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智慧城市能源管理

      智慧城市能源管理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智慧城市能源管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智慧城市能源管理

      智慧城市能源管理范文第1篇

      關鍵詞:智慧管理;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能耗增值服務;智慧校園

      一、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推進,已然進入一個互聯網的時代。社會中,各方的發展也已是幾何級速度的發展,在這個物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推動社會前行的大潮中,對高校后勤集團能源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節能管理由“綠色環保,打造節能型社會”作為一項國策寫入“十二五”規劃起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目前,科技創新管理的概念普遍被大眾所認知。管理中有一個被一再提及的詞語――量化,其歸根結底是對數據的需求體現。即量化要求的結果是數據的產出,這里的數據既包括管理中表面的數據,如被管理對象的數量、狀態等屬性基礎數據,也包括對基礎數據通過管理模型分析后所得到的具有決策依據功能數據,數據是實現管理智慧化關鍵。

      高校后勤集團能源管理智慧化即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并通過這些技術變革原有的管理模式。[1]具體表現為,建立基于互聯網的開放系統,通過云計算技術實現能耗大數據潛在價值的挖掘,隨后,通過數字化和智能化技術應用決策數據進行實際的管理工作。這對高校后勤集團能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的能源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已經遠遠不能適應發展的需要,其能力尚停留在能耗數據的采集、存儲、統計以及初級的簡單報警上,對于管理智慧化顯得力不從心。為了適應高校后勤集團能源管理的需要,應以物聯網、云計算技術、大數據分析技術為核心,以移動互聯網為有益補充,建立具備對能源,特別是能對水電能源具有監控、預警、測算、系統聯動和消費支付等管理決策及服務延伸能力的高校后勤集團能源管理智慧系統。這將是高校后勤集團能源管理由傳統的信息化管理轉型為能源管理智慧化的初期階段,兩種管理方法對于數據的處理及運用理念是截然不同的。

      二、能源管理現狀分析

      隨著教育的普及,學校需要不斷地提高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而學校后勤管理就是對在校后勤情況的全方位管理。[2]其中,能耗管理是工作的難點與重點,學校是否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經濟增長模式運行,[3]均與后勤集團能耗管理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節約型校園概念的提出使得學校在辦學及校園設施建設、運營管理中遵循科學發展觀,充分體現節能、節水、節地、節材、環境保護建設及運營的管理思路和節約教育理念、形成良好節約型校園文化的校園。[3]目前,高校后勤集團能源管理主要依托于多年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在這套制度上經過業務流程提煉后所開發的管理信息系統。

      (1)管理制度化。各地高校后勤集團能源管理工作經過多年經驗累計,在校園能耗統計、校園能源審計、校園能效公示、需求管理、分項計量等方面均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管理制度,并做到了不同部門、單位間的有效協調。在管理模式上采用了根據學科門類、各單位性質、事業發展情況、使用水電需求,科學合理定量,將水、電能源消耗指標分配到各有關學院和部門,對運行情況進行跟蹤分析,統籌協調,兼顧利益,量化管理,促進節約水電長效管理機制的形成。能耗管理制度的完善進一步推進了管理信息系統的建立與運行。

      (2)管理信息化。隨著計算機及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結合自身管理的需要,高校后勤集團對于能源管理工作也做了業務的流程化定制,并依托物聯網工程、通信工程、計算機工程、工業設計、環境工程等學科,自主創新、自主研發了數字化能源監管系統。數字化能源監管系統分為計量采集部分、數據傳輸網絡、數據存儲系統,以及用戶交互系統等幾個主要部分。完成了能耗數據的采集、傳輸、存儲與展示,有效地數據處理方法提高管理中對于數據統計的需求。數字化能源監管系統的建立有效地提高了高校后勤集團能源管理水平,通過系統實現了能耗數據的實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即通過科技手段,實現高效管理,提高社會效益。

      (3)存在的問題。如上,簡述了高校后勤集團能源管理的兩個主要方面,即制度與監管系統。制度與監管系統有效的提高了管理的水平與準確性,但在實際的工作中依然存在很多問題,如下列舉最為表層的三種。第一,設備的改造優化。高校中諸如學生宿舍、教學樓、實驗室等用能熱點比比皆是,僅就采用何種照明器具一項,就存在不同的說法,但很大一部分取自于照明器具廠家的宣傳與器具參數,沒有一個科學有效的方法能夠給出設備改造優化的決策方案。第二,消缺的即時高效。在能耗估計的過程中,由于設備和人為的因素會造成故障的出現,即時做出故障報警,迅速消除缺陷是節能的重中之重。舉例而言,校園供水會存在水管爆裂故障、籠頭節點故障、人為使用浪費等問題,這些問題單靠人員巡檢和制度約束是無能為力的,只有采用更新的技術手段,才能做到有效的管控。第三,用能指標的制定。在上文中提及高校后勤集團能源管理模式是根據學科門類、各單位性質、事業發展情況、使用水電需求,科學合理定量,將水、電能源消耗指標分配到各有關學院和部門,超標自負。實際上這里所謂的科學合理定量并沒有可靠的數據作為支撐,最常見的方法就是根據上一階段的用能歷史數據“大致”確定現階段的用量,看似合理,但并不科學,缺少合理的指標定制模型。

      二、管理系統的智慧化變革與應用

      對于高校后勤集團能源管理而言,僅就目前的數字化能源監管系統已經不能滿足發展的需要。高校后勤集團能源管理智慧化的設計目的是在與管理制度不斷的交互完善中,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并通過這些技術變革原有的管理模式,[1]這也包括原有數字化能源監管系統的功能,但絕不是簡單的系統升級。所有的管理變革均以建立新的管理智慧化平臺為基礎,提供“能源管理+能源便利+校區通信”的高校能源管理云服務。

      (1)信息系統的變革。第一,系統架構的改變。高校后勤集團能源管理所采用的傳統C/S或B/S架構已經不能適應智慧化的需要。智慧化是建立在大數據分析的基礎之上,通過海量的數據分析,提煉決策數據。傳統的系統架構,能耗數據的采集密度對于分析工作遠遠不能滿足。加之,高校的擴招、擴建,分校機構的設立都對高校后勤集團能源管理的信息化系統提出了改變需求。就目前發展而言,其系統架構應該包含:數據采集服務、數據存儲服務、關系型數據庫服務和模型計算服務等部分,以及任務調度、安全管理和資源管理等方面的底層支持。第二,存儲方式的更新。系統架構的變革,為了適應更多的數據需求服務,這勢必產出海量的能耗數據,隨之而來的將是數據存儲問題。以往的數據庫服務器及熱備方式很難適應海量數據的壓力,建立或委托數據云存儲業務將是最終的出路,有效的數據存儲將是后期大數據分析的堅實基礎。第三,大數據的分析,如上一、二小節所講,系統架構的變革與存儲方式的更新皆是為了海量的能耗管理數據而進行。對數據做了如此之多的支持最終為了什么?這些數據有何意義呢?答案就是大數據分析。例如,Google通過全美各地區搜索H1N1及流感相關關鍵字頻率和分布,得出疫情暴發警報;對沖基金通過全球Twitter用戶每天關于情緒的關鍵字進行以億為單位的數據分析,用以為買入和拋售股票做參考依據;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警方通過數據分析,第二天抓獲嫌疑犯,制止再次作案;這些都是根據大數據分析的結果做出的決策。預測,是大數據的核心,準確的預測是最大的競爭力。高校后勤集團能源管理智慧化的核心就是對用能做出分析,根據結果做出科學的預測及決策。這也是智慧化與信息自動化的區別。

      (2)應用功能的變革。目前,高校后勤集團能源管理的數字化能源監管系統具備實時監測用能情況的功能。智慧化依托于大數據分析及高效的分析模型為平臺帶來更多功能。能耗報警方面將不完全依附于計量終端的硬件功能,而是通過特定時段的用能數據分析,確定問題,并通過監控頁面、短信等方式推送報警信息。例如,用水管線的查漏報警和超指標報警等。節能測算,為用能改造提供依據。通過對實驗對象更換用能設備前后的數據對比分析,可以得出該改造方案及所采用的設備是否真正做到了節能。指標規劃,高校能耗管理的終極目標之一是能耗定額管理。通過能耗歷史數據的環比、同比,分析能耗大戶用電趨勢,結合人員設備總量,為能耗指標的合理分配提供支撐。系統聯動,管理智慧化要求系統與其他系統的聯動響應,如能耗監管系統與課表系統、宿管系統的聯動數據共享,達到根據課程及生活作息數據,利用能耗模型控制重點部位大型儀器開啟與關閉時間,通過能耗合理性分析,加強重點部位能耗監控。

      (3)管理的最終蛻變。大數據分析帶來決策與預測依據,可以對特定用戶提供用能合理性分析服務;通過對線路負載數據的分析,判斷線路負荷是否正常,做出警報預測,即時整改。多系統協作,將延伸能耗系統的增值服務,如用能消費的支付手段,可以結合第三方支付系統完成用能的繳費。這樣,無論是實體充值點,或是移動支付,都能方便快捷完成支付動作。高校后勤集團能源管理智慧化帶來高校能源工作由管控到服務的最終蛻變。

      三、新技術驅動下的發展方向

      高校后勤集團能源管理是智慧校園的數據核心區域,其發展中涉及的互聯網(數據通訊)、移動互聯網(支付)、物聯網(采集傳感器)、安全監控、電信(通話、短信)都在產生海量數據。半個世紀以來,隨著計算機技術全面融入社會生活,信息爆炸已經積累到了一個開始引發變革的程度。它不僅使世界充斥著比以往更多的信息,而且其增長速度也在加快。信息爆炸的學科如天文學和基因學,創造出了“大數據”這個概念。再則,云計算已經成為當今信息技術領域中最重要的新概念,正在成為未來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結合的一種新型的計算模式。[4]

      高校后勤集團能源管理將依托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變革原有的管理模式。最終形成能耗云平臺,提供大數據分析服務,能源監管將以大數據分析的結果作為決策的依據,逐步演進為智慧化能源服務。

      參考文獻:

      [1] 黃念根.霧霾鎖城倒逼傳統能源智慧變革[J].智慧城市,2014

      (3):60.

      [2] 謝珊.學校后勤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與應用[D].成都電子科

      技大學工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3]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

      等學校節約型校園建設管理與技術導則(試行)[Z].2008.

      智慧城市能源管理范文第2篇

      關鍵詞:智能建筑 獨立能源管理系統 分項計量

      中圖分類號:tU2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5)03-0170-01

      目前,我國主要靠BAS系統,即建筑設備管理系統來實現智能建筑的能源管理。BAS系統通過保持對電力、空調及照明等電能設備的隨時監控來檢查這些設備是否具備良好的運行狀態,同時運用編排好的程序(如預設的季節、時段、溫濕度經驗值等)對設備的各項功能進行控制并加以優化,從而實現電能的節約。

      1 獨立能源管理系統

      統計表明,我國至少80%的智能建筑內的BAS系統只用于兩方面,即監控設備運行狀態以及自動控制,很少甚至不應用于能源管理及計量方面,因此,BAS系統運行過程中,電能浪費情況極為嚴重。現階段,電能、氣、水、油等是建筑能源的主要構成成分,其中,電能仍舊是能耗最大的部分。因此,在智能建筑中構建獨立能耗計量系統,能夠實現各類建筑能耗的監測、分項計量以及能耗數據信息共享,建筑設備管理系統在分析處理所接收到的能耗數據之后,就能選擇出最佳的優化方案,從而維持系統的節能高效,實現“綠色智能建筑”。

      2 智能建筑中獨立能源系統的設計方案

      2.1 能耗計量子系統

      能耗計量系統的構成部分從上到下,依次為感知層、傳輸層、應用層。首先,感知層主要由電表、氣表、水表、流量計等計量儀表構成,這些儀表同傳輸層有個接口,能夠實現數字的直接輸出及傳輸,為數據庫采集各類能耗的監測數據并傳輸至最上層的管理平臺,實現建筑能源各個管理系統之間信息的有效流通。其次,在傳輸層中應用集成網絡和通訊管理機技術來實現各個設備層與管理平臺中所有裝置之間的通訊。隨著通信技術及電子技術的快速發展,在傳輸處理數據時可供選擇的傳輸模式越來越多,而在獨立能源計量與管理系統中,需要通訊層通過兩級的傳輸模式來轉發管理平臺發出的控制命令以及從底層采集來的能耗數據。第一級是完成能耗數據由感知層至數據采集器的傳輸;第二級是完成數據由數據采集器至能源管理綜合平臺的傳輸。最后,應用層由數據采集軟件、能耗信息軟件、節能監測管理軟件及SQL Server 數據庫組成,其中數據采集軟件能夠對感知層的數據進行實時的讀取,并將其存入數據庫。節能監測管理軟件主要是對各項能耗數據進行查詢、統計及分析等操作。SQL Server數據庫則發揮其存儲功能。應用層的主要功能就是解包并分析上傳來的數據,通過采取相關操作來完成設備運行狀態的控制,優化建筑能源的配置,實現能源的節約。

      2.2 BMS系統與能耗計量系統的結合設計

      能耗計量系統雖然能夠統計建筑內能源設備具體的能耗情況,然而在控制和管理能耗設備方面,卻缺乏有效的手段。BMS系統雖具有控制智能建筑中各個管理子系統的功能,但是由于其高度的自動化,缺乏實際的評估數據,不能明確的判斷出產生最優能源配置的具體行為和操作。因此,通過集成兩種系統,可以實現計量功能與設備管理功能的結合與互補,對智能建筑節能目標的實現具有極強的實踐意義。

      3 電能分項計量子系統實例分析

      為了使智能建筑中電能消耗的分項計量產生更好地效果,需對電能分項計量回路進行合理的設置。一般來講,不同建筑內配備了不同形式及較多數量的配電系統支路,而對每個設備的能耗進行計量比較困難,因此,需要在單獨計量的外供電回路、制冷機組主供電回路、變壓器低壓側出現回路、特殊區的供電回路、照明插座主回路以及電梯回路以及其它應該單獨計量的用電回路[2]等主要的配電支路中配置單獨的計量表。

      一般來講,新建筑中通常依靠改變建筑內的配電線路的方式來獲取分項的能耗信息,這種方式最直接,同時也是最好的一種方式,但是也只能在新建的建筑中適用。為了實現已建建筑內能耗的分項計量,可以在下級支路中安裝計量表,但是采用這種辦法通常會產生一種極端,對建筑內所有的用電設備進行分類,然后把計量表內相應的能耗數據相加,這樣一來,會產生過高的系統投資成本,包括計量設備成本、數據采集成本以及結點連接成本。此外,根據實際情況而言,很多建筑的現場條件根本不能提供計量表合適的安裝位置。還要一種不太提倡的分項計量方式是對每個支路的能耗進行直接的計量,再根據每個支路相應負載的特點對數據進行拆分,最后各個負載上的用電量得到合理的分攤。然而,無論是哪種計量方式都是建立在充分獲取配電系統信息的基礎之上的。

      實踐表明,在智能建筑中無論采取哪種方式,只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靈活的應用,就能夠在投資適當的前提下,獲取可靠具體的分析能耗信息。能耗大、功率大、數量少的設備適宜采取直接計量方式,確保獲取較為可靠的數據,而功率小、數量多、分布廣的設備適宜采取間接計量方式,即先對支路的總電耗進行計量,然后對其進行拆分計算來獲取分項能耗。

      4 結語

      通過構建智能建筑中獨立能源管理系統,能夠實現對建筑內能源更加精細的管理及能耗的動態監測,提升設備運行及管理效率,促進資源環境與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增強智能建筑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顧小軍.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系統[J].江蘇建筑,2010(2):48-50.

      智慧城市能源管理范文第3篇

      在杭州眾多產業園區里,杭州東部軟件園早已聲名在外。不僅因為園區內有舒適的創業環境,還因為它是一個智慧化園區。

      在東部軟件園上班,企業員工不用擔心呼吸不到新鮮空氣的問題。在這里,每個房間的空調上都通過二氧化碳傳感器,測算房間里的含氧量。如果房間內人數多,含氧量下降,就會自動開啟新風系統,將新鮮空氣送到室內。

      此外,通過無線傳感技術,利用遍布在園區各個角落的上千個采集器,東部軟件園的工作人員能夠實時地監測各入駐企業的用電量,并進行數據分析,從而給企業提出優化用電的報告。

      東部軟件園對智慧園區的認識是一個逐漸加深的過程。在此之前,東部軟件園還進行了樓宇智能化和智能園區的建設。智能園區階段主要是發展物聯網應用。在這一階段,東部軟件園意識到,傳統的智能園區建設存在三個問題:首先,重物業管理、輕客戶服務;其次,重商業開發、輕產業培育;第三,硬件投入較多、軟件投入相對較少。因此,東部軟件園主動轉變發展理念,打造智慧園區。

      東部軟件園董事長宋小春說:“智慧園區建設首先要明確其作用和目的。”在他看來,智慧園區已經從技術層面上升到了理念層面,代表的是一種先進的管理理念。

      宋小春認為,打造智慧園區的過程,實際上是優化管理流程的過程,流程梳理是關鍵環節。在這個過程中,要注重觀念更新、自主設計、思想發動、領導帶頭。信息化既可以為企業的主營業務服務,也可以為政府的投資管理服務。而東部軟件園通過信息化建設,提高園區的服務質量、科技創新氛圍和客戶管理水平。同時也明確了園區內工作人員的責任、優化了工作職能。“信息化能夠使我們的服務質量變得更好,把管理思想變成管理行動。人的管理能力、管理范圍都擴大了,這樣企業才能給客戶帶來效益。”宋小春說。

      東部軟件園在智慧園區建設過程中更加注重智慧產業的應用。東部軟件園成立了網絡科技公司專門負責科技產業的發展,結合園區積累的經營發展理念,承擔了智慧園區各信息化系統的集成開發。這不僅解決了園區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問題,也推動了園區內科技產業鏈的培育,為企業提供了新技術和新產品示范應用的平臺。

      宋小春認為,智慧城市的建設并不是技術問題,而是發展理念問題。要發展智慧城市和智慧園區,首先要理解智慧這個概念。所謂智慧,是全面的信息化。中國作為新興市場國家,要在新型城市化建設的過程中,把實體經濟、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的產業層次發展結合起來,智慧城市的建設不僅是研究如何進行城市管理,更要與當地的產業發展結合起來。

      智慧城市能源管理范文第4篇

      作為一家起步于重工行業的法國企業,施耐德電氣成功地從產品專家轉型為能效管理專家,在2012年實現了240億歐元的銷售額。目前,中國已成為施耐德電氣全球第二大市場。到底是什么樣的企業基因,讓這家擁有170多年歷史的公司能夠在非本土之外的土地上扎根發芽,常綠常新?

      比滿足需求更進一步

      “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主導,可以說是施耐德電氣的基因。”施耐德電氣中國區高級副總裁、全國銷售業務負責人曹瑋在活動現場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在這次活動中,集中展現施耐德電氣在中國25周年發展歷程的新書《不一樣的25年——施耐德電氣的中國故事》也正式,書中關于施耐德電氣與社會、客戶及合作伙伴共贏發展的成功故事數不勝數。

      不過,在曹瑋看來,以客戶為主導,并不是銷售產品那么簡單。“如果說,銷售光會吃苦,肯定不行。大家看到的,往往是銷售吃苦的一面,其實背后最重要的是要把客戶的需求弄清楚,然后再和自己公司的情況相結合,這才是一名真正的施耐德電氣人應該具備的素質。”

      正是這種素質,不斷地推動著施耐德電氣前行。作為一家依靠制造業發家的企業,在進入21世紀之后,如何調整結構,挖掘服務在制造轉型中的價值,成為每一家制造業企業需要面對的問題。如今的施耐德電氣,已經不再是一家生產低壓電器、插座或斷路器的制造型工廠,它提供的商品是“服務”、“應用軟件”、“一攬子解決方案”,它有了一個新的定位——全球能效管理專家。

      “我們現在還不敢說完全轉型成功了,而是處于轉型過程中。”曹瑋坦言,轉型并不是由于產品所限,而是市場需求所致。

      在20世紀70年代,全球對于能源短缺沒有顧慮,大家考慮的是產品安全。而今,隨著能源的消耗,各國開始對節能減排有了要求,施耐德電氣的客戶也開始有了新的需求——如何使用盡可能少的消耗,實現同樣的產出?施耐德電氣的答案是不僅僅銷售節能產品,而是對企業進行能源管理。在此基礎上,施耐德電氣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便應運而生了。“其實,我們是在滿足客戶需求的基礎上,意識再相對超前了一點。”

      如今,施耐德電氣的“智慧城市”已經不是停留在概念上了,施耐德電氣已經有了布局智慧城市的一整套解決方案。在這套方案中,分為家居、樓宇、交通、水務、輸電、安全幾個模塊,針對每個模塊,施耐德電氣已經制定出比較成熟的解決方案,能讓生活在城市的人們,實現智能化。

      “如果我們能夠把這些模塊集成在一個平臺上,智慧城市就出現了。”曹瑋不無期待地表示。

      雖說目前的施耐德電氣已經在全球眾多城市開始進行智慧城市的戰略布局,但這并不意味著施耐德電氣放松原有的拳頭產品。基于對中國市場的了解,施耐德電氣將未來的戰略布局到了國內的中西部。

      “即使我們成為一個非常成功的能效管理專家,我們的業務仍將包括產品和解決方案兩類。”曹瑋表示。

      施耐德電氣的西部大開發

      隨著科技的發展,施耐德電氣的產品業務也在不斷豐富。

      曹瑋介紹說,施耐德電氣以前的產品是不具備通信功能、也不具備能源監測功能,不是智能化的產品。現在開始,施耐德電氣的產品上開始附加這些功能,使得產品在安全可靠的同時,能夠起到對能源監測的作用。

      目前,國內東西部區域市場存在較大差異。東部地區市場相對成熟,西部還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而國家開發西部的政策,也堅定了施耐德電氣的選擇。

      現今,施耐德電氣已經在西安建立起了第二個研發中心,同時也將客戶服務中心移師武漢。在曹瑋看來,將研發中心建設在西部腹地,才有可能研發出更加適合當地客戶和市場需求的產品。對于施耐德電氣而言,將武漢和西安作為企業布局中西部的兩個中心,并不意味著公司戰略的轉移,而是擴大了業務范圍。

      談及對未來中西部業務的展望,曹瑋充滿信心:“目前的中西部,就像是十年前的東部,產品業務將擁有非常多的機會,如今,隨著產品線的日益豐富,中西部的業務增長將會發展得很快,也許會繼續施耐德電氣在東部的輝煌。”

      國內東西部的差異,讓施耐德電氣看到了不同的商機,因此也就產生了不同的業務模式。未來,東部重點發展能源管理、解決方案和增值服務方面的業務;而西部,將把產品業務作為重點。

      能如此深刻的理解中國市場的跨國公司不多,當提及“跨國公司如何本土化”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時,曹瑋用一句頗為繞口的話,表明了施耐德電氣的態度:“我們希望自己是一家非常本地化的國際公司,同時也是一家非常國際化的本地公司。”

      他向記者解釋說,施耐德電氣在人才、生產、營銷、市場,包括戰略、研發等方面,都已經實現了本地化,但是在管理、經營和戰略理念上,應該有國際化的視野,這才能使自己的企業吸取不同方面的優點,在當地擁有自己的特色。

      智慧城市能源管理范文第5篇

      積成電子秉承著“積文明之精華,成高科技之大業”的理念,積成電子專注于計算機軟件開發、軟件密集型系統和智能電子設備研制、信息系統集成,以客戶滿意的“專家型服務”贏得市場。積成電子擁有國家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一級資質,客戶遍布國內30個省(自治區)、市,300多個地市的電力系統單位,成立了北方、西北、華中、華東、南方五個營銷大區及部分直屬省區,部分產品已經出口到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目前,公司電網調度自動化產品在電網地調系統中市場占有率已近30%。高效靈活的銷售網絡和廣泛覆蓋的市場體系,是積成電子滿足客戶需求的有力保障。

      積成電子始終堅持以科技創新為本,質量至上的方針,采用國際通用標準,持續進行過程改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截至目前,積成電子6項產品榮膺國家重點新產品,10多個項目列入國家火炬計劃和產業化專項,擁有15項產品獲得國家專利,28項軟件著作權,約30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近40項科技成果達到國際或國內領先水平,24項榮獲省部級以上獎勵,其中電力調度自動化主站系統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此外,積成電子還是國家發改委、信息產業部、商務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審核認定的“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件企業”,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定的“計算機系統集成一級資質企業”“2008年中國軟件業收入前百家企業”,科技部認定的“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火炬計劃優秀軟件企業”和“中國軟件出口工程企業”,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認定的“國家火炬計劃軟件產業基地齊魯軟件園的骨干企業”,人事部批準的博士后流動分站,山東省科技廳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

      1999年,積成電子通過IS09001質量體系認證;2002年,完成IS09001-2000版的換版認證;2004年,通過CMM2級評估,獲得國際認證證書;2004年,依據GB15496、GB15497、GB15498的要求建立完整的企業標準體系,并將標準化理念和標準化行為滲透到生產、經營和管理的各個環節;2005年,實現了IS09001標準和CMM標準的融合;2008年,獲得“AAAA級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榮譽稱號;2009年,通過CMM13評估,質量管理水平又上新臺階;2011年,通過IS014000和OHSAS18000體系認證;2011年,榮獲首屆市長質量獎;2012年,通過IS027000體系認證;2013年,通過CMM13復評。

      積成電子是多個國家級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和行業內標準化工作組成員,如EMS-API( IEC 61970)工作組成員、變電站通信網絡與系統( IEC 61850)工作組成員、電力企業信息集成一配電管理系統接口( IEC 61968)工作組成員、建設部城市公用事業自動化技術規范工作組成員等。積成電子參加完成了8個系列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制定工作,在IEC61970、IEC61968、IEC61850等國際標準的研究方面處于領先地位。目前,公司還正在參加起草7個主要行業標準。另外,積成電子還是城(農)網電力自動化建設指導意見主要起草單位之一。

      積成電子近年來逐漸向敏捷制造型企業轉變,從生產布局、車間環境、庫存預測、采購計劃到生產工藝、流水化作業,都嚴格遵照“精益生產、柔性制作”的標準規范。研究開發能力是積成電子的核心競爭力之一,人才是研究開發的第一要素。積成電子現有員工891人,其中碩士和博士學歷員工占15%;公司有正高級職稱的技術專家17名,副高級職稱39名,中級職稱110余名。電力自動化是現代電子信息技術與電力行業技術的交叉領域,積成電子在這個領域中,充分發揮電子信息技術的優勢,在從事電力自動化行業30余年的過程中、善于學習,勇于創新,已經成為國內該領域的知名企業,曾在我國電力自動化行業創造了多個第一。

      目前,積成電子擁有門類齊全的系列產品,涵蓋電網調度自動化、變電站自動化、配網自動化、電能信息采集與管理、發電廠自動化等領域,擁有38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軟、硬件產品。

      亚洲高清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熟妇无码八V在线播放| 亚洲AV女人18毛片水真多|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 亚洲综合亚洲国产尤物| 内射少妇36P亚洲区| 亚洲精品高清久久| 亚洲自偷自偷精品| 97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乱码高清app| 久久久久亚洲AV综合波多野结衣| 国产精品V亚洲精品V日韩精品|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鲁丝片|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浪潮| 亚洲免费日韩无码系列| 亚洲伊人成无码综合网 | 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 色欲aⅴ亚洲情无码AV蜜桃| 风间由美在线亚洲一区| 亚洲AⅤ优女AV综合久久久| 亚洲?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亚洲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激情亚洲精品无码?V|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午夜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一区| 亚洲精品久久无码| 成人亚洲综合天堂| 亚洲综合另类小说色区| 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黄色免费电影|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激情无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区不卡顿区在线观看| 日本亚洲成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图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