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新生嬰兒注意事項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五官清潔篇
耳部
需準備:溫開水、干凈紗布或消毒棉球
媽媽將紗布或棉球在溫開水中浸濕、擠干水分后,輕輕擦拭寶寶耳廓和耳朵背面。值得一提的是,寶寶的耳部,只要維持耳廓和背面的清潔就可以了,不要用棉棒探入寶寶耳道內清潔,因為寶寶的耳垢通常會自然排出,且耳道十分柔軟,容易受傷,保留少許的耳垢有助于保護耳朵。
注意事項
1 媽媽切忌自行掏挖寶寶耳道,以免造成傷害。
2 若寶寶耳道有膿性分泌物流出,需去耳鼻喉科就診,以排除中耳炎等其他耳部疾病,不要在家自行處理。
3 給寶寶洗頭和洗澡時,建議捏住寶寶雙耳,以免臟水流入耳道。
眼部
需準備:溫開水、干凈紗布
媽媽先將紗布在溫開水中浸濕,接著擠掉多余的水分(以不滴水為宜),然后將紗布纏繞在自己的手指上,從眼內側向眼外側輕輕擦拭;擦拭另一只眼睛時,需將紗布換一面。如果寶寶眼部的分泌物較多,可以先用紗布濕敷一會兒,待分泌物軟化后再擦拭。
注意事項
1 不要將紗布的同一面在寶寶的眼部周圍來回擦拭,擦完一個部位后要換一面,以免增大眼部細菌感染的機會。
2 用于寶寶眼部清潔的紗布,每次使用后都要清洗干凈,在太陽下曝曬,以免滋生細菌。
口部
需準備:溫開水、干凈紗布
媽媽可將干凈紗布纏繞在自己手指上,蘸了溫開水后,輕輕擦拭寶寶的牙齦,以去除奶漬,清潔牙齦;此外,每次喝奶后,給寶寶喂一兩口溫開水,以沖去空腔內殘留的奶液,清潔口腔。此外,注意每次喂奶后,要將寶寶嘴周以及下巴上的奶漬擦干凈,以免誘發濕疹。
注意事項
新生寶寶的舌苔上常常會有白白的一層,那是因為寶寶以喝奶為主的緣故,媽媽不要刻意用紗布或濕巾將它擦掉,以免損傷口腔粘膜。待4~6月齡添加輔食后,舌苔發白的現象會慢慢緩解。
鼻部
需準備:溫開水、嬰兒油、棉簽、吸鼻器
寶寶鼻部分泌物增多時,可以用嬰兒棉簽蘸點溫開水或嬰兒油,輕輕探入寶寶鼻部,在寶寶鼻腔內輕輕轉動,將分泌物軟化后再卷出。如果分泌物位于鼻腔深處,可以使用吸鼻器吸取。
1 清除寶寶鼻腔分泌物時,媽媽切不可用自己的指甲摳,以免損傷鼻腔黏膜。
2 使用棉棒時,不要探入鼻道過深,以免弄傷鼻腔。
臀部清潔篇
需準備:溫水、嬰兒毛巾或紗布、護臀膏
男寶寶
媽媽將毛巾或紗布用溫水浸濕后,先輕輕擦洗寶寶的小雀雀和小蛋蛋;接著將毛巾或紗布換一面,擦洗寶寶和周圍臀部肌膚,并注意要從前往后擦。洗干凈后,將寶寶臀部擦干,并抹上護臀膏,待小屁屁晾干后再穿上紙尿褲。
注意事項
1 清潔男寶寶的小蛋蛋時,可以拿起他的小雀雀,以便更好地清潔到下面的皮膚,但動作一定要輕柔。
2 男寶寶3歲前,都不建議刻意翻起包皮清洗,以免過早翻動寶寶柔嫩的包皮而傷害到他的生殖器。
女寶寶
待毛巾或紗布浸濕后,先輕輕擦洗寶寶的外,注意是從前往后擦,以免內的細菌進入陰道;接著,將毛巾或紗布換一面,擦拭和周圍的臀部肌膚以及大腿根處。
將毛巾或紗布搓洗絞干后,擦干寶寶臀部,抹上護臀膏,待晾干后穿上紙尿褲。
注意事項
在清潔女寶寶的時,建議避免扒開寶寶清洗內側。因為小寶寶的屏障功能還未健全,這樣做容易傷害寶寶柔嫩的皮膚,造成細菌感染。
臍部清潔篇
新生寶寶的臍部要格外悉心地清潔,尤其是在臍帶還未脫落時,更要小心護理,稍有不慎,容易引發臍炎。接下來,請跟隨我們的步伐,一起來看看新生寶寶的臍部清潔,都有哪些要點吧!
需準備:棉棒、濃度95%及75%的酒精各一瓶
1 用濃度為75%的酒精消毒臍帶
將棉棒用濃度為75%的酒精完全浸濕,接著輕輕拉起寶寶的臍帶(露出根部),然后用浸過酒精的棉棒依次從臍帶根部向上末端擦拭一遍,然后再擴至臍部周圍的皮膚。
2 用濃度為95%的酒精干燥臍部
再將另一根干凈的棉棒用濃度為95%的酒精浸濕,重復上述1中的動作,目的在于使臍部干燥。
3 穿紙尿褲時避免摩擦臍部
為寶寶的臍部清潔消毒后,再給寶寶穿紙尿褲時,建議將紙尿褲的前片穿在臍部以下,以防紙尿褲摩擦臍部造成臍帶過早脫落或感染。
【關鍵詞】產科 臨床用藥安全性 孕產婦 嬰兒
產科臨床用藥安全性是關系到孕產婦身心健康、關系到下一代健康的關鍵。孕婦妊娠期間如果用藥不當將對胎兒的生產與發育產生不良影響。而產婦哺乳期間用藥也會通過母乳影響嬰兒的生長發育,因此產科臨床用藥安全性和合理性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了解國內外產科臨床用藥安全事故、總結臨床用藥安全性經驗能夠提高臨床醫藥安全性,實現產科臨床用藥科學性、先進性及實用性目標,進一步提高產科診療質量。在目前優生優育高度重視的今天,孕產婦用藥不當極易引發醫療糾紛。因此,在產科臨床用藥中必須注意各種藥物對胎兒的影響、各種藥物在妊娠期及哺乳期的使用注意事項,將藥物使用的不良反應降至最低。
1.產科臨床用藥安全性的重要性分析
婦產科主要面對面對孕產婦、胎兒、新生兒,隨著現代優生優育觀念的深入,產科用藥科學性、安全性顯得尤為重要。為了提高婦產科診療質量及安全性,確保產科合理用藥,現代產科臨床診療活動中必須加強藥品臨床科學、合理、規范的使用。通過臨床醫師、護理人員對常用藥品特點、注意事項的掌握,避免用藥失誤對胎兒、新生兒以及孕產婦身心健康的影響,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受現代藥學研究快速發展的影響,臨床用藥中還應加強對新型安全藥物產品的了解與掌握。以藥學研究發展為基礎減少藥物使用副作用,保障孕產婦及胎兒的健康。
2.產科臨床用藥安全性的具體分析
2.1強化產科臨床用藥基本原則,保障產科臨床用藥安全性
根據現代臨床醫學要求,在產科臨床用藥中應本著降低藥物對胎兒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謹慎用藥。在孕婦妊娠期間應盡量避免用藥,及時大量使用維生素類藥物也會對胎兒產生一定的影響。例如,大量維生素A的攝入將導致胎兒骨骼異常或先天性白內障。而且,在產科臨床用藥中還應加強孕婦的用藥宣傳,嚴禁孕婦自行購藥服用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在臨床用藥中為了保障用藥安全性應謹慎選擇治療藥物,能夠單獨用藥應避免聯合用藥、在不影響臨床治療效果的情況下應選擇對胎兒影響最小的藥物。在孕婦健康及生命受到危及、但用藥對胎兒可能產生影響時,臨床醫師應充分權衡利弊,并告知患者及家屬。用藥過程中根據病情進展及時調整用量或停藥,最大限度的減少用藥對胎兒的影響。通過基本原則的遵循確保孕產婦及胎兒的身心健康。
2.2注重哺乳期用藥注意事項,減少對嬰兒的影響
在產科臨床診療中,哺乳期女性的用藥是產婦最為關心的問題。許多哺乳期女性擔心用藥后藥物通過母乳被嬰兒吸收,造成對新生兒的影響。目前臨床醫學研究指出,多數藥物在母乳中的含量進而母體用藥量的1%~2%,其中被嬰兒吸收部分通常不致對嬰兒造成明顯影響。因此,除少出藥物外哺乳期間女性可以用藥。但是,在現代臨床中為了減少和消除藥物對嬰兒的不良影響,將藥物影響降至最低限度,臨床用藥中應在保障治療效果的前提下,優先選用進入乳汁最少的藥物。同時,在服藥后立即哺乳、并延后下次哺乳時間。通過避開需要高峰期的方法減少藥物進入乳汁后對嬰兒的影響。在哺乳期女性必需用藥、但不能保障該藥對新生兒無不良影響時,應選擇暫停哺乳,行嬰兒的健康。
2.3根據我國孕婦用藥分級保障臨床用藥安全性
我國孕婦用藥借用了美國藥物和食品管理局制定的標準。根據不同藥物對胎兒、孕婦的影響及危害分為ABCDX各級,其危害性主機增加。根據用藥安全性要求,在妊娠前3個月時的臨床診療活動中應避免使用CDX級藥物。必須用藥時應選擇經過舵面臨床驗證無致畸作用的AB級藥物。
2.4建立安全用藥管理流程,保障臨床用藥安全性
現代醫療結構管理研究及現狀調研報告指出,臨床用藥制度的建立與執行使保障臨床用藥安全性的關鍵。針對產科臨床用藥安全性需求,現代醫療結構必須針對產科的特殊性建立具有針對性的臨床用藥安全管理體系。以臨床用藥安全管理流程、臨床用藥工作規范化與制度化使產科臨床用藥在有效的監督機制下保障用藥安全。同時,通過績效考核制度的聯合應用保障安全用藥管理體系、流程的動態完善能力。通過績效考核及時發現安全用藥管理流程中存在的問題,并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分析、論證,以不斷完善的安全用藥管理流程保障產科臨床用藥安全性。
3.分娩期用藥安全性的分析
分娩期用藥主要是分娩過程中可能出現危機胎兒、產婦的并發癥用藥。在胎兒缺氧導致胎心率異常的情況下,應本著合理用藥原則以新生兒即將離開母體的特點進行用藥。因為新生兒已經成熟并即將離開母體,因此不存在致畸問題。需要重點考慮的是產婦用藥后對新生兒血壓、血糖以及呼吸、心律的影響。因此,在分娩期用藥必須謹慎,充分權衡用藥利弊以及對產婦、新生兒的影響選擇用藥。通過計算注射藥物后的血藥高峰時間以及新生兒離開母體時間減少藥物在新生兒體內的影響,保障母嬰的安全與健康。
結論:
在現代產科臨床診療中,合理用藥、保障用藥安全性是臨床醫師診療活動中的中種植匯總。在臨床用藥中必須兼顧孕產婦疾病治療以及減少對胎兒、新生兒的影響。既保障胎兒、新生兒的安全,又能夠對孕產婦的疾病進行有效質量。針對產科用藥特點,臨床醫師應以產科用藥基本原則為指導,針對患者實際情況以及病情變化特點進行用藥量、用藥品種的調整。以此滿足治療效果的同時保障胎兒的安全健康,保障母嬰的身心健。
參考文獻
[1] 常磊.產科合理用藥與母嬰安全[J].婦產科臨床資訊,2011,3.
【摘 要】 目的 探討新生兒疾病篩查血樣采集的方法。方法 對出生72小時的新生兒采集足底末梢血,將血吸于干凈標準的濾紙上,送到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通過實驗室檢查出危害嚴重的先天性疾病。對采血前的準備,足底血的采集的技巧,注意事項,制度管理等方面的進行總結。結果 正確進行血片標本采集,血片質量高。
【關鍵詞】 足底血 采血 新生兒疾病篩查
新生兒疾病篩查是指在新生兒早期通過快速敏感的檢測方法對危及兒童生命,影響生長發育導致智力低下的一些先天性、遺傳性疾病進行群體篩查。如果能夠在新生兒期內得到有效的治療,可以避免或減少不良后果的發生。我院新生兒疾病篩查工作已經開展多年,按有關規定進行新生兒甲狀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癥兩項篩查。甲狀腺功能低下是一種由于甲狀腺合成不足而引起的生長遲緩和智力低下的疾病,如果出生后立即給予甲狀腺素治療,就可以避免患兒生長遲緩和智力障礙。苯丙酮尿癥是一種由于體內缺乏苯丙氨酸羥化酶不能被正常代謝的遺傳代謝疾病,如果出生后就能得到飲食治療,就可以避免腦損害發生。能夠正確采集到合格的、高質量的血片至關重要,我院2012年1月到2013年10月共出生活產嬰兒236例,本人共采集173例,其中男嬰兒101例,女嬰兒72例,體重2200克到5300克,現將血片采集的體會與大家分享.
1 采血前的準備
新生兒出生后我會選擇恰當的時間(采血前)與新生兒的監護人溝通,告知新生兒疾病篩查的目的、方法、必要性及費用等事項,使他們能準確了解此項工作的意義并積極配合。正確填寫采血卡片,字跡清楚,登記完整。卡片內容包括母親姓名、采血單位、住院號、單位編號、新生兒性別、孕周、體重、母親孕期服藥使、出生日期、采血時間、通訊地址、聯系電話、采血員簽名,并與監護人核對無誤后方可進行。
2 采血時間
新生兒出生72小時后至7天,充分喂奶6次以上方可進行血片采集。對于各種原因(早產兒、正在治療疾病的新生兒、提前出院者等)未采者,采血時間不超過20天。
3 采血部位
足跟內、外緣是采血相對理想的部位。以足跟外側小隱靜脈的屬支或足跟內側的足底內側靜脈作為穿刺點,一針成功率較高。
4 采集方法
將填寫好的采血卡片與新生兒監護人再次核對無誤后將卡片下的條形碼交給新生兒監護人后開始采血。調節操作室內溫度,保持在24℃到26℃,將新生兒平臥于操作臺上,用熱毛巾熱敷新生兒足部至踝關節上3~5分鐘,采血者用左手托住在新生兒左足底部,用75%的乙醇消毒足跟外側皮膚待干后,用一次性采血針刺入足跟外側緣皮膚約3毫米,稍作停留(1~2秒)旋轉后拔出,用干棉球拭去第一滴血,用濾紙與第二滴血接觸,使血滴均勻滲透到濾紙背面,使血斑直徑大于8毫米,至少采集3個血斑。如果采血量不足;1左手托住新生兒足底部,右手握住新生兒左足踝關節處相對用力擠壓,一緊一松、一緊一松采。2左手托住新生兒左足底部,右手從新生兒大腿根部向足部方向順序按壓采。3再次用75%的乙醇擦拭針刺處,待干后采。4一次采集不成功者,不可在原針眼處再次刺入,應盡量避免在同一側足跟再次采集。當血流不暢時,局部長時間反復擠壓會使局部毛細血管收縮致局部血流量減少,非但不能獲取血源,還易導致局部毛細血管破裂而發生青紫,換另一只腳重新采集。
5 血片保存與送檢
采集好的血片,自然晾干后密封保存于4℃的冰箱內,3~5個工作日內有專門負責收集血片標本的工作人員來我院取血片標本送揚州市疾病篩查中心并做好登記工作。
6 篩查結果
2周后新生兒監護人可以通過上網掃卡片上的條形碼查詢檢查結果,或者來我院查看結果。當篩查結果發現異常時,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會與新生兒監護人卡片上所留的電話號碼聯系,通知其復查。我院出生的236例活產嬰兒全部進行了新生兒疾病篩查,檢查結果全部陰性(其中一例王春云之女進行復查,復查后結果仍為陰性)
7 注意事項
卡片信息填寫正確,正確掌握采血時間,采血必須一人一針,血片至少3個血斑,直徑大于8毫米,血滴自然滲透,濾紙正反面血斑一致,血斑無污染,血斑無滲血環,及時送檢,有完整的記錄。
1 一般資料
從2012年5月至2012年9月,溫馨一病房共收治產婦723人,其中初產婦有568人,年齡為22~35歲之間。采取母嬰床旁護理操作一對一的服務模式。
2 母嬰床旁護理指導
2.1 新生兒護理指導 指導產婦及家屬學會新生兒的照顧及喂養方面的知識:如何觀察新生兒的哭聲、黃疸、大小便等變化,更換尿布,臍部護理,新生兒嗆奶預防和處理以及預防接種、新生兒疾病篩查的注意事項,鼓勵按需哺乳。在病房床旁為新生兒洗澡、撫觸,告知洗澡時室溫,水溫,注意事項,撫觸的好處及方法。怎樣觀察新生兒面色皮膚顏色、是否哭鬧等異常情況,注意新生兒的安全,防止燙傷墜落等意外情況的發生和處理。
2.2 母乳喂養指導 講解母乳喂養的好處,早接觸,早吸吮及按需哺乳的重要性,指導母親正確的哺乳的及嬰兒含接姿勢,教會產婦如何保持乳汁充足。護理方面的知識。
2.3 產婦產后康復指導 告知產婦早下床的好處,產后及術后4~6 h排尿的重要性,排除宮腔積血,促進收縮,減少產后流血。如何預防產褥期感染,不可盆浴,保持外陰清潔,病房內注意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新鮮,防止交叉感染。產褥期加強運動鍛煉,促進機體復原,保持健康體型。以及性生活和計劃生育等方面的知識。
2.4 飲食方面指導 產后飲食要富于營養、清淡易消化,含有足量的蛋白質、礦物質及維生素和纖維素,在飲食結構上,要做到葷素搭配、米面搭配、干濕搭配品種多樣化。
2.5 產婦情緒調節指導 因為產婦產后體內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下降,體內的內分泌調節處于不平衡狀態,使情緒很不穩定,家屬掌握了產婦這一特殊生理變化,體諒產婦的異常情緒,給予多關心和體貼,使產婦保持良好的情緒,有利于乳汁分泌和身體的恢復。
3 體會
3.1 實施母嬰床旁護理,是推動產科護理新模式的重要方法,也是現代產科護理新模式的核心內容[2]。產后護理期間,母嬰床旁護理可最大限度實現以家庭為中心式護理,滿足產婦、嬰兒和家庭的需求,促進產后母嬰親情的交流,保障母乳喂養實施,讓盡快適應初為人母的轉變,順利地度過生理、心理的波動,減少產后抑郁。
3.2 實施母嬰床旁護理提升了產婦與家庭對醫院的滿意度與忠誠度,改善了家庭與醫護之間的關系,減少醫療糾紛。一對一的護理服務減少了差錯率的發生,并提高了新生兒的護理質量充分尊重產婦及家屬的多種權利,通過護士的指導幫助,增加了護患溝通,融洽了護患關系。護士周到的服務,精湛的技術和豐富的專業知識贏得了產婦的信任和贊揚,大大提高了產婦對護士的滿意度[3]。
3.3 實施母嬰床旁護理有力與產婦身心康復,盡快適應母親角色轉變,讓產婦能親自參與新生兒護理及自我護理,在護理過程中體驗到作母親的幸福感,解除產婦的焦慮情緒,并能很快與新生兒互動,建立情感,樹立自信心,產生成就感,使其由關注自我轉變為照顧新生兒,促進了母親角色的轉變[4]。
3.4 實施母嬰床旁護理促進護士自身素質的提高。開展床旁一對一指導,對護士提出更高的要求,督促護士更加主動、自覺地學習專科知識和護理操作技能。護理技術更加嫻熟、規范,護理質量不斷提高。
參 考 文 獻
[1] 王玉玲.母嬰床旁護理實務手冊.青島:青島出版社,2010,8.
[2] 張華,楊橋.母嬰床旁護理觀察與體會.內蒙古中醫藥:169.
關鍵詞 撫觸;早產兒;神經行為;體格發育
胎齡28~37周的新生兒稱為早產兒,由于早產兒出生時各器官系統尚未發育成熟,因此,生存能力比正常新生兒弱,病死率高。近年來,圍產醫學技術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使得早產兒的存活率升高,但是應該怎樣促進早產兒的體格和智力發育,減少神經系統后遺癥,目前國內外的研究尚未給出明確的方法。撫觸干預是早產兒早期的一種干預護理手段,護理人員使用雙手有科學、有次序、有技巧的輕柔撫摩早產兒的全身各部位肌膚,這種溫和的刺激能夠通過嬰兒的皮膚感受器傳導到中樞神經系統,使其產生良好的生理,心理效應。本研究對我院60例早產兒進行了撫觸的對照觀察,探討并總結撫觸對新生兒的神經行為和體格發育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早產兒60例,隨機分為撫觸組和對照組,各30例。兩組新生兒一般情況無顯差異,胎齡30~36周,體重2000~2500g,出生時Apgar評分均>7分,均無窒息史。撫觸組男16例,女14例;對照組男18例,女12例;經t檢驗,兩組新生兒在胎齡、性別、出生體重、頭圍、身長、Apgar評分、喂養方式的分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早產兒出生24h后開始,置嬰兒在輻射臺,采用國內改良簡易經絡法對嬰兒進行撫觸,每天上下午各1次,10~15min/次,在喂奶后1~2h安靜清醒時進行,并播放輕柔音樂。由經過專業培訓、責任心強、善于表達、經驗豐富的護士進行操作。操作時手法要求準確、用力適中外,強調撫觸時面帶笑容,同時還要注意與嬰兒的對視,輕語言交流。同時向家長宣傳撫觸的重要性,示范撫觸方法,教會家長撫觸手法及注意事項。早產兒出院后繼續由其家長撫觸,堅持最少半年。期間有專業人員定期隨訪。對照組只進行常規護理。
觀察指標:兩組均由專業的護理人員測量并記錄早產兒在出生后1個月、3個月、6個月時體重、身長、頭圍,應用新生兒20項行為神經測查法對兩組早產兒進行測評,包括行為能力6項、主動和被動肌張力各4項、原始反射3項、一般狀態3項,按鮑秀蘭教授等編制的評分標準進行測定生后當日、糾正胎齡40周時的NBNA。
統計學方法:所有數據采用SPSS16.0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
結果
兩組新生兒在出生時的NBNA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糾正胎齡40d后,兩組嬰兒的NBNA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兩組早產兒出生后1個月、3個月、6個月時體重、身長、頭圍,見表2。
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