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記事作文大全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縣綜治辦認真貫徹全國社會治安工作會議精神,按照中央、省、市關于綜治工作的部署,積極協助縣綜治委,組織全縣綜治各職能部門,堅持“打防結合、預防為主”的方針,扎實推進“嚴打”整治,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各項措施,為目標的實現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強化基層基礎建設,構筑綜治工作網絡。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工作隊伍是開展好綜治工作的關鍵。縣委下發了《關于加強政法干部隊伍建設的意見》,明確了縣委政法委協助管理政法、綜治隊伍的范圍和權限,有力推動了政法綜治干部隊伍的建設。目前,我縣*鄉鎮中已有*個鄉鎮的政法委書記參加了同級黨委并兼任綜治辦主任,配備了專職綜治工作人員*人;各村(居)委會設置了綜治辦、治保會、調委會等組織,有一名副職專抓綜治工作;自然村配備了綜治信息員。全縣四級綜治工作組織網絡的建成,確保了基層綜治工作層層有人管,事事有人抓。此外,*個基層公安派出所、*個法庭達到了規范化標準,*個法律服務所的軟硬件建設普遍得到了加強。為了不斷提高基層政法綜治人員的業務素質,縣綜治辦每年集中舉辦一次業務培訓班;各鄉鎮利用綜治例會、治保主任例會對村級綜治工作人員和信息員進行經常化、規范化的業務和法律知識培訓。通過教育培訓,廣大基層綜治工作者開展綜治工作、推進“嚴打”整治的能力大大增強。
二、強力推進重點整治,治理治安亂點和治安突出問題。為配合“嚴打”斗爭,縣綜治辦多次組織各鄉鎮、各單位深入開展校園、企業周邊及鐵路沿線的專項治安整治,開展對車站、舞廳、美容發廊、網吧等公共娛樂場所進行專項治理,及時解決突出治安問題,有力地懲處了一批違法犯罪分子;為了強化治安防范,多次組織公安、經貿、土地、工商等部門,開展對廠礦企業安全檢查和民爆物品、劇毒物品、涉槍治爆的專項檢查,消除不安全隱患,徹底收繳和查禁流散在社會的槍支彈藥、爆炸和劇毒物品。根據綜治工作領導責任制要求,縣綜治委還對發生重大安全責任事故的兩鎮實行了黃牌警告,并追究了相關人員的責任。通過安全檢查和責任追究,有效預防和減少了重大治安災害事故的發生。
三、狠抓三項難點工作,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刑釋解教人員、流動人口和青少年是違法犯罪的高發群體,抓好對這三個方面人員的教育和管理,能夠有效地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縣綜治辦充分發揮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辦公室、流動人口管理工作辦公室和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辦公室的作用,健全工作網絡,明確工作職責,細化工作措施,強化教育管理,將三項難點工作納入綜治工作目標管理考核當中,確保社會面的控制。在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方面,以落實“四幫一”措施為主,注重接茬和幫教,推廣“教一門技術、籌一點資金、選一項職業”的幫教措施,使我縣絕大多數刑釋解教人員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遠離了犯罪,全縣刑釋解教人員的重新違法犯罪率低于2。在流動人口管理方面,實行綜治牽頭,公安為主,計生、民政、勞動等部門共同參與,綜合治理,加強對流動人口的登記發證、查證驗證、函調協查等;加強對出租房屋的管理,與出租戶簽訂治安責任書,真正做到底子清、情況明,流動人口管理規范,積極發揮了流動人口管理在發現、預防、打擊、懲處違法犯罪等多方面的作用。在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方面,積極組織共青)團、司法局、教育局、婦聯、工會和關工委,經常深入到中小 學校、街道社居委和農村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活動。此外,督促有關部門在中小學配齊了法制副校長或校外法制輔導員,開展經常性的法制教育,增強了中小學生遵紀守法的意識。組織公安、文化等部門定期或不定期地開展“掃黃打非”專項斗爭、校園秩序專項整治和創“安全放心網吧”活動,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營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通過一系列的教育、整治活動,我縣青少年違法犯罪正逐年下降。
四、認真排查矛盾隱患,切實解決熱點難點問題。為認真貫徹中央綜治委《關于進一步加強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的意見》,切實把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的穩定工作落到實處,縣綜治辦制定下發了《縣綜治委關于進一步加強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的暫行規定》,建立健全了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報告制、“零”報告制、領導約訪制、分級負責和歸口辦理制)、領導包案督辦負責制。各鄉鎮和單位堅持每月集中排查一次矛盾糾紛,并于每月25日前上報給縣綜治辦。縣綜治辦針對全縣每月上報的情況進行認真梳理排隊,確定調處重點,組織相關責任單位進行調處,由于排查工作細致,調處措施到位,一大批影響穩定的熱點、難點問題得到了及時有效地解決。“小矛盾不出村(組)、一般矛盾不出鄉鎮、大矛盾不出縣”的良好穩定工作機制已經在我縣形成。據統計,*年至今,全縣共排查調處重點矛盾糾紛*起,化解重大群體性糾紛隱患*件。
3月18日至20日,冒著高原初春寒冷,中國機冶建材工會主席張波率全總服務職工工作組一行6人,在青海省委常委、省總工會主席蘇寧,青海省總工會常務副主席郎國清、青海省總工會經審會主任劉西昆的陪同下,先后來到中國鋁業青海分公司和青海青樂化工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深入企業主要生產車間看望一線職工,了解生產工藝流程及生產安全、管理情況。18日上午全總工作組一行在蘇寧、郎國清、劉西昆等省總領導陪同下,不顧旅途勞累,一下火車就直奔中鋁青海分公司電解廠、板帶廠、鑄造廠考察工藝流程,并去鑄造車間與一線職工共同進行了打鋁渣勞動,體驗工人勞動的艱辛。在青鋁鑄造廠,蘇寧、張波還看望慰問了全國勞模何奮奇、公司勞模王林,并希望他們發揚勞模榜樣,吃苦在先,團結帶領身邊職工為完成生產任務,促進企業發展,發揮好勞模示范引領作用。工作組一行通過召開一線職工座談會、職工個別訪談、發放職工問卷調查表等方式,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了解掌握職工工資收入、社會保障、勞動安全等生產生活情況;了解職工群眾對企業生產經營、企業發展的意見、建議;了解職工群眾對黨和國家方針政策及醫療、教育、住房、物價、食品安全衛生等一些社會問題的呼聲和意愿。隨后又召開企業黨政座談會和工會干部座談會,了解企業生產經營發展狀況,交換了職工對企業、對工會組織的意見和看法,提出了工作意見和建議。張波說,對職工提出的需要企業解決的問題希望企業關注并予以解決;對需要青海省解決的問題和困難希望青海省總給予關注協調解決;涉及需要國家層面解決的困難和問題由工作組帶回向上反映幫助解決。19日上午工作組考察了西寧市總工會困難職工幫扶中心,聽取了西寧市總工會工作匯報,與10多名困難職工進行了座談,了解了困難職工的所思所盼,并為西寧市困難職工幫扶中心送去10萬元幫扶資金。
在中國鋁業青海分公司、青海青樂化工機械有限責任公司、西寧市總工會調研工作期間,工作組一行為企業幫建了困難職工幫扶站并授牌,并分別資助幫扶資金35萬元。為企業幫建了職工書屋并授牌,并各捐助3萬元的書籍。慰問了4名勞動模范。隨后,工作組還為青海其他困難企業資助幫困資金125萬元。
在調研專訪中,蘇寧與張波還就如何貫徹落實全總提出的“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服務職工在基層活動和青海省總工會開展的“下基層、接地氣、辦實事”活動,進行了探討和交流。蘇寧指出:“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與“下基層、接地氣、辦實事”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共同的,就是要通過深入基層、深入職工了解傾聽職工所思、所想、所盼,通過與職工心貼心、實打實的接觸了解體驗基層職工的辛苦,增加工會干部與職工群眾的感情,不斷增強服務職工、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責任心和使命感,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群眾工作,不斷提升工會工作水平。張波說:青海省總工會認真貫徹落實全總“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服務職工在基層活動,在全省工會廣泛開展的“下基層、接地氣、辦實事”活動行動早、力度大、工作實、效果好。工作中有很多特色和亮點,很值得推廣和借鑒。
本活動旨在通過為青少年搭建展示平臺,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和文學愛好。活動堅持公平、公正、公益原則,倡導創新思維,倡導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本活動之所以30年經久不衰,不僅僅是競賽過程中規則的嚴密,以及它的公信力,更有它寫作專業的權威性。從命題到評選,評委都是全國知名的專家學者,以及在教學一線的特級教師。
本屆競賽經過三輪淘汰評選,共有302名學生獲得作文競賽一二三等獎,其中一等獎27名。來自全國22個省市自治區,共7萬余名中小學生參與其中。獲獎選手則來自于全國14個省市自治區100余所學校。全國十佳文學少年的評比則通過學校推薦與自薦結合的方式,除了文學創作的條件外,還要求品學兼優,并得到學校的認可。因此,這屆全國十佳文學少年不僅文學創作水準出類拔萃,而且學業水平和綜合素質俱佳。
頒獎典禮結束后,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獲得者畢飛宇,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黃蓓佳、孫衛衛就中小學生關心的作文訓練、文學閱讀、人生成長等話題回答了同學們的提問。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山東省作家協會主席張煒專門致函對獲得“雨花獎”及全國十佳文學少年榮譽稱號的同學表示祝賀。
寫作:用詞要不要很華麗?
“我周圍的同學寫作文的時候,都喜歡把很華麗的詞語堆起來,但這樣又會顯得文章過分空洞。我應該怎么辦?”來自浙江寧波的蔡一林同學提出了自己疑問。
怎樣才能讓文章華麗而不空洞呢?黃蓓佳表示,華麗的表達是很多人在寫作過程中都會經歷的一個過程,“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寫作積累的增加,你在寫作的過程中會逐漸意識到‘返璞歸真’的重要性。”
對于黃蓓佳的觀點,畢飛宇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我認為,孩子的寫作表達一定要華麗,華麗的表達是語言的擴張。”畢飛宇舉出了一個例子,“‘孤零零’寫一個名詞,文章自然生動不起來,但是,如果能夠用五個甚至是十個詞語來修飾這個名詞,表達會立刻變得豐滿。能夠寫出十個形容詞,這便是你的語言擴張的過程。”但畢飛宇也認為,華麗的表達終會隨著年歲的增長,歸為樸實。他舉了一個很生動、形象的例子,他說華麗的辭藻好比小姑娘頭上的發卡,是這個年齡段孩子所獨有,是美麗的,是合適的。當你漸漸成長,某一天你會突然發現,這個華麗的發卡,已不再適合自己,那一刻你可能就不再選擇華麗。從華麗到樸實,需要一個過程。
閱讀:應以經典作品為主
和作家對話,當仁不讓的話題便是文學。有意思的是,坐在主席臺上的作家孫衛衛,正是第二屆“雨花杯”全國十佳文學少年的獲獎者。昔日的“文學少年”如今已成“文學中年”,但“前輩”和“后輩”的對話還是備受關注。
來自合肥第一中學的一位小選手勇敢地舉起了手,提問了關于網絡文學和網絡的話題,想聽聽作家們的觀點。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孫衛衛表示,網絡文學還是有一定的文學性的,中國作協也動過想對網絡文學加以引導,甚至成立網絡作家協會的念頭。但對于中小學生而言,閱讀還是應當以經典的文學作品為主,不宜在網絡文學上花費太多的時間。網絡文學走紅的背后不排除“網絡推手”的存在,以致出現“一夜成名”等現象。所以讀書還是應該有所選擇。
《全國優秀作文選》主編姚衛偉補充道,閱讀可以分為“娛樂型閱讀”“知識型閱讀”“品鑒型閱讀”和“思想型閱讀”,為自己的閱讀做出怎樣的選擇,對于知識積累、文學寫作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作文修改:要不要給孩子一支紅筆?
福建的一位小學語文老師“貪心”地向到場的三位作家“取經”:都說好作文是改出來的,但到底應該怎樣改作文?
紅筆該握在誰手,畢飛宇和黃蓓佳兩位老師再次出現了“分歧”,但表達了相同的意思,老師必須保護孩子寫作的好奇心與積極性。
1.留心觀察自然現象。自然界中的風霜雨露、日月蒼穹,都是寫作的好素材。可是布置此類習作,學生感到“話到用時方恨少”,“內容用時皆不見”。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靠教師抓住時機,調動學生多種感官一起參與觀察,認真思考,寫起來才能得心應手,讓情思自然流淌。
去年,昌寧地區旱情嚴重,半年沒下一滴雨。那天終于迎來了第一場彌漫著濃濃霧氣的大雨。正好早晨第一節課就是語文課,面對這盼望多時的雨水,面對這雨中帶霧的景致,同學們歡呼著、跳躍著,興致勃勃地談論著這場大雨。看到同學們興奮的樣子,我也加入了他們談論的行列,讓他們說說今天早上從家門口到學校這段路上看到的情景。
有的說,早上起床,推開窗子,外面朦朧一片,一股寒冷的空氣襲來,心里像吃了一根冰淇淋。有的說,道路上的汽車都行駛得很慢,坐在車里,什么也看不到。前面的擋風玻璃布滿一道道水紋,宛若奶奶那爬滿皺紋的臉。有的說,雨水落在地上,發出“嘖嘖”的響聲,好像一個餓極了的孩子,吮吸著媽媽甜美的乳汁。
聽了同學們的發言,我要求他們當場拿出稿紙,寫下自己的所見和所感。只見學生一會兒往窗外看,一會兒低頭刷刷地寫。一節課下來,大多數學生寫了三四百字。
清晨充滿稚氣的朝陽,傍晚形態各異的火燒云,雨后掛在天邊的七彩虹,陣雨中夾雜著的冰雹,都是經常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自然現象。如果老師能引導學生及時仔細地觀察,用心感受,不但能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而且能使學生的思緒隨著文字飛揚,傾吐內心最真實的感受。
2.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指導學生大量閱讀,是幫助學生積累素材,提高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我每天都合理安排學生課外閱讀時間,引導學生廣泛閱讀課外書籍和報刊。要求每人準備一本“采蜜本”,專門摘記好詞好段、名家名篇、名言警句等等,并指導學生把寫人、記事、繪景、狀物的內容分類整理,通過出手抄報,寫讀書心得,在班內定期交流等活動,評出“閱讀標兵”、“閱讀博士”,以此鼓勵學生,促進閱讀,解決寫作素材匱乏的問題,提高寫作能力。
3.教給學生觀察方法。生活是學生寫作的源泉,如果學生不善于觀察生活,就難以做到言之有情、言之有物。因此,我不僅要求學生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而且在觀察方法上給予指導。例如,我指導學生用順序法觀察學校里的桂花樹、大青樹,即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從整體到局部或從局部到整體,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從明顯特征到不明顯特征等等。通過指導,學生的觀察變無序為有序,為寫作有序表達奠定了堅實基礎。學生寫出來的作文各有千秋,有的從上到下觀察樹葉、樹枝、樹干、樹根;有的則從近到遠地觀察,近看像什么,遠看像什么等等,我不強調他們用哪種順序,只要做到有順序觀察就行了。
我指導學生用比較法對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事物或現象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比如,我在教學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練習6》“學用字詞句”時,先出示表示各種天氣的圖標,讓學生從形狀、顏色、圖形等方面逐一進行觀察比較,分析判斷,找出各種天氣圖標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學生不僅能準確辨別出哪種圖標表示什么天氣,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對于種子的發芽過程,我指導學生用追蹤法觀察。秋天在田野里播種蠶豆后,布置學生對蠶豆的生長和變化進行間斷的、有系統的觀察。使他們了解蠶豆生長的全過程,對蠶豆的生長過程形成完整的認識。觀察時,記錄下蠶豆從發芽――長葉――開花――結果的生長過程,以及收蠶豆后再種植的循環往復規律。這樣指導觀察后,我組織學生把觀察到的內容進行討論交流,學生不僅發言踴躍,寫起來也是一氣呵成,具體生動。
4、仿寫課文片段,積累寫作素材。對于小學生來說,仿寫能降低寫作難度,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提升學生的寫作信心。課文是學生仿寫的最好范本,面對―篇優美的文章,我既引導學生去理解課文內容,又指導學生學習文章的構段方式和寫作手法,用仿寫片段訓練學生積累寫作素材。例如,學習了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桂林山水》這篇多年傳誦的名文佳作后,我讓學生任選水的“靜、清、綠”或山的“奇、秀、險”仿寫排比句,要寫出一種事物三個以上的特點。有個學生這樣寫:“校園里的大青樹真美啊,它雖然軀干扭曲,紋路不清,無以為材,但它卻綠蔭覆蓋,蒼翠染天,為同學們遮風避雨,為大自然添加詩情畫意,在校園里洋溢出生命的意義。校園里的大青樹真乖啊,它永遠不走出圍在它樹根下的那個圈兒,就像同學們上課期間從不走出學校大門。校園里的大青樹葉真多啊,像我媽媽的頭發―樣,落了又長,永遠也落不完。”還有的學生寫了教室、文具盒、老師、同桌等等,題材多樣,內容豐富。訓練以后,學生―方面學會了運用排比句來介紹事物的特點,同時還積累了寫作素材。