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精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為隆重紀念建黨xx年,在“七一”來臨之際,市老墨機關黨支部擬開展“追尋先烈足跡?傳承紅色精神”主題黨日活動,制定活動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重溫黨的光輝歷史,繼承和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進一步增強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激勵廣大黨員堅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二、活動時間
2020年7月1日
三、活動內容
(一)參觀烈士陵園敬獻花籃
參觀革命先烈當年戰斗和犧牲的地方,向紀念碑敬獻花籃,緬懷革命先烈。
(二)重溫入黨誓詞
在塑像前舉行“重溫入黨誓詞”宣誓儀式。全體黨員高舉右拳,面對黨旗再一次莊重地作出自己對黨的莊嚴承諾。
(三)了解xx抗戰事跡
請專人講xx的抗戰英雄事跡,了解革命者真實歷史,感悟他們的革命情懷,牢記作為一名黨員應有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出積極貢獻。
(四)參觀XX紀念館
參觀陳列館,了解革命歷史,直觀感受革命先烈當年斗爭和生活的艱苦條件和惡劣環境,憶苦思甜、觸發敬意。
四、日程安排
8:30政府樓下集合,統一乘車出發前往xx。
9:30到達xx及紀念館。
11:30統一安排中餐。
12:30返程。
五、組織領導
為確保本次紅色之旅活動的順利進行,成立主題黨日活動領導小組,具體組成成員如下:
組長:xx
副組長:xx
成員:xx
1、由秘書科擬函與xx進行接洽;
2、由辦公室安排車輛,購買礦泉水、花籃、麥克風,制作黨旗、條幅、入黨誓詞展板;
3、由黨支部安排專人負責拍照及錄像,留存影像資料,上報信息。
六、活動要求
一、紅星宣講團到街道開展宣講。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區充分發揮宣講團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的宣傳作用,依托三級理論宣講體系,調動“紅星宣講團”“老同志宣講團”“老兵志愿宣講團”“農村大喇叭”等宣講力量,廣泛開展“知黨史,強自信,辦實事,開新局”宣講活動,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基層、深入人心。
二、紅星宣講團開展戶外宣講。
宣講團成員把宣講重點“打在”基層一線,將更多的宣講內容瞄準百姓心聲,拋去照本宣科,舍棄大話套話,走進基層群眾,來到庭院廣場,把“固定講臺”換成“流動課堂”,把“我講你聽”變成“互動交流”,采取線上宣講和線下宣講相結合、講清道理和講好故事相結合、老師主講和群眾互動相結合等方式,真正把黨史故事講進黨員群眾“心坎里”。
三、紅星宣講團成員精心備課,做好宣講。
為了講活紅色故事,“紅星宣講團”老同志們認真備課,撰寫了5800多字的宣講提綱,開通了4次網上直播、錄制了40余個快手短視頻,收獲眾多粉絲點贊觀看。目前,已在機關企業、街道社區、公園廣場等開展宣講40余場次,受眾3300余人次。
冕寧縣結合紀念“彝海結盟”80周年契機,充分發揮老干部優勢,深入發掘紅色文化資源,積極為“彝海結盟”紅色黨建品牌增添正能量。
一是通過邀請離退休干部參加活動動員會和有關活動、發放學習資料等形式,廣泛動員宣傳“彝海結盟”的品牌價值和打造思路。二是由11名離退休干部組成革命傳統教育宣講團,分批前往學校、鄉鎮、機關、社區、企業開展宣傳,繼續弘揚和傳承精神,上好紅色黨課。三是組織部分老干部代表重走路,追尋足跡,重溫紅色記憶,緬懷革命先烈光輝事跡,積極營造“彝海結盟”紅色品牌的良好形象。四是結合“百里紅色黨建示范長廊”建設,在全縣打造首批5個老干部紅色黨支部,實現離退休黨支部黨建工作和紅色黨建品牌打造工作整體推進。
(冕寧縣委老干部局)
學規范 懂規矩 護紀律
5月20日,內江市東興區百余名離退休干部齊聚一堂,認真學習《內江市東興區黨員干部行為規范(試行)》,并展開交流討論。
通過交流學習,老同志們一致認為,全區試行的黨員干部行為規范,從思想政治、廉潔從政、工作紀律、作風效能、文明舉止、勤儉節約共六大方面的29個小項,翔實規范了黨員干部的行為,為落實“好干部”標準和“三嚴三實”要求,切實推進全區黨員干部作風建設、加快建設幸福美麗法治東興提供堅強保障。老同志們一致表示,要嚴自律,在有生之年始終堅持“三個自信”、認真遵守各項規章制度,積極主動發揮余熱,力爭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影響和帶動子女及身邊的人,共同營造好東興發展的良好環境;要善監督,適時保持與原履職單位、現管理服務單位積極聯系,以試行規范為標桿,監督在職黨員干部的各項行為,并據實開展交心談心活動,促進全區黨員干部各項行為規范有效落地。
出實招真幫扶 解決特殊困難
元謀縣委老干部局以“特困幫扶行動”為切入點,擴大老干部工作服務范圍,提升老干部工作影響力,著力推進老干部工作有效轉型。
改進作風求實效。以日常走訪看望、生日送蛋糕上門、電話聯系咨詢、進家入戶解困、解疑釋惑慰藉等多種形式,實行干部職工聯系老干部制度,密切掌握困難情況。創新思維真幫扶。及時將幫扶范圍由“副處級以上離退休干部”擴大為“以副處級以上離退休干部為重點,輻射科級以下退休干部,帶動無固定收入離休干部遺屬”,讓更多特困老干部、遺屬得到及時救助。爭取支持強保障。按照“老干部特困金每人不少于40元”標準納入財政年度預算,作為專項資金統一由老干部局管理使用,為特困老干部生活困難的有效救助提供了有力的經費保障。建全臺賬掌實情。充分利用全縣退休干部信息庫資源,通過全方位摸底調查,重點對離退休干部、遺屬困難情況、困難原因、等級評定等進行嚴格審核,層層把關,確保特殊困難得到及時有效救助。聯合互動見真情。采取“老干部局干部職工分組負責、老干部原單位領導配合聯合入戶幫扶”方式,在建黨節、重陽節、春節前夕,分批分期幫扶慰問特殊幫扶對象。(朱映華 段衛麗)
近日,成都市龍泉驛區委老干部局組織區陽光鋁業藝術團走進區第一實驗小學,為同學們表演了一臺精彩的歌舞節目,歌頌先輩抗爭史,寄語和平,開創未來,得到了全校師生的好評。
培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接班人
(薊州區教育局)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大家好!感謝區委宣傳部提供學習交流機會,現就我局近年來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方面的做法和經驗做一下匯報,請各位多多批評指正。
中華民族是富有愛國主義光榮傳統的偉大民族。愛國主義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推動我國社會歷史前進的巨大力量。當今時代,追逐中國夢、踐行中國夢、實現中國夢,就是踐行愛國主義最鮮明的特性,也是青少年一代應樹立的最崇高理想和需要肩負的最偉大責任。多年來,我局帶領全區中小學校自覺肩負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根本目標,以開展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教育、傳統文化教育、公民意識教育、法治教育等為切入點,下大力氣推進愛國主義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使之融入到廣大師生的思想意識之中,內化為精神追求,外化為自覺行動。
一、開展傳統文化教育,培育民族精神和自信
一是深入開展緬懷革命傳統教育。清明節期間,開展以“緬懷革命先烈,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和諧價值觀,為建設美麗薊州做貢獻”為主題的系列教育活動。活動期間參加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人數達9萬多人次;放假期間在家觀看電影的師生達10萬多人次;參加“清明祭英烈 共鑄中華魂”網上獻花活動達1萬多人次。組織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動,緊緊圍繞“勿忘國恥 圓夢中華”這一主題,開展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
二是開展景區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充分利用我紅色教育基地(抗日勝利紀念碑、盤山烈士陵園、爨嶺廟烈士陵園等)和景區聯合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進行民族精神教育、國防教育、區史教育、生態科普教育、環保教育、文物保護教育、地質教育等。挖掘紅色教育資源,利用抗戰勝利紀念日等重大節日,開展走訪革命前輩、整理家鄉革命歷史資料等活動。用好校內教育基地和文化長廊,定期開展主題教育、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動。
三是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字”宣傳教育。做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個字宣傳普及活動;利用好鄉村學校少年宮、快樂營地等開展宣傳活動,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校園、進課堂、進頭腦。
四是繼續開展國學經典誦讀和好書伴我成長讀書系列活動。組織開展第三屆學國學誦經典才藝展示活動,340余名中小學生、幼兒園小朋友同臺演出了《三字經》《弟子規》等古典名著和《沁園春·雪》《我驕傲我是中國人》等現代名篇,表演了《穿越求學》《滿江紅》等古典情景劇,師生共同領略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唯美與高雅。以“迎全運 講文明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開展好書伴我成長讀書系列活動,倡導學生讀一本好書,并通過征文、繪畫、剪紙、演講競賽集中展示讀書成果。
二、落實公民意識教育,恪守社會公德和法治
一是強化行為規范養成。利用新學期開學第一個月,在全區中小學開展行為規范訓練與安全教育月活動。開展《守則》《規范》學習、“五尊”“五不”“五遠離”和“新五不”教育、學生一日常規教育活動;通過主題升旗儀式、主題班隊會、板報、文化墻、滾動屏幕、專題訓練等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為學生終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是加強法治安全教育。規范上好法治教育課,充分發揮法治副校長作用,定期組織法治教育報告會,上好每月一課時的法制安全教育課,協同區人民檢察院繼續做好“法治進校園”巡講“八個一”活動。使學生知法、用法、守法能力不斷提高。利用 “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中小學安全教育周”,開展安全宣傳教育活動。組織全區中小學生觀看“安全之路 不再等待”教育影片,并撰寫觀后感。組織參加天津市中小學生第十屆“珍愛生命 保護自我”安全教育知識競賽。開展以“法在心中伴我行”為主題的中小學生好書伴我成長讀書系列活動。
三是進一步推動中小學素質拓展課外活動。鼓勵中小學發揮區域資源優勢,合理開發適應中小學需要的活動項目和活動平臺,積極開展參觀工農業生產、社會調查體驗、技能培訓、藝術社團活動、志愿服務等課外活動。積極探索有效管理機制,逐步完善“實踐課堂”建設,在社會實踐中培養愛家鄉的情感。
四是深入開展生態環保教育。聯合區環保局組織開展以“你我攜手行動,共建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天津”為主題的第五屆三星杯“我是小小環保局長”主題演講活動,調動中小學生環境保護的積極性,加強環境保護的公眾參與,共同建設山清水秀的魅力薊州。活動分校級初賽、區級復賽、市級決賽,5月9日共有14名選手在公樂小學參加了區級復賽,最后第三小學李孟子同學脫穎而出,榮獲區級特等獎,將代表薊州區參加市級決賽。
三、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培養高雅的志趣和情操
堅持每年舉辦中小學校園文化藝術節活動,每年一屆,現已舉辦26屆。去年藝術節以“傳承中華美德,啟迪藝術人生”為主題,全面展示全區中小學生文明、進取、協作、創新的精神面貌。各鎮鄉中心學校、直屬學校、幼兒園在所轄學校、年級、班級師生普遍參與,在開展各具特色藝術教育活動的基礎上,共組織56場文藝匯演和美術作品展,各學校幼兒園共演出文藝節目737個,展出美術作品4046件,參加師生14485名。6月27日在薊州影劇院進行了全區總匯演、匯展,效果很好,受到各級領導和師生的好評。
同時,堅持舉辦合唱節活動、聲樂競賽、書法繪畫競賽和文藝展演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藝術教育活動,提高學生審美素養。
四、下一步工作設想
一是做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組歌推廣普及工作。利用音樂課、課間課外活動在全區中小學全面推廣核心價值觀組歌,使廣大中小學生常聽會唱、入腦入心,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融入日常學習和生活;利用好鄉村學校少年宮、“五愛教育基地”和快樂營地等陣地載體,通過舉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專場演出、中小學校園文化藝術節、中小學生聲樂大賽、合唱節等活動,以競賽促普及,以展示促提高。
二是做好薊州區歷史文化進校園工作。依托薊州區地質博物館、盤山、獨樂寺等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歷史文化載體,開展研學旅行實踐活動,組織搜集整理薊州故事,開設薊州文化校本課程,努力推動本地區歷史文化傳承,陶冶師生情操,豐富師生文化生活,培養學生強烈愛祖國愛家鄉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