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公務車管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按照《**市落實**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分工責任制公務車輛管理專項工作實施意見》(渝機管發〔**〕30號)和全市公務車輛管理專項工作會議要求,一年來,我縣高度重視,切實加強組織與領導,嚴格執行上級關于公務車輛管理的有關規定,不斷加強公務車輛編制、配置、更新、處置和使用的管理,堅決杜絕在公務車輛的配置、處置和使用中出現違規違紀行為,較好地推動了公務車輛管理向規范化、制度化方向發展。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健全制度,規范管理
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公務車輛管理工作,將其作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工作的重要內容,專門制發了《大足縣落實**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分工責任制公務車輛管理專項工作實施意見》(足府辦發〔**〕43號),成立了以縣委常委、縣政府常務副縣長任組長,縣委辦、縣府辦、紀檢、監察、財政等部門為成員的“大足縣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分工責任制公務車輛管理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全縣公務車輛管理專項工作。對全縣公務車輛管理作了明確分工:縣政府辦公室作為全縣公務車輛管理專項工作的牽頭部門,主要負責審查全縣公務車輛編制、配置標準和日常管理等具體事務;縣財政局主要負責審核各街鎮鄉、各部門購車資金,防止違規使用資金購車;縣紀檢、監察機關主要負責監督全縣公務車輛管理使用的監督查處工作。
同時,為了進一步加強公務車輛管理,依據上級有關公務車管理規定,結合我縣實際,制發《大足縣公務車輛管理辦法》(足委辦發〔**〕14號),對公務車輛編制管理、配置標準、配置及調配程序、維修和獎懲等進行了規范,使全縣公務車管理更有章可循,極具操作性。
二、措施落實,成效明顯
縣政府對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所有公務用車實行了嚴格的編制管理,各單位車輛編制嚴格按大足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公務車輛購置管理的通知》(足府辦發〔2003〕128號)執行,原則上不作調整。編制已滿的部門和單位,不得新購公務車輛;超編公務車輛視具體情況作出調劑、留用、報廢處置。同時,經縣委常委會和縣政府常務會議批準,重新制定了公務車輛配置標準,除縣四大家和紀委嚴格按市要求標準配置外,縣直各部門和各街鎮鄉公務車輛配置標準統一為:排量1.8升(含1.8升)以下、價格20萬元以內。并規定:各單位如已配置了價格在1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公務車輛后,在單位車輛編制數內還需購置或更新公務車輛的,其價格一律控制在15萬元以內。
1—11月,經市機關事務管理局批準同意新購置25萬元內公務車1輛。經縣政府研究同意,全縣批準新增公務車編制5輛(其中:重新核定2輛、新增編制3輛),批準更新車輛24輛。所有新購置公務車均由縣采購中心進行公開采購,車輛更新后舊車由縣府辦會同縣財政局統一處置。
全縣公務車未出現超編、超標購置,對更新后的舊車處置也無違規違紀行為發生。
根據《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開展公務用車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陜政辦函〔2019〕78號)文件中的八項要求,我單位對本單位在公務用車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嚴格排查,對排查出的各項問題積極進行整改。現將我單位自查整改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單位現有應急保障車1輛,為車改保留應急保障用車,司機1名,由辦公室統一調度管理。
二、 自查情況
接到通知后我單位針對市車改辦提出的八項問題逐一進行排查:
1.不存在公車私用、私車公養、違反公車改革政策的問題。
2.我單位現有應急保障車1輛,為車改保留車輛;
3.不存在占用下屬單位或者其他單位車輛,長期租用車輛供領導干部使用等問題;
4.不存在將公務用車登記在下屬單位、企業或者個人名下,個人使用應急保障車情況;
5.嚴格安排公務用車經費預算,并將公務車輛運行費用定期公示,嚴格按照規定報銷車輛維護費用。
6.建立了車輛使用臺賬,定點加油維修,沒有為公務車增加豪華內飾,采用電子平臺管理用車申請、加油、維修、保養等日常管理工作辦理 ;
7.不存在既領車補有違規使用公務車,不存在退休調離干部占用公務車輛問題;
8.2017年至今,我單位因工作緊急需要,租用榆林市天安汽車租賃服務有限公司別克商務車3次、轎車2次,共計4821元。
一、提高認識,加強教育
加強公務用車管理,規范領導干部用車行為,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執行領導干部廉潔自律規定的需要,也是維護黨和政府形象和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迫切要求。我局按照通知要求,在組織領導干部認真學習文件精神和有關廉潔自律要求的基礎上,對照通知重申的有關規定,逐一排查在公車管理、執行公務用車規定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研究制定有針對性的整改措施。要求領導干部要充分認識加強公車管理、執行公務用車規定的重要性,在切實抓好我辦公車管理的同時,帶頭執行好領導干部公務用車的有關規定,以自己的模范行動,為干部職工做好榜樣。
二、加強管理,嚴格紀律
一、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情況
科學技術局為正縣級單位,我局有行政編制15名,在編15名;工勤編制2名,在編2名;事業編制1名,在編1名。機關內設辦公室、資管科、農村科、社發科、引智科共四個科室,辦公室配備專業駕駛員2名。我局現配備公務用車2輛,均為野越車。
二、公務用車管理制度建立和實施情況
為進一步規范公務用車,我局按照《公務用車管理制度》對公務車輛的使用、日常保養、車輛材料購置、有關紀律等方面進行了明確規定,由辦公室統一管理車輛出勤、使用等工作。尤其在車輛出勤、加油、維修、清潔等方面切實做到了“底數清、時間明、價格精”。
三、公務用車總體情況
我局有公務用車2輛,牌照為陸地巡洋艦越野車,購置于年月,牌照為越野車,購置于年月。局辦公室配備專業駕駛員2名。日常管理中,能認真落實各項安全措施,嚴格按照“機構編制、職能需要、總量控制、嚴格報批”的原則和“先審批,后采購”的原則,未超標準配備和使用。
四、公車使用管理情況
一是規范司乘人員行為。堅持正面引導,圍繞公車規章制度和各項規定,明確駕駛員行為規范,增強司乘人員的自律意識,愛車惜車。二是規范用車管理。每次公務用車均遵守“外出先報告,領導審批后出車”的原則,形成臺賬,并做好歸卷工作;三是規范車輛核算制度。實行車輛檔案、維修記錄一車一檔管理;四是加強用車規范教育。厲行節約,節省車輛費用開支,堅決杜絕與公車無關事宜;五是實行“誰使用,誰負責”的車輛管理制度。定期維修保養、及時消除車輛安全隱患,定期開展車輛安全檢查,確保車輛不帶故障出行。經過自查,我局無公車私用、違規借車和違紀違法等現象,并嚴格執行車輛派遣、駕駛、加油、維修等規定。
五、公務用車管理工作存在問題、下一步改進措施及相關意見建議
我局定期逐一排查在公車管理、執行公務用車規定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一旦發現問題,及時查找原因及研究制定有針對性的整改措施,以有效杜絕出現公車違法違紀現象。下一步我局將繼續狠抓《公務用車管理制度》的落實,一是提高認識,加強教育。加強公務用車管理,規范領導干部用車行為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執行領導干部廉潔自律規定的需要;二是加強管理,嚴格紀律。嚴格按照上級有關規定,進行公務用車管理,嚴禁違規使用。三是完善規章制度。在日常管理中,嚴格公務用車運行費用等方面的管理,確保公務用車管理安全有效。四是提高駕駛員的安全意識。加強愛護使用車輛的責任心,將責任落實到使用人,合理分配工作任務,防止出現疲勞駕駛,確保行車安全。
關鍵詞:公務用車;公車管理;制度保障
中圖分類號:F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02-0119-02
一、公務用車和生產用車的區別
所謂公務用車,通常是指作為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從事公務活動的重要交通工具,在保障相關人員順利高效進行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公務用車可以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同時也是公務消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所謂生產用車,一般是指企業直接用于生產的車輛。一般指可以承運貨物或可直接為生產服務的客貨車輛,包括大、中型或其他客、貨車輛等。
一般企業中車輛本身不明確區分是否是公務用車,只是在用途上分為公務用車和生產用車。在企業中,一些車輛在用途上難以區別為公務用車和生產用車。為提高車輛使用效率,同一車輛有時參加公務活動,有時從事生產活動,難以明確區分為公務用車和生產用車,不可能規定一部分車為公務車,另一部分為生產車,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和資產閑置。
二、公務用車在管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1.缺乏完善、統一的管理制度。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公務、生產用車在各企業中得到廣泛應用,汽車的檔次也在逐步提高,款式不斷更新,車型不斷增加。對此,全國各地自行制定了規章制度或管理辦法。但由于這些規定大都是行政機關自己制定的,不能對公務用車提供規范化、法制化的制度性保障,造成了公務用車配置隨意性較大,出現了公務用車急劇膨脹的現象。為了解決以上問題,相關企事業單位發出規定,嚴禁使用不符合要求、超編、超標公務用車。然而,因為缺乏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這一問題始終沒有得到有效解決。
2.公務用車缺乏合理配置。合理配置用車要考慮方方面面情況,車輛定編既要保障工作效率還要滿足需要。然而在現實中,一些單位不考慮超編問題,擅自增加車輛,同時還存在違規借用、租用和購置賬外車輛現象,造成車輛經常閑置,浪費了公用資源,滋生了腐敗問題。還有部分單位因為車輛少,從而影響工作效率。國家雖然對公務用車配備標準做出了嚴格的規定,但在目前公務用車配備方面,仍然存在著相互攀比、嚴重超標的現象。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曾先后下發了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配備使用管理辦法,從排氣量到購車價格均有規定,同時規定,黨政機關原則上不配備越野車,確因特殊需要的,可配備國產越野車。但在現實中各企事業單位各種類型超標車并不少見。
3.監督不到位,公車私用屢禁不止。公車私用現象的根源還是管理力度不夠,缺少社會監督和檢查。雖然相關部門已經明確指出,各級單位公車嚴禁私用,但是一些單位的工作人員卻視而不見,把公車當做自己的私人用車,參加聚會、出行的代步工具等。據調查,為了舒適體面,有一些部門和單位相關人員采用各種變通手段坐上了超標車,置法律與規定于不顧。
4.企業車輛增長迅猛,造成國家、企業成本逐年增大,社會交通道路壓力增大,大城市空氣污染加重,PM2.5超標。這種非理性的車輛增加,不僅造成企事業單位費用成本增加,而且還易造成“”問題。
通過以上分析說明,如果企事業單位在公車管理上不加以重視和加強制度建設,國家的財政負擔將會愈發加重,企業的經濟負擔也必將會愈發沉重,道路交通擁堵、環保等問題無法根本解決。國企公務用車不像政府和國家機關比較單一,國企公務用車情況更加復雜。在企業中有的車輛在用途上難以區別公務用車和生產用車,同一車輛有時參加公務活動,有時從事生產活動,難以明確區分,不可能規定一部分車為公務車,另一部分為生產車。單位公務用車和生產用車一般是混用的,公務用車定編較為困難,不能因為限制公務用車而影響生產用車。現實中,廠礦企業、工程部門、項目建設期的建設單位等部門這種現象較為普遍。
三、公務用車管理的相關建議
近幾年來,各企事業單位一直致力于企業公務用車制度的改革,在不斷的改革探索中,不斷挖掘行之有效的方法來改善公車使用管理的局面,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意見和建議。
1.要從建立完善的公務用車管理制度入手,嚴格控制公務用車的購置、維修和使用,堵塞公務用車管理制度的一些漏洞,為公務用車制度的完善奠定基礎。
2.相關部門應當制定購置、租用車輛的審批程序,做到嚴格把關、從嚴審批,嚴格預算管理,履行相關部門的權限,對于目前現有借用、超編和賬外的車輛進行全部清理。
3.有效推進公務用車市場化和社會化。政府和企事業單位,要最大限度壓縮公務用車定編,逐步推進公務用車社會化,發揮社會市場作用解決公務用車問題。可嘗試“服務外包”方式,即將公務用車服務外包給有資質的運營企業管理經營,與運營商簽訂服務外包合同,根據合同的約定,完成公務用車服務。
4.公務用車實行貨幣化管理。公務用車實行貨幣化是目前我國許多地區改革所采用的一種模式,有利于減輕財政壓力,有利于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和黨風廉政建設。弊端是公務交通費補貼標準和使用范圍難以把握,補貼標準也不好平衡,補貼標準過高不符合我國現階段的國情。在實際操作中可根據各單位具體情況,按不同標準,實行限額據實報銷的方式,這樣既可滿足公務用車需要,還可減少發生轉移支付造成分配不均的情況,減少不必要的矛盾。
5.建立車輛管理的相關檔案和管理臺賬,把車輛的型號、排量、數量、單價據實記錄在案。加強公務用車入賬管理,嚴禁賬外配車和借用相關利益單位車輛。嚴格按照規定更新公務用車,未達到年限的不得更新,不得超標配車或增加豪華內飾。
6.規范公務用車的監督管理。引入現代化的科技手段,建立公務用車實時監控平臺,加裝GPS定位系統,對車輛的行程、軌跡、區域限定進行跟蹤記載,定期分析監控數據。統一公務用車標識,從而大力打擊公車私用的不文明現象。明確公務用車的使用范圍,明確公車必須公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