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軟件水平考試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中專生關于計算機方面可以考很多證:包括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微軟辦公軟件國際認證、軟件水平考試、高校計算機等級考試(CCT)、國家信息化技術證書、印度NIIT認證、全國信息技術高級人才水平考試(NIEH)認證、北大青鳥ACCP認證等。
2、軟件水平考試: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以下簡稱軟件水平考試)是原中國計算機軟件專業技術資格和水平考試(簡稱軟件考試)的完善與發展。這是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和工業和信息化部領導下的國家級考試,其目的是,科學、公正地對全國計算機與軟件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職業資格、專業技術資格認定和專業技術水平測試。
(來源:文章屋網 )
關鍵詞::國外;漢語水平考試;考試模擬系統;研究
Abstract: With China's economic power and development, HSK has become a foreigner study abroad, employment and promotion of the necessary means, more and more foreigners to join HSK Chinese level certification exam craze, therefore, develops a set containing over a wide range, strong pertinence, set " learning, training, simulation examination " as one of the teaching software, can make the students grasp the direction of examination, targeted, effective, comprehensive review.
Key words: overseas; Chinese proficiency test; test system; research
中圖分類號:G424.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 HSK漢語水平考試概況與分析
1.1 HSK考試概況介紹
(1)HSK的適用對象[14]:
HSK[入門級]適用于接受過80—300學時正規的漢語教學,能識讀400—1000個漢字,掌握600—1200個詞匯及最基本語法點的漢語學習者。HSK[入門級]是HSK系列考試中難度最低的。HSK[入門級]用英語、日本語、韓國語三種語言播放考試說明,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母語背景自由選擇卷面語種。
HSK(基礎)適用于具有基礎漢語水平的漢語學習者,也就是接受過100—800學時現代漢語正規教育的學習者(包括具有同等學歷者)。
HSK(初、中等)適用于具有初等和中等漢語水平的漢語學習者,也就是接受過400—2000學時現代漢語正規教育的學習者(包括具有同等學歷者)。
HSK(高等)適用于具有高等漢語水平的漢語學習者,也就是接受過3000學時和3000學時以上的現代漢語正規教育的學習者(包括具有同等學歷者)。
(2)HSK考試成績綜合評定標準:
1)HSK基礎考試結構
基礎漢語水平考試〔 HSK (基礎)〕的分數等級共分 3 級,分數等級說明如下:
1 級:具有基礎(低)漢語能力,能理解簡單的語句,表達簡單的意思,可進行日常生活、學習方面的初步語言交際。掌握 600 左右漢語常用詞和與之相應的語法項目的漢語學習者可達到這一標準,也是獲取基礎 C 級《漢語水平證書》的標準。
2 級:具有基礎(中)漢語能力,可滿足基本的日常生活、一定范圍的社會交際和一定程度的學習需要。是獲取基礎 B 級《漢語水平證書》的標準。
3 級:具有基礎(高)漢語能力,是入中國高等院校理、工、農、西醫類本科學習的最低漢語能力標準,也是獲取基礎 A 級《漢語水平證書》的標準。相當于 HSK 初等 C 級水平。
2) HSK(初、中等)試卷結構
HSK初中等考試共有4個部分,HSK (初、中等)單項分數是一個以 50 為平均數, 15 為標準差的量表分;總分是一個以 200 為平均數, 60 為標準差的量表分。這些分數反映出應考者在 HSK 標準樣組中的相對位置。對照下表可以知道考生在全體中的相對位置。最右列是低于相應分數的人在 HSK 標準參照樣組中所占的百分比。 HSK 總分不等于 HSK 單項分數之和 。
1.2目前在HSK教學中所存在的主要問題
首先對在從事HSK教學的教師而言,大量的時間都要花在不斷地收集各類最新HSK書籍上,但由于地域環境等因素限制,很多相關資料得不到及時更新,往往很多書籍都存在著重復,而學生也不得不投放大量的精力去做各類書籍的模擬題。其次對于新老生的測評也就是通過復印標準模擬題來考核,既浪費時間效率也不高,老師只能從整體上大體評分估計,不是很客觀科學全面。不僅如此,老師也很難定位學生的漢語水平級別的提高進度,學生本身對自己的聽力、語法、閱讀、綜合、寫作等方面的認識也很模糊。
2.研究背景
中國漢語水平考試(HSK)是測試第一語言非漢語者的漢語水平而設立的國家級標準化考試,是為第一語言為非漢語者設計的對外漢語考試,它分為基礎漢語水平考試【HSK(基礎)、初中等漢語水平考試【HSK(初中等)】和高等漢語水平考試【HSK(高等)】。這三種考試構成了中國漢語水平考試的等級體制,三者在等級水平上互相銜接。
在國外很過國家,HSK成績已經成為重要的語言能力指標,不僅用于赴中國留學資格審查,而且被當做中文相關專業的大學生畢業資格,同時也是除英語之外最重要的大學畢業生求職能力指標。在鋪天蓋地的HSK補習班的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現代化的教學需要。
隨著在外國參加HSK考試人數的急劇增加,越來越多的人希望充分利用計算機的優勢快速地掌握漢語知識,順利的通過HSK考試。在外國漢語教學中,HSK應試教學中大量的教材資料,使學生產生很大經濟和精神的壓力,同時教師的反復而繁重的工作量也變得更為無奈,對設計并編制HSK模擬考試系統軟件,提高學習質量的需求就更為強烈了。
3.研究的意義
(1)為學生提供一個高效的學習環境
HSK模擬考試系統是按照最新HSK考試大綱要求生成試卷,且根據最新考試動態及時調整題庫內容,不需要花費大量精力和財力去搜尋購買攜帶相關書籍資料,并能有效的掌握好每次測試練習的時間和題量、題型,并可根據不同的級別和學生相關的弱點進行反復練習,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能快速提高漢語水平能力,并從基礎、初中高級別達到飛躍式的進展。
(2)為教師提供一個方便快捷的測試輔導環境
在國外補習班每次HSK課前,教師總要提前準備好相關書籍,并根據學生數及各種水平的差異選擇合理內容,復印大量試卷后測試學生水平或做考前沖刺練習等。但因各種情況的變動有時造成試卷大量浪費,有時又不得不及時補充調整,課后還要及時評閱總結,這樣不但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效率也不高。
關鍵詞 信息技術 學業水平考試 教材分析 大綱分析 題型分析 應對策略
一、了解高中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內容。
針對學生不同的信息技術基礎,教學內容有較大的靈活性,既保證起點水平較低的學生能夠適應,也給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進一步發展的空間,使所有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高中階段信息技術課的內容包括:信息技術基礎、網絡技術應用、多媒體技術應用、算法與程序設計、數據管理技術和人工智能初步等幾個模塊,每個模塊又可劃分成若干教學單元。其中信息技術基礎是必修模塊,其他幾個模塊均為科目內選修模塊。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每個學生要完成必修模塊和至少一個選修模塊才能取得高中畢業資格。每個模塊的內容如下:
(1)信息技術基礎模塊是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基礎,也是學習其他模塊的基礎,具有普遍價值,是高中階段信息技術課的必修內容。這部分內容著重強調在大眾信息技術應用的基礎上,讓學生親身體驗理性建構的過程。
(2)網絡技術應用模塊由網絡技術基礎、因特網應用和網站設計與評價三個單元組成。
(3)多媒體技術應用模塊是引導學生通過親身體驗,認識多媒體技術對人類生活、社會發展的影響;學會對不同來源的媒體素材進行甄別和選擇;了解多媒體信息采集、加工的基本原理;掌握應用多媒體技術解決問題的思想與方法;初步具備根據主題表達的要求進行多媒體作品的規劃、設計與制作的能力。
(4)算法與程序設計模塊是介紹計算機解決應用問題的基本方法,通過本模塊的學習,要求學生了解計算機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和思想,掌握程序設計語言,并通過列舉和分析典型算法,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5)數據管理技術模塊以介紹數據庫相關知識為主,建議劃分為數據管理基本知識,數據庫建立、使用與維護,數據庫應用系統等三個單元。要求學生通過本模塊的學習,學會使用數據庫管理信息,處理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體會數據庫對社會生活的重要影響。
(6)人工智能初步模塊強調讓學生體驗典型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過程,了解其基本原理。主要劃分為知識及其表達、推理與專家系統、人工智能語言與問題求解三個單元。通過該模塊的學習,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特點,會簡單使用人工智能語言解決問題;能夠用專家系統外殼開發簡單的專家系統;感受人工智能的豐富魅力,知道人工智能對人類學習、生活的影響,增強對信息技術發展與未來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分析高中信息技術學業水平考試大綱
1、命題依據
高中信息技術學業水平考試,主要以教育部《普通高中技術課程標準(信息技術)(實驗)》和各省普通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教學實施指導意見為命題依據。
2、考試范圍
高中信息技術學業水平考試范圍一般為必修學分規定的內容,主要包括必修模塊和一個選修模塊的內容。如貴州省2012年、2013年普通高中信息技術學業水平考試內容為《信息技術基礎》必修(粵教版)和《多媒體技術》,根據學生選修情況2014年普通高中信息技術學業水平考試內容為《信息技術基礎》必修(粵教版)和《網絡技術》。
3、普通高中信息技術學業水平考試能力要求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學業水平考試的能力要求由低到高分為A,B,C三級標準。
A級只要求學生了解和模仿,比如信息及其特征、信息加工概述、多媒體技術的概念與特征、計算機網絡的功能等。
B級要求學生能夠理解和獨立操作。比如信息的獲取過程、網絡數據庫的檢索、圖形圖像的采集、數字視頻的采集、網絡通信原理等。
C級要求學生能夠熟練操作和應用。比如文件的下載、文本信息的加工、表格信息的加工、Flash簡單動畫的制作、photoshop cs8圖像簡單處理、因特網的組建與設置、因特網的接入和使用等。
三 了解普通高中信息技術學業水平考試的形式和內容。
各省對普通高中信息技術學業水平的形式一般為紙質考試和局域網環境下的無紙化上機考試兩者之一,采用閉卷形式。下面以貴州省普通高中信息技術學科學業水平考試為例談談。
貴州省從2012年開始信息技術學科學業水平考試采用網考的形式,考生使用考試軟件,通過上機實際操作進行答卷。試題由計算機從題庫中隨機抽取智能生成,所有答題過程全部在計算機上進行??荚嚨膬热莞鶕餍5倪x修情況分為兩個部分(必修《信息技術基礎》、《多媒體技術》或《網絡技術應用》),共150分。
第一考信息技術基礎:滿分 90分;包括單選題15道,每道4分,共60分;操作題2道,word2003 文檔處理和excel2003表格處理,每到15分,共30分。
第二卷考選修:多媒體技術或網絡技術應用 滿分60分;包括單選題10道,每道4分;操作題1道,多媒體(flash8.0簡單動畫制作或photoshop8.0圖像處理)或網絡技術(frontpage2003),該題20分。
結語:我們在應對普通高中信息技術學科學業水平考試時,應當全面了解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內容,包括學習的重點、難點,根據教學內容和考試大綱的三個等級要求,學習上有取舍、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注重理論知識的掌握和思維能力的培養,實際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根據信息技術學籍卡考試形式,考試題型等,注意時間的安排,要有思維、有策略地完成信息技術學業水平考試任務。
參考文獻:
2018年麗江初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于6月28日至7月2日舉行。
八年級下學期考試科目為:生物學、地理、信息技術;九年級下學期考試科目為:語文、數學、英語、思想品德、歷史、物理、化學;體育考試安排在九年級下學期4月底前進行。
昆明市、曲靖市抽考科目為:語文、歷史。
2018年文山初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于6月28日至7月2日舉行。
八年級下學期考試科目為:生物學、地理、信息技術;九年級下學期考試科目為:語文、數學、英語、思想品德、歷史、物理、化學;體育考試安排在九年級下學期4月底前進行。
昆明市、曲靖市抽考科目為:語文、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