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中秋十五的月亮十五圓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快來看月亮啊!”我喊道。我們一同坐在階梯上,看著月亮,月亮如同一個大餅,又像一個玉盤,總之千奇百怪、莫測高深。“看,月亮上有一個人和一只小兔子,好象是嫦娥和玉兔哩”。姐姐興奮地喊。
人都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而今年,卻是十五圓,怎么回事?其實,9年一回,就說明,在我一兩歲時,也在十五圓了一回……
看完了如同玉盤的月亮,我們就回屋吃月餅。呵,這月餅可真多,有草莓的、哈密瓜的、香橙的、五仁的、棗泥的、鳳梨的、水蜜桃的,多種多樣,擺在一起,好看極了。
吃著月餅,看著月亮,真有一種說不出美妙滋味。
我喜歡中秋夜。
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對,是——中秋節。
幫媽媽擺好水果、月餅等食物后,我向那茫茫的天空望去,胖乎乎的月亮姐姐穿著金色的禮服,從朦朧的薄霧中探出了腦袋,將一束束光輝投向人間。它像一個小姑娘,剛剛從東天邊升起,又羞答答地躲入云彩媽媽的懷抱,又好似是與我們玩捉迷藏。人們常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但今年不是,十五的月亮就是十五圓。我仿佛看見了月亮上,美麗的嫦娥正向我微笑呢!
中秋節又叫“團圓節”,不錯,遠在張家口的妹妹也千里迢迢趕回來了。我欣喜萬分,當時的心情無法用語言形容。妹妹沒有變,還是原來那么的活潑,那么的友好。我們倆姐妹在一起,談天說地,她向我談談生活情況,我向她敘敘學校見聞,我們一起做游戲,一起寫作業,形影不離。盡管我們在兩個不同的地方,但我們心中對彼此的思念沒有變,那條無形的絲帶永遠將我們連在一起,姐妹情深,是用什么都改變不了的。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大詩人“蘇軾”在《水調歌頭》中這樣寫道。
2、十五月亮圓又圓,我和小狗看月亮。小狗小狗別溜神,假模假樣看手機。
3、十五月亮十六圓,海峽兒女情相連,何時寶島同雙慶,華夏神州盡笑顏。中秋國慶雙節快樂!
4、十一遇見了神州龍行,人遇喜事精神爽,國慶中秋雙喜臨門,祝福網民網蟲們節日快樂!
5、朋字雙月并肩行,遠隔千里兩地明;祝友健康閡家樂,事業順利展宏程;國慶佳節同喜日,捧杯聚首秋月中。
6、十五的月亮圓,口中的月餅甜,短信的祝福纏綿綿。中秋佳節,愿所有的祝福與問候伴著你一年又一年。
7、十五繁星滿天,中秋明月耀眼。你我攜手漫步,暢游花叢溪旁。十指緊緊相扣,互訴別后衷腸。花香襲滿衣衫,幸福充盈心旁。
8、十五月餅圓又圓,咬在嘴里香又甜。若能與你齊分享,鐵定吃著比蜜甜!祝你中秋十一國慶佳節幸福又團圓!
9、十五中秋,十六國慶,在這個特別、美好、難忘的日子里,讓我用最真摯的祝福短信伴您渡過。愿祖國盛,家團圓,人幸福。
10、食月餅,賞嬋娟,合家歡樂慶團圓;月皎潔,風翩躚,幸福快樂滿心田;秋蟲鳴,情繾綣,短信祝您中秋節快樂美滿。
11、我們可以用鮮花來慶賀你的生日,我們可以用心靈來歌唱你的偉大。但我更愿用一片赤子之情來建設你祖國,母親!
12、五星紅旗飄揚,祖國平安吉祥;丹桂月餅飄香,幸福甜蜜綿長。國慶中秋雙節,雙喜慶雙祝福:祝愿祖國繁榮昌盛!祝愿朋友幸福吉祥!
13、喜事連篇,中秋國慶兩團圓;佳節重逢,國喜人慶天下歡;八天長假,與家人相聚,與愛人相攜,更與朋友相傾:愿你國慶快樂!
14、事到如今,我不得不承認:你是我認識的所有朋友中最出色的一位感覺和你一起很開心,真的!對不起,多打了一個出字。祝國慶快樂,心想事成!
15、十五明月空中掛,大紅燈籠慶國慶,茶濃酒香添盈袖,團圓溫馨譜美夢,國慶中秋共祝愿,幸福快意藏其間,祝福雙節快樂緊相隨,幸福永綿延。
16、十五又來賀中秋,月餅呈上咬一口,煩惱憂愁全不見,吃上兩口香又甜,喜事連連擋不住,嫦娥邀你來賞月,神舟飛船載你去,祝中秋十一快樂!
17、十五圓月高高掛,短信送來祝福話。祝福聲中千萬語,伴你春秋和冬夏。中秋佳節到來之際,愿你吃的月餅一個比一個圓,合家歡樂月年年。
18、十五的月亮圓又圓,抱著月餅回家去團圓,月餅雖小意更濃,全家聚集像過年,吃著月餅看月圓。此時恰是月圓時,祝你有個好團圓!中秋國慶快樂!
19、十五的月亮圓又圓,十五的月餅甜又甜。望月思故里,千里贈思念。想你在心田,愛你心相連。中秋手相牽,祝福滿心甜,明月年年圓,幸福人人羨。
20、抬起頭,看短信,牽掛就在這問候間!給你我特別的祝福,愿它每分每秒都帶給你健康、好運和幸福,希望這是你度過的最美好的國慶節!
21、團團圓圓過中秋,歡歡喜喜度國慶。中秋國慶合成璧,幸福快樂合成雙。我心愿做明月光,廣祝天下人吉祥。我心愿作高歌唱,普祝天下人安康。
22、夏日悄悄的走了,秋日漸漸的近了,中秋慢慢的退了,國慶默默的來了,短信靜靜的發了,鈴聲響響的叫了,祝福真真的到了,問候淺淺的笑了:國慶快樂!
23、煙花燦燦,映亮朗朗的天;桂花瓣瓣,迷亂深情的眼;問候聲聲,句句落在心坎;中秋國慶接踵,人間喜團圓。真心祝你,幸福雙雙至,快樂喜相連!
24、一輪明月點亮事業,一枚月餅甜蜜生活,一壺美酒健康長久,一串葡萄快樂逍遙,一個西瓜團圓到家,一份祝福大家轉發。哈哈,朋友,祝你中秋快樂哦!
25、太陽落了,明早還會升起;燕子走了,明年還會回來;中秋走了,祝福送了,國慶來了,祝福依然,讓微風捎去我的思念,讓白云展露你的笑顏,國慶快樂!
26、天藍藍,水清清,國慶長假豬你好好玩;山青青,水秀秀,豬你旅游路上多注意。中秋莫要吃太多,出門千萬要當心。廢話我說完,國慶快樂!中秋快樂!
27、我的祝福從中秋出發,途徑國慶與寒露,帶著國慶的喜悅歡慶,帶著寒露的豐收美滿,匯聚其之精華,采集四季之芬芳,只為送你一聲問候:世界郵政日快樂!
28、十五月兒圓,中秋桂花香,離家的游子在思鄉;嫦娥悔奔月,玉兔搗藥忙,念家的思緒似春江;問候的話兒短,祝福的聲兒長,愿離家的人兒心安樂、身健康!
又是一個中秋節了,天文學家說今年是名副其實的十五的月亮十五圓,下一次要等到2021年。我可不想不想錯過這幾年一遇的機會。晚飯過后,我們一家人迫不及待地坐在陽臺上吃著月餅賞月。
雖然天不作美,不像往日那般的皓月當空,卻讓我欣賞到了月亮的另一種美。起初月亮還只是一個小月牙,慢慢地從云霧中露出半邊臉,像一個靦腆的小姑娘。月亮慢慢的移動,云霧遮住了月亮,頓時覺得天空空虛起來,心里也不免有些失落,以為今晚要和月亮“失之交臂”了。不想一會兒工夫,月亮又出現了,仿佛是重新梳妝過的小姑娘,更皎潔,更明亮了。我呆呆的望著月亮,仿佛看見了正在砍桂花樹的吳剛,美麗動人的嫦娥,活潑可愛的玉兔。你瞧!嫦娥姐姐還在對著我笑呢!
我正對著月亮發呆,爺爺對我和弟弟說:“你倆來比賽背一背關于月亮的詩詞吧,一人一首,看誰背得多。”“這還不簡單!我先來。”弟弟搶先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你也太小兒科了!”我不服的說,“看我的!”接著我就背起了這學期剛學的那首唐代詩人劉方平的《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弟弟又背了一首《望洞庭》——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接著我又背了一首。就在我們背得起勁的時候,爺爺說該睡覺了,于是我們就上床睡覺了。
躺在床上,我久久不能入睡,想著月亮從一開始的圓缺到最后成為一個完整的圓盤,中間它努力了許多,我又想到了正在茁壯成長的我們,也是經過老師和父母的教誨后不斷的成長,才能成為祖國明天的棟梁之才。
初一:快樂abc2002
在我們魯西南鄉下,八月十五就是八月十五,很少有人稱之為中秋節。原因很簡單,就是習慣了,叫著順口,叫著親切,叫著自然,就像八月十五吃月餅一樣,從老祖宗那里傳下來,還要一代一代傳下去,讓祖祖輩輩老老少少打心里記下這個像月亮一樣團圓、像月餅一樣香甜的日子。
在我們鄉下人眼里,八月十五是一個僅次于春節的節日。一年當中,過完八月十五,大家咂巴著月餅的香甜,就開始念叨春節了,而過完春節,隔著許多小日子,又開始張望這個像月亮一樣團圓、像月餅一樣香甜的日子了。
在我們鄉下人心里,八月十五雖然不如春節隆重,也不如春節復雜,甚至簡單得像碧空里的那輪圓月,但是從頭到尾、從里到外的那種特有的味道,一百年、一千年都不會改變,讓人在天南海北都忘不了這個像月亮一樣團圓、像月餅一樣香甜的日子。
八月十五天生就不是一個孤單的日子,一來就是一串,就像金秋曠野里燎熟的黃豆,金燦燦,香噴噴,隨便捻一粒扔進嘴巴,咯嘣嘣脆響,漫天遍野便會彌漫起那種濃得散不開的香味。農歷七月,即便是到了月底,也看不出一點八月節的跡象,而一旦進了八月,縱然是一夜之隔,那八月十五便像突然冒出的一棵桂樹,了無拘束的開起如云的花朵,無聲無息的香透了鄉村的家家戶戶。就在這八月初一的早上,大人們睜開眼掐指一算,噢!八月了,八月十五就要到了!于是就開始盤算這節日怎么個過法,譬如要走幾家親戚,需要稱幾斤月餅,包括先去誰家后去誰家,這些都得考慮得順條順壟,只怕一不小心冷了哪家親友。這時候,孩子們也開始掰著指頭計算,看看什么時候能走完親戚,什么時候能打開那誘人的月餅盒子,滿腦子都是月餅的金黃和濃香,而口水也會咕咚咕咚的咽個不停。
八月十五走親訪友,不管是時間安排還是禮品搭配,多多少少都有個講究。在時間上,老輩上有個初一、十五不走親戚、不看病人的習俗,據說大初一走親訪友,小孩容易生賴;大十五串門,去的那家一準要打碎碗的。特別是家有老人的,忌諱更多。所以說,一般沒有誰選這兩個日子登門討個不快。從初二到十四,雖然差別不大,但是去的越早越顯得親戚要緊,那被看重的親戚自然也十分感動。剛定過親的男孩子,一般都要選在初二、初四前去拜見岳父岳母大人,給老人家送去滿心的喜悅。新媳婦回娘家,一般安排在初十以前,當然是越早越好,這樣娘家人也覺著光彩。其他老親少眷,也大體分個主次,依次串完了事。禮品搭配的道道雖然也不少,但月餅是必不可少的,除了團團圓圓的本意,甜甜蜜蜜也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在以往,咱鄉下老太太見了面,第一句話就問:閨女給送月餅來了嗎?盡管這問的是明知故問,回答的也是心知肚明,但就在這一問一答中,喜悅之情早已上了眉梢。月餅的數量,要根據各自的家庭條件和要走的親戚來定,少的可以二斤、四斤、六斤、八斤,多的可以十斤、二十斤、四十斤、六十斤,但不管多少,都必須是個雙數,按照好事成雙的說法和團團圓圓的愿望,就是圖個吉利,圖個喜慶。其他的禮品,不管花樣和數量多少,都只是個搭配。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一般人家過一個八月節就是稱十斤八斤月餅,走完親戚剩個三斤二斤再讓孩子們解解饞。有條件差買不起月餅的,少則一家兩家,多則三家五家、十家八家,不知經哪位心靈手巧又熱心的婦人一攛掇,大家一呼百應,紛紛拿出自家產的紅棗、芝麻、花生等,再對些面粉、紅糖、冰糖和食用油,然后再借個月餅模子,扯一些紅包裝紙,開開心心做起月餅來。這樣做成的月餅名聲雖然不怎么好,但是味道遠比買的月餅純正,等月餅出鍋,敬完天地神靈,大人和圍觀的孩子們每人品嘗一小塊,連笑聲里都滴著香甜啊!有條件好的或者要面子的,除了月餅之外,走親戚還要帶上兩瓶酒,或者抓兩只自家喂養的紅公雞,來來往往自然多了幾分體面。時至今日,走個親戚串個門,已經不再是幾塊錢就能辦了的事,這東西那東西,大包小箱,林林總總,但月餅依然是不可缺少的,就像人們對團圓的執著守望。
八月十五走親戚,留禮也是門小學問。主人留禮的時候,不管客人拉拉扯扯多么誠懇,都不能讓人空手而歸,即使是難親難友好不容易置辦的兩盒月餅也是這樣,不留的話是看不起人,留也只能留一盒,關系很要好的,留是要留的,但在送客的時候總忘不了裝一些自家的月餅。記得我很小的時候,母親用一輛地排車拉著我和弟弟妹妹去外祖母家,車上除了我們兄妹幾個,就是一個破提包裝著的兩封月餅。這時候和春節一樣,是我們兄妹最最高興的時候,也是我們大飽口福的時候,慈祥的外祖母不僅要為我們做一些好吃的飯菜,還要執意破開那饞人的月餅盒子,讓我們提前嘗到了八月十五的味道。等我們要回的時候,外祖母也總要留下一斤月餅,然后就拿來這樣那樣的月餅,把我們的破提包塞得滿滿的,讓我們滿載而歸。回家的路上,我和弟弟不知哪來的勁頭,硬是讓母親和妹妹坐在車上,一前一后拉著地排車飛奔,把成片成片泛著金黃的秋莊稼拋在身后,而妹妹抱著裝滿月餅的提包咯咯咯的笑個不停。那年月,親來親往拎著兩盒月餅的十分常見,大家約定成俗似的,留一盒回一盒,而留下的這一盒又往往舍不得享用,又作為禮品送到另一家親戚。常常的,一盒月餅走東家串西家,還不到八月十五,就破損得沒了樣子,有時候自家買的月餅最后又轉到自己家里來,說起來十分可笑,也十分心酸。
十幾天過后,八月十五終于露出了整個面孔,因為月兒圓了。
有人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我卻不以為然,因為到了十六,畢竟曲終人散,一切已成過往煙云,與十五又有何干?說十五的月亮十五圓倒是正合人意,就像一輪香甜的月餅,讓人向往不斷、回味無窮,豈不更美?這八月十五還真像一部大戲,只不過序幕太長,而正戲又太短太短,短到只有區區一日。然而,就是這來去匆匆的一日,卻掩蓋了之前馬拉松似的序幕,引“天涯共此時”,讓“千里共嬋娟”,讓心與心交匯成一曲曲千古絕唱。“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月下李白太過凄苦;“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異鄉王維太過孤獨。“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同在異鄉月下的李樸,卻一語道破了李白、王維的思念之苦。八月十五就像一架巨大的鋼琴,而那善解人意的明月就是一位大師,把天下游走的心靈全都收攏起來,合成一支動聽的曲子,這曲子是思念,更叫團圓。就像今日,融融的月光徐徐落下,落在頭頂的棗樹上,又從枝葉間滑下,落在擺滿月餅的小桌上,落在圍桌而坐的老人和孩子們身上……在這月香混著棗香、桂香的夢境里,李白、王維還有李樸,該會吟出怎樣的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