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健康口腔行動方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 腭裂;健康教育;語音訓練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613 文章編號:1004-7484(2012)-08-2909-01
腭裂是常見的頜面部先天畸形之一,臨床上可以通過外科手術進行修復,但是只注重外科治療是遠遠不夠的,還應加強患者的健康教育,幫助患者樹立重新生活的信心,克服心理障礙。從開展“重生行動”這一項活動以來,我們已經收治了不少先天性腭裂患者。隨機對其中100例患者進行調查,其中男性50例,女性50例,學齡前66例,學齡后34例,完全性腭56例,不完全性腭裂44例。
1 臨床資料與方法
1.1 講解 由責任護士根據制定的《健康教育計劃手冊》的要求一對一地詳細講解,包括有入院介紹、科室制度、安全教育、相關檢查項目要求、飲食要求、喂養方式、術后護理要點及相關注意事項,加強口腔衛生的重要性、出院后護理要求、復診時間等做全面詳細的宣教,特別是語音訓練的技巧和要領。
1.2 發放宣傳資料 由責任護士向每一位患者發放由“重生行動”項目辦印制的《腭裂術后語音訓練手冊》、《我的自助手冊》和科室制定的相關疾病宣傳資料。
1.3 圖文宣傳 在科室走廊顯眼的地方制作展板,真實的圖片配有生動詳細的文字解說,在每一個病房里都掛有一本《健康教育計劃手冊》供患者和家屬翻閱。
1.4 親自演示 家屬或患者對術前、術后的喂養方式,術后語音訓練的技巧和要領不懂不理解的,由我們護士親自示范演練。直到他們弄清楚為止。
2 結果
根據本科室制定健康教育的方法進行宣教后對患者進行調查,出院后電話回訪,在調查的100例患者中,78%的患者認為做了手術再加上語音的訓練后在進食和語音方面有顯注的改變,特別學齡前期的患者特別明顯;21%的患者認為在進食方面沒有從鼻腔漏出,但在語言方面改變不明顯;只有一位35歲的農村女性患者認為做了手術后語言方面完全沒有改變。所有被調查的患者都沒有術后復裂的現象?;颊邔︶t療服務的滿意達到100%,對術后恢復非常滿意占70%之多,對術后比較滿意的有20%,只有1%的患者不太滿意。
3 討論
3.1 按照我科制定健康教育的方案實施護理,將其內容要點相關注意事項進行細化具體化,便于患者和家屬更好地理解。讓病人及家屬更好地了解醫療護理的定義,更好的配合各種治療和操作。根據臨床上制定的《健康教育計劃手冊》進行宣教,統一了健康教育的內容,一目了然,便于操作。用不同的多種方式進行宣教,使患者及陪護人員更易配合治療和護理。
3.2 通過健康教育宣傳可以提高患者和家屬對語音矯治訓練的認識。腭裂患者及家屬以為只要做了腭裂修補手術,說話就會和正常人一樣,但是實際情況并非如此。手術只是為矯正發音創造了條件,并不能直接矯正發音?;颊呷绻胍l音更清晰,術后則需要做更長時間、更艱苦的語音矯治訓練,并且應盡早進行,年齡越大不良發音習慣越頑固。所以語音矯治訓練的指導也極為重要,是腭裂患者康復過程的一個重要內容。在院期間由分管的護士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康復指導,現場示范,并發放由重生行動項目辦公室印制的《腭裂術后語音訓練手冊》。其訓練的程序可分為兩步:第一步,訓練軟腭及咽部的肌肉活動,達到完成“腭咽閉合”的作用,這種訓練可在術后三至四周開始,方法有①按摩軟腭使軟腭加長,軟化瘢痕;②作干嘔、打呵欠和高聲發“啊”、“衣”的音,可以使軟腭抬高而與咽后避接觸,使軟腭變靈活;③練習吹口琴、笛子、吹氣球或用小管吹球、吹肥皂泡等。達到增加口腔中氣壓的作用,增強節制呼吸的功能;④練習增加口腔中的氣壓,檢驗“腭咽閉合”功能的恢復情況:可以讓患者閉緊口唇不要漏氣,然后逐漸使勁鼓頰,待口中有一定氣壓時,再略開嘴唇用力將氣噴出。如果能將空氣更多地保持在口腔中而且噴氣有力,就表示“腭咽閉合”功能已逐漸恢復;⑤練習口型的活動:不斷改變唇形舌形,以訓練唇、舌部的肌肉活動。以上這些對發音有密切關系,必須先做好這些基本訓練,在未做好前不要急于做矯正練習。第二步,訓練發音。①練習單音:可以按照學習漢語拼音法進行訓練。先練習元音、再練習輔音。對于年齡較大的患者,除了練習正確的發音外,還要改正不正確的發音習慣。②練習單字的拼音。③練習語句及談話。多聽播音員講話,由讀短句到練習較長的文字,高聲朗讀,逐漸加快速度。每當在講解這些內容時患者或家屬都非常認真,非常感激,會不斷提問,顯然那是他們對知識的渴望。
3.3 由此可見,進行健康宣教由為重要,使之加強了護患之間的溝通,減少了醫患之間的矛盾,促進了醫患關系的和諧,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明確了患者在康復期間醫護人員、患者、家屬各自應做且需相互配合的內容。此活動可操作性強,便于患者達到更好健康狀態,有利于護理工作的開展和績效的提高,提升了醫院的服務品牌,提升了護理服務的品質。
參考文獻
[1] 黃永紅.健康教育臨床路徑在唇腭患兒中的應用.河南外科學雜志,2008年9月第14卷5期.
按照《衛生健康委員會關于印發全市衛生健康系統開展“夏秋百日攻堅”安全整治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布置要求,我校在詳細排查摸底的基礎上,對全校安全隱患進行了集中整治?,F將第一實施階段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工作落實。
為了使“夏秋百日攻堅”活動取得實效,學校成立由XXX校長為組長,XXX紀檢書記為副組長,各科室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整治工作領導小組。
二、排點問題,明確任務分工。
1、消防設施排查。組織專人對全校滅火器材逐一檢查過期、損壞、丟失等情況。對已經損壞了的及時更新,對已經過期的及時更換,對即將過期的記錄在案,統一更換。
2、用電安全。要求全校各科室負責人對破損、老化等插排進行更換,排除用電隱患。
3、食品安全及衛生防疫。加強飲食衛生安全教育,重點檢查食堂衛生、餐具消毒、安全操作、食品留樣、從業人員健康管理等。
4、校園治安防范。以校園安保體系建設為重點,重點落實校園保安執勤管理、門衛工作制度。加強校園值班巡邏和校外人員及車輛進出校門登記管理。針對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等問題進行管理。
5、校園衛生。全面清理樓層過道雜物,保證樓道上下通暢。
6、防汛安全工作。以汛期安全為重點,重點檢查圍墻、樓頂。防止雨季倒塌、漏水等現象發生。
7、危險化學品安全。重點落實口腔醫院危險品安全管理制度,做好專人使用登記制度的落實。
8、校園周邊安全。以校園周邊治安治理為重點,協調城管、派出所、交警部門配合,對校園周邊流動攤點和交通安全進行治理。
【關鍵詞】老年根尖周病治療
對于老年根尖周病患者,大多數都經歷過牙髓病的治療,他們較其他人群更知道保留患牙的重要性和良好口腔治療的價值,常不愿拔牙,而希望進行保守治療以提高生活質量。因此,徹底完善的根尖周病治療對于老年根尖周病患者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一般資料
慢性根尖周圍炎病牙數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齡18~68歲;后磨牙25例,前磨牙28例,前牙7例;治療前均有牙痛史或牙痛治療史;常規均拍X線片顯示根尖區牙槽骨有圓形或橢圓形透射區,邊界清楚,多為慢性根尖肉芽腫;邊界不清楚、形狀不規則、呈云霧狀,則為慢性根尖膿腫;均為根管細且多及彎曲的患者。
二治療前的準備
1.病史的全面了解
醫生在對患者進行治療前應對患者的口腔局部情況及全身健康狀況有較全面的了解。老年患者一般都有較復雜的牙科治療史,在了解患者主訴及相關問題后,還應與患者耐心交流,詳細了解所涉及牙齒的牙科治療史。老年人身體狀況復雜,常伴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全身系統疾病,患者可能并沒意識到這些疾病與牙病的關系,往往不主動提及這些病史,這給牙病治療帶來了隱患。另外,老年人用藥較多,應注意藥物的過敏史和毒副作用。
2.詳細的臨床檢查
隨著年齡的增加,老年人口腔內的患病情況也變得復雜化。牙體牙合面不均勻的過度磨耗及多顆牙牙頸部深淺不一的楔狀缺損,在多數老年人口腔中都可以見到;牙齦萎縮引起水平性食物嵌塞,牙間隙不易清潔,食物殘渣及軟垢的滯留使鄰面的根面齲發生率增高;牙周病發病率的增高也大大地增加了根尖周病的發病率,牙齦瘺管與牙周或根尖的關系是臨床上需仔細檢查弄清楚的問題,因為這涉及到是否需要作牙周牙髓聯合治療;主訴部位常有多個牙都有牙體或牙周的問題,在臨床上需仔細檢查,正確找出主訴牙位。
3.恰當的治療方案
對于大多數老年病人,一般都能配合醫生完成常規的牙髓治療,但對于一些行動不便或患有較嚴重的全身系統疾病的老年患者,選擇快速、簡便、有效的治療方法就顯得十分重要。在制定治療方案前,首先應對患牙的狀況有全面的了解,確定患牙是進行徹底的根管治療還是姑息治療。在治療前應考慮患牙牙周狀況是否良好、牙體缺損是否過大、根管是否通暢、所處的位置能否進行根管治療等問題。另外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詳細告訴患者治療的方法,尊重患者的選擇。
三治療原則
老年根尖周病的治療原則是及時解除患者的疼痛,盡可能保存患牙。
1.解除疼痛
急性根尖周炎所引起的劇烈疼痛令患者十分痛苦,由于老年患者的身體健康狀況復雜,??烧T發老年患者已有的全身系統疾病的發作,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或腦出血等。因此,顧及患者的全身情況,竭盡全力進行治療或采取應急措施,及時緩解疼痛、消除炎癥是十分必要的。2.保存患牙
經過治療的死髓牙可以長期保留于牙槽骨中行使咀嚼功能。在老年人口腔中,發生根尖周炎的患牙大多有嚴重的牙體缺損或牙周病,可能許多是殘冠或殘根,只要牙齒不松動,牙根條件較好,就應積極去除病因,盡量保存患牙,以維持牙列的完整,恢復或部分恢復牙齒的咀嚼功能。同時應注意后期牙體硬組織的保護。
四應急處理
老年根尖周急性炎癥期的處理,主要是緩解疼痛及消除腫脹,待轉為慢性炎癥后再作常規治療。開髓引流或切開排膿時應注意盡量減少人為因素給患者帶來的痛苦。老年患者體弱多病,可配合局部麻醉的使用,但不宜選用對全身系統疾病不利的。對于急性根尖周炎或根管治療引起的疼痛,應先明確引起疼痛的具體原因,再對癥處理。一般可配合口服或注射途徑給予抗生素類藥物或止痛藥物,也可以局部封閉、理療及針灸止痛。局部可使用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類的中草藥,以加速癥狀的消退。對于急性根尖周炎有明顯伸長感的牙,應適當調牙合使其減輕功能,必要時可局部封閉或理療。實踐證明,急性創傷引起的急性根尖周炎通過磨改,根尖周癥狀有可能消除。死髓牙治療也應常規調牙合磨改,除緩解癥狀外,還可以減少縱裂的機會。已診斷為無保留價值的牙在急性根尖周炎癥期,可立即進行急性炎癥期牙槽窩引流,以迅速緩解患者疼痛。為了防止炎癥擴散,必須同時配合全身用藥。同時應考慮老年人的耐受性和有無全身系統疾病,必要時可以監護拔牙。
五根管治療術
根管治療術(rootcanaltherapy)是治療牙髓壞死及根尖周病的一種方法,通過清除根管內的病原刺激物質以消除對根尖周組織的不良刺激。進行適當消毒,嚴密充填根管,防止根尖周病變的發生或促進根尖周病變的愈合。根管治療術是目前公認的治療牙髓壞死及根尖周病最有效、最徹底的一種方法,對于老年患者,只要患者情況許可,根管治療術仍是首選治療方法。
根管治療術一般分為根管預備、根管消毒及根管充填三個步驟。這三個步驟是一個連續的過程,相互之間有一定的補償作用,其中根管預備和根管充填尤為重要。
六討論
根管治療術的應用,使大部分牙髓、根尖周病的患牙得以長期保留,但還有一部分病例僅用根管治療術難以治愈。對這些打算拔除的患牙,可先嘗試輔以根尖外科手術,盡可能保存患牙。對于老年患者,年齡不是其手術受限的絕對因素,在慎重考慮其年齡大小、全身狀況和局部條件等因素后,可以對某些老年患者在根管治療后實施根尖外科手術。60例患這者其中:19例實行根尖外科手術、41例采取保守治療,均取得滿意效果。
參考文獻
[1]王紅娜.碘仿+碘酚治療前牙慢性瘺管型根尖周炎的療效研究。河南醫學研究,2001,10(3):255.
[2]鄭麟番.實用口腔科學,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78.
[3]張舉之,樊明文.口腔內科學,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
[關鍵詞] “支醫”;干預;基層護士護理質量;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2[文獻標識碼] C[文章編號] 1673-7210(2012)03(c)-0139-03
Primary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medical support" action intervention program on the quality of nursing care
LU Yulan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in Nanchuan District of Chongqing City, Chongqing 408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edical support" intervention program on the quality of nursing care. Methods 11 nurses on the "medical support" program were intervened for one year from June 2009 to June 2010, and the assessment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nurses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quality of basic care, management and inspection of the first aid materials, writing of nursing documents, inspection of ward quality, scores of disinfection and isolation, missionary rate of health knowledge and patients' satisfaction surveys (all P < 0.05). The missionary rate of health knowledge and patients' satisfaction survey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were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intervention,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Conclusion "Medical support" intervention programs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primary nurses, thus is worthy of further research and promotion.
[Key words] "Medical support"; Intervention; The quality of nursing of primary nurses; Effect“支醫”指以城帶鄉專業技術人才支農支教支醫行動(簡稱“三支行動”)中的支醫行動。為了提高農村醫療護理服務水平,改善目前城市和農村醫療護理資源不均衡的現象,緩解農村衛生人才匱乏的狀況,實現地區間的協調發展,筆者從2009年6月~2010年6月參加“支醫”,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6月~2010年6月對口支醫的11名基層護士,均為女性,平均年齡(29.5±8.4)歲,平均工齡(11.3±9.6)年;學歷本科1名,???名,中專及高中8名;主管護師1名,護師3名,護士及以下7名;在編8名,非正式編制3名。對口支醫的基層護士在年齡、工齡、學歷、職稱、編制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009年6月(“支醫”干預前)和2010年6月(“支醫”干預后)對基層護士分別進行基礎護理質量、急救物品管理檢查、護理文書書寫、病區質量檢查、消毒隔離評分、健康知識宣教率、患者滿意度調查等方面效果評價,采用前后對照的研究方法。之間的一年工作日積極進行“支醫”干預,其方案有:
1.2.1 思想高度重視,制訂計劃實事求是
“支醫”是一項政治任務,是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體現,我與受援單位簽訂《工作目標責任書》,明確援助的內容、預期目標及行動計劃,確保“支醫”工作順利開展。一切以對口適宜為準,注重實效,不盲目追求高、精、尖的技術,嚴格遵守衛生法律、法規,以診療規范、常規為準繩,確保醫療護理質量安全,以行之有效、低成本的支援方式,力爭做到任務具體、目標明確、幫扶到位。
1.2.2 建立健全規章制度,促進受援醫院規范化建設
1.2.2.1 落實醫療、護理核心制度,把《護士職責》、《三查、七對制度》、《醫療廢物管理辦法》、《消毒隔離制度》、《分級護理制度》等核心制度懸掛于墻,牢記于心。
1.2.2.2 提供上級醫院臨床科室的相關表冊設計形式,建立《空氣紫外線消毒記錄本》、《急救用物清點本》、《醫療廢物毀形登記本》、《消毒液更換登記本》等,完善登記制度,加強資料管理。
1.2.2.3 為基層護士治療室設急救箱、銳器收集箱等,向基層護士講授常用醫療器具的消毒方式,常用消毒液的配置,關鍵科室的消毒處置方法等,將院內感染控制在最低水平[1]。
1.2.2.4 幫助完善門診、住院患者就醫的規范化流程,簡化注射手續,縮短等候時間,基層護士按流程圖操作,忙而不亂,有效減少護理失誤。
1.2.2.5 糾正注射流程中不安全因素[2],防范針刺傷。
1.2.2.6基層護士接觸患者沒有養成洗手、戴口罩、戴帽子的習慣,無菌觀念薄弱,存在“戴口罩是與鄉里鄉親有隔閡”的狹隘意識,糾正這種盲目拉近緊張的醫患關系的錯誤現象,增強基層護士自我防范意識,減少職業暴露風險。
1.2.3 負責衛生技術的指導服務
“支醫”的目的是拉動鄉鎮衛生院的建設和發展,筆者積極投身基層醫療護理工作,傳授現代護理新技術,以臨床帶教、理論培訓、技術支持、專題講座等多種形式開展業務工作,縮小差距,創造衛生院良好的學習氛圍,做到學習制度有計劃、有記錄,工作有實效有成績。具體包括:①開展“護士警鐘”安全教育課,講述一個個經驗、沉痛的教訓使基層護士警醒后加強責任心,減少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3];②選適宜的教材指引,組織學習淺談護理美、外周靜脈穿刺新技巧、物理降溫法、生命體征監測、無菌技術、換藥技術、口腔護理、過敏性休克的搶救等;③臨床示范單雙人鋪床法、患者搬運法、急救包扎與止血、七步洗手法、軸線翻身法、不同注射技術、各種皮試液配制方法等基礎護理;④進行靜脈輸液標準操作流程、“一醫兩護”心肺復蘇(CPR)等技能大練兵[4];⑤贈送衛生院缺少的醫用耗材,如血糖儀、單腔和雙腔吸氧管、灌腸袋、導尿包、靜脈留置針、醫用霧化器等,示范不常見操作,如指血糖監測、氧氣吸入法、灌腸法、導尿術、氧化霧化吸入法、吸痰法、洗胃法等;⑥贈送常見病及多發病的“電子病歷”模板,贈送優秀病歷數份,添置《病歷書寫規范》和《護理文書書寫規范》等工具書,糾正病歷中的錯誤格式及別字、錯字、簡化字、簡稱,規范手寫簽全名等,提高病歷書寫總體水平。
1.2.4 拓展基層護士健康教育知識
在思想上淘汰“無言的操作、無言的護理”這種陳舊的工作方法,保證健康教育實效。
1.2.5 轉診
健全轉診網絡,為解決當地就近就醫的需求發揮作用。積極擴大上級醫院的知名度,介紹專家人才及精密設備設施、急救電話等,提高健康宣教知曉率,為轉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安全、優質、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遇到疑難病例及醫療隱患,技術上給予支持,進行病情反饋,搭建城鄉協調溝通的平臺,積極提高患者滿意度。
1.2.6 信息共享
與基層護士信息共享,互相提供相關信息,解決技術難題,積極當好基層護士業務工作參謀,提出合理化建議和意見,對口開展管理援助,提高基層護士長的管理水平,培養業務骨干。
1.2.7 原則
根據“需要原則”和“可能原則”,結合實際需求,發揮上級醫院業務技術優勢,針對相對薄弱環節,提供各方面的幫扶,提升基層護士護理水平和服務能力,幫助衛生院創收,提高基層護士的待遇,追求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最大化。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本量表維度構建及條目來源參考總醫院對護理質量的觀察指標,根據基層醫療水平,篩選若干條目對基層護理質量實施評價。自制量表包括5方面,110條目為評價內容:①《基礎護理質量檢查評價表》16條目;②《急救物品管理檢查評價表》21條目;③《護理文書書寫質量檢查評價表》30條目包括體溫單10條,醫囑單6條,護理記錄單7條和交班報告7條;④《病區管理質量檢查評價表》20條目;⑤《消毒隔離管理檢查評價表》23條目。作合格、不合格二階梯評價,肯定回答為合格條目,統計基層護理質量各個方面合格率?;鶎幼o理質量評價包括基礎護理質量合格率、急救物品管理合格率、護理文書書寫合格率、病區質量檢查合格率、消毒隔離質量合格率。計算合格率=合格條目(項)/檢查總條目(項)×100%。
健康知識宣教率:取住院患者25例為宣教樣本,隨機發放自制問卷25份,回收25份,回收率為100%,有效率為100%,問卷包括醫療、衛生、健康知識的宣教內容10條目,作肯定回答6條目及以上的例數,稱為宣教例數,統計健康知識宣教率。健康知識宣教率=宣教例數/總例數×100%。
患者滿意度:采用筆答問卷調查,發放無記名問卷25份,回收25份,回收率為100%,有效率為100%,統計患者對基層護理工作滿意度?;颊邼M意度=(滿意例數+一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資料收集
進行兩次資料收集,平行對照。2009年6月對基層護理質量摸底,針對相對薄弱環節,便于進一步改進,“支醫”行動干預實施1年結束后,于2010年6月再次進行測量和評估。
1.5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包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干預前后護士基層護理質量各項合格率比較
基層護士干預后護理質量各項合格率與干預前比較,有明顯的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爸пt”干預前后護理質量各項合格率比較見表1。
2.2 干預前后患者健康知識宣教率與滿意度比較
“支醫”干預后患者健康知識宣教率和滿意度比干預前顯著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2。
3 討論
由于受農村地方環境及發展空間制約,基層護士存在年齡偏小、職稱及學歷層次低的問題,基層護理隊伍不穩定,有總量不足,質量不高的現狀[5]?!爸пt”的意義在于:① “支醫”不僅僅限于人才支援,而是全方位的對口支援,擬在對農村衛生質量上給予援助,實現城鄉醫療質量的同步發展,彌補基層護理工作服務能力不足的缺陷。②基層護士的認同和支持是提高護理質量的前提[6],通過和基層護士同吃、同住、同勞動,建立良好的工作協作關系和友誼,使“支醫”行動干預方案順利開展。③積極預防護理差錯的發生是提高護理質量的重要舉措[7],“支醫”有效降低護理差錯率,達到預期的干預目的。④ “支醫”,傳播護理新理念,把“奉獻”的核心價值觀帶到農村,培訓后的基層護士實施成功穿刺[8-9],為群眾提供優質護理,既減輕老百姓疾苦,增加滿意度,又提升社會地位,改變農村輕護重醫的舊觀念。⑤“支醫”的帶動效應,使基層護士在技術力量、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得到提升。⑥“支醫”是一條不斷探索之路,應注意積累經驗,行動干預方案來源于臨床實際,通過多層次、靈活多樣的形式,因地制宜的開展,使干預后的護士,在基礎護理質量、急救物品管理檢查、護理文書書寫、病區質量檢查、消毒隔離評分、健康知識宣教率、患者滿意度調查等方面有明顯進步。
實踐證明,“支醫”干預方案能提高基層護士護理質量和綜合素質,值得進一步研究推廣。
[參考文獻]
[1]陳盛云.預防院內感染護理體會[J].醫學創新研究,2007,21(7):115.
[2]謝紅珍.注射流程中不安全因素與護理管理對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23(4):66-67.
[3]石敏.提高護士臨床講課質量的方法[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2):123.
[4]管葵芬,蔡映杰.一醫兩護心肺復蘇搶救流程在臨床的應用效果觀察[J].現代臨床護理,2011,10(1):31-33.
[5]黃鐵牛.湘譚市鄉鎮衛生院護理人員現狀研究及趨勢展望[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22):66-67.
[6]姚士榮.對鄉鎮醫院護理管理問題的思考[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8,24(8):63-64.
[7]凌桂蓮.護理差錯管理方法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9):61-62.
[8]岳立萍,周立,席淑華.外周淺靜脈輸液技術的應用進展[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23(4):73-74.
【關鍵詞】醫院應急管理 手足口病 防治
Hospital emergency management model was applied for control children's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Tian Qing-E, Huang Xue-mei, Tian Hui, et al.
(Xiang tan central hospital Hunan XiangTan 411100)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Hospital management is facing serious challenges for the outbreak of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resources are effectively used, medical quality and medical safety are fully protected by hospital emergency management model. 3533 cases of children's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was successfully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the epidemic further development to be controlled, and medical staff has the experience to deal with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Key words Hospital emergency management,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uthor’s address Xiang tan central hospital Hunan XiangTan 411100 China
手足口?。℉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生于嬰幼兒,可致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皰疹,個別患者可致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并發癥。引發HFMD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型),柯薩奇病毒A組的16、4、5、9、10型,B組的2、5型,以及腸道病毒71型均為HFMD常見病原體,其中以柯薩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腸道病毒71型(EV 71)最為常見。HFMD是全球性傳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區均有流行報導。1957年新西蘭首次報導該病,1958年分離出柯薩奇病毒,1959年提出“HFMD”命名。早期發現的HFMD病原體主要為Cox A16型,1969年EV71在美國被首次確認。我國1981年上海首次報道本病, 1983年天津發生Cox A16引起的HFMD暴發, 1995年武漢病毒研究所從HFMD人中分離出EV71[1]。2008年3月我國安徽省阜陽市出現該病暴發流行,其后的全國各地均發現了疫情。自2008年5月2日HFMD納入丙類傳染病管理起,市衛生行政管理部門指定我院為HFMD區域性救治定點醫院,本院高度重視,立即啟動醫院應急管理模式應對兒童HFMD的防治工作,并同時啟動兒童HFMD區域性救治中心預案及實施,現將相關工作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病例資料
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共收治HFMD3533例,一般資料見表1,疫情時間分布見表2,HFMD重癥時間分布見表3。
1.2防控標準 嚴格遵循衛生部頒布的診療標準進行診斷治療、疫情報告與監測、預防控制等,動態參照以下指南具體操作:《手足口病預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1];《腸道病毒(EV71)感染診療指南(2008年版)》[2];《手足口病預防控制指南(2009版)》[3];《手足口病診療指南(2010年版)》[4];《腸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癥病例臨床救治專家共識(2011年版)》[5]。
1.3應急管理模式
1.3.1 組織結構 借鑒美國醫院應急管理模式[6-8]下設決策指揮、計劃、行動、后勤保障、財務5個功能模塊。
1.3.2決策指揮組:負責HFMD總體管理和決策,評估流行病學形勢,決定輕重緩急。院長任組長,分管副院長任副組長,醫療、護理、院感、藥學、后勤等部門負責人任組員,明確職責分工,規范管理程序。
1.3.3計劃組:收集、評估、傳遞突發事件的相關信息,為總指揮提供決策支持。負責撰寫各種情況報告,編制信息簡報,制定行動計劃,整理、分類和保管各種文件資料。
1.3.4行動組:按照總指揮的指令組織實施應急行動,完成各項預定目標。下設:救治組:由主治醫師、主管護師、臨床藥師、院感醫生組成,負責患兒醫療救治;專家組:由資深老專家、各??浦魅吾t師組成,負責危重病人會診、制定搶救方案;感染控制組:負責區域劃分、人流和物流管理、消毒隔離等;宣教組:負責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導等;安全保衛組:負責消除突發事件對醫院正常運營的影響,保證醫院正常工作秩序與連續性。
1.3.5后勤保障組:負責藥品供給、設備和物資配置、計算機系統維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