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呼吸系統疾病防治

      呼吸系統疾病防治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呼吸系統疾病防治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呼吸系統疾病防治范文第1篇

      [關鍵詞]液壓系統 故障 維護

      一、引言

      本文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實踐經驗,簡要分析過程機械的液壓系統中存在的一些常見問題,并提出相應的防治對策。

      二、工程機械液壓系統的質量通病

      1. 液壓系統的常見故障

      液壓系統的故障多種多樣,可能是系統回路中一些元件存在故障,如液壓油泵故障,也可能是工作介質選用不當造成的故障,還有可能是液壓系統安裝和調試過程中操作不當引起的。但在所有這些故障中,最常見的有液壓油污染和漏油兩種,它們造成的危害也是非常大的。

      (1)液壓油污染

      如果在使用時不注意,液壓油很容易受到污染,而一旦被污染了,液壓油的性能很快會變差,造成使液壓系統不能正常工作。據統計,大約70%~85%的液壓系統常見故障是由液壓油的污染物引起的。而液壓油的污染又有多方面的因素:一是由于疏于管理,污物直接混入待用液壓油內造成污染,一旦使用就易造成故障;二是液壓油本身受環境影響而變質造成污染;三是油箱焊渣鐵銹以及閥門等組件殘留的鐵銹等雜物顆粒混入造成污染;四是裝配和維修過程中難免有灰塵和臟物混入。

      (2)液壓系統漏油

      漏油現象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由于元件磨損等原因使得液壓系統內部的液壓油從高壓腔流到低壓腔,即內泄露;另一種是從內部流到外部,即外泄露。液壓系統漏油會直接影響其性能,使壓力不足,降低作用力和速度,并加大油耗量,甚至還有可能損壞整個液壓系統,讓其無法正常工作。液壓系統漏油的原因有:密封件和液壓元件存在間隙造成密封不牢;維修人員裝配不當、緊固力不均造成泄漏;油溫過高造成油液黏度下降使泄露增加;系統壓力調的過高而密封件預壓縮量過小造成泄露增加;系統超負荷運轉造成元件或密封件損壞。

      2. 液壓系統故障的特點

      (1)故障的多樣性。雖然前面只分析了兩種常見的故障,但它們可能進一步引起液壓系統的多種故障。如污染堵塞節流閥或出現漏油造成的壓力不穩定,常會伴有振動、噪聲故障出現,還會引起構件的動作故障等等。

      (2)故障的復雜性。同一故障可能是由不同原因引起,也可能是這些原因互相交織在一起引起的,如壓力低可能由系統本身的部件引起,如泵或閥故障,也可能由油黏度或系統泄漏等原因引起。

      (3)故障的隱蔽性。有的液壓系統故障比較明顯,有的卻不易發覺,需細心觀察和檢測才能發現,如果不及時察覺并修復,任其發展的話,可能會造成更嚴重的損壞或造成事故。所以一旦發現液壓系統有故障,應立即停止工作,認真檢查和排除故障。

      三、工程機械液壓系統故障的防護對策

      1. 正確操作使用液壓系統

      (1)正確選擇液壓油

      有前面分析可知,液壓系統的故障多由液壓油引起的,因此應該正確、合理地選用液壓油,根據不同工程機械的液壓系統的不同性能和使用條件,來選擇具有適當黏度、抗氧化性能力強、抗磨性及性好的液壓油,這對延長液壓系統的使用壽命,提高其運行可靠性及經濟性,保證其安全運行有著重要意義。

      (2)正確使用液壓油

      液壓油的污染分為兩種:一是油液化學成分發生變化,二是顆粒含量超標。所以要防止液壓油的污染就要控制顆粒含量和油液成分。通常油液成分難以控制,現場可采取措施控制好顆粒含量。

      (3)防止水入侵液壓系統

      當水分混入液壓油中時,就會使油液乳化變質,并且使液壓元件銹蝕。除了平時防止水分入侵系統外,還要注意儲油桶的密封,并且最好倒置放置;由于水的密度比油大,可經常從油箱下面的放油塞處將水排除。

      (4)保持適宜的液壓油溫度

      在適當的油溫范圍內,液壓油各種性能良好,液壓系統的工作溫度最好控制在30~80℃之間。油溫過高或過低都會對其粘度、抗氧化性、性等性能有較大影響。應經常清洗冷卻裝置,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狀態,當周圍環境溫度高時應選用高粘度油,溫度低時選用低黏度油。

      2. 采用以下方法對液壓系統進行檢查

      (1)直觀檢查法

      操作人員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通過眼看、手摸和耳聽等手段對零部件進行檢查,可以查出一些較為簡單的故障。

      (2)對換診斷法

      當發生故障的元件比較精密不宜拆開或現場缺乏診斷儀器時,可先將懷疑出現故障的元件拆下,將其他機器上的同型號的并且能正常工作的元件換上進行試驗,根據能否正常運行可判斷該元件是否有問題。

      (3)原理推理法

      工程機械液壓系統出現故障現象時可跟據其工作原理進行分析推理,首先要分析故障過程是突變還是漸變的,若是突變,則由零部件突然損壞所致,如運動件卡死或污物堵塞等。

      3. 加強對液壓系統的主動維護

      對液壓設備的維護修理是其正常工作的前提,應定期對系統進行預防性保養,更換重要密封材料。檢查油箱油面是否,對于大型系統,對油樣進行分析,確認油液是否污染或變質;檢查吸油管路的損壞和彎曲情況,因為它會減少油管的通徑使油量不足;檢查油泵軸的密封和其他漏油情況;檢查各控制部分閥接口處的泄漏情況;檢查回油管路及油濾油器是否存在泄漏,過濾器是否被污染或堵塞,并根據需要進行清洗或更換;檢查各輔件和附件工作情況,并定期檢查電機接線部分的連接。以上部件一旦發現問題可提前進行處理,有效地防止故障的

      四、結語

      總之,我們應學會正確操作使用工程機械的液壓系統,學會一些基礎的檢查和保養維護技術,使液壓設備更好地為工程建設服務,并降低工程成本。

      參考文獻:

      [1]李春暉.淺談機械液壓系統維修與防治.硅谷,2009,(11).

      呼吸系統疾病防治范文第2篇

      [關鍵詞] 呼吸系統疾病;居民;死因;分析

      [中圖分類號] R195.4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2)06(a)-0166-02

      呼吸系統疾病已經成為我國常見的慢性病之一,為了解近年來廣州市區老城區居民呼吸系統疾病死亡狀況及其危害程度、為呼吸系統疾病的防治策略研究提供客觀依據,現對廣州市越秀區2006~2011年呼吸系統疾病死亡資料進行分析,結果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死亡資料來自廣州市越秀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布的生命統計數據庫中所有死于2006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的數據。

      1.2 方法

      分析2006~2011年度根本死因為呼吸系統疾病的越秀區居民的性別、壽命、死亡時間等特點,死因分類按ICD-10的標準進行。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3.0軟件分析,變量分組頻數分析、呼吸系統疾病死亡的性別比較采用χ2檢驗,顯著性檢驗水準為0.05。

      2 結果

      2.1 呼吸系統疾病死亡水平

      死因分析發現,2006~2011年廣州市越秀區居民共死亡44 213人,死亡人數超過10%的死因由高至低為惡性腫瘤、心臟病、呼吸系統疾病和腦血管病。其中,根本死亡原因為呼吸系統疾病者12 177例,占全死因的27.54%;男性7 561例,占62.1%;女性4 616例,占37.9%,男女性別比達1.64∶1,分年度計算性別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均 < 0.001),詳見表1。

      2.2 各種呼吸系統疾病死亡情況

      在各類致死呼吸系統疾病中,男女性別存在明顯的差異:男性前三位死因為惡性腫瘤(35.5%)、肺炎(27.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簡稱為COPD)(18.7%);女性則為肺炎(40.9%)、惡性腫瘤(26.9%)、COPD(13.0%);具體見表2。而且,從2006~2011年的呼吸系統疾病死因構成對比來看,肺炎的死亡所占比例呈明顯的上升趨勢;COPD死亡者比例有一定波動、但總體上變化不太大;而惡性腫瘤、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肺心病等死亡病例則有下降的趨勢,詳見圖1。

      2.3 呼吸系統疾病死亡年齡分布

      經統計,2006~2011年廣州市越秀區死亡居民中根本死亡原因為呼吸系統疾病者平均年齡為(76.9±12.8)歲。從表3可見,呼吸系統疾病死亡以老年人(70歲以上)為主,從60歲開始,呼吸系統病死人數明顯增加,80~89歲年齡段達最高峰(35.9%)。而在占呼吸系統疾病死亡病例超過10%的肺炎、惡性腫瘤和COPD死亡分析可見,惡性腫瘤在70~79歲年齡段達到高峰(38.7%);而肺炎和COPD均在80~89歲年齡段所占比例最高(44.5%和46.7%);90歲以上的高齡老年人因肺炎致死超過半數(52.6%)。

      2.4 呼吸系統病死亡的氣候變化

      據統計可知,越秀區居民呼吸疾病死亡與氣候有關,死亡人數以1月份最多(1 256例,占全年的10.3%),10月份最少(874例,占7.2%)。對具體病種而言,則各有不同:肺炎在1、2月份較高,10月最低;惡性腫瘤在1、5、9月份較高,3、7、12月較低;COPD在1、3、12月較高,10月最低。詳見圖2。

      3 討論

      根據本次資料統計可知,廣州市越秀區近6年呼吸系統疾病死亡率較高,說明呼吸系統疾病對我市居民健康已造成嚴重的危害,表明此區呼吸系統疾病的防治工作形勢較嚴峻,在今后工作中應得到足夠的重視。呼吸系統疾病處于主要死因順位中第三位,與上海市2010年[1]分析一致。呼吸系統死亡病例中,男性明顯多于女性,且年齡越大,病死率越高,與廣州市城區COPD的患病率和年齡特點相符[2],也與新疆26年的病例統計一致[3],但主要死亡病因則不同,經過多年的努力,肺結核已不是呼吸系統疾病的主要死因。目前我區的呼吸系統疾病防治重點是肺炎、惡性腫瘤和COPD,在三級預防中可以對男性、60歲以上老年人和天氣寒冷的季節有所側重,9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的防治重點是肺炎。老年肺炎起病隱匿,臨床表現多種多樣,癥狀交叉且復雜,呼吸系統癥狀不典型,特異性體征較少,合并癥及并發癥較多,死亡率高[4]。

      上述統計結果表明,呼吸系統疾病死亡病例在1月份最多,不論是總數還是肺炎、惡性腫瘤或COPD,均以1月份死亡為最,估計與廣州的氣候特征有關。北京H區研究結果[5]顯示日平均氣溫>15℃時,日平均氣溫升高可能是呼吸系統死亡增加的危險因素,且在>25℃時氣溫升高對呼吸系統疾病死亡的影響更加明顯。但廣州市的情況不同,楊軍等[6]利用廣州市2003~2007年全人群逐日死亡人數的時間序列資料,結合同期氣象資料顯示,低溫對于呼吸系統疾病相對危險度為1.020(1.001~1.037),而高溫對于呼吸系統疾病的影響無統計學意義。廣州市1、2月平均氣溫最低,1月份則通常是驟冷陸續發生的時候,呼吸系統疾病容易發生、加重。此外,李寧等[7]統計廣州市多家醫院2006~2008年呼吸系統疾病每日死亡人數的資料,結合同時期環境監測和氣象資料分析發現,大氣污染在冬季對居民呼吸系統疾病造成的死亡影響高于夏季。呼吸系統疾病日死亡人數較多月份與各污染物濃度較高的月份趨于一致。鐘南山院士長年對COPD的研究也表明,空氣污染是COPD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8]。因此,環境治理也是預防呼吸系統疾病的一個重要環節。

      總而言之,呼吸系統疾病已成為廣州市中心城區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說明呼吸系統疾病對我市居民健康已造成嚴重的危害,全社會必須重視并有針對性地開展這類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控制及流行病學研究。

      [參考文獻]

      [1] 楊春鳳,陳仲慶,劉文斌. 上海市五角場鎮2010年居民死因分析[J]. 上海預防醫學雜志,2012,24(2):160-162.

      [2] 劉升明,周玉民,王大禮,等. 廣州部分城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學調查分析[J]. 臨床內科雜志,2005,25(5):314-316.

      [3] 曹建江,朱武. 26年呼吸系統疾病死亡病例疾病構成比分析[J]. 農墾醫學,2001,23(6):374-375.

      [4] 郭麗. 186例老年肺炎臨床特點和治療分析[J]. 臨床肺科雜志,2012(2):258-259.

      [5] 陶輝,童建勇,沈艷輝,等. 北京市H區日平均氣溫與呼吸系統疾病死亡的病例交叉研究[J]. 環境與健康雜志,2011,(7):569-572,659.

      [6] 楊軍,歐春泉,丁研,等. 廣州市逐日死亡人數與氣溫關系的時間序列研究[J]. 環境與健康雜志,2012,(2):136-138.

      [7] 李寧,彭曉武,張本延,等. 廣州市居民呼吸系統疾病每日死亡人數與大氣污染的時間序列分析[J]. 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學版),2010,39(6):863-867.

      呼吸系統疾病防治范文第3篇

      [關鍵詞] 種豬疾病種類 臨床癥狀 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 S858.2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7)01-0272-01

      豬肉是我國國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材,其質量與人們的生命安全產生直接影響,然而,目前部分種豬養殖業經常會受到不同疾病的影響,出現重大經濟損失,基于此,養殖業管理人員必須應用綜合防治措施開展管理工作,提升養殖業的發展效率。

      1 種豬常見疾病種類分析

      種豬養殖中最為常見的疾病為肢蹄病、消化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與皮膚病等,難以提升種豬養殖業的經濟效益,甚至會出現一些嚴重的損失。具體表現為以下幾點:

      1.1 種豬肢蹄病

      種豬肢體病,是種豬肢體病癥的一種,主要癥狀就是肢體關節部位出現腫大的現象,嚴重的時候,種豬豬蹄甚至會出現破裂的現象,導致種豬無法正常行走與站立,種豬在感染此類疾病的時候,還會出現進食量減少、體重下降的現象,影響著種豬的重量與生長效率。

      對于種豬肢蹄病而言,養殖人員必須要制定針對性防治方案。首先,要保證種豬生活環境的清潔性與干燥性,減少對種豬的刺激,利用隔離飼養的方式避免出現種豬打斗問題。其次,種豬養殖人員要減少豬舍中的尖銳物體,避免劃傷種豬的蹄子部位。一旦發現種豬蹄子部位出現傷痕,就要對其進行全面的消毒處理。最后,在治療過程中,養殖人員需要對其注射醋酸可的松藥物,劑量控制在7ml左右,連續注射五天。同時,注射普魯卡因青霉素,劑量控制在50000單位左右,再加上阿司匹林的內服,就可以有效緩解或是治療種豬肢蹄病。

      1.2 消化系統疾病

      種豬消化系統疾病主要分為病毒性、細菌性腹瀉疾病,養殖戶可以通過觀察種豬臨床癥狀與糞便診斷疾病型。對于病毒性腹瀉疾病而言,種豬會排泄水樣糞便,嚴重的甚至會直接噴出糞便,顏色為偏綠色。在治療期間,養殖人員可以對病豬注射腸毒痢克藥物,一支液體藥物與粉劑藥物,可以治療100kg的病豬,每天注射一次,連續注射兩天,可以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對于細菌性腹瀉疾病而言,種豬在感染細菌性腹瀉疾病之后,會出現排便次數增多的現象,種豬腸道內的細菌逐漸增多,威脅著種豬的生命安全性,在治療期間,養殖人員可以利用諾氟沙星藥物與慶大霉素藥物開展治療活動,劑量控制在3ml左右,在病豬有所好轉的時候,要對其進行乳酸環丙沙星的注射,劑量控制在5ml左右。

      1.3 呼吸系統疾病

      種豬在感染呼吸系統疾病之后,會出現咳嗽、呼吸困難、進食量減少等臨床癥狀,在感染呼吸系統疾病后期,會出現體溫升高、肺炎等現象,難以提升其發展效率,對于種豬呼吸系統疾病而言,養殖戶應該對豬舍進行清潔與消毒,避免出現細菌滋生與細菌感染的現象,同時,還要應用現代化的養殖技術,保證溫度與濕度符合相關規定,利用藥物對其進行防治。

      在對種豬呼吸系統疾病進行治療的時候,養殖人員可以利用土霉素藥物開展治療工作,劑量控制在3ml左右,同時,可以應用強力霉素與金霉素等開展治療工作,提升種豬呼吸系統疾病的治療效率,減少養殖業的經濟損失。

      1.4 皮膚病

      種豬皮膚病的發病原因就是種豬的生活環境差,養殖人員不能對豬舍進行清潔與消毒,導致種豬皮膚受到感染。在種豬感染皮膚病之后,會出現局部皮膚結節的現象,結節大小與黃豆相似,種豬會因為皮膚瘙癢在豬舍的各個角落中蹭癢,如果養殖人員不能及時治療,將會出現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

      在對種豬皮膚病進行治療的時候,養殖人員必須先對豬舍進行全面的消毒與情節,避免殘留細菌。在清潔豬舍之后,養殖人員要先應用高錳酸鉀粉劑與水混合對種豬皮膚結痂部位進行清洗,劑量控制在20ml/頭,然后對種豬進行鏈霉素的注射,劑量控制在2ml左右。

      2 種豬疾病的綜合防治措施

      陜西省子洲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根據種豬養殖業中種豬常見疾病種類的分析,提出綜合控制方式措施,減少養殖業的經濟損失。

      第一,制定完善的種豬疫苗接種制度。種豬養殖業管理部門需要制定完善的疫苗接種制度,要求養殖人員階段性的對種豬進行疫苗的注射。在畜牧業向規模化發展的過程中,細菌與病毒逐漸增多,種豬疾病的防疫難度逐漸增加,因此,管理部門必須健全種豬疾病的防治制度。同時,養殖人員還要根據當地季節特點等,提前預防各類疾病,減少養殖業的經濟損失。

      第二,建設安全衛生養殖豬舍。種豬養殖業必須為種豬提供安全與干凈的養殖場所,建設完善的防治體系,避免出現種植疾病感染現象。首先,要保證豬舍的通風性,提升豬舍的陽光照射效率,保證溫度與濕度符合相關規定。其次,養殖戶必須嚴格開展消毒工作,減少各類養殖問題,保證飲食的可靠性與清潔性。最后,對于感染傳染病死亡的種豬,必須采取無公害化處理手段開展相關工作,避免出現污染環境的問題。

      第三,寄生蟲防治工作。種豬養殖戶在防治寄生蟲疾病的時候,必須制度完善的防治制度,定期對豬舍進行清蟲處理,并為種豬豬舍寄生蟲疫苗,同時,還要定期檢測種豬糞便,一旦發現有幼蟲與蟲卵,養殖人員不可以利用敵百蟲藥物,避免出現中毒現象,可以應用伊維菌素與阿笨噠唑粉劑添加到種豬飼料中,控制好劑量,連續對種豬進行喂食,提升種豬的養殖效率。

      結語

      種豬養殖業必須根據對疾病種類的分析,制度完善的疾病防治制度,積極應用各類預防方式與疾病治療藥物開展防治工作,減少種豬養殖業的經濟損失,提升種豬的養殖效率與質量,增強其發展效果。

      參考文獻

      呼吸系統疾病防治范文第4篇

      【關鍵詞】住院;疾病構成;順位分析

      【中圖分類號】R19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8517(2009)10-0127-017

      1資料與方法

      資料來自我院2004~2008年疾病分類年報表。以出院病歷首頁為依據,選擇第一診斷為主要診斷,按ICD-10標準分類,將出院病人按年齡、性別分類,歸納成出院病人疾病構成及順位表。

      2結果

      1.5年間全院共出院116648人,其中5歲以下占13.36%,5~14歲占5.25%,15~44歲占37.31%,45~59歲占20.15%,60歲及60歲以上占23.93%,男女比例為1:0.91。各年齡段病人疾病構成及順位見表1。

      在ICD-10分類的20個系統中,男性患者顯著多于女性患者的疾病有:損傷中毒和外因后果、傳染病和寄生蟲病、呼吸系統疾病、圍產期情況等;女性患者顯著多于男性患者的疾病有:泌尿生殖系統疾病、精神和行為障礙、腫瘤、內分泌營養和代謝疾病。

      3討論

      第一,在全院患者中,以青年患者(15~44歲)居多,其次是老年人(60及60歲以上),兒童患者(5~14歲)和嬰幼兒患者(5歲及5歲以下)較少,此結構與我院僅有一個兒科病區(32張床位)有關,(新生兒科10個床位2008年9月份才開設)。而對于老年人,該人群是各類疾病的高發年齡段,因此醫院應重視此類人群的疾病衛生保健和病種質量控制,重點加強對老年患者的治療和搶救。在全院患者的疾病順位中,消化系統疾病居首位,(占14.35%),其次是呼吸系統(占13.09%)和損傷中毒(占12.18%)。因此,我院應注意加強消化內外科、骨科、神經外科、胸外科、呼吸內科等相關科室的技術水平和人員、設備力量的投入,提高治愈率和搶救成功率,減輕病人和社會負擔。第二,在嬰幼兒住院患者中,呼吸系統疾病居于首位,占47.86%,尤其以支氣管炎和支氣管肺炎為主。因此兒童家長應在兒童患病前期引起重視,及早帶患兒就醫,以免延誤病情,兒科也應提高此類疾病的診治水平,提高治愈率,使病人盡早康復出院。第三,在兒童患者中,呼吸系統仍居首位,占24.45%,其次是損傷中毒,占21.43%,因此此階段兒童除要預防呼吸系統疾病外,還要重點防治意外傷帶來的傷害,廣泛開展社會宣傳,提高兒童、家長、學校預防意外傷害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第四,在青年患者中,損傷中毒患者居于首位,占該年齡段的18.62%,可見在加強社會文明建設的同時,還應提高該人群的安全意識,自覺遵守交通法規、勞動章程,加強法制教育,杜絕各種安全隱患。其次所占比率較大的是消化系統疾病占13.37%。第五,在中年患者中,易患疾病為消化系統和腫瘤,分別占17.36%,13.50%,分析原因多是因為該年齡段人群社會心里壓力及家庭負擔較大、飲食欠規律所致,因此該人群應合理調整心態,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做到有病早治、無病早防。第六,在老年患者中,循環系統疾病居于首位,占26.52%,所占比率是中年患者的兩倍多,可見心腦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好發病種。應引起重視并及早預防,醫院應深入開展心腦血管病變因素的流行病學調查,為臨床提供依據,進一步滿足社會人口日趨老年化所帶來的社會醫療需求。其次為消化系統疾病和腫瘤,分別占14.10%和10.37%。

      呼吸系統疾病防治范文第5篇

      [關鍵詞] 兒童;疾病譜

      [中圖分類號] R195.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3)15-0130-02

      隨著三峽工程建設、三峽水庫蓄水,秭歸縣位居壩上庫首,氣候、環境也發生了很大改變。本文通過對我院18年來兒科住院患兒疾病譜進行回顧性統計分析,了解我縣兒童疾病譜的構成及變化,從而為該地區的兒童疾病預防和保健工作提供參考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資源

      資料來源于本院信息科,對象為我院兒內科1993~2010年14周歲以內全部住院患兒。

      1.2 方法

      疾病診斷參考《諸福棠實用兒科學》,疾病分類按照ICD-10國際疾病分類標準進行分類,以出院第一診斷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年齡構成

      1993~2010年共出院患兒23 124例,其中男13 026例,女10 098例,男∶女約為1.3∶1。年齡構成。

      2.2 疾病構成、疾病年度分布情況

      見表2、表3。前四位的病種為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新生兒疾病、傳染性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在1993~1998年占住院患兒總例數的54.67%,1999~2004年為68.41%,2005~2010年為71.51%。呼吸系統疾病其中肺炎所占比例最高,為38.42%,支氣管炎及上呼吸道感染位于2、3位,分別為32.61%、27.15%。消化系統疾病主要是非感染性腹瀉及病毒性腸炎,細菌性腸炎所占比例很少。新生兒疾病主要是圍生期窒息及相關并發癥、黃疸、維生素K缺乏癥為主,其他如營養性疾病、化膿性腦膜炎、風濕熱、急性腎炎、腎病綜合征等疾病已很少見,而兒童中毒及意外傷害性疾病仍時有發生。

      2.3 傳染性疾病構成

      2.4 死因順位情況

      3 討論

      本資料顯示,住院患兒呈逐年上升趨勢,特別是近幾年來上升明顯,這主要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健康意識增強,醫療需求也不斷增長,這也得益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惠民政策。住院患兒中5歲以下兒童占72.66%,5歲以下兒童的發病率約為10歲以上小兒的兩倍,與文獻報道一致[1],5歲以下兒童仍然是我縣兒童疾病預防的重點人群。

      本組資料結果顯示呼吸系統疾病始終占據疾病譜的首位,平均占67.85%,2005~2010年71.51%(9325/13040)。肺炎是疾病譜中第一位疾病,約占住院患兒的26.07%,比國內文獻報道稍高[2],也是住院兒童死亡的主要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在住院患兒疾病譜中也占據了主導地位[3]。呼吸系統疾病高發的原因主要是自身免疫功能低下,也可能與環境、空氣污染有關,部分家長的生活護理不當、幼兒園人群密集且照管護理不周也是原因之一。呼吸系統疾病是威脅兒童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應進一步加強兒童保健和健康教育,減少兒童呼吸系統疾病仍然是兒童疾病防治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新生兒疾病近年來呈現明顯上升趨勢,2010年已占住院患兒的14.46%,比1993年的6.68%上升了1倍,新生兒疾病以圍生期窒息及相關并發癥、早產兒、各種黃疸為主[4],其他如維生素K缺乏癥等也較常見,而上世紀90年代常見的硬腫癥已很少見到。也正是由于對圍生期窒息及黃疸等的早期干預治療,由這類疾病所導致的腦癱、智力障礙等殘疾兒童近些年也明顯減少。

      兒童結核、流行性腦脊膜炎(流腦)、流行性乙型腦炎(乙腦)、麻疹、細菌性痢疾的發病率在逐年下降,風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仍常年散發,而近幾年來手足口病發病率明顯上升,幾乎占住院患兒傳染病的90%以上。這與衛生防疫工作的努力及國家計劃免疫政策的大力推廣有關,但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傳染病仍在幼兒園、學校內流行,且新的傳染病如手足口病等正成為主要流行的病種。傳染性疾病在疾病構成中位居前列,與文獻報道一致[5],所以傳染性疾病依然是威脅兒童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住院患兒死因順位也發生了一定變化。2005~2010年,死因順位分別為新生兒疾病、呼吸系統疾病、中毒與意外傷害。加強新生兒疾病預防、提高新生兒疾病救治能力仍是我縣降低嬰兒死亡率的工作重點。中毒及意外傷害性疾病呈明顯上升趨勢,以藥物、農藥、有毒植物中毒及溺水等為主。一方面是由于部分家長(主要為老人)缺乏對藥物治療的正確認識,認為服藥劑量越大效果越好,從而導致給孩子服藥過量中毒,另一方面可能為農村近年來外出務工的增加,缺乏父母的監管,老人又缺乏安全意識,各種藥物隨處放置,孩子自己玩耍而無人照看,使得兒童藥物、農藥、有毒植物中毒及溺水等意外傷害性疾病增加。這是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責任,應加強對藥物、農藥的管理,加強對兒童的安全教育,加強對兒童的監護,減少中毒及意外傷害的發生。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衛生條件的改善、健康意識的增強,兒童常見的營養性疾病如佝僂病、營養性貧血等已少見,且病情都比較輕,只需門診治療,住院患兒中已很難見到,消化道細菌感染性疾病也已明顯減少[6,7],而病毒性腸炎如秋季腹瀉仍是消化系統的主要疾病。

      綜上所述,18年間我縣兒童疾病譜發生了變化,研究兒科疾病譜,有助于臨床醫生了解兒科疾病的變化規律,常見病的防治仍然是兒科工作的重點,部分疾病增長較快應引起兒科工作者的高度重視,也希望借此分析能指導臨床治療及預防保健工作,為兒童疾病醫療研究方向提供科學依據。

      [參考文獻]

      [1] 胡亞美,江載芳. 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 第7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4.

      [2] 賈秀紅,楊華琴,朱淑霞. 1997~2004年兒科住院病例疾病譜及死亡原因分析[J]. 中國醫院統計,2006,13(3):213-215.

      [3] 段玉清,邱杰,李維成. 我院30年兒科疾病譜變遷[J]. 中國衛生統計,2003,20(1):30-32.

      [4] 顏莉蓉,黃正東,吳一波,等. 某醫院2001/2007年住院患兒疾病譜分析[J]. 華南國防醫學雜志,2009,23(2):17-20.

      [5] 張姝,黃志,宋萍. 我院10年來住院兒童疾病構成及變化分析[J]. 現代臨床醫學,2011,37(3):132-134.

      [6] 王曉茵,劉雅婧,張春妍. 1994~2001年我院兒科住院患兒疾病譜及死亡原因分析[J]. 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03,5(3):253-255.

      亚洲日本国产综合高清|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 鲁死你资源站亚洲av| 亚洲五月综合网色九月色| 亚洲成a人片在线网站|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 | 亚洲爆乳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2 | 亚洲精品高清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电影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AAAA片APP| 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 亚洲美女大bbbbbbbbb|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在线| 亚洲w码欧洲s码免费| 亚洲av永久无码嘿嘿嘿|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影院|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在线| 欧洲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ⅴ人片久青草影院|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亚洲精品无码激情AV| 中文亚洲AV片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国产精品特色大片观看完整版|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亚洲视频中文字幕| 亚洲一区动漫卡通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无码色欲|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蜜桃 |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久| 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亚洲| 夜夜春亚洲嫩草影院|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在线电影| 亚洲一卡一卡二新区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