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醫療應急預案

      醫療應急預案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醫療應急預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醫療應急預案

      醫療應急預案范文第1篇

      _._目的

      為給我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及有關單位處置藥品和醫療器械突發性群體不良事件提供指導,提高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能力,切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評價、早控制”,有效控制藥品和醫療器械突發性群體不良事件,減少藥品和醫療器械突發性群體不良事件造成的損失,保障人民身體健康和用藥安全,確保社會穩定,制定本預案。

      _._藥品和醫療器械突發性群體不良事件定義

      藥品和醫療器械突發性群體不良事件定義(以下簡稱突發性群體不良事件)是指:突然發生的,在同一地區,同一時段內,使用已經注冊上市的同一種藥品或醫療器械對健康人群或特定人群進行預防、診斷、治療、保健過程中出現的多人藥品和醫療器械不良反應(事件);或指在同一時段內、同一種假劣藥品、非法或不合格醫療器械對使用人群造成的多人中毒、傷害事件。

      _._突發性群體不良事件分級

      依照藥品和醫療器械突發性群體不良事件的不同情況和嚴重程度,將突發性群體不良事件劃分為三個等級:

      一級事件:出現藥品和醫療器械群體不良反應的人數超過__人,且有特別嚴重不良事件(威脅生命,并有可能造成永久性傷殘和對器官功能產生永久損傷)發生;出現_例以上死亡病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認定的其他特別嚴重藥品和醫療器械突發性群體不良事件。

      二級事件:藥品和醫療器械群體不良反應發生率高于已知發生率_倍以上;發生人數超過__人,且有嚴重不良事件(威脅生命,并有可能造成永久性傷殘和對器官功能產生永久損傷)發生;出現死亡病例;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認定的其他特別嚴重藥品和醫療器械突發性群體不良事件。

      三級事件:出現藥品和醫療器械群體不良反應的人數超過_人(含_人),且有嚴重不良事件(威脅生命,并有可能造成永久性傷殘和對器官功能產生永久損傷)發生;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認定的其他可能發展為二級甚至一級的突發性群體不良事件。

      _._工作原則

      _._._統一領導,分工負責

      ×××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實施《×××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和醫療器械突發性群體不良事件應急預案》,對應急工作進行布置、指揮和協調。負責協助×××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處理一級藥品和醫療器械突發性群體不良事件。

      與有關部門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尤其在對受害患者的救治中注意與衛生、公安、計生等部門的溝通。

      _._._依法監督,科學管理

      嚴格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對藥品和醫療器械突發性群體不良事件實行管理。對于違法行為,依法追究責任。貫徹依靠科學技術防范藥品和醫療器械群體不良事件發生的方針,實施科學監管。關注藥品和醫療器械在使用過程中的相互作用及相關危險因素,促進臨床合理使用,保障人民使用藥品和醫療器械的安全有效。

      _._._快速反應,有效控制

      建立快速反應機制,按照“四早”要求,保證報告、評價、控制等環節緊密銜接,一旦出現群體不良事件,快速反應,及時處置。

      _._._統一響應,分級管理

      根據突發性群體不良事件的不同情況,將其分為三個等級,并實施分級響應。發生不同等級突發性群體不良事件時,啟動相應級別的指揮體系和響應程序。

      _._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藥品和醫療器械突發性群體不良事件應急預案》和《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和監測管理辦法》等。

      _._適用范圍

      本應急預案適用于×××內發生的藥品和醫療器械突發性群體不良反應(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

      _應急機構與職能

      _._領導機構與職責

      __*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成立由局長、分管局領導以及辦公室、藥品和醫療器械監管科、稽查科和__*檢驗所主要負責人組成的應急工作領導小組(下稱領導小組)

      _._辦公室

      負責組織協調藥品和醫療器械突發性群體不良事件的處理工作。下發應急響應啟動或結束的文件通知。負責突發性群體不良事件的信息報送工作。

      _._藥品和醫療器械監管科

      負責組織對突發性群體不良事件中所涉及的藥品和醫療器械的區內生產企業進行現場檢查,并及時將檢查情況報領導小組。屬區外的藥品生產企業生產的及時上報__*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同時,加強對區內同類生產企業的監督檢查。

      _._稽查科

      負責組織對涉及突發性群體不良事件中的藥品、醫療器械進行暫控、抽樣,對經檢驗確認的假劣藥品、非法或不合格醫療器械依法組織查處。

      _.___*檢驗五分所

      對懷疑藥品進行質量檢驗,提供技術支持,及時出具檢驗報告。

      _應急響應

      _._應急響應的啟動及級別由辦公室在收集匯總信息基礎上做出初步判斷,報領導小組審定。

      _._三級響應

      _._._生產、經營企業和醫療衛生機構依法履行藥品和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的報告責任,凡符合_._中所列的三級事件的標準,應按照“可疑即報”的原則,__小時內報告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市級監測中心,不得瞞報、遲報,或者授意他人瞞報、遲報。

      _._._我局在接到三級應急響應啟動通知_小時內進入應急狀況,并將應急機構人員名單傳真到市局(報送要求見附表_)。區三級聯絡員應保持__小時通訊暢通。

      _._._局稽查科在應急啟動__小時內,組織對突發性群體不良事件中涉及的懷疑藥品、醫療器械抽樣,對經確認為假劣藥品、非法或不合格醫療器械的按有關規定處理。

      _._二級響應

      出現藥品和醫療器械突發性群體不良事件符合二級事件標準或三級事件發展為二級事件時,一經核實啟動二級響應,在做好三級響應的基礎上做好以下工作:

      _._._辦公室將突發性群體不良事件的情況匯總并

      通報其他相關部門,同時報告×××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區委、區政府。

      _._._啟動突發性群體不良事件每日一報制度,每日下午_時前將上報情況和累加情況(報送要求見附表_-_)經領導小組同意后上報市局匯總;

      _._._在二級響應啟動__小時內,對轄區內突發性群體不良事件中所涉及的藥品和醫療器械進行全面暫控,不得繼續生產、銷售和使用。

      _._._×××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可根據需要向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或區委、區政府請求幫助,派出應急事件指導工作小組等。

      _._一級響應

      出現藥品和醫療器械群體不良事件符合一級事件標準或二級、三級事件發展為一級事件時,一經核定啟動一級響應,在做好二級、三級響應的基礎上做好以下工作:

      _._._協助×××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相關人員的現場檢查。

      _._._對全區藥品和醫療器械經營、使用單位開展巡查,要求覆蓋面達到___%。

      _._應急結束

      突發事件得到有效控制,一級事件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宣布應急結束為準。二級、三級事件以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宣布應急結束為準。

      _應急保障

      啟動應急機制后,×××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派專人__小時值班,接聽電話、傳真。

      _善后處置

      藥品和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經營企業、醫療機構違反《藥品管理法》、《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品和管理條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和監測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依法進行處理。

      _總結評價

      ×××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藥品和醫療器械群體不良事件撰寫調查報告,并進行總結評估,提出改進建議。總結報告報×××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區政府。

      _附則

      _._報送資料要求

      藥品生產、經營企業:

      ⑴事情發生、發展、處理等相關情況;

      ⑵藥品說明書(進口藥品需提供國外說明書);

      ⑶質量檢驗報告;

      ⑷是否在監測期內;

      ⑸注冊、再注冊時間;

      ⑹藥品生產批件;

      ⑺執行標準;

      ⑻國內外藥品安全性研究情況、國內外藥品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文獻報道;

      ⑼典型病例填寫《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表》;

      ⑽報告書及聯系電話。

      醫療器械生產、經營其企業:

      ⑴事件發生情況、事件描述、報告情況、事件跟蹤隨訪和最終結果、企業對事件的分析、企業對產品采取的措施、涉及用戶的聯系資料;

      ⑵產品注冊證;

      ⑶產品使用說明書;

      ⑷質量檢驗報告書;

      ⑸執行標準;

      ⑹國內外不良事件發生情況(發生不良事件的數量、程度及涉及人群資料);

      ⑺《可疑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報告表》、《醫療器械不良事件企業匯總報告表》。

      醫療衛生機構

      ⑴事件描述:患者資料、事件主要表現和陳述、時間發生時間、地點、涉及藥品(醫療器械)名稱、藥品(醫療器械)使用依據和使用情況、不良反應/事件主要表現、診斷過程、轉歸情況、在該地區是否為計劃免疫藥品;

      ⑵典型病例詳細填寫《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表》或《可疑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報告表》;

      ⑶報告人及聯系電話。

      _._預案制定、解釋和修訂

      本預案由×××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制定并負責解釋。

      ×××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定期組織對本預案進行評審和調整。本預案所依據的法律法規,所涉及的機構和人員發生重大改變,或在執行中發生重大缺陷時,由×××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負責組織修訂。

      _._本預案自之日起施行。附:_、應急機構人員名單

      _、本轄區暫控(查封)不良事件涉及藥品(器械)匯總情況統計表(經營單位)

      _、本轄區暫控(查封)不良事件涉及藥品(器械)匯總情況統計表(經營單位)

      醫療應急預案范文第2篇

      關鍵詞:醫療安全教育 臨床護理帶教 現狀 問題 可持續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的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節奏的加快,導致人們在工作和生活過程中對健康需求越來越旺盛[1]。同時,人們對醫療衛生的需求和要求也隨之發生了很多的變化,人們對護理工作的期許也逐年提高。護理教學作為構建醫院未來護理人才梯隊和提高醫院競爭力的關鍵環節,是影響醫院健康發展的主要因素,臨床教學作為護理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護理人員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減少醫療糾紛,維護醫院形象的關鍵,受到了醫院管理者前所未有的關。

      1 臨床護理帶教現狀

      1.1 帶教老師方面

      目前,我國多數的醫療衛生機構在日常運營過程中對臨床護理帶教的重要性認識的還不夠全面,臨床帶教老師的整體素質和能力都不盡相同,在教學過程中存在著教學方式單一、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脫節、教學實效性過低等方面問題,在教學過程中,往往理論教學作為主要的教學重點,而忽視了醫療安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醫院的正常運行秩序。

      1.2 護理學員方面

      現階段的臨床護理帶教過程中,護理學員在學習過程中,學員與帶教老師之間、以及學員之間的溝通較少,缺乏應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教學過程中過于被動,導致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不同步,服務意識和安全意識淡薄。

      2 醫療安全教育在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應用現狀

      2.1 提高了對帶教老師的培訓力度

      醫院作為一個十分重要而又特殊的場所,直接影響和決定著患者的生命財產安全。加強護理工作管理,提高護理安全和護理質量,對減少和控制醫療事故和醫療糾紛的發生幾率具有十分深遠的現實意義[2]。醫療安全教育作為培訓護理學員安全意識的關鍵,對臨床帶教老師的要求較高,需要選用業務理論基礎扎實、操作技術過硬的資深護理人員作為醫療安全教育的臨床護理帶教老師。同時,由于護理工作是一項需要不斷的重復護理服務流程,過程漫長且十分枯燥,護理學員在教學過程中很難堅持到最后。因此,臨床帶教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迅速的轉換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將自己融入護理學員當中,嚴格按照職業道德標準的相關要求,以充沛的工作激情和熱情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和教學課程。

      2.2 規范護理人員的行為

      在臨床護理帶教過程中,帶教老師需要向護理學員們滲透服務意識和安全意識的重要性,讓護理人員能夠全面的掌握和了解醫療安全知識、護理操作流程以及相關的規章制度等相關的內容,提高護理人員業務技能的熟練度和嫻熟性,提高護理人員對理論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確保護理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及時遇到了突發事故,也能夠客觀的做出準確的判斷,并采取相關的應急措施,將事故的危害性控制在最小的范圍內,能夠認真的對待自己的本職工作,履行自己的崗位職責,不斷的充實和提升自己的職業素養和業務技能。

      2.3 提高護理學員的溝通能力

      隨著我國醫療衛生行業的持續發展,我國人民對護理服務的效率和質量的期許越來越高,醫患糾紛、護患糾紛的發生幾率也呈持續走高的趨勢[3],嚴重影響了醫院衛生機構的運行秩序。針對這種現象,醫療衛生機構在臨床護理帶教過程中加大了對護理學員溝通能力和培養,提高護理學員的溝通能力,在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的同時,加強與患者和患者家屬交流和溝通,取得患者和患者家屬的信任,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建立和諧護患關系,從而有效的減少了醫療糾紛和醫療事故的發生幾率。

      2.4 正確對待差錯事故

      護理人員作為醫院衛生機構的日常運行過程中的主要執行者和參與者,其從事的是一項十分復雜和繁瑣的工作[4],具有極高的專業性和重復性,護理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很容易出現麻痹心理,在醫療事故和醫療糾紛發生后,護理人員需要對整件事情進行回顧,查找自己是否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如果有,則需要汲取經驗教育,提高自己的業務技能,避免發生同樣的事情;如果沒有,護理人員則需要正確的對待差錯和事故,繼續不斷的充實自我,提升自己職業素養和專業能力,提高護理效率和護理質量,以便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優勢地位。

      參考文獻:

      [1]徐云云,淦細紅.安全醫療教育在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應用及意義[A].2009年浙江省骨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

      醫療應急預案范文第3篇

      【關鍵詞】 蕁麻疹;依巴斯汀;IgE;點刺試驗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病因復雜。目前臨床多使用抗組胺類、葡萄糖酸鈣、維生素C等藥物治療,但均存在著療效較差、停藥后病情易復發等缺點。為評價依巴斯汀治療蕁麻疹的療效及安全性,我們自2006年1月以來應用依巴斯汀治療156例急、慢性蕁麻疹患者,取得了較滿意的療效,同時觀察治療前后患者血清IgE的變化及其抗組胺點刺試驗情況,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入選標準 所有入選患者在治療前1月內未應用過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半月內未應用過抗組胺藥物;無嚴重心、肺、肝、腎、胃等器官及系統性疾病;排除妊娠及哺乳期婦女、對本類藥物過敏者。膽堿能性蕁麻疹及皮膚劃痕征患者不入選本試驗。

      1.2 臨床資料 156例蕁麻疹患者均為2006年1—12月在我院皮膚科門診就診者,均符合觀察的入選標準。156例患者中急性蕁麻疹65例,男29例,女36例;年齡15~53歲,平均27.9歲;病程2~28 d,平均12.7 d。慢性蕁麻疹91例,男42例,女49例;年齡16~59歲;病程2個月~20年,平均39.6個月,1年以內32例,1~5年43例,5~10年10例,10年以上6例。接受組胺點刺試驗的10名健康志愿者均為在我科實習醫師,男7名,女3名,平均23歲。

      1.3 治療方法 156例急、慢性蕁麻疹患者均口服依巴斯汀(商品名:開思亭,西班牙艾美羅醫用藥物有限公司生產)10 mg,1次/日,急性蕁麻疹患者在首次服藥后留觀2 h,連續服藥7 d。慢性蕁麻疹患者連續用藥4周,在治療過程中若患者連續1周無風團及瘙癢出現者,依巴斯汀減至原來劑量的一半,即5 mg/d,若減量后病情反復,則再恢復到原來劑量至療程結束。分別于2周、4周觀察并判定療效。治療期間避免接觸可能致敏的食物及吸入物。

      1.4 觀察及評分方法 對急性蕁麻疹患者治療前、治療后2 h、第7天,慢性蕁麻疹患者分別于治療前、治療7、14、21及28 d時隨訪,根據患者的瘙癢程度、風團數量及大小、體征情況,按0~4級評分方法紀錄,見表1,各項評分相加為總積分。同時通過對患者的詢問和體檢發現并記錄不良反應,藥物不良事件發生率(%)=(不良事件發生例數/總病例數)×100%。

      表1 臨床癥狀體征4級評分標準癥狀體征01分2分3分瘙癢無輕度瘙癢中度瘙癢但能忍受重度瘙癢不能忍受風團大小無直徑≤0.5 cm0.5 cm<直徑<2.0 cm直徑≥2.0 cm風團數目無1~5個6~12個>12個皮膚劃痕征無稍高起,緩起條索狀隆起,較快起條索狀隆起,迅速1.5 療效判定標準 癥狀積分下降指數(SSRI)=(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計算。以SSRI判斷療效。首次服藥以后癥狀積分下降指數>50%的時間視為起效時間。痊愈為SSRI≥95%;顯效為95%>SSRI≥70%,進步為70%>SSRI≥30%;無效為SSRI<30%,有效率以痊愈加顯效計。

      1.6 檢測方法 急性蕁麻疹于治療前及治療第7天、慢性蕁麻疹于治療第28天分別檢測患者血清總IgE,采用ELISA試劑盒(天津新傳公司)檢測。在包被有抗人IgE抗體的微孔中加入標本及緩沖液后保溫;洗掉未結合的血清組分,加入酶結合物二次保溫,最后將結合上的酶結合物通過與氧化物和四甲基聯苯胺反應顯色,顯色的光密度與最初結合在微孔中的IgE成比例。正常值<150 IU/ml。

      1.7 組胺點刺試驗 用75%乙醇消毒前臂屈側皮膚,待皮膚干躁后,將10 g/L的鹽酸組胺溶液滴在點刺部位,用特制的點刺針將滴液垂直刺入皮膚,20 min后口服依巴斯汀。在組胺溶液點刺的同時,于其上方5 cm處用生理鹽水點刺作陰性對照。于點刺15 min、服藥后1 h和2 h測量風團和紅暈的最大直徑(D)及垂直直徑(d),求出平均直徑[(D+d)/2],按下列公式:A=3.14×[(D+d)/4]2分別計算其面積×100%。

      1.8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10.0統計軟件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2 結果

      2.1 急性蕁麻疹療效 65例急性蕁麻疹患者中有51例(78.46%)在首次服藥后1 h起效,其余患者在首次服藥后2 h起效。65例急性蕁麻疹患者治療后1 h和2 h的總積分由治療前的(6.721±1.655)分下降到(3.206±1.769)分(P<0.05)和(0.929±0.874)分(P<0.05)。療程結束時痊愈38例,顯效21例,進步5例,無效1例,有效率達90.77%。對痊愈的38例患者于停藥7 d隨訪一次(電話隨訪或患者復診),結果有2例復發(5.26%)。

      2.2 慢性蕁麻疹療效 91例慢性蕁麻疹患者治療后1、2、3、4周的總積分分別由治療前的(6.437±1.740)分下降到(3.601±1.537)分、(2.119±1.679)分、(1.563±1.831)分、(0.832+1.265)分(P<0.05)。治療后療效見表2。開始有效時間最短2 d,最長5 d;同時對痊愈的72例患者于治療結束后1個月及2個月各隨訪一次,1個月時復發率為9.72%(7/72),2個月時復發率12.50%(9/72)。

      2.3 血清總IgE治療前后比較 急性蕁麻疹治療前為(569.32±143.19)IU/ml,治療后為(135.42±67.68)IU/ml,慢性蕁麻疹治療前為(537.97±106.35)IU/ml,治療后為(97.90±24.63)IU/ml,急慢性蕁麻疹治療前后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P<0.01)。

      2.4 依巴斯汀對組胺誘導風團和紅暈的抑制作用 見表3。實驗表明服用依巴斯汀1 h和2 h后,對組胺誘導風團的抑制率分別為49.28%和87.36%,對紅暈的抑制率分別為53.49%和89.27%。 2.5 不良反應 兩組患者于治療后作血、尿常規、肝功能及心電圖檢查,均無異常。5例出現輕微的嗜睡,1例口干。上述癥狀均較輕,未影響繼續用藥。

      表2 慢性蕁麻疹患者治療的療效評估(n)時間例數痊愈顯效進步無效總有效率(%)1周91363317575.822周91532511285.713周9166177191.214周9172145094.51表3 依巴斯汀對組胺誘導風團及紅暈的抑制作用(x±s)時間例數風團面積(mm2)紅暈面積(mm2)風團抑制率(%)紅暈抑制率(%)服藥前1037.971±16.350857.905±1024.636服藥1 h1021.236±9.021430.712±375.82949.2887.36服藥2 h105.848±4.176103.452±133.05653.4989.27

      3 討論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約有20%左右的人一生中至少發生過一次,但絕大多數患者找不到確切的病因,特別是慢性蕁麻疹 [1],從而導致部分患者病程較長且難以徹底治愈,給患者及家人帶來較大的煩惱和痛苦。

      依巴斯汀(開思亭) 是一種有效的、具有高選擇性的新一代H1受體拮抗劑,其活性代謝物為卡瑞斯汀。國外有報道,依巴斯汀抑制組胺誘導的紅斑及風團的作用,較西替利嗪及氯雷他定強[2]。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依巴斯汀對組胺誘導紅斑及風團的抑制作用明顯而且快速,從急性蕁麻疹患者服藥情況看,服藥后瘙癢減輕時間最快為15 min,一般為1~2 h,治療結束時有效率達90.77%。依巴斯汀每日5~20 mg均能有效控制慢性蕁麻疹的癥狀,其療效與劑量有一定的相關性[3,4]。本試驗應用依巴斯汀10 mg治療91例慢性蕁麻疹,開始有效時間最短1 d,最長5 d,療效隨治療時間的延長而提高,治療7 d時有效率為75.82%;治療28 d時有效率達94.51%,兩者比較有顯著性差異。且停藥后復發率低,2個月時僅為12.50%。該藥不良反應少,患者治療前后血、尿常規、肝功能及心電圖檢查,均無異常,其困倦發生率很低,僅為3.21%,與文獻報道的基本一致[5]。

      IgE是一種親細胞性反應素型抗體,在正常人血清中含量甚微,但在I型變態反應中含量明顯增高,我們的檢測結果顯示,蕁麻疹患者血清IgE水平明顯高于正常人,與有關報道一致[6],說明多數蕁麻疹與IgE介導的I型變態反應有關。本研究表明急、慢性蕁麻疹患者經依巴斯汀治療后血清IgE水平均顯著下降,與治療前比較有顯著性差異,表明依巴斯汀有明顯降低血清IgE水平的作用,隨著血清IgE水平的降低,患者的臨床癥狀得以明顯改善。

      通過對156例患者的觀察,我們發現服用依巴斯汀治療急、慢性蕁麻疹具有近、遠期療效好,作用時間及緩解期長,復發率低,無明顯不良反應等優點,是治療蕁麻疹較理想的藥物,值得在臨床上應用。

      【參考文獻】

      [1] 張學軍. 皮膚性病學[M].第6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08.

      [2] Gispert J,Antonijoan R,Barbanoj M,et al.Efficacy of ebastine,cetirizine,and loratadine in histamine cutaneous challenges[J].Ann Allergy Asthma Immunol ,2002,89(3):259364.

      [3]  Hurst M,Spencer M.Ebastine: An update of its use in allergic disorders[J].Drugs,2000,59(4):9811006.

      [4] Kaplan AP.Clinical practice,chronic urticaria and angioedema [J].N Engl J Med,2002,346(3):175179.

      醫療應急預案范文第4篇

      【關鍵詞】  醫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

      investigation on status of secondary and tertiary care capacities of hospitals in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in beijing  zhang hui,huang jianshi,l zhongquan.national center for tuberculosis control and prevention,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beijing 10005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secondary and tertiary care capacities of hospitals in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in beijing.methods  one hundced and fiftythree secondary and tertiary care hospitals in beijing were surveyed by a standardized questionnaire.data related to hospital human resource and beds,emergency plan,laboratory diagnosis capacity,medical treatment procedures and stockpiles of drugs were collected.results  responses were received from 87.6% of 153 hospitals surveyed.96.3% of hospitals surveyed reported the emergency group established.surgery beds accounted for 8.5% of all the licensed beds.93.3% of hospitals surveyed had emergency plan and none of them reported a laboratory able to isolate and identify all 15 kinds of pathogens(vibrio cholera,infectious diarrhea,staphylococcus,salmonella,meningococcus,organic phosphorous pesticides,brucella,influenza viruses,anthrax,h5n1 bird flu viruses,yersinia pestis,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tetramethylene-disulfone tetramine,and botulinum toxin).18.6% of the hospitals surveyed had medical treatment procedures for all 15 kinds of diseases.5.2% of them had stored specific drugs for treatment of 16 kinds of diseases(plague,cholera,human h5n1 bird flu,meningococcal meningitis,japanese encephalitis,anthrax,influenza,brucellosis,infectious diarrhea,acute organophosphorus poisoning,staphylococcal food poisoning,salmonelleae food poisoning,tetramethylene-disulfone tetramine poisoning,botulinum toxin poisoning,and cyanide poisoning).conclusion  hospitals’ medical treatment capacities for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should be improved.

          key words: hospital;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medical treatment

          醫療救治體系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1〕,醫院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重要防治機構和最先感知部門,是事件受害者就醫的首要場所,醫院應對能力直接影響著整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工作〔2〕。為加強醫療機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建設,在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癥(sars)疫情之后,北京市制訂了《北京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體系規劃建設方案》,并投入5 325萬元支持區(縣)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體系建設〔3〕。為了解北京市醫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能力現狀,于2004年11月~2005年3月對北京市醫院的醫療救治能力進行了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擇北京市18個區縣的各級醫院(不含部隊所屬醫院)153家,其中134家醫院完成問卷調查,應答率為87.6%。

          1.2  方法  自行編制調查問卷,通過信函方式將調查問卷發至各醫院醫務處(科),由醫務處(科)負責召集院內的相關人員分別回答問卷內相關調查內容。問卷主要內容包括醫院的基本情況(人員及床位設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小組組建情況、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的制定、對可能引起突發突發事件的致病源的實驗室檢測能力、應對突發事件的醫療救治措施和應急藥品儲備等。

          1.3  統計分析  應用foxpro 6.0軟件建立數據庫,采用spss 12.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  結  果

          2.1  應答醫院基本情況  134家應答醫院中,綜合醫院78家,占58.2%;非綜合醫院56家,占41.8%衛生技術人員占職工總數的73.6%,急診科、傳染病科和感染管理科醫護人員分別占醫護人員總數的6.0%,2.2%和0.7%。已成立專門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小組的醫院占96.3%;醫院急診科床位、加強護理病床和隔離病床分別占床位總數的2.9%,1.5%和1.9%;在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時能增加應急床位的醫院為79.8%,共能增加4 700張,占所有應答醫院床位總數的8.5%。其中小湯山醫院、北京胸科醫院、北京地壇醫院和北京佑安醫院等4家醫院共能提供應急床位1 582張。

          2.2  應急預案(表1)  應答醫院中,報告已制定至少1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的醫院為93.3%,已制定重大傳染病疫情、自然災害、重大職業中毒和生化或核輻射等10類突發事件所有應急預案的醫院僅為10.4%。表1  北京市134家醫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制定情況

          2.3  實驗室檢測能力(表2)表2  北京市134家醫院實驗室檢測致病源能力情況

          2.4  醫療救治措施(表3)  備有15種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有關的疾病或中毒治療方案醫院為18.6%;至少備有1種的醫院為82.8%,制定有治療sars、流行性感冒、感染性腹瀉、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葡萄球菌和沙門菌食物中毒和人類h5n1禽流感的治療方案的醫院在50.0%以上。

          2.5  應急藥品儲備  醫院至少應儲備有治療患某種傳染病或中毒情況30人7 d的藥品量,包括治療鼠疫、霍亂、人類h5n1禽流感、sars、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腦)、流行性乙型腦炎(乙腦)、炭疽熱、流行性感冒(流感)、布魯菌病、感染性腹瀉、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沙門菌食物中毒、毒鼠強中毒、肉毒桿菌毒素和氰化物中毒等16種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有關的傳染病或中毒的特效藥物。調查結果顯示,儲備有治療感染性腹瀉、流行性感冒(流感)、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和sars常規藥的醫院在70.0%以上,儲備有治療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沙門菌食物中毒、流腦和乙腦治療常規藥的醫院為57.5%~67.9%,儲備有治療霍亂、人類h5n1禽流感、毒鼠強中毒、鼠疫、布魯菌病、炭疽熱和肉毒桿菌毒素治療常規藥的醫院為29.9%~42.5%,儲備有治療氰化物中毒特效藥的醫院僅有9.7%;儲備一定數量治療所有以上16種疾病和中毒特效藥的醫院為5.2%。表3  北京市134家醫院疾病治療方案制定情況

          3  討  論

          充足的人員和床位是醫院應對大規模突發公共衛生的必備條件〔4〕。本文結果顯示,目前北京市大多數醫院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后,只能提供少量的應急床位,能提供應急床位最多的4家均為北京市確定的集中收治sars患者的定點醫院〔5〕。本文結果提示,北京市二級和三級醫院在床位滿員時,至少還能接納4 700名突然增加的病人,其中可接收傳染病人1 582名。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尤其是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時,醫院要臨時打破常規,調集各方面的資源和力量來積極應對。要想在短時間內有條不紊地調集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院必須提前制定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6,7〕。目前,北京市93.3%的二級以上醫院至少制定了應對1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預案,制定有重大傳染病疫情應急預案的醫院最多(93.4%),而制定有生物、化學、核輻射等恐怖襲擊事件應急預案的醫院最少(18.7%)。由此可見,各醫院在應對重大傳染病疫情的應急預案準備方面做得較好,也說明sars暴發流行后,醫院增強了應對傳染病尤其是重大傳染病疫情的意識,而對于其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的準備還不夠。

          本次調查結果表明,當前北京市各醫院對sars、流行性感冒、感染性腹瀉等疾病的防控工作比較重視,雖然以往監測數據表明,北京市鼠疫、炭疽熱、布魯菌病和肉毒桿菌毒素中毒發病不多,但考慮到這幾種疾病的致病源均容易被用來作為生物恐怖襲擊的物質〔8〕,因此,也應該重視對此類疾病的防控工作。

      【參考文獻】

        〔1〕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發展改革委、衛生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體系建設規劃的通知[r/ol].(2004-05-15)[2007-6-14]./ zwgk/zfgb/gb2003/20qi/ 200412247437.htm.

      〔2〕 macintyre ag,christopher gw,eitzen e jr,et al.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events with contaminated casualties:effective planning for health care facilities[j].jama,2000,83(2):242-248.

      醫療應急預案范文第5篇

      一、總則

      (一)目的

      為了規范應對突發公共事件行為,建立健全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機制,提高政府應對突發公共事件和風險的能力,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最大限度地消除突發公共事件危害,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社會政治穩定和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制定本總體應急預案

      (二)編制依據

      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省政府制定的《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制定本預案。

      (三)分類與分級

      本預案所稱突發公共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生態環境破壞和嚴重社會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緊急事件。

      根據突發公共事件的發生過程、性質和機理,突發公共事件主要分為以下四類

      1、自然災害。主要包括水旱災害,冰雹、雪、沙塵暴等氣象災害,地震災害,生物災害等。

      2、事故災難。主要包括工業、商貿、建筑等行業的企業以及機關、團體、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發生的各類安全事故,鐵路、道路、水運等交通運輸事故,公共設施和設備事故,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件等。

      3、公共衛生事件。主要包括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

      疾病,食品安全和職業危害,動物疫情,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社會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襲擊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經濟安全事件,涉外突發事件,和重大刑事案件等。

      突發公共事件按其性質、嚴重程度、可控性和影響范圍等因素,一般分為四級:I級(特別嚴重)、II級(嚴重)、III級(較重)、IV級(一般)。

      (四)工作原則

      1、以人為本

      把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作為應急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最大限度地減少突發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危害。切實加強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防護,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在應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組織和動員人民群眾參與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有效機制。

      2、依法行政

      依法規范政府及其部門和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在應急工作中的行為。嚴格依法行政,依法實施應急預案,依法補償因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給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造成的損失。

      3、統一領導

      在縣人民政府統一領導下,按照分級響應、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原則,實行政府應急指揮機構統一指揮下的各部門相互配合、聯動的應急工作責任制。縣人民政府、專項應急工作牽頭部門、參與部門主要負責人,分別是應急指揮工作、牽頭工作、參與工作的第一責任人。

      4、反應快速

      完善及時、民主、科學決策程序,健全及時、完整、高效監測預報體系,建立快速應急反應機制。構建及時發動、組織求援的人、財、物和信息科技的保障機制以及各種合作機制,迅速控制和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盡快恢復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

      5、資源整合

      按照條塊結合和降低行政成本的要求,充分利用和整合現有資源,避免重復建設;明確部門之間的職責和權限,加強協調配合。各鄉鎮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建立健全突發公共事件信息交流制度,實現信息共享。

      6、預防為主

      堅持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經常性地做好災害防范意識教育,加強公共服務、社會管理和突發公共事件的預測、預警工作,盡量減少突發公共事件發生。經常性地做好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思想準備、預案準備、機制準備和工作準備,并根據應急工作實踐不斷加以完善。

      (五)預案適用范圍

      本總體應急預案適用于全縣范圍內發生的一般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工作和響應全市、全省范圍內發生的較大、重大、特別重大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工作。

      縣突發公共事件各專項應急預案是本總體應急預案的組成部分,具體適用于各該專項應急預案規范范圍內的一般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工作。

      (六)預案的體系

      本縣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體系包括:

      1、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該預案是本縣應急預案體系的總綱,是縣政府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規范性文件,由縣政府制定、印發。

      2、突發公共事件專項應急預案。該類預案是縣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為應對某一類型或兩種以上類型突發公共事件制定的涉及若干部門職責的應急預案,由縣政府有關部門牽頭制定,縣政府批準后實施。

      3、突發公共事件部門應急預案。該類預案是縣政府有關部門根據本縣的總體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本部門的職責,為應對突發公共事件制定的預案,由縣政府有關部門制定、印發,并報縣政府備案。

      4、企事業單位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該類預案由企事業單位根據縣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和本單位應急工作的實際情況制定。

      5、舉辦大型會展、游園、燈會、群眾集會和文化體育等方面的重大活動,主辦單位應當制定應急預案,并報縣人民政府備案。

      各類預案應當根據實際情況變化,由制定單位及時修訂;各類專項預案和部門預案構成將不斷補充、完善。

      二、組織體系

      1、縣應急領導機構與職責

      縣人民政府為全縣應急工作的行政領導機構。其主要職責是:研究決定全縣各類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工作的重大問題;部署和總結年度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工作;發生一般突發公共事件時,決定啟動縣一般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指揮部,統一領導和組織指揮一般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發生特別重大、重大、較大突發公共事件時,響應省、市特別重大、重大、較大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工作;指導監督縣應急主管部門及相關部門的工作;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職責。

      2、縣應急指揮機構與職責

      縣政府按照突發公共事件的種類和專項應急預案的規定,設立專項應急指揮部,由縣長或主管副縣長任指揮長,在縣政府的領導下,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專項應急預案的規定,具體指揮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工作。

      3、辦事機構

      縣政府辦公室為縣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的辦事機構,設縣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

      縣政府辦公室在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中的主要職責是:承辦縣政府應急管理的專題會議,督促落實縣政府有關規定和領導批示、指示精神;督促檢查縣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急預案的制訂、修訂和執行情況,并給予指導;督促檢查縣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各鄉鎮人民政府和有關專業技術機構的突發公共事件監測、預警工作情況,并給予指導;匯總有關突發公共事件的各種重要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并提出建議;承擔縣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統一信息系統、應急指揮系統的日常管理工作;監督檢查、協調指導縣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各鄉鎮人民政府的突發公共事件預防、應急準備、應急處置和事后恢復與重建工作;組織制訂安全常識、應急知識的宣傳培訓和應急救援隊伍的業務培訓、演練計劃,報縣人民政府批準后督促落實;完成縣政府交辦的其他工作。

      4、縣應急工作專家委員會

      縣應急領導機構、應急指揮機構聘請有關專家組成縣應急工作專家委員會。其職責是:平時為縣政府應急管理提供決策咨詢和工作建議;在應對突發公共事件時,為縣應急指揮部及現場指揮部提供指揮咨詢服務。

      5、工作機構

      縣政府各類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工作的主管部門(以下簡稱縣突發公共事件主管部門),按照規定的職責,負責有關特別重大、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管理工作,承擔相應的管理責任。具體負責相關類別突發公共事件專項應急預案和部門應急預案的起草與實施;在縣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做好突發公共事件的預防、應急準備、應急處置、應急保障和恢復重建等工作。

      縣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按照規定的職責和有關應急預案的規定,負責協助縣突發公共事件主管部門做好突發公共事件的預防、應急準備、應急處置、應急保障和恢復重建等工作。

      6、鄉鎮人民政府應急責任

      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在縣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做好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工作,組織、協調各方面力量,實行群防群控、群防群治。

      三、預測、預警信息監測與報告

      1、政府監測

      縣政府應急工作主管部門,應建立突發公共事件常規數據監測、安全評價、風險分析與分級等制度,建立重大危險源、危險區域數據庫,劃分監測區域,確立監測點,并重點加強對危險源、危險區域的監控,認真監測、收集、分析各種突發公共事件信息,及時分別逐級向其上級報告,同時通過統一的突發公共事件信息系統上傳,不得謊報、瞞報、緩報。應急主管部門應當向同級縣政府報告。

      2、群眾報告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發現突發公共事件信息,應當通過電話等各種形式向縣政府、有關部門或者有關專業技術機構報告。對多發、易發的自然災害、公共衛生事件和事故災難,各鄉鎮應在村(居)民委員會或者相關單位建立專職或者兼職信息報告員制度。生產經營企業應當向縣有關部門、村(居)民委員會通報本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可能引發的事故災難情況。鼓勵公民報警。

      3、信息處理

      縣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突發公共事件專項應急工作主管部門及有關部門接收突發公共事件信息后,應當立即向縣長或主管副縣長匯報,縣政府對突發事件進行分析,必要時組織有關部門、專家進行會商,對發生突發事件的可能性進行評估;認為可能發生突發公共事件的,立即采取一切可能采取的措施防止事態擴大,并向市政府報告,同時向市政府有關部門和可能受到危害的毗鄰地區人民政府通報。情況嚴重的,縣政府指派有關人員立即趕赴事發地妥善處置,防止事件發生。

      4、報警電話

      廣泛宣傳110、119、120、122等報警電話,向社會公布接警電話,逐步確立一個統一的報警電話和報警系統。

      四、應急響應

      ①特別重大、重大、較大突發公共事件的響應

      特別重大、重大、較大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啟動后,縣人民政府啟動相應應急預案,做好具體應急工作。

      ②一般突發公共事件的響應

      一般突發公共事件預案啟動后,縣政府立即啟動一般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指揮部,指揮部人員及其他有關人員迅速到崗到位,實施統一組織指揮或者參與輔助指揮決策,并將有關情況迅速報告市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縣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啟動具體行動方案,做好具體應急工作。必要時,請求市有關部門給予支援。

      ③情況通報

      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后,縣人民政府及部門在接到信息后立即逐級向上級報告,有關部門和專業技術機構應當同時向同級政府、主管部門報告。法律、法規、規章等國家有關規定對報告的部門、時限、程序等另有規定的,除按本總體應急預案上述規定報告外,還應當按國家有關規定報告,不得瞞報、漏報和緩報。

      ④特別情況的處理

      突發公共事件跨縣行政區域的,由縣人民政府與有關聯的縣(市)人民政府聯合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跨市、跨省的,報市人民政府處置。突發公共事件跨部門的,同時啟動相應專項應急預案,縣政府辦公室對應急工作進行協調。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后,有關部門應當采取相應措施密切注意和防止次生、衍生、耦合事件的發生。

      五、后期處置

      (一)善后處置

      1、災民安置

      民政部門應當迅速設立災民安置場所和救濟物資供應站,繼續做好災民安置和救災款物接收、發放工作,確保災民基本生活。受影響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制訂人員救助、撫慰、撫恤、安置等善后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妥善解決因處置突發公共事件引起的矛盾和糾紛。

      2、疫病控制

      衛生行政等部門負責做好突發公共事件現場的終末消毒、疫情監控和食品、飲用水的衛生監督工作。

      3、現場清理

      縣人民政府組織人員進行現場清理。

      4、恢復與重建

      縣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組織對突發公共事件造成的損失進行評估,制定災后重建和恢復生產、生活計劃,迅速進行重建工作,并向上一級人民政府報告。縣人民政府及時組織交通、郵政、電信、建設、電力等有關部門采取措施,盡快修復被破壞的交通、通迅、供水、排水、供電等基礎設施。縣人民政府根據損失評估報告、受影響地區的實際情況與需要,對受影響地區的恢復重建工作提供資金、物資支持和技術指導,并組織其他地區和部門提供資金、物資支援。必要時,縣人民政府可根據受損失情況報請上級人民政府享受有關優惠政策。

      5、征用補償

      有關鄉鎮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及時返還征用的物資、設施、設備或者占用的房屋、土地;不能及時返還或者造成損壞的,應當依法予以補償。采取其他應急處置措施或者緊急措施致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應當及時依法予以補償。

      (二)調查和總結

      1、調查

      突發公共事件現場處置完畢后,有關部門應當及時組織調查,查明導致突發公共事件發生的原因,并形成調查報告。

      2、總結

      縣政府對應急工作進行總結,找出預防、預測、預警和處置環節中的經驗和教訓,改進工作,包括解決群眾提出的合理要求,需對應急預案進行修訂的,應當及時組織修訂,提高預警和應急處置能力;對責任事故,必須找出管理上的薄弱環節,提出整改措施,依法追究有關責任人員的法律責任。應急工作總結應當向上一級人民政府報告。

      六、保障措施

      (一)信息與通信保障

      1、信息系統

      縣政府信息網站會同有關部門在原有的政務網基礎上完善功能,建立突發公共事件信息系統。

      2、通信保障

      在現有專業通信網的基礎上,建立與省市互聯,跨部門、多手段、多路由、有線無線結合的應急通信系統,加強重要通信線路、設備、設施的維護管理。通信企業應制訂應急通信保障方案,配備應急保障設備設施并進行經常維護。發生突發公共事件時,迅速開通應急通信聯絡。

      3、指揮部通信網絡建設

      縣人民政府建立科學的應急指揮通信支持系統,建立應急聯動平臺。

      (二)現場救援和工程搶險裝備保障

      專項應急工作主管部門應當儲備與應急工作相適應的現場救援和工程搶險裝備,建立信息數據庫,明確其類型、數量、性能和存放位置等。并建立現場救援和工程搶險裝備維護、保養和調用制度,實施定期更新和監督檢查。

      (三)應急隊伍保障

      1、專業隊伍

      縣人民政府及其部門按照國家規定加強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建設,逐步建立或者確定政府綜合性專門應急救援隊伍。有關部門應當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組建專門或兼職的應急救援隊伍。

      2、企業隊伍

      危險化學品、電力、供水、供氣等企業應當組建企業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并作為本單位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第一響應隊伍。

      3、隊伍動員方案

      縣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建立應急救援隊伍動態數據庫,制訂先期處置隊伍、后續處置隊伍、增援隊伍的組織保障方案,以及保持應急能力的措施,包括協調調動消防隊、武警中隊、預備役人員的方案和措施。

      (四)應急隊伍保障交通運輸保障

      交通部門應當建立公路保障動態數據庫,確定保障車輛提供單位、數量、功能、駕駛員名冊等。

      (五)醫療衛生保障

      1、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建立醫療衛生保障動態數據庫,掌握醫療救治和疾病、食物中毒、職業中毒預防控制機構的資源分布、救治能力和專業特長等,確定參與應急醫療衛生工作的醫療衛生人員名單,制定醫療衛生隊伍調動方案。

      2、醫療物資

      衛生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儲備必要藥品、醫療器械,加強醫院特殊病房建設,制訂醫療衛生、物資調度等方案。

      (六)治安保障

      公安部門應當擬訂警力集結、布控方案、執勤方式和行動措施等各項應急狀態下維護社會治安的準備方案,并加強基層治安保衛隊伍建設,開展群眾聯防。

      (七)物資保障

      有關部門應建立應急救援物資、生活必需品儲備制度。

      (八)資金保障

      1、政府專項資金

      縣人民政府設立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工作專項資金。當年專項資金不足時,財政及時予以保障。應急工作專項資金專款用于突發公共事件處置工作。

      2、企業專項資金

      企業應當設立本單位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工作專項資金。

      3、投保

      支持各保險公司推廣針對應急工作的險種,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購買財產保險和人身意外傷害等商業保險;企事業單位應當依法為從業人員辦理有關社會保險。

      (九))法制保障

      1、應急工作規范性文件擬制

      縣人民政府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結合本地區實際,抓緊制定預防、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的措施、規定,及時修改現行不適應應急工作的政府文件。

      2、應急工作執法

      有關部門應當認真貫徹執行預防、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的法律、法規、規章,加強檢查督促,發現隱患,及時整改;發現違法行為,嚴肅查處。進一步完善執法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對執法違法、失職瀆職、的,堅決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七、宣傳、教育

      1、應急常識公眾宣傳

      縣人民政府向社會宣傳有關應急預案和報警電話。縣應急工作牽頭部門和縣廣播電視部門應當把宣傳突發公共事件預防、應急知識和技能作為應急工作的重要內容。媒體應當把宣傳應急常識和技能作為公益宣傳的重要內容。司法行政部門應當把應急法律、法規、規章作為全民普法的重要內容。各鄉鎮人民政府、村(居)委會和企事業單位應當加強應急常識的宣傳和輔導。

      2、學生應急常識教育

      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制定學校應急工作教育規劃,中小學應當開設有關突發公共事件預防與應急知識、自救與互救知識和技能的課程,向學生普及應急常識。新晨

      八、監督檢查與責任、獎懲

      (一)監督檢查主體

      縣政府辦公室負責本總體應急預案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縣監察局依據行政監察法加強對本總體應急預案執行情況的行政監察。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違反有關應急法律、法規、規章的行為,由有關行政執法機關實施監督檢查。

      (二)責任與獎懲

      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工作實行行政領導負責制和責任追究制。

      對在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個人,由縣人民政府予以表彰、獎勵。

      在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工作中拒不履行法定的應急處置義務,截留、挪用或貪污應急資金、物資,遲報、謊報、瞞報和漏報突發公共事件重要情況,或有其他失職、瀆職行為的,由其所在單位或有關主管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九、附則

      1.本總體應急預案由縣人民政府制定,由縣政府辦公室負責解釋。

      2..預案實施時間

      本總體應急預案自之日起施行。

      附件1:縣直各部門在應急工作中的主要職責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 亚洲成人网在线观看| 亚洲an天堂an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片乱码色午夜| 亚洲码国产精品高潮在线| 亚洲人妻av伦理|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2| 亚洲国产小视频精品久久久三级| 国产成人 亚洲欧洲| 国产青草亚洲香蕉精品久久|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影视| 在线aⅴ亚洲中文字幕| 亚洲天然素人无码专区| 亚洲色成人网站WWW永久四虎| 亚洲一卡一卡二新区无人区| 亚洲欧美成人av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性色|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牛牛 | 亚洲AV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欧洲AV无码网站| 无码专区—VA亚洲V天堂| 亚洲五月六月丁香激情| 亚洲理论片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毛片线播放| 国产99在线|亚洲| 亚洲啪AV永久无码精品放毛片| 日韩国产欧美亚洲v片| 亚洲成人国产精品| 亚洲愉拍99热成人精品热久久 | 久久精品亚洲AV久久久无码| 亚洲乱人伦中文字幕无码| 国产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VA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77| 日韩亚洲国产二区| 亚洲人午夜射精精品日韩| 亚洲成人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精品射精日| 亚洲国产第一站精品蜜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