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報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體育經濟;創意產業;體育文化;北京
中圖分類號:G80-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7116(2010)06-0021-04
Study of the sport cultural creative idea industry in Beijing
YIN Bo1,FENG Xia2
(1.Institute of Social Science,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Beijing 100732,China;
2.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s,Beijing Union University,Beijing 100191,China)
Abstract: The authors analyzed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port cultural creative idea industry in Beijing, and pointed out that currentl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port cultural creative idea industry in Beijing mainly focused on such 4 aspects as sports tourism that bases its theme on the Olympic Games,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 industry dense areas, the construction of games sponsored by sports brands, and the booming of creative ideas for leisure sports entertainment together with the experiencing economy, having such major problems as the lack of professionals for the sports cultural creative idea industry, the total volume of sport cultural consumption being too low; the scale of the sport cultural creative idea industry having not been formed; the sport industry being not adequately combined with related industries. The authors offered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port cultural creative idea industry in Beij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sports economics;creative idea industry;sport culture;Beijing
北京2008年奧運會作為頂級的體育賽事,全球矚目。從會徽、吉祥物,到國家體育場“鳥巢”、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設計和施工都體現了前所未有的體育文化創意。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及理念的實現,拉開了中國體育文化產業的大幕,為北京體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提供了平臺。本文對北京體育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現狀及其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1體育文化創意產業的定義及特征
1.1文化創意產業
“創意產業”(creative industries)術語出現于20世紀90年代,英國是最早提出這一概念的國家,并在政府層面上積極推動“創意產業”的發展。1998年英國創意產業特別工作組在《創意產業專題報告》中首次對“創意產業”進行了界定:源自個體的創見、技巧和天賦等智力活動進行知識產權的生產和開發,以創造財富和就業潛力的相關產業[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指出,文化創意產業是指“借助于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賦,發揮人的創新能力,借助高科技對文化資源進行創造與提升,通過知識產權的開發和運用,產生出高附加值產品,具有創造財富和就業潛力的產業[2]。文化創意產業包含文化產品、文化服務與智能產權3項內容。
在我國,最先使用文化創意產業這個概念的是臺灣地區。在2002年臺灣制定了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規劃和行動方案,并將其描述為“源自于創意或文化積累,透過智慧財產的形式與運用,具有創造財富與就業機會潛力,并促進整體生活提升之行?!北本┰?006年出臺的《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分類標準》中,將文化創意產業定義為:“以創作、創造、創新為根本手段,以文化內容和創新成果為核心價值,以知識產權實現或消費為交易特征,為社會公眾提供文化體驗的具有內在聯系的行業集群?!?由上述界定可見,雖然定義各有差別,但是對文化創意產業是文化與產業聯姻,用創意作紐帶的實質已形成共識。正如一些學者所言:“文化創意產業”的稱謂是對我國文化、政治、歷史、經濟的一種高度的融合,既擴充了文化產業的內容,又不是對英國創意產業的簡單模仿,也更符合我國當前的實際狀況和發展需要[3]。
1.2體育文化創意產業
文化創意產業的興起,意味著人類經濟增長方式和未來經濟社會存在的文化方式的變革。在世界經濟發展藍圖下,體育產業作為文化產業的組成部分,一躍成為極具發展潛力的朝陽產業。當前學術界對體育文化創意產業的內涵和外延尚沒有清晰的界定。
體育文化產業是國民經濟產業體系中的組成部分,在我國國家標準局《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的16個門類中,體育位列第12大類“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業”,我國體育文化產業的形成和發展對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第三產業附加值起到積極作用。有研究者提出:體育文化產業,在總體上被看作是經濟體育文化一體化產物,是具有體育符號特征,從體育文化發展的角度推動經濟增長,用產業手段發展體育文化,以體育文化為主要資源進行生產,以經營性方式向社會提供體育文化產品和服務的新興產業形式。從廣義上被界定為“以提供體育文化服務為主要內容的行為和組織的總和”[4]。
根據前面對“文化創意產業”的概念分析,“體育文化創意產業”作為“文化創意產業”的有機組成 ,它具有文化創意產業的基本特征,它是體育產業中具有“以知識產權實現或消費為交易特征,為社會公眾提供文化體驗”的那部分內容,才能稱為體育文化創意產業(或體育創意產業)。
1.3體育文化創意產業的特征
1)體育文化創意產業具有高知識性特征。文化創意產品一般是以文化、創意理念為核心,是人的知識、智慧和靈感在特定行業的物化表現。文化創意產業與信息技術、傳播技術和自動化技術等的應用密切相關,呈現出高知識性、智能化的特征,體育文化創意產業作為文化創意產業的分支,亦具有這一相似特征。
2)體育文化創意產業具有高附加值特征。文化創意產業處于技術創新和研發等產業價值鏈的高端環節,是一種高附加值的產業。文化創意產品價值中,科技和文化的附加值比例明顯高于普通的產品和服務。在體育產業中,體育用品的簡單加工與售賣、常見的體育比賽都不能算作體育文化創意產業的內容,而形成知識產權的部分如賽事電視轉播、知名品牌的銷售策劃、品牌賽事的推廣等,因體現創新和研發等科技與文化的附加值可歸為體育文化創意產業內容。
3)體育文化創意產業具有強融合性特征。體育文化創意產業作為一種新興的文化產業,它是經濟、文化、技術等交融的產物。體育文化創意產業對與其相關聯的產業具有較強的依賴性,同時體育文化創意產業的快速發展也為相關產業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
2北京體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現狀
2.1社會背景及政策措施
我國在《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綱要》中提出將文化創意產業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成為繼房地產、汽車之后另一大國家重點扶持產業。
2006年1月15日,北京市頒布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把北京建設成“創新型城市”,要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重點支持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成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研究支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2006年11月7日,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員會出臺了《北京市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和《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投資指導目錄》,對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進行了詳細規劃。2006年12月11日,北京市財政局出臺了《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試行)》明確了對文化創意產業專項資助的具體內容;同年12月13日,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首次了《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分類標準》,把文化創意產業分為9類,這是中國內地第一個關于文化創意產業的分類標準。2007年9月北京市出臺了《北京市“十一五”時期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10年,全市文化創意產業占全市GDP比重超過12%,年均增速超過15%”,進一步提升北京作為全國文化中心和文化創意產業主導力量的影響,把北京建設成為全國的文藝演出中心、出版發行和版權交易中心、廣告和會展中心、古玩和藝術品交易中心、設計創意中心、文化旅游中心和文化體育休閑中心等9大全國性文化中心。2007年11月21日北京市委、市政府批準把“文化體育休閑產業”納入“文化創意產業”范疇,并納入北京市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戰略的大格局中,體育健身休閑、體育競賽表演、體育彩票等門類綜合統稱為體育類的創意產業。2009年4月16日,北京市政府和文化部共同簽署了推動首都文化建設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5]。
2.2發展現狀
北京有人才、科教、文化、信息、市場等獨特優勢,2007年,文化創意產業資產總額達到7 260.8億元,實現收入4 601.6億元,實現增加值992.6億元,占全市GDP的10.6%,已超過批發零售業、房地產業、商業服務業及交通運輸業等行業,成為北京市新的支柱產業。預測到2010年,文化創意產業將突破千億元,成為首都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6]。
當前北京發展創意產業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創造北京的體育品牌,二是生產體育元素、文化元素、旅游元素、媒體元素高度結合的高端產品,培育國際級的大型體育品牌賽事。通過發展體育創意產業,引導豐富的奧運資源發揮積聚效應,使奧運資源轉化成滿足人們物質、文化和精神需求的體育產品,已成為體育文化發展的大勢所趨,也是體育文化研究的增長點,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1)以奧運為主題的體育旅游持續升溫。
奧運會后,參觀奧運主場館“鳥巢”和“水立方”被列為最具有號召力的北京必游項目。此外,奧運場館還開展了形式多樣的體育文化季活動,每年一屆的“鳥巢歡樂冰雪季”吸引了大量的市民參與冬季體育娛樂健身活動,“水立方”在奧運會后正在改造成為北京最大的水上游樂場,整個奧運中心區將形成一座集賽事、休閑、餐飲、文化于一體的奧林匹克主題公園。通過奧運場館的改造,推動體育文化體驗,文化創意激活了體育的體驗經濟。
2)體育產業集聚區域發展迅速。
從2007年起,北京市政府連續3年每年拿出5億元人民幣支持體育產業的發展,打造6大體育功能區,包括國家體育場(鳥巢)、國家游泳館(水立方)在內的奧林匹克中心區,以五棵松體育館為核心的球類健身運動產業功能區,以體育商務和總部經濟為主的龍潭湖體育產業園,以順義水上樂園和跑馬場為核心的東部休閑運動功能區,以昌平區的鐵人三項基地為基礎的十三陵戶外休閑運動功能區,以及囊括大興、亦莊和豐臺的南部體育功能區。上述6大體育功能區的建設使北京初步形成南北有大型體育主題公園,東西有特色體育健身園區的基本格局。
3)體育品牌賽事加緊建設。
2010年3月19日,國務院辦公廳了《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體育骨干企業和企業集團,形成一批有中國特色和國際影響力的體育產品品牌”的發展目標。北京在“十一五”時期加強與國際職業體育組織的合作,積極引進國際體育品牌賽事,如世界職業網球巡回賽中國公開賽、世界斯諾克中國公開賽、世界乒乓球北京大獎賽、環北京國際公路自行車賽、北京國際城市馬拉松黃金賽等;積極探索國際性、綜合性體育賽事的市場開發和運作模式,努力打造有影響、有特色的賽事品牌。
2.3存在的問題
1)體育文化創意產業人才缺乏。
體育文化創意是產業發展的基礎。在體育文化創意產業中,一個賽事如果有非常優秀的體育創意,會產生一種令人意想不到的產業效應;一件體育用品的售賣,不僅是產品本身,還包括同時出售的基于對體育文化理解的創意。體育文化創意產業實質上是內容產業,內容是核心競爭力,而內容又依賴于人力資源,依賴于創意、創新和創造性才能。體育文化創意產業作為新興產業,需要大量的創意人才。
2)體育文化消費總量過低。
北京作為首都,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定位不僅意味著擁有城市功能的優勢和龐大的消費群體,同時產生出較高層次的消費需求。根據《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預計,2020年北京市的常住人口1 800萬左右。從消費支出結構看,2006年北京市城鎮居民家庭每年教育文化娛樂服務支出為2 515元,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倍以上;人民閑暇時間不斷增加,每年約為125天[7]。《2005年中國文化產業藍皮書》通過對全國21個大城市2萬余人的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城市居民的休閑活動集中在:去公園、看休閑消遣類書籍、打羽毛球、登山、打麻將、種花盆栽、打游戲機等7項既簡便易行又花費低廉活動上,這說明,提升我國整體的文化消費數量和質量還任重道遠。2009年3月,總理在200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將體育健身等服務消費列為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的行業。這一舉措明確了全民健身與體育消費的關系。人文北京城市目標的提出,讓城市發展賦以體育文化和健康的含義。發展體育文化創意,吸引大眾的體育參與,提高城鎮居民的體育文化消費水平,是當前北京發展體育文化創意產業需要著力抓好的問題。
3)體育文化創意產業尚未形成規模。
近年來經過產業結構調整,北京初步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現代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3大支柱的首都經濟發展模式。作為第三產業的現代服務業成為首都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北京的現代服務業與發達國家相比,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占有量仍然偏低。當代后工業化和工業化國家第三產業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平均為60%~70%,其中一些國際化大城市高達75%以上,如紐約為86%。北京體育企業分散而規模小,缺少有國際競爭力的體育企業或企業集團。根據國家體育總局規劃,到“十二五”初期,體育產業占GDP的比重將發展到占3%~5%(占GDP的5%就將成為國家的支柱產業)。北京提出要向文化產業和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要爭取2010年達到8%甚至10%。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員會向十二屆人大五次會議提交的報告中提出,后奧運時期北京將重點發展幾大具有奧運特色的產業,其中體育和文化被置于首要位置。利用北京在文化、科技、人才以及國際化方面的優勢,接勢奧運,繼續擴大體育文化創意產業的基礎和規模是北京體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當務之急。
4)體育產業與相關產業結合力度不夠。
體育產業具有綜合效應和拉動作用,體育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需要體育產業與文化、旅游、電子信息等相關產業的結合。當前北京體育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大力發展體育文化創意產業是北京體育產業的發展方向,尤其是北京奧運會啟動的奧運功能區,在開展與擴大體育休閑產業邊際效應方面起到了示范和帶動作用,但總體而言體育產業仍需要加強與相關產業的結合力度。
3促進北京體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建議
1)探索實驗,大力推進體育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的建設。文化創意產業作為文化產業發展的高端產業,建立體育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能充分發揮其示范、集聚、輻射和推動作用。體育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是推動體育文化產業發展的有效途徑。
2)加快體育文化創意產業人才引進和培養,營造讓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發展環境。創意產業需要多學科人才,要營造有利于發揮各類人才智能的生存環境,建立人才培養機制和培訓基地。此外,加強與國外的人才交流和合作。
3)加強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和管理,培養體育消費群體。后奧運時期,全民對體育的關注上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北京發展體育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基礎是推動體育文化消費總量的提高,合理規劃和布局公共體育設施,充分發揮公共體育設施在提供社會體育服務的作用。公共體育設施根據其功能、特點向公眾開放,實現體育資源社會共享,滿足群眾性體育運動和健身需求,培養體育消費人群。
重視創意已成為世界主要發達國家體育產業發展的重要趨勢。全世界體育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都處于起步階段,誰先發展誰就占有先機,誰就將在新一輪的世界經濟發展中占據有利位置。北京奧運帶來的觀念的轉變、眼界的開闊、舞臺的拓展,為北京體育文化創意的發展帶來機遇。北京作為一座具有3 000年建城史、800年建都史的具有眾多文化古跡的現代城市,在發展體育文化創意產業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這座城市所蘊含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終將成為體育創意產業發展的動力。通過發展體育文化創意,促進時尚、休閑、娛樂體育的發展,進而帶動相關產業產生巨大社會效益。因此,發展體育文化創意產業,不僅僅將其視為經濟發展問題,還需要將其納入城市的整體運行之中去綜合考量。
參考文獻:
[1] 朱曉青. 文化創意產業的特點和發展條件探討[G]//北京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理論與實踐探索. 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7:64.
[2] 馮梅.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問題研究[M]. 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12.
[3] 張振鵬,王玲. 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定義及發展問題探討[J]. 科技管理研究,2009(6):564-566.
[4] . 體育文化產業策劃與創意[M]. 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9:6.
[5] 陳少峰,朱嘉. 中國文化產業十年(1999-2009)[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9:109-110.
[6] 王劉芳. 文化創意產業成為北京支柱產業[N]. 北京日報,2008-12-20(7).
[7] 張京成. 中國創意產業發展報告(2009)[M]. 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9:52.
[8] 尹繼左. 文化創新與城市發展[M]. 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
[9] 約翰•哈特利. 創意產業讀本[M]. 曹書樂,等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94.
[10] 張泉. 北京文化發展報告(2007-2008)[M].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關鍵詞] 文化創意產業;競爭力;實證研究;杭州
[中圖分類號] F272-05 [文獻標識碼] A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Based on Comparison Between Hangzhou and other Cities
WENG Xuqing
Abstract: Taking the development data of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in ten large cities as an example and using SPSS,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in Hangzhou fall far behind that of other cities by extracting common factors of competitiveness with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comparison. Strategies for promoting the competitiveness and boos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are proposed. The government should offer necessary support for talent training and employment instructions, offer help in financing and provide referential policies in terms of tax and so on, enhance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industrial parks, and strengthen IPR. At the industrial level, regional creative design and cultural planning events should be held, references to the government to make policy should be provided and professional support for enterprises should be offered. The enterprises should focus on developing technology, innovating brands and intensifying talent training and retention.
Key words: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empirical analysis, Hangzhou
一、引言
近年來,許多發達國家把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作為未來的主導產業和推動下一輪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國內許多大城市把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作為戰略決策寫入政府報告。上海、北京、廣東等經濟發達地區文化創意產業快速崛起,勢頭強勁,逐漸成為這些城市和地區產業發展的新亮點。
杭州作為省會城市,有八千年的文明史和2200多年的建城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不僅環境優美,而且民營經濟發達,具有較強的產業基礎和消費潛力。在政府的大力推動下,杭州文化創意產業有了長足的發展。2003年至2008年,杭州文化創意產業平均以17.94%的速度迅速增長。2009年由于金融危機影響,杭州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放緩,增長率為6.23%。2010-2014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杭州文化創意產業再度以較快速度增長,每年增長額在1000億元左右,平均增長率為23%。
盡管杭州文化創意產業表現出了較強的競爭力,但與國內及國際一流城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要進一步提升杭州文化創意產業的競爭力,推動其文化創意產業快速發展,應通過量化評價來尋求可行、有效的途徑。
二、研究設計與研究假設
(一)分析方法和數據
為了便于分析,將計量實證分析部分的基本思路歸納如下:(1)確定模型中的分析變量和數據;(2)驗證變量之間的相關性,在多數變量存在高度相關的情況下,確定采用因子分析法;(3)運用SPSS分析工具,提取公因子;(4)建立文化創意產業競爭力模型;(5)杭州與其他城市進行橫向比較;杭州文化創意產業競爭力歷年來縱向比較分析(6)提出對策與建議。
模型中涉及到的變量有:地區國內生產總值(X1)、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X2)、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X3)、文化體育娛樂業固定投資完成額(X4)、藝術表演團體演出場數(X5)、出版物(圖書、報紙和期刊)印數(X6)、專利授權量(X7)、文化體育與傳媒占財政支出的比重(X8)、每年政府專項資金投入(X9)、文化事業單位數(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博物館)(X10)、城鎮居民教育文化娛樂服務的支出占人均總消費支出比重(X11)、寬帶業務用戶(X12)、市級產業園區/集聚區(X1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14)、各地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究與試驗發展(R&D)活動情況(X15)、城鎮單位就業人員中文化體育與娛樂業所占比重(X16)。
二、對策與建議
(一)政府層面
1.在人才培養和就業引導方面提供必要的幫助??梢耘c教育管理部門溝通,加強各院校文化創意類人才的培養,增設文化創意產業相關專業,擴大相關專業的招生規模。同時,政府可以引導企業與高等院校合作,共同培養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培養,解決畢業生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
2.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提供融資幫助。政府可以設立專門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引導基金,可以為創意企業牽線搭橋,聯系相關銀行為創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必要情況下,政府可以提供融資擔保,甚至貸款貼息,使本市文化創意企業能及時得到資金支持,順利開展文化創意產品的研發和生產經營活動。
3.給文化創意企業提供稅收等方面的優惠政策。政府通過對文化創意企業提供稅收減免的優惠措施,吸引更多有發展意向和潛力的創意企業加入進來,壯大文化創意產業隊伍,提高本地區文化創意產業的集聚度,實現規模效應。
4.加強產業園區的規劃和管理。目前杭州市級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已經達到16個,各產業園區受主導產業、發展環境等因素的影響,發展方向、培養重點等存在較大的差異。建議政府部門對全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進行統一規劃和整合,保留一批工業老廠房和樓宇的基礎上,重點發展創新型、科技型的現代化創意產業園區。
5.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目前杭州市文化創意產業的資源相當豐富,如果沒有法律對這些無形資產進行保護,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就會受到束縛。政府要創新對文化創意產業知識產權的保護模式,不僅要保護文化創意產業的知識產權,同時要為知識產權交易搭建平臺,降低文化創意產業知識產權的交易成本,促進文化創意知識產權市場的規范化。
(二)行業層面
1.組織區域創意設計和文化策劃活動。行業協會組織本地區文化創意設計活動,對優秀作品進行獎勵和表彰,提高本地區文化創意設計能力和文化策劃水平,推動全市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
2.為政府相關政策制定提供決策參考。行業協會要發揮橋梁作用,對國內相關城市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現狀、政策措施、企業動態等作綜合了解,為本市政府部門頒布相關政策提供參考。
3.為文化創意企業提供專業支持。定期研究園區發展問題,協調相關部門制定技術解決方案。不定期開展專題研討,為產業園區規劃建設提供決策參考,搭建文化創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為創意企業發展提供引導。
(三)企業層面
1.注重科技創新,品牌創新??萍紕撔率俏幕瘎撘馄髽I長遠發展之策,文化創意企業應重視科技創新,不能吝嗇科研費用。創新地區文化資源,大力開發以高新技術為主導的文化創意產品,豐富發展杭州文化特色產品。同時,企業要樹立品牌意識,開展品牌建設,用品牌的價值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充分利用和開發杭州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影響的杭州精品文化品牌。
2.加強人才的培養和保護。為了企業長遠利益的考慮,企業可以與相關院校簽訂訂單式人才培養方案,不僅可以為高等院校人才培養提供應有的幫助,同時,為今后企業人才引進打下基礎。同時,文化創意企業要做好人才的保護工作,對創意人才進行必要的獎勵。
[參 考 文 獻]
[1]張京成.中國創意產業發展報告(2010)[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0
[2]伍艷華.文化創意產業投資前景分析及財務風險控制[J].企業經濟,2010(21)
一、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對河北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意義
河北是一個經濟大省,但是在當前,“河北省第二產業是國民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工業化過程滯后于京津兩市……第三產業比重過低,第一產業比重偏高。”這種產業結構制約了經濟發展的速度和質量。對于河北省來說,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意義不能僅從產業結構方面的10+1去認識,而要從河北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去認識。第一,通過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盡快提高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實現整體產業結構優化。第二,文化創意產業不僅是綠色、節能型產業,設計、廣告業還能夠大力提升產品附加值、產業知名度,對企業文化建設與品牌的成長起著巨大推動作用。第三,河北是文化資源大省,通過環境設計、影視藝術等文化創意,可以使文化資源不斷提升其自身的文化價值,并在實現經濟價值的同時,獲得更好的保護。
二 發展河北文化創意產業的對策研究
1.發展核心文化創意產業是提高河北綜合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重點發展核心文化創意產業的意義。2006年,中國國家統計局把不同類型的企業劃分為核心層、層和相關層三個層次。其中新聞、影視、出版、動漫等行業是文化創意產業核心層中的重點行業。所謂核心文化創意產業,指具有廣闊國內外市場的產業,這些產業有以下三個特征:①以廣大的文化消費市場為支撐。②以具有創意才能的人才和知識產權為核心,并且依托數字化高新技術的發展。③通過新型商業策劃與規?;\營方式推向市場。電視、電影、新聞、出版、動漫等核心文化創意產業,以知識產權和新技術為依托,并且對競爭力的基本要素要求高,需要人力資源、文化資源、資本資源和基礎設施的綜合優勢構成。因此,上述文化產業的發展水平,是當代國家或地區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
發展核心層文化創意產業的關鍵在于政府的推動。我國文化事業向文化企業轉制、向市場化運作過渡的特殊時期,政府的重視與相關鼓勵政策是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最重要因素。目前,河北省的電視、電影、新聞、出版行業,從傳統的、分散的國有事業單位已經通過重組,形成幾個大型產業集團,這些行業邁出了較大的步伐,但仍處在規模擴張階段,發展仍舊滯后。政府要從經濟全球化的視野、從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來看待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制約河北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問題以及京津對河北人才吸空的問題,都需要政府出臺相關政策,政府方面協調才能夠解決。
2.鼓勵民營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
鼓勵民營文化發展公司,提高文化產業的市場競爭力。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核心問題是成功的創意與商業運營。目前,我國新興的民營文化(娛樂)發展公司和影視公司,對影視娛樂業的發展起到巨大作用,是文化產業真正的運營商。在中國還沒有形成眾多完全依靠商業運作的大型文化產業集團的時候,成功的商界人士創辦的民營文化發展公司是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可以通過與民營文化發展公司合作,通過跨地區、跨行業的合作,實現資金、技術、人才的引進,創造國內外文化產品的品牌。
鼓勵民營設計公司的發展,促進二、三產業的共同發展。設計創意領先是經濟發達的重要標志之一,是企業競爭力的體現。同樣作為后起國家,韓國于1998年提出“設計韓國”的戰略,此后,韓國政府大力推進設計創意,經過近十年的努力,韓國成功地從制造大國成為設計大國,擁有了全球知名的三星、LG等著名品牌。
河北是制造業、紡織服裝業大省,要提高河北工業產品的競爭力,亟待大力推動設計產業的發展。以服裝業為例,一直是河北的重要支柱產業。但是,河北服裝企業一直以貼牌生產和來料加工為主,處在服裝業的低端。根本原因是河北服裝企業一直不肯為設計付出代價。一個重要原因是支持鼓勵發展民營服裝企業的政策力度不夠。因而,要抓住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契機,鼓勵各類設計公司的發展,推動相關企業建立設計機構,并鼓勵設計專業的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河北省科技廳課題)
參考文獻:
①祁述裕主編:《中國文化產業國際競爭力報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8,
②竇宗軍、宋輝、李彥彪:《京津冀區域及環京津地帶產業現狀及發展》,《中國統計》2006.9。
姜麗麗(1982—),女,遼寧朝陽,金融學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國際金融。
摘要:白酒的發展早已利用文化創意的優勢,如蘇北白酒中“洋河藍色經典”的藍色文化、“雙溝酒”的醉猿文化、“今世緣”的緣文化等。文化創意為白酒的發展帶來了可觀的利潤,但白酒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也面臨諸多問題,最突出的問題便是金融的支持。洋河酒業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與金融支持結合的合力在哪?桎梏又在哪?值得我們深入研究。
關鍵詞:白酒文化創意產業;金融支持;合力;桎梏
蘇酒的龍頭老大為洋河酒業,老二為雙溝酒業,洋河酒業與雙溝酒業競爭非常激烈,不利于蘇酒的整體振興。在此背景下,江蘇省政府及宿遷市政府大力支持,2010年開始洋河酒業逐步與雙溝酒業牽手,實現蘇酒巨頭的強強聯合。2009年雙溝酒業的凈利潤16965.97萬元,雙溝酒業能讓洋河增加1.7億元的凈利潤。沒有政府的金融支持,洋河酒業不可能順利與雙溝酒業成功牽手,我們充分看出金融支持在洋河酒業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的重要性。
一、洋河酒業文化創意產業與金融支持結合的合力
(一)金融支持是洋河酒業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必要條件
伴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繁榮,社會的快速進步發展,人們的生活豐富多彩,大家越來越喜歡消費,注重消費,同時精神文明也逐步上升。大家在一起溝通、娛樂的場合非常多,而白酒成為必不可少的消費,同時白酒文化也逐步被消費者重視。很多人從最初的什么酒都喝,不關心所謂的酒品牌文化,到比較講究喝酒,和不同客人、朋友喝酒,喝不同品牌,大家都講究白酒品牌文化。消費者的消費水平和口味,為白酒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指引了方向,也提出了要求。蘇北白酒作為江蘇省的重點產業園,身上擔著振興“蘇酒”的重任,更加需要把自身的白酒文化打造好,形成更多的白酒文化創意。蘇北的主要白酒像洋河酒業已開創了白酒文化創意先河。針對白酒消費者中主要是男性的特點,洋河酒業打出了“世界上最寬廣的是海,比海更高遠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博大的是男人的情懷”這句堪稱經典的廣告詞。洋河藍色經典白酒文化的精華在于比天空更博大的是男人的情懷,深深抓住了消費者的心里。洋河酒業的白酒文化創意首先打出了情懷大旗,洋河酒業的快速發展,步入世界五百強的行業,大大推動了蘇北白酒文化創意的發展。但蘇北白酒面臨著眾多的競爭,有其他眾多白酒品牌的競爭,還有洋酒的競爭,蘇北白酒文化在全國乃至全世界有一席之地,還需要更好的白酒文化創意及更多的支持,尤其是金融支持。每個好的文化創意離不開資金的推動,洋河酒業為例,洋河酒業的藍色文化的快速傳播,和她每年大量的廣告投入密不可分。據江蘇洋河酒廠股份有限公司 2012 年半年度財務報告顯示,2012年上半年其廣告促銷費用為471,215,514.59元。而2011年的年度財務報告中廣告促銷費為661,819,029.14,2010年為435,420,218.94元,這就意味著,僅2012年上半年,洋河酒廠的廣告投入額就已經超過2010年全年投放額。沒有金融的支持,類似于洋河酒業這樣的白酒企業,有了好的白酒文化創意,沒有資金支持,也難于起步。
白酒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需要白酒企業扎實的基礎,白酒企業的發展更是離不開金融的支持,白酒企業獲得金融支持后非常容易快速發展。同樣以洋河酒業為例,洋河酒業2009年10月19日上市成功,獲得大量直接融資后,其營業收入及凈利潤較其獲得上市融資前大幅度上升(詳見表1)(數據來源:東方財富股吧)。洋河酒業上市融資成功后,也為其后來能與雙溝酒業的強強聯合提供了必需的資金的支持。洋河酒業獲得的金融支持為其能加大文化創意投入,與其他白酒企業競爭提供了必要條件。
(二)洋河酒業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會進一步推動金融支持
金融支持洋河酒業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機制在于白酒文化創意產業有利于社會的健康飲酒、文明飲酒,是我國白酒傳統文化的提升,能帶來無限的無形價值,有利于當今和諧社會的建設,同時也會為金融業的發展帶來正能量及可觀的收益。洋河酒業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過程中,前期需要資金的大力支持,形成好的銷售手段及創意,中期創意逐漸被市場認可,滿足市場需求,逐步就是回收利潤的時刻。金融支持洋河酒業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無論以什么形式支持基本上都不是無償的,是有可觀收益的。洋河酒業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具備良好的基礎,自然資源良好,氣候舒適,白酒基礎設施資源雄厚,傳統白酒文化底蘊深厚,江蘇省優越的經濟條件,沿海經濟開發、振興蘇酒良好的契機。以上優越的條件為蘇北白酒文化創意產業的成功發展提供了德天獨厚的優勢。洋河酒業文化創意產業成功了,將會大大帶動酒都宿遷的經濟發展,同時也會進一步促進金融業的繁榮。以洋河酒業為例,洋河酒業2009年10月19日,首次公開發行新股,實際募集資金凈額260032.95萬元(數據來源:東方財富股吧)。募集到資金后,洋河酒業積極投入到有利于白酒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項目建設中,投資收益率均較高(詳見表2)。
從表1中我們可以看出洋河酒業用募集資金投入的項目均有利于蘇北白酒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投資回收期也較短,但收益率非常高,金融支持洋河酒業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同時也可以為其自身帶來豐厚的收益。
二、洋河酒業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與金融支持結合的桎梏
文化產業的發展具有投入大、風險大、收益也高的特點,前期投入較大,具備生產規模優勢后,被復制、流通及傳播的成本會大大降低,到中后期比較有利于進行全面開發及品牌的全面經營,最終實現利潤最大化。洋河酒業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亦是如此,洋河酒業具備傳統的文化底蘊,白酒文化創意非常多,但這些創意能否實施,關鍵還是在于金融的支持,而目前洋河酒業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與金融支持結合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桎梏。
(一)洋河酒業文化創意產業自身的發展不易獲得金融支持
金融支持洋河酒業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主要通過銀行類金融機構資金支持及資本市場上的資金支持。而白酒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恰恰不易獲得銀行類金融機構的資金支持。主要原因有:
1.洋河酒業文化創意發展中,資金投入不足,沒有形成多元化、積聚性投入機制。洋河酒業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雖已起步,但整體上還處于初級階段,白酒產業布局還存在著分散性,酒都宿遷還沒打造好,蘇北白酒產業帶還在形成中,名優白酒與其他白酒還存在一定差距。銀行類金融機構發展的典型特點是你發展越好她越喜歡,越愿意與你合作,蘇北白酒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正處于初期階段,前期的邊際收益不是很高,有時比較低,這使得商業銀行一定程度上不愿意與蘇北白酒文化創意產業合作。伴隨著大背景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蘇北地區白酒文化創意產業總體上在發展,但明顯存在資金投入不足現象,好的白酒文化創意由于資金支持不足受到極大的制約。在我國“九大文化產業”投入大多數都是各個投資主體根據自身發展情況自主性投入,跨行業、交叉性的投資主體非常缺乏,
尤其對新興的白酒文化創意產業,又處在蘇北地區,覺得風險較高,獲得銀行信貸、融資方面存在著困難,沒有形成多元化、積聚性投入機制。
2.資金不足導致薪酬不易吸引和留住白酒創意人才,導致銀行惜貸。白酒釀造方面的人才,因為蘇北白酒歷史悠久,這方面人才還可以。但說到白酒文化創意人才在蘇北地區還是比較缺乏。一方面整體上來說白酒文化創意人才就不是很多;另一方面在于蘇北白酒主要位于江蘇省經濟發展條件最差的宿遷市和淮安市,整體待遇及更方面綜合條件不是很好,很多創意型人才考慮到地域及薪酬不愿意來蘇北地區,結果導致蘇北白酒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缺乏好的創意型人才。這樣非常容易形成惡性循環,沒有資金,導致沒有高薪,進一步導致人才缺乏,又會導致白酒文化創意少,更加容易使銀行投入存在顧慮。
(二)金融服務體系發展不是很完善
我國的金融機構聚集了大量的資金,但這些機構為規避風險及滿足利潤最大化的要求,把資金投入于優勢行業及優勢企業,對新興行業及企業,一定程度上不愿意涉足。蘇北白酒文化創意產業作為新興領域及行業,金融機構對其進行信貸投入過程中,缺乏相應的經驗及有效的風險評估及控制體系。很多銀行沒有專門針對文化產業的信貸投放指引,更不用說專門針對洋河酒業文化創意產業的了,金融機構在主動開展信貸產品創新方面明顯動力及壓力不足。金融機構進行信貸投放過程中,對擔保要求較高,這是好現象,但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明顯存在抵押擔保難的問題,整體上制約力金融機構進行信貸產品創新的動力。同時我國的金融機構的金融服務基本上是傳統的貸款服務,而且貸款手續非常繁瑣,相應成本也非常高,大大加大了洋河酒業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成本。(作者單位:宿遷學院)
基金項目:本文為2012年江蘇省教育廳課題《蘇北白酒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金融支持研究》(項目編號:2012SJD790066)和江蘇省大學生實踐指導項目(201314160010Y)《洋河酒業文化創意產業的金融支持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2015年,在國家完善立法機制,構建法治化社會的治國思想指導下,我國文
>> 2016年度中國文化發展戰略研究報告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化發展戰略研究中心 2015年度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發展研究報告 2014年度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發展研究報告 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文化發展戰略思想的演進 扭轉中國文化交流逆差的文化輸出戰略研究 文化安全視域下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研究 從國際文化發展戰略看中國文化安全 中國文化創意產品出口戰略研究 近年來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研究綜述 探索完善中國文化產業發展戰略的路徑 中國文化產業發展戰略的歷史選擇及其特征與經驗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北海校區定位發展戰略研究報告 2012年度《產品意識》研究報告摘要 《2015年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 中國鈞瓷文化產業集群的成因、演化機理與發展戰略研究 鹽城農村文化產業發展戰略研究 區域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戰略研究 區域文化軟實力發展戰略研究 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戰略研究 學校文化藝術教育發展戰略研究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2]姜瀟、王菲菲.深入生活前沿,為人民書寫華章――中國文聯、中國作協開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綜述.http://.cn/xw/
jishixinwen/201501/t20150113_2809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