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高血壓的健康管理

      高血壓的健康管理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高血壓的健康管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高血壓的健康管理

      高血壓的健康管理范文第1篇

      采用Epidata3.0建立數據庫,雙錄入并進行邏輯糾錯。使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分類資料的比較使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的比較使用單因素方差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對可能影響高血壓健康管理行為和血壓控制情況的因素進行多變量Logistic回歸分析,健康素養采用強制法(Enter)納入,其他自變量篩選方法為基于偏最大似然估計的后退法(Backward:LR),以P<0.05為入選標準,P>0.1為剔除標準。

      2結果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968份,回收問卷份1946份,回收率98.88%,其中有效問卷1921份,有效率97.61%。北京市、寧波市和廈門市的有效問卷分別為1167份、391份和363份。

      2.1被調查的社區高血壓患者基本情況3個城市的高血壓患者年齡、性別和民族等人口特征的分布基本一致。不同城市患者的文化程度、職業等經濟社會學特征分布存在較大差異:北京患者本科及以上水平者占41.73%,寧波和廈門患者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較多;超過一半的北京患者(退休前)職業是公務員或事業單位,寧波和廈門多數患者(退休前)是工人、農民或未就業人群。被調查者家庭月收入在3001~6000元之間的比例最高,為37.01%;超過一半的患者生病時首選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就診,具體見表1。

      2.2健康素養情況健康素養部分依據美國國家圖書館對健康素養的定義,側重對調查對象閱讀、理解、計算和信息搜索能力的測評。該部分共10道題,每道題目選項前給出一段文字或圖表形式的閱讀材料,要求調查對象閱讀完材料后,依據對材料的理解和簡單計算,選出正確的答案,選對賦值1分,選錯為0分,得分范圍0~10分。將健康素養得分在6分以上的患者歸為具備基本健康素養組,將健康素養得分在6分及以下的患者歸為低健康素養組。分組結果顯示,68.30%(1312人)為低健康素養,31.70%(609人)具備基本健康素養。北京、寧波、廈門的被調查者具備基本健康素養的比例分別為41.30%、12.28%和21.76%。

      2.3高血壓患者的健康管理情況本次調查的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行為包括接受健康教育、參加社區免費體檢、接受生活方式指導、自我監測血壓、按照醫囑用藥和控制鹽攝入等7個方面。整體來講,患者規范監測血壓和服用降壓藥的比例最高,其次是控制鹽攝入,接受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指導的比例較低。比較不同健康素養得分組參與高血壓健康管理的情況,結果如表2所示,具備基本健康素養的患者采納各項健康管理行為的比例均高于低健康素養的患者,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提示健康素養可能是影響高血壓患者采納健康管理行為的影響因素。

      2.4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情況調查顯示,約60%的患者上次所測血壓為正常(參考標準:收縮壓<140mmHg,舒張壓<90mmHg,1mmHg=0.133kPa),有約40%的患者認為自己血壓控制的情況比較好。比較兩組的血壓控制情況,發現具備基本健康素養的患者無論血壓實際測量情況還是自我評估情況均比低健康素養組好,提示健康素養也可能與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情況存在關聯,詳見表3。

      2.5高血壓患者健康素養與健康管理行為之間關系的多變量Logistic回歸分析依據本次調查的健康管理行為特征將其分為提供方主導的健康管理行為和自我健康管理行為。健康教育、免費體檢和生活方式指導屬于社區衛生機構提供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患者是否接受該服務與服務提供方的主導有重要關系;而能否使用血壓計自我監測血壓、是否規律監測血壓、規范使用降糖藥和控制鹽攝入等主要取決于自主意向和技能,屬于自我健康管理。考慮到各城市文化程度、職業狀況等社會經濟學特征和健康素養水平存在較大的差異,而且不同城市對于高血壓患者的健康管理服務提供也不盡相同,在多元Logistic回歸中將城市作為協變量納入分析。結果表明,控制人口社會學特征等變量后,具備基本健康素養的患者采納兩類健康管理行為的概率均高于低健康素養的患者。由表4可見,女性、較低文化程度、在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以及生病時首選基層醫院就診的患者更傾向于采納提供方主導的健康管理行為。由表5可見,年長、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較高、在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的患者采納自我健康管理的概率更大。此外,不同城市患者采納各項行為的情況多有所不同。

      2.6高血壓患者健康素養與血壓控制情況之間關系的多變量Logistic回歸分析將健康素養、人口社會學特征以及健康管理行為作為自變量對血壓控制情況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自評血壓控制情況采用多分類Logistic回歸),表6結果顯示城市、年齡、職業狀況、規范服用降壓藥物和控制鹽攝入與血壓控制情況存在統計學意義上的關聯,具體表現為年齡較低、在機關事業單位工作、規律控制鹽攝入和服用降壓藥的患者有效地控制血壓的概率更大。具備基本健康素養、規范監測血壓、服用藥物和控制鹽攝入的患者對自己血壓控制情況更傾向于給出較好的評價。不同城市的被調查者無論是客觀血壓值還是主觀自我評價均存在差異,表現為北京市和寧波市的患者血壓控制情況優于廈門市的患者。控制了相關因素后,健康素養與血壓控制情況的關聯不再具有統計學意義,提示健康素養可能通過影響高血壓管理行為間接影響血壓水平。

      3討論

      本研究表明,健康素養與多項高血壓健康管理行為存在獨立關聯,無論是在提供方主導的健康管理行為,還是自我健康管理行為,具備基本健康素養的患者都比低健康素養的患者表現要好,這與國外既往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推測其可能原因,一方面是低健康素養的患者缺乏足夠的技能,難以獨立完成血壓監測和飲食控制鹽攝入等自我健康管理行為;另一方面,健康素養不足的患者在獲取和理解高血壓相關信息時存在更大的困難,因而在接受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指導時存在擔心別人恥笑的心理,這可能會阻礙高血壓患者接受提供方主導的健康管理。由于本研究與國外以往類似研究在健康素養測評工具和高血壓健康管理行為指標方面存在部分差異,國外研究結果僅能提供部分參考,最終結論的確定還需要納入國內更多的類似研究。Powers等通過比較不同健康素養組的平均收縮壓,發現在私人醫療保健系統調查的患者中較高的健康素養與較低的收縮壓水平相關聯,而在退伍軍人管理局系統的患者中不存在關聯,進而得出結論:不同的保健系統中健康素養與血壓控制的關系不相同。Pandit等將健康素養水平分為5組,比較不同組間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的患者比例,沒有得出健康素養與血壓控制之間明確的關聯。本研究選擇了社區患者,在素養分組上與Powers等一致,在血壓控制的標準上與Pandit等相同,但在數據分析時,除了控制了人口社會學特征,還將健康管理行為也納入模型,最終未能得出健康素養與血壓控制水平之間的關聯。健康素養與自評健康之間存在關聯,這與以往研究結論一致。

      本研究結果顯示,在影響高血壓控制情況的健康管理行為中,規范服藥和控制鹽攝入等自我健康管理行為所扮演的作用,要比提供方主導的健康管理行為更為有意義。這也提示對于高血壓患者的健康管理,發揮患者主觀能動性至關重要。盡管在設計思路上存在一些創新,但本研究仍然存在以下局限:首先,本研究為橫斷面設計,其設計方法的局限性使得本研究僅能驗證高血壓患者中健康素養與高血壓健康管理行為之間存在關聯,并不能證實兩者之間的時序因果關系;其次,血壓控制水平除了可能與人口社會學特征、健康素養、健康管理相關外,還受到社會支持、抑郁、疾病病程、并發癥等因素的影響,本研究僅從前者的角度分析,對于高血壓管理行為和血壓控制的影響因素探索并不徹底;再者,本研究所獲得的高血壓管理相關信息均來自患者的自報,而非準確的記錄或監測,尤其是沒能現場測量血壓而是詢問上一次所測血壓值,數據難免受調查對象主觀傾向的影響,同時可能存在回憶偏倚,也會使研究結果的準確性降低。

      高血壓的健康管理范文第2篇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本院2009年10月到2015年3月144例社區高血壓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且均與2005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中高血壓診斷標準[2]相符合。其中,男71例,女73例,年齡為49~85歲,平均年齡為(67.41±6.94)歲;高血壓分級:I級55例,II級46例,III級43例;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57例,初中至高中48例,專科及以上39例;無其他器質性病變,144例患者均對本組研究知情同意。

      1.2管理方法。根據不同管理方法將144例患者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各72例。兩組患者均接受正常藥物治療,對照組患者僅接受必要隨訪,觀察組患者則進行社區健康管理,其健康管理方法如下:采取“一對一”形式進行健康宣傳教育,開展高血壓健康教育講座和舉辦高血壓的防治報告等。定時測量血壓及相關指標并電話隨訪等方法進行社區高血壓健康管理;其內容包括:①嚴格控制鈉鹽的攝入量。②減輕體重。③控制飲酒。④培養良好遵醫行為。告知患者每日按時、按量服用,不能隨意更改藥物及劑量。同時,在健康管理中,注意糾正患者的社會認知偏差,注重其自我效能作用。

      1.3觀察指標。統計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記錄其管理前后的血壓控制水平。1.4統計學方法。對所有數據資料采用SPSS17.0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X±S表示,計量資料的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的統計分析采用X2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比兩組患者管理前后的血壓水平。管理前,觀察組患者舒張壓和收縮壓分別為(105.4±11.0)mmHg、(161.2±13.5)mmHg,對照組舒張壓和收縮壓分別為(105.5±10.9)mmHg、(161.3±13.4)mmHg,管理后,觀察組舒張壓和收縮壓分別為(86.0±2.4)mmHg、(128.5±4.0)mmHg,對照組舒張壓和收縮壓分別為(94.4±7.6)mmHg、(153.7±6.3)mmHg。

      2.2對比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觀察組并發腦卒中1例,冠心病2例,心力衰竭1例,腎功能衰竭1例,其并發癥發生率為6.94%;對照組并發腦卒中13例,冠心病8例,心力衰竭3例,腎功能衰竭4例,其并發癥發生率為38.89%。

      3討論

      高血壓的健康管理范文第3篇

      結論:健康教育強化了社區高血壓患者預防疾病的意識,提高了社區高血壓的自我管理水平,改善其健康行為,依從性上升,血壓有效得到控制,提高了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 健康教育; 社區高血壓; 自我管理; 血壓變化

      中圖分類號 R544.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5)36-0143-02

      高血壓是慢性終身性疾病及社區疾病譜的首位疾病,近年來患者數顯著增加,預防及控制血壓是目前世界范圍內的衛生保健和社會問題,隨著我國社區衛生服務不斷完善,以社區為基礎的高血壓預防及控制模式具有明顯作用[1]。本文對社區高血壓患者實施健康教育,提高社區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有效降低血壓水平,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文教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90例社區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男47例,女43例,年齡46~82歲,平均(63.50±10.64)歲,高血壓病程2~19年,平均(9.22±3.14)年;患者意識清楚,溝通良好,自愿同意參加研究。排除伴有嚴重并發癥,如腦出血等,排除干預疾病外患有其他需康復的慢性疾病以及有精神病史者。

      1.2 健康教育方法

      通過發放宣傳小冊,建立高血壓防治板報,定期進行健康知識講座等形式進行健康教育,內容包括如下:(1)高血壓知識教育。講述高血壓的發病原因、主要臨床表現、治療方式及并發癥的預防等。教會高血壓患者自我監測病情、自我堅持治療;出院后每兩周電話訪問患者1次,詢問患者健康教育執行情況,解答患者心理、疾病問題,指導患者正確認識自身疾病,調節和控制情緒;接受患者電話咨詢。勸導吸煙飲酒患者及時戒煙限酒[2]。(2)飲食管理教育。有效評估患者的飲食習慣,合理搭配患者飲食,嚴格控制鹽攝入量,注意補充鉀鹽;多吃水果蔬菜,少食多脂肪食物,限制含膽固醇高的食物;限制飲酒與咖啡,提倡戒煙;控制熱能和體重。(3)服藥健康教育。向患者交待常用降壓藥物的使用方法,根據血壓調整藥物劑量或更換制劑;講解藥物的副作用,以及出現副作用時應對措施。服藥需要注意事項:降壓不宜過快過低;不能自己隨便換藥、減少藥量或突然停藥,堅持規律性服藥;服藥應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將血壓控制在正常水平;充分認識到血壓降到正常范圍仍需終生服藥[3]。(4)運動健康教育。指導患者應根據自己身體的實際情況,合理且適當地參與有氧運動與耐力運動,比如散步、慢跑以及打太極拳等[4]。運動強度要因人而異,按科學鍛煉的要求,運動強度以心率作為指標,運動時最大心率=180(或170)-平時心率作為運動適宜心率,運動頻度一般4~6次/周,持續30~60 min/次,如運動后自我感覺良好,且保持理想體重,則表明運動量和運動方式合適。運動時要勞逸結合,避免進行過長、過劇烈的運動,如舉重。(5)心理衛生教育。高血壓患者因疾病的困擾,情緒上難免存在消極因素,加之患者存在一系列的合并癥,因此心理上難免存在緊張、不安、焦慮以及恐懼的情況,這對患者血壓的控制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也不利于護理工作的順利開展,結合患者自身性格、家境以及病情等多方面情況開展必要的心理指導,學會并掌握一定的自我心理調節與平衡的方法[5-6]。

      1.3 觀察指標

      自我護理能力和自我護理行為;血壓情況、護理滿意程度;服藥依從性。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2.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隨訪1年,教育后90例社區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評分、依從性好、護理滿意均高于教育前,收縮壓、舒張壓均低于教育前,教育前后自我管理評分、收縮壓、舒張壓、依從性好、護理滿意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我國是高血壓的高發國,高血壓是一種致殘率高的慢性病,影響患者健康和生活質量,并消耗大量衛生資源,給國人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高血壓的致殘率和高死亡率給社會造成極大損失。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不斷地提高,但是生活壓力也在不斷增加,加上不良生活習慣的影響,此種疾病的發病幾率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已經成為全世界范圍內一個重大的、公共性的難題[7]。由于高血壓是一種終身伴隨的慢性疾病,故將臨床護理延伸至更融入患者生活方方面面的社區護理,是確保患者獲得更理想病情控制的重要渠道,同時也是幫助高血壓患者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與生活質量的頗具實效的護理模式[8]。

      社區高血壓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識有限,沒有完全根據醫生囑咐服用藥物,缺乏自我救助的相關知識,通過高血壓疾病及教育提高和改善社區高血壓患者對高血壓疾病的認識程度,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保證治療效果滿意及患者生活質量[9]。高血壓的影響因素包括遺傳、體重及飲食習慣等,其中飲食習慣對其影響程度最為深遠,飲食習慣受習俗及所處環境的影響,通過生活方式教育了解患者飲食習慣并糾正其不合理部分,顧及患者習慣和情緒[10]。患者緊張或者焦慮狀會引發血壓上升,通過心理衛生健康教育能緩解患者負面情緒,有效控制患者血壓。運動健康教育能控制患者體重并促進血液循環,避免高血壓所致的動脈硬化并發癥[11-12]。本文對社區高血壓患者通過高血壓疾病及生活方式教育、服藥健康教育、運動健康教育、心理衛生教育,隨訪1年,結果顯示教育后90例社區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評分(48.22±12.23)分、依從率88.89%、護理滿意度94.44%均高于教育前的(35.46±11.45)分、66.67%、77.78%(P

      綜上所述,開展社區高血壓人群的健康教育,為社區高血壓患者提供控制高血壓病危險因素的知識和方法,促進了高血壓病防治知識掌握,改善其健康行為,血壓有效得到控制,達到控制病情、改善預后及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而且通過社區健康教育使患者在社區得到了如同住院般的護理,方便了社區高血壓群眾,減輕患者經濟負擔,融洽護患關系,使人們更加注重健康保健,順應了時代的要求,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陳麗珍,簡淑霞,廖遠鋒.社區老年高血壓病患者自我管理干預的效果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2):213-214.

      [2]李云.全科醫生綜合干預對社區高血壓患者血壓管理效果評價[J].上海醫藥,2014,35(1):34-37.

      [3]劉寧,張婧瑤,魚星鋒,等.高血壓病人自我管理量表的研制與信效度檢驗[J].護理研究,2015,29(5B):1764-1765.

      [4]劉春英.繼續護理干預對提高高血壓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和行為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4):4-5.

      [5]顧競春,劉瑜婕.社區用藥依從性不佳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干預效果分析[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11,10(9):660-661.

      [6]陳惠儀,李淑霞,張凌,等.老年高血壓患者健康行為自我效能與自我護理能力的相關性研究[J].現代臨床護理,2012,11(2):1-3.

      [7]李淑霞,張凌.老年高血壓患者健康概念和健康行為自我效能的相關性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3):198-201.

      [8]覃英.高血壓病社區健康教育的研究進展[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14):114-115.

      [9]馮樹梅.社區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護理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3):84-85.

      [10]陳冠萍,許雅思.護理干預對社區高血壓患者的藥物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14,12(1):64-65.

      [11]馮青云,方萍,肖紅霞.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及血壓控制的影響[J].臨床醫學工程,2015,22(2):225-226.

      高血壓的健康管理范文第4篇

      關鍵詞 高血壓 個體化健康教育 依從性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13)20-0035-03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高血壓的發病率逐漸上升。衛生部2004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現狀”[1]報告顯示,全國高血壓患病率已達18.8%。高血壓發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殘率高,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胡大一等[2]認為,做好社區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是社區慢性病防控的重要內容。為探索社區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提高社區高血壓管理的水平,我中心在多年工作經驗的基礎上,自2011年開始在社區高血壓管理中引入個體化健康教育的內容,并進行對照研究,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2011年7月,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選取東王衛生服務站管理的老年高血壓患者為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版)》診斷標準;②本社區常住居民,年齡>60歲;③無嚴重心、腦、腎并發癥,無惡性腫瘤;④知情同意,自愿參加本研究。剔除標準:死亡、外出、遷移,未能完成全部觀察者。符合條件的對象共224名,采用抽簽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120人,其中男51例,女69例,平均年齡(67.31±7.52)歲。對照組104人,其中男43例,女61例,年齡(66.51±8.71)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BMI、血壓分級等方面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表1)。

      1.2 方法

      1.2.1 觀察組

      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對患者開展個體化的健康教育服務。主要內容如下。

      1)提高認知水平 做到《高血壓自我保健手冊》人手1冊,每月舉辦高血壓健康講座1次,內容包括高血壓危害性,藥物和非藥物治療方法,自我管理技能等。根據自愿原則成立高血壓自我管理俱樂部,通過制定目標、群組學習、經驗分享、相互督促,提高患者參與治療的主動性。

      2)合理膳食教育 傳授合理營養知識,教會患者自行計算熱卡攝入量,幫助患者采用食品交換法制訂食譜,控制食鹽和食用油的攝入量、限酒戒煙,多吃蔬菜水果。

      3)運動治療教育 增強患者對運動鍛煉重要性的認識,了解運動的適應證和禁忌證,學會有氧運動,推薦快走慢跑,每天運動30~60 min, 每周3~5次,做到循序漸進、持之以恒。

      4)血壓監測教育 提高患者對血壓監測重要性的認識,鼓勵患者自測血壓,學會血壓自我測量的正確方法,每月至少1次,特殊情況增加測量次數,做好記錄并由社區醫生定期輸入電腦。

      5)服藥依從性教育 平穩降壓是減少心血管事件發生的關鍵,向患者傳授基本的藥學知識,教患者使用“服藥盒”,將藥片分天裝入小盒凹槽,防止多服及不服;采用電話、短信平臺督促患者按時服藥。

      6)合理情緒教育 衛生站設有談心室,每季度舉辦1次集體心理輔導,學習釋放壓力的放松技術,設立24 h咨詢電話隨時接受患者咨詢。

      1.2.2 對照組

      門診治療、進行常規社區的慢性病管理及健康教育。

      1.3 觀察指標

      1)血壓控制情況 按照《中國血壓測量指南》[3]的操作規范,由東王衛生站的家庭醫生或患者自行進行測量,并登記在高血壓管理軟件中。

      2)治療依從性 采用Morisky等[4]1986年提出的用于測量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問卷(Morisky問卷) ,Morisky問卷的條目為:①你是否有忘記服藥的經歷?②你是否有時不注意服藥?③當你自覺癥狀得到改善時,是否曾停藥?④當你服藥自覺癥狀改善不大時是否曾停藥?以上問題的答案在本研究中均設置為“是”或“否”,問卷全部答“否”為依從性好。依從性(%)=依從好的人數/總人數×100.0%。

      3)高血壓知識知曉率 自制高血壓防治知識問卷調查表,每次調查10題,每題1分,問卷得分≥6分為合格。知曉率(%)=合格人數/總人數×100%。

      在干預前,干預24個月后分別進行治療依從性、高血壓防治知識知曉率調查;血壓每個月測量1次。

      1.4 統計學處理

      將本次試驗所得數據錄入SPSS l7.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血壓控制情況比較

      干預24個月后,觀察組和對照組的收縮壓、舒張壓均比干預前下降,但干預后,干預組的收縮壓、舒張壓的控制情況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治療依從性和高血壓防治知曉率比較

      干預前,兩組的服藥依從性和高血壓防治知識知曉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干預24個月后,觀察組的治療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干預組的高血壓防治知識知曉率也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靜安區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區,區域經濟發達,居民文化層次較高,居民的老齡化程度已經達到22.05%。人口的嚴重老齡化導致心腦血管病患病率居高不下的問題,實施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多因素、全方位干預勢在必行。以健康教育為先導和基礎的社區綜合防治是控制心腦血管疾病的必由之路,探討適合上海市中心城區高血壓患者的綜合干預模式也顯得十分必要。

      社區健康教育是六位一體的社區衛生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充分利用這一功能,對社區高血壓患者開展健康促進工作。但是非藥物的干預方式,形式多樣,效果很難量化,作為健康教育的受眾—高血壓患者,在接受相關健康教育時有很大的個體差異,所以開展個體化的健康教育方式很重要。個體化健康教育對高血壓患者的影響主要體現在:①個體化的健康教育及隨訪,增強了醫患溝通,提高了患者的藥物治療依從性,確保了醫療質量;②個體化的健康教育由熟悉信賴的家庭醫生進行,更有針對性、說服力,也有利于保持患者治療過程中的心理和情緒穩定,避免不良情緒對治療的影響[5];③個體化健康教育更有針對性,更有利于提高患者對相關知識的認知,提高知曉率;家屬的參與及“健康自我管理小組”的同伴效應,更有利于改變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采取低鹽飲食、戒煙、限酒、堅持運動等健康的生活方式,能減輕高血壓的危害,改善預后[6]。

      干預的結果顯示:在社區進行高血壓健康教育時,注重個體化的方式能進一步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同時使患者從中得到更多的收獲。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局. 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現狀[J]. 中國心血管病研究雜志, 2004, 2(12): 919-922.

      [2] 胡大一, 郭藝芳. 遵循指南原則提高高血壓的防治水平,高血壓防治策略[M]. 北京: 人民軍醫出版社, 2009: 1.

      [3] 中國血壓測量工作組. 中國血壓測量指南[J]. 中華高血壓雜志, 2011, 19(12): 1101-1115.

      [4] 許衛華, 王奇, 粱偉雄. Morisky問卷測量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信度和效度評價[J]. 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 2007, 15(5): 424-426.

      [5] 王崇行. 高血壓社區防治與健康教育,高血壓防治策略[M]. 北京: 人民軍醫出版社, 2009: 10.

      高血壓的健康管理范文第5篇

      隨著現代人口老年化及人民生活方式的改變,高血壓患者人數逐年上升。它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是腦卒中、冠心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1]。因此,應引起高度重視、積極采取防治措施。我科近3年對所有高血壓住院患者及部分患者家屬進行了較為規范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較好效果,現將護理體會匯報如下:

      一、普及患者高血壓疾病的知識。

      責任護士利用進入病房執行各項護理操作和巡視病房的機會,與患者進行交談,宣傳等,及時了解患者的情況,收集患者的各項資料,對患者提出問題應給予充分的解釋,特別是老年人健忘的特點,護士要進行必要的全面宣教,這種隨時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的方式,易于接受且效果好。在醫院、科室的明顯的地方設有宣傳欄,每月更換一次,以科普知識、專科疾病知識為主,通俗易懂,便于記憶。每位患者住院時發放高血壓健康教育處方。病區定期組織患者召開健康教育座談會,觀看科普幻燈。

      二、通過健康教育,使患者正確認識疾病,保持心態穩定。健康教育具有雙向性,只有取得患者的合作與信任,才能使患者積極參加,幫助他們培養較好的生活習慣。責任護士要指導患者正確認識疾病,使患者明確知道高血壓是需要長期治療的慢性疾病,但并非不治之癥。只要堅持長期全程的治療,就會完全可以控制好血壓,有利于防止腦血管意外、冠心病等并發癥的發生與發展,而并發癥也是可防可治的。避免患者的不良刺激,保持心情愉快,樹立信心,積極治療。通過對高血壓知識的掌握與運用能夠有效的降低高血壓的發生率,傷殘率和病死率。從而達到康復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三、通過健康教育幫助患者改變患者不良行為,建立健康行為。具有高血壓的易發因素或危險因素的人群是肥胖、高血脂癥、經常緊張、高鹽飲食以及吸煙喝酒,直系親屬高血壓病史、糖尿病等。對該類人群施以健康教育,改變其不良行為,對高血壓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調整和改善患者血壓狀況如: ⑴合理膳食。指導患者低鹽低脂飲食,適當補充優質蛋白質,多食植物油,少食含膽固醇多的動物油及食物。每天攝鹽以5-8g/天為宜。多吃富含鈣,鉀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 ⑵戒除煙酒嗜好。研究表明吸煙者血壓升高比不吸煙者高2倍[2],吸煙后會加快心率,促進動脈硬化,增加血液粘稠度等,并易發生高血壓相關的心血管并發癥。飲酒是高血壓的危險因素之一,飲酒后體內的腎上腺素皮質激素及心茶酚胺等內分泌激素升高,所以高血壓患者嚴格戒除煙酒不良嗜好。⑶休息與運動,減輕體重。肥胖是高血壓的重要發病因素之一。缺乏運動、飲食過量與肥胖有密不可分割的聯系。指導患者注意勞逸結合,采用適當的運動鍛煉,運動以有氧活動為宜,循序漸進,不宜劇烈。通過運動鍛煉能促進多余脂肪的代謝,是減肥的有效途徑,對控制血壓有一定效果。

      四、通過健康教育培養高血壓患者良好的服藥自我管理能力。高血壓作為一種慢性病,往往需要長期以至終身的服藥治療。在生活中很多患者忘記服藥或漏服藥,導致血壓不穩定,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合理規范藥物治療,遵醫囑按時服藥。根據患者文化程度的不同,反復多次對患者及家屬講解遵醫囑服藥的重要性,詳細介紹降壓藥物的使用方法、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堅持服藥期間,每日定時定測血壓,密切觀察療效和不良反應的發生。血壓得到滿意控制后,遵醫囑減至維持量,切記突然停藥或自己停藥,以免發生停藥綜合征導致血壓反彈。

      通過近年來對臨床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教育,患者對高血壓疾病有了正確認識,建立了良好的生活方式,能平穩控制血壓。完善的健康教育體系密切了醫患關系,使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會管理融為一體。充分調動了患者的積極性,提供了患者對醫護的信任度及治療的順從性,為患者的康復提高了保障[3]。護士作為健康教育的主要實施者,積極輔導患者最大限度地滿足患者的健康需求,提高了臨床治療效果。

      參 考 文 獻

      亚洲高清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码和欧洲码一码二码三码| 亚洲AV成人潮喷综合网| 456亚洲人成影院在线观|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欲色欲综合网站|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精品国产_亚洲人成在线高清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小说| 亚洲综合色丁香麻豆|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软件| 亚洲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熟妇无码久久精品|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影院八|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 亚洲乱码一区av春药高潮| 亚洲人成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娇小性xxxx| 亚洲色精品VR一区区三区| 亚洲人成77777在线观看网| 亚洲人成未满十八禁网站|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福利| xvideos亚洲永久网址| 亚洲免费日韩无码系列|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堂| 亚洲爱情岛论坛永久|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天堂|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 亚洲熟妇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播放器下载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系列| 亚洲AV天天做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在线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亚洲不卡动漫|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自线观看| 亚洲成人高清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千人斩| 亚洲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电影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