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鄉村小學體育課的現狀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Abstract: The report through literature, field visits surveys, questionnaires, statistics and other sociological research methods in rural areas in Shaanxi provinc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tatus of physical education of the investigation, and the main problems were analyzed.
關鍵詞: 體育教學;現狀;農村中小學;陜西省
Key words: physical education;the status quo;rural schools;shaanxi province
中圖分類號:G6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1)02-0250-01
1開設體育課狀況
調查顯示陜西農村中小學體育課開課率基本達到了100%,大多數學校每周上兩節體育課,只有少數城鎮學校每周上3節體育課;幾乎沒有學校一周上4節體育課。90%的學校男女混合授課,組織形式多種多樣,但許多學校在上體育課時都進行的是 “放羊式”教學法,教學的內容也是五花八門,很多學校的體育課學生都是自由活動,談不上什么教學效果;由于多方面的不重視,體育課往往還會被擠占。
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學校能夠有條件的履行國家關于中小學開設體育課的規定;第二,重智育輕體育思想普遍存在于教師、家長以及學生心中,在農村地區人們都認為文化成績好才是好學生,使得大家更不在乎體育課;第三,農村中小學實在缺乏體育教師,學校為了保證語文、數學等主干課程的教學不得已而舍棄體育課。
2推行新課程標準的狀況
陜西農村地區中小學體育教學大綱實施率總體偏低,城鄉差距大,城市中小學體育教學大綱實施率分別為77.5%和90.3%,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學大綱實施率分別為72.1%和52.6%。由此可見,新體育課標在陜西農村地區實施的情況很不好,在偏遠山區和貧困地區新課標落實情況就更差了。
陜西省城鎮中小學有97.7%的中學和97.3%的小學有體育教學計劃,大多數學校都有自己的體育教學計劃,但是很多學校的體育教學計劃是多年前制訂的或制訂較為粗略,不便于實施;而在農村地區有30.1%的中學和46%的農村中心小學制訂了少量體育教學計劃,78.1%的鄉村小學沒有體育教學計劃,即便有體育教學計劃的學校也有相當一部分學校不能很好的依體育教學計劃進行體育教學。
造成陜西農村地區體育教學大綱實施率低和體育教學計劃制定情況不好的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陜西區域經濟發展極不均衡,農村地區還較為貧困,基礎教育還比較落后,缺乏專職教師尤其是專業體育教師,人才的缺乏導致許多農村中小學沒有條件實施體育教學大綱和制定體育教學計劃。第二,各級教育主答部門對于體育教學并不重視,監管和督察力度不夠。
3體育健康課程上課狀況
在教材使用方面:67.4%城鎮中學和73.2%的小學,64.1%的農村中學和62.5%中心小學及30.7%的鄉村小學完全依照國家或省統編教材進行體育教學;7.9%的城鎮中學和7.1%的小學依照自編教材進行體育教學;有35.9%農村中學和37.5%的農村中心小學、69.3%的鄉村小學在上體育課時沒有教材。
調查顯示陜西中小學校體育教師教案書寫率總體偏低,且城鄉差距大。城鎮中小學體育教師教案書寫率分別為72.1%和66.3%,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師不書寫教案率分別為農村中學62.8%、農村中心小學70.8%和鄉村小學78.9%。教案書寫率與學校級別成正比,中學好于小學,城市學校好于農村學校。通過調查了解到在有完整教案的體育教師中有部分教師的教案往往只是用于應付檢查。
教師職業素養高低是使用教案情況好壞最為主要的原因,在陜西農村中小學缺乏體育專業畢業的專職體育教師,兼職體育教師缺乏基本的體育教學理論和知識,不知如何備課。其次是學校管理方面的問題,城鎮中小學對教學文件的管理相對要嚴于農村中小學,所以城鎮中小學體育教師使用教案情況好于農村中小學。
4課外體育活動開展狀況
課外活動是體育課非常有效的延伸,是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的有力保證。然而,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力,學生的課外活動被其他的學科占用比較嚴重,相當一部分學校利用課外活動時間用來補文化課,多數學校讓學生自由活動。調查顯示各級中小學每周每班上4次或4次以上課外活動的班級比較少;各級中學每周每班上2次課外活動以上的只占三分之一;各級中、小學也有不參加課外活動的現象都存在,中學不上率高達12.3%,小學有3.6%。
從學生每次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時間上看,每次課外體育活動時間在1小時以上的非常少;小學生每次課外體育活動時間在1小時至30分鐘內的占78%左右,加上早操、課間操的時間,這部分學生每天活動時間基本能夠保證達到1小時;而大多數高中學生每次課外體育活動時間在30分鐘內,達不到每天1小時的鍛煉。
5結束語
隨著西部大開發的深入,陜西雖然在經濟、文教方面有了很大的發展與進步,但學校體育在發展過程中受歷史、地域、思想觀念等多方面的影響與制約還很比較落后,在體育教育教學環境、師資力量、經費投入等方面城鄉差異巨大。目前,在陜西廣大農村中小學中體育健康課程已被邊緣化,體育教學現狀堪憂,雖然廣大學生十分喜歡上體育課,但是缺乏必要的指導和相應的體育器材。制定合理有效地體育人才制度,吸收有體育專業技能的來廣大農村任教;加大對農村中小學體育經費的投入和體育器材的補給;建立有效的監督機構督促相關政策法規的落實是優化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學現狀的有效方法。
參考文獻:
[1]曲宗湖,劉紹曾,賴天德.跨世紀我國學校體育發展戰略與對策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99,(3).
關鍵詞:農村學校;體育教育;現狀;改革策略
長期以來,農村學校體育始終是學校教育的薄弱環節,社會環境在影響和受經濟條件的制約,造成學校體育基礎條件先天不足,專業教師負擔過重,國家教育改革的有關規定和要求得不到完全落實的現象很普遍。
一、對農村學校體育教育現狀的分析
(一)課程意識較為淡薄。體育作為教育的重要內容和手段在學校還沒有引起高度重視,仍然視體育課可有可無的現象還大量存在。學校在無專任體育教師的情況下,體育課成為了“搭頭班”,如有六個班的學校則有六個教師任教體育(多數是由班主任擔任)。有的學校為了應付檢查一周安排3節體育課但只上2節或被文化課占用。由于種種原因,體育課教學的時數,質量得不到保證。學校開展的各種教學檢查,只檢查了這些教師的文字課教學情況(如教案),忽視對體育課教學情況的檢查。
(二)學校領導對體育重視不夠。校領導對體育課和體育活動漠不關心,只抓升學率,無視學生體育活動和身體健康狀況。農村中小學體育課情況與教育部的要求,仍有較大差距。應試教育對體育課開設的影響是客觀存在的,應試壓力的影響隨年級增高而加大,尤其到了中學,只要是高考范圍之外的課程,一律不去“浪費”時間,基于這一思想,體、音、美自然成為可有可無的“小三門”,被視為正常教學的附屬品。
(三)體育師資缺乏并質量堪憂。體育師資嚴重不足。體育教師的隊伍遠遠滿足不了教學的需要。師資為教育之根本,其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學校在某學科領域的教學水平。在貧困地區農村中學,一般沒有專職體育教師,有少許來自大中專的畢業生,有的近半數體育老師分配下去也改教了數學、語文等“主課”。隨著體育教育的改革,教師自身沒有及時“充電”,體育教學程式化、單一化、刻板化、根本就無法實施素質教育。
(四)教學設施嚴重不足。場地器材嚴重匱乏。教學條件是學校的教學工作得以正常開展的重要保障,同時又是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的有力促進。但許多鄉村學校因對體育教育的漠視,不可能投資于體育教學設施的改善。體育經費的不足使學校體育設施得不到補充,破損的器材不能及時維修,給體育教學和課外活動留下嚴重事故隱患;有的學校連一塊普通的墊子也沒有,更談不上橫箱、踏跳板、體操棒、音像及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設備。
(五)體育教學內容偏窄、方法簡單。農村村級小學體育教學內容一般分為三種:一是游戲類;二是田徑類;三是球類運動。由于教師所掌握的知識技能信息量有限,所選擇的教材內容十分有限,如“老鷹抓小雞”的一個游戲從一年級到六年級成為了“課課練”:田徑類的教材部是五十米跑、跨越式跳高、蹲踞式跳遠。球類大多數就是把籃球發給學生讓他們自由地去玩。體育課一般由:開始集合站隊講注意事項
學生自由練習
集合小結這幾個部分組成。
二、農村學校體育教育的改革策略
(一)要提高各階層對體育教育功能的認識。人們往往認為一個學校、一個學生在體育比賽中取得好成績,就是體育效果好,而對體育教學的質量問題不十分重視。各級管理部門及廣大鄉村體育教師應轉變觀念,嚴格執行《課程計劃》,按《大綱》要求實施體育教育;加強提高對體育教育的認識,充分認識體育教育在鄉村不是可有可無的附屬品,而是增強學生身心素質的重要途徑,使學生真正做到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全面發展;正確處理和解決“正課”與體音美等“副課”的關系,讓鄉村體育教育正常有序地開展起來,使其真正成為推行素質教育的主力軍。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和管理。積極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加大對他們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業務培訓的力度。在思想上積極引導,舉辦科學理論講座,請模范體育教師做報告等以幫助青年教師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深入領會體育教師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從而使他們熱愛本職,重教敬業。在業務上悉心培養,聘請一些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對青年教師進行指導,舉行教學觀摩,開展優質課的評選活動等。加強對專職兼職體育教師們的培訓、函授、進修和觀摩學習。
關鍵詞:教育;培訓目標
中圖分類號: G8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2)11-0171-02
一、農村體育教學的現狀
體育對孩子的健康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對孩子們造就完美的人格也是極為重要的。前段時間我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講的是在全國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狀況普查中,發現學生的耐力、柔韌性、肺活量等狀況較之十年前有下降的趨勢。據專家分析,造成這一現象的直接原因是學生體育鍛煉得不夠,包括鍛煉時間和鍛煉強度均達不到體鍛達標要求,情況令人擔憂。另據國家體育總局的一項農村中小學體育現狀調查表明,學生體育理論知識知之甚少,男女之間存在明顯差異;學生對籃球、排球、足球知識一知半解;對雙杠、單杠、山羊、跳箱等體操器械更是生疏,學生體育素質明顯呈下降趨勢。經過對本市農村43所中小學進行調查,這些情況則更為嚴重,造成這些情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一)運動場地嚴重匱乏,造成學生無用武之地
這是多數學校的普遍問題,制約著學校體育工作的正常開展。在我對33所小學調查中25所小學沒有像樣的運動場,所調查的10所中學中3所學校運動場不達標,多數學校只有一個籃球場、兩個乒乓臺。場地的嚴重不足限制了學校體育教學和課外活動的開展,限制了學生的活動空間及器材的有效利用。
(二)體育器材缺乏、老化現象嚴重
農村中小學教育經費本來就少,近兩年國家生均投入經費雖然有所提高,但能投入到體育教學中的經費卻很少。綜合評估,部分學校雖然添置了一些體育器材,但能用于體育教學上的少之又少。中學的經費投入稍微比小學要多一些,但也只是杯水車薪,面對體育教學的實際需求相差甚遠。購置的器材本身是低質低價,加上自然的損耗和人為破壞更是雪上加霜。我們體育課教學就是學校把學生趕到所謂的操場上,但學生想打籃球沒場地,想踢足球但是場地坑洼不平,荒草滿地,造成許多安全隱患,一旦有學生受傷,學校更是麻煩連連。想打羽毛球、排球更是沒場地、沒器材,于是學生們只好三三兩兩在操場上或閑逛、或追打,場面令人啼笑皆非。
(三)體育師資嚴重不足
體育教師的隊伍遠遠滿足不了教學的需要。在鄉鎮小學,在我所調查的33所小學當中,有專職體育教師的學校只有三所。在這學校中低年級一般是一個教師帶一個班,實行所謂“包班”,像這樣的學校根本就沒有體育教師,體育課要么是班主任兼職,要么就是從文化課一線上退下來的老教師擔任。在所調查的10所中學中情況稍微好一些,都有專職的體育教師,但從專業水平和年齡結構都和學校現有的需求相差甚遠,大多數學校,只有一兩名體育教師,還負責學校的運動隊的訓練和學校的一些雜事。這樣的學校,課時多,教師精力有限,使體育課“放羊式”教學成了必然。學校體育教師配備遠遠達不到國家規定的要求,特別是受專業培訓的體育教師更是嚴重缺乏,造成體育教學毫無質量可言。
(四)體育課程形同虛設,隨意現象嚴重
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影響還沒有消除,重智育輕體育的傾向突出。一些學校隨意更改教學計劃,任意縮減體育教學課時;有的學校課程表上安排的體育課時得不到保證,經常被挪做他用,或是用于補語、數、英主科課程,或是用來開會,排練節目等;有的學校畢業班一但體育考試結束便干脆取消體育課,學生體育鍛煉的時間無法得到保證。
二、如何改善農村中小學體育工作落后狀況,有如下思考:
(一)體育教學思想需要改進提高
要改變當前鄉村的體育教育狀況,應首先提高對體育教育的認識,各級管理部門及廣大鄉村體育教師應轉變觀念,嚴格執行《課程標準》,按《標準》要求實施體育教育;提高對體育教育的認識,充分認識體育教育在鄉村不是可有可無的附屬品,而是增強學生身心素質的重要途徑,使學生真正做到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全面發展;正確處理和解決正課與體音美等副課的關系,讓鄉村體育教育正常有序地開展起來,使其真正成為推行素質教育的主力軍。全面貫徹教育方針,認真貫徹實施國家教委頒發的《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從根本上變升學教育為素質教育。嚴格執行國家制定的全民健身計劃,開滿體育課,上足體育課,充分應用現有的體育設施和器材,加強體育教學研究和體育活動的指導,切實保障學生體育鍛煉有一定效果。
(二)加強對體育器材、設施的投入,創造性地開展體育活動
學校應首先加大體育教學投入,購置必備的體育教學用品和器材,通過單位投資、社會贊助及勤工儉學等辦法解決資金問題,還可以自力更生自做教具(如鐵環、 山羊 、輪胎、拽包、跳繩等)。建立和完善體育設施和體育器材的維修、保養和使用的管理制度。此外,學校還應利用課余時間,有目的地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保證課時,不得隨意侵占;應和其他學科平等地進行教學、考核,使得體育教育從學生到家長、從教師到領導,以至全社會都重視起來,為使學生進入自發、自由的體育鍛煉境地而努力。
(三)加強師資培訓,端正教學思想,更新教學觀念
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加大思想道德教育和業務培訓的力度。首先,在思想上積極引導,舉辦科學理論講座,請模范體育教師做報告,幫助青年教師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深入領會體育教師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從而使他們熱愛本職,重教敬業。其次,在業務上悉心培養,聘請一些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對青年教師進行指導,舉行教學觀摩,開展優質課的評選活動等,多渠道、多層次地提高他們的業務能力和教學水平,鼓勵青年教師脫穎而出,使他們盡快成為學科的帶頭人。 教學觀念的更新勢在必行,體育教學改革雖然在全方位進行,但不少教學改革者在實踐中卻只熱衷于操作層面上外在課程形式的改革,過分追求一種表面上的熱鬧、活躍,學生內在情感和學習動機并沒有真正被激活。其根本原因是:第一,在長期教育實踐中忽視或輕視體育的行為、觀念、思想沒有得到根本轉變;第二,目前中小學體育教師的工作量太大,除常規的體育課堂教學外還有大量的課外工作,如早操、課間操、課外體育活動及學校運動隊的訓練等;第三,缺少改革的理論導向和具體指導,同時上級教研部門給教師的教改指示大多是口號式指示,“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培養學生體育實踐能力”等。
(四)提高體育教師待遇,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近年來,國家在促進青少年體質健康方面加大了力度,增加了體育課時數,并要求各地各校開足體育課。然而,由于人事制度和其他因素的滯后,使專職體育教師的配備跟不上實際需要的發展,非專職體育教師兼教體育課成為目前解決這一問題的最直接辦法,尤其在小學階段,以鄉鎮和鄉村學校最為突出。大量兼職體育教師的存在,一方面有效緩解了體育師資不足難以開課的問題,但另一方面體育教學質量問題也更加日漸突出。
二、兼職體育教師帶來的問題
由于兼職體育教師不具備體育教師的專業素質,且從思想上對體育教學重視程度不夠,致使學校體育課雖在表面上開齊開足,而實際的落實和效果卻遠遠不夠。很多學校在形式上按國家課程標準排足體育課以顯示在學校的各項資料上,上級來檢查時便能從容應對,特別是一些農村學校。而事實上,很多農村學校專職體育教師嚴重不足,有的學校20多個班只有1-2名專職體育教師,而在這些教師當中又有不少人是非體育專業畢業的。有的學校甚至全部是由語數教師兼教,這些老師會“專時專用”嗎?雖然,可能這些學校的領導也想把體育工作做好,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排在課表上的體育課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體育教學中的擺設。同時,由于兼職教師的體育專業素養不足、教學手段缺乏,致使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得不到激發、運動技術掌握欠合理、運動技能水平較低等現狀比較普遍。
三、改進措施
主管部門與學校領導要切實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相關文件精神,營造良好的氛圍,使兼職體育教師從思想上提高認識。同時要結合各種因素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改善現有局面。
1.有選擇地確定兼職體育教師
學校在安排課務時,要從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需要出發,盡量有選擇地確定有一定特長的或任教其他小學科的老師兼教體育課,或者將一些體育課相對集中在某些兼職體育教師身上。這樣,兼職體育教師們就可以在具有一定特長的基礎上或是在沒有繁重的課業負擔的基礎上,根據自身所具備的教學素養以及積累的相關經驗進行體育教學,從而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2.對兼職體育教師進行業務培訓
當前,大家也充分意識到了兼職體育教師的重要性,紛紛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相應措施,如對兼職體育教師進行了系統的培訓與考核。有些地區采取“青藍工程”結隊的形式提高兼職體育教師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充分利用了專職體育教師的優質資源,通過傳、幫、帶使兼職體育教師具有了角色意識,在學習、教學、反思的過程中提高了體育教學水平。當然,培訓的方法不止一種,各地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和條件進行相應的多種形式的培訓,如實踐課觀摩等等。
3.采用多種授課形式提高兼職體育教師教學的有效性
可采用多種形式的授課提高兼職體育教師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如互助式,即專職體育教師和兼職體育教師同時上同一內容的課時,各自發揮自身的特長進行“竄班”式的相互協作的體育教學。如A是兼職體育老師,B是專職體育老師,在他們同時上課時,B老師除主要負責本班的體育教學管理之外,還要負責兩個班的講解示范和進行合理的組織練習,A老師則負責在這之后的監護與管理,兩個班相互錯開傳授與練習的時間段。但這種方法的弊端是,如二者是上同一內容尚好,如是不同內容則專職體育老師負擔相對較重。
再如,模仿式。根據體育課的一慣“套路”進行模仿式的教學,抑或根據同時上課的專職體育老師的“套路”進行模仿式的教學。如,開始部分的課堂常規練習,準備部分的一般準備活動或專項準備活動,基本部分的技能學習與練習,結束部分的放松練習等等。但這種方法也存在弊端,主要體現在教學過程生硬、不流暢。在采用多種授課形式的時候,要注意揚長避短。
4.鼓勵兼職體育教師發揮自身體育特長進行體育教學
有些兼職體育教師自身具備一些體育方面的特長,且水平較高,如乒乓球、籃球等運動。可以鼓勵這些教師將一技之長運用于體育教學中,使學生學有所得。如,我校有一名數學老師乒乓球打得非常好,而他又兼教一個班的體育課,一學期下來,該班竟有90%以上的學生能反手推球十個以上,并且體質測試的情況也與專職體育教師授課的班級無明顯差距,甚至是某些專職體育教師所不能及的。
5.組織兼職體育教師進行觀摩課、優質課研討活動
直接參與體育課的觀摩是兼職體育教師提高體育教學水平最直接、最高效的學習方式。可以通過經常觀摩專職體育教師的體育課,讓兼職體育教師知道體育課該怎么上,同時把握體育教學的新動向。還可以通過兼職體育教師相互間的體育課觀摩,找出課堂中的“無效”部分,與專職體育教師的課進行對比,從而提高自身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6.創編操作性強的教學參考教材
體育教學參考書可以說是兼職體育教師進行體育教學的藍本。有了教材,兼職體育教師們至少可以根據教材的提示一步一步地實施課堂教學。為此,創編教材時不僅要考慮到相應的內容,還要考慮其是否有較強的操作性。對教材的使用也要進行相應的指導,鼓勵兼職教師充分利用。
7.吸納兼職體育教師參與體育教學科研
要縮短兼職體育教師與專職體育教師之間的差距,除在平時的體育教學中對兼職體育教師進行專業引領之外,還要鼓勵并吸納他們參與體育教學科研。讓他們在體育教學科研中提升體育專業素養,在體育教學科研中體味體育教學的成功與樂趣,從而在積極的氛圍中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8.發揮學生骨干的作用,協助兼職體育老師進行體育教學
關鍵詞:農村小學;足球
都說農村的孩子能吃苦,農村的孩子身體素質要優于城市的孩子,那么對于足球的后備人才的選擇是不是更該從農村的小孩中去挑選。可是長期以來,我國基礎教育的改革,重點在農村,難點也在農村,必須堅持“農村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不動搖”。但國家教育改革的有關規定和要求完全得不到落實。校園足球在農村小學根本就見不到影子,而大部分孩子對于足球也是在電視上看見過,真正接觸足球的只能說很少很少。也許也就是這種原因,我們埋沒了太多太多的優秀運動員。足球是一項競爭很強的集體項目,它對學生各方面的素質要求也比較高,相對于城市的小孩來說農村的小孩更適合踢足球,但種種因素的制約,校園足球就像肥皂泡一樣只是從我們眼前飛過,我們只知道它很迷人,卻不能去觸碰。根據現今農村小學學校體育現狀,制約足球的開展,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1、農村學校管理層對體育的不重視
重文輕武,這是農村小學慣有的模式。學校領導對于學校的體育的管理存在嚴重的輕視。不論是在體育課的安排上,還是課外體育活動的開展情況,都沒有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太多太多的領導一心只抓學習,沒能充分認識到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性。在學校管理層的心目中,體育課就是玩的課,是可有可無的,學生少玩一節課,就能多學一節課。隨著校園的安全越來越讓領導重視,體育課的開設情況就更不樂觀了,怕學生在體育鍛煉中受傷成為不安排體育課的最有力理由。體育課得不到規范的開展,校園足球就成為一項忽略不計的體育項目。
2、體育師資力量嚴重缺乏
體育教師的地位比不上主課教師,這是每個學校常見的現象。在農村小學,體育教師的地位就更加了,在大多數人眼中,只要是個老師你就能上體育課。所以就形成了農村小學沒有專職的體育教師這種現象。而在體育教師隊伍遠遠滿足不了體育教學的情況下,足球專業對口的教師就更少了。教師沒有專業的的足球技術水平,沒有先進的足球理論知識,又從何談足球的教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專業教師的引導,學生在不了解足球的情況下根本就不能對足球產生興趣,而沒了興趣足球的開展就更加困難。久而久之足球也就會在學生的生活中消失。師資是教育的根本,教師的水平如何直接影響教學領域的發展,沒有專業的體育教師,農村的校園足球就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夢。
3、學生家長對體育的偏見
在絕大多數農村孩子家長的眼中,要想孩子跳出所謂的“農門”,讀書是唯一的途徑。只有學好了文化知識,考得好的成績,才能一步步出人頭地。特別是在小學孩子打基礎的黃金時間,家長就更加不允許孩子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而體育在家長的傳統觀念里就是不學無術的典型代表,它是影響孩子好好學習的關鍵因素之一。在這種觀念下,學生沒有時間去參加體育鍛煉,也不敢參加,而學習就成為了孩子在學校的唯一任務。
在這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對于足球在農村小學的開展首當其沖就是要解決困難,其次慢慢培養學生的興趣,讓學生養成熱愛體育的好習慣,把足球融入到孩子們的生活當中去。而對于這些困難的解決,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1、提高各階層對體育的認識,使足球得到重視
首先城區有關部門要重視農村體育,及時對農村學校開展體育課的情況進行檢查,盡量要求每校做到體育課開課足,上課專。對各校的體育場地設施及其器材進行調查,對存在不足的應對給予經費補助整改,爭取至少讓學校有器材夠學生進行體育活動。要鼓勵農村小學對足球的開展,把足球賽事提到日程上,并要求各校組織學生參加比賽。其次學校領導要抹掉重文輕武的傳統觀念,要充分認識到體育所帶來的正能量。它不僅可以緩解孩子們在學習中的壓力,也能達到鍛煉孩子們的身體健康,培養孩子們勇敢果斷的精神品質,給孩子們提供一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平臺。對于校園足球的開展給予大力支持,鼓勵全校學生積極參與各項體育活動鍛煉。
2、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與管理,引進足球專業體育教師
農村體育教師要端正自己的教學態度,加強并提高對體育教學的認識,充分認識到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即使在鄉村,體育教學也是非常重要的,并不是附屬品。對于體育教師不專不足的學校要引進優秀的青年教師,有條件可引進不同專業的體育教師。對不是專業的體育教師要進行多方面的體育知識培訓,安排有經驗的教師對其上課進行指導,讓他們熱愛本職,做到重教敬業。體育教師應多開設足球體育課,培養學生對足球的熱愛,讓校園足球真正融入到學生的校園生活中去。教師可以組建簡單的足球興趣小組或足球隊,進行足球技能的訓練。在有足球比賽的活動時,積極參與,讓學生練有所用。
3、加強對體育設施的投入,發揮農村本土優勢
要開展校園足球,場地器材是基礎。新課標也指出:“體育場地、器材是加強素質教育,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增進學生健康的物質保證”。所以為了更好的開展校園足球,必須解決場地器材的問題。在整改經費方面學校應積極向政府提出申請,爭取更多的體育經費的投入。而體育教師對于學校的現有的場地要規劃得當,有計劃有步驟進行整改,使其適合足球運動的開展。在沒有足球器材的情況下,要發揮農村孩子特有的想象力,可以發展學生利用破爛的籃球、排球等自制足球,也可以試著用竹條編成一個簡單的竹球。
4、改變家長觀念,獲得家長支持
要讓家長不擔心學生的學習,首先得從學生入手,教師要適時的監督學生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學會調配自己的運動時間和運動量,做到學習鍛煉兩不誤。在學生的成績不下滑的情況下,家長對孩子的管教就不會太過嚴格。多與家長溝通,讓家長真確看待體育,明白體育的最終目的。還可以向家長介紹足球的自身價值,它不僅讓學生的身體得到了鍛煉,更是培養了學生團結、勇敢的意志品質。向家長強調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重要性。在學生參與足球運動期間,學校與家長可形成家校聯盟,對學生在學習和體育方面一起抓。
足球作為三大球運動,它有著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無數的球迷。而在中國,足球讓國人抬不起頭,偌大的一個國家,而在足球這項運動上卻屢屢受挫。究其原因,最主要還是足球在國內開展的問題,我相信只要足球能夠得到廣泛的推廣,能夠全民足球,我們還是有很多的優秀足球運動員的。所以,在邊遠的農村小學,我們更加不能放棄足球,也許若干年后某個足球明星是從這里走出去的。(作者單位:南寧市興寧區三塘鎮建新小學)
“國培計劃(2013)”―中西部農村中小學骨干教師置換脫產研修項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