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時間寵愛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孩童的世界天真無邪,在他的日記中更多的是孩子們自己的故事。他們有缺點有毛病,但孩子們所表現的更多的是閃光的美德。
一個掃煙囪的孩子,因為把掙來的錢弄丟了而不敢回家,在路邊抽抽嗒嗒地哭著。剛放學的孩子們了解了情況,紛紛掏出自己買書買東西的錢給了他,想辦法湊夠它。
一張張素不相識的臉,但是微笑是那樣甜美,一個個從未接觸過的人,但是心靈是那樣美好。每個人都是那般友好,每個人都是那般熱情,每個人都是那般善良。
原來這就是愛,朋友們給予的關愛。
當別人遇到麻煩時,你主動地走過去,為他出主意,想辦法,努力解決困難,得到幫助的人臉上的煩悶定會飛到九霄云外,笑容又在他的臉上重新綻放。快樂聲中謝謝也將愉快的心情帶給了幫助他的你。看到在自己的努力下解決了別人的困難,心中也會舒坦許多。
給予別人關愛不但能使他人體會到愛的溫暖,也能讓自己感受到幫助別人的快樂!
那些被你關心過的人,大多都成了你的朋友。朋友之間,談笑嬉戲,互相吐露心聲,共同憧憬未來,煩惱苦悶一起分擔,大家一起品味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這就是愛帶來的收獲!
倘若有人需要關懷時,你卻視而不見,不肯向他伸出援手,就算你家財萬貫,花容月貌,別人向你投來的目光不是羨慕,更多的是厭惡,看不起。
媽媽生病時,把藥片放在枕邊;爸爸下班回家,幫他拿一下公文包;爺爺外出回來時,幫他捶捶背;奶奶干活時,幫她干點家務……親人們互相關愛,更加深了彼此的感情,一家人更加和睦,更加幸福美滿了!
愛的定義是什么,現在已不再模糊,這本書給了我們一個滿意的答案。
教學活動師生關系和諧課堂教好書是老師的天職,而要真正把書教好,就要努力使自己成為經師和人師。做好經師,有師能,才能為學生構筑起知識大廈;做好人師,有師德,才能為學生澆灌出精神家園。做經師,需要有美好高尚的師德情操。因為老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學科文化知識和技能,更要傳遞真善美,傳遞社會道德和良知。師生相尊相親,相信相融,教育和管理才會流淌出生命的快樂,教師這一職業才會盛滿幸福和尊嚴。
教學活動是師生之間的雙邊活動,師生關系是維持教學活動的基本關系。在教師與學生之間發生的業務關系、倫理關系、情感關系過程中會發生一定的矛盾,如果師生雙方沒有采取協商、對話等化解矛盾的方法去化小矛盾,而是采取了比較不當的言行將會使小矛盾也會變成沖突。
案例一:正在上課的時候,有一個王同學大聲對我喊道:“老師,他用書打我”。這個男生平時就比較調皮,學習成績還可以,就是比較爭強好勝,好狡辯,喜歡在課堂上做一些小動作。同學們都不是很喜歡他,聽到他的匯報,我就沒有搭理,而旁邊的同學說:“我沒有打,他是他自己煩人,老是講話。”我接著說:“你自己做了錯事還怪別人,還像一個男子漢呀!”這句話引來了其他同學對他的譏笑,使王同學非常氣憤,他氣乎乎地看看旁邊的同學又憤憤不平地看看我,在那又是拍書又是砸筆。課后我很快了解到,今天確實不是他去惹事。
分析:從這個案例來看,由于“我”從主觀上誤解了學生,沒有聽學生的解釋,學生比較委屈,在辯解的同時還鬧起了情緒。虧好“我”的情緒控制得還比較好,沒有用自己的權威去壓學生從而使矛盾進一步激化。
反思:教師在課堂上面對一些突然的事件時,心態上還不夠冷靜,容易偏聽偏信,用自己的思維定式去分析問題,去批評心中認定的問題學生。當碰到學之間生鬧矛盾,而自己又沒有看到真實的情況時,教師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采取“冷處理”,可以說課后再來處理或對那塊地區加強巡視杜絕問題進一步擴大,有些孩子在課堂上那不愉快,課后就言和了,不存在很大的矛盾,老師也不用把學生之間的問題擴大化,引起不必要的后果。
從案例中有可以看出除了老師不夠冷靜外,和教師潛在的心理因素也有關系。教師對于一般“問題學生”都存有偏見,導致教育行為失當。如在案例中,由于這個王同學給“我”的印象是調皮,爭強好勝,好狡辯。從而導致了自己的誤判。
教師在處理問題時,語言一定不能失控。在案例中雖然教師只是說了一句不算訓斥學生的話,但由于引起了全班的轟動,使學生的心理受到了刺激,進而產生了反抗的情緒。所以,作為一名教師在處理問題的時候,應盡量從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出發,不要用語言去訓斥學生,也不要用語言去恐嚇學生,也不要用語言去激將、挖苦、諷刺學生,不要在教育中使用“軟暴力”。
教育是愛的事業,老師應具有矢志不渝的愛心和滴水穿石的耐心。而老師的蠻橫和粗暴,澆滅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愛是教育的核心,也是教師職業的核心。課堂融進了愛,學生學習才自然、親切。只有真誠的對待學生,教育才更有意義。
案例二:考試期間,學校七年級的一位學生因為不遵守考試規則,監考老師的好心提醒,被他誤解成老師的歧視和污蔑,先是嘴里罵罵咧咧的,后來發展成對老師大打出手。老師的忍讓讓他以為老師怕事,事情愈演愈烈,三個老師都抓不住他……老師被他抓得滿胳膊都是傷……
分析:從案例中看出,本來老師和該同學還沒有發生比較大的沖突。但是由于該學生的個性,使該同學和老師之間產生了一次大的沖突。沖突的原因主要是老師不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而且學生個性上的缺陷也促使這次的事件。
反思:教師對于比較特殊的學生是不是有必要進行提前家訪?案例中由于老師對該同學的特殊家庭背景不夠了解,從而導致了和該同學之間發生了矛盾沖突。如果老師能做一個有心人,在知道這個班級中有這樣一個棘手的“人物”時,就及時了解學生的情況和家庭情況,對這個即將接手的學生進行家訪,這次的矛盾和沖突也不會發生了。
教師對于比較特殊的學生是不是有必要特殊照顧?教師能否適當的照顧一下他的情緒,讓他做一個適當的發泄。教師對他可以采取“冷處理”,不聞不問先隨他去。看他的心態平和下來后再用比較關心的語氣問問為什么遲到,可能比在氣頭上去問他的效果要好得多。對于一部分特殊的學生,教師所要做的工作是在生活的一點一滴中去感化他們,而不是動不動就去訓斥,指責他們,“特殊學生”更希望得到教師“特殊的愛”。
我們所教育的對象是富有思想、獨具個性的青少年,他們正處于生理和心理的動蕩、變化期,他們的世界觀尚未形成,良好的習慣尚未養成;對他們來說,反反復復犯同樣的錯誤也是自然的。這就要求我們老師要有恒久的耐力和毅力。教育是愛的耐力的較量,失去愛的教育往往會播下仇恨的種子。
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要用制度去規范、環境去影響,這就要求老師去建構適合學生健康成長的民主的規章制度和積極向上的氛圍情境;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價值觀,要用人格來浸染、精神來熏陶,這就要求老師要提升自己的知識素養和品格精神。老師,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強烈的文化意識,才不會把“差生”當做沉重、討厭的包袱。在現實中,我們也往往只盯著考試、分數,剝離了教學中的教育、知識中的情感。
思考:在教育教學中師生的矛盾是客觀存在的,師生發生沖突亦是難免的。教師只有在處理好矛盾沖突的時候,才能建立起好的師生關系。好的師生關系應該是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動中是民主的、在相處的氛圍上是和諧的。它的核心是師生心理相容,心靈的互相接納,形成師生至愛的、真摯的情感關系。
愛學生。“教育不能沒有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靈魂。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正確對待、寬容學生所犯的錯誤,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學生。
了解學生。只有了解學生的社會、家庭背景、個性差異、興趣愛好、心理變化、發展特點,我們才有與學生相處的基礎。
“影帝”丈夫“麻癮”爆發。明星妻子“以毒攻毒”
2011年9月19日,張嘉譯和王海燕的女兒張譯心滿周歲,夫婦倆在北京豐臺區陜西大廈為寶寶舉辦生日宴。飯后,張嘉譯邀請胡軍、鄧超等好友去家里搓麻將,一行人欣然前往。有近20年“麻齡”的張嘉譯,是演藝圈有名的麻將高手。王海燕最討厭丈夫打麻將,張嘉譯為顧及妻子感受,結婚后很少搓麻將。趁女兒生日,妻子心情燦爛,張嘉譯決定過過麻將癮。
幾個人圍著麻將桌坐下來,賢惠的王海燕殷勤地準備香茶、水果和糕點,然后坐在張嘉譯旁邊觀戰。大家本來說好玩3個小時,可直到暮色四合仍沒有散場的意思。王海燕趕緊開車去超市采購,回家后一個人忙前忙后做了一桌子飯菜。晚上10點,朋友們才意猶未盡地散去。
“破戒”后,張嘉譯隔三岔五邀朋友來家里打麻將,每次牌局都持續到深夜。次日早晨起來,王海燕第一件事就是清理客廳里的煙蒂、水果皮、瓜子殼:噴灑空氣清新劑,消除刺鼻的煙味……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三個月,王海燕忍不住跟丈夫抱怨:“你熬夜打麻將,我也跟著受罪,以后別玩了。”在張嘉譯的爭取下,王海燕做了讓步:“那以后每個月玩一次,每次別超過4小時。”然而,一個月玩一次,而且有時間限制,張嘉譯感覺不過癮。這年12月,張嘉譯開始與王海燕玩貓捉老鼠的游戲:他借口和朋友聚會,或跟制片人談劇本,頻頻在外面搓麻將。這樣一來,只要不拍戲,張嘉譯一個月至少要打六七次麻將。王海燕越來越奇怪:丈夫最近怎么這么忙,莫非他瞞著自己在外面打麻將?
2012年4月16日晚上,女兒突然發高燒,王海燕連用了兩片退熱貼都沒能把女兒的體溫降下來,王海燕焦急地打丈夫的手機,誰知手機已關機,她只得一個人帶女兒去了醫院。深夜12點牌局結束,張嘉譯回到家,驚訝地發現家里沒人。他馬上開機撥打妻子的電話,才知道母女倆在醫院。張嘉譯匆忙趕過去,看見王海燕抱著女兒在門診室打點滴。昏黃的燈光下,妻子滿臉疲憊。張嘉譯自知理虧,訕笑著撒謊:“對不起,我手機沒電自動關機了。”王海燕是個顧大局的女人,柔聲說:“沒關系,不用解釋。”
回到家女兒睡下后,王海燕爆發了:“你明明在外面打麻將,為什么騙我?怕我煩你,手機都不開!”張嘉譯嬉皮笑臉地向妻子求饒:“好老婆,喝酒、抽煙、看球、碼磚,是一個男人的四大生理需求。我其他三項都不沾,就喜歡搓幾圈,請你網開一面。”王海燕沒有繼續強硬,而是打出了溫情牌:“咱們平時各自在外面拍戲,聚少離多:好不容易回北京,你卻天天打麻將,把我和女兒丟在家里。嘉譯,你其他方面都好,要是能戒掉麻將,就是滿分丈夫。”妻子的糖衣炮彈一襲擊,張嘉譯沒了脾氣,答應與麻將告別。
整整一周,張嘉譯關掉手機,在家里陪妻子和女兒。因為心里念著麻將,他坐立不安,情緒焦躁。―天,張嘉譯打開手機,一下子跳出20多條短信,都是朋友邀他打麻將的。抵不住誘惑,張嘉譯借口下樓倒垃圾,又一次上了麻將桌。深夜12點,張嘉譯回家,發現臥室的門已被王海燕反鎖,他只好去睡書房。
王海燕明白,規勸已經不起作用,她決定“以毒攻毒”:她也開始打麻將,目的就是讓張嘉譯明白,夫妻一方打麻將,另一方心里是什么滋味!此后一連數次,王海燕把女兒丟給丈夫,自己去朋友家打麻將,直到深夜才回家。她本以為張嘉譯會有所觸動,誰知他不僅沒一句怨言,反而每次都開車去接她。假如牌局還沒散場,張嘉譯甚至主動給妻子當高參,并戲說妻子和他志同道臺。“以毒攻毒”以失敗告終。
搓麻拉響健康警報。賢妻潛心尋求對策
2012年9月,電視劇《幸福雙黃線》在海口開機,張嘉譯在劇中飾演男主角“蘇市長”。在王海燕看來,幾個月劇組生活,也許會慢慢磨掉丈夫的麻將癮。抱著這種期望,王海燕心里沒以前那么糾結了,她像普通女人一樣每天為瑣碎的家務忙碌。只是她沒料到,張嘉譯在劇組依然不離麻將。每天拍完戲,他吃過盒飯就返回賓館張羅牌局。劇組200多號人,其中不乏“麻將愛好者”,張嘉譯將他們召集在一起,經常玩到深夜,餓了就吃塊巧克力、喝瓶可樂。11月初,王海燕去劇組探班,張嘉譯早早將麻將藏了起來。兩個月不見,出現在王海燕眼前的丈夫眼皮浮腫,滿臉倦怠,聊著聊著就歪在沙發上打起了瞌睡。王海燕以為丈夫是趕夜戲累的,趕緊去餐廳買來好吃的讓張嘉譯補補。
王海燕和劇組導演戰波熟悉,一次兩人閑聊,戰波無意中告訴她:“張老師演技精湛,性格平和,對吃住和拍攝環境從不挑剔。這樣的好演員哪個導演都愿跟他合作。”王海燕聽了心甜如蜜。突然,戰波話鋒一轉,說:“他喜歡打麻將,幾乎每晚都要打幾圈,雖然沒影響拍戲,但我擔心他身體吃不消。”聯想到丈夫一臉疲態,王海燕什么都明白了。
傍晚,張嘉譯收工回賓館,王海燕責怪道:“你在家打麻將也就算了,怎么還玩到劇組了?瞧你這樣子,多讓人心疼!”四年婚姻生活,張嘉譯摸透了王海燕的脾氣,就是吃軟不吃硬。他說:“還是老婆最疼我。你放心,我的身體不僅屬于自己,也屬于你,我會加倍珍惜。”說著,從柜子底層翻出麻將,當著王海燕的面扔進了垃圾桶。王海燕稍感安慰,一周后返回北京。可她萬萬想不到,她一走,張嘉譯又買了一副新麻將,繼續跟同事酣戰。
2013年1月,《幸福雙黃線》殺青,張嘉譯回北京休整。一進家門,他就窩在沙發上喊腰疼,且頭暈乏力。王海燕陪丈夫去醫院體檢,結果發現,張嘉譯不僅腰椎間盤突出,還患了都市中年人常見的“三高”: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血糖。醫生說,這是長期久坐,缺乏運動所致。第二天,她聯系了一位針灸師,每天陪丈夫去針灸。兩個月后,張嘉譯腰疼的毛病解決了。擔心丈夫再打麻將,王海燕要么跟著他出門,要么讓他待在家里哪兒也不許去。張嘉譯不勝其煩,常給她臉色看。
這年5月,王海燕在電話里問候婆婆,忍不住將丈夫打麻將引發的身體異常告訴了老人。人上了年紀,最怕兒女身體出問題,公公婆婆很快從老家西安趕到北京。他們狠狠將張嘉譯訓了一頓,張父還急得血壓升高。一個星期后,張嘉譯將父母送回西安。經歷過一次失敗的婚姻,王海燕很珍惜與張嘉譯這份情緣。望著丈夫的背影,王海燕苦苦思索:怎樣才能通過和平的方式幫丈夫戒掉“麻癮”呢?
戒除“麻癮”重拾“舊愛”,健康復來夫妻恩愛
當晚8點,王海燕開車去朋友家接丈夫。張嘉譯本來以為妻子會讓他在朋友面前丟面子,誰知王海燕不僅沒一句責怪的話,還搬把椅子在他身邊坐下,臉上始終保持著微笑。兩小時后,張嘉譯自己覺得不好意思,跟王海燕回了家。
次日,王海燕從網上搜了很多資料,都是有關打麻將危害身體健康與家庭和睦的。她把資料打印出來讓丈夫看。張嘉譯這才知道:全國有1000多萬人有“麻癮”,50多萬個家庭因此解體,80多萬人因打麻將久坐引發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每年全國還有上千人因打麻將猝死……“麻癮”已成為危害家庭和身體健康的一大殺手,張嘉譯震撼了。
見丈夫有所觸動,王海燕趁機打出“組合拳”。這些年,張嘉譯父母的生活費、醫藥費等開支,由兒女們共同負擔。2013年7月,王海燕跟丈夫提出:“咱家的條件在兄弟姐妹中是最好的,以后爸媽的所有開支由我們負擔。”妻子的賢淑,讓張嘉譯心生暖意。
不久,張母糖尿病發作,老人本可以在西安治療,但王海燕執意將婆婆接到北京,目的就是給丈夫找點事做。每天,她在紙上列好清單,然后讓張嘉譯去超市采購食材,她負責給全家人做營養餐。婆婆隔兩天去一次醫院,王海燕堅持讓張嘉譯開車接送。如此一來,張嘉譯根本無暇接觸麻將。
而且,王海燕還把4歲的女兒拉入自己的陣營。張嘉譯一閑下來,她就讓女兒去纏住爸爸。女兒央求他講故事、讀唐詩,陪她堆積木。張嘉譯明白妻子的良苦用心。2013年11月,張嘉譯與妻子將麻將機送給廢品收購站;當著王海燕的面,他逐一給朋友發短信:“從今以后,張嘉譯徹底戒除麻將,朋友們別再拉我下水。”王海燕為丈夫點贊。
為將“三高”降下去,王海燕不僅注意丈夫的飲食結構,還每天陪他慢跑,張嘉譯身體狀況漸漸好轉。但缺乏興趣支撐,張嘉譯覺得生活枯燥乏味,經常一個人玩網絡麻將。每次玩不了幾分鐘,他又會關掉電腦,嘴里自言自語:“網絡麻將也是麻將,我不能碰。”丈夫的苦悶,王海燕都看在眼里。她覺得,一個男人的精神得有所寄托,丈夫的愛好、追求、激情得有所承載,這樣才能活得充盈踏實。
張嘉譯喜歡漆雕藝術。2013年12月,王海燕從閣樓里翻出一箱漆雕作品,對丈夫說:“你以前不是有個漆雕工作室嗎?為什么不將這份愛好發展下去?”張嘉譯蔫蔫地答:“搞漆雕要花錢,短期看不到回報。”兩天后,王海燕交給丈夫一張銀行卡,說:“這里有40萬元,你把漆雕工作室開起來吧!”張嘉譯有些驚訝,說:“這可是很費錢的!”王海燕說:“只要你找到精神寄托,生活快樂,錢不重要。”
很快,王海燕陪丈夫在離家兩站地的社區租了一套房子,兩人和工人一道裝修布置房間,并聘請了6名漆雕技師,把漆雕工作室開了起來。張嘉譯在外地拍戲時,就遙控管理:要是在北京,王海燕每次都陪他步行去工作室,再步行回家,目的就是幫他鍛煉身體。工作室每誕生一件作品,張嘉譯都會認真編號、拍照并上傳網絡,還要給每件作品撰寫背景故事,忙得不亦樂乎。
近年來,隨著近端胃癌發病率的上升[1],麻醉技術及圍手術期處理能力的加強,全胃切除術已經成為治療胃癌的一種常規手術。伴隨著全胃切除數量的增長,術后并發癥問題日益突出,已經成為影響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盡管Schlatter1897年實施第一例全胃切除術以來,全胃切除的消化道重建手術已經有60種之多。但是至今仍然沒有一種重建術式獲得公認。因此,開發新的術式、科學評價現有術式是當前全胃切除手術臨床上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1 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手術的理想狀態
由于胃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現為:儲存食物、 參與食物的消化過程以及直接或間接分泌釋放胃腸激素,對胃腸、膽胰功能進行調節。全胃切除后所致的無胃狀態,將會導致患者消化吸收功能與營養代謝紊亂。因此,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手術的理想狀態應當是模擬正常人的解剖、生理及代謝功能[2]而產生的手術術式。目前,國內外專家一致認為理想的重建術式必須滿足下列條件[2~5]:(1)具有良好的食物貯存功能;(2)食物在消化道內能夠得到良好的消化吸收;(3)并發癥少,能有較好的生活質量;(4)操作簡單易于推廣;(5)隨著近年來胃、十二指腸生理功能研究深入,術后維持正常人的胃腸神經―內分泌功能及胃腸肽類激素釋放也被視為重建術式應該爭取達到的目標之一。只有滿足了這些條件,術后接近或達到正常人的解剖、生理功能才能視為重建手術的理想狀態。
2 常用重建術式及其存在的問題
目前,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的術式已達60余種,但是概括起來只有三大類,即經十二指腸徑路重建術式、不經十二指腸徑路重建術式、既經十二指腸徑路又不經十二指腸徑路的雙通道重建術式。
2.1 十二指腸徑路重建術式:理論上經十二指腸徑路重建術式具有解剖學、生理學基礎支持,現有研究也支持保留十二指腸通道的重建手術。因為,這類手術方式可以使食物通過十二指腸刺激膽汁和胰液分泌,使之與食糜充分混和,有利于食物消化吸收和胃腸激素的調節。Andreas[6]對5種重建術式進行對比研究后,發現保留十二指腸通道的患者術后6個月生活質量明顯提高,體重開始增加,而其他組體重還在下降;血清鐵、血紅蛋白水平明顯高于其他組;血糖、胰島素分泌、胰多肽方面都比未保留十二指腸通道的其他組患者效果好。而膽囊收縮素、促胰液素和促胃動素在建貯袋組之間無差異,但仍然與單純Roux-en-Y組重建方式有顯著差異(P
2.2 不經十二指腸徑路的重建術式:以畢Ⅱ式手術為基礎衍生出數十種不經十二指腸的重建術式,其中應用較多的是Roux-en-Y式重建術。賈振庚[10]把生存超過1年以上患者手術前、后的平均體重、血紅蛋白、血漿蛋白進行比較,發現全胃切除后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體重下降,單純Roux-en-Y術后的綜合情況優于Omega術式及十二指腸直接吻合與Roux-en-Y加“9”貯袋吻合組,統計學處理差異有顯著性(P
2.3 雙通道重建手術:由于此類術式既經過十二指腸又不經過十二指腸,具有以上兩類手術的共同優點。王宇[12]將空腸袢與食管端側吻合后再將空腸與十二指腸端端吻合,以形成空腸袢式代胃的雙通道消化道重建術式。經隨訪觀察,患者術后消化吸收食物,維持營養的效果較為滿意。說明雙通道術式在消化、吸收食物方面更為理想,有利于患者的長期生活質量。Makoto[13]在Roux-en-Y吻合的基礎上十二指腸近端和Roux-en-Y的Y支行端側吻合,保留十二指腸食物通道(雙腔吻合組)與畢I式吻合組患者比較,術后作碳標記的磷酸辛酯試驗,術后12個月雙腔吻合組的體重恢復情況都顯著比Roux-en-Y組好。脂肪吸收情況雙通道組和畢I組也明顯比Roux-en-Y組好,口服糖耐量試驗,胰島素功能診斷試驗3組無差異。認為保留十二指腸通道的雙通道手術有利于中鏈脂肪酸的吸收,患者也有更好的生理狀態。我們在開展胃腸環路吻合術基礎上[3],又對郝希山[7]的FJI術作進一步改良,將其十二指腸側結扎的輸出袢改為縮窄縫合,形成以十二指腸通道為主、非十二指腸通道為輔的“全胃切除調節型雙通道空腸代胃重建術”[14]。研究表明不僅保留了FJ I術的全部優點,還可進一步降低并發癥,改善術后生活質量。但是此類手術吻合口較多,操作相對復雜,是否會增加手術風險需要進一步觀察。
3 當前研究方向的思考
我國是胃癌高發地區,隨著技術進步以及對術后生存質量提出的更高要求,全胃切除數量將會不斷增加。在延長生存期的同時,提高生活質量又成為臨床研究的另一個 重點,而提高生活質量的重任理所當然地落到了消化道重建手術上。在基礎方面,應當加強對十二指腸生理功能及電生理的研究以闡明保留十二指腸通道的價值,對全胃切除術后諸多生理功能缺失給機體帶來的影響進行探究以便進行臨床補救;在臨床方面,首先應該加強協作,對現有重建術式選擇恰當的參數、統一標準進行多中心、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科學評價熟優熟劣;對臨床證實有效但又有很多并發癥的術式進行改良以提高術后生活質量;充分利用現有科學技術手段及相關學科發展取得的成果,開發新術式;其次要考慮腫瘤病期、生物學行為對生存期影響,從而選擇恰當的重建方法。
參考文獻:
[1] Zhang ZF,Kurtz RC,Sun M,et al.Adenocarcinomas of the esophagus and gastric cardia:medical conditions tobacco alcohol and socioeco-nomic factors[J].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1996,5(6):761.
[2] 陳峻青. 正確選擇胃癌胃切除的重建術[J]. 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01,4(1):5.
[3] 姜淮蕪. 胃癌消化道重建手術的應用與進展[J]. 四川腫瘤防治,2007,20(2):89.
[4] 朱正綱.全胃切除與消化道重建術在胃癌治療中的臨床意義[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06,13(1):15.
[5] Chin Anthony C,Espat NJ. Total gastrectomy: op tions for therestora-tion of gastrointestinal continuity[J].Lancet Oncol, 2003,4(5),271.
[6] Andreas S,Markus B,Kerstin U,et al. Importance of the duodenal passage and pouch volume after total gastrectomyand reconstruction with the ulm pouch: p rospective randomized clinical study[J].World J Surg,1996,20(1):60.
[7] 宋天強,李 強,郝希山.全胃切除術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臨床研究[J].現代腫瘤醫學,2005,13(2):145.
[8] 蔡成機.對全胃切除術后選擇消化道重建術式的思考[J]. 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04,7(1):5.
[9] Nakane Y,Michiura T,Inoue K,et al.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pouch reconstruction after total gastrectomy for cancer: which is the better technique,Roux-en-Y or interposition?[J].Hepatogastroen-terology,2001,48(39):903.
[10] 賈振庚,花三海,溫慧敏.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方式的預后分析[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01,4(3):172.
[11] Tono C,Terashima M,Takagane A,et al. Ideal reconstruction after total gastrectomy by the interposition of a jejunal pouch considered by emp tying time [J].World J Surg,2003,27(10): 1113.
[12] 尹燕平,王 宇.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的探討[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01,16(3):180.
[13] Makoto T,Yoshinobu S,J iro N.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recon-struction methods after gastrectomy using a new type of examination:digestion and absorp tion testwith stable isotope 13C-labeledlip idcompound[J].Gastric Cancer,2003,6(3):134.
[關鍵詞] 結腸癌根治術;充氣式保溫毯;并發癥;方差分析
[中圖分類號] R735.2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3)08(a)-0145-03
結腸癌通常是因為結腸部位的黏膜上皮在多種致癌因素的影響下發生的惡性的病變,屬于臨床上最常見的消化道系統的惡性腫瘤之一,我國近幾年來,由于我國飲食結構、空氣環境污染、生活習慣等因素的改變,結腸癌的發病率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所以人們對其的關注也越來越多,其手術治療方案與圍術期的照護方法也成為重點[1-2]。目前我國結腸癌的治療手段仍然是以手術切除為主,然后配合放化療以降低其術后的復發[3-4]。隨著近年來手術患者的增多,圍術期的護理對于患者的早期恢復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對圍術期低體溫及其并發癥的控制,以保證手術的安全進行、術后快速恢復。充氣式保溫毯主要由溫度傳感器、單片機及通訊模塊等組成,可人工自動調節多個溫度檔,方便簡單,容易操作,適應性高,穩定精確度高,可以有效監測、調節和控制手術期間及術后患者的體溫,保證手術成功完成,提高術后恢復率。本研究用充氣式保溫毯對術后由低溫引起的并發癥進行處理,取得了良好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所需的60例患者均為浙江省樂清市人民醫院(以下簡稱“我院”)2009年7月~2010年8月住院的結腸癌患者,明確診斷為結腸癌,并且手術可以切除,手術時間預計在2 h以上。無心、腦、腎、肝、肺等其他重要臟器嚴重病變的患者。所有患者都需根據入院的先后順序的單雙號分為兩組,即試驗組和對照組。其中試驗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齡35~67歲,平均(41.0±1.8)歲;平均病程(13.00±4.23)個月;其中有10例急性胃腸炎患者,2例腸梗阻患者,5例腸息肉患者,7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6例腺瘤患者。對照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齡38~70歲,平均(42.0±1.4)歲;平均病程(12.00±5.19)個月;其中有13例急性胃腸炎患者,1例腸梗阻患者,3例腸息肉患者,9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4例腺瘤患者。兩組患者的例數、性別、年齡、身高、病程等資料經過統計軟件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說明兩組具有可比性。所有的患者均由我院的制定人員進行1年的電話隨訪,了解術后恢復情況及復發率情況。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用傳統的保溫手段,在手術期間用加溫的靜脈用液、血和加溫的腹腔沖洗液沖洗腹腔;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除了在手術期間加溫靜脈用液、血和加溫腹腔沖洗液外,加用充氣式保溫毯進行保溫。在治療期間,除了傳統護理措施之外,還應該注意患者的飲食清淡和心情的愉快,適當的與患者進行語言溝通,給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避免緊張,耐心接收治療,與醫護人員積極配合治療。
1.2.2 觀察方法 對比觀察兩組患者在圍術期出現低體溫和全身感染的發生情況,其出現率越低,表明術后護理效果越佳;比較兩組患者術后麻醉蘇醒和術后創口愈合的時間,其時間越短,表明術后護理效果越佳;比較兩組患者凝血功能的恢復情況,其功能恢復越快,其術后護理效果越佳。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軟件SPSS 13.0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創口愈合和麻醉蘇醒時間比較
兩組患者對術后創口愈合時間和麻醉蘇醒的時間進行比較,在結腸癌根治術中運用充氣式保溫毯的患者,創口愈合的時間短,麻醉蘇醒的時間也縮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說明在圍術期運用充氣式保溫毯可以減少創口愈合時間和麻醉的蘇醒時間。見表1。
2.2 低體溫和全身感染情況的比較
結腸癌根治術的術后兩組患者基本情況比較,圍術期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運用充氣式保溫毯的試驗組出現低體溫情況的患者少,同時發生全身感染的患者也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說明在圍術期運用充氣式保溫毯能夠減少低體溫和全身感染情況的發生。見表2。
2.3 兩組患者凝血功能的比較
觀察兩組患者凝血功能的情況,比較兩組組間PT、APTT、TT和Fib各值的情況,加用充氣式保溫毯的試驗組各檢測值較對照組都有所增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說明在結腸癌根治術中運用充氣式保溫毯,其凝血功能較對照組好,可以減少其對因凝血功能障礙而導致相關并發癥的產生。見表3。
3 討論
結腸癌是外科臨床上常發生的一種急性的病癥,在初期一般都會出現腹部不適的一系列癥狀,慢慢會改變日常排便的習慣,很容易被誤診為便秘,由于其癥狀不突出,在臨床上不容易引起患者的重視,所以最容易發生病情惡化[5]。其發病原因與飲食、家族遺傳、大腸疾病、年齡等多方面因素有關。結腸癌一經確診,大部分的患者都需要進行手術療法,所以圍術期的護理對患者的恢復和今后的復發率顯得尤為重要,手術期間及術后的體溫控制也相當重要[6-7]。應該認真做好各項術前及術后的準備工作,隨時仔細觀察患者的癥狀與反應,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并發癥的出現,提高手術成功率與術后的恢復率。針對結腸癌根治術圍術期的護理工作,患者對舒適的需要也尤為重要[8]。
本院研究,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對充氣式保溫毯的應用,強調了對溫度的護理。因為手術麻醉會使患者體溫自身調節系統的功能受到抑制,手術期間患者的機體產熱減少,散熱增加,熱量丟失的途徑增加,溫度降低會使腦代謝降低、機械呼吸減少、行為調節機制喪失,出現低體溫。故圍術期患者的體溫維持在正常范圍內在結腸癌的根治術中尤為重要,這樣可以減少手術期間和術后的出血、感染以及其他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手術成功率與術后愈合率。同時控制手術室室溫和患者的體溫對患者術后的傷口痊愈很重要,可以保證手術成功進行。目前我院通過研究充氣式保溫毯在結腸癌根治術中的應用,結果顯示得出,試驗組患者較對照組患者創口愈合的時間短,麻醉蘇醒的時間也縮短,出現低體溫情況的患者少,發生全身感染的患者也少,凝血功能恢復也快。故充氣式保溫毯可以很好地應用于結腸癌根治術中,其治療效果良好,既可減少圍術期患者低體溫,還可減少低體溫相關并發癥的發生,利于術后患者恢復,提高患者生存率;從手術期間護理方面考慮,可減少結腸癌根治術患者的術后并發癥,全身干擾小,不良反應小,提高此類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質量,安全性可靠,從而更加合理地利用醫療資源,節省醫療開支,值得廣泛推廣應用。
在臨床上工作人員也應該做到積極地與患者溝通,經常給予患者鼓勵,在精神上給予支持,增強患者生存信心,讓患者保持樂觀心態與平穩心情,積極配合醫護人員治療。完善圍術期的準備可以有效地預防和控制術后并發癥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概率[9-14]。
通過本課題研究,得出結腸癌根治術中對圍術期對體溫保護的護理規范。從手術期間護理方面為減少結腸癌根治術患者術后并發癥,提高此類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質量。
[參考文獻]
[1] 梁榮中.結腸癌根治術后的預后因素分析[J].中國腫瘤,2012,21(10):799-800.
[2] 張粉玲,謝嵐.充氣式保溫毯在術后低體溫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現代臨床護理,2012,11(7):25-27.
[3] 聶玲,姜濤,李朝陽,等.充氣式保溫毯在全身麻醉蘇醒期寒顫患者中的應用觀察[J].護理雜志,2012,29(5):74-76.
[4] 高業蘭.充氣式保溫毯在肝臟術后低體溫患者中的應用觀察[J].臨床護理雜志,2009,8(1):19-20.
[5] 鄧晨暉,劉暉明,劉新蓮.充氣式保溫毯預防老年患者術中低體溫的作用觀察[J].廣東醫學,2009,30(7):1195-1196.
[6] 何應新,林樹文,郭黎.腹腔鏡下結腸癌根治術的近期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20):37-38.
[7] 向榮超,趙平武,向春華,等.腹腔鏡右半結腸癌根治術臨床觀察[J].現代臨床醫學,2012,38(4):260-261.
[8] 康娜,徐然,岳云,等.老年腹腔鏡直結腸癌根治術中患者血流動力學的變化[J].北京醫學,2012,34(8):656-659.
[9] 劉永軍,吳鋼,董健.結腸癌根治術后吻合口復發52例原因及多學科綜合治療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2(6):1412-1413.
[10] Adre T,Boni C,Navarro M,et al. Improved overall survival with oxaliplatin,fluorouracil,and leueovorin and adjuvant treatment in stageⅡorⅢcolon cancer in the MOSAIC trial[J]. J Clin Oncol,2009,27(19):3109-3l16.
[11] 許燕粧,邱醉然,周智群,等.人性化護理在高齡結腸癌合并腸梗阻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14):42-43.
[12] 王中欣.老年結腸癌患者的臨床及病理特點觀察[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1,10(15):1195-1198.
[13] 尹可浩,鄧家征.老年人結腸癌合并腸梗阻的診治體會[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1,10(6):425-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