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制造業發展趨勢

      制造業發展趨勢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制造業發展趨勢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制造業發展趨勢范文第1篇

      一、制造業

      定義: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02),經過物理變化或者化學變化后成為新的產品,不論是動力機械制造、還是手工制作,也不論產品是批發、零售,均視為制造。制造業包含30個產業大類。

      二、制造業的重要性

      制造業在一國的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作用,其重要性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制造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對國民經濟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其每年增加值占據國內生產總值較大,從2003年的25.1%到2009年上升到34.7%。

      2、制造業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依托,是城鎮就業的主要渠道,它能夠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提高就業率,進而增加國民收入。2009年制造業提供了大約7719.53萬個工作崗位。

      3、制造業的不斷發展可以促進相關科學技術的發展。

      4、可以吸引外商的不斷投資,增加我國的外匯儲備。

      5、制造業的發展壯大能夠增強我國的經濟實力,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

      三、制造業的發展現狀

      從總體上講,制造業規模總量快速增長。2010年,我國制造業總產值高達1.9550萬億美元,在全球制造業總產值中所占比例首超美國,在世界制造業中的地位不斷增強,迎來了我國制造業的轉折點,但是處在全球產業價值鏈的較低端。

      經過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制造業內部結構——輕重工業得到了優化,重工業比重大于輕工業,但是仍然存在著不合理成分。東西部地區發展不平衡,產業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東部、中部、西部地區2008年制造業增加值占地方GDP的比重分別為35.91%、27.8%和23.47%。

      雖然自2004年以來,我國制造業的能耗強度呈現降低狀態,但是與西方工業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較大差距,且生產效率低。仍然具備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特征。技術創新能力仍然比較薄弱,關鍵技術依賴引進。

      制造業領域利用外商直接投資以及對外直接投資總量不斷增長。從2003年我國制造業領域外商直接投資量為3693570萬美元到2008年增長到4989483萬美元;對外直接投資方面,2003年為62404萬美元,2008年增長到176603萬美元。

      四、未來發展趨勢

      產業結構更加合理化。近兩年來受外需萎縮、內需不足的影響,制造業PMI指數一直徘徊在50%左右,這是PM指數的一個分界點,低于50%意味著制造業處于收縮的狀態,增速適度回調,有利于釋放和緩解偏快的增速對經濟運行形成的壓力,有利于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的轉變,響應國家“十二五規劃”號召,從低端制造業向高端制造業邁進,而不再是占據全球產業價值鏈的低端。

      外商對制造業的投資將會主要集中在高端制造業和服務業,但占總投資的比重將會減少,制造業對外商的依賴程度具有相對降低的趨勢。外商直接投資時拉動制造業投資增長的主要因素之一。2008年新的《企業所得稅法》出臺后,外企在稅收方面的優惠政策面臨取消,同時生產成本上升,企業運營環境不佳。據統計2012年FDI數據呈現逐月走低的趨勢,并一度出現負增長,在5月份由負轉正后,在6月和7月份再現連續負增長,這意味著部分外資在退出中國市場。但是中國是全球最大也是最重要的消費市場之一,并且制造業經過30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配套產業鏈以及工業體系,特別是沿海地區,產業之間的協作和產業內部的配套都比較完善。這些是其他發展中國家無法相比的。因此根據市場優勝劣汰法則,低端制造業如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比重將會減少,而高端制造業、服務業方面的投資將會增加,中國制造業將會發生升級轉型的變化。

      主導產業的帶動作用將會更加明顯。2012年1-2月份,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以及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總和超過行業增加值50%。未來這些行業對工業的拉動作用將會越來越明顯,而鋼鐵、有色金屬冶煉等資源密集型行業的增長將會變弱。制造業信息化程度以及產品高科技化的程度將會得到進一步的提高,逐步實現資源集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發展目標。

      制造業在產業結構中的比重將會降低,但是其地位保持不變。根據歐美國家制造業發展歷史看,中國制造業目前的狀況正是向工業強國、后工業時代邁進的關鍵時期。其工業在國家產業結構中的比重將會降低,服務業對國民經濟的推動作用將會上升,但是仍然改變不了制造業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事實。

      五、結論

      雖然當前制造業的發展趨勢不容樂觀,從長期分析制造業的比重會不斷下降,但是其地位和主導作用仍然不會發生改變,制造業總量以及增量在今后的時間里仍然呈現上升的趨勢,吸納的就業人數仍然呈增長趨勢。其內部結構不斷的優化升級,從粗放型經濟、低端制造業向集約型、高端制造業邁進。區域間,中西部地區利用廉價的勞動力、豐富的資源和土地價格便宜的優勢承接東部地區的勞動密集型和資源集約型制造業,而東部地區利用其完整的工業配套設施以及高新技術大力發展科技含量高的制造業。中國必將從制造業大國、“世界工廠”轉為制造業強國。

      參考文獻:

      [1]丁永健.面向全球產業價值鏈的中國制造業升級[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制造業發展趨勢范文第2篇

      摘要制造業是我國向創新型國家轉型的基礎,在我國產業中占據很大的比例。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對我國的裝備制造業也帶來了很大的影響。隨后進入后危機時代,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裝備制造業獲得了飛速發展,尤其是機械制造業。在對金融危機給我國的裝備制造業所帶來的影響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本文對我國的裝備制造業在后危機時代的發展特征做出了簡單介紹,并提出了相關發展建議。

      關鍵詞后危機時代裝備制造業發展趨勢

      隨著金融危機逐漸減退,世界各國的經濟開始穩定下來,出現回暖現象,這段時期被經濟學家稱之為“后危機時代”。在后危機時代,雖然經濟發展趨于穩定,但社會環境仍然比較動蕩,充滿不確定性,對國家的發展仍會造成一定的影響。裝備制造業在我國是比較重要的行業,在金融危機時期,該行業受到了怎樣的影響?后危機時代是國家發展的重要時期,對基礎設施加大了建設力度,產業也面臨著轉型和升級的問題,在這個時期,我國的裝備制造業需要面臨怎樣的發展趨勢?這些都是值得探究的問題。

      一、金融危機對各國裝備制造業的影響

      在金融危機時期,我國的機械制造業獲得了飛速發展。在2008年,中國的機械制造業已經趕超了德國,成為第一大國。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08年,全世界的機械制造業總銷售額達到了1158萬億歐元,總體上比往年提高了3%,尤其是我國的機械制造業,總銷售額比往年提高了30%,在全球市場中所占比例達到了17.2%。而在德國,雖然機械制造業總體上銷售額提高了8%,在其在全球市場中所占比例卻有所下降,只占14.2%。在美國,機械制造業的銷售額總體上有所下降,在全球市場中僅占14.2%。在全球市場所占比例中,排在美國后兩位的分別是占11.18%的日本、占6.18% 的意大利。

      二、后危機時代中國裝備制造業發展特征

      進入后危機時代,結合裝備制造業本身的特征可以看出,我國的裝備制造業在發展過程中會出現以下幾種特征:1.向服務化方向發展。結合發展的一般規律來看,制造業向服務化方向發展需要經過四個階段,指的是只提品、既提品也提供服務、提供服務包以及在基本服務的基礎上加上相關服務。2.向信息化方向發展。一是信息化逐漸融入到管理工作與生產技術當中。在國內,提高研發能力是制造業的主要任務,裝備制造業將信息、制造以及自動化等三方面的技術相結合,并融入了信息化特征,從而對產品的生產各方面進行創新,提高該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二是國家政府的積極支持,推動了裝備制造業的信息化進程。3.向低碳化方向發展。為了減少環境污染,降低碳的排放,低碳技術成為各國的首選。在該形勢下,裝備制造業必須要提高創新能力,對生產技術進行改進,使其更加符合國家的排碳標準。

      三、后危機時代促進中國裝備制造業發展的路徑

      (一)充分利用新技術來對傳統的制造業進行創新

      在我國的裝備制造業中,總體來說,還缺乏一定的創新意識,生產技術比較落后。煤礦行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行業,煤礦機械企業則是推動煤礦行業發展的前提,國家應積極將新技術運用到煤礦機械企業中,例如,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以及環保技術。在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對產品進行升級的同時,確保生產過程中污染最小化。新技術的運用,是實現自動化生產的重要前提,不僅可以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利益,還可以確保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推動產業轉型,提供高質量服務

      在后危機時代,裝備制造業應積極尋求轉型和升級,不再將生產產品作為主要的發展目標,而是要在提品的同時加上服務。裝備制造業可以從承包工程、租借設施、提供問題的解決措施以及再制造等幾個方面入手來開設專門的服務項目。例如煤礦機械制造業可以積極吸收外資,使其成為集制造與服務于一體的新型行業。對服務體系加強建設與完善,并與其他企業加大合作力度,依據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制造。政府應為制造業的發展提供支持,通過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如加大投資力度、減少稅收等,來推動煤礦機械制造業的進一步發展。在原有的制造業基礎上對其進行改革,增加服務功能,該方法有助于裝備制造業長遠發展。

      (三)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煤礦機械制造業在發展過程中,應將綠色生產作為主要任務,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以往的生產方式不僅會消耗大量能源,還會產生很多污染,這種方式已經不適用于如今社會,需要及時進行改進,選擇有效的生產機械和生產工藝,做到資源合理利用,將污染降到最低。另外,還應該對資源進行循環使用,避免造成浪費,并實施綠色生產,使我國的煤礦機械制造業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四、結語

      總而言之,進入后危機時代,我國的裝備制造業獲得了很大的進步,也更明確了發展的方向。我國應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對裝備制造業進行創新,提高該行業的生產效率,促進其實現合理的轉型。裝備制造業本身也應該積極提高創新意識,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實現合理化發展。

      制造業發展趨勢范文第3篇

      制造業特別是機械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現代制造業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經營管理模式乃至社會的組織結構和文化。由于中國潛在的巨大市場和豐富的勞動力資源,世界的制造業正在向中國轉移,中國正在成為世界的制造大國。我國在家電等若干產品的產量已居世界第一位。但是在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設計、先進制造工藝和裝備及現代化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我們還不是制造強國。本文僅就機械制造企業目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提高管理水平、管理信息化的特點和技術發展趨勢作一些研究,供機械制造企業制定信息化方案時參考。

      2.機械制造企業目前管理中存在問題

      中國機械制造業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已經具有相當的規模,積累了大量的技術和經驗。但是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形成,由于中國潛在的巨大市場和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國外的技術、資金、產品大量涌入中國,中國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國內外激烈的競爭局面。競爭要求企業產品更新換代快、產品質量高、價格低、交貨及時、服務好。這些市場競爭的武器與企業管理的模式、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組織結構、業務流程密切相關。然而中國企業及人們的思想意識由于受到30-40年計劃經濟的影響,上述競爭武器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1)生產計劃控制的模式落后

      尚未實施ERP的機械制造企業幾乎100%采用臺套計劃的方式。即以產品最長生產周期作為構成產品各種物料的采購提前期和生產提前期。過分夸大的提前期是造成庫存和在制品儲備高,流動資金占用大的根本原因。生產計劃與采購計劃脫節,零件成套水平差,不能準時交貨。或者用高儲備來保交貨期。距離現代管理方法物料需求計劃MRP、準時生產JIT、供應商管庫房VMI、同步生產相差甚遠。

      (2)企業應變能力差

      今天的市場瞬息萬變,需求多樣化。按訂單裝配MTO,按訂單制造MTO,按訂單設計MTD,大規模定制MC。品種規格繁多,生產、采購異常復雜。從客戶—銷售—設計—生產—采購—財務—成本,需要一個完整的供應鏈管理,才能動態快速地響應客戶需求,適應千變萬化市場和客戶定制化的要求。

      (3)成本計算不準確,成本控制差

      人工成本核算一般只能計算產品成本,無法計算零部件成本。成本費用分攤很粗,大量成本數據采集是人工歸集的,數據準確性很差,使得成本計算不準確。一般不進行標準成本的計算,也很少進行成本分析,因此成本控制差。

      (4)信息分散、不及時、不準確、不共享

      制造業產、供、銷、人、財、物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他們之間存在大量信息交換。然而人工管理信息分散、缺乏完善的基礎數據,信息分散、不及時、不準確、不共享、大大影響管理決策的科學性。

      (5)科層式的組織機構而不是面向業務流程的扁平化的組織,一般業務流程不合理,業務流程的管理和控制不規范,隨意性大。

      (6)缺乏標準化、規范化、制度化、程式化的管理,管理的優劣因人而異。盡管通過ISO9000制定了一系列的程序文件,執行的效果可因企業和管理者而異。

      (7)管理工具落后,大部分企業仍處于手工分散管理或微機單項管理的階段。有的企業也建立了全廠的計算機網絡,但應用仍是分散的,沒有實現信息的共享和資源的優化配置。

      (8)現代化管理的新思想、新方法、新技術的應用差。例如:敏捷制造AM、虛擬制造VM、準時生產JIT、客戶關系管理CRM、供應鏈管理SCM、商業智能BI、電子商務EC、企業資源計劃ERP等。

      3.用信息技術提高機械制業管理水平

      上述目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嚴重地影響著企業管理水平、管理效率和企業的競爭能力。采用現代化的管理思想、方法和計算機網絡通信技術,實現機械制造企業的管理創新、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是擺在每個企業面前刻不容緩任務。所以建立聯接廠內外的計算機網絡通信系統,選擇先進、成熟、適合企業管理需求的企業資源計劃ERP、客戶關系管理CRM、供應鏈管理SCM、商業智能BI、電子商務EC等軟件系統,通過管理咨詢和業務流程重組,優化設計企業的組織機構、管理模式、業務流程,應用上述軟件系統,實現企業管理的信息化。以克服目前企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管理效率和企業的競爭能力,是企業面對知識經濟和全球經濟一體化做出的必然選擇。系統建設的目標是:

      (1)建成一個覆蓋全公司的計算機網絡化的管理信息系統。該系統使企業的生產經營實現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和工作流的高度統一與并行運作,并通過Intranet、Internet 實現企業內、外部充分的信息交流及企業與外界的聯系,形成有效的敏捷供需鏈系統。

      (2) 采用先進的生產計劃控制方法。打破臺套計劃的方式,按各種物料的采購提前期和生產提前期編制物料需求計劃。建立一個有效、靈活的由主生產計劃、物料需求計劃和車間作業計劃的三級計劃所組成的生產計劃管理體系,最大限度的縮短產品生產周期、采購周期、準時交貨,快速響應客戶需求,最大限度的降低庫存和成本,提高售后服務水平。有條件的企業推行準時生產JIT、供應商管庫房VMI、同步生產等先進管理方法。

      (3)實現全公司基礎數據(如物料數據、產品結構數據、產品設計工藝數據、生產能力數據等)統一生成、統一維護和統一管理,供經授權的各相關部門使用,真正做到數出一家、數據共享,避免冗余。通過ERP系統的建立和實施進一步理順企業的管理程序,做到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

      (4)針對目前各管理部門中信息分割的情況,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動態信息反饋和監控體系,實現對每項任務從合同簽訂、設計、生產、采購、成本核算到成品發貨全過程的動態跟蹤,使每項任務處于有效的監控之下。

      (5)加強財務管理和健全成本核算功能。真正建立起二級成本核算體系,采用先進的成本核算方法,較為準確地核算出零部件成本和產品成本,為銷售報價和財務核算提供可靠依據。進行成本分析,找出降低成本的因素,有效降低成本。

      (6)使用計算機加強質量數據的統計分析。充分利用質量檢測數據,利用多種分析方法,進行深入的統計和分析。有力地監督和提高質量水平。

      (7)通過計算機實現企業的信息化管理,將廣大管理人員從繁瑣的手工勞動中解放出來,使他們有機會學習管理理論和提高管理技能,從本質上提高企業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

      4.中國機械制造業管理的特點

      機械制造業與其它制造業的管理具有共性也有個性;機械制造業本身隨著生產類型,生產批量,生產組織方式不同其管理方法存在差異;中國的制造業與發達國家相比,由于企業文化、法律、制度的不同也有其特殊性。下面就這些特點加以論述:

      (1)機械制造業是典型的離散制造業,其管理軟件根據企業的生產類型,生產批量,生產組織方式不同,需要不同的解決方案。下圖列出生產類型的劃分:

      這些制造類型的特征:

      離散制造——不同的物料經過非連續的移動,通過不同路徑,生產出不同的物料和產品。如汽車、機床、飛機、計算機、家電等。

      流程工業——物料經過混合、分離、成型或者化學反應,物料大多連續地通過相同路徑,生產出有價值的產品。它又分為連續生產、批量生產和混合制造幾種類型。在管理上要求配方管理、副產品、聯產品、多種計量單位,同一物品多個質量等級、批號跟蹤、保質期等特點,一般用專業流程工業軟件。

      單件生產——產品按訂單設計、按客戶需求生產,產品很復雜。產品生產周期一般都很長。有時一個合同按部件多次交貨。如三大動力廠(大電機、汽輪機、鍋爐)重型機械、造船等。生產組織按工藝劃分,設備是通用的。生產管理中除應用多品種小批量生產的整套方法外,需增加網絡計劃(項目管理),關鍵資源排序。這里CRM就并不重要。

      多品種小批量生產——產品是標準的或選配的。需求可以是預測,或按訂單生產,按訂單裝配。生產組織按工藝特征分車間、工段、班組,如鑄、鍛、鉚、焊、車、銑、刨、磨、裝配等。生產計劃的特征是典型的MRPII加配置控制。他們也需要CRM,SCM等。

      大批量生產——產品是標準或少數選配。需求主要靠預測,也考慮訂單。生產設備是以物料(零件、部件)為對象組成一條條流水生產線。生產計劃的特征是將傳統MRPII與JIT混合制造,中長期計劃和批量生產的零件采用物料需求計劃MRP,執行計劃采用JIT、看板(電子看板)、反沖庫存、條碼物料跟蹤等計劃。CRM,電子商務就很重要。

      大規模定制——將多品種小批量生產以滿足不同客戶個性需求和大批量生產提高生產率,降低成本的優勢相結合。生產組織仍是流水線,但產品配置是多種多樣。在生產計劃控制方面它需要結合MRP、JIT、配置控制等綜合應用。是前兩種的混合制造模式。

      所以,企業生產類型不同,在選擇ERP軟件時要按這些不同的管理特征去尋找滿足企業需求的軟件。你是個年產10萬輛汽車的生產廠,軟件中沒有JIT我看就不合適。你是個重型機械廠,他產品中沒有項目管理,關主件質量跟蹤,我看也不行。另外,不同的企業管理的重點也不盡相同,有的企業銷售非常復雜,但生產簡單。有的采購和生產制造非常復雜,但一年只有幾個合同,銷售管理并不重要。所以,一定要辯證施治、對癥下藥。

      (2)由于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使得我們必須重新審視西方ERP系統在中國的應用問題。

      西方以“法”為重心的管理模式,所以西方ERP系統是根據以法為重的企業文化、政府的政策法令、規章制度、稅收政策、設計開發的;比較重時間進度,重計劃,以保證交貨期為目標,以時間計劃為主線,以標準化為基礎,強調在正確的時間將正確的物料按正確的量送到正確的地方。軟件功能和邏輯符合所在國政府的政策法令、規章制度、稅收政策。人們嚴格遵守合約,重計劃、守紀律。 應當說,ERP較好地解決了發達國家的制造企業的集成化管理問題。

      東方以“情”為特質的管理哲理,這種管理由于偏重于人的作用和價值實現,卻忽略制度效應和條例管理,從而表現出在強調人事關系方面理性精神表現得充分,而在強調任務和規則方面,理性精神表現得不充分。因此,法規制度的不嚴,人事關系過多,理性精神不足,正是中國式管理的缺陷和不足之處。其在管理上的表現,就是較多考慮“后果”。所謂的“主人翁”精神,否認是管理者還是被管理者,都注重自己行為的價值標準,他們重承諾,輕合約;重調度,輕計劃;重情感,輕制度;隨意性強,守時性差。所以西方ERP在中國的應用必須注重對人的價值觀的管理。所以建立責權利相結合的,全面進行企業績效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3)ERP這個現代制造業的管理工具,它有其社會屬性和自然屬性兩個方面。就其自然屬性而言,中外企業沒有多大差別。它們都追求最大限度的縮短生產制造周期,降低成本,降低庫存,準時交貨,快速響應客戶需求。因此ERP的普遍原理是中外適用的。但就其社會屬性而言,企業管理受國家政策法令、規章制度、稅收政策、市場環境的影響。因此ERP一定要考慮國情化。例如,ERP中的財務軟件,它必須符合中國財政部頒布的會計準則和會計電算化的要求。在現階段還要處理“三角債”;以物易物的“磨帳”處理;在成本核算中保留計劃價逐步接轉,差異分攤的方法;既有財務應收帳,還要記錄銷售應收帳;雙重工時定額等。

      (4)中國機械制造業的管理是最復雜的。機械制造業由于物料品種規格多,生產不連續,生產制造過程復雜,所以機械制造業的管理比其他制造業復雜。另外,中國機械制造業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仍然是大而全,小而全的生產組織模式,專業化分工沒有像國外那樣細,中國企業內部的管理相對國外要復雜,所以中國機械制造業的管理是最復雜的。

      5.械械制造業管理信息化的發展趨勢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不斷涌現,計算機和網絡通信技術高速發展,特別是國際互聯網絡滲透到世界的每個角落。作為機械制造企業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工具---企業資源計劃ERP系統,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和發展。下面我們從管理思想、系統性能和軟件開發平臺三個方面講述其發展趨勢。

      (1)管理思想的發展

      1.在網絡系統支持下,新的ERP系統將給世界帶入這樣一種境界:消費者或客戶通過互聯網絡在電子商場了解產品性能、價格,通過電子商務給生產廠商下達訂單;生產者通過ERP系統下達物料采購和生產制造指令,通過電子商務完成物料采購、支付活動;經過生產制造,最后將商品按時送交用戶,在網上完成交易和結算。它使供應商、生產者、分銷商、客戶,通過供應鏈緊密集成,物料不間斷的流動,達到減少庫存,最大限度減少經營成本,快速響應客戶需求,提高企業市場競爭能力和經濟效益。所以供應鏈管理SCM,電子商務EC將必不可少。

      2.由于市場競爭加劇,制造商要從過去的“以產品為中心”轉向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策略。客戶關系管理CRM它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客戶視角,賦予企業更完善的與客戶交流的能力,是一種最大化客戶收益率的方法。它在充分了解客戶的特殊需求基礎上,進行“一對一”的個性化服務,提高客戶對企業的滿意度和忠誠度,使企業取得競爭優勢。其目的在于建立一個系統,使企業在客戶服務、市場競爭、銷售及支持方面形成彼此協調的全新的關系。CRM既是技術,又是一種新型的管理哲理和機制。

      3.支持敏捷制造和虛擬制造。敏捷制造是使企業具有卓越的自適應能力,在多變的環境中占據競爭主導地位的總體戰略。在經營管理范疇中其實現的技術手段包括:準時生產JIT,精良生產LP,并行工程CE,業務流程再造BPR,虛擬制造VM等。通過快速建模工具和參考模型庫,加快業務流程再造的過程。采用基于瀏覽器/服務的體系結構和軟構件技術,通過標準虛擬專用網VPN技術,完全可以構建虛擬制造的環境,支持虛擬企業和虛擬制造的管理需求。

      4.企業績效管理EPM(Enterprise Performance Management)。EPM根據企業的戰略目標和經營目標,設置各個部門的目標,并將這些目標層層分解為每個員工的目標,通過ERP系統采集其執行情況,并與分配的目標進行比較,以確定員工的報酬和獎勵。并對整個公司、部門和員工的績效進行分析。EPM包括計劃、管理和分析的全過程。以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促成公司目標的實現,提高企業的績效。

      5.ERP要走專業化的道路。鑒于不同行業在管理細節上存在較大差異,需要針對不同的行業特點、運作機理,設置相應的業務流程、搭建相應的組織結構并設計相應的軟件架構去實現。不能指望用一個通用解決方案去適用所有行業,特別是在涉及到生產、銷售、采購和成本這樣的企業業務細節時,必須擁有專注于某一行業的方案才能有效解決不同應用環境的信息化問題。另外專業化的ERP軟件產品其開發周期短、升級換代快、實施容易、成本低等特點。

      (2)系統性能的要求

      1.為了適應不斷變化的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ERP系統需要發展商務過程管理(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和工作流管理,支持業務流程重組和企業動態建模。針對企業的不同需求,實現功能可裁剪、系統可配置、流程可重構、過程可管理。

      2.為了使廣大供應商、客戶、合作伙伴、廣大員工進入應用系統,ERP系統必須提供對內對外的可集成性和靈活性。對內ERP系統要與CIMS、OA、立體倉庫、條形碼,數據挖掘等系統緊密集成。對外與供應商、客戶、合作伙伴的異構系統集成,充分實現信息共享;支持移動辦公和無線接入。

      3.支持集團公司業務。支持多公司、多組織,跨地域的商業運作模式。

      (3)軟件開發平臺的要求

      為了實現上述管理功能和系統性能的要求,ERP軟件開發平臺必須采用以下技術:1. 基于瀏覽器/服務器的多層體系結構。為了使用戶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操作數據成為可能,大大拓展客戶范圍,將客戶擴展到整個Internet網絡上,采用J2EE或.NET開發平臺,實現客戶端的瀏覽器層、Web層、業務邏輯層和數據庫層的多層體系結構是非常必要的。為了實現模塊之間的互通、互操作,管理構件的搭建與跨環境的部署和管理,都需要中間件的支撐。

      2.了使ERP系統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可集成性、互操作性,必須采用符合工業標準的開發語言、開發工具、通信協議和數據庫系統。使應用軟件真正做到獨立于操作系統(NT,UNIX,Linux),獨立于數據庫(ORACLE,SQL SERVER,Sybase,DB2)自然也獨立于硬件平臺。

      3.了實現系統可配置、流程可重構,軟件開發要采用軟構件技術。

      制造業發展趨勢范文第4篇

      關鍵詞:智能制造;物流;商業模式;互聯網;社群

      中圖分類號:F49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03-0-03

      Abstract: With the proposal of “Made in China 2015”, China began the transition from “made in China” to “made intelligently in China”. The chain of manufacturing began to reconstruct. Meanwhile, new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philosophy contributed to the change of the business model of the traditional logistics industr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nfluence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o manufacturing logistics. As manufacturing logistics accounts for the majority of the overall logistics on society,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 China has been introduced combined with Internet and community in the background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nd some suggestions have been proposed about how to innovate the business model of logistics industry in China in the end of the paper.

      Keywords: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logistics, business model, Internet, community

      一、前言

      中國制造2025,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的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就是使“中國制造”加速向“中國智造”轉型,實現中國的第四次工業革命。過去的中國具有低成本競爭優勢,而隨著企業用工成本不斷攀升,經濟發展放緩,中國經濟“高成本時代”逐漸來臨,這些都給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這種背景正是傳統物流開始改變的動力[1]。

      近年來,在智能化的壓力下,國內物流裝備技術行業已有企業在物流智能化領域進行了探索,或其智能化戰略,或實施了智能物流項目。不久前,圓通速遞獲得阿里巴巴聯手云峰基金的戰略投資,此次戰略投資完成后,菜鳥網絡將與圓通開展更深層面合作,依托雙方的地位和品牌,打造整個互聯網和快遞行業的升級版,以滿足越來越大的市場需求。因此,中國物流企業必須探索出新的商業模式來應對制造產業智能化的發展趨勢。

      二、智能制造的背景

      智能制造是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集成了技術創新、模式創新和組織方式創新的先進制造系統,是集成制造、精益生產、敏捷制造、虛擬制造、網絡化制造等多種先進制造系統和模式的綜合[2]。基于信息物理系統的智能制造正在引領制造方式變革;網絡眾包、協同設計、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精準供應鏈管理等正在重塑產業價值鏈體系;可穿戴智能產品、智能家電、智能汽車等智能終端產品不斷拓展制造業新領域[3]。

      物流是制造業的重要一環,因此制造業的變化也深深影響著物流領域。企業開始將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科學技術應用于物流領域,以及網絡眾包、協同設計、精準供應鏈管理等商業理念也啟發著管理者對物流產業商業模式的思考。新的技術與商業理念的結合使得物流產業商業模式有了多種的發展趨勢。

      三、商業模式的概念

      20世紀70年代中期Konczal和Dottore[4]在討論數據和流程的建模時,首先使用了商業模式這個術語。C.Zott,R.Amit(2007)[5]提出商業模式是超越單獨企業和其參與要素的一個活動系統,商業模式使得企業專注于自己的伙伴,價值創造和價值分配。Stewart&David&Zhao(2000)[6]認為,商業模式是企業能夠獲得并且保持其收益流的邏輯陳述。我國學者李光斗[7]認為商業模式視為實現顧客的價值最大化,能使企業的內外資源整合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高效的具有獨特核心競爭力的運行系統,并通過提品和服務使系統持續達成盈利目標的整體解決方案。在互聯網時代,羅珉和李亮宇[8]學者認為商業模式是在充滿不確定性且邊界模糊的互聯網下,通過供需雙方形成社群平臺,以實現其隔離機制來維護組織穩定和實現連接紅利的模式群。

      從國內外學者對商業模式的研究來看,商業模式是在價值網絡之后一個企業創造以及獲得價值的核心邏輯。在互聯網時代,企業的商業模式不僅要將企業的內外部資源進行整合,而且需要企業與消費者連接,企業與消費者共創價值、分享價值,以實現企業與消費者的共贏。

      四、智能制造如何對物流行業的商I模式產生影響

      根據世界銀行的估計,目前我國社會物流成本占GDP比重的18%,該比例每降低1個百分點,我國每年就可降低物流成本1000億元以上[9]。目前我國制造業物流總額在社會總物流總額中占到74.7%,可見,制造業在物流領域可以挖掘最大的潛力。

      (2)大眾物流

      互聯網時代下的社群不再受制于地理位置的限制,依靠網絡平臺,企業與外部人群能方便地進行交流溝通。比如,DHL將大眾商業模式運用于物流,在瑞典推出了眾包模式送貨的移動應用MyWays,人們可以通過移動應用報名投遞自己行動路線附近的包裹,并獲取報酬。大眾商業模式是大眾物流和分享經濟物流的概括。大眾物流基于社交網絡和人群,通過強調眾包和眾籌,物流供應商能夠加快市場創新周期,提升物流服務。眾包物流是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所謂眾包物流,是指把原由企業員工承擔的配送工作轉交給企業外的大眾群體來完成。分享經濟物流基于全球化帶來的“分享文化”,即共贏,物流公司與其競爭對手共享物流的基礎設施與服務。

      四川創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人人快遞”業務模式可以概括為此商業模式,其業務場景是,發件人通過APP寄件單,訂單除了包括預約取件時間、貨物名稱、聲明價值外,還包括寄件人和收件人的地址和聯系方式,軟件會根據上述信息自動核算出快遞費用。在平臺注冊的自由快遞人可以根據自己的路線進行“搶單”并從中獲得報酬。

      (3)全渠道物流

      隨著互聯網以及電子商務的發展,電商和傳統的實體店已不再是互不相交的兩條平行線,電商開始籌劃實體店,而實體企業開始籌劃利用互聯網平臺,比如蘇寧易購,小米開設實體店,各大品牌在天貓開設旗艦店等,這些企業的商業行為都意味著全渠道商業模式的興起。

      全渠道商業模式有兩個核心[14],一是全渠道。消費者在其購買的整個過程中,與商家的“接觸點”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受時空約束的媒介,而是在各種“接觸點”大量使用計算機、智能手機等互聯網工具,從而可以利用全渠道獲得交易信息,最終完成購物。二是O2O。這個概念的起源于團購,online(線上)交易、offline(線下)完成,形成一個完整的交易閉環。

      由于全渠道商業模式的特性,若顧客要獲得良好的購物體驗,不管是孤立的線上和線下銷售,還是融合打通的線上、線下銷售,物流都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將來,通過利用信息技術和現代物流技術,實現全渠道物流,在倉儲、配送各環節不同程度的融合打通,提高企業的全渠道服務能力,給顧客提供隨時、隨地、方便又快捷的購物體驗。目前,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互聯網企業主要是與線下商店合作,比如京東為了實現“最后一公里”跟達達物流、唐久便利店等合作,擴充京東的O2O生態圈,為京東建設全渠道商業模式的發展服務[15]。

      4.對比分析六種商業模式優缺點

      5.建議

      物流行業的競爭日趨激烈,物流企業要在其中保證自身的存活于發展,創新商業模式勢在必行,中國的物流行業可以從以上的6種商業模式介紹中獲得啟發。

      (1)現有的物流企業應該選取符合自身條件與本身的商業定位的模式來設計創新商業模式。物流企業可以不局限于其中一個商業模式,在現實的商業運營中,針對自身的優勢和弱勢,物流企業可以將多種商業模式融合運用,創新設計最切合自身發展的商業模式。比如制造業的供應鏈環節可以應用實時物流與預測物流相結合的模式;大型的互聯網企業,例如京東在構造自身的全渠道物流外,可以考慮構建自身的超級網絡物流,同時利用本身的網絡平臺優勢,也可采取一些大眾物流的模式,從而構建符合京東自身的獨特的物流商業模式。

      (2)對于新進入物流行業的企業,由于其處于成長的初級階段,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若要迅速的占領物流市場大眾商業模式是很好的選擇。“互聯網+分享經濟2.0”理念的出現,利用(移動)互聯網平臺,互聯網突破了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使得普通大眾能夠參與進物流環節,將閑置資源集中利用,一方面,調整了物流成本結構,有利于行業新進入者早期的市場擴張;另一方面,新進入者可以與電商進行合作,嘗試解決“最后一公里”配送問題。

      六、結語

      智能制造成為全球制造業發展的趨勢,我國順應趨勢提出“中國制造2025戰略”,“中國智造”成為我國未來制造業的發展方向,與此同時物流領域開始成為制造業新的盈利點,在此背景下,物流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至關重要。物流裝備技術行業在智能物流領域進行了一些探索,一些互聯網公司也率先進行了物流產業商業模式的改革創新。本文在結合我國互聯網技術和物流行業商業模式的發展現狀,并聯系我國大眾群體特點,分析了未來中國物流產業商業模式將會向超級網絡物流、實時物流、預測物流、城市物流、大眾物流和全渠道物流6種商業模式。提出我國物流企業可以在結合自身優缺點的情況下,融合運用這6種商業模式,設計出符合自身發展的物流商業模式的建議。

      參考文獻:

      [1]李冰漪.“中國制造2025”與物流智能化[J].中國儲運,2015(7):72.

      [2]王曉明.從三個維度認識“智能制造”[N].經濟日報,2015.

      [3]中國制造2025.

      [4]ST.HLER P. Business Models as an Unit of Analysis for Strategizing D r a f t 1 [E B]. D r a f t 1 e d . , 2 0 0 2 : 2 0 0 9 - 1 1 - 0 3 , h t t p : / / geschaeftsmodellinnovation. de/english/definitions. htm.

      [5]C ZOTT, R AMIT. Business Model Design An Activity System Per- spective [Z]. Long Range Planning DOI: 10. 1016 / j. lrp. 2009 - 07- 04.

      [6]STEWART D W, ZHAO Q. Internet marketing,business models,and public policy [J].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 MARKET-ING. 2000,19 ( 2) : 287 - 296.

      [7]王廉.商業模式是企業第一生產力,商業模式決定企業成敗[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5.

      [8]羅珉,李亮宇.互聯網時代的商業模式創新:價值創造視角[J].中國工業經濟,2015,1(322):95-107.

      [9]中國物流總費用占GDP比重18%[J].中國經營報,2015.

      [10]王惠芬,賴旭輝,等.產業融合機制下商業模式發展的新趨勢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14):137-139.

      [11]Dr. Nedialka Bubner ,Dr. Nikolaus Bubner .Logistics Trend Radar .2014:17.

      [12]王付嬌.阿里巴巴的“超級物流網”計劃.新浪科技,2015.

      [13]胡云超.城市物流可持續發展[D].2013.

      [14]劉向東.移動零售下的全渠道商業模式選擇[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2014(5):13-17.

      [15]陶婭潔.京東合并達達:打響物流O2O之戰[J].中國產經新聞,2016(4).

      作者簡介:張文娟(1970-),女,博士,副教授,主要從事供應鏈管理研究。

      曹 燁(1993-),女,同濟大學中德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商業模式研究。

      制造業發展趨勢范文第5篇

      關鍵詞:數控技術;機械制造;應用現狀;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TD5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599 (2011) 13-0000-01

      CNC Technology Application Status and Trends in China's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e Danhui

      (Jiangxi Blue Sky University,Nanchang330029,China)

      Abstract:CNC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China's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the importance and application status,and describes the use of digital technology's tremendous progress in the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and an outlook on future trends.

      Keywords:CNC technology;Machinery;Application status;Trends

      一、數控技術的發展現狀

      機械制造業是我國就業人口最多的行業,制造業發展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緩解就業壓力,保障社會穩定,也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伴隨經濟全球化,我國正在成為世界機械制造業的中心,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機械制造業不僅制造工藝裝備陳舊、生產自動化技術落后、企業管理粗放、缺乏自主創新產品與先進技術等,而且在快速、高品質、低成本,以及優質服務方面也有較大的差距。而美國、日本和德國等發達國家,用數控技術改造機床和生產線大量投入到機制制造行業,它們的機床改造作為新的經濟增長行業,生機盎然,正處在黃金時代。我國加入WTO后,國際競爭大大加強,對發達國家相比,明顯處于劣勢地位,這就要求數控技術能夠投入制造行業之中。

      我國從1958年起,由一批科研院所,高等學校和少數機床廠起步進行數控系統的研制和開發。在改革開放后,我國數控技術才逐步取得實質性的發展。經過“六五”(1981-1985年)的引進國外技術,“七五”(1986-1990年)的消化吸收和“八五”(1991-1995年)國家組織的科技攻關,才使得我國的數控技術有了質的飛躍,當時通過國家攻關驗收和鑒定的產品包括北京珠峰公司的中華I型,華中數控公司的華中I型和沈陽高檔數控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的藍天I型,以及其他通過“國家機床質量監督測試中心”測試合格的國產數控系統如南京四開公司的產品。我國數控機床制造業在20世紀80年代曾有過高速發展的階段,許多機床廠從傳統產品實現向數控化產品的轉型。從1995年“九五”以后國家從擴大內需啟動機床市場,加強限制進口數控設備的審批,投資重點支持關鍵數控系統、設備、技術攻關,對數控設備生產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尤其是在1999年以后,國家向國防工業及關鍵民用工業部門投入大量技改資金,使數控設備制造市場一派繁榮。

      至目前為止我國機床總量380余萬臺,而其中數控機床總數只有11.34萬臺,近10年來,我國數控機床年產量約為0.6-0.8萬臺,年產值約為18億元。機床的年產量數控化率為6%,且不斷提高。

      二、數控技術的發展趨勢

      世界各國制造業廣泛采用數控技術,以提高制造能力和水平,提高市場的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各工業發達國家采取重大措施來發展自己的數控技術及其產業,大力發展以數控技術為核心的先進制造技術已成為世界各發達國家加速經濟發展、提高綜合國力和國家地位的重要途徑。目前數控技術的發展呈現三大趨勢。

      (一)形成了高速、高精加工技術及裝備的新趨勢。在轎車工業領域,年產30萬輛的生產節拍是40s/輛,而且多品種加工是轎車裝備必須解決的重點問題之一;在航空和宇航工業領域,其加工的零部件多為薄壁和薄筋,剛度很差,材料為鋁或鋁合金,只有在高切削速度和切削力很小的情況下,才能對這些筋、壁進行加工。近來采用大型整體鋁合金坯料“掏空”的方法來制造機翼、機身等大型零件來替代多個零件通過眾多的鉚釘、螺釘和其他聯結方式拼裝,使構件的強度、剛度和可靠性得到提高。這些都對加工裝備提出了高速、高精和高柔性的要求。在加工精度方面,近10年來,普通級數控機床的加工精度已由10μm提高到5μm,精密級加工中心則從3-5μm提高到1-1.5μm,并且超精密加工精度已開始進入納米級(0.01μm)。在可靠性方面,數控裝置的MTBF值已達6000h以上,伺服系統的MTBF值達到30000h以上,表現出非常高的可靠性。為了實現高速、高精加工,與之配套的功能部件如電主軸、直線電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應用領域進一步擴大。

      (二)五軸聯動加工和復合加工機床快速發展。采用五軸聯動對三維曲面零件的加工,可用刀具最佳幾何形狀進行切削,不僅光潔度高,而且效率也大幅度提高。一般認為,1臺五軸聯動機床的效率可以等于2臺三軸聯動機床,特別是使用立方氮化硼等超硬材料銑刀進行高速銑削淬硬鋼零件時,五軸聯動加工可比三軸聯動加工發揮更高的效益。但過去因五軸聯動數控系統、主機結構復雜等原因,其價格要比三軸聯動數控機床高出數倍,加之編程技術難度較大,制約了五軸聯動機床的發展。當前由于電主軸的出現,使得實現五軸聯動加工的復合主軸頭結構大為簡化,其制造難度和成本大幅度降低,數控系統的價格差距縮小。因此促進了復合主軸頭類型五軸聯動機床和復合加工機床的發展。在EMO2001展會上,五面加工機床采用復合主軸頭,可實現4個垂直平面的加工和任意角度的加工,使得五面加工和五軸加工可在同一臺機床上實現,還可實現傾斜面和倒錐孔的加工。

      (三)智能化成為主要趨勢。21世紀的數控裝備將是具有一定智能化的系統,智能化的內容包括在數控系統中的各個方面。為追求加工效率和加工質量方面的智能化,如加工過程的自適應控制,工藝參數自動生成;為提高驅動性能及使用連接方便的智能化,如前饋控制、電機參數的自適應運算、自動識別負載自動選定模型、自整定等;簡化編程、簡化操作方面的智能化,如智能化的

      自動編程、智能化的人機界面等;還有智能診斷、智能監控方面的內容、方便系統的診斷及維修等。

      三、結束語

      總之,數控技術已成為先進制造技術的核心,是制造業實現自動化、網絡化、柔性化、集成化的基礎。實用的高速加工技術跟隨引進的先進數控自動生產線、刀具(工具)、數控機床(設備),在機械制造業得到廣泛應用,數控裝備的整體水平也逐漸成為一個國家工業現代化水平和綜合國力的強弱標志。我國只有采取有效的競爭戰略對策,實施切實可行的競爭方案,通過信息化系統不斷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堅持培育長期的、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能力,才能使我國的機械制造企業在國際化競爭中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許金梅,遲振香.數控技術在我國機械制造行業應用[J].煤炭技術,2010,8:28-29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婷婷久久| 亚洲一区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 亚洲综合色丁香麻豆|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日韩精品亚洲aⅴ在线影院| 亚洲视频在线精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人成精品|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av| jlzzjlzz亚洲乱熟在线播放| 浮力影院亚洲国产第一页|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黑人| 亚洲情综合五月天|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 亚洲国产精品精华液|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a| 亚洲GV天堂无码男同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妖 |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唯爱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未满十八| 亚洲aⅴ天堂av天堂无码麻豆| mm1313亚洲精品无码又大又粗 | 亚洲一级毛片中文字幕|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午夜理论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2021 | 久久精品夜色噜噜亚洲A∨|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4SE|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红樱桃| 亚洲一级大黄大色毛片| 亚洲精品久久无码| 亚洲精品国自产拍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蜜芽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亚洲三级在线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