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生活中常見的網絡安全問題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多渠道宣傳,提升學生網絡安全意識。
為了做好"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在全旗各學校內宣傳網絡安全知識,我局要求各學校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本學校活動方案,并于9月19日-25日期間,懸掛"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的宣傳橫幅,部分有條件的學校在校園電子屏上不間斷顯示"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等與網絡安全相關的內容,同時全旗各學校采取開展線上線下多渠道的宣傳形式,全方位多角度的對網絡安全意識的提升加以宣傳。通過校園廣播電臺讓全校學生在課余時間對相關知識有深入的了解;通過發動各個班在微信公眾平臺上學習和觀看網絡安全知識。在各學校的統一安排下,學生以班級為單位相繼開展了以"共建網絡安全、共享網絡文明"為主題的網絡安全班會。通過以上的宣傳活動,使學生從最初對網絡安全概念淡漠,逐步上升到樹立網絡安全自我保護意識,同時同學們也紛紛宣傳并轉載了關于"網絡道德和網絡素養"的文章,將其運用到生活中,以便更好的創造和諧的網絡環境。
二、積極參與網絡安全知識競賽,了解網絡安全教育。
認真計劃并組織學生參與網絡安全知識競賽,深刻了解網絡安全教育活動的必要性。各學校在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期間,組織學生進行了多種形式的網絡安全知識的學習,并積極開展了網絡安全知識競賽。競賽的題目就是生活中常見的網絡安全問題,通過競賽這種方式使學生更加深入的了解網絡安全,從而更好的將安全的網絡技術運用到學習和生活中。
三、組織開展網絡安全主題班會和教育課
關鍵詞:防火墻 VPN 網絡安全
中圖分類號:TP393.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5)03-0186-01
目前,隨著計算機在各個領域的迅速普及,計算機在人們的生活中的所起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整個社會對計算機的依賴程度也隨之加大。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網絡安全問題也不容忽視。眾多網絡安全事件時有發生,這使得網絡安全技術的發展得到了廣泛的關注。而防火墻作為最有效的手段,得到了迅速的發展。防火墻是在內部網絡和外部網絡之間、專用網和公用網之間的保護屏障。可以有效的控制內網和外網之間的數據傳輸與訪問。可以有效的避免外網的不信任用戶用非法手段進入網絡,從而保證內網信息的安全性。虛擬專用網絡是目前最常用的信息安全隧道技術。利用虛擬專用網建立一條加密的可靠的數據連接信道,讓信息傳遞更加安全。
1 防火墻
防火墻的發展經歷了多個不同的階段。
1.1 包過濾技術(packet filtering)
早先,防火墻主要是對每個數據包都進行檢查,以包過濾防火墻為代表,對于到達防火墻的數據包檢測其IP地址信息、協議信息、端口信息等來確定是轉發還是丟棄。包過濾技術有對于小型網絡來說實現簡單、效率高、速度快的優點,但是包過濾技術同樣存在不能分辨數據包內的內容,可能存在病毒安全的隱患的問題;包過濾的規則指定比較復雜。
1.2 狀態檢測(stateful-inspection)
在包過濾檢測技術的基礎上新發展起了一種技術為狀態檢測技術,該技術的實質為動態的包過濾技術。此狀態檢測技術具有更好的靈活性和安全性。狀態檢測技術主要是在不影響正常通信的前提下,抽取網絡中的數據,并對抽取的數據進行檢測,如IP地址、協議類型信息、連接狀態信息等,通過抽取的部分狀態信息,動態的保存,對連接狀態進行識別。狀態檢測技術具有更好的靈活性和安全性。
1.3 型防火墻技術(proxy)
一部介于內部網絡和外部網絡之間的服務器,不允許內部網絡直接對外部網絡進行各種操作,內部網絡的用戶的各種操作需要通過進行轉接,從而實現對外部網絡的間接訪問。在數據中起到上傳下達的作用。型防火墻技術的主要優點為對網絡服務可以提供有效的監控,同時可以對數據包進行處理,甚至可以對內容進行處理,但是缺點是對用戶不透明,不能增強底層協議的安全性。
1.4 分布式防火墻(distributed firewall)
分布式防火墻提供了更為安全的防火墻,可以同時防范內部網絡和外部網絡的攻擊,成為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分布式防火墻為一種新的防火墻體系結構,其結構包括網絡防火墻、主機防火墻以及中心管理控制服務器。分布式防火墻提供了更加靈活的網絡拓撲結構、網絡安全規則的定制也由中心管理控制服務器做集中控制和管理。分布式防火墻建立單一點的脆弱,更加安全的保護網絡。
2 VPN技術
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虛擬專用網)是近年來網絡中最為常用的構建信息安全的技術,受到了廣泛的關注,虛擬額專用網是在公有網絡中建立私有的數據通訊的網絡,即提供一條端對端的通訊,可以保證數據信息的安全性。VPN采用的關鍵技術包括隧道技術、加密技術和密鑰交換技術。
(1)隧道技術是一種通過使用網絡的基礎設施,在網絡中傳輸數據的一種方式,用隧道傳輸數據的優點在于可以傳送不同協議的數據包。隧道技術是將原始數據包添加新的IP包頭,并在隧道中進行傳輸,將數據轉發到目的節點,到達目的節點后,去掉IP包頭,得到原始數據。也就是說,隧道技術即為數據包的封裝、傳輸和解包的過程。隧道技術實際上時將一種協議的數據單元封裝在另一種協議中傳輸的技術。(2)加密技術是保證數據包在傳輸過程中完整性和安全性的技術,一般是在數據傳輸之前將數據進行加密,當數據到達目的節點后再對數據進行解密。常用的密碼技術包括對稱加密算法和非對稱加密算法,常見的對稱加密算法為DES、AES、3DES等集中。由于對稱密鑰加密算法快,適合大規模數據的加密,因此VPN中常見的加密算法為對稱加密算法。非對稱加密算法為RSA算法和Diffie-Hellman算法。(3)密鑰交換技術;采用密鑰交換協議對訪問者身份進行驗證,以提高傳輸的安全性,防止非法用戶竊取密鑰。同時密鑰交換協議提供了多種驗證方式對身份進行驗證,以保證數據傳輸的安全性。這些驗證方式包括PAP、CHAP、MS-CHAP、SPAP、EAP等。虛擬專用網VPN因其安全性和方便快速地組網特點已經被廣泛應用。
關鍵詞: 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技術;防范措施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已經成為現代社會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給人們的生活上帶來了方便,但是,安全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著問題,影響著人們的正常使用等。本文將對影響計算機安全的因素進行分析,并提出安全管理的技術。
1 計算機網絡安全的概述
在國際標準化組織中計算機安全的定義是為了保護計算機的軟硬件系統等不被惡意的破壞和泄露,設計和建立的技術管理和保護安全系統。它具有保密性、完整性、可審計性等一系列的特點。1)保密性。是指在網絡中是的信息不泄露給任何人、任何實體等,也不供其使用等。2)完整性。是指網絡中的信息不經過準許不得對信息進行修改,也就是信息在傳輸的過程中不得被修改、破壞、插入等。3)可審計性。指的是網絡用戶在交流完之后,不準不承認自己做出的行為,也不能否認接受到對方的信息等。
2 影響計算機網絡安全的要素
隨著網絡的普遍應用,越來越多的人體會到了網絡的樂趣,但是,與此同時互聯網也承受著嚴重的安全威脅。在網絡中出現的安全問題,它不僅僅可以在一臺計算機上發揮作用,而且還會通過互聯網進行傳播,從而導致計算機的信息丟失和損壞等。在現實生活中常見的計算機安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2.1 自然威脅
自然就是計算機的環境,這種威脅可能來自各種自然災害、計算機的場地環境、電磁的輻射、干擾等,這些現象都是沒有目的的造成計算機安全,嚴重的威脅著計算機安全。
2.2 木馬程序和后門
在有了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時候,有些人就在研究“后門”這種技術,通過這種技術,使他們進入到計算機系統,從而達到他們的目的。“后門”這種技術的主要功能有:它可以使管理員無法阻止的進入到計算機系統;而且種植者還不會被人們所察覺;種植者在進入系統時所花費的時間比較少。木馬程序是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升級而產生的一門新技術,其全名叫特洛伊木馬,實際上也是一種后門程序,它是一種可以遠程進行控制的黑客工具,其隱蔽性更強。在木馬程序中一般有兩個程序,一個是木馬程序服務器,一個是控制器,如果在計算機中安裝了木馬服務器,那黑客就可以利用木馬控制器進入袋計算機系統,從而控制計算機程序。
2.3 計算機病毒
計算機病毒也是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所產生一種影響計算機安全的技術。它是指對計算機的程序進行編制,然后插入到計算機進行破壞數據,它主要是影響計算機的使用,并對計算值中的數據進行復制的一組計算機程序代碼。在實際中常見的有蠕蟲病毒,這種病毒主要是以計算機為載體,利用計算機程序的漏洞進行攻擊,是一種惡性病毒,它具有傳播性、隱蔽性、破壞性、潛伏性和存在于見算計的內存中,進行破壞數據。它有時會與黑客技術進行結合,使計算機受到嚴重的安全威脅。
2.4 安全意識不夠
在計算機的眾多用戶中,都只是重視計算機的方便性和實用性,確忽略了安全性,這就給網絡安全造成了隱患。從內部講,主要是用戶缺少網絡安全意識,認為網絡安全是一些網絡管理員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很少思考實際存在的網絡問題,缺少對信息的保護。
3 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技術
3.1 防火墻
防火墻技術能夠對計算機進行安全監控,是計算機的第一道安全防線,主要是用于阻止外部事物入侵內部網絡,而準許內部進入外部系統。防火墻是管理員預先定制好的控制數據包,它具有以下特點:1)所有的內部信息和外部信息都必須經過防火墻處理;2)只有通過防火墻同意的信息才可以進入到系統內部;3)防火墻自身對外界的事物有著一定抗入侵能力。雖然防火墻不是萬能的,但是對于計算機網絡安全卻是必不可少的系統。
3.2 采用入侵監測技術
入侵檢測技術是為了保護計算機安全而設置的,它能及時的發現計算機中存在的異常現象,是一種通過檢測網絡中違反計算機網絡安全的一種技術。在系統受到入侵時,它會進行檢測并記錄,對于系統中不能進行的活動會對其進行限制,從而保護計算機系統。這種技術一般應用于政府部門、學校、企事業單位等,在使用時還應該采用混合的監測方法,也就是在網絡中采用基于網絡和基于主機的監測系統,構成一套完整的防御系統。在應用的過程中也可以和防火墻一起進行聯動設置,加強保護。
3.3 漏洞掃描系統
在解決計算機安全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對計算機進行檢查,要清楚計算機中都存在哪些安全隱患。在大型的網絡系統中,它具有復雜性和不斷的變化等特征,僅僅靠網絡安全技術管理員去發現漏洞是不可能的,因為大型網絡具有不確定性。其解決方案就是尋找一種能夠自己進行查找安全漏洞,并進行安全評估的掃描工具,利用計算機的優化系統和打補丁等方式彌補漏洞。
3.4 加密技術
在網絡中進行加密技術,就像是給系統上了一把鎖頭一樣,是實現網絡安全的重要工具,它能保證信息的安全。在計算機的數據中實行加密技術就是對原來的文件等進行加密處理,使其成為一段不可以讀的代碼。在應用時,只有通過輸入密碼等才能顯示文件的內容,通過這種方法可以保護自己的文件不被外人看到或者竊取,從而,保護了網絡安全。
3.5 反病毒系統
在計算機中雖然有防火墻和加密的措施,但是,人們仍然會對計算機安全產生疑惑,還會擔心被病毒和黑客入侵。隨著計算機的不斷發展,一些攜帶病毒和黑客程序的文件越來越多,在人們的不經意間就會使計算機的安全受到威脅。所以,計算機的用戶對于來意不明的郵件之類的禁止打開,從而確保了計算機的安全。計算機的科技人員可以根據了解的計算機病毒進行反病毒系統設置,從而,更好地防止病毒入侵。
3.6 網絡病毒防范
在互聯網的環境下,病毒的傳播途徑也增多了,而且傳播和擴散的速度也比較快,僅是用單機防止病毒是不夠的,必須結合一定的局域網進行全方位的防止病毒。在學校、政府機關等都是局域網,就需要建立一個防病毒的軟件或者是平臺進行控制病毒的入侵。如果互聯網是相互聯系的,就需要網關的病毒軟件進行病毒的防護。如果是使用電子郵件進行信息交流,就需要設置一套基于電子郵件的防病毒軟件,從而識別出郵件中的安全隱患。所以,在使用計算機的時候,最好是使用全方位的防病毒軟件,對網絡中出現病毒的地方進行設置,通過多方位、多層次的系統配置,并定期對計算機進行檢測,從而,使網絡少受到病毒的入侵。現在在網絡上出現的防病毒軟件有很多,如:瑞星、360安全衛士等,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計算機情況進行選擇軟件。
3.7 提高用戶的安全意識,并對數據做好備份
計算機出現安全風險一方面是因為用戶的安全意識缺少,另一方面是由于病毒技術的高超。計算機用戶可以對自己的計算機進行口令設置,進行合法的網絡操作。在使用計算機時,還要對計算機安裝殺毒軟件,并定期進行查殺病毒。從而減少安全隱患。對于重要的文件和數據,最好是做好備份,用以防止意外的發生。當計算機出現安全問題時,用戶可以利用備份的數據進行恢復已經破壞的數據。所以,進行數據備份也是一個防范安全隱患的好方法。
4 總結
總之,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安全也受到了人們的關注,只有加強網絡管理,并對計算機安裝一些防病毒軟件,運用正確的網絡技術和方法等對計算機實行保護,從而,減少計算機的網絡安全隱患。
參考文獻:
[1]羅小珠,淺析計算機網絡安全的管理技術[A].網絡安全技術的開發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
[2]張立,新時期計算機互聯網絡管理技術應用與實踐分析[J].硅谷,2009(21).
[3]陳華實,淺談計算機網絡的安全管理[J].科技資訊,2009(25).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防御策略
【分類號】:TM743
近幾年來,計算機網絡技術飛速發展,社會也逐漸進入了信息化時代,網絡已經逐漸成為了人們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部分。雖然網絡信息系統給人們的生活方式帶來了很多方便,但是在其被廣泛應用的同時,網絡安全也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脅,一些威脅網絡安全的計算機病毒也開始在網上橫行。為了能夠避免這些病毒對計算機網絡安全帶來影響,建立計算機網絡防御策略模型是必不可少的。
一、計算機網絡防御策略模型構建思路
由于計算機系統中包含了大量的信息,而且涉及的內容也非常廣。因此,為了確保安全體系模型的建立具有實用性和完備性,在對安全體系模型進行構建的時候,應該嚴格遵循其構建原則進行構建,以此來確保安全體系模型的作用能夠充分發揮出來。
在對計算機網絡防御策略模型進行構建的時候,由于計算機網絡系統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安全體系模型的建立也應該從多個方面進行考慮,這幾個方面主要包括信息保護、網絡保護、系統層次以及時域和空域。信息保護常見的措施有數字簽名、密鑰管理等;網絡保護常見措施有身份認證和地址過濾、轉換等;系統層次則可以根據計算機系統結構的不同分為多種類型,工作人員應該根據實際情況來對其進行構建;時域主要是關注系統安全的動態性,體現安全措施和攻擊手段此消彼長的關系,比如說應急響應、風險分析以及入侵檢測等;空域則是根據系統網絡和結構的不同劃分不同的安全域,并對各個安全域進行保護,比如說安全域邊界的保護、計算機環境的保護等。
二、目前網絡中存在的安全威脅因素
從我國目前網絡中所存在的安全威脅因素來看,主要包括以下幾種類型:
1.1計算機病毒威脅
所謂計算機病毒,主要是指通過一定的途徑傳播的,能夠對計算機功能和相關的數據造成破壞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程序代碼。這種程序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和破壞性,同時還有一定的自我復制能力。一旦侵入計算機程序中,便會快速將程序中的系統信息破壞,同時還會通過復制、傳送數據等多種操作在計算機程序中進行擴散。一般來說,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傳播途徑主要包括移動硬盤、閃存盤、光盤已經網絡等。
1.2拒絕服務攻擊
拒絕服務攻擊是黑客常用的一種攻擊手段,其主要是指利用一切辦法讓目標機器停止向用戶提供服務。能夠讓計算機向用戶停止服務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說對網絡帶寬進行消耗性攻擊等,但是這些都只是造成計算機拒絕服務的一小部分,通常來說,只要能夠給計算機程序帶來破壞,從而導致程序中某些服務被暫停的方法,都屬于拒絕服務攻擊。
1.3黑客攻擊
黑客攻擊是計算機病毒中最常見的一種,也是計算機網絡所面臨的最大威脅。黑客攻擊具體來說又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網絡攻擊。主要是指以各種方式有選擇地破壞對方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另一類是網絡偵察,這種攻擊主要是指在不影響網絡正常工作的情況下,進行截取、竊取、破譯以獲得對方重要的機密信息。無論是哪一種攻擊,對計算機網絡所造成的危害都是不容小覷的。
1.4軟件漏洞
在計算機運行所涉及的諸多程序、相關的操作系統以及各類的軟件等都是人為編寫和調試的,其本身的設計和結構避免不了的會出現一些問題,不可能是毫無缺陷和漏洞的。計算機病毒正是利用這些漏洞來對計算機的相關程序進行惡意破壞,導致其無法正常運行。在這種情況下,計算機大多處于相對來說比較危險的境地,一旦連接入互聯網,危險就悄然而至。
除了上述所提到的計算機病毒之外,特洛伊木馬、邏輯炸彈以及內部、外部泄密等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計算機病毒,同樣也會給系統信息和數據帶來一定程度的破壞,影響計算機系統的正常使用。
三、計算機網絡防御的策略模型
一般情況下,對于計算機網絡防御策略模型的建立都是基于三維模型基礎上的,而支撐這種三維模型基礎的內容主要包括三種,即系統的思想、方法和技術以及網絡技術領域的知識,如圖1所示:
圖1:網絡安全防御策略模型的三維支撐
4.1安全體系的設計
在對網絡安全防御策略模型進行設計的時候,為了能夠更好的發揮模型的作用,因此必須要遵循以下原則:首先是成本平衡分析原則,對網絡安全進行設計,必須對保護對象的價值進行合理分析,按照其重要程度進行正確投資,不能為了保護一個只有5萬元的資料,而去花費10萬元來實現網絡安全。其次是整體性原則,網絡安全防御策略分為多個環節,涉及了多個層面。如果單純的對某個方面進行考慮,那么勢必會導致系統設計的單一性和片面性。因此,遵循整體性原則也是非常重要的。再次是靈活性原則,目前,計算機技術發展越來越迅速,為了確保安全防御體系能夠適應未來計算機的發展,安全措施的制定必須考慮到未來網絡的變化升級,從而便于對其進行修改和完善。最后是一致性原則,在整個網絡的生命周期內都應該考慮到網絡的安全問題,特別是在網絡建設的起始階段,這樣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不必要的花費。
4.2安全防御策略
一般來說,計算機網絡安全防御策略主要包括兩個部分,即管理策略和技術策略。由于計算機安全措施的執行不能完全依賴于計算機,必須有相關專業人員參與其中,因此,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的是不容忽視的。當前計算機安全管理主要包括3個部分,即法律措施、先進技術和高效管理。其中,法律措施主要是為了防止違法犯罪分子對計算機安全造成破壞;先進技術則是對用戶自身的安全環境進行分析,然后綜合運用各種技術保證自身信息安全;高效管理則主要是針對于局域網內部的管理,提高用戶的安全意識。而所涉及的安全技術則主要包括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網絡層與計算機系統兩個部分。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作為計算機安全防御體系的底層部分,必須保證其傳輸信息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對網絡層與計算機系統進行設計的時候,為了防止外界的攻擊以及內部人員的泄密,應對各種安全威脅進行動態監測和跟蹤。分析網絡中存在的數據異常,及時打操作系統補丁。保持操作系統的安全和通信的安全正常是策略的目標。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及廣泛應用,計算機網絡安全體系模型的建立與實現也成為了相關部門高度重視的一項工作。為了能夠從根本上消除計算機病毒等因素給網絡信息安全所造成的影響,相關工作人員必須要在充分了解計算機網絡運行環境的基礎上,采取科學合理的方法構建相關的安全防護體系,從而實現從根本上對計算機網絡進行保護,使其作用能夠更好的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1]盛軍.對計算機網絡防御策略模型的探討[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3(04)
[2]蔣.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體系模型建立與實現[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5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應用;安全;影響因素
引言
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計算機網絡應用的范圍越來越廣。涉及到政治、經濟、軍事以及各項科學研究中,計算機網絡已經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但是在應用計算機網絡時,廣大的用戶也經常為計算機網絡的安全應用這個問題擔憂,尤其是當前個人身份信息的泄露,對廣大用戶的財產安全和隱私保密,造成了嚴重的威脅。所以,研究計算機網絡應用安全的影響因素是非常有必要的。
1 計算機網絡應用安全概述
1.1 計算機網絡應用安全的概念
從普通網友群體來說,他們對于計算機網絡的安全應用僅僅停留在保護個人隱私和身份信息上,避免不法分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取用戶的賬戶信息,泄露用戶的隱私或盜取用戶的財產。而對于其他網絡經營者除了最基本的信息和隱私安全以外,他們還需要計算機網絡能夠應對突發事件或自然然災害對網絡硬件和系統造成的損害,以維護其經營的網絡業務能夠穩定發展。而從計算機網絡本身出發,計算機網絡安全則包含了網絡系統的硬件、軟件及其在網絡上傳輸信息的安全性。影響計算機網絡安全應用的因素一方面來源于技術問題,另一方面是用戶管理計算機網絡的問題。
1.2 維護計算機網絡安全應用的重要性
不論對于普通用戶來說還是對于企業用戶來說,維護計算機網絡的安全應用都非常的重要。對于我們普通的用戶群體來說,由于當今網絡新媒體的廣泛應用,每個用戶都會用到各種不同類型的社交網站,尤其是關系到用戶個人資金安全的網站,維護好計算機網絡的安全就顯得更加重要。對于關系到國家安全和機密信息如果被不法分子竊取將會嚴重威脅到國家經濟建設的發展和安全。而對于企業來說,如果企業的發展機密被竊取則會造成企業嚴重的損失,甚至走向破產。而通過新聞報道我們可以看出,利用網絡竊取個人信息,盜取用戶資金的事假已經屢見不鮮。由此可以看出,如果能夠最大程度地提高計算機網絡安全系數,就可以很好的避免信息的丟失或竊取,對于個人用戶和企業用戶來說,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盜取用戶信息的主要方式就是網絡攻擊,通常是利用木馬和病毒的形式,所以維護計算機網絡應用安全主要就是預防木馬和病毒的侵襲以及其他影響計算機網絡安全的因素。
2 影響計算機網絡安全應用的因素
2.1 軟件存在漏洞
軟件漏洞是影響計算機網絡安全應用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很多軟件都存在一定漏洞,包括基本的應用軟件和系統軟件以及數據庫軟件。一般正版軟件都是需要付費才能下載和安裝,有的不法分子利用免費軟件的形式將帶有漏洞或病毒的軟件發放在網絡上,一些用戶一旦點擊或下載就把病毒帶到自己的計算機中,威脅到計算機的安全。還有的雖然是正版軟件,但是本身在開發和設計上由于受到技術等問題就帶有漏洞,這些漏洞很容易受到病毒的攻擊,影響計算機的安全。在計算機網絡安全系統中最重要的就是信息系統的安全,如果網絡設備、服務器系統、操作系統、數據庫軟件、應用軟件以及安全防護軟件存在安全漏洞,計算機就很容易遭到黑客的病毒攻擊,威脅到用戶的信息系統安全。
2.2 網絡硬件配置不合適
目前,計算機網絡技術發展的非常快,對于計算機的網絡硬件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計算機網絡硬件配置不合適也會影響到計算機網絡的安全應用。我們熟知的比如:計算機系統的更新,現在已經發展到WIN 8。面對這種更新,如果計算機的網卡配置達不到新系統的運行要求就會導致計算機網絡運行不穩定,容易受到網絡攻擊。此外,還有計算機內的大型數據中心,它是計算機網絡的核心,對于網絡性能的安全、穩定具有直接性的決定作用。如果受到攻擊,將會影響整個網絡運行的安全。最后,計算網絡防火墻設置不全面,也容易影響影響計算機網絡的安全應用。
2.3 病毒和木馬的侵襲
我們常見的QQ病毒是一種可以復制和繁殖的快速傳播病毒。最近我們經常會遇到的病毒就是QQ聊天病毒,不法分子通過盜取用戶的賬戶信息向賬戶好友發送鏈接病毒,或者是以用戶的身份和口吻向用戶還有借錢等形式,目前已經有不少網友因此上當受騙。電腦病毒是一種電腦編碼的應用程序,制造計算機病毒的人利用計算機病毒的潛伏性,將病毒植入網絡用戶的計算機電腦中,并長期的窺視電腦用戶的各種信息。除了病毒的侵襲之外,常見的還有木馬,不法分子主要是通過木馬來傳遞信息來實施犯罪。木馬一般是包含在用戶的郵件中,用戶有很多郵箱,一些不法分子便利用向用戶發送廣告的形式將木馬植入到郵件中,用戶一旦打開郵件,就會受到木馬的侵襲,影響計算機的安全。
2.4 用戶操作錯誤
由于用戶缺乏專業的計算機維護知識,在操作中容易出現失誤,就影響了計算機網絡的安全應用。有的用戶不能正確識別出計算機系統重要的軟件和文件,把這些軟件或文件刪除,導致計算機本身的防御功能降低,造成計算機系統的癱瘓。還有的用戶維護計算機網絡安全的意識不夠,不會正確選擇防護軟件業影響了計算機網絡的安全應用。
3 維護計算機網絡安全應用的對策
3.1 身份認證
身份認證是維護計算機網絡安全最常見的一種方式,主要的認證方式有三種。第一,是口令認證,也是我們生活中常用到的。這種認證方式是建立在通信雙方約定憑證的基礎上,以賬號和密碼的形式來進行身份的認證。第二,是通信認證,計算機通過識別用戶輸入的信息是否準確來判斷用戶能否進如網站。常見的通信認證有QQ中的密保。第三,第三方認證,比如在QQ中要更改密碼,就會用到第三方認證。
3.2 防火墻技術
防火墻技術是計算機本身就有的一種維護計算機安全的防護措施,主要的功能就是防范和免疫功能,通過設置不同的安全區域和控制點,來實現對多給我網絡的訪問,在訪問的過程中對這些網絡傳輸數據進行識別和檢驗,從而避免了網絡病毒和木馬的攻擊。防火墻技術是廣大用戶可以自行使用的一種維護計算機網絡安全的有效技術,只要用戶熟悉基本的計算機防護知識,就能很好的利用防火墻技術來抵御基本的網絡攻擊。
3.3 安裝殺毒軟件
隨著用戶群體越來越重視計算機網絡的安全應用,市場上出現了很多類型的殺毒軟件。安裝殺毒軟件也是用戶用來維護計算機網絡的常見方式。這些殺毒軟件主要是可以保護用戶的文件,識別計算機中的病毒、木馬以及其他漏洞,同時用戶也用于清楚計算機里的垃圾。通過安裝殺毒軟件,可以幫助用戶群體及時的發現和檢測計算機中存在的風險,可以有效地維護計算機的網絡應用安全。
4 結束語
綜上,維護計算機網絡應用安全對于用戶來說顯得非常重要。用戶可以通過身份認證的形式,利用防火墻技術,給電腦安裝殺毒軟件,來維護計算機網絡的安全應用,以避免用戶信息的泄露甚至出現財產損失。
參考文獻:
[1]溫化冰.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范對策問題的幾點思考[J].經營管理者,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