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感動中國人物作文

      感動中國人物作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感動中國人物作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感動中國人物作文

      感動中國人物作文范文第1篇

      林俊德:工作到最后一刻

      林俊德,中國工程院院士、總裝備部某基地研究員,2012年病逝。

      林俊德入伍52年,參加了我國全部核試驗任務,為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發展傾盡心血,在癌癥晚期,他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林俊德是靠政府助學金念完中學和大學的。大學畢業后,他開始從事核試驗研究工作。由于核爆炸具有極大的破壞性,所以測量儀器的研制一直存在很大難度。林俊德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獨立創新制作了鐘表式壓力自記儀,為測量核爆炸沖擊波參數提供了完整可靠的數據。在之后40多年的科研旅途中,他先后獲得30多項科技成果獎。

      2012年5月4日,林俊德被確診為“膽管癌晚期”。為了不影響工作,他拒絕手術和化療。5月26日,因病情突然惡化,他被送進重癥監護室。醒來后,他強烈要求轉回普通病房,堅決地說:“我是搞核試驗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現在最需要的是時間。”

      林俊德在住院期間,整理并移交了一生積累的全部科研試驗技術資料,此外還多次打電話到實驗室指導科研工作。5月31日上午,已極度虛弱的林俊德,先后9次向家人和醫護人員提出要下床工作的要求。于是,病房中便出現了震撼人心的一幕:病危的林俊德,在眾人的攙扶下,走向數步之外的辦公桌,開始了一生中最艱難也是最后的沖鋒……

      頒獎詞:大漠,烽煙,馬蘭。平沙莽莽黃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劍河風急云片闊,將軍金甲夜不脫。戰士自有戰士的告別,你永遠不會倒下!

      素材點撥:林俊德用自己刻苦鉆研、堅韌不拔、無私奉獻的精神,向我們詮釋了什么叫“精忠報國”,什么叫“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他不僅是中華民族的脊梁,更是一座高高屹立的豐碑,指引著我們奮勇向前。

      運用方向:愛國、敬業、頑強、堅持、與時間賽跑、無私奉獻等。

      陳斌強:“綁著”母親去教書的孝子

      陳斌強,38歲,浙江磐安縣冷水鎮中心學校初中語文教師。

      陳斌強9歲時,父親因車禍去世,母親獨自撫養三個孩子長大。2007年,母親得了老年癡呆癥,喪失了日常生活能力。

      陳斌強回憶起多年來母親對自己的付出,他決定再困難也不丟下母親。那時,陳斌強的兒子還不到兩歲,妻子建議他把母親送到養老院去,他說:“一個連兒子都不認識的老人,送到養老院,被欺負了怎么辦?”為了照顧母親,他硬是把兒子提前一年送進了幼兒園。

      為了親自照顧母親,他每天都用一根布條把母親綁在自己身上,騎著電動車行駛30公里去學校上課。開始,同事們都不太理解,說:“你這樣把母親帶在身邊照顧,一兩天倒可以,一年兩年怎么吃得消?”可陳斌強做到了,一連五年,風雨無阻地帶著母親上課。

      照顧母親的生活異常辛苦。陳斌強一天到晚連軸轉:晚上9時,服侍母親睡下;凌晨1時,準時起床抱母親上廁所;清晨5時,鬧鐘響起,他要趕在師生之前起床,將母親房間打掃干凈,處理好母親的大小便;早上7時喂母親吃飯后,開始學校一天的工作。

      盡管生活上的事兒很多,可是陳斌強的教學任務卻一點也沒落下,他教兩個班的語文課,負責教初一學生廣播體操,總管學校體藝2+1活動。他總說:“我是跑著走的。”

      頒獎詞:小時候,這根布帶就是母愛,媽媽用它背著你。長大了,這根布帶是兒子的深情,你用它背著媽媽。有一天,媽媽的記憶走遠了,但愛不會,它在兒女的臂膀上一代代傳承。

      素材點撥:百善孝為先,陳斌強用一根布帶綁著患有老年癡呆癥的母親去教書,穿行于風雨之中,這不僅是一種親情之愛,更體現出了一種義不容辭的責任,值得每一個人學習。

      運用方向:孝心、親情、責任、堅持、關愛等。

      何:主動捐獻器官的小學生

      何,女,12歲,廣西桂林人,小學生,因腫瘤擴散至腦部組織,2012年11月腦死亡。她在聽說自己的生命只剩3個月時,決定將自己的器官捐獻給有需要的人。

      那還是2012年4月,何即將小學畢業之時,被查出患有高度惡性小腦膠質瘤。9月初,她的病情突然復發,腫瘤擴散至腦部組織。在得知自己的生命只剩下3個月時,何做出了讓父母、親人都難以理解的決定……

      當何說出“爸爸,我想把器官捐出去,行不行”時,她爸爸嚇了一大跳,并把她罵了一頓。何哭著說:“我希望能盡自己的能力給別人生的希望。”最終,爸爸媽媽含淚同意了她的要求。2012年11月17日凌晨0時10分,小何在醫院里走完了她短短12年的人生路。凌晨4時,她的兩個腎被送到第181醫院捐給了兩名患者,她的肝也救助了需要的病患。

      在旁人眼里,何一直是個品學兼優、有愛心的孩子。家里滿滿一面墻貼著“三好學生”之類的榮譽獎狀。2008年汶川地震時,她曾讓父母捐出一個月的工資給災民。被查出患了腦瘤后,學校為她捐錢,她卻要把錢捐給更需要的人……

      頒獎詞:正是花樣年華,你卻悄然離開。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從枝頭散落,留得滿地清香。命運如此殘酷,你卻像天使一樣飛翔。你來過,你不曾離開,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閃光,把人間照亮。

      素材點撥:盡管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如果一個人生前能心懷他人,死后用愛的捐贈去延續他人的生命,那他(她)的生命又是無限的。12歲的何就是這樣一個了不起的人,相信她的名字會被深深刻進人們的心中,如花兒一樣清香四溢。

      運用方向:捐贈、愛心、感恩、圓“夢”、榜樣等。

      陳家順:“變身”民工的“臥底局長”

      為保障外出務工人員的合法利益,從2007年9月起,云南省沾益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沾益縣駐浙江義烏勞務工作站站長陳家順,先后深入多家用工企業,以農民工的身份應聘到企業“臥底”打工。

      幾年前,陳家順被派往浙江義烏,麻煩事接踵而來:此前勞務輸出由鄉鎮干部、村干部負責宣傳動員,但是鄉親們出去后常說外面的情況和聽到的宣傳不一樣。陳家順成了鄉親們的“出氣筒”,有打工者甚至想揍他一頓。他下了決心:以一個普通農民工的身份去求職,實地體驗農民工的生活工作。

      不曾想,一“臥底”就是好幾年。他幾次進出工廠和農民工子弟學校,當過組裝工、裝卸工,看過倉庫,當過“豬倌”。

      有人說他這樣做太辛苦了,他卻只認死理:“別總覺得老百姓抱怨多,其實他們講究的就是實在和信任。你提供的用工信息與實際情況相差十萬八千里,怎么指望大伙兒相信你?我們當官的,如果今天的事情都做不好,又怎么指望讓老百姓相信你描繪的藍圖?”

      頒獎詞:為鄉親“臥底”,你吃遍所有的苦;為百姓打工,你換來群眾最多的甜。你喬裝改扮,卻藏不住心底最深的惦念;你隱姓埋名,可我們都知道你是誰,為了誰。

      素材點撥: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陳家順雖然是一名國家干部,但他牢記“人民公仆”的宗旨,放下身架,親自“臥底”。這不僅僅是在盡職責,更是在把滿腔的愛灑向農民工,灑向自己的衣食父母。

      運用方向:盡職、民心、不畏艱辛、以心換心等。

      高淑珍:守護“炕頭課堂”14載

      今年56歲的高淑珍是河北灤南縣司各莊鎮洼里村的普通農村婦女。她的兒子王利國4歲時得了類風濕,落下殘疾,到了上學年齡卻不能上學。高淑珍心疼兒子,想在家里辦個小課堂。后來她發現,附近村莊也有些因肢殘不能上學的孩子,他們都對讀書充滿渴望,于是,她便在家里辦起了學校。

      1998年4月,高淑珍的“炕頭課堂”開講了。老師是女兒王國光,5個孩子、4張課桌、2塊小黑板和借來的舊課本……高淑珍家里從此響起了讀書聲。

      “炕頭課堂”一開就是14年。14年間,她接收了近百名殘疾孩子,卻從未收過一分錢。母女二人每天用自行車接送孩子,中午就在她家一起吃大鍋飯。漸漸地,自行車接不過來了,她一咬牙買了一輛舊面包車。有兩個肢殘嚴重的孩子,她怕路上顛壞了,就一直抱在懷里。再后來,為了讓孩子少受罪,她索性讓孩子住在自己家里,免費吃住讀書。

      慕名而來的孩子越來越多,高淑珍為多掙幾個錢,每天天不亮就騎著自行車,馱著批發來的日用品趕集,一騎就是100多里地。有時下大雪沒有集市,高淑珍就走街串戶地賣。她說:“我一天出去掙10塊、20塊,給孩子們買點好吃的,我心里頭歡喜,騎著車子都有勁。”

      頒獎詞:粗糙的手支起課桌,寬厚的背擋住風雨。有了愛,小院里的孩子一天天茁壯起來。你的心和泥土一樣質樸,你撒下辛苦的種子,善良會生長成參天大樹。

      感動中國人物作文范文第2篇

      中央電視臺雖然年年都有舉辦“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評選”,就是在為這些曾經奉獻過的人送上一束花、端上一個獎杯。這個有意義的節目雖然已經舉辦十年了,但這才是我看到的第一次,我對此有很大的感觸。

      在這個簡單卻又美麗的舞臺上,走上去的人的事跡各有不同,但所有這些都讓我們感動,是因為這里包含了責任、理想、大愛……

      胡忠和謝小君是一對夫妻,他們和女兒一起來到了草原。胡忠在孤兒院里教書,一旦他知道哪里有孤兒,他就會不辭辛苦地把這些孩子接回來,教他們知識、給他們人間真愛。胡忠說:“我是個志愿者,我喜歡這些孩子,這些孩子也非常需要我們。在做這份工作時,我是發自內心的高興,因為這是我的責任。”這對夫妻用他們的實際行動告訴了我們什么叫責任、什么是人間真愛。

      吳孟超是個醫生,他有個病人叫王甜甜,她的肝上長了一個腫瘤,吳孟超考慮到甜甜的腫瘤是良性的,用腫瘤切除的方案是可行的,但他同時也知道,腫瘤所在的位置很危險,一不小心就有生命危險,別的醫生都不愿意為甜甜做手術。可吳醫生說:“這是我們醫生的職責,我應全力以赴地去做這個手術。”最后手術成功了!

      從“感到中國”的節目中我感受到了責任和努力的重要性,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象他們那樣,永遠肩負著責任、背負著理想,傳播著人間大愛,那這個世界一定會變得更加美好!

      感動中國人物作文范文第3篇

      “終于只剩作文了。”他稍稍喘了口氣,便開始看作文題目。考場上的每一秒都是很寶貴的。但是,他傻眼了,作文的要求是以感動為話題。“感動?好像我很久都沒有感動過了。‘感動中國人物’?今年忙著復習,根本沒看,怎么辦?”他的額頭沁出了一層細細密密的汗珠,“不能慌,老師說過,身邊的小事例最能拿高分,讓我想象------

      春節時,他回鄉下給爺爺拜年,爺爺奶奶很疼他,讓他放松一下,就沒有讓他看那些帶去的復習資料。他便在鄉間的小路上悠閑的散步,忽然一只大黑狗,虎視眈眈的看著一只母雞,而在那只母雞的身后,是一群嘰嘰喳喳的小雞。雙方就這樣僵持著,突然,大黑狗撲了上去,而母雞卻沒有本能的閃開,反而迎了上去,大黑狗在母雞的翅膀上狠狠地咬了一口,母雞哀鳴一聲,卻依然用身體護著身后的小雞……這是感動嗎?

      每天晚上,他總是奮戰到深夜,為了他的理想,為了不辜負他辛勞的父母。他的父親是一名工人,每天的工作總是很累,經常很早便休息了,而他體弱多病的母慶親,總是陪著他熬到深夜,為他送上一杯香濃的咖啡。這種咖啡,是他母親最喜歡喝,卻又最舍不得買的……

      這不是感動嗎?

      感動中國人物作文范文第4篇

      培養學生的寫作 水平,具體的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仿寫:

      一、標題的仿寫

      題好一半文,標題就是文章的眼睛。擬題時可以仿寫某些經典課文標題或經典的課文名句,也可以跳出課本仿寫。

      如下列標題就是仿寫的優秀典型,讓人一眼就能看清作者立意:“送去主義”“我自橫刀向貧笑”“城市讓生活更美好”“語文,想說愛你不容易”“將善良進行到底”“知否?知否?應是民肥官瘦”“掀起“毒膠囊”的蓋頭來”“有多少“經典”可以胡來”“拿什么來贊美你,我的祖國”“特別的感謝給特別的你”

      此類標題讓人既熟悉親切,又新奇有趣。

      二、開頭、結尾的仿寫

      古人寫文章強調“鳳頭”和“豹尾”,在作文中,學生不妨大膽仿寫閱讀過程中記住的經典開頭和結尾,為文章增色。

      如一位學生在寫立意為“愛心”的作文《生命的修剪》一文時,開頭處這樣仿寫冰心的話:

      愛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澆灌,隨時修剪,使得灑下愛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痛苦,心暖花開。

      這樣的開頭,既營造意境,又開篇點題,非常吸引人眼球,起到很好的入題效果。

      另一位學生在《蕩起向善的漣漪》一文結尾處這樣仿寫徐志摩的《再別康橋》:

      讓我們撐一支長蒿,向善良更深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伸出雙手,蕩起向善的漣漪。

      這樣結尾,可謂簡結明快,干凈利落,意味悠長,給讀者以咀嚼回味的余地。

      三、結構的仿寫

      不同文體的結構模式有其相對固定的特點,如議論文常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或“總—分—總”的結構,如《六國論》《拿來主義》等;散文常用“空間順序”和“情感線索”的結構,如《荷塘月色》《囚綠記》等;記敘文和小說常用“時間順序”的結構,如《包身工》《祝福》等。對相關文體結構的仿寫,可以使思路清晰,行文快速。

      如優秀作文《門前的路國家的路》,作者根據自己的生活閱歷和切身體會,寫自己家鄉門口路的前后變化:兒時的路是沙土路,初中時路正在修,高中時新修好的水泥路又寬又干凈。行文過程中以“我”的切身感受“快樂—苦悶—欣喜”為線索。這樣行文,讓讀者覺得思路清晰,結構嚴謹。 四、素材的仿寫

      學生在平時閱讀中,很大一部分時間都花在積累素材上,但很多學生在考試作文當中卻不能學以致用,實為可惜。其實,對經典素材恰當地改頭換面,便能時用時活,時用時新。特別是每年的感動中國人物頒獎詞更是學生作文復習備考的經典素材,學生更應該學會靈活仿寫。

      如感動中國人物劉偉的頒獎詞,就是對食指的《相信未來》一詩的仿寫:

      當命運的繩索無情地縛住雙臂,當別人的目光嘆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執地為夢想插上翅膀,用雙腳在琴鍵上寫下:相信自己。那變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飛翔的軌跡。

      一位學生在《莫因善小而不為》一文中仿寫楊善洲和胡忠、謝曉君夫婦的頒獎詞,使文章熠熠生輝:

      莫因善小而不為,公仆本色楊善洲。一個人能給歷史留下些什么,給子孫留下些什么?楊善洲留下的是一片綠蔭,一種希望。綠了荒山,白了頭發,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驥伏櫪,意氣風發,他心向未來。清廉,自上任時起;奉獻,直到最后一天。他二十年如一日,將一棵棵樹苗栽滿了荒山,給子孫留下了綠洲。

      感動中國人物作文范文第5篇

      比喻就是打比方,將甲事物比作乙事物,從而達到生動、形象、淺顯的目的。比喻是寫文章時最常見的修辭手法,比喻,用在記敘、說明、描寫中,能使事物生動、形象、具體,能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可感,給人以鮮明的印象;用在議論文中,能使抽象道理變得具體,使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易懂。比喻在“感動中國”人物頒獎辭中也多次出現,創造了感動人心的藝術佳境。

      何玥頒獎辭:正是花樣年華,你卻悄然離開。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從枝頭散落,留得滿地清香。命運如此殘酷,你卻像天使一樣飛翔。你來過,你不曾離開,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閃光,把人間照亮。

      【賞析】 頒獎辭中,“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從枝頭散落,留得滿地清香”,把12歲的何玥姑娘比做花朵,對其生命過早地凋零給予同情;“命運如此殘酷,你卻像天使一樣飛翔”,這里又把何玥比做天使,多么美麗的意象,對她有一顆善良之心給予高度贊美。

      對偶,是指用字數相等、結構形式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來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意思的修辭方式。對偶根據上下句的形式可以分為嚴對和寬對。

      高淑珍頒獎辭:粗糙的手支起課桌,寬厚的背擋住風雨。有了愛,小院里的孩子一天天茁壯起來。你的心和泥土一樣質樸,你灑下辛苦的種子,善良會生長成參天大樹。

      【賞析】 頒獎辭中,“粗糙的手支起課桌,寬厚的背擋住風雨”,用對偶句的形式來熱情謳歌高淑珍十多年來致力于教育的精神,同時通過一個對偶句將這個農村婦女耗盡家產,矢志不移,致力于殘疾兒童教育的艱辛具體化,語言閃耀著凝重典雅的光芒,給觀眾留下了強烈的印象。

      陳斌強頒獎辭:小時候,這根布帶就是母愛,媽媽用它背著你。長大了,這布帶是兒子的深情,你用它背著媽媽。有一天,媽媽的記憶走遠了,但愛不會,它在兒女的臂膀上一代代傳承。

      【賞析】 “小時候,這根布帶就是母愛,媽媽用它背著你。長大了,這布帶是兒子的深情,你用它背著媽媽”,這句頒獎辭開篇就以一副寬對來表達陳斌強的反哺感恩之情,語言整飭,讀起來朗朗上口。

      對比,是把具有明顯差異、矛盾和對立的雙方安排在一起,進行對照比較的表現手法。對比是把對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說明。運用對比,能讓讀者在比較中分清好壞、辨別是非,突出被表現事物的本質特征,加強文章的藝術效果和感染力。

      陳家順頒獎辭:為鄉親臥底,你吃遍所有的苦;為百姓打工,你換來群眾最多的甜。你喬裝改扮,卻藏不住心底最深的惦念;你隱姓埋名,可我們都知道你是誰,為了誰。

      【賞析】 “為鄉親臥底,你吃遍所有的苦,為百姓打工,你換來群眾最多的甜”,這里將“苦”和“甜”形成鮮明對比,凸現陳家順當官為民做主的思想,心系百姓的公仆形象,在對比中表達了對陳家順的崇敬之情。

      雙關是指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利用詞的多義性和同音(或音近)的條件,有意識使語句具有雙重意義,使其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辭方式。雙關分為“語意雙關”和“諧音雙關”。雙關可使語言表達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語意,給人以深刻印象。

      周月華、艾起頒獎辭:她背起藥箱,他再背起她。他心里裝的全是她,而她的心里還裝著整個村莊。一條路,兩個人,二十年。大山巍峨,溪水蜿蜒,月華皎潔,愛正漫漫地升起。

      【賞析】 “月華皎潔,愛正漫漫地升起”這句巧妙地從獲獎者的名字切入,一語雙關,意境優美,韻味無窮,真是讓人拍案叫絕!

      在說話或寫作中恰到好處地引用一些詩詞名句、人文典故等,是提升文章內涵和增加語言可讀性的途徑之一。巧妙地引用古代詩文,能使文章內涵豐富,增強說服力,增添文采。引用分為直接引用和間接引用。

      林俊德頒獎辭:大漠,烽煙,馬蘭。平沙莽莽黃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劍河風急云片闊,將軍金甲夜不脫。戰士自有戰士的告別,你永遠不會倒下!

      【賞析】 “平沙莽莽黃入天”“將軍金甲夜不脫”這兩句引自唐代詩人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表現林俊德長期工作在狂風怒吼、黃沙飛揚的絕域大漠這樣惡劣的環境,以及重任在肩、以身作則的科學精神;而“劍河風急云片闊”引自岑參的另一首詩《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頒獎辭直接引用古詩名句,尺幅之間,文采飛揚,讀來朗朗上口,給人以美的享受。

      化用,是寫作中經常使用的藝術手法,通過化用,可以使原有的句子在新的表達載體上又一次煥發出奪目的光彩。化用有了自己的“創造”成分,更顯文采,可增強語言的意蘊。

      高秉涵頒獎辭:海峽淺淺,明月彎彎。一封家書,一張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覺離亂苦,近鄉更知故土甜。少小離家,如今你回來了,雙手顫抖,你捧著的不是老兵的遺骨,一壇又一壇,都是滿滿的鄉愁。

      【賞析】 這一則頒獎辭化用了余光中《鄉愁》中的“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的詩句和“近鄉情更怯”“少小離家老大回”等古詩意境,恰到好處地表達獲獎者高秉涵和他的戰友們濃濃的鄉愁,語言典雅,古韻悠揚,耐人尋味。

      擬物是根據情感的需要,故意把人當做物或把此物當做彼物來寫的修辭方式,借助擬物的手法,既可以增強語言的絢麗色彩,鮮明地表達作者的喜怒愛憎情感,也可以激發讀者的想象,對描寫的事物產生鮮明深刻的印象,感受著作者的強烈情感。

      李文波頒獎辭:二十年堅守,你站成了一塊礁石,任憑風吹浪打,卻只能愧對青絲白發。你也有夢,可更知肩上的責任比天大。你的心中自有一片海,在那里,祖國的風帆從不曾落下。

      【賞析】 “二十年堅守,你站成了一塊礁石”,這一句運用擬物辭格,說李文波站成“礁石”,形象生動地表現了獲獎者李文波以透支生命、犧牲青春和家庭幸福為代價,長年堅守在祖國南疆的感人事跡,“礁石”一詞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在語言實際運用中,有時在一句話或一段話里,把幾種辭格結合起來使用,這樣可以把事物記敘得更加具體、生動,把道理闡述得更加深刻、透徹,把感情表現得真切、動人。在“感動中國”人物頒獎辭中經常使用這種技法。

      羅陽頒獎辭:如果你沒有離開,依然會,帶吳鉤,巡萬里關山。多希望你只是小憩,醉一下再挑燈看劍,夢一回再吹角連營。你聽到了么?那戰機的呼嘯,沒有悲傷,是為你而奏響!

      【賞析】 “帶吳鉤,巡萬里關山”化用李賀《南園十三首》中的詩句“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醉一下再挑燈看劍,夢一回再吹角連營”化用南宋辛棄疾詞作《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中的“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詩意地表達了羅陽同志以航空報國的赤子情懷,稱贊他以國家之振興為己任,兢兢業業,鞠躬盡瘁,將自己的全部精力和生命都奉獻在了工作崗位上,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奉獻精神。

      “那戰機的呼嘯,沒有悲傷,是為你而奏響”這一句運用了移情的修辭手法,所謂移情,是指為了突出某種強烈的感情,有意識地賦予客觀事物一些與自己的感情相一致,但實際上并不存在的特性,這樣的修辭手法叫做移情。運用移情修辭手法,首先將主觀的感情移到事物上,反過來又用被感染了的事物襯托主觀情緒,使物、人一體,能夠更好地表達人的強烈感情,發揮修辭效果。

      在這則頒獎辭里,把“悲傷”這一用于人的思想感情的詞語用到了戰機上,表現出國人化悲痛為力量的決心,以完成羅陽未竟的事業。

      亚洲成a人片7777| 亚洲综合久久综合激情久久| 亚洲视频小说图片|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ww|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图色40p| 亚洲美女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在线播放| xvideos亚洲永久网址| 在线观看亚洲网站| 一本久到久久亚洲综合| 亚洲?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午夜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野外|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相泽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 亚洲国产婷婷六月丁香| 亚洲AV天天做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日久生情 | 亚洲毛片不卡av在线播放一区| 亚洲国产午夜中文字幕精品黄网站|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草网美妙| 亚洲综合伊人久久综合| 亚洲av片劲爆在线观看| 亚洲神级电影国语版| 色天使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黑人| www.亚洲色图.com|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偷拍女厕|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蜜月| 亚洲婷婷天堂在线综合| 亚洲爆乳成av人在线视菜奈实| 国产亚洲人成在线影院|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乱码高清app|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 亚洲男人电影天堂| 亚洲乱亚洲乱妇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