠色化學教育體系。

      表1 高職高專院校綠色化學教育體系

      授課對象 教學目標 教學內容 教學形式

      除化學化工及相關專業外,各專業高職高專學生 了解綠色化學思想和基本原理,培養環境意識及基本科學素養 綠色化學的科學思想、基本原理、綠色原料、綠色化學品等 素養課、選修課、專題講座、主題活動、社團指導、主題宣傳

      化學化工及相關專業高職高專學生 更全面理解綠色化學理論,常識性了解一些基本綠色工藝與技術 綠色化學的科學思想、基本原理、綠色原料、綠色溶劑、綠色催化、綠色資源綠色化學工藝與技術案例 限選課、選修課、專題講座、主題活動、興趣小組研究、專業實習實踐

      鑒于高職高專學生的知識結構及能力結構特點,在實施綠色化學教育的過程中,要盡可能避免繁雜深奧的綠色化學原理及工藝技術,而應注重講授一些貼近生活、聯系生產實際、反映最新科技、體現環境保護的內容,同時介紹一些與化學科技發展相關的環境、倫理、道德、法律等人文社會方面的知識,如可持續發展理論、人類生存的地球、人與自然、清潔生產、綠色標志、美國“總統綠色化學挑戰獎”、日本“新陽光計劃”等。選擇這些易于被接受、實用性強的知識,既能激起學生學習綠色化學的興趣,促使學生樹立綠色意識,同時也與高職高專培養知識面較寬、素質高的高技能運用型人才這一培養目標相符合。

      (二)在基礎課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

      由于受教學課時及學生知識、能力結構的限制,在高職高專中專門開設綠色化學必修課的可行性不強,需要把綠色化學內容滲透到基礎化學教學中,使綠色化學的思想和內容貫穿于基礎課的教學。如用綠色化學的實例充實教學內容,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綠色化學教育;再如化學實驗中,要求學生遵守實驗規則,規范實驗操作,盡可能降低實驗藥品濃度,減少藥品的損耗,預防環境污染。還可以指導學生優化實驗設計方案,使其成為綠色實驗。在基礎課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為改革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機。

      (三)充分利用實習實訓開展綠色化學教育

      在高職高專院校的課程設置中,專業頂崗實習實訓占據了將近一半的課時,如果能充分利用學生接觸社會的時機,讓學生開展一些綠色化學的研究性學習,勢必會取得較校內開展課堂教學更好的效果。綠色化學強調人類對社會的責任感,在學生進入實習階段之前,設置一些與社會息息相關的研究性課題,如地方空氣和水質污染情況、城市垃圾的處理、洗滌劑的合理使用、農藥的合理使用、汽車尾氣污染狀況及控制方法、農產品的綠色化、城市污水處理、綠色包裝等,讓學生利用實習實訓的機會開展調查、研究、分析、討論,最終形成結論,使他們意識到綠色化學的應用會帶來的社會效應,真切體會和感受到綠色化學與社會、與經濟、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從而改變舊有的思維方式,以科學的眼光來觀察社會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形成綠色的理念,科學的價值觀。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宣傳綠色化學

      面對高職高專院校中種類繁多的專業群,要讓綠色化學得到普及,必須開辟課外活動這一陣地。專題講座、專題宣傳、主題論文大賽、校園論壇、社團、興趣小組等等,都是很好的開展綠色化學教育的途徑,而且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還能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參與,提高學生對綠色化學的關注度。

      總之,綠色化學不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它是一種戰略、一種方針、一種指導思想、一種研究策略。將綠色化學思想和內容滲透給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使學生具有較高的社會責任感和較高的環境意識,這對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都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周曉明.STS教育與綠色化學教育[J].現代教育科學,2004(3)

      [2]周曉明,劉劍洪,張培新.綠色化學教育的思考與實踐[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4(3)

      [3]皮宗新.綠色化學教育的實踐與探索[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9(6)

      綠色化學的發展范文第5篇

      一、將綠色化學理念滲透到初中化學的課堂教學中去

      1.適當延伸初中化學中涉及的教學內容

      現今,初中化學的教科書中也融入了很多綠色化學的知識,比如海水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化學反應條件控制等等.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應該緊扣教材,將綠色化學理念隨時體現出來,做好初中生的綠色化學啟蒙教育,提高他們對綠色化學的積極性以及知識水平.當然,化學教師除了要利用好教材中關于綠色化學的內容之外,也可以對內容進行適當的延伸,讓初中生能夠更容易的理解綠色化學的概念,提升他們學習綠色化學的興趣.

      例如,化學教師講解釀酒的原理之后,還可以進一步給初中生簡單介紹目前我國工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對乙醇的需求情況.讓他們知道我國對乙醇的需求現狀是供不應求的,而且單純使用淀粉類糧食作物生產酒精的話將會產生非常龐大的成本.而在大自然中含量相當豐富卻無法供人類食用的纖維素(如樹葉、稻草和玉米芯)也是碳水化合物.如果使用這類纖維素作為乙醇制取的原料來源,不僅能將生產成本大大降低,而且也不失為一條新能源開發的可行道路.

      2.借助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

      在初中化學的教材中涉及綠色化學的內容非常多,如白色污染防治、能源的綜合利用、臭氧空洞、水污染等.但是對于這些綠色化學理念的解釋,初中化學教材中僅僅局限于直白的文字.教師在化學課堂教學課堂上,很難將這些綠色化學的理念給學生解釋清楚.所以這時候就必須要借助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將綠色化學內容以圖片、動畫、視頻的形式呈現給初中生,給他們營造強烈的視覺或聽覺感受,加強初中生對綠色化學的感知程度.還可以收集一些時事新聞,將初中生的實際生活與綠色化學聯系起來,讓他們更容易理解綠色化學概念的同時,體會到實現綠色化學對國家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而且對于那些由于客觀條件限制不能進行現場演示教學的趣味實驗,也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給初中生,讓他們對實驗形成一定的印象和認知,彌補無法進行實驗的遺憾,進而對綠色化學樹立起一個全新的認知和理解.

      二、加強綠色化學理念在初中化學實驗中的實踐

      1.嚴格規范初中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

      初中化學是一門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學科,所以做好實驗教學是豐富初中生綠色化學理念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初中化學實驗中,也可以將資源節約、無污染無廢料、循環利用等綠色化學實驗新要求充分的體現出來.在初中生的心中牢固樹立起“關愛環境、保護環境”的意識.因此,在初中化學實驗的實際進行過程中,必須要對實驗的基本操作進行嚴格的規范.如何正確的聞氣體、放置藥品?取藥品時操作工具的選用、具體的操作手法以及取藥品的量等,化學教師都必須要對初中生交代清楚.化學實驗結束以后,教師還必須正確、細致地指導初中生做好化學廢棄物的處理、儀器的清洗歸位以及實驗桌面的清理等工作.

      例如,化學教師在指導初中生進行酸堿鹽性質的實驗時,就可以引導他們將試管改為點滴板來進行實驗操作.這樣一來不僅可以使實驗現象更明顯,實驗結果對比起來更容易;而且還可以達到節約實驗藥品的目的,避免藥品的浪費,減少對環境的污染,進而在潛移默化之中讓初中生形成綠色化學的意識.

      2.及時優化初中化學實驗的裝置

      進行初中化學實驗時,固體、液體和氣體的產生不可避免.但是在這些產物之中有很多都是有毒或者有害的,她們不僅會污染環境還會威脅人類身體的健康.因此,教師在引導初中生進行化學實驗時,可以在不讓實驗的結果和現象受到影響的前提下,鼓勵初中生主動去改進和優化化學實驗的方法、步驟以及儀器裝置.以此來降低化學試劑和實驗產物對環境的污染,實現綠色化學實驗的目的.

      例如,化學教師帶演示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實驗時,應該對初中生強調尾氣(即一氧化碳)處理的重要意義,并讓學生嘗試思考更多更好的尾氣處理辦法.除了將一氧化碳燃燒后以二氧化碳形式排放到空氣中之外,還可以采用氣球法或排水法將一氧化碳收集起來然后加以再利用;或者將后面一盞酒精燈撤掉,并將用于導出尾氣的玻璃導管設計成彎管,使尾氣在放有氧化鐵粉末的試管下再次燃燒反應,實現尾氣循環再利用,提升實驗物資利用率及實驗產物的利用率.

      三、重視在初中化學課后習題中對綠色化學的滲透

      課后習題訓練是幫助初中生鞏固課堂所學化學知識,提高他們的化學能力的必要方法.所以化學教師應該要將綠色化學的理念融入到課后習題的訓練中去,讓初中生學會運用綠色化學思想去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 亚洲AV无码资源在线观看| 亚洲婷婷国产精品电影人久久| AV激情亚洲男人的天堂国语| 亚洲乱妇熟女爽到高潮的片 | 亚洲第一男人天堂|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亚洲日本香蕉视频| 亚洲第一成年网站大全亚洲| 亚洲的天堂av无码|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本乱码一区二区在线二产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2020|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综合网|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是AV| 91精品国产亚洲爽啪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一区在线| 亚洲一区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久久亚洲欧美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毛片av不卡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 v小说| 亚洲乳大丰满中文字幕|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久久| 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一级片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aⅴ在线资源| 欧洲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久久精品大|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爱AV| 4444亚洲国产成人精品| 色老板亚洲视频免在线观| 亚洲av无码专区青青草原| 亚洲国产成人五月综合网|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