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描寫梅花的詩句

      描寫梅花的詩句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描寫梅花的詩句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描寫梅花的詩句

      描寫梅花的詩句范文第1篇

      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城邊流水桃花過,簾外春風杜若香。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癲狂柳絮隨風去,輕薄桃花逐水流。

      短短桃花臨水岸,輕輕柳絮點人衣。

      二月春歸風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華鮮美,落英繽紛。

      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

      柳葉亂飄千尺雨,桃花斜帶一路煙。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幽閨女兒惜顏色,坐見落花長嘆息。

      滿樹和嬌爛漫紅,萬枝丹彩灼春融。何當結作千年實,將示人間造化工。

      南陌青樓十二重,春風桃李為誰容。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桃花初也笑春風,及到離披將謝日。

      桃花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映淺紅。

      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云栽。

      小桃西望那人家,出樹香梢幾樹花。

      鴨頭春水濃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臉。

      描寫梅花的詩句范文第2篇

      摘 要:詩歌鑒賞是近幾年高考的一個熱點,也是一個拉分點。很多學生對此類題不知該如何作答。從看題目、看作者、看注釋等方面進行方法指導,希望能對學生有所幫助。

      關鍵詞:詩歌;鑒賞能力;任務

      古典詩詞是我國文學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學語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在高考中,古詩詞賞析是必考題,而且難度越來越大,題型越來越完善。通過平時的教學,我們發現有很多學生在做題時感到鑒賞詩歌很困難,往往是讀不懂詩,看不透題,答不對點,知識儲備不足,那么,詩歌鑒賞自然就成了高考中的一個拉分點。那么,培養與提高學生古詩詞的鑒賞能力,成為每一個語文教師刻不容緩的任務。

      一、看題目

      古人云:“題者,額也;目者,眼也。”題目猶如窗戶,而且在題目中一般交作的緣起、對象、時間、地點、背景以及詩歌類別等信息,從題目入手既能把握詩歌的思想內容,又能感知作者的情感。如宋之問的《題大庾嶺北驛》就可以看出:大庾嶺:交代地點。驛:驛站。說明詩人應該是在旅途,很有可能跟羈旅情懷有關。

      二、看作者

      詩歌鑒賞講究知人論世。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作風格,有助于對其作品內容的理解和把握。

      因為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點,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學,了解某個時代的風貌,有助于準確把握這個時代的文學作品。比如,盛唐時期的作品多表現盛唐建功立業的豪歌,而晚唐時期的作品多表現晚唐王朝衰敗的挽歌。而且,不同的詩人表現出不同的詩風。例如,李白:身處盛唐,豪放飄逸;杜甫:遭逢亂世,沉郁頓挫;陸游、辛棄疾:家國多難,激蕩強烈的愛國情懷。而且,同一個詩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也會表現出不同的詩歌風格。例如,大家所熟知的著名女詞人李清照。她的人生道路可以說以南渡為界,南渡之前,生活優裕,所以她的作品充滿了上流女子的閑適,但是,南渡之后,經歷了國破家亡丈夫死去等一系列打擊之后,生活孤苦,孤獨無依,所以,她后期的作品充滿了愁緒。所以,欣賞詩歌,一定要采用知人論世的手法看作者。

      三、看注釋

      注釋一般是解釋原文中的寫作背景、典故出處等較難懂的地方,是幫助我們讀懂詩句,理解作者思想的重要環節,不可不看。

      四、看意象

      意象:就是寓“意”之“象”。象,即形象;意,即意念、情感,也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意象就是飽含作者豐富的思想感情的形象。

      讀懂意象,即讀懂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品意境

      意境是作品達到的藝術境界,是作者思想感情和生活圖景的和諧統一。領悟古詩詞的意境是鑒賞的最高層級,可使鑒賞者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熏陶,心靈的凈化,從而主動自覺地去創造、拓寬古詩詞的藝術境界。領悟意境要注重比較、挖掘求新、聯想創新。如,陸游的《卜算子?詠梅》與范成大的《霜天曉角?梅》兩首詠梅詩都偏重于虛寫,以梅喻人,借梅抒懷,但意境不同。從環境看,陸詞選了一個風雨黃昏,突出環境的凄苦,奠定了梅花的“寂寞”形象;范詞為筆下的梅花選擇了一個雪后月夜的環境,烘托了梅花的幽獨形象。從作者的感情寄托來看,陸詞寫了梅花的“寂寞”形象之后,以“獨自”“如故”兩層含義深化梅花不邀寵、不取媚、獨自承受風雨打擊、獨自承受孤獨凄苦的主觀精神。而范詞中的梅花沒有陸詞梅花的多層次品格,詩人用“勝絕”“愁亦絕”來表現梅花的神韻:美到極點,而憂愁也到極點,并以獨倚畫樓之人的形象來與梅花互相映襯,渲染了愁思,梅花的形象是幽怨動人的。一經比較,兩詞意境深淺盡出。

      六、品用典

      古詩詞常引用典故,化用詩句,以豐富的內涵,引人聯想。鑒賞古詩詞,一定要了解典故及化用詩句的來源和含義,發掘典故及詩句在古詩詞中的妙用。如姜夔的《揚州慢》中“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即化用杜牧“春風十里揚州路”的詩句。此處化用,使揚州城昔日繁華與眼前蕭條形成鮮明對比,傷今懷古更深一層。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是準確領悟古詩詞的基礎。

      七、抓修辭

      在古詩詞中,因形象性與抒情性的需要,常借助各種藝術手法來表現,其中最主要的是比喻、起興、擬人、夸張、對偶、反復、襯托等,把握了這些手法的表達效果,就能更好地體會詩詞的形象,領悟作者的感情。如,賀知章的《詠柳》,作者摒棄簡單直觀的描寫方法,打破傳統的詠物言志的思路,以奇特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為我們塑造出一個別具浪漫色彩的新穎形象。賀知章把柳樹比作一個裊娜多姿的女郎,描繪了一幅生機勃勃的春景,流露了對春天生命力的贊美。因此,鑒賞古詩詞,必須弄清修辭手法及其所指的具體形象,才能正確理解和把握詩句的深刻內涵。

      詩歌是文學領域里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無論是我國古典詩歌,還是中外現當代詩歌,都有著誘人的魅力。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老師應該通過課堂培養學生閱讀詩歌的能力和鑒賞詩歌的能力。讓學生見到詩歌,不是恐懼,而是用美的眼光去欣賞它,那學生的水平就有了相當大的提高。我們的語文教學也會出現嶄新的局面。

      參考文獻:

      描寫梅花的詩句范文第3篇

      古人曾云:梅雪爭春未肯降, 騷人擱筆費評章;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從這些著名的詩句我們可以看出梅花是多么的純潔,它那不畏嚴寒的品性曾經影響著多少世人。而我又想到了我們所學的課文《梅花魂》這一課,更加讓我對梅花產生了許多敬佩之情。  本文通過描寫梅花的秉性,敘述了一位華僑老人身在異鄉對祖國深切的眷戀之情。讓我們深切的領會到一位身在異鄉的老人那一顆熱愛祖國、盼望回到祖國的赤子之心。

      作者出生在東南亞星島,從小和外祖父生活在一起。有一次,作者在外祖父的書房玩耍時,不小心把一副用水墨畫的梅花圖給弄臟了,外祖父很生氣。說梅花圖是不可以隨便糟蹋的,因為梅花是我們祖國的名花,愈是寒冷,它卻俞精神、俞秀氣,也是最有品格、有靈魂、有骨氣的花。而作者和媽媽回國的那一天,外祖父由于年紀大了,不能回國,卻是那樣的傷心、痛楚。但是在臨走時,外祖父送給作者他那一幅格外珍藏的梅花圖和一條繡著梅花的手絹,告誡他無論在怎么樣的境遇里,都要有梅花的秉性。可是在那悲涼的情緒中,外祖父顯得是那樣的蒼老。多少年過去了,當作者看到那幅梅花圖和繡著梅花的手絹時,便會想起身在異鄉的外祖父,和外祖父那一顆眷戀祖國的心。

      這篇課文語意含蓄、感情深厚,揭示了“梅花魂”的含義,也揭示了一位老華僑那一顆懷念祖國的心。是呀,一位身在異鄉的華僑,卻不能回到祖國感受美麗的大好河山,不能體驗那擁有長江、黃河、萬里長城的自豪,不能親自走一走那蘊含著濃濃鄉情的國土,對于一個老華僑來說將是多么的遺憾!

      再讀此文,思緒飛揚,不僅是梅花的高潔影響著我,激蕩著我的更是如梅花一樣清逸飄香的思鄉情懷,愛國之心。

      描寫梅花的詩句范文第4篇

      【關鍵詞】韓國;梅;意象;儒學

      一.韓國梅文化的起源與發展

      韓國的梅文化起源于新羅末期崔匡裕所做的《庭梅》,唐朝留學的崔匡裕受到中國詩人詠梅熱潮的影響,回國后將梅文化發揚光大。后經由李奎報等人傳承,以高麗末期的士大夫階層為主進行創作。朝鮮前期,代表性的館閣文人徐居正的文集《題畫詩》中收錄有多首梅花詩,以宋朝林逋的軼事為題材所做的畫作和以梅花聞名遐邇的羅浮山神仙為題材的詠梅詩也小有名氣。到了朝鮮時代中后期,文人們的文化交流活動日漸頻繁,代表性的梅花詩人有樸齊家,丁若鏞,申濡等。到了近現代,梅的精神被傳播到各個領域,漸漸成為韓國人民文化生活中不可忽視的一道倩影。

      二.梅意象的形成

      梅花具有四季常青,不畏嚴寒的特性,在險惡復雜的環境中仍然可以保持翠綠挺拔、生生不息的姿態,在文人心目中,是“君子”的代表;又因其不貪戀繁華,“凌寒獨自開”,折射出剛直不阿的“隱士”品格;再者還有一些詩歌中出現的梅花意象與秀雅妍麗的“美人”和堅貞不屈的“戀人”形象聯系起來,用梅比喻女性外形的優美和一片丹心。

      三.梅文化在韓國古典詩歌中意象的分析

      (一)“君子”意象

      徐居正在《題金季珍所藏蔡居敬墨梅》做詩道:

      風霜操 ??? ??? ??? ??

      如雨露榮 ?? ??? ??? ?? ???

      到頭存淡泊 ??? ?? ?? ???

      換骨幾豪英 ??? ??? ??,??????

      玉色程明道 ??? ??? ???? ??? ??

      鐵腸宋廣平 ??? ?? ??? ??? ?????

      不須求面貌 ???? ??? ??? ????

      默己合神精 ??? 神?經 ??? ??

      《???》

      詩中用“雨露”代指帝王的器重,用風霜中不畏嚴寒安然挺立于風霜中的梅花,來表達具有高潔情操的“君子志士”的意象,生動感躍然紙上;最后兩句表達了不求世人皆知曉,但求無愧我精神的高尚飄逸的情操。

      金麟厚在《梅五詠亭次韻五首》中寫道:

      春風愁與眾芳同 ?? ? ??? ?? ?? ????

      笑倚崢嶸冰雪中 ??? ? ??? ??? ?? ??

      不許世人輕物色 ??? ???? ???? ????

      莫將容易比諸公 ???? ??? ??? ????

      《????》

      從上面的詩句翻譯可以看出,韓國古典詩歌中的“君子”意象,用筆比較含蓄,將情感寄托在描繪梅花的外部形象之后,并善于借助其他物體表達內心的情感,更多強調的是對國家的忠貞不渝。

      (二)“隱士”意象

      在韓國的古典詩歌中,常用梅花來代指“隱士”,詩人在受挫時感到塵世的不如意,于是寄情于山林風物,渴望清凈無爭的生活,梅花也便有了隱者高士的意象。

      鄭道傳在《詠梅》中寫道:

      縷玉制衣裳 ?? ??? ?? ??? ??

      啜永養性靈 ??? ?? ??? ???

      年年帶霜雪 ??? ??? ?? ??

      不識韶光榮 ??? ??? ?? ???

      名唱橫榧幾 ?? ?? ??? ?? ??

      不許素慶侵 ??? ???? ???? ??

      《???》

      在這首詩中,用“玉”和“霜雪”來比喻梅花,突出了梅花不在意世俗的條條框框,在繁雜的世間保持清澈純潔而又安于寂寞的胸懷,展現了忠于內心、隱于世間的理想信念。

      徐居正在《四佳集》中有詩《梅竹軒》,詩中寫道:

      孤竹圣之清 ??? ???? ??? ????

      梅也仙之骨 ??? ? ?? ??? ????

      瀟灑伯仲間 ??? ?? ? ??? ????

      天地一清白 ??? ??? ?????.

      貞虛以為心 ?? ??? ??? ??

      馨香以為德 ??? ??? ?? ???

      高人有雅致 ??? ??? ?? ???

      獨乃愛之酷 ?? ???? ?? ???

      《四佳集》

      這首詩在翻譯的過程中,著重刻畫了梅花清高的姿態和優雅的氣質,飄逸脫俗的梅花在這個浮躁繁雜的世間,散發著讓人無法不贊嘆的雅致高潔,讓詩人不得不深深的愛慕和贊嘆。

      (三)“美人”意象

      梅花因其容顏秀麗,自古便有“美人”意象。又因其本身具有暗香浮動一般的雅趣,梅的意象常常被活用為與女性和戀人相關聯的物體。如李慎儀的詩句:

      ??? ??? ?? ?? ?? ?? ??

      ?? ? ?? ?? ???? ????

      ??? ??? ? ?? ?? ? ??? ???

      《石灘集》

      在這首作品中,梅盡情的吐露著芬芳,蝴蝶聞到了這香味,憤然斬斷了情思。

      李奎報在《梅花》一詩中寫道:

      帶雪更妝千點雪 ? ??? ? ?? ?????

      先春偷作一番春 ??? ?? ?? ?? ?? ???

      玉肌尚有清香在 ? ?? ??? ?? ?? ????

      瓊樂環娥月裹身 ??? ?? ??? ???? ?? ? ???

      《東國李相國集》

      從上面的詩句翻譯可以看出,韓國以梅花比喻女性,則側重于將其描寫成仙子或者修煉成精的梅仙,表達了詩人精神的寄托和美好的想象。

      四.結論

      韓國和中國同屬于東亞儒教文化圈,梅花的內涵和其詩歌里面的運用,其實就是儒學思想的表現。人類的道德性涵養和祖先崇拜這兩大儒教特性,始終滲透在道德體系中。詩歌藝術是一門創造性的工作,翻譯更是要求譯者具有信、達、雅的基本功。通過文人學者們的創造,以及譯者建立在原文基礎上的藝術性的加工,隱藏于自然事物內部的美和意義被逐步發掘出來。

      參考文獻:

      [1][韓]安賢在,《韓國的梅花》,福源出版社,2001年。

      [2][韓]李仙玉,《朝鮮時代梅花圖研究》,韓國中央研究院,博士論文,2004年。

      [3][韓]李宗燦、金河吉,《朝鮮后期作家論》,禮惠文化社,1998年。

      [4][韓]李御寧,《梅花》,????,2001年。

      [5][韓]陳在教,《李朝后期漢詩的社會史》,召命出版,2001年。

      描寫梅花的詩句范文第5篇

      [知識梳理]

      形象、意境、意象之間有聯系,又有區別,考試題中常常放在一起考查。

      意象是詩歌中表現詩人情思意趣的感性對象,是構織詩歌形象的主要因素。如“今夜曲中聞折柳”,“折柳”就是一個傳統的意象,含有惜別懷遠之意?!皸盍叮瑫燥L殘月”中,通過“楊柳”、“曉風”、“殘月”等意象,就知道傳達的是傷別情懷。意境是詩人思想感情與作品的生活圖景完美融合的產物。如“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詩句中表達出的江南春天圖景。前者的關鍵在于把握“象”,后者的關鍵在于把握蘊涵其中的“意”。

      形象,常常表現為對意象、意境、象征和隱喻等的解讀。包括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它們是詩歌情志的寄托。人物形象:包括詩人的形象(或稱為抒情主人公)和詩人之外的特定人物形象。如《孔雀東南飛》中劉蘭芝的形象。蘊含某種品質或思想的物象:如虞世南《蟬》中“蟬”的形象。

      [高考鏈接及規范答題指導]

      考查的形式

      1、詩句展現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詩句描寫了怎樣的景象?

      2、詩中哪些意象體現了題眼(或詩眼)?詩人用哪些意象來扣題的?

      3、詩中的什么意象體現了事物的特征?

      4、詩中的意象有什么寓意?

      5、詩歌是怎樣融情于景(或借景抒情)的?從“景”和“情”的角度賞析詩歌。

      6、詩中的意象營造了一種什么氛圍?詩人在詩中是如何營造意境的?

      真題例解

      (2008年廣東卷)閱讀下面的詩歌,然后回答問題。(7分)

      木芙蓉

      呂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

      雨后霜前著意紅。

      猶勝無言舊桃李,

      一生開落任東風。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

      花心應似客心酸。

      更憑青女留連得,

      未作愁紅怨綠看。

      [注]①青女:傳說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1)這兩首詩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屬性?都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2分)

      (2)兩首詩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

      [解析]考查詩歌的形象。對形象的把握要結合詩歌的主旨、作者的情感和表達技巧進行綜合分析:由表及里的分析、推斷、概括。答題的模式為:(手法)+意象(對象特征)+情感+(作用)。

      [答案](1)描述了木芙蓉開花的自然屬性。運用了擬人手法。(2)呂詩著重描寫的是逍遙閑適,任由風吹雨打的形象:范詩寫的木芙蓉孤苦、心酸,處境凄涼,但作者并沒有把這花看作愁苦。前者是閑適之士的豪邁與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獨的環境中的樂觀者形象。

      方法總結:鑒賞古詩詞的形象和意境解題格式

      人物形象:身份+性格

      詩歌意象、含義表層含義+深層含義(即解釋詩句)

      體會意境:客觀形象圖景+主觀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

      答題要領一般包括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分析形象含義,描摹詩歌圖景。用自己的語言把詩歌所寫的意象、所營造的意境描摹出來,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要點有二: 是用自己的語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個景象都寫到,但要寫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可以利用自己的聯想和想象適當加以創造,語言力求優美。

      第二部分,概括形象意境特點。在描摹出圖景后,結合主旨分析為什么要寫這一形象,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或一句簡練的話語概括這些景物所營造的情境的氛圍特點,或雄渾壯闊,或高闊遼遠,或恬靜優美,或蕭瑟凄涼,或生機勃勃,或孤寂冷清…準確體現其特點和情調。

      第三部分,剖析作者思想。根據這首詩歌情境氛圍的特點再來談詩人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為:愉悅、歡快、激動、沉痛、悲憤、哀傷,贊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別之情、依戀之情、豪邁之情、閑適恬淡之情等。

      答題切忌空洞,要答具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哀傷的情懷”是不夠的,還應答出為什么而“哀傷”。

      牛刀小試

      1、閱讀下面的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桃花溪

      張旭

      隱隱飛橋隔野煙,

      石礬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

      洞在清溪何處邊?

      試分析“漁船”、“桃花”和“洞”三個意象的關系。

      2、閱讀下面的詩歌,然后回答問題。

      田園樂

      王維

      桃紅復含宿雨,

      柳綠更帶朝煙。

      花落家童未掃,

      鶯啼山客猶眠。

      說說“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寫出了怎樣的一種意境。

      3、閱讀下面的兩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漁家傲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王人浴出新妝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共賞金尊沈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

      清平樂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慈⊥韥盹L勢,故應難看梅花。

      注①綠蟻:一種美酒。②:搓揉。

      (1)兩首詞中“梅”的意象有什么不同?兩首詞都寫到了“醉”,所表達的感情是否相同?試結合作品簡要分析。

      (2)兩首詞都寫了梅花,通過梅花寫人,創設的意境卻完全不同。試簡要分析它們各是怎樣的意境以及意境不同的原因。

      參考答案

      1 詩人佇立在石礬旁,望著眼前的漁船和漂流的桃花瓣?;秀遍g把眼前的漁人當做作了當年的武陵漁人,聯想到桃花瓣該是從桃花源流出來的。繼而又聯想到桃花洞。三個意象表現為互相聯系、互相依存的關系。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电影| 国产亚洲成av片在线观看 | 亚洲无人区码一二三码区别图片|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 |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亚洲gay片在线gv网站| 亚洲成在人线aⅴ免费毛片| 亚洲乱妇老熟女爽到高潮的片| 亚洲色大情网站www| 亚洲日本VA午夜在线电影|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 亚洲第一男人天堂|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2019|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gv| 日韩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亚洲av无码无线在线观看| 国产91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亚洲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美女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另类| 久久久久se色偷偷亚洲精品av|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av永久| 亚洲爆乳少妇无码激情|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笫一页|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 | 亚洲av日韩av激情亚洲|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麻豆专区|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色4444在线观看| 国产区图片区小说区亚洲区|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16女人| 亚洲综合久久综合激情久久| 亚洲一区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 亚洲人成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另类激情综合偷自拍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蜜芽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