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現代植物小短詩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然而,在2009年夏天,68歲的皮娜?鮑什抽完了最后一根香煙,帶著魔鬼與天使去另外一個世界舞蹈了。
向舞而生
居民主體是大字不識的礦工,灰蒙蒙的空氣中長年飄著煤粉的味道,遺留下的水和土壤污染直到最近還在努力治理。一條懸掛式單軌鐵路,像一副張牙舞爪的恐龍骨架,懸掛在德國著名的魯爾工業區的河水上方。在皮娜進駐之前,這里主要以恩格斯的誕生地而聞名。
這片地區從19世紀以來便以煤礦開采和鋼鐵冶煉著稱,談不上有什么藝術氛圍。1955年,14歲的皮娜成為德國埃森的福克旺學校舞蹈系的學生,被校長庫特?約斯稱為“迄今為止見過的最有才華的舞者。”然而,紐約才真正打開了皮娜的眼界。1959年,皮娜赴紐約留學。彼時美國最紅的形式主義給予了皮娜新的養分,心理情緒派卻俘獲她的芳心。1962年,她回到了福克旺,成為福克旺芭蕾舞團的首席舞蹈演員。同時,Pina開始了自己的編舞創作。1973年,她受邀來到烏普塔爾擔任舞團指導,真正開始脫離芭蕾舞的范疇。1974年第一步作品《片段》問世,從此開始一發不可收拾。?
對兩性與暴力的深刻表現
兩性之間相互倚賴又彼此排拒,復雜而矛盾的人類基本關系,正是皮娜?包什作品中一顆不停跳動著的心臟。在這顆心臟中跳動的主題與本質,焦點還是在于對“人”與人性的關注。皮娜的舞作永遠圍繞著人際、人性與兩性互動關系的主題。只有構成戲劇化的動作和劇場價值對她才具有意義。
然而,皮娜不在意人的肢體如何舞動,也不醉心于純動作的變換花樣,但是非常注重男女兩性關系在舞蹈上的外顯。在《藍胡子》中,她讓一個女人盤繞在男人的肩上、脖子周圍,仿佛一條圍巾,來寓意這不平等的社會,女人只是一種裝飾物。?1978年,《穆勒咖啡屋》更是以荒謬的手法,粗獷的動作,把人性最深處的隱私,虛假的兩性關系淋漓地呈現出來。皮娜自己在劇中扮演了一個像幽魂般游走的神秘女子,悲凄中透出悲劇感的沉重。?
破碎的舞蹈劇場
她的舞蹈劇場是舞?是劇?非舞?非劇?還是新型的劇場藝術?皮娜使她的觀眾趨之若鶩,也使他們一頭霧水。惡評如潮,好評如涌,挾裹著皮娜,在歐洲形成了一個世界后現代舞漩渦的中心。
皮娜?包什拯救了德國舞蹈,卻將傳統舞蹈劇場藝術粉碎了。1975年《春之祭》成為她“舞蹈”的最后一個支撐,皮娜?包什進行了新的藝術探索。1976年,布萊希特的芭蕾舞劇劇本《七項死罪》被包什在融舞蹈戲劇為一體的“舞蹈劇場”中呈現出來。疏離的效果、蒙太奇式的拼貼、變態的心理、以及暴力的傾向。
面對人們對舞蹈劇場的種種爭議。皮娜說:“劇場,本來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它不是夢境,它是所有現實的綜合。我從來沒有想過到底在做劇場還是在做舞蹈,我只想說關于生命,關于人,關于我們......”而這些都是在傳統舞動很少被涉及的,脫離傳統舞蹈,不是在放棄動作,而是因為發現了別的東西,“真正困難的是為舞蹈找到正確的環境。使它自身形成一個系統,舞動必須和一個人要說的東西有關”。皮娜曾說,或許她不應該試著理解她的想法,而應該著重她的感受。畢竟她仍在從事創作當中,她無法得知結果如何。皮娜?包什亦曾說過她的工作與她的私生活二者無法劃分開來,她所說的“我跳舞,因為我悲傷”已經成為深入舞者心中的自白與名言。
她逮住你,她向你挑釁,她激怒你,她使你著迷,她使你信服,她使你感動......。皮娜?包什以其堅強的意志和勇敢的冒險,在光明與黑暗的呈現中建立了新型的“舞蹈劇場”,以生活和藝術的碎片,割開了舞蹈封閉的、厚厚的帷幕。因此,“舞蹈劇場”不僅是皮娜?包什的藝術的代名詞,或許還是舞蹈的一個時代的代名詞。
做母親,“這是個怪異的經驗”
皮娜?鮑什有過一個戀人――舞美設計師羅夫?玻濟克(RolfBorzik)。1980年1月,羅夫?玻濟克為皮娜?鮑什設計完《貞潔的傳說》后因罹患白血病辭世,那年皮娜?鮑什正好39歲,羅夫?玻濟克小她4歲。在生活中,皮娜?鮑什非常神秘,人們看不到她的悲傷。一年后,她和德裔智利作家羅{德?凱相戀并且育有一子,為了紀念逝去的那段戀愛,皮娜將兒子取名為羅夫?索羅門。
在孩子剛出生的那幾年,皮娜帶著他到處跑,她將她的母親身份形容成“事業”:“我現在才發現一些由身體本身創造出來的奇妙關系,但這卻是一個怪異的經驗。”不過,她也說過,孩子讓自己的時間變得越來越少,讓糊口變得“更麻煩”。然而,皮娜仍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孩子有時候會跟舞團到世界各地旅行,而羅納德則會出席每場舞作的首映。除此之外,他也很少露面,但也會因為皮娜將重心一直放在工作上而表示不滿。不過兩人的關系到底如何,一向是個奧秘,但從孩子出生后,皮娜的作品多了一些明媚和溫暖。
藝術家的繆斯
事實上,皮娜本人和她的舞蹈也是許多藝術家的創作靈感來源。她曾經獲邀在意大利著名導演Fellini的電影《航程》中扮演一位盲眼的伯爵夫人。日本時裝設計師山本耀司和她交情很好,并親手為她縫制衣服。
很多人知道皮娜可能都是從西班牙導演Almodóvar 的《對她說》一片中。影片開場便是一段《穆勒咖啡館》的表演,讓男主角看的潸然淚下。而且片中的女主角也是一位舞者。劇中另一男主人公拿著黑白照片對著變成植物人的女主角說――“你看,我帶來了Pina Bausch的照片。她說‘我們要超越一切障礙,舞進新生活’。”?
攝影師Walter Vogel和皮娜是福克旺學校的同學,記錄了皮娜從年輕到晚年大部分的照片,在Pina去世之后,失去摯友的Vogel接受電視臺采訪時,滿頭白發的他紅著眼說:“我的心難過的像撕裂了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