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營養門診工作計劃

      營養門診工作計劃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營養門診工作計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營養門診工作計劃

      營養門診工作計劃范文第1篇

      一、 職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農村三級網底建設:

      我鄉的三級衛生網底非常薄弱,今年在“衛生事業發展年”的推動下。我鄉在轉珠和慶云村建成兩個基本合格衛生室。

      三、預防保健工作:

      (一)、計劃免疫工作: (二)、婦幼保健工作:

      1、孕產婦系統管理工作: 2、貧困孕產婦救助工作: 3、兒童系統管理工作:

      今年我院對全鄉范圍內0—7歲兒童進行了系統管理87人,系統管理率7.57%,同時進行營養評價,并有針對性的營養干預。

      4、孕產婦住院分娩工作:

      大力宣傳住院分娩的好處和貧困孕產婦救助政策,進村入戶動員孕產婦住院分娩,我鄉有新出生兒童108人,其中住院分娩41人( xx年01月01日至11月30日止)。住院分娩率 37.96%。

      (三)、瘧疾防治:

      加強了主動偵察力度,今年我鄉內未發現瘧疾陽性病倒,共完成任務血檢614張,完成了全年任務556張的110.43 %,并能及時編報血檢報表。

      (四)、結核病控制工作:

      借結核病控制項目契機,在全鄉范圍內做好結核病人的調查管理工作,做好疑似病人痰檢及轉診工作,我院共向縣疾控中心轉診結核凝似病倒7人,其中有1例痰檢陽性病例,已得到免費藥物治療。

      (五)、慢性病和地方病防治工作:

      大力宣傳慢性病和地方病的危害及防治措施,刊出4期關于慢性病和地方病健康教育期刊。使廣大人民群眾了解慢性病和地方病的危害性及應對措施。

      (六)、傳染病防治工作:

      1、疫情管理工作: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及疫情管理制度等法律法規相關條款規定。我院已建立了網絡疫情直報系統,并指定專人負責。我院共發現乙類傳染病33例,上報33例,沒有出現瞞報漏報現象。

      2、急性傳染病防治工作:

      以霍亂、傷寒、sars、afp、麻疹、新生兒破傷風、瘧疾等法定傳染病為重點進行監測。實行零病例報告制度。開設呼吸道傳染病門診,4月16日~10月31日開設腸道傳染病門診。加強主動偵察力度,共下村巡回144次,沒有發現傳染病爆發流行。

      營養門診工作計劃范文第2篇

      2009年,防保科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以黨的“十七大”會議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真貫徹執行新時期的衛生工作方針政策,堅持“預防為主,保健為中心”的工作方針,繼續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和《龍陵縣婦女、兒童發展規劃》,鞏固鄉村一體化管理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取得的成果。以“全球基金瘧疾項目”和“降消”項目為龍頭,緊緊圍繞降低傳染病發病率和病死率及降低“兩個”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兒破傷風為目標。

      一、基本情況

      **鎮(中醫院管轄)有5個社區、8個村委會,150個自然村,總戶數9176戶,總人口31742人,農業人口18478人;農村人均收入1257元,人均吃糧400公斤,15—49歲育齡婦女8554人,占總人口的26.95%;18—35歲育齡婦女數3939人,孕產婦463人,產婦333人,出生334人,活產332人,死胎死產2人。7歲以下兒童2247人(5歲以兒童1760人,3歲以兒童936人),占總人口的7.08%;0—15歲兒童4313人。預防保健人員26人,其中鄉級3人,村級23人,共設有13個村衛生室,村衛生室覆蓋率為100%,全部為甲級村衛生室。

      二、組織管理

      年初,項目領導小組成員召開了專題會議,制定了2009年度防保工作計劃,并召開了2009年度村醫工作安排會議。會上,鎮領導做了重要講話,對村醫工作做了一些要求和強調,防保科將各村的任務、指標下達到各村衛生室,連同百分計考評標準與村醫簽訂工作目標責任合同書,并訂有獎懲標準。半年對各村進行檢查督導,并召開專題會議,解決工作中存在的難點重點問題。年底嚴格按照簽訂的目標責任合同書的考評標準對所轄衛生室進行考評,并兌現獎懲。從行政上、業務上加強了村醫的管理,提高了村醫工作責任心和工作積極性,保證了工作的順利完成。

      三、工作開展及完成情況

      (一)培訓、督導

      一年來,圍繞鄉村一體化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及預防、保健工作對在職衛生人員、村醫進行培訓,自辦培訓班4期,共培訓232人次,其中中醫院148人次,村醫84人次;召開例會4期,參會人員共108人次。在鎮政府、中醫院領導的帶領下,堅持每月1人次的下鄉監督活動,全年共下鄉監督96人次,318天。

      (二)健康教育

      圍繞預防、保健、康復等,采取多渠道方式開展健康教育宣傳工作,設立宣教室和咨詢室,播放錄象,在門診、住院部走道顯眼地方及病房粘貼宣傳畫、標語,門診大廳有兩塊宣傳板,每月定期出版報,各種衛生節日在街頭人口集中地方設點宣傳,制作展版,印發宣傳材料,口頭宣傳及設有咨詢電話。另外,轄區13所中小學校開展健康教育課,村醫上門宣傳,育齡婦女輪換式學習科普連環畫知識。一年來,共設點宣傳11次,每次醫務人員3人,共33人次,168期,粘貼標語60條,粘貼宣傳畫245張,制作展版11塊,發放宣傳材料20多種、26500份,醫務人員宣傳9928人次,接受咨詢4372人次;會議培訓4期,共培訓120人次。18—35歲育齡婦女受教3373人次,孕產婦受教463人。新婚登記人員受教840人。通過宣傳教育,提高了群眾的預防、保健、康復等衛生知識知曉率,行為形成率有所提高,保障了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

      (三)鄉村一體化管理工作

      鞏固鄉村一體化管理取得的成果,轄區內13個村衛生室全部嚴格按照鄉村一體化管理的“三制、四有、七統一”開展工作,嚴格村衛生室值班、考勤制度,制定健全了村衛生室工作制度;加強了赧場社區衛生室、白家寨村衛生室、香柏河村衛生室、橫山村衛生室、楊梅山村衛生室、大坪子村衛生室、新寨村衛生室建設工作,夯實村級衛生保健網,逐年解決村衛生室無業務用房、業務用房簡陋的問題。繼續實行防保人員對各村衛生工作分片包干、責任到人的工作制度,進一步增強了防保人員和村醫的工作主動性和責任心;鞏固了“圍產期保健保償制”,建立了動員孕婦住院分娩獎懲制和費用包干制,有效提高了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降低了孕產婦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消除了新生兒破傷風。今年對孕產婦管理突出的村衛生室給予了表彰獎勵,共獎勵金額4529元。

      (四)鞏固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

      嚴格執行《龍陵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方案》及相關管理規定,設置了合管辦并保證工作人員和工作經費,確保了新農合的順利運行;制訂了《**鎮新農合管理制度》,加強了新農合用藥行為的監管。13個村衛生室均按時、按質進行報賬制度,并分散、分批張榜公布報銷比例及金額。補償情況:2009年1至11月份,參合者總得到補償14530人次,總補償醫療基金1019141.49元,占可用醫療基金(1597482元)的63.80%。其中:門診統籌補償6173人次,補償醫療基金36278.51元,占可用門診統籌補償基金(399370.50)的9.08%;門診家庭賬戶補償5625人次,補償醫療基金44286.44元,占可用門診補償基金(399370.50)的11.09%【其中,慢性病門診補償1855人次,補償慢性病基金92355.79元,占可用慢性病補償基金(79874.10元)的115.63%;】;住院補償834人次,補償住院基金829020.75元,占可用住院補償基金(1118237.40)的74.14%;住院順產分娩43人次,總住院醫療費用25800元,補償住院醫療基金17200元,占可用住院基金1118237.40)的1.54%。可用醫療基金結余578340.56元。2009年度**鎮參合率為93.11%(17201/18474),比去年下降2.84%(居民人口不得參與合作醫療)。

      (五)疾病預防控制工作

      1、計劃免疫:在計劃免疫中,全鎮以“計劃免疫工作計劃”為目標,著重建立完善計劃免疫十本貽賬,完成各項指標率,提高afp病例監測報告,做好脊灰強化免疫工作及計劃外疫苗的接種工作。重點加強貧困邊遠山區及免疫空白地區兒童的免疫接種工作,做好“乙肝疫苗”的接種工作。2009年共出生兒童321人,0—7歲兒童2302人,建卡2302人,建卡率100%;乙肝疫苗接種321人,接種率100%,及時接種309人,及時接種率為96.26%。2009年afp、麻疹病例、新生兒破傷風實行“旬報告”和“零報告”制度,共監測上報36期。2009年共運轉疫苗9次,其基礎免疫接種率為:卡介苗99.43%,麻疹疫苗100%,百白破99.81%,脊灰疫苗99.81%,乙肝疫苗100%。五苗全程接種率99.43%。為鞏固脊灰強化免疫,2009年1月進行了一輪強化免疫,應種1330人,0劑次兒童58人,實種1320人,服苗率99.25%.外地兒童應種79人,實種79人,0劑次兒童應種6人,0次劑兒童實種6人,服苗率100%,并進行了查漏補種工作。2009年6月至12月,積極做好二類疫苗“乙肝疫苗”的接種工作,通過中醫院全體醫務人及村醫的共同努力,共接種乙肝疫苗(含村級)共2512人。為實現全國消滅麻疹承諾,于2009年11月對8月齡至14歲適齡兒童進行了麻疹強化免疫接種,應種數5284人,實種數5256人,接種率為99.47%。

      2、疫情監測

      在疫情監測上,繼續堅持“重點地區、重點預防,重點疾病、重點防治,重點人群、重點保護”的原則,嚴格監測“腸道傳染病,蟲媒傳染病,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流感樣病例、禽流感零報告及日報告”。主動搜索afp病例。2009年3月18日云山小學學生發生一起水痘爆發,發病19人,疾控中心、中醫院防保科及村衛生室積極采取措施進行控制,通過幾天努力,疫情最終得到控制。2009年5月至6月進行“手足口病”的日報告和零報告工作,共上報37期,未發現手足口病;2009年10月25日至今進行“登革熱”的日報告和零報告工作,共上報49期,未發現登革熱疫情。2009年,**鎮共發乙類傳染病322例,發病率1014.43/十萬,發病居首位的為腸道傳染病,其次為性傳播疾病,疫情報告率為100%,報告及時率為 98.1%。

      在疫情監測上,嚴格按上級要求做到:有疫情報告各項制度,每季度有疫情分析,疫情自查總結,半年、年度疫情分析。2009年共進行疫情分析季度4期,半年分析1期,年度分析1期。按《龍陵縣中醫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制度》要求,積極做好各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報告工作,(如食物中毒、藥物中毒等)。2009年共上報一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20起。(包含一般食物中毒、藥物中毒、菌子中毒)

      3、瘧疾防治

      瘧疾防治工作嚴格按照《全球基金瘧疾項目》要求完成。2009年本地居民發熱血檢702人,血檢完成率117%,流動人口涂片治療 670人,完成率111.67%,血檢村寨148個組,村寨覆蓋率100%,預防服藥630人,預防服藥率210%,瘧疾現癥病人治療15人,治療率100%,休止期根治63人,根治率100%,病灶點處理63個,瘧史訪問 270人,訪問率100%,病灶點處理270個,處理率100%。均為外源性病灶點。2009年,第五輪瘧疾項目“氯伯喹”免費治療間日瘧共368人;act治療pf 108人,浸泡蚊帳1037籠。2009年瘧疾防治做到年頭有計劃、年終有總結,過程有記錄。且每月制定工作計劃、總結;季度也制定工作計劃、總結。數據資料做到一月一收一報,并按時上報縣項目辦各種報表及資料。2009年共上報瘧疾報表21期,季報表7期,(分別為第五輪、第六輪)。嚴格“瘧疾基金財務帳”管理,及時兌現瘧疾項目款。

      4、結核病防治

      按照《結核病項目》要求,認真做好結核病人的轉診工作。2009年共轉診病人36例,規范、足量、全程對結核病病人實施治療,共治療肺結核病人11例,加強督導管理,共督導結核病病人11例,督導45次(其中有1人為自費服藥),做到“三見面、三落實、五要求”。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做好結核病病人的督導及歸口管理工作。

      5、鼠疫防治工作

      鼠疫防治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鼠疫控制應急方案》和“省、市、縣鼠疫防治聯防方案”,強化鼠疫“疫情三報”,堅持“零報告”制度,嚴防鼠間鼠疫的流行,杜絕人間鼠疫的發生。2009年度統一滅鼠2次,經費投入10500多元,受益人口XX0人。

      6、死因監測工作

      死因監測工作是2009年一項新開展的工作,主要進行轄區內的死亡信息收集,所有死亡個案必須全部上報,并建立各項工作制度,中醫院做好培訓及督導工作。做好質量控制。中醫院各科室、全鎮5個社區及8個村衛生室共監測上報死亡病例169人,死因報告率100%.網絡直報169人,直報符合率92.22%;報告卡完整率93.41%,報告卡規范率90%,卡片與病史符合率91.21%;報告及時率90.80%,培訓村醫2期,積極做好下鄉監督工作,共計下鄉監督36次,撰寫督導報告4期。

      (六)婦幼衛生工作

      1、婦幼衛生保健工作繼續深入學習和貫徹執行《母嬰保健法》的法律、法規,搞好“圍產期保健保償”服務,鞏固保健保償服務取得的成果,2009年圍產期應入保232人,實入保232人,入保率為100%。

      2、“降消項目”工作

      我鎮嚴格按照龍陵縣“降消項目”實施方案要求,認真開展好“降消項目”工作,利用項目活動,加強了村醫生的業務培訓,鞏固了三級防保網底建設,搞好懷孕婦女的摸底排查登記管理工作,健全和完善危急孕產婦和危急兒童的轉診、急救運行機制,為“兩個危急”轉診搶救疏通綠色通道,為孕產婦住院分娩實行限價收費政策,主動為貧困孕產婦辦理救助資金,提高了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降低“兩個”死亡率。2009年度,**鎮共辦理貧困孕產婦救助卡128人,享受救助金86人,補助金額46720.84元;實行限價收費的40人。在中醫院住院分娩的貧困孕產婦224人,補助金額151568元;實行限價收費的有91人,補助金額28758.18元。危急孕產婦搶救1人,搶救成功1人,成功率為100%。

      3、愛嬰醫院工作

      繼續鞏固創建愛嬰醫院來取得的成果,大力宣傳母乳喂養的好處,指導產婦母乳喂養,提高純母乳喂養率。2009年度指導產婦母乳喂養332人,純母乳喂養300人,純母乳喂養率為90.36%。

      4、“三監測、六管理”工作

      全年共有孕產婦463人,產婦333人,活產332人,建卡322人,產檢322人,有早孕檢查277人,住院分娩300人,新法接生334人,產后訪視322人,系統管理277人;高危孕產婦94人,管理94人,高危產婦68人,住院分娩68人,危急孕產婦搶救1人,搶救成功1人,無孕產婦死亡。7歲以下兒童2247人,保健管理1697人;3歲以下兒童936人,保健管理705人;5歲以下高危兒童113人,管理113人; 5歲以下兒童中重度營養不良患病人數16人。新生兒死亡1人,嬰兒死亡3人,5歲以下兒童死亡3人,無新生兒破傷風病例。

      5、十三項婦幼衛生指標

      2009年度無孕產婦死亡,新生兒死亡率為3.01/00,嬰兒死亡率為9.04/00,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9.04/00,無新生兒破傷風死亡。孕產婦保健覆蓋率為96.99%,產前檢查率為96.99%,新法接生率為100%,孕產婦住院分娩率為90.36%,產后訪視率96.99%,孕產婦系統管理率為83.43%,高危孕產婦管理率為100%,高危孕產婦住院分娩率為100%。7歲以下兒童保健覆蓋率為75.52%,3歲以下兒童保健管理率為75.32%,5歲以下高危兒童管理率為100%, 兒童計劃免疫(五苗)全程覆蓋率為100%;4個月以下嬰兒純母乳喂養率為90.36%(300/332);低體重出生率為1.20%(4/332),5歲以下兒童中重度營養不良患病率為4.82%(16/332)。培訓合格率為100%;婦女健康教育率為85.63%(3373/3939)。

      6、婦幼衛生信息管理

      嚴格按照上級要求,做好婦幼衛生的痕跡資料的歸類整理,建立健全了鄉村兩級信息資料檔案,準確及時上報和反饋婦幼衛生院信息。今年上報婦幼衛生信息12期,健全鄉級3本8種臺帳、村級2本5種臺帳,確保縣、鄉、三級數據上一致,為上級領導決策提供科學依據,達到保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和健康發展的目的。

      (七)艾滋病防治工作

      按照縣對鄉鎮簽定的目標責任書要求,認真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以“宣傳教育”為主,標本兼治,并在全鎮范圍內深入開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并進行監測。2009年,**鎮共監測1362人,其中孕產婦監測522人,完成任務400的130.5%;新婚保健人員婚前保健監測840人,完成任務數550人的152.73%,共隨訪hiv/aids 6人,篩查出hiv感染者3例。實施母嬰阻斷0人,發放安全套200盒,2009年鎮村兩級共出艾滋病宣傳欄期84期,發放防治艾滋病宣傳資料 6000多份,受益人口5000多人。2009年**鎮對防治艾滋病家庭貧困人員及艾滋病孤兒共計17人,救助金補助14700元。

      (八)其它工作

      積極完成上級安排臨時性工作任務及參加各種會議。2009年到上級培訓 8次,培訓村級14次,接受上級督導 8次;駕駛員體檢524人次。

      四、存在問題及建議

      (一)存在問題

      1、健康教育范圍不廣,力度不夠,群眾文化素質偏低,影響婦幼衛生工作的開展。

      2、個別村醫業務素質偏低,積極性不強,村衛生室發展不平衡。

      3、防保經費嚴重短缺,村醫不能得到及時的強化培訓,衛生室設備、器材陳舊老化。

      4、預防艾滋病母嬰阻斷經費不到位,工作經費不足。

      (二)建議

      1、加強村醫的政治教育及業務培訓,提高村醫責任心及業務水平。

      2、加強健教宣傳,擴大宣傳面,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群眾的自我保健意識。

      營養門診工作計劃范文第3篇

      學校愛國衛生工作計劃一:我校愛國衛生工作,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確立“以生為本、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食品衛生法》、《傳染病預防法》和《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為依據,抓好常規工作,確保無重大衛生事故發生,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創建平安校園。

      一、 加強領導,建立創衛長效機制

      按照《河南省衛生先進單位標準》要求,進一步加強學校衛生創建工作的組織建設,進一步落實創衛目標工作責任,人人參與創建的新格局。完善制度建設,確保人員、經費落實,明確工作任務和責任人,嚴格考核獎懲制度。

      二、 營造氛圍,開展多種宣傳活動

      設立健康教育專欄,充分利用黑板報、校園廣播、學校網站和各種集會,宣傳創衛知識,普及創衛知識。以富有創意的活動為載體,形成人人參與創建,個個爭先創優的良好局面。評選學校師德典型和服務標兵,大力促進師德建設;積極創建省級文明單位,推動學校衛生工作再攀新高;創建文明班集體和評選文明處室、文明教工,促進師生員工文明衛生素養的提高。

      三、突出重點,加強師生健康教育

      搞好健康教育。按照《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和《河南省衛生先進單位標準》的要求,將健康教育課納入教學計劃,認真做好師生健康教育知識的學習和傳授,確保健康知識知曉率80%以上,加強健康教師的師資培訓,不斷提高健康教育教學水平,有計劃地進行衛生知識講座,傳授季節性、流行性疾病的防治知識,特別是對流行性感冒、結核病等的防治和宣傳。定期出好黑板報、布置宣傳窗,宣傳衛生保健知識,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切實做好健康教育評價,對照《學校健康教育評價方案》,認真做好自評,做到不漏條不漏項,不斷完善,確保健康教育各項指標全部高質量達到規定的標準要求。

      四、保持特色,創造一流校園環境

      學校的環境衛生要在原有成績的基礎上,高標準、嚴要求,保持一流的校園環境衛生水平,做到隨時隨地經得起檢查。堅持班級衛生包干區每日一小掃,每周一大掃,每月進行衛生大整治活動。開展衛生評比,倡導校園文明行為,引導學生養成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學校文明監督崗要在保持校園整潔,及時發現糾正學生中的不文明行為中發揮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作用。加強環境整治,進一步綠化、美化校園。

      五、加大力度,嚴管食品衛生安全

      要加大對學校食堂食品衛生的監管力度,以簽訂責任書等方式,落實責任,獎懲分明,促使食堂能認真執行食品衛生法,確保食品衛生和飲食安全。校醫要專業角度對食堂衛生和實行全面監督。后勤負責從行政的角度對食堂各項管理實行有效監控。要進一步建立健全食堂各項衛生工作制度和考核制度。定期召開食堂負責人和從業人員會議,加強對食堂從業人員的教育,提高食堂從業人員的素質,促使各食堂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和各項食品衛生制度。切實把好從業人員持證上崗關、食品原料采購關、食品制作和儲藏關。食堂要按學校要求切實加強日常管理,落實工作責任制,建成立有關臺帳。

      六、重在預防,開展學校疾病防治

      在師生積極開展防治傳染病的宣傳教育,增強學生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增強師生體質和防病能力。學習貫徹《傳染病防治法》,進一步做好以結核病、肝炎、傷寒為重點的疾病防治工作,認真落實防治措施。配合有關部門做好預防接種,發現傳染病,馬上嚴格進行隔離,采取相應的消毒措施,避免疾病的蔓延。以活動為載體,重點做好學生青春期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理健康教育和控煙教育等,培養學生健康健全的人格。重視艾滋病預防,開展不少于兩次的專題講座。

      七、堅持不懈,切實搞好滅除“四害”

      按上級要求,做好除四害工作,做到定期消殺和突擊消殺相結合,廁所定時噴灑滅蠅藥水,投入滅鼠誘餌,消滅四害孳生地,嚴格控制“四害”密度在國家標準內。

      學校愛國衛生工作計劃二:建立健全的愛國衛生領導小組和各項衛生制度及工作計劃,具體的有愛國衛生工作制度、值周制度、寢室衛生制度、食堂衛生工作制度、文明衛生班級評選制度、健康教育工作計劃、除四害工作計劃、學校衛生工作計劃、教育計劃等,定期召開會議。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有關愛國衛生工作的精神,鞏固已有創建成果,圍繞學校創建先進單位的工作目標,以“環境育人”理念營造潔美的校園環境,推進全民健康工程。

      二、工作重點:

      1、強化日常衛生責任管理;

      2、開展衛生知識普及和健康教育,加強疾病預防;

      3、定期進行除害工作,消除“四害”隱患;

      4、落實專項整治,開展“同創共建”活動;

      5、加強校園綠化管護,美化校園育人環境;

      6、抓好食堂衛生工作,確保師生飲食安全;

      7、加強化學品廢棄物的有效管理,做好環境保護工作;

      8、重視廁所衛生保潔,方便師生員工盥洗

      三 具體要求:環境衛生:

      教室內外衛生

      1、教室及相應走廊地面保持整潔,無紙屑、無雜物。

      2、教室及走廊墻壁上、窗臺上無球印、鞋印、無積塵。

      3、門窗保持無積塵,玻璃明亮干凈。

      4、課桌椅排放整齊,學生外出上課或活動,椅子要塞至課桌下方,課桌上無東西,課桌內學習用品擺放有序。

      5、講臺上保持干凈,物品擺放整齊,無積塵。

      6、黑板及時擦干凈,粉筆槽內無積塵,卡片、小黑板等擺放整齊統一放在黑板下的北側。

      7、清潔工具排放在教室指定角落,排放整齊,保持干凈

      8、各班教室內及走廊墻上宣傳字畫表面無明顯積塵,陽臺欄桿及內側表面無鞋印、球印、無積塵。

      公共區衛生

      1、管理區內有甬道和操場的班級應全天整潔干凈,無紙屑果殼及其他廢棄物(雨天不例外)。

      2、管理區內有花壇、草坪的班級,應保證花壇內無雜物,基本無雜草。

      3、管理區內有走廊、樓梯等的班級,標準同教室要求。走廊包括墻面及宣傳字畫、陽臺欄桿。樓梯包括臺階、扶手及樓梯墻面。

      4、管理區內有宣傳欄、櫥窗必須每星期擦拭一遍,應保證其干凈無灰塵。

      (三)寢室衛生

      1、寢室地面干凈,室內無雜物堆放,無異味,無損壞公物現象。

      2、床面平整,被褥等其它床上物品疊放整齊統一且符合要求。

      3、桌凳清潔,桌面、桌內、床下物品擺放整齊統一且符合要求。

      4、窗臺清潔,無雜物堆放;窗戶玻璃干凈。

      5、洗漱用品、暖瓶擺放整齊美觀且標準一致。

      6、門及門上玻璃干凈,無塵土、灰網等。

      7、燈具干凈明亮,無塵土、灰網等。

      8、墻壁干凈、無灰網,衣、帽等物品掛放整齊、美觀。

      9、寢室有統一的床頭牌、門牌號(含班級名、寢室號、寢室成員名單)。

      10、室內裝飾整體布局整齊、美觀,且健康、文明、符合要求。

      辦公室以及各專用教室內外衛生:

      1、地面干凈,無紙屑、無雜物。

      2、墻壁、陽臺、天花板、日光燈管、電腦臺、飲水機、標語牌等無積塵、無腳印、無蜘蛛網。

      3、門窗無積塵,玻璃明亮干凈。

      4、辦公室內桌椅整齊,離開辦公室時,辦公桌上教師用品和學生的作業本擺放整齊。

      5、物品柜上無積塵,無雜物。

      6、衛生工具擺放有序,垃圾袋裝化,并天天清理

      學生個人衛生:

      1、坐立讀寫姿勢要正確。

      2、認真做好眼保健操,動作準確到位。

      3、勤洗澡、勤洗頭、勤剪指甲、勤換衣。

      4、帶好清潔的水杯和手帕(或面巾紙),注意飲水衛生。

      四 加強學校衛生監督:

      教學衛生監督: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檢查教室采光、黑板反光情況,調查學生睡眠時間是否充足,保證學生休息時間和室內空氣新鮮,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教室衛生監督:教室開窗通風,地面清潔,桌椅擺放整齊,第一排課桌距離黑板不少于兩米,桌椅高度適中,門窗墻壁無積塵,清潔工具擺放整齊,學生讀寫姿勢正確。

      寢室衛生監督:寢室開窗通風,地面清潔,床上干凈,被子疊放規范,清潔工具擺放整齊,室內無異味,臭味。每日清掃三次。

      五 加強食品衛生監督:

      食堂:每年工作人員按時進行身體檢查,及時辦理衛生許可證,組織學習食品衛生法,墻上懸掛相關的規章制度,嚴格把好“病從口入”關。

      飲用水:全部飲用白開水,嚴格做到不喝生水,盡力減少污染機會,教育學生以及教師定期清洗飲水用具,保證用水清潔,防止病從口入。

      作好環境衛生監督:

      室內:建立衛生檢查管理制度,堅持做到一日三掃三查,并開展登記評比工作,達到地面清潔,桌椅整齊,門窗四壁無積塵,物品擺放合理。

      室外:劃分班級清潔衛生包干區,做到地面墻壁清潔,無亂涂亂畫現象,堅持一日三掃三查,嚴格管理,保證校園清潔美麗。

      廁所:每周酸洗一次,沖水到位,保證無味。

      作好資料建設工作:完善規范,實事求是,嚴格管理。利用一切宣傳陣地和手段,對全校師生進行普及健康知識宣傳教育,采用講座、健教課程教學、咨詢、展覽等形式,分階段、分季節開展全民健康促進行動。

      學校愛國衛生工作計劃三:為了加強疾病的防治,開展健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綠化校園,消滅四害,特制訂以下計劃:

      1.建立健全的愛國衛生領導小組和各項衛生制度及工作計劃,具體的有愛國衛生工作制度、值周制度、寢室衛生制度、食堂衛生工作制度、文明衛生班級評選制度、健康教育工作計劃、除四害工作計劃、學校衛生工作計劃、教育計劃等,定期召開會議。

      2.嚴格值周制度,抓好校容校貌,每天對校園環境衛生、自行車排放、學生文明禮貌、紀律、儀表整潔大方等多項規定進行檢查,并記錄,每月評選文明班級。

      3.對綠化、除四害、健康教育、硬件設施有足夠經費投入,并配有專職人員。

      4.加強食堂衛生管理和飲水管理工作,食堂與雙重領導負責,食堂內裝有消毒及防蠅設施,食堂從業人員每年進行體檢和知識培訓,嚴格做好餐具及熟食間消毒工作,不賣腐敗變質剩菜等食物,每天一次進行督促檢查,杜絕食物中毒,防止腸道傳染病發生,辦好學校食堂,搞好學生膳食供應。

      5.積極開展健康教育工作,建立宣傳陣地,定期更換櫥窗,每年四期,衛生小報每年十二期,衛生黑板報十二期;把健康教育課列入正式課表,并上好青春期衛生、青少年心理衛生、心理健康與精神分析,飲食營養與衛生大課,必要時配合錄像教育。

      6.建立學生健康檔案,完成每年一次學生健康體檢工作,開展日常門診、常見病、多發病登記工作,做好傳染病管理及學生因病缺課工作,開展簡易臨床與急救包扎處理,并進行統計。

      7.按照教育衛生要求,合理安排教育計劃,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和課程表,保證體育課、課間操、眼保健操、課外活動的正常開展。

      8.分管領導經常深入各班級,檢查了解教學衛生、體育衛生、勞動衛生、個人衛生、教室采光、照明、通風、噪聲及課桌椅配套使用,發現情況及時合理調整和適當改善。

      營養門診工作計劃范文第4篇

        門診醫生工作總結1

        作為一名門診醫生,我的工作職責是投身醫學事業,為人民大眾的醫療衛生、健康保健貢獻自己畢生精力。參加工作至今的實踐工作,我對自己工作有很多的思考和感受,在這里我就近1年來本人的政治思想,道德修養,工作作風,醫療技術等四個方面作一下簡單的總結:

        一、努力學習,不斷提高政治理論水平和素質。

        在政治思想方面,充分利用電視、電腦、報紙、雜志等媒體關注國內國際形勢,努力學習各種科學理論知識,學習各種法律、法規和黨政策,領會上級部門重大會議精神,在政治上、思想上始終同黨同領導保持一致,保證在實踐工作上不偏離正確的軌道,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主導思想,堅持改革、發展和不斷進取,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論水平,積極參加醫院組織的各種政治學習及教育活動。

        二、恪盡職守,重視自身道德修養。

        在工作中,本人深切的認識到一個合格的醫生應具備的素質,要做一名好醫生,首先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細心刻苦的作風,同時要對病人有高度的同情心,術前多與病人溝通,多細致詢問病情,術后多察看病情變化并及時處理。

        三、勤學苦練,不斷提高專業技術。

        工作以來,本人深切的認識到一個合格的門診醫生除了應具備的以上的素質外,豐富的理論知識和高超的專業技術是做好門診醫生的前提。注重臨床科研工作,積極參加科內各項科研工作并取得相關成績,并能堅持理論結合實際,總結臨床資料積極撰寫論文,同時認真完成各院校實習生及外院進修醫生的帶教工作,并能以身作則,積極指導下一級醫生完成學習診治工作,并負責教學三基培訓、講課等,進一步提高自身基本理論知識。

        在過去的一年里,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離我自己及組織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我將繼續踏實工作,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盡自己的努力,做好本職工作,不辜負組織上對我的培養和期望。

        門診醫生工作總結2

        大學畢業后,通過自己的努力在某某醫院成功應聘,入職婦產科。作為一名婦產科醫師,在這一年工作中認真履行了自己的工作職責,恪守敬業、踏實工作。在領導的支持和同事們的關系幫助下,各項工作均取得一定進步,但仍需繼續努力學習,繼續努力工作,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足, 提高工作能力和效率,為能夠創造更加優異的工作成績再接再厲。以下是這一年工作的總結和心得體會:

        參加工作后我堅持天天學習,不斷汲取新的營養;堅持“精益求精,一絲不茍”的原則,工作過程中嚴格避免事故及差錯的發生;在工作中不斷豐富自己的臨床經驗,時刻保持謙虛謹慎,碰到不懂的題目勇于向上級醫師請教, 工作中,及時了解患者的需求及心理。做好她們在身體經受痛苦、心理經受煎熬、社會角色轉型期的心理疏導。幫助她們建立自信,適時調節,有效的避免了產后抑郁的發生,提高了產婦及家庭的生活質量。 積極宣傳及指導母乳喂養。做好產后催乳及乳腺疏通。成功的治療了數十位產后乳腺管阻塞的病例。得到了患者及家屬的贊譽,并送來了感謝信。

        作為一名醫師,必須要有高度的責任感。救死扶傷是我們的天職,我相信隨著時間的增長,我的醫術會得到更多的提高。不過這些不是最重要的,思想才是第一,只要本著為人民服務的態度,我就能夠做的更好,相信我能夠做好。醫師的責任和天職就是這樣,我會在來年年工作的更好的!在過去的一年里,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離我自己及組織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會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本職工作,不辜負組織上對我的培養和期望。希望,將來回首自己所做的工作時不因碌碌無為而后悔,不因虛度時光而羞愧。

        門診醫生工作總結3

        20xx年的時間很快過去了,在20xx年里,我在院領導、科室領導及同事們的關心與幫忙下圓滿的完成了各項工作,在思想覺悟方面有了更進一步的提高,本年度的工作總結主要有以下幾項:

        一、工作質量成績、效益和貢獻

        在開展工作之前做好個人工作計劃,有主次的先后及時的完成各項工作,到達預期的效果,保質保量的完成工作,工作效率高,同時在工作中學習了很多東西,也鍛煉了自己,經過不懈的努力,使工作水平有了長足的進步,開創了工作的新局面,為醫院及部門工作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二、專業知識、工作潛力和具體工作

        能嚴格遵守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刻苦嚴謹,視病人為上帝,始終把他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能及時準確的完成病歷、病程錄的書寫,對一些常見疾病能獨立診斷、治療。較好的完成了自己的本職工作。遇到問題能在查閱相關書籍仍不能解決的狀況下,虛心的向上級醫生請教,自覺的做到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相結合,從而提高了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潛力。

        三、工作態度和勤奮敬業方面

        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能夠正確認真的對待每一項工作,工作投入,熱心為大家服務,認真遵守勞動紀律,保證按時出勤,出勤率高,全年沒有請假現象,有效利用工作時間,堅守崗位,需要加班完成工作按時加班加點,保證工作能按時完成。

      營養門診工作計劃范文第5篇

      [關鍵詞] 延續性護理;模式;護理小組;腫瘤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7)05(a)-0179-03

      The model of transitional care for cancer patients based on healing platform

      YANG Qing1 CHEN Li1 YANG Jing1 WANG Guorong1 HUANG Min2 HUANG Guiyu1 CHEN Xiaolian3

      1.Department of Nursing, Sichuan Cancer Hospital, Sichuan Province, Chengdu 610041, China; 2.Department of Outpatient, Sichuan Cancer Hospital, Sichuan Province, Chengdu 610041, China; 3.Sichuan Anti-cancer Association, Sichuan Province, Chengdu 610041, China

      [Abstract] Transitional ca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ancer therapy and rehabilitation. This article based on Sichuan cancer rehabilitation association platform, builds 6 interdisciplinary professional teams, including cancer rehabilitation and health advice, intravenous infusion therapy, nutritional support, wound-colostomy-incontinence care, palliative care, cancer radiation and chemotherapy. Eventually, kinds of models of transitional care are established, and combined with integrated medicine. This model meets the needs of transitional care for cancer patients and promotes the growth of the medical staffs, which can be promoted and applied.

      [Key words] Transitional care; Model; Nursing team; Cancer

      目前,我腫瘤防治形勢仍十分嚴峻,每年新發腫瘤病例約310萬例,死亡約200萬例[1]。近20年來,我國腫瘤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2]。由于腫瘤治療周期長、涉及的專業和科室多、治療副作用多、患者及家屬心理壓力大,患者亟需能夠涵蓋健康教育與咨詢、心靈關懷、專業治療護理、營養康復等的綜合性醫療服務[3-4],而現實的醫院服務體系卻按學科分類把患者的服務需要劃分到不同的學科和專業人員,使患者難以得到完整的專業服務。同時腫瘤治療過程中患者反復出入院,治療后還面臨長期的康復護理服務,目前的醫療服務模式不能滿足腫瘤患者間歇期和出院后的需求,實現延續性醫療護理[5]。隨著腫瘤發病率的增加,患者在延續性治療護理方面的問題愈加凸顯,如何妥善解決這些問題顯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四川省抗癌協會癌癥康復會成立于1997年,是醫患結合以癌癥患者為主體的抗癌群眾組織,隸屬于四川省抗癌協會,掛靠于四川省腫瘤醫院(以下簡稱“我院”)。2008年開始我院在四川省癌癥康復會的平臺上,建立6個跨學科的專業小組,形成多種延續性護理服務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該模式在《健康報》《現代護理報》和成都電視臺等媒體進行了專題報道,并在2015年國家衛生計生委發起的“尋找最佳醫療實踐――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全國醫院擂臺賽”中榮獲年度十佳案例和“注重醫學人文關懷”主題十大價值案例,同時在國內綜合醫院和腫瘤專科醫院推廣,具有較好借鑒意義。現報道如下:

      1 醫院投入及人才培養

      我院根據患者的治療護理需求,投入大量經費,近5年來,醫院選派50余名醫師和技術人員外出學習進修,進修地點包括國內及國外的知名醫院,在腫瘤患者延續治療過程中承擔治療方案制訂、癥狀控制、會診、并發癥處理等工作。培養靜脈治療、放化療、康復等領域的專科護士200余名,50名心理咨詢師,40名公共營養師,2名國際傷口造口師,在腫瘤患者延續護理領域承擔著重要的工作,比如中心靜脈置管、會診、健康指導、出院后導管維護、隨訪等[6]。

      為開展腫瘤患者延續性醫療護理服務,我院在原有四川省癌癥康復會的平臺上,建立約80 m2的健康講座室,定期開展健康講座。建立約15 m2的“心靈關懷室”,裝修及設施擺放參照心理咨詢室的專業要求進行布置,為患者提供了溫馨、舒適、專業的就診體驗。中心靜脈置管室包括置管室、健康教育室、換藥室等,面積共計168 m2,可提供中心靜脈置管及維護。

      為提高患者出院后的自我護理能力,將康復鍛煉的時間節點前移,醫院了購買沙盤、康復鍛煉器材、音樂播放設備等,促進患者從醫院順利轉移到社區和家庭。

      2 “1+6+N”模式的構建

      2.1 打造癌癥康復會平臺

      四川省癌癥康復會提倡奉獻精神,服務于癌癥康復事業,采取綜合手段群體抗癌、促進康復、提高生命質量。目前,癌癥康復會有專職人員7名,負責癌癥會員管理和隨訪工作。經過多年的發展,康復會現有注冊會員3700人,每年新增會員數250人左右。

      2.2 組建6個跨學科專業小組

      四川省癌癥康復會在我院領導的支持下,由醫務部、護理部、藥劑科、營養科等多部門聯合,根據患者延續性治療護理服務需求,在癌癥康復會平臺上,組建6個跨學科專業小組。各小組采取多種形式開展活動,包括MDT、健康講座、專科會診、提供治療護理服務、組織病友會等。

      2.3 構建基于康復會平臺的延續性護理服務模式

      2.3.1 腫瘤患者社會支持服務模式 康復會平臺的專職工作人員每年制訂腫瘤患者社會支持服務工作計劃,各科室醫護專家進行技術支持,開展多種活動,包括“移景療法”、抗癌科普知識講座、抗癌健身文體活動、愛心志愿者活動、抗癌經驗交流活動等,通過康復會帶動更多人戰勝疾病,實現群體抗癌科學康復的目的。同時,不定期出版并發放內部刊物《四川癌癥康復》,每次3000余冊,讓更多的癌癥患者及時了解最近的抗癌咨詢。

      2.3.2 乳腺癌患者“聚愛沙龍” 2010年我院乳腺外科與康復會聯合成立“聚愛沙龍”康復組織,開展乳腺癌患者間歇期以及出院后的延續性治療護理[7],延續性治療護理方案包括居家藥物治療和護理、術后肢體康復鍛煉[8]、性生活指導、家庭關系維護等。建立了微信群和QQ群,并進行實名制管理,定期上傳康復知識文章,安排工作人員負責網絡咨詢工作,為出院患者的延續性護理提供信息,促進患者康復[9-10]。目前QQ群和微信群會員已達700余人。多次進社區開展大型義診活動,每年組織新春醫護患聯歡會,通過這些活動關注和隨訪腫瘤幸存者,構建和諧的醫護關系。

      2.3.3 腸道患者“陽光之家” 2012年我院腸道外科與康復會聯合成立“陽光之家”,采用同伴協同教育、小組討論分享、康復專題知識講座、操作演示互動和QQ在線咨詢等多種方式對患者提供居家造口護理、如何提升自我形象、按時隨訪等方面的指導[11],幫助腸造口患者提高自我造口接受能力和護理能力[12]。目前“陽光之家”已經擁有了300余名固定成員,成功舉辦了30余次小組活動,參與人次達900余人次,及時解答了造口患者及家屬的疑難問題和心理困惑,減少了出院后的并發癥[13]。為使住院間歇期患者和出院患者能夠獲得更為專業的造口護理服務和便捷的治療渠道,2014年醫院開設了傷口-造口-失禁門診,年門診量2500余例次,其中棘手的放射性皮p、淋巴漏的治愈率達到100%。

      2.3.4 腫瘤患者心靈關懷服務模式 2013年醫院康復小組在康復會設立了獨立的心靈關懷門診。門診有完善的工作制度、流程及崗位職責,由17位具有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證的成員輪流坐診,并開通電話預約系統。成立以來接診3120例患者,通過傾聽、引導等多種專業方式,有效地為患者疏導了不良情緒[14],并定期隨訪跟蹤。2015年6月初醫院成立心靈關懷工作坊,通過特定主題的活動鍛煉成員的情緒控制能力和心理護理實戰技術,旨在關心醫務人員的心理健康,促進他們的成長,提高我院醫務人員為患者提供心理護理的水平。

      3 基于康復會平臺的延續性護理服務模式的應用

      延續性護理服務模式基于四川省癌癥康復會平臺,從2008年開始在我院應用,實施8年以來,患者出院后因對護理結局不滿的投訴由最高9例/年降低至0,患者滿意度由94.1%提高至97.2%,全院平均住院日由22.5 d下降至13.5 d。采用多維度健康教育,編制《腸內營養支持手冊》《癌痛患者口袋書》《腫瘤放化療健康教育視聽材料》《中心靜脈導管維護手冊》等,出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曉率由72.3%上升至95.2%。QQ、微信等在線答疑2800余條/年。

      優化流程,通過設立專門通道,保障患者中心靜脈置管后30 min內收到定位檢查結果,該工作流程保障了置管室平均每天完成80例患者置管的工作量。自主研發腫瘤患者靜脈管理信息系統,為隨訪、并發癥的處理和跟蹤、科研提供良好的平臺。

      通過多學科合作模式,醫、護、藥、技、營養多學科互補,相互學習提高了專業知識和技能,成就了個人的專業成長,實現了自我價值的提升。團隊成員自主研發和創新,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7項,包括股靜脈穿刺置管患者使用的拉鏈褲、PICC保護罩、PICC專用防水袖套、腔內心電圖導聯夾等。

      4 討論

      亚洲大尺度无码专区尤物|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色欲| 亚洲jizzjizz少妇| 亚洲丝袜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小说区| 亚洲A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 亚洲一级特黄大片无码毛片| 亚洲youwu永久无码精品| 亚洲日韩av无码中文| 亚洲综合色婷婷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成人网| 777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 亚洲综合自拍成人|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亚洲福利视频导航| 噜噜噜亚洲色成人网站∨| 亚洲欧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中字慕日产2021| 亚洲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色吊丝无码| 日本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 激情综合亚洲色婷婷五月| 亚洲香蕉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视频在线|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华液| www亚洲精品少妇裸乳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精品亚洲aⅴ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网午夜|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app|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色偷偷亚洲男人天堂| jlzzjlzz亚洲乱熟在线播放|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亚洲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乱码麻豆精品国产| 亚洲久热无码av中文字幕| 亚洲av中文无码| 亚洲人成中文字幕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