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思想政治教育理論

      思想政治教育理論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思想政治教育理論

      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范文第1篇

      在當今社會形勢下,培養人才是高校的重要任務,教育教學工作的展開離不開思想政治教育。對高校學生的思想教育是幫助他們樹立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重要途徑。思想政治教育課不僅是對學生傳授知識,更要培養他們的心理素質、思辨創新能力、社會適應能力等綜合素質,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方式的改革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

      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方法;新媒體;改革

      隨著時代的進步,教育教學方法也要適應社會的進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基礎教育課程的改革對教學方式、教師專業知識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思想政治教師。在新媒體時代,新媒體技術的應用沖擊著傳統教學方式。為了適應時代的進步,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理論和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傳統教學方法分析

      1.1傳統思想教育教學方法概述方法好似黑夜里為行人照明的燈籠。傳統的思想教育教學的方法中主要是以教師為主,以課本為中心。教師通過課本的理論知識對學生進行單向灌輸,學生則是非常被動的接受,這種方法很容易引起受教育者的反感和抵制,導致教育效果的弱化,使教育大打折扣。

      1.2傳統教學方法的缺陷教師只有真正意識到受教育者的真實狀況,運用恰當的教育方法才能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但是,傳統的教育方法往往是重形式、輕實效、耗費時間長,聲勢大,卻收不到實際效果。在教學過程中過于偏重理論知識的傳輸,忽視了受教育者的主體地位,抑制了受教育者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他們難以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將知識真正變成自己的力量,從而導致受教育者的抵觸心理。

      1.3傳統教學方法改革的必要性在新時代的發展下,隨著教育環境和受教育者的特點發生變化,教育者的轉變跟不上時展的步伐,很多隱形教育沒有得到充分利用,過多的把時間放在課本理論的講解和文件的學習上,沒有將思想政治教育和其他有利教育相結合。特別是愈來愈多的信息以因特網和多媒體為載體,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體系內容出現老化,無法與新媒體等技術接軌,“05方案”的施行更是推動了高校政治理論課的改革,轉變教育模式,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必須改革,與時俱進,更新發展。

      2開放性思想政治教學方法的研究

      開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是將學生的思維徹底解放,挖掘他們的主動創造力,提高積極參與感,使他們從內心開始更容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開放首先應該做到的就是人的開放,開放受教育者的思想,接受新事物、新觀點,加強互動。其次,信息的開放,充分利用網絡的強大優勢,整合網上的教育資源,關注實時動態。

      2.1開放性教學方法的意義及特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開放性教學方法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具有開放性教學理念,受教育者也有開放性的學習思維,教學地點不僅僅限于課堂,內容也不單單是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增加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互動交流,相互學習,相互提高,共同進步。開放性教學的意義在于改變傳統教學與生活實際脫軌、教學與學生主體脫節的現象。與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相比,開放性教學方法的特點表現為多樣性、創新性、耦合性。

      2.2開放性教學方法的基本形式和要求在開放性教學的過程中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啟發式教學,做到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教學方式,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和創造性實踐的能力,提高學生積極主動性。改變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單一傳輸知識的觀念,采取互動式教學,師生之間平等討論,自由表達不同的觀點,發生思維的碰撞,提高同學的參與感。還可以采用情景模擬、實物演示的情境教學法,使學生身臨其境,真切感受,在理論和實際之間架起一座橋梁。案例教學法也是實用有效的一種教學方法,以具體案例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不同思維,全方位地去看事情,開發創新性思維。

      3新媒體對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改革的影響

      新媒體的出現越來越多地開始影響人們的生活行為方式,其開放性、虛擬性、快捷性、互動性的特點為社會所歡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要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優勢,注意新媒體在學生中的影響力。授課教師應牢牢把握教學的主要目標,主動適應新媒體的環境,抓住其特點,提高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

      3.1新媒體教學的優勢新媒體的使用突破了時空和地域的約束,信息交流更加便宜,速度更快,信息量更大,自由度更高,有效加強了信息的時效性和針對性。在新媒體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方式下學生獲得交流信息的方法、途徑更加寬廣、容易。授課教師可以利用更多生動有效的信息向學生傳授和中國化理論的實用性,使本來枯燥的學習變得更加生動有趣。

      3.2新媒體改進思想政治教育授課路徑傳統單一講課方式在新媒體的沖擊下變得愈來愈淡化,現在大部分學生都在使用新媒體技術,QQ、微信成為同學之間交流的主要應用軟件。針對這些現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師應積極主動地學習新媒體技術,和高校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和溝通,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包括對一些社會熱點的感受和觀點,從而制定貼近學生思想和生活的教學內容,使個人思想和教學理論相結合,正確樹立他們的人生價值觀,最終使其能正確對待社會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4結束語

      通過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理論及教學方式改革的研究,有助于學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展開,可以及時調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缺陷和不足,與社會的實際相結合,貼近時代的進步,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效性和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魏佳.試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改革的若干重要原則[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2,(6).

      [2]趙輝.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改革與探索[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1,(12).

      [3]郭冬梅.推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芻議[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32).

      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范文第2篇

      關鍵詞 心理現象 客觀規律 知覺理論

      人之所以區別于動物的根本在于人具有社會性,而這種社會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為人的心理活動。人具有豐富的心理活動,任何外部的客觀存在作用于人腦將會產生特定的心理活動,因此人具有相當的復雜性。那么,對于思想政治教育這個指向于做人的工作的人類實踐活動,就必須敏銳地抓住人的心理活動規律,并善于利用人的心理活動規律來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我們都知道,人的心理其實主要就是人的認知過程、意志過程和個性心理特征的總和。其中人的認知和意志過程包括有諸多心理現象,比如說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象、情緒、意志等。人的心理特征則可表現為性格、氣質、能力、興趣、動機、注意等。由此可見,其實人的心理過程是相當復雜的。那么我們可想而知,做人的工作,將會是一項浩大而復雜的工程。今天,我們就著重從知覺出發,探究知覺規律,淺析知覺理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

      知覺,是人類心理現象之一。它是指當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事物的整體在人腦中的反映。人的知覺伴隨人的社會實踐活動,對人認識外界事物及其認識自身具有重要的意義。一個人在獲得對外界刺激的理解與接受的過程中,總會利用或視覺的,或聽覺的,或嗅覺的,觸覺的對外界刺激的感知,而在單一地感知外界刺激之后,人會自覺地將感知結果通過人腦形成一個對刺激物完整的認識,從而記憶于人腦皮質層中,以便于日后對同一刺激的再認識,這就是知覺過程。由知覺過程我們可以看到,知覺之所以產生,是在于對外界刺激的多種感覺的接受與解釋,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影響知覺質量的環節就主要集中在在外界刺激、知覺器官、知覺接受者的解釋這三個主要的地方。通過學習,我們還發現,其實知覺存在著基本的特征,一是它具有整體性,即知覺是人對客觀事物整體的直接反映;二是它具有選擇性,它會因為知覺對象的相關特征及知覺主體的個人態度而產生不同的知覺效果;三是知覺具有理解性,即人在知覺客觀事物的時候,不僅直接反映它的形象,還能根據以往的知識經驗去理解和說明客觀事物;四是知覺具有恒常性,即是當知覺的條件在一定范圍內改變的時候,知覺的對象仍然保持相對不變。

      對知覺的解讀,除了從知覺自身的特征出發進行分析,我們還應該從知覺的過程來解讀知覺的相關規律。由于知覺具有以上的基本特征,所以知覺的過程將會因為不同的因素而導致不同的知覺效果。比如說在知覺產生過程中,知覺對象本身的外部特征將會對知覺效果產生直接的影響,例如形色鮮明的物體容易第一時間被人感知到,而相對外表不明顯的事物就很容易被忽略。此外,知覺主體也會因為自身的內在狀態和客觀活動范圍的差異而產生不同的知覺效果,比如說人的興趣愛好、知識經驗以及活動目的、范圍不同容易導致對同一事物產生不同的認知。

      以上對知覺的相關解釋,其實就是對知覺規律的總結。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理論層次的東西,那就是知覺理論。既然我們在以上對知覺進行了細致的分析解讀,那么我們現在回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來,看看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靈活巧妙地運用知覺理論來實現人的良好教育。由以上對于知覺理論的總結性分析,我們可以由此得知我們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應該如何做到將知覺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的基本原則。如果將其總結出來的話,那就是知覺理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我們應該遵照以下幾條基本原則來實現結合。

      一、尊重知覺的客觀規律,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尊重個人對于事物的認知過程及其認知程度的規律,要科學地分析人們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狀況,做到因人而異,有的放矢;

      二、抓住知覺的基本特征,善于因勢利導,利用知覺的整體性、選擇性、理解性、恒常性特征來設計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方式,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得到實效;

      三、要善于從感知對象下功夫,對知覺對象進行深入解讀與再塑造來開展新一輪的知覺過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我們就應該要善于精心設計、塑造教育內容,以受教育者能夠迅速理解并接受的教育內容來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四、堅持以人為本,從知覺主體角度出發,科學分析受教育者的個性特征,進行精細化教育,改變傳統的一鍋端,一刀切的做法;

      五、敏銳把握并科學解讀知覺偏差,及時汲取經驗教育,利用知覺的理解性和恒常性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長遠發展探索出一條正確的施行方法。

      最后,我們總結一下,將知覺理論運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對于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作用巨大的。當然至于如何將其結合是一個關鍵性問題,不過其實也并不難,關鍵在于是否尊重知覺規律,是否善于結合具體情況,將知覺理論正確靈活地運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實踐當中去。

      (作者單位:廣西民族大學政治學與國際關系學院)

      參考文獻:

      [1]胡凱.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8).

      [2]阿內特.青少年心理學第三版[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4).

      [3]潘懋元.改進高校德育工作的兩個問題[M].高等教育研究,1996.

      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范文第3篇

      一、大學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議程設置理論的意義

      由議程設置理論的內涵可以得知,傳播者對受眾所進行的有目的性的輿論引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傳播的效果,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基于思想政治傳播者有目的性的輿論引導。隨著經濟全球化速度的加快和信息傳播技術的迅猛發展,大學生身處于較為復雜的社會環境,開放的信息環境以及多元的價值環境中,這樣的環境影響著大學生的價值觀念、思想觀念及行為模式,沖擊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主導地位,容易引發大學生的無所適從、迷惑不解之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更為嚴峻的挑戰。將議程設置理論引入大學思想政治的教育中,突出教師的引導功能,教師精心安排教育內容,準確把握教育時機,合理運用傳播技巧把學生的注意力從大量、多元的信息中,吸引到某個經教師預設的問題或議題上來,給學生提供看待政治現象的有效方法及獨特的視角,學生根據教師設置的議題或問題梳理并加工相關信息,從而形成自身對該問題的認識,引發學生積極、正確的思考并進行辯證的分析,實現自身知識和觀念的內化,做到辨明曲直、去偽存真,對提升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大學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有效應用議程設置理論

      (一)精心設置議題

      教師精心設置引人注目的議題是做好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傳播的前提。教師應在圍繞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之基礎上,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選取與學生關心、需求相聯系的問題作為最佳結合點,使大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其中,走出面對紛繁復雜的信息無從選擇的困境。首先,教師可將大眾媒介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設置為議題,培養大學生正確認識并分析國際、國內形勢的能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如今的大學生身處媒體開放的時代,即便是置身于校園之中,也能夠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天下之事,大學思想政治教育者將大眾傳媒所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設置為議題,能對大學生產生強烈的吸引力,并引起大學生的關注和思考。例如,借助國家全面深化改革“起跑”、反腐敗斗爭的深入等社會熱點,使大學生感受到祖國的日益變化,受到愛國主義的教育,借助尼日利亞武裝沖突及各地暴力恐怖活動襲擊等熱點事件,使大學生感受到社會穩定的必要性以及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性等。其次,選擇與學生個人未來發展的相關問題設置議題。現在每個學生都希望在自己正式進入社會之前,能夠了解一些必要的社會知識、學習一些有益的社會經驗。所以,學生未來發展的相關問題是議題設置的重要內容。例如,就社會生活中的一些現象設置 “成功者需要具備哪些基本素質?”、“人際關系和專業特長哪個更重要?”等議題,使學生們能夠在了解社會、思考人生的同時,確立高尚的道德觀念。再次,本著貼近生活的原則,挖掘大學校園生活中的具體事例及其蘊含的深刻內涵,設置議題,引發大學生的關注與思考。

      (二)把握準確地教育時機

      把握準確地教育時機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傳播的重要條件,在最佳的時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議程設置理論認為“人們在對某一議題采取某種立場時,需要一定的認識基礎。”傳播學者研究發現,一則新聞從“媒介議程”出現在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上到轉向“公眾議程”并成為公眾關注的話題,這之間存在一個必然的時間差,研究結果表明,這段時間大致為2-6個月,而對于某些與公眾息息相關的問題,媒介議程與公眾議程之間相關最強的時間跨度為4-6周。由此可見,不同問題的新聞報道可能需要不同長短的時間,以積累足夠的聲勢,并吸引公眾的注意力。而最佳的思想政治教育時機是在學生對某一個話題最為關注、且議論最多,最需要有人對話題進行答疑解惑時,即在“媒介議程”轉向“公眾議程”相關最強的時間跨度。在這一時間差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例如,對國家反腐敗斗爭的深入等熱點問題的探討,可以安排在媒體普遍報道后,此時學生對此事件有一定認識和思考,在展開討論的時候學生可以積極充分地參與到討論中來,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思想現狀,適時引導學生樹立積極正確的觀念。

      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范文第4篇

      激勵理論是西方管理科學的重要理論之一,是指通過激發人的內在動力,使人朝著所期望的目標前進的心理和行為過程,是個體行為研究的核心問題。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不斷推進,大學生的價值取向日趨多元化,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也日趨多樣化。在高校課堂教學和學生思想教育方面,管理者通過運用激勵理論,分析學生需要,合理設置激勵目標,激發學生內驅力,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將有力地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實現。

      一、激勵理論概述

      激勵理論是行為科學中用于處理需要、動機、目標和行為四者之間關系的核心理論。行為科學認為,人的動機來自需要,由需要確定自己的行為目標,激勵則作用于人的內心活動,激發、驅動和強化人的行為。激勵在管理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及作用等問題,從20世紀20年代以來得到了廣泛的探索和研究,并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激勵理論。人們根據各心理學派對人類行為基本模式的不同解釋,將激勵理論分為行為主義激勵理論、認知派激勵理論和綜合型激勵理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下理論具有教育意義:

      (一)需要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將人類需要分為五個層次:第一,生理的需要。這是最低層次,滿足人的衣食住行的最基本需求。第二,安全的需要。包括從世界和平、社會安定到個人安全,幾乎能控制調動機體的一切力量來為其服務。第三,歸屬和愛的需要。它是指個人對愛、情感和歸屬的需要。第四,自尊的需要。它是指人們都希望自己有穩定的、牢固的地位,渴望得到他人較高的評價。第五,自我實現的需要。它是指人對于自我發揮和自我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使人的潛能得以實現的傾向。馬斯洛從個體需要的角度進行論述,把重點放在了對個體需要的研究上,對當前的需要理論研究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但在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過程中,不能只抓學生個體的需要來考察思想和行為,也要對學校、學院及班級的整體情況進行了解,以更好地解決學生的思想素質方面的問題。

      (二)雙因素理論。

      20世紀50年代末期,赫茲伯格提出了雙因素理論。該理論認為使員工感到滿意的都是屬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內容方面的因素,稱為激勵因素;使員工感到不滿的,大多是屬于工作環境或工作關系方面的因素,稱為保健因素。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保健因素包括學校的管理措施、人際關系、物質工作條件等。當這些因素持續下降,直到不能被學生接受時,就會不滿學校的管理。但是,當學生認為這些因素很容易接受,僅僅是消除了不滿意的心理,同樣不會產生積極態度。激勵因素是指能帶來積極態度、滿意和激勵作用的因素,是能滿足個人自我實現需要的因素,如學生獲得的成就、老師的賞識,等等。如果這些因素具備了,就更能激勵人的信心。

      二、激勵理論在學生思想教育中的運用

      (一)目標激勵。

      目標對人的行為具有導向和激勵功能。在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為大學生設定的目標越有社會意義和價值并符合當今社會的需要,就越能激發其進取心和積極性。這就要根據社會對大學生的要求和當代大學生應具備的素質,結合不同年級的學生特點及學生個體間的差異,提出相應的奮斗目標。比如,大一學生剛來到新學校,與中學的管理方法差異較大,勢必有心理負擔,此時應該引導他們不斷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生活習慣,以適應大學新的生活環境、新的學習方法以及新的人際關系。但針對大四的學生則有著新的教育方式,對于大部分學生而言,可能是在學校學習的最后一年,即將面臨踏入社會或選擇考研。可要求他們以考研或就業為目標,認真準備考研的課程,并做好就業前的各項準備工作,這在當前就業難的情形下尤為重要。

      (二)榜樣激勵。

      通過榜樣的樹立,激發學生追求上進的心理。學生通過模仿和學習,不斷接近榜樣,這是一個不斷完善和提高自己的過程,對于較先進的、一般的和落后的學生都會產生激勵效益。要達到榜樣激勵的目的,選擇好榜樣至關重要。不僅要注重以老一輩革命家、著名科學家、愛國人士的事跡為學生樹立學習的楷模,更應充分發揮學生典型的示范和激勵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變得可信、可學,也可因地制宜,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學生身邊的人物事跡。

      (三)情感激勵。

      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對象是具有復雜情感的學生,與學生之間加強情感交流,彼此相互了解、相互信任,是情感激勵的重要內容。適時主動地與學生交流思想,談心交心,以情感人,是激勵積極性的有效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適宜地利用情感的感召力,把更多的人情味滲透到對學生的教育中去,會取得好的效果。

      (四)精神與物質激勵。

      滿足大學生精神和成就需要,首先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對優秀學生要宣傳和表彰,并授予其光榮稱號,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進取心和責任感。恰當的表彰可以起到極大的激勵作用,是成就感的一種實現;其次,在精神激勵的同時要注重物質激勵。物質利益在某種程度上是衡量成就大小的標志。每個人都有物質需求,并以此來滿足生活需要。對學生所取得的成績同樣應給與恰當的物質獎勵,如獎學金就是基本的、重要的物質激勵手段。

      參考文獻:

      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范文第5篇

      [關鍵詞]語言;符號權力;雙語教學;存在方式

      一、語言:一種符號權力

      人不僅是實踐的存在,同時也是語言的存在。只有借助于語言符號系統這一抽象概念的載體,人才能夠實現與客體之間的信息變換,才能夠在觀念中把握世界,上升到自己的世界,而一旦離開了語言,所謂思想、觀念、意識都將成為空中樓閣,正如馬克思所說:“精神從一開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質的‘糾纏’,物質在這里表現為振動著的空氣層、聲音,簡言之,即語言。”在一定意義上,“語言是最切近與人之本質的,構成了人的存在方式,人就是語言符號的動物。因此,語言在現實生活中構成了一種權力――符號權力,“通過陳述某個被給予之物來構成它,通過影響世界的表象來影響世界”,具備了灌輸意識形態和形塑思想觀念的功能。它能夠將現實世界的各種社會等級秩序、價值觀和評價標準源源不斷、潛移默化地灌輸給語言的使用者,為現實世界的社會秩序披上一層自然的、合理的外衣,使人們產生對于現存社會秩序的認同,并形成一種確信不疑的信念,即把現存的社會秩序視為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存在,從而心甘情愿地主動融入到統治與支配他們的秩序之中,為支配他們的社會秩序的再生產貢獻一份力量。可由此見,在語言背后隱藏著對現實世界的理解,隱藏著與一定社會秩序相適應的意識形態。接受一種語言,也就意味著接受語言背后隱藏的價值觀和社會秩序。正如語言學家帕默爾所言,語言以最精妙的方式向人們施加力量并不容人們抗拒,“這套與特定思維內容相關聯的符號系統有武斷的性質,你要用它,就得不折不扣地遵守它的條件……個人只有服服帖帖地接受集體的言語習慣,才能通集體的其他成員進行交際……獲得某一種語言就意味著接受某一套概念和價值”。

      二、英語:西方意識形態的工具

      在全球化的過程中,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無疑占據了主導地位,這種主導地位的建構和維持,一刻也離不開英語這種文化“軟實力”的支撐。作為最為強勢的語言符號權力,英語在全球化的進程中源源不斷地向發展中國家潛移默化地灌輸西方國家的文化和價值觀,為推動西方主導的全球化、再生產國際舊秩序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首先,英語的優勢地位大大降低了西方語言文化產品在傳播過程中的文化折扣,為輸出英語語言文化產品及其所承載的價值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所謂文化折扣,指的是文化產品在傳播過程中,由于輸出者和輸入者之間的文化差異造成受眾接受困難,降低文化產品的吸引力,使得受眾對于文化產品及其所含價值觀的理解和接受大打折扣的現象。在這里,語言在文化傳播的過程中充當了劑的作用。英語在全球范圍內的普及,無疑大大減少了西方文化產品傳播的阻力,使之更易于被非英語國家所理解和接受。美國大片之所以風靡全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歸因于英語在全球范圍內的廣泛傳播。可見,英語教育的普及促進了英語文化產品的傳播,不僅為西方發達國家帶來了極為豐厚的經濟利益,而且也使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隱藏在文化產品的面紗之下,以“喜聞樂見”、“寓教于樂”的面目展現在世人面前,從而得以更加順利地向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傳播和滲透。

      而更重要的是,語言本身就具有意識形態的屬性。英語作為一種語言文化,本身就是一種思維方式,其中承載了英語世界深刻的意識形態。英語的習得過程,其實也隱藏著西方意識形態的傳播和滲透。眾所周知,對于英語的學習而言,最為關鍵的并不是詞匯和語法的掌握,而是進入到英語背后的文化之中,接受英語的思維邏輯,用英語進行思維。也就是說,為了真正掌握英語,學習者要努力使思維與英語接軌,尋求與英語和英語文化的一致性,必須認同英語的文化價值觀并從這個角度來認識世界。而漢語的文化和思維方式一般被認為是英語學習過程中的前理解和絆腳石而要加以排除。因此,所謂英語對于弱勢語種的不對等流動,實質上是西方文化和價值觀的不對等流動,意味著是意識形態滲透和灌輸。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實際上也是不斷排斥母語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而接受英語文化背后的意識形態的過程。

      而且,學習者英語習得過程中對于英語文化的親切感和認同感,極容易在感性層面上演變為對于西方價值理念和意識形態的崇拜和依賴心理,進而將西方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和生活方式視為圭臬,主動地認同西方主導之下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也就是說,在認知層面上由“英語最美”,上升到“西方的制度更好”的高度。如此,便通過英語傳播形成了對于西方文化和價值觀的“誤識”:雖然深受英語語言帝國主義的殖民掠奪和支配,卻不僅對之視而不見,反而主動地予以認同和接受,為語言帝國主義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從而在思想觀念之中再生產了西方發達國家對于發展中國家的支配地位。

      三、雙語教學:突破“漢語一英語”二元格局的途徑

      英語符號權力的潛移默化的滲透,使得在意識形態領域悄然形成了“漢語一英語”二元對立的格局:在漢語的思維方式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斷向學生灌輸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努力構建對于社會主義制度的認同;在英語的思維方式中,學生卻在不知不覺中積極主動地接受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和價值觀的滲透,形成對于資本主義制度的認同。這種二元對立的格局不斷侵蝕著思想政治教育的完整性和統一性,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構成了極大的威脅,而要走出這一困境,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雙語教學則是一條有效的途徑。所謂雙語教學,就是在課堂教學中同時使用漢語和英語開展教學活動,在英語思維方式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捍衛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話語權。可以說,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雙語教學是在全球化時代,抵御英語語言符號權力滲透的一項有效措施。 首先,人的語言存在的屬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雙語教學的邏輯起點。

      思想政治教育實際工作中所面對的教育對象是具體的、現實的人,其語言存在的屬性并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社會實踐的發展而不斷生成的,因此必須置于現實的維度中進行分析。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時代,由于社會發展緩慢且相對封閉靜止,漢語是思想政治教育唯一的語言,教育對象處于漢語的社會關系之中,并使用漢語進行思考,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認為教育對象是漢語的存在。但是,在全球化的時代,“單個人隨著自己的活動擴大為世界歷史性的活動,越來越……受到日益擴大的、歸根結底表現為世界市場的力量的支配。”特別是在“語言帝國主義”的強勢擠壓之下,90后的大學生已在不知不覺中深深地涉入到英語文化的社會關系之中,處于英語符號權力的深刻影響之下。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已經不僅僅是漢語的存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成為英語的存在。這一點,從90后大學生對英語學習的重視程度便可見一斑。當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對的“人”發生改變的時候,當教育對象已經具有英語的存在的屬性的時候,如果對此視若無睹,仍舊只把教育對象視為漢語的存在而固守原來的教育方式,則無異于刻舟求劍。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就必須在教育方式上主動地適應教育對象的變化,而雙語教學則理所當然地成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轉換的一條有效途徑。

      其次,教育的對話性質決定了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必須吸納雙語教學方式。

      教育在本真意義上就是對話,是教育者與教育對象之間精神的相遇與靈魂的交流。而任何對話都是語言的對話,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和教育對象之間的對話也必須借助于一定的語言才能展開,才能實現視野融合。而當90后大學生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逐漸具有了英語的存在的屬性的時候,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尋求師生直接的精神相遇和靈魂交流,必須敏銳地把握學生的新變化,主動地在語言上貼近學生,在英語的思維領域與學生進行對話。實際上,當英語語言帝國主義利用語言優勢灌輸西方的價值觀念的時候,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也完全可以利用英語作為工具來進行意識形態的宣傳,在教育對象的英語思維中與之進行對話,潛移默化地灌輸社會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構筑意識形態的陣地,最終提升教育對象的精神境界。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不卡 | 亚洲一区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永久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电影|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 亚洲精品久久久www|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91| 亚洲国产aⅴ成人精品无吗| 亚洲性无码AV中文字幕| 亚洲欧洲无码AV不卡在线|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亚洲精华液一二三产区| 亚洲色少妇熟女11p|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亚AV| 亚洲Aⅴ在线无码播放毛片一线天 亚洲avav天堂av在线网毛片 |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亚洲AV无码日韩AV无码导航| 亚洲大尺度无码专区尤物| 久久99国产亚洲精品观看| 亚洲色图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国产电影午夜| 亚洲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亚洲AV一二三区成人影片| 国产亚洲福利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色欲| 日韩亚洲国产二区| 亚洲av无码不卡私人影院| 成人亚洲性情网站WWW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欧洲无码av夜夜摸|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成人|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导航| 亚洲综合激情六月婷婷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人成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国产情品久久| 亚洲色婷婷综合久久|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 亚洲人成人77777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亚洲码在线| 在线观看亚洲免费|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