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借物抒情的作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表示內容不同
1、托物言志:通過對物品的描寫和敘述,表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2、借物喻人:借某一事物的特點,來描寫人的一種品格。
二、文章特點不同
1、托物言志:用某一物品來比擬或象征某種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要寫好這樣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與“志向”,“物品”與“感情”的內在聯系。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點要與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有某種相同點和相似點。
葉圣陶在《作文論》中指出:“抒情的工作,實在是把境界、事物、思想、推斷等凡是用得到的足以表達出一種情感的一一抽出來,融會混合,依著情感的波瀾起伏,組成一件新的東西,可見這是一種創造。但從另一方面講,工具必取之于客觀,組織又合于人類心情之自然,可見這不盡是創造,也含著摹寫的意味。”文貴有情,感人心者情為先。好的文章往往是以情感人,沒有情感的文章是枯燥的,矯情造作的文章是虛偽的。
一、感嘆抒情法。就是要想方設法把各種抽象的感情,如喜、怒、哀、樂等,通過適當的修辭,轉變成具體的印象,使讀者產生“感同身受”的共鳴。如一同學在《我是一只渴望飛翔的鳥》中寫道:“相信我們吧!外面的風再狂雨再大,也阻止不了我們前進的步伐,我們有頑強的毅力;山再高水再深,也澆滅不了我們斗爭的熱情,我們有堅定的信念!不管離我能夠飛翔還有多長時間,我仍不會灰心,因為我是一只渴望飛翔的小鳥。”通過抒情真誠地呼喚,渴望理解,追求自由,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直陳抒情法。就是直接陳述,即把自己的情感,直接說出來傳達給讀者。如一同學在《感謝苦難》中寫道:“我并不十分清楚‘堅韌’具體指什么,但我知道,我絕不是那么輕易地就會被困難嚇倒的人。凄風苦雨中,患病的我獨自去醫院輸液;夜深人靜時,我獨自一人在宿舍里為演講比賽準備稿件;考試偶爾失利時,我睜大眼睛,把淚水逼回眼眶,讓信念重新升騰……”用樸實的語言概寫了她戰勝苦難的三個典型細節,令老師、同學唏噓不已,覺得這個在苦難中要強的同學真不容易。
三、比擬抒情法。“比喻法”或“比擬法”就是用“好像”“仿佛”“似的”“猶如”等詞,或舉讀者熟悉的人、事、物,或“借物比我”,或“以我比物”來傳達、襯托自己的情緒和感情,以加深讀者的印象。如《十三歲的際遇》中優美的比喻抒情段:“我常想,北大就是一條生命飽滿的河流,它從九十年前的源頭出發,向那充滿希望的未來流淌。不管兩岸風景怎樣變換,河上卻始終有著渴望渡向美麗彼岸的船客,也有著代代相傳的辛勤的舵手與船工。”品析此抒情段中的比喻,深情地抒發了作者對朝夕相處的北大的感激之情。北大這條“河流”的飽滿生命給作者展示了一個驚喜的天地,使作者有了渴望知識、渴望創造、渴望生活、渴望充滿希望的未來的飽滿生命。北大的學者、園丁們激勵著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去實現夢想與抱負。
四、點染抒情法。就是借描寫周圍的景物制
作文教學課外閱讀創新一、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發現并積累素材,讓學生“有米下鍋”
常言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寫作文亦如此。如果手頭沒有材料,他們就無從入手。《義務階段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教師就應鼓勵學生去關注社會生活,讓學生從繁多的生活經歷中,記錄社會熱點,評論大眾話題,煉就一雙“火眼金睛”,為以后寫作積累素材。而材料則來自平時的積累。朱熹曾說過:“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寫作的原頭活水即生活。大教育家葉圣陶先生也曾說過:“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潑地晝夜不息。”可見,生活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頭活水。因此,應鼓勵學生奔向生活,奔向自然,去擁抱生活的亮麗,擴展視野,豐富閱歷。而后憑自己的心愿、愛好抒寫生活,評點是非,記在日(周)記中。這些都是學生的親身經歷,記下的是他們對生活的真實感受,表達的是他們的真情實感,大話空話幾乎銷聲匿跡。
二、引導學生加大課外閱讀,借“它山之石”不斷豐富完善自身文學素養
新課標中“關于課外讀物的建議”,要求學生要達到的閱讀量數萬字以上。可見,加大課外閱讀不僅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有益的。歐陽修說:“惟勤讀書而多為之,自工。”只有廣泛閱讀,才可讓學生借“它山之石”,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因此,教師可結合結合國家的中華經典誦讀活動,廣泛開展讀書活動,尤其應提供相應的讀書資料,使學生有書讀、有好書讀、讀好書、好讀書。教師引導學生保證自己有閱讀的時間與場所,如可以建立學生班級讀書角,充分利用各種有效資源,使讀書活動切實可行并富有成效。其實,閱讀和寫作好似鳥的雙翼,只有雙翼共振,才會鵬程萬里。書讀多了,各種表現方法都裝進腦子里,不斷體會感悟,寫文章時,就會自然而然地跳出來,知道怎樣運用材料、怎樣表達、怎樣譴詞造句了。如果學生廣泛閱讀并善于書面積累,就會領悟寫作真諦,提高寫作水平。
三、作文教學循序漸進,引導學生積極訓練,抓常規文體寫作
現在流行話題作文,可以自選文體。有的學生以為可以隨便寫,不要文體,結果腳踩西瓜皮,溜到哪就寫哪,寫成的文章成了“四不像”。針對這種現象,我專門訓練學生的常規文體:記敘文、議論文、散文等。記敘文,主抓“能寫復雜的有曲折的記敘文”(《語文新課標》),教給他們抑揚法、誤會法、曲折法……寫出真情實感,合理運用描寫;議論文則抓記敘的精練,觀點與材料的統一,使觀點論證充分,多采用幾種論證方法;散文,教他們學會抒情,如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情景交融……尤其是記敘、描寫、抒情的綜合運用。練習完每種文體后,再練習話題作文,學生就會對自己的實力做到心中有數,寫作時就會選擇最適合于自身發揮的文體形式。
四、作文教學要引導學生學會創新,力求讓人耳目一新
1.擬題要“靚”
“題好一半文”,標題是文章的眼睛。一個靚麗奪目的標題,能為作者行文提供一個明確的思路,也能在考試中讓閱卷老師對此篇作文一見傾心。擬一個靚麗的標題并不難,可根據特定的語言環境、文體和內容,靈活巧妙地使用修辭手法,讓文體生動形象,精練緊湊,含蓄雋永,使文章錦上添花。如以“音樂”為話題,就可用比喻擬題:《鍋碗瓢盆交響曲》;用借代擬題:《“五線譜”和他的五線譜》。還可對影片名、歌曲名、古詩句及成語俗語等適當點化,進行套裝、借用、仿造后作為文章的題目,常常典雅大方,亦莊亦諧,妙趣橫生。如以“我”為話題,可活用歌曲擬題《最近比較煩,比較煩》《我的風采》;以“小學生沉迷于網絡”為話題,可引用魯迅的話作題:《救救孩子》。
2.文體要“異”
最近幾年,無論高考還是中考作文,得分較高的就是小小說、雜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等。而小小說、寓言、故事就是記敘文的變體,可指導學生平時多讀讀《微型小說》《小小說月刊》《一千零一夜》等,從中吸取養料,學習精巧的構思、精妙的語言、精心的立意;雜文則是議論文的樣式,比一般議論文多一些文學傾向而已,對于初中生有點難,但有功底的同學還是能寫好的。
3.取材要“新”
培養學生取材要不落俗套,讓讀者喜聞樂見、有新鮮感。做到“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未言”。善于從“人人心中有”的素材中,發掘出“人人筆下無”的題材,力求“文不驚人誓不休”。此外,還應在情節上一波三折,波瀾起伏,做到布局巧妙;在語言上,或幽默詼諧,或生動秀麗,做到有個性化等。
五、作文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還批改給學生
1、審清題意:“五審”
(1)審清體裁(記敘文、應用文、說明文)
(2)審清題材(人、物、事、景)
(3)審清范圍(時間、地點、人稱、事件、對象具體限制)
(4)審清主題(中心思想)
(5)審清其他要求(附加要求)
2、確定主題:“四要”
(1)主題要正確(反應生活實際)
(2)主題要集中(一個文章不能多個主題)
(3)主題要鮮明(明確表達自己對事物的態度和立場)
(4)主題要深刻(深挖內涵思想)
3、選擇材料:“四要”
(1)圍繞主題選擇材料(多寫與主題相關的內容)
(2)選擇真實的材料(真實可信,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3)選擇新穎的材料(新人新事)
(4)選擇獨有的材料(具有創新性)
4、編寫提綱“五點”:
(1)擬好題目
(2)確定主題
(3)段落安排
(4)每段的主要意思
(5)重點段落的層次安排和內容
5、修改文章“五看”:
(1)是否切題
(2)主題、思想是否明確、突出
(3)看材料是否符合主題、內容是否具體、完整
(4)看語言是否通順、用詞是否準確,有無錯別字
(5)看標點是否正確。
(二)看圖作文 “一看二寫,四要兩注意”
“一看二寫”:先看圖,再寫作文
“四要”:仔細觀察圖畫;展開合理想象;突出主題、抓住重點;分清主次,具體描寫。
“兩注意”:看清全畫面內容;分清圖上內容主次和表達的中心。
(三)記敘文·記事
(1)寫清楚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事情的發生、發展和結果。
(2)事件經過寫具體
(3)按事件的發展順序來寫
(4)注意表達真情實感
(四)記敘文·寫人
(1)確定寫作對象
(2)確定人物的思想品質
(3)選擇典型的具體事例
(4)抓住最能表現人物思想品質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環境進行描寫。
(5)注意表達自己的真實感情
(五)記敘文·狀物——“五要三注意”
“五要”:
(1)抓住物的特征
(2)按一定順序寫
(3)既寫靜態又寫動態
(4)展開想象,運用擬人等手法把內容寫具體
(5)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三注意”:
(1)仔細觀察、抓住特征
(2)明確中心,展開想象
(3)根據內容,安排順序。
(六)記敘文·寫景
注意六點:
(1)抓住景物特征
(2)注意時間、地點、氣候等因素的影響
(3)景物特點安排恰當的順序
(4)采用多種手法表現景物特點及變化
(5)寫出自己的感受
(6)借景抒情
(七)應用文
1、應用文大多以記敘文為基礎,但是還要特別注意的是各種應用文的格式
2、常見應用文類型:書信、讀后感、通知、留言條、表揚信、建議書和日記。
3、具體格式:
(1)標題居中。(除了書信、留言條和日記沒有標題,其他皆有)
一條線索:記敘文往往安排一條貫穿全文的線索,這條線索能串起文章的情感脈絡。比如《我的老師》以我對老師的情感變化為線索;《藤野先生》以“我”與藤野先生的相識、相處、離別、懷念的情感為線索;暗線是“我”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背影》以“背影”為線索。因此,學生寫作文,如果能巧妙安排一條或隱或現的線索,一定能串起文章的重要內容,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滿分作文《淚,擦干以后》寫自己因考試失利而心情沮喪,其間貫穿著一條“月亮”的線索:1.我不知自己在窗前坐了多久,只知太陽已落下,月亮已升起。我無暇顧及這些,仍回想著這次考試。2.月光慘淡,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桌面上,映得我的臉色發白。3.窗外,月亮已經升得老高了;窗內,依舊如故。4. 窗外,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星星也不知什么時候鉆了出來……通過寫月亮的變化表現我的心情由沮喪到有所解開到最后豁然開朗的情感變化,有力地表現文章的主題。
兩處波瀾:文章不能平鋪直敘,因為“人貴直;文貴曲”,好的文章總是一波三折,迂回曲折;而那些四平八穩一竿子打到底的文章是不會給人留下什么印象的。我建議學生寫文章時能考慮到文章的曲折和波瀾,以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如課文《驛路梨花》寫自己探尋小茅屋的主人可謂一波三折。我們行路上山,勞累時,看見一座小茅屋,我們享受小茅屋帶來的溫暖;同時我們在探尋小茅屋的主人是誰呢?從“瑤族老人”到“哈尼小姑娘”、到“戰士”直到所有的人都是小茅屋的主人,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起到了一波三折的效果。整篇文章寫的波瀾曲折,引人入勝啊。
三個修辭:學生作文要講究文采。我們閱讀許多優秀的文章,我們常常驚嘆于優秀文章斐然的文采。修辭是使文章生動感人的重要方法。通過生動的比喻和擬人,可以使文章生動形象。如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寫到:“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這句話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描繪了春天即將到來時萬物復蘇的情態,給人以無限溫暖的感受。又如運用引用的修辭手法則可以增強文章的文采,使文章蕩漾著詩情畫意。
四處描寫:描寫是使文章感人的第一法寶。好的文章一定少不了精彩的描寫。開頭如果運用景物描寫,可以營造優美溫馨的意境,渲染當時特定的環境氛圍,為人物的活動設置背景,或者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調。魯迅的小說名篇《故鄉》一開頭就寫到:“我冒了嚴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別了二十多年的故鄉。時候既然是深冬,漸進故鄉時,天氣又陰晦了……”這一段景物描寫很好為文章服務。《淚,擦干以后》也有一段精彩的描寫:“月光慘淡,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桌面上,映得我的臉色發白。我想起了父母,此時也許還在辛勤的勞作;想起了父母起早貪黑干活的身影,那樣瘦小;想起了父母那在太陽底下曬得發黑的臉,無情的歲月在他們額上刻下了條條皺紋,還有那皸裂的雙手;想起每次臨行前父母關切的話語、期待的雙眼;想起了關心我的一切人。如今……我覺得愧對他們的關心,我的淚水漸漸干了。”這一段描寫可謂匠心獨運,真是浮想聯翩,作者由眼前的情景想到過去的情景,膠體自然,有感染力。當然,我們還可以根據文章的需要選用合適的描寫方法。語言描寫充分表現人物的性格,比如閏土和楊二嫂的語言,鮮明的表現了他們特有的性格。細節描寫也可以為表現人物揭示中心服務。如楊二嫂從我家臨走時順手拿走了我母親的一副手套,就有力的揭示了楊二嫂貪婪自私貪小便宜的性格特征。外貌和神態描寫也同樣表現人物的性格特點。如中年閏土和少年閏土的神態的對比,表現了封建社會對廣大人民的迫害之深。
五個成語:我認為成語是中華文明的濃縮的精華,是幾千年中華文敏的精髓之一。恰當的運用成語的確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奇特效果。學生作文如果能適當的運用成語,的確能使文章文采出眾。我們不反對那些文風樸實的文章,但是我們更歡迎那些神采洋溢、措辭優美的文章。如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巧用四字句,有不少四字句已經演變為成語,極有有力地描繪了登上岳陽樓俯瞰洞庭湖的優美景色,表現了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的“異”,從而為下文的抒情議論做伏筆。
六組偶句:我們閱讀那些成對出現的優美偶句,一定感到神清氣爽,心曠神怡。學生作文如果適時寫出幾句偶句,一定讓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還是《岳陽樓記》,這篇文章用了很多優美的偶句,使文章很有文采;“先天下之憂而憂”與“后天下之樂而樂”對應;“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與“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對應;“錦鱗游泳”與“沙鷗翔集”對應;“皓月千里”與“長煙一空”成對出現;凡此種種,不一而足,令人嘆為觀止。建議學生作文能在適當的位置寫一些意蘊豐富的對偶句,一定可以感動閱卷老師,贏得高分。
七處點題:好文章要適時點題,這樣才能避免走題或者偏題。點題的位置一般是開頭要呈現題目中的關鍵詞,結尾要再以抒情或者一輪的筆墨再次點題,以起到首尾呼應的效果。還是滿分作文《淚,擦改以后》多次點題,點出關鍵詞:1、我獨自坐在窗前,兩眼凝視著遠方。眼,已哭得紅腫;淚,還在流著。2、我沒有擦,讓淚流到嘴邊,澀澀的。3、如今……我覺得愧對他們的關心,我的淚水漸漸干了。4、滿臉的淚水化作一股神奇的力量,涌入我的全身,我拉亮了燈,宿舍一下溫暖了許多。5、窗外,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星星也不知什么時候鉆了出來,還眨著調皮的眼睛,我臉上的淚水早已風干,露出了燦爛的笑容。這幾處點題之筆寫出了我情感的變化,可謂神來之筆啊。
總之,我們提倡堅持不懈的寫作,多讀優秀的中考作文,領會示范文章的風采,學習借鑒這些文章的特長,對那些特別優秀的段落,我們要不厭其煩的閱讀甚至背誦。平時的摘抄本,我們要充分的珍惜利用,照抄一些優秀的經典名句,可以按照分類進行整理,比如描寫類:景物描寫、外貌描寫、語言描寫、神態描寫、對話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場面描寫;抒情類:直接屬性、間接抒情;議論類:開門見山發表議論、引經據典發表議論、文章結尾收縮議論。再如:名人故事、名人名言、親情佳句、母愛佳句、借物說理、經典歌詞、抒情佳句、議論佳句、滿分作文等等。同學們,即使現在行動也不算晚。堅持閱讀,堅持積累,堅持模仿,肯定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