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教育教學文章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小學語文 口語交際 口語訓練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6.167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教學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的教學,使得學生的語文能力得到明顯的提升。就口語交際的教學本質而言,其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促使智力發展、增強學生語言組織能力、提高語言運用能力的一個過程。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要使學生具備日??谡Z交際的能力。因此,學生在各種交際活動中要善于學習,在日常交際中要先學會如何去傾聽,然后再進行表達,以達到同他人順利交流的目的。教師要在學生的語文口語交際學習的過程中進行必要的引導,讓學生能夠學會文明的同他人進行溝通,能正常的進行人際交往,并使學生能夠具備一定的合作能力。
小學階段的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要先對學生的口頭用語進行規范,再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進行培養,這樣才能讓學生的聽說態度和語言習慣向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同時,教師還應當注意口語交際實際是一個雙向的互動過程,聽和說都是雙向的,只有這樣才能起到交流的作用。因此,口語交際就是在一定的場景內同需要進行交際的對象用語言進行交流,在不同的場景中會有不同的語言交流與之對應。然而,教師如何才能通過語文口語交際教學讓學生想說、敢說、愛說,才是今天本人需要討論的關鍵問題。
一、讓學生在日常訓練中大膽的說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首要任務就是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引導,及構建相對和諧的教學環境,讓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進行口語交際練習,大膽的將自己的真實思想用語言表達出來,通過聲音傳遞給他人。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現在新課程理念中所提倡的平等的師生關系,重新定位自己在教學中的位置,做好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在學習活動中當好引導者。教師還要注意在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調整自己的情緒,使自己始終以最為良好的狀態來面對學生,如果遇到心情有波動的時候,不妨靜下心來進行調整,待情緒平復后再繼續對學生進行教學引導。教師只有保持一個相對良好的教學狀態,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保持愉悅的心情,才能讓學生覺得教師給人帶來一種隨和的親近感,才能向教師敞開心扉。
當然,在口語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把活動的主導權交給學生,讓學生來做活動的主人,不對學生進行令人生厭的說教,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因為整個教學活動中是由學生為中心,使得學生能夠無拘無束的進行自由發揮,在活動中充分的展示自己。而教師僅起到一個引導、輔助的作用,并不對整個活動過程進行直接干預,只是致力于課堂氛圍的營造,使學生能夠在進行活動時處于一種平等、民主、和諧、寬松、愉快的氛圍之中,從而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的調動起來,讓學生對活動充滿了興趣,從而能夠更好的參與到活動之中。教師還要積極的為學生創造參與活動的條件,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活動中積極的表現自己,使學生成為整個活動中的主角。
另外,口語訓練可以在教室中開展,也可以在課間活動時間開展,還可以讓學生回到家中在父母的配合下進行訓練,可以說口語訓練的條件極為靈活。只要學生多進行口語表達,那么自然而然的就能從不會說變成會說,一旦會說了,那么再繼續進行口語訓練,學生就會變得愛說、敢說、想說、能說。
二、教會學生傾聽
口語交際本來就是人和人之間的一個語言交互的過程。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教學時要注意培養學生傾聽的良好習慣。在別人說話出現停頓或卡殼的時候,不要插話或打斷別人,要予以講話者足夠的尊重,這樣才能使對話在融洽的氛圍下進行。但是,小學生的心理尚不成熟,在和別人進行交談的時候喜歡取笑別人、打擊別人、嘲弄別人,這是教師在口語訓練的引導中需要注意的,要從這些細節對學生進行培養,才能讓學生在學會口語運用的同時,也學會將口語文明禮貌的進行運用。
例如,我在進行四年級上冊的一個口語交際教學《自然景觀》時,在讓學生準備后,就上臺來向大家解釋自己游覽過或者有所了解的自然景觀,為了讓全班學生都有機會在課堂上參與口語訓練,每次都是隨機抽取幾名學生依次上臺,這次剛好抽到了一個平時語文學習能力相對較弱,平時訓練積極性不高的學生,這名學生在上臺說了聲“老師好”就沒有下文了,這個時候一些學生就開始起哄了,這名在講臺上的學生就顯得有慌亂了,我立刻不動聲色的進行了干預,對全部學生說到:“這位同學暫時還沒有準備好,我們多給他一些時間,大家用熱烈的掌聲給他一點鼓勵,并讓他下去再準備一下?!苯又也⒉患敝屜乱晃粚W生上臺來,而是借機告訴學生:“誰都有失敗的時候,在別人遇到挫折的時候我們應該予以鼓勵。接著再讓這位學生上臺繼續將未完成的說出來。這名同學又回到了臺上,雖然在語言表達時有多次停頓,但是基本清楚的將自己了解的自然景觀描述了出來,算是基本達到了口語訓練的要求。
說話其實并不難,難的是要讓學生克服心理障礙,讓學生能夠自然的將自己的意思進行清晰的表達,在課堂上說話就像日常生活中說話那樣隨意自然即可,在這樣的一種氛圍下,才能讓學生敢于大膽的進行表達,就連平時不太言語的學生也能積極的參與到口語訓練之中,從而讓學生感受到與人交談的快樂,提高其口語交際的能力。
三、教師在口語訓練中的作用
【關鍵詞】教師;家長;幼兒;溝通
教師和家長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本身就是一門學問,同時更是一門藝術,諸如家長會、書信聯系、網絡交流、電話聯系、家訪等都是教師和家長保持溝通交流的方式,不管采用哪一種方式,要想獲得良好的效果,都要講求合理的溝通技巧與方法,對于幼兒教師來講,保持與幼兒家長的順暢交流與聯系,對于更好地提升學前教育質量,促進幼兒健康成長,顯得尤為重要。
一、當前幼兒家長和教師之間溝通現狀分析
(一)不同家長接受交流溝通的機會不平等
理論上講,每一位幼兒家長都享受平等的與幼兒教師進行溝通交流的機會和權利,但是實際情況是,部分幼兒教師往往都是選擇一些具有較高社會地位、為人比較熱情而又健談的,或者是對所在幼兒園的建設和發展有一定貢獻的,亦或是和某些老師之間有友情或者親戚關系的家長進行溝通和交流,而對于一些在性格上較為內向、不善于和老師進行溝通的家長往往缺乏必要的交流與溝通,但是我們必須明白,不是只有前一種類型家長的孩子才會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需要教師和家長進行溝通合作解決的問題的,所有幼兒的教育都需要教師和家長雙方保持足夠的交流與溝通,因此這種不平等溝通對于幼兒教育的整體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二)幼兒家長與教師間的溝通互動內容過于片面局限
所有的幼兒家長都希望從孩子老師一方得到一些良好的、積極的反饋意見,但是實際情況時,大部分幼兒家長和教師之間溝通交流的內容大多都是幼兒在幼兒園中遇到的一些問題與困擾,導致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大部分幼兒園老師和幼兒集體之間的互動頻率要遠遠超過和幼兒個體之間的互動,隨著教學資源的集中化管理進程的推進,目前幼兒園班級的規模日趨擴大,教師與幼兒的比例高,很多教師對各種幼兒行為背后隱藏的品質、心理、個性等內部原因缺乏正確而深入的觀察和了解,導致和家長的溝通內容往往都是局限于一些外顯行為,顯得過于片面,很多問題的實質并沒有得到有效的溝通,這些問題中的很大一部分就無法得到及時的解決。
(三)雙方在溝通技巧上不夠嫻熟
導致很多幼兒家長與教師間缺乏足夠的交流與溝通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在于雙方在和彼此溝通的技巧上都不夠嫻熟,目前絕大多數幼兒園以及相關教育機構都沒有設置專門用于培訓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技巧方面的指導,而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幼兒家長和幼兒教師由于忙于工作等因素的影響也很少會在意這方面問題的思考和研究,因此,怎樣提升幼兒家長與教師雙方的溝通技巧嫻熟能力也是處理家長與老師溝通問題的主要任務之一。
二、改善教師與家長溝通中種種不足的建議措施
(一)互相尊重是構建教師和家長良好溝通關系的前提基礎
相互尊重是構建并保持良好溝通關系的重要前提,雖然在幼兒家長和教師的溝通關系里,教師處于主導地位,但是雙方的溝通交流應當構建在平等的前提之上,不存在任何高低、貴賤、尊卑之分,教師不可以專家身份自居,更不能推卸責任,以訓斥的態度職責學生家長,盡可能不要出現“應該”、“必須”等字眼,反之則會導致家長和教師間關系的對立,甚至于與引發家長的更大不滿,不但損害教師自身的職業形象,同時對幼兒教育質量也會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 在溝通的過程中,教師應當主動細心地給家長反饋幼兒的相關情況,并注意在語言、體態、表情等方面的支持,尤其是在和一些性格較為內向,表達能力不是很強的幼兒家長交流溝通時,應當采取適當的方式引導鼓勵其大膽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和觀點,當然,作為幼兒家長,也應當給予老師以足夠的尊重,要認真傾聽老師的想法,并積極的予以適當的反饋,讓教師感受到作為家長,非常希望和老師一起做好幼兒教育工作的真誠態度。
(二)重視溝通方法與技巧的正確使用
不同的幼兒通常來自于不同背景和不同環境的家庭,不同幼兒的家長在個人素質修養和文化水平等方面也各不一樣,所以應當根據實際情況的不同采取多樣的溝通方式。對于素養較高的家長來講,這一類型的家長和教師溝通的過程中一般都非常的謙和,并且非常體諒和支持老師的各項工作,因此作為老師,應當報以感激和敬佩的態度,非常坦率且毫不隱瞞的向他們反饋孩子在幼兒園中的各種表現,并主動加以請教,讓他們提供一些在教育幼兒方面的個人見解,雙方在互相支持和互相學習中一起做好幼兒的教育工作。對于祖輩的家長,這類家長通常比較偏好經驗替代科學,思想保守,對孩子非常寵愛,這時候應當采取拉家常的方式,在一些他們較為感興趣的話題的溝通與交流過程中,適當的反饋一些幼兒的信息,并禮貌的征求他們的意見。而對于一些個性相對粗暴的家長,這類家長經常會嚴厲訓斥幼兒,甚至對老師興師問罪,這時候教師應當采用聊天的方式進行降溫式的溝通,先耐心傾聽家長意見,引導其排解內心的不滿,并主動賠禮道歉,待心情平復后在對相關問題進行細心解釋。
三、結束語
總之,要想構建其家長和教師之間良好的溝通關系,必須要以互相支持、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為前提,合理運用正確的溝通技巧,這樣才能確保雙方的溝通發揮出應有的作用,促進幼兒教育事業的積極發展。
參考文獻:
關鍵詞:語文教學;成長之路;心路歷程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4-358-01
我是一名平凡的中學語文教師,1991年師范畢業后,回到母校任教。我滿懷欣喜充滿激情地接待了我的第一屆學生。
記得我第一次走進教室,那時是新生入學的第一天。課間時分,我急不可待地去看望我的學生,學生們并沒有因為我── 一位女教師的出現而有多大變化。等到第二天我正式給他們上課時,他們驚呆了:她就是我們的語文老師?他看起來比我們大不了多少啊!下課后就有學生對我說:“你昨天來我們班,我們還以為是別班同學來我們班玩呢!”也許正是由于年齡的優勢,我的學生和我基本上沒什么代溝。他們特別喜歡接近我,有什么心事都愿意和我說,這更堅定了我的信念――做一名受學生喜歡的合格的語文教師。帶著這個信念,我踏上了語文教學的征程。
一、摸索
因為自己也曾經是學生,且剛剛度過學生時代,所以我很了解學生的心理。知道學生渴望什么樣的語文老師,喜歡什么樣的語文課。于是滿懷對學生的愛,對語文教學的愛,我開始了語文教學的摸索階段。首先,我在情感上“俘虜”學生。我真誠地與每一位學生交朋友,努力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們的閱讀積累和生活積累,了解他們的情感愿望和興趣愛好,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上課時可謂“其樂融融”。二是在教法上吸引他們。我靈活地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每節課都給學生一種新奇,一種學習的激情,“讓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從而引領學生走進奇妙的語文世界。三是在學識上“征服”他們。我積極地向富有學識和經驗的老教師學習,經常聽他們的課,琢磨他們在教學中的得與失,滋養自己,使自己的課趨于完美;此外,我還廣泛閱讀先進的教學理念,刻苦鉆研教材,隨時解答學生提出的各種疑難。
一路摸索,一路汗水,一路快樂。課堂上學生一張張生動活潑的臉龐,課下學生緊緊相依的身影,耳邊一句句深情的“老師”的呼喚,讓我深深感受到了做一名能讓學生喜歡的老師的快樂,也更深刻理解了教師這一職業崇高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我自豪,因為我從事著“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我欣慰,因為我將看到 “桃李滿天下”的壯美畫面;我貪婪,我對語文教學的激情越來越高漲……
摸索的征程上,流淌著辛勤的汗水,沿途也盛開了許多鮮艷的花朵。2010年,我指導的小寶同學在語文風采大賽中榮獲一等獎;我所教的學生成績一直在兄弟班級中名列前茅……摸索的征程上,雖然談不上輝煌,卻很充實。我愿意就這樣,就這樣在理想之路上繼續堅定地走下去……
二、奮進
多年的教學摸索,使我看到了自己在教學方面的優勢,我要繼續奮斗,攀登理想之塔。帶著對語文充滿激情的愛,我又整理行裝啟程了……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蔽覐挠胸熑胃械慕處熒砩蠈W習到了敬業的精神,感受著他們的人格魅力;我尋找自身的不足之處,加強學習努力彌補,要求自己“吾日三省吾身”并且做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p>
我積極參加語文教研。語文教研為我拓展了語文教學的空間,讓我見識了語文教學的前沿。我們從教學案例剖析現代教學理念,從一個詞語談及對文本的深刻解讀,從目前的語文教學暢談發展前景……教研中那種“曹子大笑稱快哉,擊石作歌聲瑯瑯”的情境依然令我神往。教研使自己的思想越來越成熟,追趕的視野也越來越大,奮斗的干勁也越來越足。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毙抡n改的春風吹進語文課堂,更為我打開一扇明亮的窗。我不斷解讀對教育的種種新的詮釋,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概念、新方法,在不斷的學習中,我欣喜地發現自己長大了:能夠把新課改理念成功地融入到教學實踐中,學會了用自己的方式思考教育實踐,現在我正嘗試著使自己的教學方法形成獨特的風格,并已經寫成教研,得到了同行們的肯定和欣賞。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眾^斗的艱辛迎來了收獲的喜悅。我的許多學生在中考中取得優異成績;許多學生視我為摯友,畢業后寄來一封封真情洋溢的信;與此同時我撰寫的多篇論文在市、省以至于國家級刊物上發表。成績代表過去,榮譽只是對自己價值的一種肯定,我還要通過奮斗,讓語文閃動太陽的光澤,而我就化成一絲新綠,留下一片濃蔭。
三、追求
奮斗沒有終點,追求永無止境。多年來,我從來沒有停止過追求。我愿化作一片云,翱翔語文教學的藍天;我愿化作一片雨,滋潤語文這片土地;我愿化作一棵小草,點綴語文美麗的殿堂。我的教學生涯中時時有挑戰,刻刻有壓力。我刻意在各種比賽中鍛煉并提高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中來,無怨無悔。在這真善美的追求中,我的教學深受學生的歡迎和同仁們的好評。在一次次的磨礪后,我的教學技藝、綜合素質有了質的飛躍。是語文,讓我富有激情而又充滿力量。
語文課堂教學的實質是教師將語言文化的獨特魅力借助某種有效的方式傳遞給學生的一個過程,而這一過程的目的就是使學生能夠自主的感受、欣賞以至熱愛語言文化的魅力。
在語文閱讀的實踐中,特別是在學生參與閱讀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時,學生的思維就難以控制在一個基準上,可能會導致“課堂非常熱鬧,效果卻不理想”的尷尬境地。這一點我們應該注意。
“聯系上下文”和“首尾呼應”,這是閱讀教學遵循的基本原則之一。在文章閱讀的過程中,要特別留意文章的過渡性語句與段落,要聯系上下文進行分析,以便把握該句的意思,理解其在文中的重要作用。如朱自清先生的名作《背影》中四次提到了父親的“背影”,而每次的環境都不一樣,但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卻是一脈相承的。第一次出現在文章的開頭,開門見山式點題“背影”。第二次是在火車站送別父親的場景中,作者用細膩的筆法對父親的背影進行了具體的描繪,這是寫作的重點。父親步伐蹣跚地爬過鐵道為兒子買橘子的一幕深刻表達了父親對兒子的那種深厚無私的愛,兒子感動的熱淚盈眶便是作者的真情實感。第三次是父親和兒子告別后,兒子眼望著父親的“背影”消失在茫茫人群中,離別之時,催人淚下。第四次便是在文章的結尾,兒子閱讀父親的來信,在盈盈淚光中再次浮現了父親的“背影”,此處與文章開頭呼應,緊扣主題,升華了作者的感情。
在閱讀教學的實踐中,要時刻引導學生關注積極向上的情感和態度,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使學生在素質教育階段,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正如新課標中指出的那樣:“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他們當做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注意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于日常的教學過程中?!痹陂喿x教學的實踐中,以欣賞優秀的文學作品為出發點,提出“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精妙,從中獲得對自然、對社會、對人生的有益啟示”。而這種“情感體驗”和“有益啟示”,只有使學生將文章內容與自己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才會產生真正的共鳴,才會得到真正有意義的知識。
1.讀懂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認識到母愛的無私。
3.結合課文內容,繼續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
課前準備
1.課文插圖。
2.文中的兩份賬單。
教學過程
課前三分鐘
說一說你為爸爸、媽媽做了什么事,或準備做什么事。
明確閱讀要求
1.指名讀課文前面的導語,邊聽邊想:提出了哪些閱讀要求。
2.要求為:a.讀讀課文,了解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b.想想媽媽為什么寫的都是“0芬尼”;c.小彼得看到媽媽的賬單是怎么想的。
自讀課文,同桌交流
認真讀課文,把兩份賬單多讀幾遍,對比著思考三個閱讀要求,把自己的體會和不懂的問題寫下來,再和同桌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
1.先提出你在讀書中發現的問題。(如,詞句方面:“報酬”“款項”“如愿以償”“躡手躡腳”“芬尼”“小心翼翼”各是什么意思?媽媽在看到小彼得的賬單時為什么什么話也沒說?內容方面:課文為什么用《媽媽的賬單》做題目,而不用《賬單》或《兒子的賬單》?媽媽的賬單算賬單嗎)
2.出示兩份賬單。
兒子的賬單
媽媽的賬單
母親欠她兒子彼得如下款項:
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
把掛號件送往郵局10芬尼
在花園幫助大人干活20芬尼
彼得一直是個聽話的好孩子10芬尼
共計:60芬尼
彼得欠他的母親如下款項:
為在她家里過的十年幸福生活0芬尼
為他十年中的吃喝0芬尼
為在他生病時的護理0芬尼
為他一直有一個慈愛的母親0芬尼
共計:0芬尼
a.請同學們認真觀察這兩份賬單,看你能否解決自己的疑問或別人提出的問題。(如,“報酬”就是付出勞動后得到的酬勞,比如小彼得幫媽媽取回生活用品要20芬尼;“款項”就是每一個項目多少錢;“如愿以償”就是實現了自己的愿望:“芬尼”是德國貨幣單位1馬克=100芬尼;“躡手躡腳”就是輕手輕腳,不弄出一點兒聲音;“小心翼翼”是特別小心、認真)
b.根據兩份賬單來匯報你讀懂的內容。
課文主要寫了小彼得開出賬單向媽媽索要報酬。媽媽讓他如愿以償并開列一份特殊的賬單,使小彼得將錢還回的事情。
對比兩份賬單,可以看出媽媽為小彼得付出的太多太多,而兒子所做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媽媽把自己十年中的辛苦付出都寫上0芬尼,表明了母愛的無私與崇高,同時也告訴小彼得:親情是無價的。
3.創設情境,體驗情感。
現在,讓我們同桌之間把自己分別想象成小彼得和母親,在看到對方的賬單時,你的心里會想些什么?
(媽媽:真沒想到,我的小彼得會給我開出一張賬單來。他懂得了要勞有所獲,但是他還不明白什么叫愛的奉獻,世間有些情感是金錢所無法衡量的。批評他嗎?教育他嗎?不,我要想一個更好的辦法,讓他自己明白這個道理)
(彼得:啊,我得到錢了,真是太高興了!怎么,媽媽也給我開了賬單?“十年的幸福生活”“十年的吃喝”這該是一筆多么龐大的數字呀;還有媽媽在生病時無微不至的照顧,一直那樣的慈愛,她付出了多少辛勞,這是我一生都無法回報的,可媽媽只寫了“0芬尼”。媽媽,我明白了,親情是無價的,是再多的金錢也買不來的。我真為自己的做法感到羞愧。媽媽,我錯了,我要把錢還給您,您還會像原來一樣愛自己的兒子嗎)
討論深化
1.課文為什么以《媽媽的賬單》做題目?引導學生在討論中明白,這不是一份普通的賬單,而是包含著教育技巧和愛的表達的賬單,有著媽媽的良苦用心。
2.若給課文換個題目,你想換什么?(如《愛的賬單》《無價的賬單》《可貴的賬單》《無法償還的賬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