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相互批評意見清單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二、會議地點:縣廣電中心6樓會議室。
三、會議主題:
深入學習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中央精神和省委、市委、縣委要求,緊緊圍繞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題,以“反對‘’、服務群眾”為重點,堅持嚴肅認真、實事求是、民主團結,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認真解決“”問題,促使黨員領導干部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和群眾觀點,切實改進工作作風,提高廣播電視服務群眾的本領。
四、參會和列席人員(約20人):
(1)單位領導班子成員及科級干部(4人)。
(2)縣掛點領導,第九督導組成員,縣紀檢、縣委組織部有關人員(約5人)。
(3)邀請1名人大代表人員、2名政協委員、3名“三送”掛點助水村干部群眾代表列席。
(4)各科室部門黨員負責人(3人)。
(5)單位活動辦有關工作人員(2人)。
五、會議議程
主持:專題學習由單位主要負責人同志主持;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由縣掛點領導法院院長同志主持。
(一)第一階段:上午9:00—10:30,由單位主要負責人同志主持,進行專題學習和通報準備工作情況。
1、傳達學習在指導蘭考縣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時的重要講話精神。
2、觀看央視“焦點訪談”欄目的專題節目《一次“紅臉出汗”的民主生活會》、電視臺專題片《一場心靈的洗禮,一次黨性的升華——全程指導縣委常委會專題民主生活會側記》。
3、傳達學習中央“活動辦”《關于河南省蘭考縣委專題民主生活會情況的通報》(書面)。
4、傳達學習省委書記同志在參加市委、縣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時的講話精神。
5、傳達學習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同志在市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上的講話,在指導縣委常委班子、市衛生局黨組、縣鄉領導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時的講話精神。
6、通報中心領導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準備工作情況(書面)。
7、傳達學習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同志,經開區黨工委書記、縣委書記同志,市委教育工委委員、市委第八督導組組長同志在縣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上的講話精神。
(二)第二階段:上午10:30—12:00,由縣掛點領導法院院長同志主持。
8、同志就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武器、開好專題民主生活會提出要求。
9、同志代表班子進行對照檢查。檢查完后,由主持人征求班子成員對班子對照檢查材料的新的意見建議。
10、黨員班子成員由同志帶頭,依次進行對照檢查。每位同志作對照檢查后,其他班子成員逐一對其開展批評。所有班子成員提完批評意見后,被批評者要作表態性發言。
11、縣紀委、縣委組織部到會指導的同志點評。
12、第九督導組組長點評。
13、掛點縣領導作重要講話。
14、同志代表中心領導班子,就學習貫徹重要講話精神、運用好民主生活會成果、進一步加強領導班子建設,以及貫徹落實與會指導同志的指導意見,作表態性發言。
六、相關事項
(一)扎實做好會前準備工作
1、開展談心交心。在單位專題民主生活會之前半個月內集中開展,由班子成員自行安排。做到“四必談”,即單位主要負責同志與班子每個成員必談,班子成員相互之間必談,班子成員與分管和聯系部門主要負責同志之間必談,督導組與班子成員必談。每次談話時間安排要充分,切實把問題談開談實,把思想談深談通,把意見談好談對。對在單位領導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上提出的批評意見,要充分溝通,基本形成共識。班子成員的談心談話情況要在專題民主生活會上的發言中簡要作出說明。
2、撰寫對照檢查材料。單位領導班子對照檢查材料,要在單位專題會議討論研究和征求意見的基礎上,進一步修改完善。班子成員的對照檢查材料,要按照衡量尺子嚴、查擺問題準、原因分析深、整改措施實的要求,自己動手撰寫。對照檢查材料要直奔主題、直面問題,真正與事接茬、與人見面,做到寫得實、畫像準、見事見人見思想。要緊密聯系思想工作實際和個人成長經歷,對照歷史先賢、革命先輩、時代先鋒和身邊典型查找差距,重點寫清“”突出問題,列舉具體表現和典型事例。單位班子成員還要對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情況,特別是“三公”經費支出、職務消費、人情消費、公務用車、辦公用房和住房、家屬子女從業、出入私人會所、接受和持有私人會所會員卡、本人及其配偶子女是否“吃空餉”等情況逐一作出說明;對是否存在把作風建設同推動改革振興對立起來、消極對待作風建設新的規章制度、“為官不為”的問題進行檢查。重點從理想信念、宗旨意識、黨性修養、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財經紀律以及“三嚴三實”要求等方面分析原因。要明確努力方向,提出務實管用的整改措施。
班子成員的對照檢查材料,自行安排在班子成員間相互征求意見。班子成員之間都要互相提出有內容、有質量的意見。
單位領導班子和班子成員的對照檢查材料形成后,嚴格按照程序,依次報單位主要領導、縣委第九督導組、縣委“活動辦”、掛點聯系縣領導、縣委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審定。
(二)以精神開好專題民主生活會
1、專題民主生活會期間,應參加專題民主生活會的人員一律不得請假。
2、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要動真格有辣味,堅持原則,堅持問題導向,堅持實事實是,開門見山、直奔主題,動真碰硬、敢于交鋒,不當老好人,不馬虎敷衍,不文過飾非,不發泄私憤,不搞突然襲擊,不搞無原則紛爭,做到干部群眾提問題、班子成員相互點問題、班子成員相互找問題相統一,班子成員心里想提的意見、會前談心溝通時提的意見、會上相互批評時提的意見相統一,使大家受到一次嚴格的黨內生活鍛煉,紅臉出汗、加油鼓勁,達到“團結—批評—團結”的目的。
(三)認真做好會后工作
1、做好鞏固民主生活會成果工作。對班子成員還存在思想疙瘩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要及時召集相關同志進行談心談話,進行思想引導和教育,使每位同志都能夠心情舒暢、心悅誠服地接受批評,做到相互體諒、相互理解。
2、修改審核對照檢查材料。專題民主生活會后,單位領導班子及成員要充分吸納專題民主生活會上提出的批評意見,對班子及個人對照檢查材料再次進行修改,并對查擺出來的“”等問題,列出問題清單,所列問題要與對照檢查材料查擺的問題相呼應。在此基礎上,要將修改后的對照檢查材料和問題清單以書面形式向提出批評意見的對象征求意見,并按程序再次報審。
3、制定“兩方案一計劃”。民主生活會后,根據專題民主生活會情況,起草對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總的整改方案、專項整治方案和制度建設計劃。
4、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情況通報會。由中心主要領導主持,通報內容主要包括:會前準備、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制定整改措施等情況。會議時間與縣委督導組溝通后確定。通報材料提前送縣委督導組審閱。
一、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會前準備工作充分
為了開好此次組織生活會,會前通過座談會、發放征求意見表及設置征求意見箱等形式征求各部門對局機關班子和成員在“三嚴三實”方面存在的問題、意見和建議。領導班子成員結合征求意見情況,深入查找個人和班子的問題和不足。打牢開好專題組織生活會的思想基礎。
機關支部書記主持起草班子對照檢查材料,班子成員撰寫個人發言提綱。一是深查細找、認真梳理修身做人、用權律己、干事創業等方面的不嚴不實問題;二是從理想信念、黨性修養、權力觀地位觀和道德品行等問題,深入剖析根源、認清問題實質;三是提出具體整改措施,明確努力方向。
在召開生活會前,班子帶頭,以“一對一”“一對多”“面對面”方式開展廣泛的談心活動,人人見面,逐一了解情況,溝通思想,找到問題,對班子和成員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二、以精神,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
在專題組織生活會上,黨支部書記帶頭作對照檢查,開門見山,深刻進行查擺和反思,講缺點錯誤不講成績功勞,講要害問題不講枝端末節,深查細找、認真梳理修身做人、用權律己、干事創業等方面的不嚴不實問題、遵守黨的政治紀律、政治規矩和組織紀律方面的問題、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等方面的問題;其他班子成員同志聯系自己實際情況,認領班子對照檢查材料中自己存在的問題,同時作個人對照檢查發言,認真查擺自身存在的問題,反思問題存在的根源,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今后的改進措施和辦法。
會上,領導班子成員、黨員同志之間相互開展了批評與自我批評,觸及思想、觸動靈魂,受到了警醒和震撼。
局黨支部在專題組織生活會上,對查擺出來的問題進行再梳理,將教育實踐活動尚未整改到位的“”問題一并納入整改內容,形成整改清單,問題整改分類施策,可以馬上解決的,立行立改;需要一段時間加以解決的,制定持續改進的具體措施,規定完成時限;需要組織協調的,明確了責任人。同時,整改清單兌現情況采取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范圍公開,接受群眾監督。
三、組織生活會取得了一定的實效
根據查擺不嚴不實問題情況,結合實際,支部進一步制定和細化落實相關文件精神、抓好抓好紀律約束和增強執行力等8個領域的制度建設和辦法。嚴格了黨內政治制度,嚴明政治紀律、組織紀律、財經紀律、法治規則。加強了對遵紀守規情況的日常監督和定期檢查,嚴肅查處違規違紀行為,推動了踐行“三嚴三實”要求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
一、積極開展面對面交流談心,切實做到了溝通思想、增進團結、共同提高。
為將這次談心活動搞的扎實有效,在談心環節的具體標準和要求上,我們細化了談心內容,安排了談心時間,印發了談心表格(110份),認真聽取意見(要求每人談3—5人次),誠心誠意地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談心對象不僅限于班子成員之間與黨員干部之間相互談心,還擴大到了機關一般工作人員和群眾。談心活動做到了“四結合,四促進”,即:談心活動與深化思想認識相結合,與調查研究相結合,與批評和自我批評相結合,與整改提高相結合。“四促進”,即:通過談心,促進凝聚力進一步增強、促進思想作風進一步改進、促進領導水平進一步提高,促進人大工作的進一步發展。機關人員結合人大工作實際,聯系縣情,積極討論,交流心得。
通過深入開展交流談心,縣人大機關全體黨員干部實現了“五個進一步”,即:通過開展談心活動,進一步加深了黨員在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性的認識,進一步強化了班子成員和黨員責任意識,進一步增強了黨員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爭先創優的自覺性,進一步掌握了黨員的思想動態和了解了黨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通過談心,機關黨員干部之間增進了了解、消除了顧慮、統一了認識、改進了工作作風,使自己的思想和行動更加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
二、組織召開“三個”民主生活會,切實找準了存在問題。
召開民主生活會,是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分析檢查”階段的重要步驟。縣人大高度重視,在廣泛征求意見,開展交流談心活動的基礎上,于5月30日上午、6月1日下午和6月4日上午分別召開了縣人大常委會黨組(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縣人大機關科級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和縣人大機關黨員民主生活會“三個會議”。
會前,機關學習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確定會議主題為“推進人大工作,促進××發展”,提出了要達到大局意識有新增強、監督工作有新成效、代表工作有新起色、自身建設有新加強的“四新”目標,要求查找問題要在“準”字上下功夫、析原因要在“深”字上下功夫、提出整改措施要在“實”字上下功夫,具體做到“三查三對照”,即一要對照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看是否牢固樹立了“四個觀念”(黨的觀念、政治觀念、大局觀念和群眾觀念);二要對照人大工作的實際情況,看是否做到了“四個有利于”(是否有利于促進科學發展觀的落實,是否有利于促進應對金融危機、加快××發展,是否有利于促進“一府兩院”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是否有利于促進民生改善和社會和諧);三要對照加強機關自身建設,看是否實現了“四個改進”(是否加強了理論學習、改進了學風,是否嚴肅了組織紀律、改進了會風,是否提高了服務水平、改進了工作,是否突出了實踐特色、改進了作風)。大家緊扣機關學習實踐活動主題,緊密聯系自己思想和工作實際精心準備發言稿,保證了“三個”民主生活會的順利召開。會上,上至領導干部,下到普通黨員,對個人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剖析,深刻反思在思想和工作中存在的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的主要問題。都能從轉變觀念、提高認識、尋找差距、推動工作的角度出發,積極認真地開展了批評和自我批評。在自我批評中,每名黨員干部都能正確地對待自己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客觀地評價自己,從理想信念、宗旨意識、組織觀念、廉潔自律和立足本職發揮作用等方面查找了原因,從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上分析根源。在相互批評中,大家本著相互幫助、共同提高和團結友愛的原則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對黨、對同志、對人大工作高度負責的態度,認真誠懇地為對方指出了存在主要問題和不足,談到了實處,說到了深處,點到了痛處。每一位黨員領導干部都能虛心接受了大家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并針對自己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明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大家就人大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達成了共識。會后,機關學習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形成了民主生活情況報告,及時通報了專題民主生活會議情況和查找梳理出的突出問題,迅速制定了班子和個人的具體整改措施。(經梳理匯綜,黨組民主生活會共收集大家對常委會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議4條、黨組存在5個方面主要問題、黨組成員存在4個方面主要問題,制定具體整改措施3大條。機關民主生活會共收集機關黨支部存在3方面主要問題、班子成員4方面主要問題,制定具體整改措施3大條。)
通過開展“三個”民主生活會,機關全體黨員領導干部進一步統一了思想,提高了認識,增強了黨性,增進了黨組和機關黨支部同志們的相互了解,增強了黨組和黨支部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向心力。
三、認真撰寫“兩個”分析檢查報告,切實制定了科學合理化的整改措施。
在開展問卷調查、深入調查研究、召開“三個”民主生活會的基礎上,經過廣泛征求意見和充分討論后,由機關學習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主持起草了縣人大常委會和縣人大機關分析檢查報告。分析檢查報告認真回顧了十六大以來縣人大常委會和人大機關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情況,實事求是地總結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人大工作的成效和體會,深入查擺和找準了人大工作在發展理念、工作思路、制度機制、領導能力、發揚民主、改善民生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深刻分析了形成問題的主客觀原因,特別是主觀原因,科學制定出了下一步縣人大常委會和人大機關實踐科學發展的主要思路和加強班子建設的具體措施。
四、廣泛開展評審評議,切實形成了高質量的分析檢查報告。
兩個分析檢查報告形成后,我們以文件形式制定印發了評議工作方案。機關學習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兩個報告進行了多次深入討論,提出了許多修改完善的意見和建議,進行了全面修改和完善,提交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和科級領導班子會議進行了評審。從6月5日至15日,我們以座談征求意見的形式,對兩個報告進行了評議和修改完善。一是召開了縣人大機關干部職工參加的分析檢查報告評議大會,并邀請縣委督導組成員和人大機關退休老干部參加,堅持科學合理、實事求是、簡便易行和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進行大會評議,共發放評議表38份,收回38份。二是召開部分縣人大常委會委員和鄉鎮人大主席座談會,進行了評議,共發放評議表26份,收回26份。三是召開了部分市、縣代表座談會,進行評議,共發放評議表21份,收回21份。從而確保了參加評議人員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從深度和廣度上為評議工作提供了有力保證,體現了學習實踐活動評議環節的系統性、規范性和嚴肅性。
關鍵詞: 同儕校閱 英語寫作 有效運用
一、引言
英語寫作是一種綜合運用英語知識的實踐活動,又是一項創造性表達思想的技能。目前,過程寫作法(process writing)是英語教學中最流行的寫作方法。盡管有不少的學者和研究者從20世紀90年代初就開始把過程寫作法介紹入中國,但過程寫作法并沒有真正在外語寫作教學中得到運用(Han,2001),最重要的阻礙因素就是難于實施同儕校閱。同儕校閱(peer review)是過程寫作法中最典型的一個步驟,在寫作的修改階段,同學們相互獲取反饋信息。通常,學生們以小組或配對的形式,互相閱讀對方的文章,提出問題、建議或意見。同儕校閱在中國外語寫作教學中的運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它不僅有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更是實現從成果寫作法到過程寫作法轉變的關鍵。本文旨在通過對各方面制約因素的分析,提出實施同儕校閱的具體辦法。
二、同儕校閱的作用
同儕校閱所采用的小組或配對形式的活動能夠為學生帶來多方面收獲(Jacobs & Inn,2003)。該活動的本質是合作,它可以促進學生創造性使用和表達語言的能力(Dunn,1996)。同儕校閱的過程可以重復地進行許多遍,就如同作者本人一遍又一遍地修改自己的文章,直到滿意為止。成功的同儕校閱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而且其作用是長期的(Minchew & McGrath,2001;Badger & White,2000)。同儕校閱最大的特色和優點是它強調寫作過程中寫作技巧的重要性,同儕校閱的討論、商量過程就是很好的合作學習、共同進步的過程。
成功的同儕校閱能夠為文章的修改提供有效的信息反饋,從而提高文章的質量。Mendonca & Johnson(1994)進行過大量的對比研究,發現同儕校閱前后的文章體現有三個方面差異:一是修改了在同儕校閱時建議過修改的部分,二是對建議過修改的部分并沒有作出修改,三是對同儕校閱時并沒有提到過的部分作出了修改。他們指出,在同儕校閱后,作者不是盲目、機械地對文章進行修改,而是有目的地、積極地判斷、選擇并采納同伴提出的建議,完成對文章的修改,因此,文章的質量會有所提高。
三、影響同儕校閱實施的因素
在中國目前的教學環境下,面子、尊嚴、教師和課本的權威性等因素阻礙了同儕校閱的實施(Case et al.,2000)。一方面,在外語課堂上,中國學生習慣于沉默;同儕校閱雖然是寫作的一個步驟,卻是以口頭活動的形式來進行的,另一方面,同儕校閱需要學生對其同伴的文章進行“評判”或“批評”,這讓他們很為難,也很容易對自己的“評判”能力產生懷疑:我的建議具有權威性嗎?我真能做好同儕校閱嗎?事實上,目前中國學生的同儕校閱能力確實是有限的。因此,同儕校閱的真正實施面臨著兩方面的挑戰:一是學生由于存在種種疑慮,不愿意或不敢參與到同儕校閱中來,二是他們進行同儕校閱的能力有限,不能完成同儕校閱任務。
四、同儕校閱的有效運用
針對影響同儕校閱的因素,我們需要采取各種措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積極地參與到同儕校閱中來。
(一)運用合作學習原則
盡管同儕校閱是以配對或小組形式來進行的,但這并不能保證平時課堂里表現沉默的學生能夠積極參與。Jacobs & Inn(2003)建議把合作學習的原則運用于同儕校閱的實施過程中。合作學習共有八項原則,在運用中有幾點需要特別地注意。混合編組原則要求小組成員多樣化,根據學生的水平、民族、性別和個性特征等進行分組,確保每個小組里都有成績好的、活躍的、敢于大膽發言的學生。積極的相互依賴是合作學習的基礎,對同儕校閱任務的完成至關重要。在小組里,每一位同學都承擔不同的角色,他們分別可以是記錄員、計時員、檢查員等。這樣一來,每一位學生都有事可做,都在為自己的小組作出貢獻,因此,即便他們是在討論別人的文章,他們都會很積極、很投入。
(二)學生課堂呈現
學生在分組進行同儕校閱時,教師不可能注意到每一小組的活動,因此,在同儕校閱后進行一次學生課堂呈現很有必要。學生課堂呈現可以起到兩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它可以“迫使”學生認真地進行同儕校閱,為課堂呈現做好準備,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通過它來了解學生同儕校閱的進行情況。在準備課堂呈現的時候,平等參與十分重要:學生們在小組活動中有輪流角色,每人都有固定的發言時間,并且小組課堂呈現的發言人不能固定。
(三)小組成績平均化
小組成績平均化是指在計算小組成員的成績時,把該小組其他成員的成績也考慮進去。小組成績平均化可以有效地調動小組各成員的積極性,相互鼓勵,共同做好同儕校閱。具體做法有多種,可以把小組所有成員的作文成績平均分作為該小組成員的成績,也可以在計算某一成員的成績時,把該小組其他成員的成績以權重方式計算進去(Jacobs,1988)。
(四)自由選擇語言
在中國的寫作課堂里,同儕校閱難以實施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學生的口語和聽力能力差。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手段是自由選擇語言。這一手段的實施涉及我們課堂語言使用觀念的改變。寫作課不是聽說課,同儕校閱的目的是讓學生修改文章,語言只是一種手段:通過對文章內容、結構等的商討,為文章作者提供反饋,從而提高文章的質量。因此,我們沒有理由要求學生在討論時一定要用英語,特別是在同儕校閱實施的初始階段,以及那些聽說能力較差的學生。當然,我們還是要積極引導、鼓勵他們使用英語,隨著他們能力的提高,逐步實現從運用漢語到雙語再到英語進行同儕校閱的轉變。
(五)問題清單
完整的同儕校閱過程包括描述、評判、選擇合適的修改方式三個階段,而各個階段又包括具體的校閱內容。因此,為了確保能夠按部就班地完成整個同儕校閱任務,學生需要有一份問題清單作為指導。同伴問題清單應包括以下內容:
1.What is the greatest strength of this composition?
2.What is the greatest weakness?
3.What is the central idea of this composition?
4.Which are the ideas which need more elaboration?
5.Where should more details or examples be added?Why?
6.What are some of the questions that the writer has not answered?
7.At which point does this composition fail to hold the reader’s interest?Why?
8.Where is the organization confusing?
9.Where is the writing unclear or vague?
五、結語
同儕校閱在寫作教學中的積極作用非常明顯,它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文章的質量及寫作能力。盡管如此,在我國,同儕校閱的實施也面臨著兩方面的挑戰:一是學生不愿意或不敢參與到同儕校閱中來,二是他們進行同儕校閱的能力有限,不能完成同儕校閱任務。針對這一點,我們可以采取兩方面的措施和手段。一方面要告知學生同儕校閱的重要性,運用合作學習原則和分數平均等手段讓學生克服勉強情緒,愿意參與到同儕校閱活動中來,另一方面,可以通過運用問題清單,使學生有能力完成同儕校閱任務。
參考文獻:
[1]Badger,R.& White,G.A process-genre approach to teaching writing.ELT Journal.Volume 54/2,Apr,2000.
[2]Case,E.D.,Liu Yue & Jiang Wei.Making it work:Peer response groups in the Chinese context.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2000,Vol.23,No.3,sep.
[3]Dunn,D.S.Collaborative writing in a statistics and research methods course.Teaching of Psychology,1996,Vol.23,No.1,Feb.
[4]Han Jinlong.English writing teaching:Process-genre approach.Foreign Language World,2001,No.4.
[5]Jackson,J.Reticence in second language case discussions:Anxiety and aspirations.System 30,2002.
[6]Jacobs,G.Co-operative goal structure:A way to improve group activities.ELT Journal,1988,Volume 42/2 Apr.
[7]Jacobs,G.M & Inn,L.W.Us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Large Classes.In M.Cherian & R.Y.Man (eds.).Teaching Large Classes.Singapore:McGraw-Hill Ed,2003.
關鍵詞:企業 固定資產 內部控制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0)12-159-02
固定資產從購建到使用,再到報廢,變價處理,都需要有一套嚴格的內部控制加以約束、改進。內部控制通俗地講是一個不斷發展、變化、完善的過程,它持續地流動于企業之中,并隨著企業經營管理的新情況、新要求適時改進。內部控制由企業中各個層級的人員共同實施,從企業負責人到各個業務分部、職能部門的負責人,直至單位每一個普通員工都對實施內部控制負有責任。在形式上表現為一整套的相互監督,相互制約,彼此連結的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就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著重入手。
一、科學、明確的職責分工
企業應當按照《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規定建立固定資產業務的崗位責任制,明確相關部門和崗位的職責、權限,確保辦理固定資產業務的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制約和監督。同一部門或個人不得辦理固定資產業務的全過程。
不相容職務分離的核心是內部牽制,企業在設計建立內部控制制度時,首先應確定哪些崗位和職務是不相容的。固定資產不相容的崗位包括:固定資產投資預算的編制與審批,審批與執行;固定資產采購、驗收與款項支付;固定資產投保的申請與審批;固定資產處置的申請與審批,審批與執行;固定資產取得、處置及相關會計記錄。
其次要明確規定各個機構和崗位的職責權限,使不相容的職務之間能夠相互監督相互制約,形成有效的制衡機制。為了加強控制,各業務必須有明確的職責分工:固定資產的需求應由使用部門提出,采購部門、企業內部的建筑或建設部門一般無權首先提出采購或承建的要求;資產請購或建造的審批人應與請購或建造要求提出者分離;資本預算的復核審批人應獨立于資本預算的編制人;固定資產的驗收人應同采購或承建人、款項支付人職務分離;資產使用或保管人不能同時擔任資產的記賬工作;資產盤查工作不能只有使用、保管人員或只有負責記賬的人員來進行,應由獨立于這些人員的第三者共同參加;資產報廢的審批人不能同時是資產報廢通知單的編制人。
二、科學、規范的決策過程
1.建立固定資產預算管理制度。企業根據固定資產的使用情況、生產經營發展目標等因素擬定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對項目可行性進行研究、分析,編制固定資產投資預算,按規定程序審批,確保固定資產投資決策科學合理。對于重大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應當考慮聘請獨立的中介機構或專業人事進行可行性研究與評價,并由企業實行集體決策和審批,防止出現決策失誤而造成嚴重損失。
2.建立固定資產請購與審批制度。企業固定資產的購置應嚴格按照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制度和業務流程來進行。規定企業所有固定資產由設備部門統一購買(專用固定資產如電腦等信息資產除外),但必須先由各部門填寫請購單,并由設備部門作技術經濟論證,進行詢價和價格比較,填寫好擬采購設備的名稱、規格、型號、性能、質量,估計費用等資料,送相關部門會簽并報總經理批準。
3.建立固定資產交付使用驗收制度。企業從外部購入的設備,采購人員應與廠商聯系送貨時間及地點。固定資產送達時,請購單位、采購人員、管理部門均應派人員會同點收數量、檢查品質及規格是否與請購單相符。一般要求有較高等級的技術人員來檢查其質量或精密程式,故購入設備必須經過專職工程師的檢查,并在收貨報告單上簽字同意。通過建筑或通過安裝取得的設備在正式向承包商簽發驗收合格證書前,應作全面和綜合性的測試驗收檢查工作。
4.及時確認購買及建造成本。對于固定資產,分類設備各種賬戶,分別記錄。各類資產賬戶應附有單獨的卡片或表單,記錄財產各種詳細有用的資料。每張卡片或表單應記錄每項資產的簡要說明、存放地點、購入或建造日期、相應的憑單或工作單號碼、資產的價值、規定的計量單位、折舊計算方法、估計殘值、每會計期應提折舊及累計已提折舊額。此外,固定資產記錄還應表明該項財產維修和保養情況。所有卡片或表單應編上交叉索引號碼,以便同控制賬戶或其他記錄相核對。
三、固定資產使用、維護環節的控制
1.使用控制。對固定資產都應設立卡片,有條件的單位,應盡量選用合適的固定資產管理系統,用電腦來管理固定資產數據。要及時對系統中的數據進行清理,查錯防漏。在科技發展、環境及其他因素發生變化時,應調整相關固定資產的凈殘值。
設立企業各職能部門內部的設備管理員或稱作二級設備管理員,并加強對其進行固定資產管理知識的宣傳和培訓,提高對其所在部門設備使用和變動情況的監管力度。組織管理人員有計劃地進行政治理論學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定期進行法制、廉政教育,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建立精神激勵與物質激勵相結合的激勵機制。促使他們愛崗敬業,盡職盡責,做好本職工作。對于那些工作不負責任,思想不健康,不適合在此崗位上繼續工作的人員要及時調整,對于那些由于工作責任心不強而造成資產流失、損壞的要查明原因,視其情節通報批評,調離崗位。
加強對在建工程賬戶的檢查和清理,對已經在用或已經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的固定資產及時入賬或暫估入賬。
2.維護控制。企業應當建立固定資產的維修、保養制度,保證固定資產的正常運行,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
企業應設置專門管理固定資產的機構,加強固定資產的維修和保養工作。該機構的職責包括:每年制定出各類房屋設備等的維修計劃與實施維修計劃或根據使用中出現的應急情況采取修理措施;監督使用部門的使用情況;對使用、維修和保養的結果進行記錄等。
3.盤點控制。企業應當定期對固定資產進行盤點。固定資產同存貨相比,遺失或被盜的可能性小,但它們長期的存在,物質實體同賬面記錄不一致,或者物質實體已處于不正常使用的狀態,或者被遺忘的可能性也較大。定期盤查固定資產是保護財產的必要手段。
企業應定期(視財產的性質不同而不同,通常至少每年一次)組織盤點固定資產實存情況。盤點工作應由負責保管、記賬等不同職能的人員以及廠房設備無關的其他局外人共同擔任。盤點結果記錄在盤點清單上,清單內容包括:固定資產的名稱、類別、編號、存放地點、目前使用狀況和所處狀態等。盤點人員(一般要求兩人以上)應在盤點清單上簽字。實地盤點結束后,應將盤點清單內容同固定資產卡片相核對,如發現差異或固定資產已處于不能正常使用狀態,應由固定資產保管部門負責審查其原因,經過一定的批準程式,才能進行賬面調整。每次盤點的清點單應歸檔保存。
4.清查控制。企業應當建立固定資產清查制度。資產清查分年中清查和年末清查,由管理部門和財務部門共同執行。固定資產的清查應填制“固定資產盤點明細表”,詳細反應所盤點的固定資產的實有數,并與固定資產賬面數核對,做到賬務、實物和固定資產卡片相核對一致。若有盤盈或盤虧,需編報“固定資產盤盈盤虧報告表”,列出原因和責任,報部門經理、生產部門經理、財務部和總經理批準后,財務部進行相應的賬務調整。管理部門對臺賬和固定資產卡片內容進行更新。
四、固定資產處置和轉移環節的控制
1.固定資產的處置。(1)固定資產的出售。當固定資產出售時,使用部門應將閑置的固定資產書面告知管理部門,填寫“閑置固定資產明細表”,管理部門擬定處理意見后并提出申請,填寫“固定資產出售申請表”,列出準備出售的固定資產明細,注明出售處理原因,出售金額,報部門經理、生產部門經理、財務部和總經理審批;申請經批準后,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對該固定資產進行處置,并對固定資產卡片登記出售日期,臺賬做固定資產減少;財務部門根據已經批準的出售申請表,開具發票及收款,并對固定資產進行相應的賬務處理。(2)固定資產的報廢。當固定資產嚴重損壞沒有維修價值時,由固定資產使用部門提出申請,填寫“固定資產報廢申請表”,交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報財務總監和總經理審批。經批準后,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對實物進行處理。處理后對臺賬及固定資產卡片進行更新,并將處理結果書面通知財務部。財務部依據總經理批準的固定資產報廢申請和實物處理結果,進行賬務處理。
2.固定資產的轉移控制。企業出租、出借固定資產,應由固定資產管理部門會同財務部門按規定報經批準后予以辦理,并簽訂合同協議,對固定資產出租、出借期間所發生的維護保養、稅負責任、租金、歸還期限等相關事項予以約定。
企業對于固定資產的內部調撥,應填制固定資產內部調撥單,明確固定資產調撥時間、調撥地點、編號、名稱、規格、型號等,經有關負責人審批通過后,及時辦理調撥手續。固定資產調撥的價值應由企業財務部門審核批準。
固定資產管理在實際工作中是一項復雜的組織工作,涉及基建部門、財務部門、后勤部門等,必須由這些部門共同聯手參與管理。同時固定資產管理是一項較強的技術性工作,固定資產管理應配備有工作責任心,工作能力強,懂業務、會計算機操作,會講肯干的專職人員。固定資產管理一旦失控,其所造成的損失將遠遠超過一般的商品存貨等流動資產。
參考文獻:
1.上海國家會計學院編.高級會計師實務科目考精講試輔導用書.大連出版社,2009
2.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2008
3.辛茂荀.內部會計控制實務.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