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螞蟻大作戰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在這個晴朗的日子,我約了我的好朋友周雷玩,玩什么呢?突然我看都了螞蟻,突發奇想,那就玩螞蟻大戰吧!周雷也同意。
我們分別各自拿了個小盒子我在石頭底下抓,周雷在樹下抓,過了10分鐘,我們分別準備好了,我拿來一個大盒子,我說123,我們一起把螞蟻放下去,就這樣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螞蟻大戰就開始了。我的黑螞蟻大將軍打了個前鋒,一口咬死了他的左先鋒,接著一路過關斬將開啟了一道大陸,我的大軍隨著進發,我高興得手舞足蹈,但周雷卻氣得滿臉通紅,這時周雷抓上來了一個大塊頭,這個大塊頭可真厲害,一下子就把我的大將軍給咬死了,這時周雷說:哈哈你的主將死了吧。;我說:你別幸災樂禍,好戲還在后頭呢!;這時2個軍隊打起來了,我開太殘忍了就把盒子倒在了地上,可是它們還在打,我不解的去問媽媽。
媽媽說:不同種類的螞蟻是不能在一起生活的:”原來如此,我要多看課外書啊!
相信大家都有玩過驚險又有趣的“植物大戰僵尸”吧,這不,在我家的陽臺上,發生了一場“螞蟻大戰毛毛蟲”,先不著急,請慢慢往下看。
3月18日星期五雨
窗外下著細如牛毛的雨,我來到陽臺,咦?花盆里什么時候多了兩條丑陋的毛毛蟲,這時,我又看見幾十只螞蟻向毛毛蟲這邊爬來。螞蟻們一步步向毛毛蟲逼近,它們用力地拔著毛毛蟲,一個個連拉帶扯,企圖把毛毛蟲拖到它們的洞穴去,毛毛蟲們也不甘示弱,它們仿佛是肚子底生了根似的,怎么也拖不走,而且還不停地反擊螞蟻們,螞蟻們見狀,只好頹喪地離去。
3月19日星期六雨
關鍵詞:“一帶一路”;茶馬古道;沿線民族地區;發展作用
“茶馬古道”是一個有著特定含義的歷史概念,它是指唐宋以來至民國時期漢、藏之間以進行茶馬交換而形成的一條交通要道。①一般而言,它可以分為川藏線和滇藏線兩條大的線路。茶馬古道隱藏于云藏高原的崇山峻嶺之中,它用豐富的支線網羅滇、川、藏三省,構成連接三省的血脈,它曾是中國西南地區社會交往、民族經濟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同時,它更向外輻射到越南、老撾、泰國、尼泊爾以及印度等國,加強了中國與周邊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同時也是在世界范圍內傳播民族文化和傳承精神文明的載體,在中國乃至世界的歷史上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
現如今,茶馬古道已經是聞名世界的歷史文化傳播的古老通道,在學術界存在著“北有絲綢之路,南有茶馬古道”的研究格局。②更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有序推進,茶馬古道必將對沿線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文化發展起到良好的帶動作用。
一、茶馬古道的歷史與意義
關于“茶馬古道”的命名,是在20世紀80年代末,作為一個學術命題首先由云南大學的木霽弘教授以及陳保亞等學者提出。在二戰之后至20世紀80年代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里,由于歷史原因以及諸多的現實因素,茶馬古道一直沉寂在云藏高原的山間水畔。直到20世紀90年代,木霽弘、陳保亞等六名學者徒步考察了古道的滇藏線和川藏線,共同出版了《滇川藏“大三角”文化探秘》一書。在書中,他們借用古道上最具有代表性的“茶馬互市”提出了“茶馬古道”的概念。這可以說是茶馬古道學術考察活動的開端。從此之后,形成了一波茶馬古道學術研究的熱潮,茶馬古道的路線和歷史漸漸清晰,茶馬古道的知名度也在這些研究中不斷上升。
茶馬古道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在漢朝之前就已經存在的“蜀身毒道”。但由于茶馬古道地處祖國的大西南,古代多為各少數民族聚居,所以一直不為歷代統治者所重視。茶馬古道興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戰中后期最為興盛。唐宋期間,唐王朝同吐蕃戰爭不斷,但民間交流反倒因為戰爭逐步的增加。滇川藏的各少數民族有的親唐,有的親吐蕃,但不管是親唐還是親吐蕃,都在一定程度上同其他地區有著密切的聯系,在交往過程中,尤其是在同吐蕃的交往過程中,逐步的促進了茶馬古道的興盛。到了明清時期,統治政府在茶馬古道設置現在學術界普遍認為茶馬古道存在兩條主道,一條是滇藏線,另一條是川藏線,兩條線均以“茶馬互市”③為最主要的交易方式。
茶馬古道在中國的分布主要是在滇、川、藏三省地區,向內可延伸到廣西、貴州、湖南等省市,向外則直接抵達印度、尼泊爾以及東南亞的緬甸、越南、老撾、泰國等國家,并輻射南亞、西亞、東南亞的另外一些國家。作為西南地區的重要國際通道,自茶馬古道出現以來,它就在推動中國西南邊疆經濟和文化的開發,促進國內各民族之間乃至同國外的交流與合作,維護邊疆的政治穩定和民族團結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獨特的民族文化風情以及在歷史上發揮的重要作用等等因素,茶馬古道同其他歷史上存在的古道相比,具有自己的特點和特殊的歷史意義。這些特點和特殊歷史意義可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1.茶馬古道被學術界譽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中國古文明傳播的國際通道”。④正因其地勢最高,同時沿途氣候環境又復雜多變,路途又是極為遙遠,因此茶馬古道又是通行難度最大的古道。
茶馬古道翻越橫斷山脈、岡底斯山脈、喜馬拉雅山脈,橫跨金沙江、怒江、瀾滄江和雅魯藏布江,所經之地海拔均在三四千米以上,幾乎橫越整個青藏高原。而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因此,說茶馬古道是海拔最高的古道是毋庸置疑的。
茶馬古道沿途氣候更是所謂“一日有四季”,一日之中可同時經歷大雪、冰雹、烈日和大風等天氣,氣溫變化幅度極大。有民諺曰:“正二三,雪封山;四五六,淋得哭;七八九,稍好走;十冬臘,學狗爬”。千百年來,茶葉正是在這樣人背畜馱歷盡千辛萬苦的情況之下而運往藏區各地的。據有人統計,經川藏茶道至拉薩,“全長約四千七百華里,非三、四個月的時間不能到達。⑤藏區民眾中有一種說法,稱茶葉翻過的山越多就越珍貴,此說生動地反映藏區得茶之不易,同時也說明了茶馬古道上行路之艱辛。
茶馬古道大多為山路,加之極高的海拔,以及變化無常的天氣,其行路之艱難可想而知,而其路途又遙遠。如《明史?食貨志》載曰:“自碉門、黎、雅抵朵甘、烏斯藏,行茶之地五千余里。”焦應的《藏程紀略》記:“堅冰滑雪,萬仞崇崗,如銀光一片。俯首下視,神昏心悸,毛骨悚然,令人欲死……是誠有生未歷之境,未嘗之苦也。”⑥如此漫長艱險的高原之路,使茶馬古道不僅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道,同時也是世界上通行難度最大的古道。
2.除兩條主線外,茶馬古道的支線如毛細血管,分布極為廣泛,緊密聯結滇、川、藏三省。
茶馬古道的線路在一定意義上就是滇川藏三省的交通網絡線。在兩條主線的沿途,密布著無數大大小小的支線,將滇、藏、川“大三角”地區緊密聯結在一起。這些大大小小的支線,其實等同于各地區相互交流的交通線的總和。從一定意義上講,茶馬古道是滇、川、藏地區的生命線,失去這些生命線,滇、川、藏三省的聯系不會如此緊密,甚至于在三省內部,個地區之間的聯系也不會如此的燦爛多姿。
如果將茶馬古道的兩條主線路比作“大血管”的話,那么茶馬古道的小支線就是“毛細血管”,而各條小支線相互聯結就形成了“毛細血管網”。雖然“大血管”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毛細血管”也是必不可少的。甚至于這些“毛細血管”在維持社會穩定,促進社會發展上比“大血管”還有更現實和直接的作用。
3.茶馬古道所經之地均為民族地區,在其沿途,包括漢族在內的20多個民族比鄰而居,因此,茶馬古道也是一條各民族共同繁榮,共同進步的團結之路。
藏族史詩《格薩爾》說“漢地的貨物運到博(即藏區),是我們這里不產這些東西嗎?不是的,不過是要把藏漢兩地人民的心連在一起罷了”。⑦這是藏族民眾對茶馬古道所起作用的最透徹和最形象的理解。所以,無論從歷史與現實看,茶馬古道都是漢、藏民族團結的象征與紐帶。
茶馬古道不僅促進了與祖國的統一和藏漢人民唇齒相依、不可分離的親密關系,而且促進了茶馬古道所經之地各民族的血脈聯系。茶馬古道沿線,傣族、拉祜族、回族、基諾族、白族、布朗族、彝族、哈尼族比鄰而居,和睦相處。哈尼族、基諾族、布朗族、拉祜族、白族、藏族等各族村寨隱藏其間,可謂一幅山美、水美、人美的天然畫圖。⑧在馬幫中,亦有各族人民參與其中,他們之間彼此照應,不僅加強了文化的交流,更在艱難的旅途中形成了深厚的情誼,加強了各民族的血脈聯系。
幾千年來藏、彝、納西、傈僳、哈尼、基諾、羌、普米、白、怒、景頗、阿昌等民族通過這條古道不斷加強彼此之間的經濟文化聯系與往來,增進了各民族間的團結和友誼,促進了沿途的經濟、文化、藝術、宗教、民俗等各方面的繁榮和發展。這就如木霽弘教授等學者提出的一樣,茶馬古道加強了滇、川、藏三省之間的相互聯系,使它們成為一個在經濟上文化上不可分割的“大三角”,促進了西南民族地區的社會穩定和健康發展。
茶馬古道是漢、藏、白、納西、傣、拉祜、哈尼等民族和諧關系和民族團結的見證和紐帶。見證了漢、藏以及西南各民族發展。融合的歷史,見證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的歷史進程。各民族的茶馬貿易不僅僅體現為單純的商品交換和貿易活動背后的經濟上的依賴性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聯系,也促成了漢、藏等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和多民族間的相互溝通和情感上的聯系。
二、茶馬古道在“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對沿線民族地區發展的作用
茶馬古道與沿途居民血脈相連,至今仍然發揮重要作用。在滇、川、藏三省的邊遠地區以及深山區,川藏、滇藏公路難及之處,茶馬古道至今仍為當地人民所利用,還在發揮著無法替代的重要作用。茶馬古道之所以知道現在仍在運轉,是與它毛細血管般的豐富支線分不開的。這些支線隨著歷史的發展已經完全的成為當地人交通,貿易的必須之路,甚至是唯一的道路。除了這些千年的古道,很難開發出新的道路。這些有著悠久歷史的古道,從形成的時候起,就是根植于當地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的,它是為了方便當地人民的日常生活而開辟的。現在茶馬古道已經融入到當地人民的日常生活的每個角落,離開這些古道,當地人民無法出行、經商訪友,正常的生活都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建國以后,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茶馬古道還在不斷地發展。在社會主義的新時期,伴隨著公路事業的發展,以及旅游業的長足進步,茶馬古道也隨著時代的變化有了新的現實意義。在“一帶一路”大背景下,茶馬古道對沿線民族地區的發展將起到重要的作用。
1.“一帶一路”背景下茶馬古道的新發展
和平解放后,青藏線、川藏線同時建成,開辟了與內地交往的全新時代。古老的茶馬貿易活動早已變成了歷史,而承擔茶馬貿易的道路也煥發出新的青春。1957年,國家修通了滇藏、中鄉公路,各種物質、生活必需品源源不斷地通過內地運往,徹底改變了茶馬古道上人背畜馱的落后狀況。
現在,昔日的“茶馬古道”早已被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滇藏公路等現代公路所取代,如在昌都已形成“兩橫一縱”(兩橫:北線國道317,由四川德格-江達-昌都-類烏齊-了青-巴青-那曲-拉薩;南線國道318,四川巴塘-芒康-左貢-八宿-林芝-拉薩;一縱國道214,由云南的德欽-芒康-左貢-昌都-類烏齊-青海的囊謙)的交通格局,基本形成了“干”字形的現代“茶馬古道”。⑨
現代“茶馬古道”是茶馬古道在社會主義新時期的新發展,是黨關心滇、川、藏各少數民族與民族地區發展的具體表現,并必將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有序推進的得到進一步的加強。社會主義時期是各民族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的新時期。茶馬古道作為聯結滇、川、藏三省的紐帶,在加強文化交流,繁榮三省經濟,促進三省各族人民的大團結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社會主義新時期把原來落后的山路改造成先進的公路,以加快民族地區的發展進步,也是新時代的必然要求。
2.茶馬古道具有極高的旅游價值
茶馬古道沿線有獨具特色的自然與人文景觀,具有很大的開發潛力,尤其是滇、川、藏三省區對茶馬古道的旅游聯動開發,能夠構建成一條世界級的黃金旅游線路,將茶馬古道打造成全球著名的旅游品牌。
現在這條世界上最為艱險的,也是最為壯麗的道路引起了越來越多的人們的濃厚興趣。雖然滇藏、川藏公路早已取代了過去蜿蜒伸展在深山、河谷及連接起一座座村寨的“茶馬古道”,但江山依舊,古風猶存。滇藏、川藏公路便利了茶馬古道的交通,同時也為茶馬古道發展優質旅游帶來了便利。渴望對自然的親近,對神秘的茶馬古道的向往,必然使得“茶馬古道”成為世人關注的一條黃金旅游線路。
茶馬古道沿線民族文化燦爛多彩,有俗語形象的表述為“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這種多元文化特點,使茶馬古道成為一條極富魅力且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走廊。這也是茶馬古道發展旅游業的重要文化資源保證。也正是如此,“茶馬古道”作為區域聯動開發戰略的內容之一被寫入了中國“十五”旅游發展規劃之中,納入中國旅游“十五”計劃優先開發的黃金旅游線路。
而茶馬古道的開發也已經有了一些較為成功的案例。如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大研古城不僅是一個多民族文化的交融地,更是茶馬古道上重要的貨物產地和中轉集散地,是“活著的茶馬古道重鎮”,而麗江古城也一直在處在茶馬古道的旅游業的前列。2001年11月,麗江因其旅游開發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方面的卓越成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麗江模式”向全世界推廣。⑩
茶馬古道集中了我國最好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完全可以將其開發成世界級別的旅游品牌,并把它培育成西部經濟增長的新的戰略支撐點。而在茶馬古道品牌的帶動下,沿線地區的國際旅游發展必將得到長足的進步。
3.茶馬古道可以帶動滇、川、藏三省發展
茶馬古道將滇、川、藏三省聯結為一個緊密的“大三角”區域,茶馬古道的發展會直接帶動茶馬古道的沿線乃至滇、川、藏三省的發展。隨著對“茶馬古道”研究的深入和旅游開發的進一步進行,將會對滇、川、藏三省的社會經濟文化乃至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產生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一帶一路”建設的新時期,茶馬古道的開發受到了黨和政府的親切關懷。由于茶馬古道是我國西部地區最具開發潛力的黃金旅游路線,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的不斷深入,國家將茶馬古道的開發最為旅游工作的重點來抓,正在投入巨資對“茶馬古道”的線路進行整合與開發,這不僅可以進一步促進茶馬古道沿線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也必將推動云南、四川、三省“大三角”旅游經濟圈的蓬勃發展。旅游業又必將帶動服務業以及周邊產業的發展,從而推動該地區的社會經濟文化等各方面事業的共同進步。
三、結語
“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重新挖掘茶馬古道對沿線民族地區發展所能起到的作用,是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的。在沿線各民族地區的發展中,發展了的現代茶馬古道將起到更為重要的作用,既是走出去的重要通道,又是凝聚力量的重要紐帶。在“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繼續發揮茶馬古道的作用,可以有效在當今對沿線民族地區發展所能起到的積極推動。(作者單位:中央民族大學)
注解:
① 石碩.茶馬古道及其歷史文化價值[J].研究,2002,04:49-57.
② 張永國.茶馬古道與茶馬貿易的歷史與價值[J],大學學報,2006(6):34.
③ 楊鐮.絲綢之路的經行者與探索者[M],見于斯文赫定著,江紅、李佩娟譯.絲綢之路.代序.
④ 王川.茶馬古道旅游品打造的思考.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24(2),27-32.
⑤ 《康藏交通與抗戰建國》,載《邊政公論》卷五.
⑥ 吳豐培輯《川藏游蹤匯編》,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13頁.
⑦ 轉引自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昌都茶馬古道旅游開發可行性研究報告》,2001年鉛印本,第133頁.
⑧ “昆明民族茶文化促進會”會刊,民族茶文化.2004年第1期.
關鍵詞:皮克斯;動畫電影;配角;敘事策略
1 皮克斯動畫片的角色設計原則
皮克斯的動畫人物不同于“臉譜”式人物,觀眾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人物情感的每一次脈動,并情不自禁地被吸引到故事中。皮克斯動畫中的角色設置巧妙又具有原創性,角色形象更加貼近我們的現實生活,由此展開的劇情也充滿奇思妙想,故事三觀正確又充滿博愛與趣味,是老少皆宜的動畫電影。
2 配角與小角色的區別
如果一部動畫電影是一道菜,主角是主體,配角是次主體,小角色則是蔥姜蒜,他們的存在對于一道菜的味道與色彩都有著很重要的作用。我們這里所探討的“小角色”甚至算不上是配角,充其量就是一個群演的分量,在我們嘻嘻哈哈中看完了一部皮克斯的動畫后,也許很多“小角色”根本沒有引起你的注意,但我們事后回顧一下,如果在那些時刻沒有他們,影片將會如何發展,又或是別的替代方案是否也會有同樣的效果呢?
3 動畫電影中的經典小角色
3.1 突出故事環境
《Walle》中有一個很有趣的角色,就是那只小蟑螂,他是walle在廢棄的地球上唯一的朋友。每天在枯燥的處理垃圾的工作中,這只小蟑螂總是圍繞在他的周圍,上躥下跳的陪主人在垃圾堆里尋找“寶物”。回到家中,walle又給它一頓豐盛的美食,在walle隨著飛船離開地球時,那只蟑螂在焦急地看著主人,仿佛一只小狗眼睜睜地看著主人離去一樣。這幾組鏡頭把蟑螂安排為瓦力相依為命的寵物的角色,十分適宜的襯托出一個人生活的孤寂和地球環境的惡化。
回頭思考一下,這里給瓦力所安排的寵物為什么是蟑螂而不是其他,如果是其他動物那會是什么呢?在這個問題上,設計團隊一定經過慎重選擇。首先,這是一個廢棄的地球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下除了小型動物類似老鼠、蟑螂、螞蟻等,不會出現其他動物。瓦力的工作是垃圾清掃,能和垃圾清理工攀上關系的除了老鼠就是蟑螂,但相對蟑螂來說老鼠體積就太大些,如果選擇老鼠很可能會需要臺詞,情節到了后面會不太好處理,特別是瓦力和伊娃單獨相處的時候,這個角色可能會影響二人世界情節的表達。相比而言,蟑螂就好很多,他體積很小,可以當相依為命的寵物,也不用給他準備臺詞,他即使突然消失都不會讓觀眾太過牽掛。所以小蟑螂的出現不僅不會搶了主角們的風頭,還能側面的突顯出故事的環境背景,可謂一箭雙雕。
3.2 推動情節發展
《尋找多莉》中有一只叫貝基的笨笨鳥,他一共出現了4個鏡頭,而這4個鏡頭又對情節推進有很重要的作用。第一次他承當了運送尼莫父子進入隔離區的任務,這里他接受了海獅的召喚,用水桶載著尼莫父子飛去隔離區。第二次是他在任務的途中看到了爆米花,直沖了過去,因此把尼莫父子給丟在了樹上。第三次他吃完了爆米花飛回樹上叼走了空水桶繼續任務。最后一次是在運輸車上,在多莉來救尼莫父子,尼莫召喚了貝基,而笨笨的貝基卻沒等多莉跳到桶里就帶著尼莫父子飛走了。
如此笨拙的貝基,接二連三的發生意外,那為什么會選擇這種笨笨的角色呢?首先,到達隔離區從水中已經不可能,所以這里只能從天上想辦法,而能飛的只有鳥了。選擇什么樣的鳥最有效果呢,海邊的鳥有很多種如信天翁、海燕、小軍艦鳥、海雀、白鷺、海鷗等等,這部影片最終選定這種學名叫?(pì)?(tī)的鳥,它在美國分布于北部地區,這種鳥長得不好看,劇中也提示了別以貌取人。它的出現有始有終,給故事帶來了更多的劇情,自然而順暢地推動了后面的情節,使得整體更加緊湊而有趣。
3.3 增添故事氛圍
在《怪獸大學》中有個很溫馨幽默的角色,就是史乖寶的媽媽雪莉。她出現的次數并不多,但是在她每次出現的時候,都給這部電影帶來了不一樣的色彩。漆黑恐怖的地下室,燈突然被打開,拎著個洗衣籃突然出現的雪莉,這是她的第一次出場。她溫柔的提醒,邊洗衣服邊扭著的屁股,輕輕松松地把當時的恐怖氣氛一下子驅散了。到了萬事OK社在第一場比賽中亮相的時刻,所有人都是懷疑與不屑,只有雪莉一個人大聲激動的為他們吶喊,像個異類卻又是那么的溫馨。
這幾個鏡頭下來,為這部電影增添了許多樂趣,使得整個電影豐富多彩了起來。如果沒有這個小角色,整個影片將僅僅是大眼仔與毛怪和萬事OK社由“草根”到“正式學員”的奮斗史,基調單一,缺乏趣味。而加上了雪莉這個小角色,卻使得電影顯得輕松歡快,又不乏溫馨有感情。
3.4 豐富故事趣味
《蟲蟲大作戰》里的霸王的弟弟是一個最給反派“拉后腿”的小角色,愚鈍笨拙,卻又本質善良。他會在霸王訓斥螞蟻們時,隨口的說出霸王曾差點就被鳥兒給吃了的事實,著實的滅了大哥的“威風”;也會隨波逐流的聽從其他蚱蜢而勸服霸王不要再去找螞蟻們,膽小又沒主見。最后這個愚笨,憨態十足的蚱蜢居然主動加入了馬戲團,可謂是意料之外又是意料之中。
其實細細地品味這個小角色,會發現有些似曾相識。這種奇妙的“反差萌”帶給人們更多的共鳴。就是這種貼近生活,打動人心的小細節設計,才能更好地塑造出一個讓人們有感觸的小角色,讓故事更有趣味。
4 皮克斯動畫片對我國動畫的啟示
一部動畫電影是否飽滿,其中因素很多,有一些是硬標準,如畫面精致程度、故事編劇、情節設計、角色設計等。這些可以說是基礎,以上這些如果不達標,想成為精彩的動畫電影是極為困難的。除此之外可以為影片增加生動因素的就是這小角色的戲份,他們出現的時機是否符合邏輯,通過他們推動故事的進程是否自然,這些都很重要。正是這樣的小角色,才能更完美地深入到故事的每一個波動之中,為故事的生動提供內在動力。
國產動畫中對于這類角色的添加少之又少,很多動畫根本沒有注意到小角色的重要性,而添加了小角色的電影,大多數也是有始無終,讓人很匪夷所思,十分牽強,也缺少樂趣。這也是國產動畫一直難以進步的原因之一。
5 結語
皮克斯的動畫作品充分體現出皮克斯的動畫制作團隊非凡的想象力和無限的創意。我國的動畫電影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一直被束縛手腳,去年的《西游記之大圣歸來》,制作精良、角色討巧,它的成功無疑是為國產動畫市場打了一劑強心劑。但這一看似國產動畫的狂歡并不是一場盛宴,而僅僅是中國動畫電影崛起的開始,因為從角色來看,孫悟空、豬八戒等都不是原創的人物,雖然里面注意到了小角色的重要性,增添了一個小女孩兒的角色,但是故事總體并無所創新,情感在,劇情卻乏。國產動畫電影除了要加強技術上的不足,更重要的是鍛煉創新能力,逃脫低齡動畫的桎梏,創作出吸引人的故事。本文對于皮克斯動畫成功的小角色進行分析探討,希望對國產動畫的發展有所啟發。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