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logo語言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情境
對于五年級小學生來說,創設吸引他們注意力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精心創設的情境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特點,我會利用以下兩種方式創設情境:
第一種方式就是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Logo學習相對于學生以前學過的軟件略顯枯燥,如何把枯燥無味變得有趣生動呢?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就非常重要。比如,學習PU、PD命令的時候,我就創設了這樣的問題情境:“小海龜最近畫直線畫得很熟練了,它很想要畫一條虛線,那怎么畫呢?同學們,你們在美術課上是如何畫一條虛線的呢?請同學們在紙上畫一條虛線,并且注意你是如何畫出來的。”學生動手在紙上畫虛線,很快就能知道畫虛線的時候要先落筆畫,然后提筆往前移動。通過這種方式,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得出了結論:畫虛線是由提筆、落筆、向前移動結合完成的。第二種方式是創設對比情境。學生對比賽非常感興趣。在一些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常常利用這個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習《定義過程》這一課時,我先讓學生用學過的repeat命令畫一個正方形,學生都能很快完成。當學生完成的時候我就會跟學生說:“你們畫得太慢了!”這時學生會不服氣,緊接著我就會在命令窗口中輸入三個字母“ZFX”,兩秒鐘就能畫出一個正方形。這種趣味比賽,學生很快就進入了想學的狀態,然后教師趁熱打鐵開始教學,整節課學生為了達到教師這樣的速度,學得都非常積極和主動。
二、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發展小組合作
現在的教育越來越重視以學生為主,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不應該“一言堂”,要把教師課堂變成學生的課堂,教師應該以啟發學生代替一味灌輸。所以,發展小組合作是很必要的,通過小組合作讓學生發現問題、合作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一年來,我常常運用小組互助學習方式,把課堂“權利”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支配。小學生好奇心強,持久性差,在課堂上教師講得太多,小學生會感到厭煩,還不如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自己探索。在教學過程中我經常把學生分成2到3人的小組學習。在完成一些基本Logo圖形時,學生能夠一個人完成,但是在完成一些拓展作品的時候,小組合作作用就很明顯了,學生完成作品的時候先討論確定主題,然后思考該如何繪制完成,有問題的時候小組一起談論解決,這樣在生生互動中,對知識的理解達到進一步深化,能融會貫通,在合作中不僅能取長補短、友愛團結,更能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
三、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快樂找規律
Logo語言是一種易學、易于掌握的結構化程序設計語言,程序組成是由一些簡單命令組成的,學生可以快速掌握。簡單命令掌握之后,學生可以創作出非常漂亮的作品,而創作作品的時候,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學生在Logo的世界中快樂地尋找畫圖的規律。學習《畫正多邊形》這一課時,學生畫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邊形的時候,通過教師的引導和自己的探索,總結歸納出了畫正多邊形的公式,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快樂地尋找到畫正多邊形的規律,體驗到了成就感。這個時候,我提出了一個問題,請同學們把邊數變多一些,看看你最后能畫出什么?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一個個嘗試,最后學生找到了規律,原來正多邊形的邊數越來越多的時候差不多接近正三十六邊形的時候就是一個圓了。在這一過程中,通過教師一步一步引導及學生自己探索和思考,快樂找到規律。找到規律之后,再把這些規律加以改進,畫出了很多新奇的圖案。
四、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繪制美麗圖案
關鍵詞:龍芯;LOGO語言;教學
中圖分類號:G40-05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454(2012)06-0044-02
2011年3月,我校在省財政的幫扶下安裝了45臺龍芯電腦。在使用龍芯電腦教學的過程中筆者發現,龍芯電腦自帶的龍夢共創操作系統中集成了LOGO語言,而在新版的蘇科版教材中,LOGO語言作為“選修”教學內容編入了教材,在以往的Windows操作系統中沒有LOGO語言,我們也就沒有把LOGO語言教學納入正常的教學任務。這學期開始,筆者就開始在六年級嘗試教學LOGO語言。LOGO語言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人工智能實驗室的西摩爾,帕伯特為學生設計的計算機語言,它既是一種程序,也是一種玩具,它能用直觀的運動來體現編程的結果,讓學生在游戲中進行思考,在趣味中完成學習任務。通過LOGO語言的教學,可以培養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使他們初步了解計算機是如何工作的,為今后進一步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下面,筆者就結合教材中的LOGO語言的教學實踐,談談對LOGO語言進行有效教學的一些探索和體會。
一、玩與學相結合,激發學習興趣
小學生學習的興趣是不穩定的,隨著程序語言學習的深入,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就會下降。如何讓學生被LOGO語言所吸引?筆者認為,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啟發學生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鼓勵學生嘗試使用已學知識編寫程序,并進行調試。當學生調試成功時就會獲得成就感,而正是這種成就感能大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不斷促使學生對新程序進行研究,從中探索編程的技巧。
例如,在第二課《畫樓梯》教學中,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筆者先在大屏幕上輸入“畫樓梯”的整個語言程序,并調試成功。看到小海龜的爬行結果,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馬上被調動起來了,興趣也就提了起來。接下來,讓學生自己動手通過觀察、比較,得出小海龜每次轉角的度數和前進的方向,學生的學習情緒高漲,對小海龜的興趣更加濃厚了,接下來教師講的繪圖基本命令學生就會認真去聽、去記、去學、去理解、去嘗試。學生的學習內在動力大大增強了,教學效果自然就提高了。
二、整合相關課程,體現LOGO作用
在教學中,筆者有意識把LOGO語言的教學和其他學科有機結合起來,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1.一與數學學科整合
用LOGO語言畫圖就離不開數學,特別是一些圖形的轉角計算以及組合圖形的大小比例,更需要數學知識的支撐。例如:畫一個三角形[FD 45 RT 120 FD45 RT 120 FD 45 RT 120],這里就需要讓學生理解這個120是什么意思,理解了120的意思,就可以把這個120替換為其他數字(如30),讓學生試一試,看看替換后畫出來的圖形是什么樣的,如何把未完成的圖形補充完整。又如,將前面語言中的liT更換為LT或更換數字45,看看畫出來的圖形是什么樣的。學生程序調試成功后就很有成就感,非常興奮。再如,正五角星的每個角的內角度數都應該是“180/5=36”。畫正五角星時,每畫一條邊就要轉動一個角度,由于小海龜轉動的是外角,所以小海龜實際轉動的度數是“180-36=144”。這些就牽涉到數學問題,計算機教師就要幫助學生理解、掌握這些角度的計算,同時更要提醒學生學好數學。
2.與英語學科整合
LOGO語言中的命令基本上都是英語單詞或者單詞縮寫,在學習LOGO語言命令的同時也就是學習了這些英語單詞,通過LOGO中圖形界面的展示,也可以進一步加深對單詞的記憶。而通過對單詞的理解,一些復雜的命令也更容易掌握。例如,FD是FORWARD的縮寫,意思是前進。FD 45就是讓小海龜前進45海龜步:CS是CLEAR SCREEN的縮寫,CLEAR是清除的意思,SCREEN是屏幕的意思,合起來就是清除屏幕。通過對LOGO語言的學習,讓一部分熱衷于玩電腦的學生意識到學好英語的重要性,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提高英語成績,這也是意外驚喜。
3.與美術學科整合
LOGO語言是用程序語言的形式和美術創作融為一體的。小海龜這支畫筆也可以更改粗細、顏色等。例如第八課《畫組合圖形》,可以使用簡單的命令畫出凳子、桌子、房子、紅綠燈、汽車等,甚至有些學得好的學生還畫出了許多有創意的畫來,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創作熱情。筆者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意愿去設計程序、制作畫面、表現出各種獨特的個性和愛好。對有創意的作品及時給予肯定與展示,讓他們在充滿樂趣、自由自在的探索中不斷獲得新知、得到滿足、得到發展。
當然,LOGO語言還可以與其他學科整合,有待我們進一步去探索。
三、合作探究,培養創新意識
from genetic engineering "is a live princes" dream, nano-technology "- not washing your clothing," promises; from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ill give you a cute robot dog" warm, transgenic technology "let people grow mouse ears" wonders. the new technology in the birth of a new technology that will let people wild with joy, because these new technologies is gradually improving our lives, let us learn more about ourselves. in the near term, china completed its first sars virus genome sequencing, sars is now the world’s largest recognized the dangers of the disease, but why not other countries completed first, and we just completed the countries? very simple, this illustrates that our country backward than others, worse than others, we look at the past, had just started a country’s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the current leve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lead a large country, our motherland experienced a number of ups and downs, how many difficulties and bumpy however, we still back all of the motherland, the motherland because we firmly believe that - not only technological change destiny, can change the future.
for our generation, the general feeling of the community is a strong sense of competition, learning a foot down. science knowledge is the focus of our attention, albert einstein, and stephen hawking, bill gates is the star we have in mind, computer science,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modern dynamic is constantly affect us. we have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technology, know that the technology universal.
although technology to create a new life prospects soliciting thoughts, inspiring. however, the final analysis is that we rely on our common efforts to realize. , as the future construction of the backbone of our generation of young people shoulders the burden is not light, new opportunities are always accompanied risks and challenges, but we will not give up that easily, we use our youth to predecessors vowed: never live up to their predecessors of our hope.
looking back at the history of civilization, anderson is the history of mankind against the darkness of ignorance, is the scientific lit a fire in the raging human soul of hope; technology support civiliz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create the future, but the future is in our hands. let us become knowledge explorers, let us unknown roaming on the road, let me use our creativity to the world we live a better place.
參考翻譯:
在場的學生們,女士們,老師,大家好!我準備間隔云今天,為了紀念在這里題為“科技與未來”的講話,我感到非常自豪的兩個,但有些不安。近年來,我們已經看到我們偉大的祖國,事業的迅速發展,技術,請允許我向中國我感到非常自豪。請記住,很久以前,手機應用幾乎只有一個,這是所謂的,但在幾年前,手機發生了很大變化,不僅看起來更漂亮,而且還更多地使用,您可以使用手機拍照,會議上,互聯網,短信等一系列的事情,我的生活更方便,所以我更多地了解的力量,技術,但我只是一個幼鳥學生, “技術”作為也知道這個詞的有限,我無法使用一些非常困難的理論闡述技術xuanji ,沒有權利對他們的長輩的工作我可以保證的技術藍圖。但我愿意利用學生的觀點,以創新技術和未來。
從基因工程“是一個生活王子”的夢想,納米技術“不洗你的衣服, ”承諾,從人工智能“會給你一個可愛的機器狗”熱情,轉基因技術“讓人們增長鼠標耳朵”奇觀。這項新技術的誕生,一種新技術,將讓人們欣喜若狂,因為這些新技術正在逐步改善我們的生活,讓我們更多地了解自己。在近期內,中國完成了其第一個sars病毒基因組測序, sars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承認危險的疾病,但我們為什么不把其他國家完成第一次,我們剛剛完成的國家?很簡單,這說明我們的國家比其他國家落后,不如別人,我們回顧過去,剛剛開始了一個國家的改革開放和當前的科技水平已經導致一個大國,我們的祖國經歷了一些的跌宕起伏,有多少困難和坎坷,但我們仍然回到所有的祖國,祖國,因為我們堅信, -不僅是技術變革的命運,可以改變未來。
我們這代人,一般感情的社會是一個強烈的競爭,學習一英尺下降。科學知識是我們關注的焦點,愛因斯坦,和斯蒂芬霍金,比爾蓋茨是明星我們想到,計算機科學,物理學和化學的現代活力正在不斷影響著我們。我們必須理解技術的重要性,知道該技術具有普遍性。
雖然技術創建一個新的生活前景征求思想,鼓舞人心的。然而,歸根結底是要靠我們共同的努力,以實現。作為未來建設的骨干,我們這一代年輕人肩上的負擔并不輕,新的機遇總是伴隨的風險和挑戰,但我們不會輕易放棄,我們用我們的青年前任誓言:決不辜負他們的前輩,我們的希望。
關鍵詞:Ontology;智能Agent;智能答疑;語義擴展
中圖分類號:TP18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08)26-1781-02
Research on Multi-Agent Intelligent Question Answering Model Based on Ontology
WANG Chun-xi, WANG Hui
(College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Engeering,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4, China)
Abstract: Aiming at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knowledge share, reuse and problem solving recall rate and the rate of check-in in intelligent question answering system.A model of Multi-Agent intelligent question answering system was put forward based on ontolog.In this model, first a question answering knowledge base was built based on ontology, and then the question of user was segmented, Ontology Interactive and Semantic expansion. Consequently, knowledge base search was realized to receive the Appropriate answer. Comparing with similar Answering System,the effect of share, reuse of knowledge and exact locating and expression was of a more marked improvement.
Key words: ontology; intelligent agent; intelligent answering; semantic expansion
1 引言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答疑、解惑在我們傳統的教育活動中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在遠程教育系統中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模塊。為了實現學生在網絡學習過程中能夠“及時學習”和“即求即應”,其措施就是在遠程教育系統中嵌入疑難問題答疑子系統,使學生能在學習過程中得到及時的幫助。
目前國內遠程教學系統中的疑難問題答疑子系統主要有一下幾種:
基于E-mail、BBS和系統留言板等方式答疑。這種方式盡管方便快捷,但其時效性完全依賴教師的及時回復,顯然這種方式還局限在傳統的人際交互的模式中,并不具備自動答疑功能。
基于Answer Web的自動答疑系統。該系統是一個動態的問題及答案數據庫,用戶可以通過輸入關鍵詞在系統資源庫中查找相關材料,解決疑問。此類系統的典型代表是上海交通大學的遠程教育系統。
基于智能技術的智能化答疑系統。該系統通過漢語分詞功能,從自然語言文本中抽取能夠代表問題的關鍵詞進行全文搜索,找到相關答案。此類系統的代表是由北京師范大學的遠程教學平臺的答疑子系統。
雖然國內遠程教育答疑系統的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但還存在以下不足:
(1)知識表示不規范,不便共享,不同站點的學科答疑資源極不平衡,教育答疑資源得不到很好的共享。
(2)現有的答疑系統大都缺乏單獨的支撐平臺,大部分都是將其作為遠程教學平臺的一個子系統,其功能自然不能盡情發揮,效果不佳。
(3)目前的智能答疑系統在問題求解的查全率和查準率方面的明顯不足,很多答疑系統不能夠提供給用戶準確而又簡潔的答案。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國內外有關機構及專家紛紛開始研究基于Ontology和智能Agent的答疑系統。引入Ontology有利于系統知識庫的構建、提高問題分析的能力和系統的通用性、共享性,但是智能化和個性化程度并沒有得到更大的提高;而引入智能Agent能夠更好的體現系統的個性化、智能化、自主性,恰好彌補了這一缺憾。為此,筆者提出了一種基于這兩種智能技術相結合的答疑系統――基于Ontology的多Agent智能答疑系統。
2 本體理論
2.1 Ontology的定義[1]
Ontology的譯名,國內多采用“本體”或“本體論”。Ontology本是一個哲學上的概念,是指關于存在及其本質和規律的學說,是物質存在的一個系統的解釋。在計算機人工智能界,最為認可的是1993年Gruber給出Ontology定義――“本體是概念模型的明確的規范說明”。后來Borst和Studer又對此稍作修改,提出:“本體是共享概念模型的形式化規范說明”,這個定義包含四層含義:
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主要是指一些模型,而這些模型一般是通過抽象出客觀世界中的一些現象的相關概念而得到的;
明確(explicit):指所使用的概念及使用這些概念時的約束都有明確的定義;
形式化(formal):指Ontology是計算機可讀的(即能被計算機處理);
共享(share):指Ontology中體現的是相關領域中公認的概念集,而并不是個體的。
2.2 Ontology的建模原語
概念(concepts):指任何事務,如描述、功能、行為、策略和推理過程等――本體中的這些概念通常構成一個分類層次。
關系(relations):在領域中概念之間的交互作用,形式上定義為n維笛卡兒積的子集:R:C1×C2×…×Cn。如子類關系(subclass-of)。
函數(functions):一類特殊的關系。該關系的前n-1個元素可以唯一決定第n個元素。形式化的定義為F:C1×C2×…×Cn-1Cn。例如Motherof就是一個函數,motherof(x,y)表示y是x的母親。
公理(axioms):代表永真斷言,如概念乙屬于概念甲的范圍。
實例(instances):指屬于某概念類的基本元素,即某概念類所指的具體實體。
從語義上分析,實例表示的就是對象,而概念表示的則是對象的集合,關系對應于對象元組的集合。概念的定義一般采用框架(frame)結構,包括概念的名稱,與其他概念之間關系的集合,以及用自然語言對該概念的描述。
3 基于Ontology的多Agent智能答疑系統模型
答疑系統的用戶一般有三類:一是請求解答自己疑問的用戶,二是答疑系統所涉及領域的專家,三是系統的開發人員或管理人員。用戶希望通過答疑系統使自己的疑難問題得以解決;領域專家則負責解決用戶的疑難問題和了解用戶的自身情況從而進行個性化的答疑;管理人員負責維護數據庫和系統的正常運行。
圖1給出了基于Ontology的多Agent智能答疑系統模型的框架。該模型主要由用戶Agent、問題分析Agent、查詢Agent、本體庫、問題解答庫、答案評價庫及新問題庫等部分組成。
用戶Agent負責用戶與系統間的交互,它是系統與外界的接口。用戶Agent還可以記錄用戶的個性化信息,比如:用戶比較感興趣的問題、用戶的學習進度和用戶自身的學習情況等等。
問題分析Agent是用來分析用戶Agent接收的用戶提出的疑難問題的,通過分詞、語義擴展等一系列的步驟,從而對該疑難問題進行全面的分析,以便得到更準確、更簡潔的答案。
查詢Agent是依據分析結果是到問題解答庫中按照一定的算法去檢索問題的答案,如果查詢成功則將正確答案返回給用戶Agent;若不成功則將該問題放入新問題庫,以便領域專家對其及時解答。
本體庫由領域專家創建,定義某個學科領域范圍內的概念、概念之間的關系、規則等;
問題解答庫是一個針對某個領域可能存在問題的完整答案庫。該問題解答庫應該是動態的,因為用戶提出的問題不僅可能會超出事先歸納問題的范圍,而且每個領域的發展也會使新的知識和問題不斷出現,這就要求問題解答庫的內容隨之不斷更新和增加。
答案評價庫是為了便于用戶對該系統所呈現答案進行評價而設計的,領域專家可以根據答案評價庫中的內容對問題答案進行修正。
新問題庫是用來存放系統不能對其進行及時解答的問題的,領域專家會及時或定期對新問題庫中的問題給予解答,并將問題和答案及時存入到問題解答庫中。
該系統的主要模塊是問題分析Agent模塊和問題查詢Agent。
3.1 問題分析
問題分析是整個答疑過程極為重要的一步,問題分析的結果是否透徹和全面關系到問題查詢的查全率和查準率。和終端用戶進行交互的是用戶Agent,這就要求不僅要有個友好的用戶界面,而且能夠接受用戶提出自然語言表達的問題,并將該問題進行簡單的分析后提交給問題分析Agent。
問題分析Agent將經過下列的步驟對問題進行分析:
1)對問題文本Doc自動進行關鍵詞拆分,得到一個關鍵詞集合;
2)根據關鍵字庫中的無關詞匯從關鍵詞集合中過濾掉不相關的關鍵詞;
3)通過與本題庫的交互對關鍵詞進行語義擴展,得到其所有相關概念結果集;
4)通過該組關鍵詞與問題模式庫的交互,得出該問題的問題模式;
5)與用戶交互進行問題確認:問題確認將分析結果以關鍵詞組合的形式返回給用戶,根據用戶反饋對結果集進行選擇,明確關鍵詞的語義,從而縮小查詢的范圍。
由于概念之間語義關系復雜多樣,如上下位關系、從屬關系、部分整體關系等等,它們之間組成的是一個復雜的網狀結構,所以要想實現關鍵詞的語義擴展必須定義一系列的規則或者函數。為實現關鍵詞的語義擴展,可以定義對本體操作的6個函數,由操作函數實現語義擴展和各項檢索功能,該處理方法是根據文獻[3]中的思想提出的:
1)函數synonym_rela(O)從本體O的同義詞詞典求出當前概念的所有同義詞,將結果存入synonym中;
2)函數son_rela(O)從本體O中求出當前概念的所有子概念,結果存入son中。如果當前概念為葉節點,則返回結果為空;如果當前概念為Ω,則返回結果為所有一層節點;
3)函數farther_rela(O)從本體O中求出當前概念的所有父概念,結果存入farther中。如果當前概念為根節點,則返回結果為Ω;
4)函數brother_rela(O)從本體O中求出當前概念的所有兄弟概念,分兩步完成:先執行一次farther_rela(O)中找到當前概念的父概念,再執行一次son_rela(O)找到父概念的子概念,將最終結果存入brother中;
5)函數instance_rela(O)從本體O中求出當前概念的所有實例,以當前概念的標識號為入口,通過對相關關系表的查詢即可得到,將結果存入instance中;
6)函數attribute_rela(O)從本體O中求出當前概念的所有屬性,以當前概念的標識號為入口,通過對相關關系表的查詢即可得到,將結果存入attribute中。
3.2 問題查詢
依據問題分析所得的最終的概念結果集和問題模式,在問題解答庫中搜索與問題相關的材料。如果搜索成功,則返回給用戶Agent;不成功則將問題轉入新問題庫,等待領域專家解答,并存入問題解答庫。
問題解答庫,也可以說是一個完全針對某個領域可能存在問題的完整答案庫,可以按照Ontology方法來創建,該方法是根據文獻[4]中的思想提出的:1)歸納本領域所有可能的問題,建立一個完整的問題列表;2)針對問題列表創建一個與其一一對應的答案列表;3)用自然語言和圖表來描述領域模型,形成Ontology原型;4)使用知識表示語言把Ontology模型進行編碼,以便于查詢。
新問題庫和答案評價庫都是為了充實和修改問題解答庫而創建的。首先,問題解答庫應該是動態的,并且要在領域專家的幫助下建立,新問題庫用于存放目前問題解答庫中沒有的問題,并在解答之后存入問題解答庫。答案評價庫是通過與用戶Agent的交互,從而了解用戶對于問題答案的滿意度,以及對于答案修正給出的建議和要求。同時領域專家和系統開發人員根據用戶的滿意度和這些建議、要求對問題解答庫進行適當的修改。
4 結束語
本文提出了一個基于本體的多Agent智能答疑系統模型,介紹了其體系結構、工作流程和基本功能。基于本體的語義擴展能夠有效地輔助用戶對問題查詢中關鍵詞的語義理解,有效地防止了有用信息的丟失,提高問題求解查全率和查準率,使用戶避免了大量無用信息的人工篩選。但是,所提出的基于Ontology的多Agent智能答疑系統還需要在實際應用中反復地實踐中加以完善和修改,在此基礎上,我們還應該深入研究領域本體的構建方法和表示形式,進一步擴展領域本體語義網絡的推導能力,以完善智能答疑系統。
參考文獻:
[1] 宋煒,張銘.語義網簡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0-113.
[2] 樓玉萍,王玉霞.基于本體的智能答疑系統的模型研究[J].浙江工業大報,2005,33(1):71-73.
[3] 張愛軍.基于本體的智能答疑系統的研究與實現[J].計算機應用與軟件,2006,23(5).
【關鍵詞】財務危機;財務預警;因子分析;Logistic回歸分析
“財務預警”(Financial Early Warning)的思想起源于20世紀初的歐美,在20世紀50年代取得了顯著的成果,90年代企業危機的高頻率爆發引起了人們重視危機的預警。財務預警作為一種經濟的診斷工具,受到企業各方利益相關者的關注。財務危機的形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每一個財務危機的產生都是有預兆的,這些產生危機的因素將直接或間接的反映在一些比較敏感的財務指標上,產生預示效應。
完善而有效的財務預警系統,對于企業管理者來說,可有助于及時發現財務危機,就可以實施有效的控制,更甚者可以把危變成機,同時還可以培養企業危機前的憂患意識,減少面對危機時的憂慮和恐懼;對企業的投資者而言,企業的興衰盛敗直接影響到個人的利益得失,投資者也可以根據企業的預測結果做出合理的資金安排,以減少或者避免損失;對于銀行等金融機構來說,利用財務預警系統做出合理的信貸決策,合理安排貸款的發放以及在加強在貸款發放過程中的資格審核,以減少呆賬的發生;對于政府部門來說,財務預警可以幫助有關部門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評價企業的生存能力,從而對財務狀況較差的企業及時的實施幫助。財務預警的研究在宏觀層面上,不僅規范了金融市場更有序、健康的發展,更是提高了社會總效益,實現了資源的優化配置。
因此,本文嘗試結合利用因子分析與logit模型來驗證其在我國的有效性,豐富我國財務預警的模型,也為我國各決策主體提供有益參考。
一、財務預警研究的基本理論
(一)財務危機與財務預警的界定
1.財務危機,又稱財務困境。目前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對此都沒有給出權威的定義。國外幾個典型的觀點有:Altman(1968)認為達到法定破產條件的就是財務危機企業。Carmchael(1972)認為財務危機表現為企業無法履行義務或履行義務受阻,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收到阻礙:流動性不足、權益不足、拖欠債務以及資金不足。在前人研究經驗的基礎上,Ross等人(2000)認為財務危機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即法定破產、企業失敗、技術失敗和會計失敗。
總結來看,財務危機主要分為狹義與廣義兩種。狹義的財務危機是指企業全部資本中由于負債比例過高,而使得企業不能按期還本付息所造成的風險,也稱為負債風險或破產風險。廣義的財務危機是指企業經營過程中各種不利因素所導致企業的經營失敗和財務失敗。通常,我們所說的財務危機是指狹義的定義。
2.財務預警是指以公司的財務報表、及相關的會計資料為依據,以財務指標體系為中心,利用比率分析、比較分析、因素分析及多種統計方法,運用財會、統計、金融、經濟學等相關學科知識,通過對財務指標的綜合分析,對公司財務狀況進行預測研究,以及時發現公司在經營管理活動中潛在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并在危機發生之前向公司相關人員發出警告。財務預警模式的設置可以有效的監督整個公司的運行,及早地發現公司一些財務問題,并及時的制止問題的擴展,可以很好的避免潛在的風險和損失,起到未雨綢繆的作用。
(二)財務預警的功能
1.財務預警可以及時發現企業財務危機的問題。當企業的一些因素危害到企業財務狀況時,財務預警系統便會發出危險警告,提醒企業的經營者及早應對財務危機做好準備。
2.財務預警可以預防財務危機的問題進一步擴大。當財務危機征兆出現時,有效的財務失敗預警系統能夠及時發現產生危機的原因,然后根據這個原因制定出有效措施,阻止財務狀況進一步惡化,避免企業產生更嚴重的損失。
3.財務預警系統可以避免類似的財務危機再次發生。有效的財務失敗預警系統的建立不僅能解決現在存在的財務危機,而且還能夠有效的預防下次同類情況的發生,它彌補企業現有企業經營管理中的不足,完善財務預警系統,真正意義上的消除隱患。
(三)財務危機產生的原因
對于企業的財務危機的產生有很多的原因,有內部的因素,也有外部的因素,而且不同的企業面對危機的可能性情況也不盡相同,但共性且主要的主要集中于以下幾方面:
1.企業內部管理存在著缺陷。企業之間存在著上級與下級、各部門與各部門之間的關系,如果在利益分配、資金管理、權責關系上出現差錯,會導致企業管理不善,產生資金利用率降低,安全性降低等危害。
2.會計信息的失真所導致的財務困難。在我國,越來越多的問題企業出現,企業的員工為了自身利益將財務信息進行錯報或者造假,這樣往往導致企業財務決策發生改變,甚至會造成財務危機的產生。
3.財務杠桿的過度運用。財務危機很大程度上表現為到期債務不能償還,因此財務危機與財務杠桿的利用有很大的關系。財務杠桿運用的好,會使企業的快速發展,反之則會導致企業陷入危機。
4.營銷錯誤導致的財務危機。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注重企業的營銷策略,一個好的營銷策略可以給企業帶來豐厚的利潤。相反,糟糕的營銷策略可能將企業產生財務危機。因此應該根據企業自身狀況建立適合自身的營銷策略,切勿盲目擴張。賒銷政策的問題也是營銷策略的一種。因此企業的賒銷問題,也成為導致企業發生財務危機的原因之一。如果企業賒銷商品,導致不能及時的回收資金,會使企業資金短缺,如果周轉不來,會導致企業不能正常運行,最后出現危機。
二、上市公司財務預警實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