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繪畫藝術的審美特征

      繪畫藝術的審美特征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繪畫藝術的審美特征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繪畫藝術的審美特征

      繪畫藝術的審美特征范文第1篇

      關鍵詞: 美術 審美 特征 民族 時代 直觀 永固

      美術,屬于藝術范疇,又稱為“造型藝術”,它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通常指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建筑藝術等。歐洲17世紀開始用這一名詞時,泛指含有美學情味和美的價值的活動及其產物,如繪畫、雕塑、建筑、文學、音樂、舞蹈等,以區別于具有實用價值的工藝美術。也有認為‘美術’一詞正式出現應在18世紀中葉。18世紀產業革命后,技術日新月異,商業美術、工藝性的美術品類日多,美術范圍益見擴大,有繪畫、雕塑、建筑藝術、工藝美術等。在東方還涉及書法和篆刻藝術等。中國前后開始普遍應用這一名詞。近數十年來歐美備國已不大使用‘美術’一詞,往往以‘藝術’一詞統攝之。”(《辭海》縮印本第2311頁,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版)在我國,一直使用“美術”一詞,主要包括繪畫、雕塑、工藝美術、現代設計、實用美術、書法、攝影、篆刻等等。

      研究、把握美術的審美特征,對于美術欣賞、美術創作與美術教學,都是至關重要的,既可以從理論上起到指導性作用,又可以在實踐中起到參照性作用。

      具體而言,美術的審美特征,可分解為以下幾點。

      一、民族性

      民族性是一切藝術的生命和靈魂,也是美術的生命和靈魂。魯迅曾經指出:“陶元慶君繪畫的展覽,我在北京所見的是第一回。記得那時曾經說過這樣意思的話:他以新的形,尤其是新的色來寫出他自己的世界,而其中仍有中國向來的魂靈――要字面免得流于玄虛,這就是:民族性。”(《當陶元慶君的繪畫展覽時》,《魯迅全集》第3卷第411頁,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俄國作家赫爾岑也指出:“詩人和藝術家在他們的真正的作品中總是充滿民族性的。不問他創作了什么,不管在他的作品中目的和思想是什么,不管他有意無意,他總是表現出民族性的一些自然因素。總是把它們表現得比民族的歷史本身還要深刻,還要明朗。”(《往事與沉思》,《赫爾岑論文學》第27頁,上海文藝出版社1979年版)

      事實上的確如此,例如在繪畫藝術上,中國畫與西方的油畫,就帶有各自鮮明的審美特征:中國畫講究寫意、散點透視,重筆意與墨意;西方油畫則講究寫實、焦點透視,重色彩與構圖。又如雕塑藝術,中國雕塑藝中的兵馬俑、佛像等,也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西方雕塑中的《思想者》、《大衛》、《維納斯》等,則具有西方的民族特點。再如建筑藝術,中國的故宮與俄羅斯的克里姆林宮,也各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總而言之,“中國傳統美學強調美與善的統一,注重藝術的倫理價值;西方傳統美學則強調美與真的統一,更加重視藝術的認識價值。中國傳統美學強調藝術的表現、抒情、言志;西方傳統美學則強調藝術的再現、模仿、寫實。”(彭吉象:《藝術學概論》第330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美術的民族性,同樣體現出這種民族性的差異與特色。

      二、時代性

      時代性也是一切藝術的亮點和神髓,一切藝術都是時代的產物,必然帶有明顯的時代標志。美術也同樣如此。例如建筑藝術,法國的巴黎圣母院,就是哥特式建筑,反映了整個中世紀社會生活的復雜內容。古埃及的建筑金字塔,也是古埃及對法老專制的“敬畏時代”的印記。中國的故宮,同樣是皇權至上的象征。正因為如此,前蘇聯美學家鮑列夫才精辟地指出:“人們慣于把建筑稱作世界的編年史;當歌曲和傳說都已沉寂,已無任何東西能使人們回想起一去不返的古代民族時,只有建筑還在說話。在石書的篇頁上記載著人類歷史的時代。”(《美學》第415頁,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6年版)

      三、造型性

      美術作為“造型藝術”,造型性的審美特征,是它的題中應有之義。

      繪畫藝術的審美特征范文第2篇

      攝影的用途很廣,新聞、體育、人像、民俗、廣告和科研等,它們有的是藝術作品,有的只是具有美感的圖像信息,并不是任何攝影照片都是藝術品。那么,什么樣的攝影照片才能成為攝影藝術呢?我個人認為只有符合以下雙重審美特性的攝影作品,才算踏進了藝術殿堂:一是要具有藝術的共性;二是要具有攝影特有的美。兩者結合起來,共同構成攝影藝術的審美特征。

      一、藝術的共性

      1、人文性

      前蘇聯作家高爾基說:“文學即人學”。藝術同樣是人學,聚焦于人的社會活動,表現人的本質力量,著力描寫人的命運和精神世界。攝影作品要想成為藝術,也應以表現人的性格命運、內心世界和精神風貌為重心。拍攝一個人,單純地記錄表面就只是一張平常的證件照,毫無藝術性。若挖掘、塑造其獨有的精神面貌,顯示出人物青春的活力和憧憬美的內心,藝術美的魅力便很鮮明。證件照和藝術人像,二者是截然不同的。

      說藝術是“人學”,并不是說風光、靜物等自然客觀靜物就不是藝術。當藝術家在它們身上寄托著人的審美理想,間接表現出人的精神力量時,這些純自然的景物可同樣成為藝術的載體和表現內容。如《清香流溢》(見圖1),作者通過荷花之美,贊頌“荷花的品格和精神”,就是一幅很好的藝術品。

      2、形象性

      藝術是通過具體生動的感性形象來反映客觀世界的本質的,無論是大幅巨作還是方寸小照,藝術的成敗往往取決于作品有沒有塑造生動感人、富有深刻內涵的形象。

      攝影作品天生以圖像說話,但圖像符號并不等于藝術形象,圖像只是被攝景像的簡單記錄、表層模寫。藝術形象一定要具有典型特征,融入了作者的主觀情感,表現出深厚的思想內涵和社會意義。如《爸爸送我上學去》(見圖2)拍的是新疆牧民生活,與一般的旅游留影絕然是兩種性質的圖像。《爸爸送我上學去》是藝術,這幅作品的攝影藝術語言非常突出,畫面上主體清晰,背景虛化,快速奔跑的馬背上人物在秋色黃葉的逆光照射下顯出十分快樂與幸福,具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該作品是我國西部新疆牧民生活的象征,并表現出作者歌頌祖國,熱愛家鄉,贊美和諧社會的情懷;而旅游圖片盡管也有一定美感,但只是介紹人文地理的記錄品。

      3、情感性

      藝術作品應情理交融,以情動人。藝術創作需要理性和觀念的指導,它是作品的內在思想,但它們不應直白,地出場,而應寓理于情,情理融合,以濃厚地感情來打動讀者。此外,攝影藝術作品雖然可分為記實和創意兩類,但其創作源頭離不開生活,離不開生活中情和事的體驗,拍誰?拍什么神情?如何去拍?這里面都有感情的引導,同樣都需要情感的渲染、傾注和描繪。

      4、形式美

      藝術之所以能激動人心,讓觀眾流連忘返,令讀者愛不釋手,思想內容的深刻固然重要,與優美的表現形式也緊密相關。藝術形式是內容在作品中的存在方式,包括內部的結構安排和可見的外觀形態。要使藝術作品呈現優美的形式,必須做到內容和形式的和諧統一,根據內容的需要采用生動、鮮明、合適的表達方式。各類藝術特點不同,表現形式也具有自己的面貌,并帶給人不同的美感,這是不能抹殺的,并需要不斷更新發展的。除此之外,還要研究自身工具材料等技術要素,表現出獨有的形式美感。

      二、攝影藝術特有的個性

      1、記實性

      這是攝影藝術的基本特性,指通過攝影獨有的技術手段,逼真地再現鏡頭前的景物,形成畫面影像外觀和細節的真實,使攝影藝術獨特的美感展現出來。

      攝影藝術之所以有別于文學、音樂和繪畫等藝術,記實性起著最基本的作用。它以無與倫比的真實影像使人產生高度的可信性和親近感。攝影形象運用高清晰度、豐富的影調層次和自然的色彩,惟妙惟肖地表現被攝景物光線氣氛的微妙變化,以及景物的形體結構、體積和外表紋理質感等。攝影的寫實本領遠遠超過繪畫,是當今視覺真實感最強的藝術。

      2、瞬間性

      攝影藝術與繪畫雖然都是瞬間藝術,但它們的創作方法不同。繪畫是事后關門作畫,它的畫面瞬間是組合出來的,是想象的瞬間;而攝影必須在生活的時空現場進行取舍,這種取舍的瞬間是與生活同步的,是真正的生活的一剎那。

      任何事物運動都有開始、發展、、終止等變化過程,而最富有藝術美感的時刻不是隨時都有的,這就需要攝影藝術家去抓取最動人、最精彩的一剎那。精彩瞬間是造型藝術共同追求的效果,但對攝影來說,它比繪畫、雕塑更不容易。一般來說,它不能擺布和制造,需要攝影家心明眼亮,在現場掠取。可以說,任何一幅攝影佳作都是精彩瞬間的表現,“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恰當地說明了瞬間機遇的重要性。

      3、科技性

      攝影是現代科學技術的產物,這是建立在光學、化學、機械學、電子學,包括當下被廣泛應用的數碼科技等許多科學技術基礎上的綜合科技手段,這種高度的科技能力不僅把生活中轉瞬即逝的真實影像固定為可視畫面,而且極大地拓展了人們的視野。從黑白到彩色,從膠片感光到數碼影像,影像更豐富真實;從宏觀到微觀,題材更新穎全面。科技化的發展使攝影藝術的題材內容和形式不斷豐富和創新。

      繪畫藝術的審美特征范文第3篇

      關鍵詞:攝影技術;油畫創作;聯系與影響;創新發展 

       

      現代光影成像技術的開發,推動了攝影藝術的發展。運用各種生活素材為載體,傳達主體特定的思想情感活動,是攝影藝術再現功能的泛化。油畫是繪畫藝術中常見的藝術表現形式。油畫創作是綜合多種線條、色彩和形體等藝術造型因素,通過造型、設色和構圖等藝術手段,塑造靜態視覺形象,表達作者審美感受的藝術創造過程。 

      攝影與繪畫同屬于藝術的范禱,具有相通的審美特征,二者通過物質材料媒介,用形體構成、色調選配、和明暗對比等藝術手段從生活中截取典型形象,實現平面視覺藝術的直觀表達,隨著現代攝影技術的不斷研發,攝影藝術的完美寫實再現功能,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深化了繪畫藝術特別是油畫創作的影響。本文結合攝影與油畫藝術的聯系特點,闡述了攝影技術對油畫創作的關系。 

      一、攝影技術與當前油畫藝術的聯系: 

      1具有相通的審美特征 

      在藝術形態的分類中,攝影藝術和油畫藝術既都是視覺空間藝術的類別;又同屬于再現性造型藝術的范疇。二者在藝術特征上同樣具有造型性、視覺性、空間性、靜止性、瞬間性特點。 

      2具有協調的視覺空間 

      攝影和油畫本來都屬于平面造型表現,借助光影、色調、線條和構圖的變化效應,通過平面描繪形式,熔鑄了自己對生活的思考和創作靈感,表現物象的空間立體感。 

      3具有瞬間的生活表現 

      攝影和油畫藝術表現,都需要針對生活中的典型素材進行瞬間捕捉,把要表現的內容,選擇一定的空間,用物化手段凝定下來,構成具有完美精神風貌和本質意義的藝術形象。 

      4具有統一的物象并列 

      作為平面造型藝術,攝影和繪畫都可以把彼此交錯的物象、形態和景象,通過造型、色彩、構圖的形式在平面上直觀并列地展現出來,構成和諧統一的完美整體。 

      二、攝影技術對當前油畫藝術創作手段的影響 

      攝影和繪畫藝術的發展,都需要借助一定形式的創作手段去實現,作為一種藝術表現形態,油畫創作就是藝術家運用油畫材料,通過多種藝術手段綜合體現的藝術形式,攝影技術的發展,豐富了油畫藝術創作的色彩、明暗、肌理、質感、光感與空間等造型因素。 

      1攝影技術的運用,減縮了寫生手段的繁雜化 

      油畫藝術的審美再現,首先取決于創作者運用寫生手段,對所要表現的物象進行長時間的觀察與取舍,把其形象依照嚴謹的構圖方式初步表現在草稿上,然后再進行具體的刻畫描繪。而現代攝影技術快捷的再現功能,為油畫創作提供了相當寫實的物象造型資料,省略了相當多的寫實活動。相對來說,攝影技術的運用減少了油畫創作寫生過程帶來的麻煩。 

      2攝影技術的運用,促進了繪畫材料的廣泛化 

      材料是藝術家內心表達的媒介,是視覺傳達的載體。攝影和繪畫所使用的物質媒介材料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攝影藝術是科技文明的產物,而油畫所用的媒介材料是油畫顏料、畫筆和畫布畫質等材料。攝影技術的發展,促進了越來越多的新材料以新的形式和新的表現方法應用于圖像藝術。同時也為油畫藝術創作材料的開發及綜合運用,提供了無限的發展空間,油畫材料也由傳統的布、紙、木、石、顏料、漆油、木板等拓展到金屬、纖維以及任意的現成物品。隨著時代的發展,繪畫制作條件和工具材料逐漸廣泛化。 

      三、攝影技術對油畫藝術表現形式和創作觀念上的影響 

      油畫是繪畫藝術中常見的藝術表現形式。油畫創作是綜合多種線條、色彩和形體等藝術造型因素,通過造型、設色和構圖等藝術手段,在平面基礎上塑造靜態視覺形象,以表達作者審美感受的藝術加工形式創造過程。攝影技術對油畫藝術的創作影響如下: 

      繪畫藝術的審美特征范文第4篇

      關鍵詞:攝影 統一 造型 直觀 瞬間 永固 再現 表現 文化 藝術

      攝影藝術本身即是一項全方位、系列化、深層次、高水準的復雜系統工程,多元化、綜合化的辯證統一,是它的重要審美特征與藝術屬性之一。為此,本文以“四統一”為視角,對攝影藝術的這一重要審美特征與藝術屬性進行全面系統、深入細致的研究與論述。

      一、造型性與直觀性的統一

      攝影藝術的第一大重要審美特征與藝術屬性,是它的造型性與直觀性的統一,也是它的“四統一”的第一個統一。

      “攝影藝術是一門現代的造型藝術。它是攝影師運用照相機作為基本工具,根據創作構思將人物或景物拍攝下來,再經過暗房工藝處理,塑造出可視的藝術形象,用來反映社會生活與自然現象,并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樣式。”

      首先是造型性。攝影藝術作為一門現代造型藝術,與繪畫、雕塑、書法等一樣,均以造型性為審美特征與藝術屬性。當然,攝影藝術所使用的造型語言,又與繪畫、雕塑、書法等不同,即攝影藝術獨特的造型語言。其中主要有四種:其一是畫面構圖。又稱“取景”,就是將主體、陪體、背景三元素有機、合理、巧妙地組織安排在一起,構成一個完整的藝術整體。其畫面構圖的方式又分水平式構圖、垂直式構圖、對角線式構圖、十字形式構圖等等;其二是光線。光線又稱“用光”,指攝影時運用各種光源(自然光、人工光)對被拍攝對象進行照明,以達到最佳的造型效果。其中主要有正面光、側面光、逆光、頂光、腳光等等。各種光線具有空間感、立體感、氛圍感、意境感,可以烘托主題、塑造形象、體現風格;其三是影調。又稱“色調”,是指畫面上的明暗層次、虛實對比等等。可以起到突出主體形象、營造情緒氛圍、制造特殊藝術效果等作用;其四是色彩。“色彩是攝影畫面形式構成中的另一個重要元素,色彩不但在造型中起作用,而且對人的情感具有沖擊力。”色彩又分為情感色(如紅色表現熱情、灰色表示冷靜等)、象征色(如白色象征純潔、綠色象征青春等)、溫度色(如紅色為暖色、灰色為冷色等)。攝影通過色彩的明暗過渡、組合變化等,形成畫面的美感與和諧感。其主要原則與方法有:用色盡量單純,主體與背景要有對比,形成色彩重音效果;強化某種特殊色彩的獨特功能,形成色彩基調,達到先聲奪人的藝術效果;在多樣色彩中尋求統一。攝影藝術運用上述四大造型語言,充分表現生活之美與作者情感之美,打造出美學品格與藝術意蘊,最終凝聚為其造型性,即以形傳神、以形達意、以形抒情。

      直觀性也是攝影藝術重要的審美特征與藝術屬性之一。直觀性又稱“視覺性”,這也是所有造型藝術共有的特性。這種特性即要求創作中注重視覺藝術的形式美,強化其可視性、悅目性,又要求欣賞者必須親眼目睹,方能從直觀中獲得審美愉悅與審美享受。

      造型性與直觀性二者緊密結合、有機統一,使得攝影藝術的內涵豐富、美學品位提升,具有了獨特而又豐曬太陽的藝術價值,備受受眾的青睞,并成為最為普通,最為大眾化的藝術形式之一。幾乎每個家庭、每個人,都與攝影藝術結下不解之緣,成為他們心中的最愛。

      二、瞬間性與永固性的統一

      攝影藝術的第二大重要審美特征與藝術屬性,是它的瞬間性與永固性的統一,也是它的“四統一”的第二個統一。

      “繪畫、雕塑、攝影和書法從本質上講,都是空間的靜態藝術,不適于表現事物的運動和過程。但是,客觀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處于時間和空間之中,根本不存在絕對靜止不變的事物。因此,造型藝術要反映客觀現實生活,就必須找到恰當的表現方式,也就是在動和靜的交叉點上,抓住客觀事物發展變化的某一瞬間的形象,將它用物質材料和藝術語言固定下來,這就是造型藝術瞬間性的特點。”

      可見這種瞬間性對于造型藝術來說是何等重要,也就是說,包括攝影藝術在內的所有造型藝術的創作,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就是如何選擇事物運動變化過程中那最精彩、最閃光的瞬間形象。德國著名美學家萊辛就十分強調造型藝術創作選取瞬間形象的重要性,他以古希臘雕塑《拉奧孔群像》為例,分析了該作品選取巨蛇纏住拉奧孔父子三人,三個受難者瀕臨死亡前的最后掙扎的一瞬間的形象,表現出人物激情的頂點。為此他專門寫出了美學專著《拉奧孔》,并指出:“最能產生效果的只能是可以讓想象自由活動的那一頃刻了,我們愈看下去,就一定在它里面愈能想象出更多的東西來。……在一種激情的整個過程里,最不能顯出這種好處的莫過于它的頂點。到了頂點就到了止境,眼睛就不能朝更遠的地方看,想象就被捆住了翅膀。”

      攝影藝術的永固性,指的是它的瞬間形象選取拍攝下來之后,就被物質材料固定下來,不僅可以供人們反復多次地欣賞,而且可以流偉下去。許多珍貴的名人照片、老照片、經典照片,都成為藝術珍貴,在充滿豐富的藝術價值的同時,又富有珍貴的收藏價值。

      攝影藝術的瞬間性與永固性是辯證統一、完美結合的,它通過瞬間的靜態表現永恒的動態,在瞬間中顯示永固,又在永固中凸顯瞬間。

      三、再現性與表現性的統一

      攝影藝術的第三大審美特征與藝術屬性,是它的再現性與表現性的統一,也是它的“四統一”的第三個統一。

      所謂“再現性”,是指攝影作品是對客觀現實的再現。這一特性,是攝影作品最突出的特征。眾所周知,攝影作品是對現實生活的真實再現與紀錄,即使是擺拍,也以客觀現實為準則,并無任何虛構。無論是人物、事物、事件,還是景物、動物、植物、器物,攝影藝術都以真實為生命與靈魂。正因為如此,許多攝影作品都成為珍貴的文獻資料與歷史物證。例如“”時期著名攝影家李振盛拍攝的許多老照片、的照片,都具有認識價值與審美價值的雙重屬性。而一般人日常生活照片,也同樣是普通百姓的真實寫照與真實紀錄,同樣具有珍貴的價值。

      所謂“表現性”,與“再現性”相對應,是指攝影作品是表現人的思想感情的藝術。這種表現性也是所有造型藝術所共有的,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說過:“在藝術中,有‘性格’的作品,才算是美的……因為性格就是外部真實所表現于內在的真實,就是人的面目、姿勢和動作,天空的色調和地平線,所表現的靈魂、感情和思想。”攝影作品也是攝影師思想感情的一種表現手段,這是毫無疑義的。

      四、技術性與藝術性的統一

      攝影藝術的第四大審美特征與藝術屬性,是它的技術性與藝術性的統一,也是它的“四統一”的第四個統一。

      所謂“技術性”,指的是攝影藝術有豐富的技術要素與高科技含量。例如拍攝時光圈、光速、焦距的掌握與運用,廣角鏡頭、濾色鏡頭、變焦鏡頭的使用,數碼攝影、電子顯微攝影、天文望遠鏡攝影、紅外線射影、全息攝影、水下攝影、航空攝影等等,都是各種科學技術的應用。

      所謂“藝術性”,指的是攝影藝術畢竟是特殊的藝術形式,它符合“藝術”的一般定義:“人類以情感和想象為特殊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種特殊方式。即通過審美創造活動再現現實和表現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實現審美主體和審美客體的互相對象化。”

      所有的攝影作品,包括新聞照片、生活照片、廣告照片等等,都是藝術作品,其藝術性是勿庸置疑的。

      攝影藝術的技術性與藝術性的辯證統一、完美結合,形成了它獨有的審美特征與藝術屬性。

      參考文獻

      [1]彭吉象著.藝術學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P150.

      [2]楊辛 謝孟主編.藝術賞析概要[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1994.P179.

      [3]彭吉象著.藝術學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P161.

      繪畫藝術的審美特征范文第5篇

      關鍵詞:攝影技術;油畫創作;聯系與影響;創新發展

      現代光影成像技術的開發,推動了攝影藝術的發展。運用各種生活素材為載體,傳達主體特定的思想情感活動,是攝影藝術再現功能的泛化。油畫是繪畫藝術中常見的藝術表現形式。油畫創作是綜合多種線條、色彩和形體等藝術造型因素,通過造型、設色和構圖等藝術手段,塑造靜態視覺形象,表達作者審美感受的藝術創造過程。

      攝影與繪畫同屬于藝術的范禱,具有相通的審美特征,二者通過物質材料媒介,用形體構成、色調選配、和明暗對比等藝術手段從生活中截取典型形象,實現平面視覺藝術的直觀表達,隨著現代攝影技術的不斷研發,攝影藝術的完美寫實再現功能,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深化了繪畫藝術特別是油畫創作的影響。本文結合攝影與油畫藝術的聯系特點,闡述了攝影技術對油畫創作的關系。

      一、攝影技術與當前油畫藝術的聯系:

      1具有相通的審美特征

      在藝術形態的分類中,攝影藝術和油畫藝術既都是視覺空間藝術的類別;又同屬于再現性造型藝術的范疇。二者在藝術特征上同樣具有造型性、視覺性、空間性、靜止性、瞬間性特點。

      2具有協調的視覺空間

      攝影和油畫本來都屬于平面造型表現,借助光影、色調、線條和構圖的變化效應,通過平面描繪形式,熔鑄了自己對生活的思考和創作靈感,表現物象的空間立體感。

      3具有瞬間的生活表現

      攝影和油畫藝術表現,都需要針對生活中的典型素材進行瞬間捕捉,把要表現的內容,選擇一定的空間,用物化手段凝定下來,構成具有完美精神風貌和本質意義的藝術形象。

      4具有統一的物象并列

      作為平面造型藝術,攝影和繪畫都可以把彼此交錯的物象、形態和景象,通過造型、色彩、構圖的形式在平面上直觀并列地展現出來,構成和諧統一的完美整體。

      二、攝影技術對當前油畫藝術創作手段的影響

      攝影和繪畫藝術的發展,都需要借助一定形式的創作手段去實現,作為一種藝術表現形態,油畫創作就是藝術家運用油畫材料,通過多種藝術手段綜合體現的藝術形式,攝影技術的發展,豐富了油畫藝術創作的色彩、明暗、肌理、質感、光感與空間等造型因素。

      1攝影技術的運用,減縮了寫生手段的繁雜化

      油畫藝術的審美再現,首先取決于創作者運用寫生手段,對所要表現的物象進行長時間的觀察與取舍,把其形象依照嚴謹的構圖方式初步表現在草稿上,然后再進行具體的刻畫描繪。而現代攝影技術快捷的再現功能,為油畫創作提供了相當寫實的物象造型資料,省略了相當多的寫實活動。相對來說,攝影技術的運用減少了油畫創作寫生過程帶來的麻煩。

      2攝影技術的運用,促進了繪畫材料的廣泛化

      材料是藝術家內心表達的媒介,是視覺傳達的載體。攝影和繪畫所使用的物質媒介材料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攝影藝術是科技文明的產物,而油畫所用的媒介材料是油畫顏料、畫筆和畫布畫質等材料。攝影技術的發展,促進了越來越多的新材料以新的形式和新的表現方法應用于圖像藝術。同時也為油畫藝術創作材料的開發及綜合運用,提供了無限的發展空間,油畫材料也由傳統的布、紙、木、石、顏料、漆油、木板等拓展到金屬、纖維以及任意的現成物品。隨著時代的發展,繪畫制作條件和工具材料逐漸廣泛化。

      三、攝影技術對油畫藝術表現形式和創作觀念上的影響

      油畫是繪畫藝術中常見的藝術表現形式。油畫創作是綜合多種線條、色彩和形體等藝術造型因素,通過造型、設色和構圖等藝術手段,在平面基礎上塑造靜態視覺形象,以表達作者審美感受的藝術加工形式創造過程。攝影技術對油畫藝術的創作影響如下:

      1促進了油畫創作風格在思想上、形式上的多元化發展

      油畫風格是指體現畫家生命特質和審美傾向的油畫組織秩序與品質。具體受畫家生命特質的穩定性,畫家審美傾向的社會性與變化性等因素影響。在現代文明高度發展的當代視覺藝術中,攝影技術圖像給人們帶來的圖像化審美形式已經成為時代特征。與此同時,新一代畫家采用自由、開放的觀察方式,引進一系列比如剪切、近焦距、取景框架、序列性等攝影技術,在油畫創作過程中不斷注入自己的創作思想與個性情感,體現了當代油畫最顯著的多樣性和多元化特點。

      2改變了油畫藝術對文化符號圖像的獨創形式

      攝影作為一種利用機械科技來記錄視覺畫面的方式,一經產生便預示著圖像時代的到來,深刻地改變著人類的精神生活和思維模式,攝影技術從誕生由一開始對繪畫圖形及文化符號的借鑒,逐漸發展到現在繪畫不斷直接或間接地挪用越來越科技化的攝影圖像,改變了油畫繪畫藝術對人類文化符號及圖像創制的再現、記錄、敘事、宣傳等諸多固有功用,借鑒攝影技術中對于視點、尺寸圖像分割法的油畫創作,呈現時空、觀念和風格的集合,標志著當代油畫已進入了圖像化的時代,當代油畫與攝影圖像的結合在表現技法上趨向融合。

      3衍化了油畫藝術對攝影技術記錄的借鑒

      油畫是建立在對現實客觀事物內在本質與規律基礎上的模仿和再現,是記錄具體物象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攝影技術的運用,生成了油畫創作手段自身的物象再現功能的弱化,攝影技術對物象的快捷性記錄方式,對油畫創作藝術的再現功能提出了嚴峻挑戰,油畫藝術是按照一定的審美法則及創作規律,通過對物象的線條、色彩、形體、構圖、肌理等創作要素的組合,塑造物體形象,它具有不可重復的特點。

      而攝影技術則可以運用科技材料針對物象的造型進行機械性復制。同時,攝影技術的發展與運用,能夠為油畫創作提供可觀的創作資料和素材,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油畫藝術,是對攝影記錄的借鑒。

      結束語

      現代科技的發展,推動了攝影藝術在社會生活領域的滲透,并以紀實功能和成像快捷的優勢,發揮著重要社會功能,攝影與繪畫之間的相互關系正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兩種藝術形態的交融互動,將是一種長期的文化現象,這已成為當代藝術創作發展的必然趨勢。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念,實現攝影與繪畫藝術的共同融合,是現代藝術創新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7777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4SE| 亚洲an天堂an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v系列天堂|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 相泽南亚洲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 亚洲 中文在线 字幕| 67194在线午夜亚洲| 亚洲最大中文字幕无码网站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99 | 小说专区亚洲春色校园|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二区| 亚洲成a人无码亚洲成www牛牛| 亚洲色在线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 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线产品二线产品|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大牛影视| 亚洲人成色99999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天堂亚洲国产AV| 亚洲性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综合亚洲专区在线| 亚洲啪啪综合AV一区| 久久久亚洲精品国产|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艺术| 亚洲欧洲日韩在线电影| 2020天堂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片软件| 亚洲va中文字幕| 亚洲 另类 无码 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 亚洲欧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ⅴ国产v天堂a无码二区| 亚洲理论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 青青青国产色视频在线观看国产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 国产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一综合av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