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教育孩子的常識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我們教育孩子時,一般都是從具體事情入手。如要求xxx對人要有禮貌,就多給他講尊老愛幼的故事。在日常生活中,要求他在吃飯時,把喜歡吃的菜先讓給爺爺、爸爸、媽媽,有好吃的東西和全家人一起分享。
從他一上學,我們就教育他,同學之間是好朋友,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同學有困難要主動幫助他們。這個學期剛開學時,一位同學在學校吐了,當天晚上xxx告訴我,并且非常自豪的說他還給這位同學餐巾紙用,我馬上就夸獎他做的非常好,并且鼓勵他在以后遇到這樣的事情時,要盡力去幫助同學。
另外,我們希望孩子能夠快樂的成長。我們就注重培養他開朗的性格。比如,孩子吃飯時把湯撒了,他會非常著急的說:“爸爸媽媽,我把湯能撒了,怎么辦呀?”,我們不會埋怨他,加重他的心理負擔,而是非常平和的告訴他,用抹布擦干了再盛一碗湯;又比如,有一天晚上孩子喝水多了,尿了床,非常不好意思,他爸爸就開導他說:“我十幾歲還尿床呢!沒有什么,長大以后就會好的,不用擔心。”
家長寒假安全責任書【1】
尊敬的家長朋友:
您好!寒假將至,春節即臨,希望您真正履行自己的安全監管責任,讓孩子過一個快樂、健康、文明、平安的假期,在此簽訂本責任書。
1.認真履行監護人的職責,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一切從孩子的安全出發,以防為主,杜絕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
2.提醒子女出行時應注意交通安全嚴守交通法規。
3.教育孩子不到水塘、溝渠的冰上玩耍;不要讓孩子私自或結伴外出。
4.教育孩子注意公共衛生和個人衛生,講究健康飲食,不暴飲暴食,注意保暖,防止各種疾病的發生。
5.冬季是火災的多發季節,請教育孩子不玩火,不帶火種;教給孩子防火,防煤氣中毒,防觸電,防不法侵害等安全知識與自救方法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和能力。
6.不燃放煙花爆竹,觀看時必須由家長陪同,并在安全距離之外。
7.幼兒家長是幼兒的法定監護人,要對幼兒寒假離園期間安全進行全面監護,若家長疏于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和監督,在假期發生的任何意外事故,均由家長和幼兒承擔,幼兒園不負任何責任。
班級:
班主任:(簽名)
幼兒姓名:
家長:(簽名)
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家長寒假安全責任書【2】
寒假即將來臨,學生們將離開學校回到溫馨的家。學生在寒假中的安全是他們全面、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希望每一個家長擔負起責任,保證孩子度過一個平安快樂的假期,并完成如下職責:
1、家長要履行監護職責,積極配合學校做好假期子女的管理和教育工作,保障孩子的假期安全。
2、家長要增強安全意識,學生假期外出,家長要向學校寫出書面假條和安全保證。
3、家長要對孩子進行自護、自律、自救常識教育。教給孩子各種安全防護知識(如:用火、用水、用電、飲食、防毒、交通等必要的知識),培養學生在各種環境中保護自己的能力和辨別是非的能力。
4、家長要教育孩子遵守燃放煙花爆竹的規定,安全燃放煙花爆竹,不在爆竹禁放區內燃放煙花爆竹,自覺遵守社會公德。
5、家長要教育孩子注意飲食衛生,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倡導學生在家做好陽光亮眼操和眼保健操,控制看電視和上網的時間,保證營養和充足的睡眠。
6、家長要以身作則,自覺杜絕不良行為(迷信、賭博、吸毒等),爭創文明和諧家庭。
7、家長要引導孩子文明上網,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要善于網上學習、誠實友好交流、維護網絡安全。
8、家長要引導學生堅持每天1小時的體育鍛煉(每天長跑距離基數為小學生1000米),并做好每天體育鍛煉和長跑活動情況記錄,確保進行體育鍛煉時的安全。
祝新春佳節全家幸福!
20XX年1月7日
班級:
家長寒假安全責任書【3】
貴家長:
您好!20XX年寒假已至。為讓孩子度過一個安全、健康、愉快的假期,請您在寒假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
1.請您對孩子進行自律、自護、自救方面的常識教育。幫助孩子從小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教給孩子掌握一些必要的安全自護知識和安全防護技能。(安全用電、用氣、防盜竊、防投毒、防搶劫、防爆炸、防火災、防溺水、防壞人、防交通事故等),培養學生在各種環境中保護自己的能力和辨別是非的能力。
2.請您教育孩子嚴禁燃放煙花爆竹;隨意觸摸電器,不私拉亂接電線。
3.請您注意培養孩子的食品安全意識,遠離三無食品,預防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
4.請您教育和管理孩子不上網,不隨意約會網友。不吸煙、不喝酒,自覺抵制或不良信息的誘惑,不看不健康書籍和不健康影視制品,不玩不健康游戲。
5.請您教育孩子不單獨外出游玩、不在外留宿、不接受陌生人的小恩小惠,不與陌生人交往。遇到敲詐勒索、攔路搶劫及時告訴父母或撥打報警電話。禁止孩子到江、河、湖、海等危險區域玩耍。
6.嚴格遵守交通法規,不乘坐無牌無證車輛,不追車,不爬車,不在公路上玩耍。
7.請您指導和監督孩子不到人員密集的場所聚集、玩耍,不參與各類非法集會、聚集活動,遵守社會公德,不拉幫結伙,不打架斗毆。
8、不攜帶火種或易燃易爆物品進入林區,不放火燒荒、焚燒廢紙雜物等,特別是文明祭祀時,防止火災發生。
假期發生的一切安全事故,由家長負全責。
學校(蓋章)
班主任簽名:
家長簽字:
為了孩子的安全,為了孩子們幸福健康的成長,根據上級主管部門要求,除學校老師認真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工作外,作為孩子監護人的家長有責任配合學校做好孩子的安全工作并認真履行以下職責:
1、家長要積極認真地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要做到安全教育爸爸、媽媽講、爺爺、奶奶講,委托監護講;天天講。向孩子講解安全常識、安全注意事項,增強安全意識,規范安全行為。
2、要教育孩子按時到校,按時回家,為了學生的安全,學生在上午8:00以后,下午2:00以后到校,若提前到校所出現的安全事故一切責任自己承擔。遵守交通規則,過公路先左右看,沒有車或車停下后走人行橫道,學生和接送學生的家長必須聽從交警指揮和護隊老師的指揮。堅決不準在公路、鐵路、碼頭玩耍和追跑打鬧,不騎車。
3、教育孩子不得在廢棄倉庫、房屋里玩耍,不跟陌生人接觸,更不能接收陌生人的物品,教給孩子一定的自護自救方法,記住家里電話、報警電話等等。
4、教育孩子不吃零食,不喝生水,注意飲食衛生,防止食物中毒。
5、教育孩子不玩火,防觸電,不擁擠,防煤氣中毒,不做有危險的游戲,不私自吊單杠、攀肋木和玩滑梯,不準私自下河塘洗澡、玩耍,不準從高處亂扔雜物,同學之間、小朋友之間要團結友愛。
6、為了學生的安全,家長不得將車輛停在校門口,為了學生的安全,家長不得在學校操場內開車、騎車。
7、做好自己孩子的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工作,隨時關注孩子校內外的安全,做好孩子上學、放學和假期的安全工作。學生不得穿越防護欄。
8、根據教育部2019年9月1日起施行《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的規定:“學生自行上學、放學、返校、離校途中;學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離校期間;放學后、節假日或者假期等學校工作時間以外,學生自行滯留學校或者自行到校所發生的不安全事故,事故責任由學生本人或相應責任人承擔,學校不承擔事故責任。”
大家好!
很高興因為孩子,我們走到了一起。在此,我們首先祝賀您的孩子開始了一段新的人生旅程,同時也感謝各位家長對我們學校信任和支持。我們深深知道,那每一張燦爛可愛的笑臉都承載著各位家長殷切的希望和美好的憧憬。相信大家在會后,一定能感覺到我們學校的務實作風和對新生工作的重視。
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在今天召開家長會的目,是為了讓家長在孩子一入學的時候就能夠配合學校做好一年級新生的教育工作,加強和學校之間的聯系。一句話,就是“一切為了我們的孩子”。這是我們教育的一個根本出發點。我也希望,從這個出發點出發,只要我們同心協力,孩子一定能夠在我們的校園茁壯成長。接下來,我想和大家就一個主題做個交流:
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一年級的小孩現在就是一張最干凈的白紙,你在這張白紙上為他涂上什么顏色,它將來就是什么顏色。所以,要想使這張白紙,將來成為一幅最美麗的圖畫,你就必須從現在開始認真去勾畫每一筆。所以,現在一年級學生的養成教育是重中之中。如果從小孩子的養成習慣,沒有培養好,那么,到大了再糾正是很難、很難。但是,在坐的家長還有百分之百的希望,去把孩子培養好。因為,他們是一年級,是養成教育的一個起點。作為新入學的一年級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從那些方面做起呢?下面,我從幾點來談,給大家做一個參考。
1、養成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按時到校上課,不遲到,不過早到校,有病有事及時請假,做一個守時的人。對于小孩子來說,如果家長時間觀念強,孩子一定也是一個遵守時間的人。如果您的孩子動作相對慢一些,就需要您提前提醒并督促。
建議家長為孩子準備一個小鬧鐘,并教會孩子看鐘。父母要有意識地規劃好孩子的作息時間,調整孩子的生活起居習慣及常規,養成孩子自己準時就寢、準時起床的習慣。家長最好能與孩子共同制作一張作息時間表,貼在孩子看得到的地方,并要求孩子一定要按照時間表去做
現將我校的作息時間公布一下;
(1)早上要訓練孩子按時上學(7:10以后7:30以前到校)
(2)中午按時回家(中午11:35放學,下午2:15到校,)
(3)下午放學時間:周一、周三、周四、周五是 周二是
這里有幾點想說明一下:①來接小孩的家長不要來得太早或太遲,太早,會浪費你們的時間;太遲,小孩會不耐煩,而且,學校門前就是一條交通要道,各種車輛來來往往,小孩跑來跑去也不太安全。②只要天不下雨,來接小孩的家長請在左邊十字路口、右邊小區門口等待。如果大家都圍在校門前,我們的路隊也排不好,還影響其他班級放學路隊。容易亂糟糟一片。
2、養成文明禮儀的好習慣
作為家長,我們平時都能教育孩子愛勞動,講文明,尊敬長輩,待人有禮。但是大家知道不知道,教育孩子該做的事,自己首先做好,以身作則的教育魅力是巨大的。 “小樹易直也易彎”,家長們,孩子會從你的言行舉止中學會和人相處,和人交往,也會從你的待人處事中學會對待別人的態度,所以,要求我們孩子該去做的,我們家長首先要做好。身教更勝言傳。如果你當著孩子的面撒謊,你的孩子也一定是個撒謊的孩子;如果你當著孩子的面詆毀別人,你的孩子在背后也一定會說別人的壞話,這就是一種惡性的教育環境,對孩子的成長只有壞影響,起不到好作用。這樣說的目的,只是想告訴大家,只要我們以身作則,樹立榜樣,從小教育引導好孩子什么事該做,什么事不該做,那對孩子今后的成長是什么有利的。
養成文明禮儀的好習慣要從哪些方面做起呢?
①教育他們看見老師、同學、親戚朋友養成打招呼的習慣。離開時說再見,出門時說“媽媽,我回來了”等。讓我們的孩子愛自己的父母,愛自己的學校和老師。
②教育孩子要合群。有時小伙伴之間會發生一些不愉快的事,誰把誰碰了,撞了,不小心碰倒了、孩子之間你打打我,我招招你,別人拿了自己喜歡的物品等等,家長都要正確引導,教育孩子以團結友愛為主,確實遇到難以接受的事情,要及時與老師溝通,了解情況,和諧處理。孩子們在一起相處六年呢,可能他們因為這樣的事情一兩天就沒事了,該玩還玩,可是我們家長弄僵了,以后六年還怎么相處呢?所以希望我們家長決不能為一些小事斤斤計較,搞得家長之間不愉快。
③教育孩子懂得并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干。
父母可教會孩子一些入學必需的生活技能,如穿脫衣服,系鞋帶,整理書包,遇到困難會尋求幫助,行走時不要跑、跳,不在馬路上玩耍,會用鑰匙開門、倒開水,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學點簡單的勞動技能,會開、關門窗,掃地、抹桌椅等。特別是讓孩子知道課間要先去廁所,做好課前準備再玩。能根據課表整理書包,做好第二天上課的準備。
讓孩子盡快學會自己收拾書包,家長只動嘴,不要動手,可是據我了解,我們有的家長到現在還在為孩子裝書包,總怕孩子忘帶東西,總是不信任孩子,不給孩子自己鍛煉的機會,這樣的家長其實是糊涂的家長。正是您的“不信任”造成孩子日后的“不自信”,正是您的“勤快”造成孩子日后的“懶惰”,正是您的“任勞任怨””讓孩子變得依賴、任性、自私、沒有責任心。也許你認為這只是小事一樁,但是,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沒有小事之說,孩子的行為習慣和思想意識都是在日常的點滴小事上漸漸形成的,且根深蒂固。因此,當孩子有承擔責任能力的時候,家長要拒絕對他提供幫助,這樣,您的孩子才能真正長大。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逐漸減少父母或其它成人的照顧,逐步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也是當今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此中要做好老人的工作)
④教育孩子懂得節約和愛惜物品
在學校學習期間,不要讓孩子把玩具和零食帶到學校,也盡量讓孩子在家不亂零花錢,懂得節約。教育孩子不在桌椅上、墻壁、書本上亂涂亂畫,不踐踏、采摘、攀爬花草樹木。家長要做到經常性的檢查提醒。
⑤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規則,不闖紅燈,過馬路走斑馬線,上下樓梯靠右行。這一點,希望我們家長能以身作則,起表率作用。
⑥教育孩子不說臟話,粗話。孩子的臟話粗話來自家庭環境,如果在學校里聽到一個孩子經常說臟話,而且成了口頭禪的話,他的家庭中肯定有一個經常說臟話的家長。所以,希望我們家長為了孩子的文明形象,和孩子一起杜絕臟話吧!
當然還有許許多多的行為準則,作為我們家長要隨時發現,隨時教育,再次就不一一陳述。
3、養成良好的坐姿。
關于姿勢:我觀察過孩子們的坐相,發現至少有七、八種不同的坐相。同樣是寫字,認真的小朋友端端正正地;而頑皮一點的,有的跪著寫,有的趴著寫,還有的一只腳跪著,一只腳翹著在寫字……在學校里,老師不常指點的話,他就這個樣子,如果他在家里,可能更加隨便了!我想,我們在學校好不容易把正確的坐立行走、看書寫字的姿勢教給孩子,回到家里卻沒有人管,來到學校就“還原”成原來不正確的姿勢,教育效果不好就是因為沒有不斷的鞏固,家長是不是能夠在家里也注意一下孩子各方面的姿勢呢?一旦發現不好的時候,一定及時地指出來。沒有良好的姿勢,無論對學習,還是對身體發育都非常不利。如果寫字姿勢不正確,眼睛近視了,帶了眼鏡,我想,他們的不便是視力好的人永遠無法體會的。
4、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年級學生,重點不是學到多少知識,而是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重要階段。孩子放學以后,你第一句話應該是問:“孩子,今天在校高興嗎?”于是,孩子會滔滔不絕地告訴你他(她)快樂、不快樂的事,家長做一個最好的聽眾,適當給予表揚、評價。長期堅持,養成習慣,今后與孩子交流不成問題。
那么在學習上,對于一年級的孩子,剛剛接觸家庭作業的學生,家長該怎樣做呢?
①、是抓作業,要規定孩子放學后必須做完作業,而且必須檢查后再出去玩,培養孩子養成先完成作業再玩耍的好習慣;放學后督促孩子先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做作業,不要讓孩子一到家就是看電視或者到處打鬧,如果家長在一年級不糾正過來,稍微大點就很難糾正,因為他已經形成了習慣,希望家長再忙都要把這件事督促到位,看看他回家后先干什么,不過有的家長認為孩子還小,大些了就好點了,如果家長這樣認為就只會害了孩子,讓孩子養成了不好的習慣。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②、學生做作業時,是不是邊做作業,邊看電視,這樣既互傷眼睛,又影響作業的質量,如果你的孩子是這樣做的,那她的作業要么錯的很多,要么亂七八糟,因為心無二用,所以孩子做作業要么把電視關掉,要么在書房做。做作業之前,給他(她)10分鐘時間,讓他完成上廁所、洗手、喝水、吃水果等事情,這樣就避免了學習中途溜號。開始做作業前,讓孩子清理桌子上與學習無關的東西,這樣避免了孩子分散注意力。開始寫作業了,讓孩子列出一共有多少作業要做,先完成什么,后完成什么,標出一、二、三來,按序完成。這樣就避免了孩子不知先做哪一項而浪費時間,甚至一會兒做語文,一會兒又做數學交替進行,丟三落四。做作業的過程中,不許離開座位,一氣呵成,注意坐姿和握筆姿勢。家長不可打擾孩子學習,更不可隨便走來走去,嘮嘮叨叨。
③、家長每天查看孩子作業是否認真,有時有課外作業時,還需要念題,家長必須給她念一題,做一題,你給她把題目念了,別著急給他把答案連忙說出來,要讓他自己邊想邊做,這樣才能提高她的成績,在這里我想做點特別的說明,家長在一年級必須要犧牲自己的時間,不要為了做生意或者忙自己的事,而對孩子的作業關注的不多,因為一年級還認不到多少字,家長必須給她念題,她才做的倒,他做了后家長還要檢查,看看讀、寫、算、默、背是否過關,有問題及時補救,并在書上或本子上簽字證明;
④、抓態度,家長要在家檢查孩子的作業和書寫,尤其是書寫,不要以為孩子作業做完了就完了,更重要的是作業的質量,包括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每次寫字都要求學生做到“三個一”,就是一尺一拳一寸。家長在家通過加強教育,積極引導和訓練,使孩子把字寫得既規范,又美觀。
⑤、是抓能力。主要是記憶力,想象力,思維能力等等,這些能力的培養都是從興趣開始的。比如說,家長經常讓孩子識字,認招牌等等(下面還會講到),回到家中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識字、看書,這樣孩子看書的熱情會很高,識字的能力會大大增強,另外鼓勵孩子學兒歌、聽廣播、看課外書和新聞節目等,為孩子準備幾本有益的課外書籍并督促他每天定量閱讀,養成讀書的好習慣。并學著每周給你講2-3個故事。
⑥、睡前絕對不能看電視。可以選擇背課文,背古詩,看故事書,讀英語單詞,聽錄音或者聽音樂。
5、養成注意安全保護自己的習慣
① 、小孩子判斷是非的能力弱,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識,也缺乏自我保護的能力,這時家長一定要教給孩子一些安全常識和方法,比如放學最好和小伙伴結伴而行;在路上如果遇見不認識的人時,不隨便告訴陌生人自己的家庭情況和住址,不要陌生人東西,不跟陌生人走。要教孩子熟悉用110電話報警,會向周圍人尋求幫助、出現意外時向信賴的人求助的應急方法。
②、上下學路上的安全常識要記牢。不管是不是有家長陪同孩子上下學,注意交通安全都是很重要的。家長應該充分利用路上的時間和機會,給孩子講解交通安全常識。
③、在校園內要自己學會保護自己。孩子在學校內有一定的時間可以自由支配。他可以去操場玩,可以和其它小伙伴玩,而孩子好奇心強、行動易沖動、缺乏必要的安全經驗的特點可能會導致一些危險。比如孩子玩大型器械時不自量力,和別人玩一些危險游戲。家長要引導孩子注意保護自己,知道自己身體的哪些部位特別要保護好,知道在樓道里不追跑打鬧、不做危險動作,不猛跑,不亂扔東西,樹立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最后,需要說明的是,教師是人,而非神。他們面對的是60多個孩子,在目前的教育體制下,也承受著相當大的壓力,尤其是我們學校的教師,家長、社會、學校對教師的期望很高,要求也很高。在安排教師的時候,我們也十分重視,一年級的任課教師都是骨干教師,十個教師中九個都有三年以上的工作經驗,都帶過一年級學生。他們的責任心強,教學水平高。但是,在工作中,他們也難免會有些不足之處。作為家長,請不要在孩子面前隨意議論學校和老師。老師在孩子們心中是神圣的、萬能的,請不要隨意毀滅孩子們心中崇拜的偶像;學校是孩子們學知識、學做人的樂園,請不要在您的無意中讓孩子對學校產生厭倦、恐懼等不良心理,最終受到損失的是您的孩子,而且這種損失永遠無法彌補。老師畢竟不是完美的,老師跟老師之間也有不同的教育方法、教學方式,但是請您一定要信任老師,與老師加強溝通,有任何不滿或不理解都可以通過心平氣和的溝通來解決,請相信我們每一個教師都愿意做到讓您滿意。您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隨意議論,以免給孩子的心理投下永不消失的陰影。所以,希望各位家長要多理解、多支持、積極配合。就輔導教育孩子等問題向他們咨詢,同各任課教師加強交流溝通,向教師反映孩子在家的學習情況,協調好家庭學校的關系。同時也歡迎各位對我們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或如實反映一些情況。
不幸,孩子們在爭玩具時發生了矛盾。農村孩子順口罵到:“!”“哥哥罵人,我不跟你玩了!”城里孩子委屈地說著,依偎在媽媽身邊。
屋子里的氣氛陰郁了。妹夫鄙夷的目光掃了一下舅子夫婦。這時夫婦表情尷尬,幾乎同時出手打了兒子一巴掌,妹妹則把兒子手里的玩具只往侄子手里塞。然心里卻難受著……
農村夫婦為了躲避氣氛,于是拉著孩子走出房間,想到社區里轉轉換換空氣。
剛一出門,只聽到“叔叔好!阿姨好!”再下一個樓層,又聽到“張爺爺好!李奶奶好!”單元樓道里,整個樓梯間洋溢著沁人心脾的芬芳。于是這時夫婦禁不住懺悔地嘆道:“我們沒有當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自己的孩子罵人,在于自己平時做了孩子的反面教員”。
我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民辦教師,祖祖輩輩都是農民。去年才住進城里。不是當了幾天城里居民就笑話農村居民不會教育孩子;而是農村居民的整體文化素質比城里差。他們的生活語言,包括家庭成員之間矛盾沖突中的語言,尤其是鄰居之間矛盾沖突時的語言,都很庸俗、隨便,甚至低級、粗野,臟言臟語成了不同年齡段孩子的“最好教材”。因此,農村小學、初中學生的生活語言中有很多不健康的成分。罵人成了潛移默化的品質。“!”“老子……”之語成了生活交際語言。有些女生竟然也信口開河,不亞男生。
顯然,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要培養中小學生的文明語言、思想品德,還應從孩子的家長著手,并且要從幼兒家長著手。
作為家長,關心孩子上幼兒園比上小學還關心;關心孩子上小學比上初中還關心。我們應趁著家長的“關心”,從幼兒園就要開好家長會。把家長會這塊陣地一直占領到初中畢業。借用家長會辦好文明語言、思品教育講座。幼兒家長會,要以禮貌語言、禮貌行為等知識為講座內容。力求教會家長共同當好老師。教育家長在有孩子的場合,千萬不要說臟話,切莫忘記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小學家長會、初中家長會,最忌的是把家長會簡單地當作向家長匯報學生成績的匯報會。要借用這塊陣地辦好文明語言、思想品德教育講座,使家長加深理解,對學生的思品教育比文化教育更重要、更必要。尤其讓家長學到一些怎樣引導和教育孩子的知識,以配合學校老師共同教育學生。
這個設想,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從家長這方面,農村家長來開會,先問及的是孩子的學習成績,名列第幾,各科具體多少分。很少家長問及到孩子的思想品德怎樣,語言文明與否。
從教師這方面,盡管老師都懂得德、智、體全面發展,而且德育第一。但是評選三好學生,具體操作中,無論是班主任還是科任老師自覺不自覺地掂量著某個學生的學習成績,并把成績作為重要砝碼。這當然是應試教育和評比教學名次,把老師培養成了這種不自覺的習慣。
作為教師,在教育教學的具體操作中,首先應是思想品德的言傳身教。而思想品德教育,尤其是文明語言的培養,單靠教師的言傳身教是不夠的,家長的言傳身教更為重要。想到這,我們就積極地、自覺地在家長會上,匯報學生學習情況時,巧妙地引入思想品德教育和文明語言的培養方法,這樣講座就辦起來了。
小學1年級至3年級的講座內容,以文明語言和拾金不昧為主;4年級至6年級講座以團結同學、熱愛同學的內容為主;初中家長會以法律常識為講座內容。對初中家長的法制講座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