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關于文明禮儀的手抄報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年級文明禮儀手抄報圖片1
一年級文明禮儀手抄報圖片2
一年級文明禮儀手抄報圖片3
一年級文明禮儀手抄報圖片4
一年級文明禮儀手抄報圖片5
一年級文明禮儀手抄報的資料:問候禮儀
向父母、長輩問候致意,要按時間、場合、節慶不同,采用不同的問候。
(1)早起后問爸爸、媽媽早上好。
(Good morning,Dad/Mum.)
(2)睡覺前祝爸爸、媽媽晚安。
(Good night,Dad/Mum.)
(3)父母下班回家:爸爸、媽媽回來啦。
(Hello,Dad/Mum.)
(4)過生日:祝長輩生日快樂、身體健康。
(Happy birthday to you!)(Wish you good health!)
(5)過新年:祝爸爸、媽媽新年愉快。(Happy New Year!)
(6)當爸爸、媽媽外出時說:祝爸爸、媽媽一路平安、辦事順利。
(Wish you a good journey!)
(7)當爸爸、媽媽外出歸來時說:爸爸、媽媽回來啦,辛苦了。
(Welcome home!)
(8)自己告別家人時:您放心吧,我會照顧好自己。離家時間較長,寫信或打電話問候家人。
一年級文明禮儀手抄報的內容:文明禮儀詩歌
《禮是人的魂》
禮是人的魂,無魂在世腳無根;
禮是一桿秤,無秤難知輕與重;
禮是世間理,無理萬事難說起;
禮是文之精,有文有化有人生;
禮是道之法,各行其路無關卡;
禮是德之形,大家相處情意濃。
推薦其他主題的手抄報資料和圖片作為參考:
1.小學生一年級文明禮儀手抄報圖片大全
2.一年級文明禮儀手抄報圖片大全
3.一年級文明禮儀手抄報圖片
深入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少先隊工作的意見》,以學校全面工作意見為指導,以實踐教育、體驗教育、養成教育為基本途徑,切實加強和改進少先隊各項基礎建設。
實實在在開展各項少先隊活動,不斷提高隊員素質,實現隊員“勤奮學習,快樂生活,全面發展”。
二、工作要點
1、加強中隊輔導員培訓,建立強有力的中隊輔導員隊伍。
2、健全少先隊組織,培訓隊干
①調整大隊委,組織隊干培訓。
②成立各種學生監督自管組織、宣傳隊、廣播站,組織培訓。
③堅持隊干培訓,提高工作能力。
④抓好新隊員隊前教育、入隊工作。
⑤加強少先隊陣地建設。
3、做好常規活動,平常中創新
①每周一舉行升旗儀式,作好“國旗下的講話”。
②每周二、四紅領巾廣播站播音,進行主題宣傳。
③每月各中隊出版一期主題黑板報,檢查評優。
④每月末進行一次少先隊員儀容儀表及個人衛生檢查。
⑤舉行一次文明禮儀常識抽測,評選文明禮儀之星。
⑥舉辦一次優秀手抄報評展、一次名言誦讀主題征文、一次中隊品德故事會。
4、辦好重大、特色活動
① 建設“書香校園”
② 慶祝六一活動
③ 科技藝術節
三、具體安排
二月份
1、調整大隊委,組織隊干培訓。
2、成立各種學生監督自管組織、宣傳隊、廣播站,組織培訓。
3、文明禮儀教育:
①成立文明禮儀監督崗,組織干部培訓
②《文明禮儀常規》專題教育
③啟動隊員文明禮儀檢查評比
④文明禮儀講座:《小學生家庭禮儀》
4、啟動道德名言誦讀
5、紅領巾廣播站開始播音
6、 書香校園”建設:出臺建設方案,啟動建設工程
7、隊干(旗手)培訓——怎樣升好國旗(問卷測試)
8、出版第一期黑板報
三月份
1、文明禮儀教育
①文明禮儀講座:《小學生學校禮儀》
②文明禮儀教育圖片展
③中隊學習禮儀常識,大隊測試
④禮儀小話劇表演
⑤隊員儀表衛生檢查評比
2、“三·五”紀念日活動
① 雷鋒生平事跡展
② 聆聽雷鋒故事,誦讀雷鋒日記
③ 紅領巾愛心基金愛心捐助
④ 紅領巾服務社區活動(清掃街道)
3、“三·八”感恩教育
①少先隊感恩倡議
②“我為媽媽洗次臉(腳)”主題體驗活動
③“寫給媽媽的一封信”感恩書信征集活動(要求有媽媽的閱后評語)
4、“”植樹節植綠護綠活動
5、風箏會
6、新眼保健操比賽
7、中國少年兒童平安行動——安全教育周
8、“書香校園”建設:中隊讀書故事會
9、中隊出版第二期黑板報
四月份
1、文明禮儀教育:隊員儀表衛生檢查評比
2、“學習革命先烈,繼承革命傳統”主題教育(結合清明節)
3、“誦道德名言,做文明少年”優秀征文、展示
4、“地球日”活動:廢舊物小制作
5、趣味陽光體育運動
6、優秀風箏會征文展
7、“書香校園”建設:
①經典詩文朗誦會
②百科知識賽(一)
8、中隊出版第三期黑板報
五月份
1、文明禮儀教育:
①評選文明禮儀之星
②隊員儀表衛生檢查評比
2、“”紀念日活動:
①圖片展
②逃生演練
③紀念征文
④征集手抄報
3、“今天我當家”、“我的拿手菜”實踐活動(結合勞動節)
4、趣味陽光體育活動
5、籌備六一慶祝和科技藝術節
6、少先隊教育:隊基礎知識
7、“書香校園”建設:
①優秀讀書摘抄評展
②征集優秀讀書報告單
③百科知識賽(二)
8、優秀手抄報展示
9、中隊出版第四期黑板報
六月份
1、文明禮儀教育:
①表彰文明禮儀之星
②隊員儀表衛生檢查評比
2、六一慶祝活動及科技藝術節
3、少先隊教育:隊史
4、評選道德名言誦讀積極分子
5、“書香校園”建設:
①讀書積極分子交流會
②優秀讀書報告單展示
③百科知識賽(三)
④評獎讀書活動積極份子
自五月中旬,我校積極響應市文明辦及教體局提出的《關于開展“講文明樹新風”主題活動》的要求,結合我校的實際,在全校內開展了一系列主題教育活動,現總結如下:
一、“學生文明禮儀”系列教育活動
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文明素養,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凈化學生的心靈,增強學生的文明禮儀修養,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相處,學會求知。學校首先把文明禮儀教育納入了本次主題活動的重要議事日程,開展了“學生文明禮儀”系列教育活動。
(一)宣講禮儀,提升認識。
積極開展學習禮儀讀書活動,禮儀的養成需要學習,沒有學習,便無從談起禮儀規范。為此,我們創設了“人人講文明,人人重禮儀”的濃厚氛圍,各班大力宣講禮儀,學習禮儀,利用班會時間多次組織學生學習了《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及相關禮儀知識,利用板報、漫畫、文明禮儀知識競賽等途徑,讓學生掌握一般禮儀的做法,讓禮儀知識深深地扎根于學生的心靈。
(二)開展活動,循序漸進。
1、開展“我身邊的不文明行為”調查和認識活動。禮儀貴在自知。為充分了解禮儀知識,我們開展了文明禮儀的自查活動,要求全體學生從校園、家里、公共活動場所搜索身邊的不文明行為,然后再通過主題班會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談一談這些現象的危害性,讓學生明白“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道理,然后向學生普及文明禮儀常識。這一活動開展以來,校園里的不文明行為明顯減少,學生的自律性得到了加強,文明素質得到了提高。
2、開展“文明禮儀伴我行”主題教育系列活動。禮儀重在實踐,為讓學生真正實踐禮儀,我們開展了“文明禮儀伴我行”主題教育系列活動,如,“與文明并肩同行”作文比賽, “文明禮儀伴我行”手抄報設計比賽,“校園中美的尋訪”調查活動、“文明游戲在課間”活動以及“文明禮儀”的主題隊會等。從文明禮儀習慣到衛生習慣,從學習習慣到體育鍛煉習慣,從嚴于律己到愛班愛校,循序漸進,由點及面地開展行為養成教育。通過這些形式多樣、內容充實、富有針對性的學習實踐活動,充分培養了同學們的自主性、自覺性,進一步規范了同學們的文明言行。全體同學對文明禮儀知識已有了一個全面而深刻的認識,并能潛移默化地內化到自己的日常行為習慣中去,整個校園始終能浸潤在濃郁的文明有禮、熱情友好、寬容謙讓、誠實守信的和諧氛圍中。
(三)師德表率,感染學生。
教師文明禮儀最重要的是體現在教師的行動上。為了使學生真正記住自己所學習的文明禮儀知識,落實到自己的行動中。平日里我們教師之間見面相互禮貌問好,相互幫助;不在班上、校園內亂扔一點廢棄物,見到地面上有一點雜物主動彎腰撿起來……所有的這一切都讓同學們從老師的行為中受到深刻教育。在老師們的帶動下,同學們的主人意識、團結意識、樂于助人的精神……更加強烈了。許多同學都像老師們一樣,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文明禮儀。
(四)樹立典型,鞏固成果
在整個文明禮儀活動中, "爭當文明禮儀之星" 一直貫穿始終。"文明禮儀之星"的爭當,必須是通過自薦、班級核實二個程序。通過這二個程序,當選"文明禮儀之星",同時也自然成為一名“文明禮儀監督員”,監督其他同學在學習、生活中的表現,教育不文明行為,讓不文明行為在班內無處藏身。維護文明的班級環境。通過一系列文明禮儀教育活動的開展,各班級內興起了文明之風,同學們互相關心,監督,集體榮譽感普遍增強。
二、節約用水、愛護水源系列教育活動
本學期我們對全校學生開放教學樓內洗手間的使用,為了讓學生懂得節約用水,珍惜、愛護水源。我們以 “一滴水,一滴淚” 為主題,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宣傳教育系列活動。
(一)在升旗儀式上向全體師生發出《保護水資源,從你我做起》主題倡議。讓全體隊員立即行動起來,從小事做起,從你我做起,號召大家都來節約保護水資源。
(二)各班開展系列節水主題活動,如:展覽節約用水手抄板,召開節約用水主題班會,搜集節約用水妙招,開展節約用水創編環保語,組織全體隊員利用網絡來查閱當今水資源的現狀等等。大隊部將學生自己創作的節水標識張貼在洗手間,讓學生通過觀看同伴作品,進行自我教育,提高節水意識。
近段時間,通過開展一系列的主題教育活動,使得學生的行為習慣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好轉,班容班貌有了較大程度的改觀。隊員們掌握了節約水資源、保護水環境等方面的相關知識,增強節約水資源、保護水環境,減少水污染以及安全用水的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本學期我校少先隊工作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突出“以人為本”,以“好習慣伴我行”活動為載體,結合上學期少先隊活動中已經取得的經驗及教訓,充分發揮少先隊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素質和行為規范為主線,以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為目的,通過落實養成教育、體驗教育、安全教育、社會實踐和雛鷹爭章等,不斷增強少年兒童的愛國思想、民族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標及要求:
(一)加強和改進少先隊員思想道德建設。
少先隊組織要緊密結合實際,積極探索少年兒童思想道德建設的規律,認真執行《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堅持以人為本,按照實踐育人的要求,以體驗教育為基本途徑,精心設計和組織開展內容鮮活、形式新穎、吸引力強的道德實踐活動,教育引導少年兒童增強愛國情感、確立遠大志向、規范行為習慣、提高基本素質。
繼續對少先隊員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教育,讓少先隊員在活動中產生民族自豪感。要通過板報、班隊會、國旗下講話等形式,開展革命傳統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二)以“好習慣伴我行”活動為載體,狠抓文明禮儀教育。
學校要以少年隊組織為龍頭,以“好習慣伴我行”活動為載體,加強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教育,促使學生提高禮儀意識,自覺踐行文明禮儀,成為文明禮儀行動的先鋒隊。
1、開展“好習慣伴我行”主題教育活動,動員全校師生積極行動起來,做好習慣的使者,推動文明主題宣傳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
2、各班要開展以“好習慣伴我行”為主題的班隊會,發揮中隊活動在文明禮儀教育活動中的宣傳教育作用。
3、精心布置學校教師和校園環境,用宣傳畫、手抄報、書法作品等有教育性的宣傳品感染、陶冶師生,促使他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講規范、講禮儀、講公德、講文明。
4、開展《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學習教育活動,讓學生熟知主要條款內容,并填寫好教育活動記錄表。培養學生形成講文明、懂禮貌、守紀律的良好行為習慣。
5、繼續抓好升旗儀式活動和“常規示范班”評比工作。建立健全值周制度,評比結果每天一公布,每周一小結,并舉行授旗儀式。通過活動促進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形成,增強德育實效性,培養學生集體榮譽感和自覺遵守紀律的良好行為習慣。
(三)加強行為規范的養成教育。
開展《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學習教育活動,培養學生形成講文明、懂禮貌、守紀律的良好行為習慣。發揮少先隊作用,加強隊員們的日常行為規范養成教育,嚴格各種規章制度,加強文明禮儀常規教育和安全、法制教育等,通過晨會、國旗下講話、班隊會進行教育。注重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講究衛生。開展如“使用禮貌用語”、“給老師獻上一杯水”、“學校是我家,衛生靠大家”等活動。適時舉行《守則規范記我心》演講和歌詠比賽。
(四)加強少先隊的基礎建設。
1、我校要繼續促進少先隊工作的創新發展。繼續加強學生禮儀隊的訓練。
2、建設一支強有力的自主管理干部隊伍。
3、開展少先隊員光榮感教育。以中隊為單位,以“我是少先隊員”、“我生活在少先隊組織中”、“我為少先隊添光彩”為主要內容、廣泛開展少先隊員光榮感教育,引導少先隊員以是少先隊員為自豪,愿意為少先隊添光彩。
4、開展少先隊輔導員責任感教育。通過多種途徑和形式開展以“做少年兒童人生追求的引領者、實踐體驗的組織者、健康成長的服務者、合法權益的維護者、良好成長氛圍的營造者”為主要內容的責任感教育,全面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引導他們以自身優勢在少年兒童思想道德建設中發揮獨特作用。教育活動要與進一步加強少先隊隊伍建設、完善少先隊教育培訓機制有機結合,務求實效。進一步加大輔導員培訓工作力度。
5、加強少先隊理論研究。工作中要重視少先隊理論研究,及時總結經驗,不斷探索創新,推動少先隊工作發展。
三、各月份工作要點:
九月份:
1、入學教育,爭當‘四好少年’開學主題日”活動;
2、制訂少先隊工作計劃,少先隊常規工作(升旗儀式、國旗下講話、黑板報、紅領巾廣播);
3、教師節開展尊師重教表彰等活動;
4、重陽節活動;
5、組織一年級新生學習小學生守則日常行為規范,以及少先隊知識。(學習國歌、隊歌)。
十月份:
1、以“祖國,我為您自豪”為主題,開展慶國慶活動;
2、慶祝少年先鋒隊建隊日;一年級新生入隊儀式;
3、 板報評比活動;
4、開展“學弟子規,做文明人”主題班隊會;
5、結合安全教育周開展系列活動。
十一月份:
1、班級以“我愛我們的班集體”為主題開展集體主義教育活動;
2、11月9日消防安全日,開展消防周教育活動;
3、開展“行為規范養成”教育活動
4、開展鎮級讀經典演講比賽
5、對師生進行法制和安全知識培訓。
十二月份:
1、“慰問特困生,關注留守兒童”家訪活動
2、法制教育
一月份;
1、刊出一月主題黑板報。主題:慶祝元旦。
摒棄禮儀教育現在的家庭“四二一”結構模式,讓一些孩子成為了家庭生活的中心,孩子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及父母的呵護下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孩子在愛的漩渦中,自我意識不斷膨脹,禮儀意識無從樹立。而家長們一味認為自己的孩子是“好的”、“對的”,在孩子與同伴發生矛盾時,總是極力維護自己的孩子,不讓自己的孩子吃半點“虧”。家長的這些行為讓學校教育也變得小心翼翼,對于孩子一些行為上的錯誤,老師在批評與不批評的矛盾中掙扎著,因為萬一尺度沒有拿捏好就有可能惹來家長的投訴。另外,一些家長的思想意識深處還是存在著高分致勝的想法,他們認為禮儀教育是細枝末節,高分才是王道,成績好=能力好=工作好=生活好=……在這樣的理念意識之中,我們怎么能強求我們的孩子懂禮有節。
二、社會道德缺失個例,扭曲禮儀教育
多元的社會價值體系或多或少地侵蝕著孩子們純真的心靈,影響小學生的禮儀觀念。[1]如“老人倒地扶不扶”已從一個嚴肅的社會問題、法律問題被解構成笑話,在青少年中大肆流行。有一個笑話就是這么說的:今天下大雪,剛才出門見一大爺摔倒了,我過去問道:大爺,我一月工資不到2000塊錢,能扶您起來么?大爺:小伙子,你走吧,我再等一會兒。我:好勒!天氣雖冷,大爺的話卻是暖暖的,滿滿的都是正能量……另外,現實生活中忽視道德底線的影視作品及圖書也對孩子的禮儀意識產生著消極的影響。孩子們的認知能力有限,他們往往體會不到作品中積極的,正面的能量,而對里面的一些消極的、反面的內容卻更覺得刺激,甚至似是而非地模仿了。那么在這種禮儀教育的背景下,學校禮儀教育該做些什么呢?筆者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策略入手。
三、禮儀教育實施策略探究
(一)行動引領,把禮儀教育落到實處
學校要轉變意識,樹立正確的育人目標。教育的過程是培養“人”的過程,要實現這一目標禮儀教育不可或缺。1.要經常性地、踏實地開展活動,如堅持利用每周一的機會,總結各班開展活動情況,表彰在活動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人物,用身邊榜樣的力量鼓舞和激勵孩子們。利用思想品德課和課前談話對學生進行日常行為教育,結合《中小學生守則》《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有層次、有針對性對學生實施思想道德指導和文明禮儀養成教育。2.要創造性地開展活動,創設一定的情境,在情境中進行禮儀訓練,講練結合,以練為主。如利用每星期班隊課時間,讓孩子們自編、自導、自演禮儀情景劇,孩子們在編、演、觀之中,接受了禮儀教育,明白了在什么情境之中我應該有怎樣的禮儀行為,懂得了禮儀接受方的心理感受。
(二)心理學助力,讓禮儀教育有的放矢
根據兒童心理做活學生文明禮儀的養成教育訓練工作,常常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嘗試:1.樹立榜樣示范作用。“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些話都道出了教師作為文明禮儀教育的實施者,其自身的言行對學生的極大影響。上課時,教師應堅持行鞠躬禮向學生問好;平時,學生向老師問好,老師也應認真回禮;碰到學生為老師做了事情后,老師要主動說:“謝謝!”;如果老師做錯了,能真誠地說聲:“對不起”。這樣的小節,體現出尊重學生,會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學生在行為實踐中的榜樣影響,除教師外還有同學,學生也希望自己能成為別人學習的榜樣。[2]對孩子們來說,同伴的榜樣力量更為強大。教師可根據他們愛表揚、具有向上心理這一心理特點,堅持正面教育,樹立典型,讓禮儀榜樣的力量去影響其他學生,為其他同學起帶頭和示范作用。同時,教師不要吝嗇自己的表揚,哪怕有了一絲一點的進步,教師都要予以肯定,用肯定來鞏固進步。2.建立禮儀學習共同體。把不同程度的孩子置于一個學習共同體中,孩子之間自然而然會形成一種互學模式。同時,強調集體榮譽,講求個人奉獻,按照這樣的方式,可以把全班分成位子相對固定的若干個學習共同體。教師則制定學習或者實踐任務,由共同體成員共同完成,并相應獲取分數。如出一期文明禮儀手抄報或者排演一出課本劇等等。每一星期,每一個月,每一個學期均有相應的榮譽評比。這樣,為了集體的榮譽,每一個成員勢必全力以赴。同時,若有行為不達標的學生,共同體內的其他學生為了自己整個集體的榮譽,勢必竭盡全力來幫助他,最后達到共同進步的目標。
(三)校園文化推動,使禮儀教育溢滿校園
校園文化作為學校禮儀教育的主陣地,必須發揮其積極作用。1.做好禮儀文化的宣傳工作。利用校園廣播、黑板報、宣傳櫥窗,文化墻乃至教室,辦公室的布置,營造濃郁的禮儀氛圍,潛移默化中向學生宣傳文明禮儀知識。如辦公室、教室的布置,要有一定的文明禮儀方面的內容,黑板報、宣傳櫥窗等定期出關于文明禮儀的內容。國旗下的講話內容以“禮儀教育”為主線,根據學校內外出現的情況,每周講話有明確的主題,內容貼近學生的校園生活,最好能選取學生中發生的例子展開來講,這樣,更能引起學生的共鳴,獲得更好的教育效果。2.搞好校園禮儀文化活動。[3]做好校園禮儀教育軟環境的建設和營造工作,讓學生在日常生活的耳濡目染之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養和自身的審美情趣。如通過開展“美化校園,整潔你我他”活動。讓學生在參與勞動過程中,明白自已的努力可以為他人帶來美好的享受,明白勞動成果來之不易,要珍惜。通過張貼名人名言,激勵學生向名人學習,學習他們高尚的情操和樂于奉獻的精神。通過學唱校歌,領悟校歌中蘊含的學校的精神和對學生的殷殷希望,激勵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通過繪制圍墻壁畫,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團結友愛,互相幫助。校園文化不會發出聲音,但時時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3.抓好學校各“節”,禮儀教育嵌入環節。如在學校的“藝術節”中,學生沉浸在音樂的優美旋律中,沉浸在翩翩的舞姿中,沉浸在美術作品的五彩繽紛中,會獲得美的享受,進而提升自己的審美情趣。在體育節中,學生會對“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有了更直觀的了解,明白“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真正內涵。在“讀書節”中,學生們更是與大量名人賢者面對面對話,汲取精神上的營養,獲得思想上的提升。
(四)整合教育資源,讓禮儀教育走出校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